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法時,比做筆記更好的方式...
堪布噶瑪拉布
聽法時,不是記錄而是連結
這麼多年來,我教課時會告訴我的學生,在聽課的時候,不要做筆記,但是這種短時間的上課沒有關係,各位可以做筆記。為什麼我覺得不要做筆記,這背後是有道理的。因為在記錄或做筆記的時候,就會很自然地把聽到的內容都寫下來,但是當你在做這樣的動作時,其實在思考上,會造成一種阻斷或中斷。學習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能領會、體會這些內容,而不是阻斷它,所以任何佛法都告訴你:“要去領會這些字的意思。”如果只是把它當做文字寫下來,那種記憶式的學習,其實是一般的教育。
舉例來說,如果上師談到三毒,你可能想記下是哪三毒,但是佛法並不是這樣的。所謂的法教是什麼?就談到“貪”的時候,不是寫下來,而是馬上跟自己做連結。因為它在告訴你心的狀態,或是心的一種煩惱狀態叫貪。所以你必須去想:“貪的感受是什麼?”但是當你一落入文字的時候,那種感受或向內的體會就會斷了。同樣地,當講到嗔的時候,如果你也試著要寫下來,那種感受就已經被阻斷了,所以無法向內去感受它、體會它。
佛法上的學習真的比較不一樣。之前說到我們會有許多的問題或過患,一談到“過患”,你可能想記下來,但是請不要這樣麼做。而是一聽到過患的時候,馬上回到自己身上,跟自己的心做連結,因為佛法就是顯露你心的狀態。但是你一寫就會阻斷這個狀態,所以一聽到“過患”,就應該去想:“我有什麼過患?”
再來,當你聽到“出離心”這個詞的時候,應該馬上在心裡想一想:“我有沒有這個出離心?出離心是什麼?我的感受是什麼?”要馬上這樣去聽聞、思維。如果以這種方式去學習佛法的話,才可能學得好,或者才稱得上在學習佛法。所以上師上課的時候,要很專注地聽,這樣感受會最強。為什麼?因為上師直接告訴你了。如果這個時候一直在做筆記的話,這個感受就會不見了。
因此一直專注地聽,就會得到一點感受,然後就可以打破自己的一些觀念或想法。為什麼?因為你有時間自我觀察、思維。但是想寫下來的話,就沒有這樣的時間了,所以最重要的連結就不見了。
為了讓自己能夠複習上課的內容,上課時最好的方法就是錄音,之後回去再聽,而不是在聽的時候一邊做筆記。但事實上,錄音回去再聽,跟現場聽課還是有差別的。現場聽課,就像剛剛所說的是直接接受,它是發生在當下。所以在聽課的當下,應該試著仔細去聽,然後仔細去感受這樣的內容,我覺得這是更重要的。其他的抄寫或複習,只要有錄音,回去想怎麼聽、怎麼寫都可以,所以唯一的重點,就是當下的聆聽。
大家可以自己再想一想,同不同意這樣的一種說法。如果同意的話,以後上課,不管是什麼樣的課程,可以試著以這種方式把上課的內容錄下來,之後回去再聽。然後上課的時候就好好地去聽、去感受每堂課的當下。佛法的課程是帶著大家去思維,常常要一個接著一個去觀察、思考,因此跟著內容一段一段往下走,是更重要的。
比做筆記更好的方式
其實東方人已經很少做筆記了,也許這麼一說,之後就完全沒有人做筆記了。因為東方人本來就不愛做筆記,這時又說不要做筆記,也許你很高興,就不做筆記了。所以這一段話主要是針對西方人講的,因為西方人太愛做筆記了,每個人上課都在寫。我的西方學生現在已經不做筆記了,只是專心地聽,然後把上課內容錄下來,回去再複習。
但話又說回來,做筆記的比懶得做筆記的人又好太多了,因為不做筆記的人就傻愣在那,然後懶懶地。願意做筆記的人,代表你很認真,想要把聽聞的內容記下來。不過學佛的人要更好,就必須更進步,剛剛告訴你們的,就是比做筆記更好的一種方式。所以,不要聽完之後就想:“哎呀!太好了,不用做筆記,正合我意。”這種懶惰的想法就不太好了,這不是我的用意。
整個佛法的修持,真的不是文字上的一個東西。如果有些人真的只懂文字,也精通文字的話,他們學的時間越長,信心就越少,會變得只是不斷在文字上面鑽研的一種遊戲。
當說法者總是在文字上顯得很厲害的話,他說出來的內容就會沒有生命、沒有感覺。最後,這樣的學習者或說法者,就會成為一個最差的修行者。相反地,如果總是能夠跟著去想、去感受文字裡的意義是什麼的時候,那麼無論說什麼法或分享什麼樣的內容,就有感受在裡面,而那些文字也會變得活生生且有意義。
《上師相應法》 堪布噶瑪拉布講述 第139~1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