給祖先們對佛法即有希求心和向道習氣的台灣法友們的話
作者:雪歌仁波切
翻譯:潘信慧
佛法尚未傳入西藏之前,由於中國歷代祖師和譯經大師的恩德,漢地境內的佛法就已十分興盛。西藏佛教同是歷代藏王及大譯師們在漫長歲月裡,不惜犧牲性命,不計人力物力,突破種種艱困所耕耘出的結果,其中完整融攝了大小顯密各乘,並經大師班智達們不斷重複審諦觀察,以諸正理斷諸猥雜,猶如經過燒剪磨等種種過程所冶煉出的純金般珍貴,依此教法修持證悟的成就者們,將此法脈代代相傳,至今於西藏境內未顯衰微。近來,又在台灣民眾對佛法普遍深具信心的既有基礎上宏揚開來,真可謂是眾生學法的最佳時節因緣。

然而,有些曾經或未曾學習過藏傳佛法的台灣人士,卻對西藏教法存有誤解,以為藏傳佛教只有密乘部分,而非含括大小顯密各乘的完整教法;此外,也有人不暸解因般若乘、果密乘的次第;甚至有人受到民間祭祀鬼神習俗的影響,以為藏傳佛教也只是用來追求現世安樂的方法。藏傳佛教原本足以造福具慧向道的台灣人士,卻由於此類負面外緣的影響,終致發揮不出應有的效益,例如:藏傳佛教中深入廣解經論密意的釋義善巧、根據教理殷重抉擇的稀妙無誤實修道次,都沒有被大眾善為運用,不禁令人深感遺憾。此中,尤其是圓滿下中上三士道和顯密二乘的教法,正是有情欲登佛地所應修持的次第,因此,只要行者能確切了解其中的前後依憑關係並巧為運用,藏傳佛法利眾的深遠效益必能呈現,自然息除內外種種障礙,順利增長法行。

過去,西藏教法陷於極度衰微時,特地從印度迎請阿底峽尊者入藏,尊者宣講《道燈論》釐清了教界諸多流弊,帶給西藏人民深廣難諭的恩德。由此,顯見完整的下中上三士道次和顯密二乘,對於我等欲達佛位的初業有情而言,無論是聞思或實修次第的學習都非常重要。因此,我為大家編排了一系列的課程,課程內容不僅廣略難易適中,既不過於艱深難學,也非簡略得學之無益;同時,在主題經論的義理不是很明確的地方,將配合其他經論輔助理解。
同時,為了兼顧未曾學過道次第的初學者,和學過道次第而想深入學習中觀等大部經論者的需求,特將課程分為二類;第一類課程以《菩提道次第略論》裡的道前基礎至奢摩他之前的篇幅為主,並輔以義理一致的《解脫莊嚴寶論》和《普賢上師言教集》同步講解;第二類課程則將教授《攝類學》廣中略三種辨析理路、《因類學》、《心類學》、《心王與心所》、《宗義寶鬘》、《五道十地論》、《般若七十義》、《道次第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入中論》以及《密乘地道》。

第一類課程的內容,將涵括此生為何必須修行的因由、修行之初如何行持、如何依止善知識、皈依及其取捨學處;齋戒和優婆塞、比丘、沙彌等眾的學處;十二因緣;慈心、悲心、菩提心如何生起、如何學習相關學處。

第二類課程的內容,將講解運用於大部經論中的各種名相;佛教的心識建立;三界有情的各種妄念分別、粗細煩惱,以及用以對治的證入地道的次第建立;四部宗義各自的基道果建立;廣中略三部般若的隱義,亦即現觀次第;欲修奢摩他必須籌備何等順緣、修時以何種威儀而修、心應專注於何種所緣境、座中及座間如何守護所緣境、如何依次起住心次第;修學毗缽舍那必須具備何種順緣,初修時應先辨識甚深空性的所破分、用以遮破所破分的空性證成之理;透過唯識宗和自續派對初地至十地菩薩的行持,所抱持的不同見解,最後抉擇出應成派的究竟見;何謂密續、密續四部的差別、各部進入壇城的灌頂儀軌、如何守護誓言和戒律、如何行持瑜伽之理,以及無上密續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等。

這些課程,也是阿底峽尊者傳承的噶當派課程,依此修學,當如種敦巴尊者所言:
「噶當大寶之金鬘,任誰受持皆有益。」我等士夫,無論上中下何等心智,只要依此修習,必有大利。
為了便於大眾學習,特將上課時間安排在週六和週日。深願一切利樂之源,佛陀的教證二法,能遍於自他有情的心續,猶如上弦月逐漸盈滿般增長。

比丘雪歌仁波切,拉然巴格西
亦名滇增秋浪和圖登磊謝2003/05/02

詳細課程內容及相關資料,請洽阿底峽佛學會。
網址:http://www.atisha.idv.tw
電話:04-24060887、0921330966、0937996905
傳真:04-24078545
E-mail:charles@chinyi.ncit.edu.tw
相關文章:
569~達賴新經 吳清友 緣氣:(4145)

上一篇(570~龍欽巴尊者) 回目錄 下一篇(英文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