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藏信仰之研究
  劉素蘭
  【資料形態】碩博文庫| 臺灣
  【文獻屬性】[臺灣]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2001年度,碩士學位論文
  【出版年代】2002年
  【文章標題】中國地藏信仰之研究
  【文章作者】劉素蘭
  【指導教師】黃運喜
  【論文頁數】216頁
  --------------------------------------------------------------------------------
  【中文關鍵字】地藏菩薩|十輪經|地藏經|十王|孝道|九華山
  【中文摘要】佛教傳入中國後,最出色的四位菩薩分別代表悲、智、願、行四大精神,當中地藏菩薩依其因地之願行宏深,而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他以大悲誓願處在所有有情最不喜歡、最不想去的地方救度眾生――地獄,帶給煩惱粗重的眾生極大的安慰與希望,象徵著釋迦佛來此五濁惡世救度眾生的精神。由於具有庶民信仰的特質,頗得廣大群眾的敬仰,經過長時間儒、道各宗教元素的發酵混合,逐漸形成一股信仰熱潮,最終成為中國喪葬、祭祖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而有“幽冥教主”之尊號。本文是以中國地藏信仰為研究範圍,主要就文獻、歷史和少部分田野調查著手,探討地藏信仰在中國傳播的歷程與文化融合,以及發展出來的信仰現象。
  首先、從中國原有之孝道與佛法中孝道兩者觀念之擬定,看地藏信仰何以在中國社會被接受和產生?以及帝王對地藏信仰的態度?另外透過經典的傳譯與敦煌寫卷的考辨,瞭解地藏信仰何時傳入中國,與被接受的普及程度。
  其次、由地藏信仰的思想內涵,來瞭解地藏菩薩有何特殊德行,他過去生的所行,藉由怎樣的因緣發起大悲誓願,他所闡揚的修行方法和教化理論引導眾生至於何處?
  其三、探討地藏信仰與民間信仰之關係,藉以瞭解地藏信仰在中國的流傳與民間信仰的結合概況。而從“十王”逐漸的轉化為諸佛菩薩的化身,可以看出地藏信仰與民間傳說的結合。最後、則從地藏的懺儀、齋日、寫經等,來看地藏信仰在民間的救贖活動。
  --------------------------------------------------------------------------------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的提出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顧與檢討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資料 7
  第二章 地藏信仰的起源 11
  第一節 地藏信仰的起源11
  一、中國的孝道觀念11
  二、佛經中的孝道15
  (一)原始佛教中的孝道 16
  (二)大乘中的孝道 17
  三、與中國孝道的吻合18
  四、地藏信仰的產生21
  第二節 地藏信仰主要經論之傳譯23
  一、《十輪經》之傳譯 23
  二、《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之傳譯25
  三、《占察善惡業報經》之傳譯30
  第三節 敦煌相關經典考辯34
  一、敦煌《佛說地藏菩薩經》考辯34
  二、《峚窖大道心驅策法》考辯36
  三、《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贊》考辯39
  四、敦煌《金剛三昧經•總持品》考辯 41
  第三章 地藏信仰之思想內涵45
  第一節 地藏菩薩之特德45
  一、地藏之意涵 46
  二、常居穢土 48
  三、現聲聞身 49
  第二節 對如母有情之關懷51
  第三節 開“十輪”之運轉52
  一、示十惡輪之惡報――避苦趨樂52
  二、以轉輪王輪――化導人天54
  三、用菩薩之十善輪――築成佛之基55
  四、轉如來之十佛輪――利益眾生58
  第四節 依“二觀”入“一實” 60
  一、略述“一實境界”義60
  二、明二種觀道63
  第四章 地藏信仰與民俗文化之融合67
  第一節 地藏信仰與民間習俗之關係67
  一、中元普渡 67
  二、佛歡喜日――齋僧 68
  第二節 地藏信仰與十王71
  第三節 冥界審判78
  第五章 地藏信仰的救贖意義81
  第一節 地藏信仰中的懺儀81
  一、懺法的興起與地藏懺的形成 81
  二、地藏懺儀之儀法 82
  (一)《贊禮地藏菩薩懺悔發願法》 82
  (二)《贊禮地藏菩薩懺願儀》 84
  (三)《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 86
  (四)《慈悲地藏懺法》 89
  (五)《地藏寶懺》 93
  第二節 齋日中的地藏信仰活動96
  一、佛教齋日的起源及儀式 96
  二、齋日日期的延生 97
  三、齋日中的地藏信仰活動 99
  第三節 地藏信仰中的感應記100
  一、感應的方式與功德 102
  二、感應記反映的信仰現象 110
  第六章 地藏信仰之影響113
  第一節 歷代宏揚地藏法門者──舉例113
  一、九華山金地藏之示現 113
  二、智旭蕅益 115
  三、弘一演音 117
  第二節 地藏信仰對九華山居民之影響118
  一、安徽九華山 118
  二、臺灣九華山 120
  第三節 地藏信仰對密教之影響132
  一、地藏信仰與密教 133
  二、《地藏菩薩儀軌》析辯 135
  第七章 結 論137
  第一節 社會角度137
  第二節 教化角度141
  第三節 儀式角度142
  全書表格145
  2•1•1、《分別善惡報應經》中和孝道有關之業報差別145
  2•1•2、《善生經》中奉敬父母諸譯本對閱145
  2•2•1、失譯本和奘譯本與敦煌寫卷中的《十輪經》品目比對145
  2•2•2、《地藏菩薩本願經》所出現之品目146
  2•3•1、《百千頌》與《贊法界頌》及《示所犯者瑜伽法鏡經•
  地藏菩薩讚歎法身觀行品》對照表146
  3•1•1、地藏之意涵152
  3•2•1、地藏菩薩因地之願行152
  3•3•1、十惡輪153
  3•3•2、十王輪153
  3•3•3、菩薩之十善輪154
  3•3•4、如來之十佛輪154
  4•1•1、九華山地藏菩薩肉身塔十王排列形式155
  4•1•2、檢齋十王之名字155
  4•1•2、《佛說地藏王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與《玉曆至寶鈔》
  中,“十殿閻王”所審判事項之變化155
  5•1•1、《贊禮地藏菩薩懺悔發願法》的儀文結構 156
  5•1•2、《贊禮地藏菩薩懺願儀》之禮拜次序 159
  5•1•3、《占察經行法》與《法華三昧懺》科目 160
  5•1•4、《慈悲地藏懺法》懺儀中佛、菩薩名號次序 160
  5•1•5、十種妄習與鬼道、畜道及人道種類,和懺悔十習願成十
  波羅蜜之對照表162
  5•1•6、《地藏寶懺》中之迎請三寶名號 163
  5•2•1、《中阿含經》中的八種齋戒法 164
  5•2•2、六齋日諸天巡視人間之官員 164
  5•2•3、《地藏菩薩十齋日〉與《大乘四齋日〉持齋念佛除罪的
  方式164
  6•1•1、智旭禮《占察經行法》及持地藏滅定業真言表 165
  6•1•2、弘一演音與地藏菩薩之因緣 166
  6•1•3、九華山與地藏信仰相關文物 167
  6•2•1、臺灣銅鑼九華山平面圖 167
  6•2•2、大殿佛菩薩排列位置圖 168
  6•2•3、九華山興善寺所祀奉之佛菩薩誕日 168
  6•3•1、密教中與地藏相關之經典 169
  6•3•2、二十四部地藏相關密教經典中,菩薩所安住之方位、手
  執器物、所行三昧境界或手印以及咒語之種類169
  6•3•3、《地藏菩薩儀軌》所說十七種成就法 170
  附錄一:西夏文《地藏經》 171
  附錄二:《占察經》占察相輪 172
  附錄三:地藏菩薩像 173
  附錄四:田野調查相關圖片 194
  參考書目 205
  --------------------------------------------------------------------------------
  【參考文獻】
  一、基本史料
  (一)、佛教典籍:(依年代排列)
  (後漢)安世高譯《屍迦羅越六方禮經》,《大正藏》第1卷,No.16。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大正藏》第16卷,No.684。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大正藏》第17卷,No.724。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舍利弗悔過經》,《大正藏》第24卷,No.1492。
  (元魏)吉迦夜共曇曜譯《雜寶藏經》,《大正藏》第4卷,No.203。
  (元魏)楊衒之撰《洛陽伽藍記》,《大正藏》第51卷,No.2090。
  (元魏)菩提流支譯《佛說佛名經》,《大正藏》第14卷,No.440。
  (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正法念處經》,《大正藏》第17卷,No.721。
  (吳)支謙譯《齋經》,《大正藏》第1卷,No.87。
  (吳)支謙譯《佛說未生冤經》,《大正藏》第14卷,No.507 。
  (吳)康僧會譯《六度集經?彌蘭經》,《大正藏》第55卷,No.152。
  (西晉)竺法護譯《佛生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大正藏》第17卷,No.815。
  (西晉)竺法護譯《生經》,《大正藏》第3卷,No.154。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鴦掘摩經》,《大正藏》第2卷,No.118。
  (西晉)法炬譯《解夏經》,《大正藏》第1卷,No.63。
  (西晉)法立共法炬譯《大樓炭經》,《大正藏》第1卷,No.23。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大正藏》第15卷,No.643。
  (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摩訶僧祇律》,《大正藏》第22卷,No.1425。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大正藏》第1卷,No.26。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大正藏》第2卷,No.125。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第1卷,No.01。
  (後秦)弗若多羅共羅什譯《十誦律》,《大正藏》第23卷,No.1435。
  (後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大正藏》第24卷,No.1484。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垂般涅盤略說教誡經》,《大正藏》第12卷,No.389。
  (姚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卷,No.223。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9卷,No.262。
  (姚秦)竺佛念譯《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大正藏》第12卷,No.384。
  (姚秦)筏提摩多譯《釋摩訶衍論》,《大正藏》第32卷,No.1668。
  (後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大正藏》第31卷,No.1611。
  (後魏)曇鸞撰《贊阿彌陀佛偈》,《大正藏》第47卷,No.1978。
  (劉宋)曇無蜜多譯《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正藏》第9卷,No.277。
  (劉宋)薑良耶舍譯《觀無量壽經》,《大正藏》第12卷,No.3651。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2卷,No.99。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法鼓經》,《大正藏》第9卷,No.270。
  (北涼)曇無讖《大方等大集經》,《大正藏》第13卷,No.397。
  (北涼)曇無讖譯《悲華經》,《大正藏》第3卷,No.157。
  (北涼)失譯《金剛三昧經》,《大正藏》第9卷,No.273。
  (高齊)那連提耶舍譯《佛說施燈功德經》,《大正藏》第16卷,No.702。
  (梁)僧佑《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55卷,No.2145。
  (梁)寶亮等集《大般涅盤經集解》,《大正藏》第37卷,No.1763。
  (梁)寶唱等集《經律異相》,《大正藏》第53卷,No.2121。
  (梁)慧皎撰《高僧傳》,《大正藏》第50卷,No.2059。
  (陳)真諦譯《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大正藏》第32卷,No.1644。
  (陳)真諦譯《佛性論》,《大正藏》第54卷,No.1610。
  (隋)僧就合《大方等大集經》,《大正藏》第13卷,No.397。
  (隋)寶貴合《合部金光明經》,《大正藏》第16卷,No.664。
  (隋)慧遠撰《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大正藏》第37卷,No.1754。
  (隋)智顗撰《法界次第初門》,《大正藏》第46卷,No.1925。
  (隋)智顗撰《法華三昧懺儀》,《大正藏》第46卷,No.1941。
  (隋)達摩笈多譯《起世因本經》,《大正藏》第1卷,No.25。
  (隋)闍那崛多等譯《起世經》,《大正藏》第1卷,No.24。
  (隋)闍那崛多譯《福力太子因緣經》,《大正藏》第3卷,No.173。
  (隋)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大正藏》第3卷,No.190。
  (隋)達多羅及闍那崛多譯《三廚經》,《大正藏》第85卷,No.2894。
  (隋)菩提燈譯《占察善惡業報經》,《大正藏》第17卷,No.839。
  (隋)費長房撰《歷代三寶紀》,《大正藏》第49卷,No.2034。
  (隋)僧就合《大方等大集經》,《大正藏》第13卷,No.397。
  (隋)法經等撰《眾經目錄》,《大正藏》第55卷,No.2146。
  (隋)彥琮撰《眾經目錄》,《大正藏》第55卷,No.2147。
  (隋)灌頂撰《大般涅盤經玄義》,《大正藏》第38卷,No.1765。
  (唐)一行記《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大正藏》第39卷,No.1796。
  (唐)不空譯《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誦》,《大正藏》第13卷,No.413。
  (唐)不空譯《八大菩薩曼荼羅經》,《大正藏》第20卷,No.1167。
  (唐)不空譯《普賢菩薩行願贊》,《大正藏》第10卷,No.297。
  (唐)不空譯《北方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大正藏》第21卷,No.1248。
  (唐)不空譯《大藥叉女歡喜母並愛子成就法》,《大正藏》第21卷,No.1260。
  (唐)不空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大正藏》第19卷,No.1019。
  (唐)靜泰撰《眾經目錄》,《大正藏》第55卷,No.2148。
  (唐)明佺等撰《大週刊定眾經目錄》,《大正藏》第55卷,No.2153。
  (唐)圓照撰《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大正藏》第55卷,No.2157。
  (唐)僧祥撰《法華傳記》,《大正藏》第51卷,No.2068。
  (唐)靜泰《眾經目錄》,《大正藏》第55卷,No.2148。
  (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大正藏》第53卷,No.2122。
  (唐)道宣集《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大正藏》第40卷,No.1804。
  (唐)道宣撰《續高僧傳》,《大正藏》第50卷,No.2060。
  (唐)道宣撰《廣弘明集》,《大正藏》第52卷,No.2103。
  (唐)道宣撰《釋迦方志》,《大正藏》第51卷,No.2088。
  (唐)道宣撰《大唐內典錄》,《大正藏》第55卷,No.2149。
  (唐)道宣述《釋門歸敬儀》,《大正藏》第50卷,No.1896。
  (唐)道宣撰《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大正藏》第51卷,No.2106。
  (唐)道鏡、善道共集《念佛鏡》,《大正藏》第47卷,No.1966。
  (唐)道綽《安樂集》,《大正藏》第47卷,No.1958。
  (唐)湛然述《法華玄義釋簽》,《大正藏》第33卷,No.1717。
  (唐)湛然述《止觀輔行傳弘決》,《大正藏》第46卷,No.1912。
  (唐)智升撰《開元釋教錄》,《大正藏》第55卷,No.2154。
  (唐)智升撰《續古今譯經圖紀》,《大正藏》第55卷,No.2152。
  (唐)智通譯《香王菩薩陀羅尼咒經》,《大正藏》第20卷,No.1157。
  (唐)智通譯《觀自在菩薩隨心咒經》,《大正藏》第20卷,No.1103a。
  (唐)智周撰《大乘入道次第》,《大正藏》第45卷,No.1864。
  (唐)靖邁撰《古今譯經圖紀》,《大正藏》第55卷,No.2151。
  (唐)唐臨撰《冥報記》,《大正藏》第51卷,No.2082。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10卷,No.279。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大正藏》第10卷,No.301。
  (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大正藏》第13卷,No.412。
  (唐)實叉難陀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第32卷,No.1666。
  (唐)迦才撰《淨土論》,《大正藏》第47卷,No.1963。
  (唐)伽梵達摩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正藏》第20卷,No.1060。
  (唐)地婆訶羅譯《方廣大莊嚴經》,《大正藏》第3卷,No.187。
  (唐)般若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正藏》第3卷,No.159。
  (唐)般若聽羯囉譯《摩訶吠室囉末那野提婆喝囉闍陀羅尼儀軌》,《大正藏》第21卷,No.1246。
  (唐)般刺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藏》第19卷,No.945。
  (唐)善無畏譯《大毘盧遮那經廣大儀軌》,《大正藏》第18卷,No.851。
  (唐)善無畏譯《堅牢地天儀軌》,《大正藏》第21卷,No.1286。
  (唐)善無畏及一行譯《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正藏》第18卷,No.848。
  (唐)善導集記《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37卷,No.1753。
  (唐)阿地瞿多譯《陀羅尼集經》,《大正藏》第18卷,No.901。
  (唐)阿謨伽撰《焰羅王供行法次第》,《大正藏》第21卷,No.1290。
  (唐)阿質達霰譯《穢跡金剛禁百變法經》,《大正藏》第21卷,No.1229。
  (唐)金剛智述《念誦結護法普通諸部》,《大正藏》第18卷,No.904。
  (唐)金剛智譯《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大正藏》第20卷,No.1173。
  (唐)法照撰《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大正藏》第85卷,No.2827。
  (唐)法照述《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贊》,《大正藏》第47卷,No.1983。
  (唐)法琳撰《辯正論》,《大正藏》第52卷,No.2110。
  (唐)法藏撰《華嚴經探玄記》,《大正藏》第35卷,No.1733。
  (唐)法藏撰《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大正藏》第40卷,No.1813。
  (唐)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大正藏》第42卷,No.1828。
  (唐)輸婆迦羅譯《地藏菩薩儀軌》,《大正藏》第20卷,No.1158。
  (唐)輸婆迦羅譯《蘇悉地羯羅經》,《大正藏》第18卷,No.893b。
  (唐)玄奘譯《本事經》,《大正藏》第17卷,No.765。
  (唐)玄奘譯《俱舍論》,《大正藏》第29卷,No.1448。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30卷,No.1579。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第27卷,No.1545。
  (唐)玄奘譯《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大正藏》第13卷,No.411。
  (唐)窺基撰《阿彌陀經通贊疏》,《大正藏》第37卷,No.1758。
  (唐)窺基撰《瑜伽師地論略纂》,《大正藏》第43卷,No.1829。
  (唐)基撰《西方要決釋疑通規》,《大正藏》第47卷,No.1964。
  (唐)慧琳撰《一切經音義》,《大正藏》第54卷,No.2128。
  (唐)惠詳撰《弘贊法華傳》,《大正藏》第51卷,No.2067。
  (唐)惠英撰、胡幽貞篡《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大正藏》第51卷,No.2074。
  (唐)菩提流志譯《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大正藏》第20卷,No.1092。
  (唐)菩提流志譯併合《大寶積經》,《大正藏》第11卷,No.310。
  (唐)懷感撰《釋淨土群疑論》,《大正藏》第47卷,No.1960。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大正藏》第23卷,No.1442。
  (唐)義操集《胎藏金剛教法名號》,《大正藏》第18卷,No.864B。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藏》第35卷,No.1735。
  (唐)澄觀述《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藏》第36卷,No.1736。
  (唐)淨覺集《楞伽師資記》,《大正藏》第85卷,No.2837。
  (唐)李華撰《玄宗朝翻經三藏善無畏贈鴻臚卿行狀》,《大正藏》第50卷,No.2055。
  (唐)李師政撰《法門名義集》,《大正藏》第54卷,No.2124。
  (唐)李通玄撰《新華嚴經論》,《大正藏》第36卷,No.1739。
  (宋)延壽集《宗鏡錄》,《大正藏》第48卷,No.2016。
  (宋)曇摩蜜多譯《觀虛空藏菩薩經》,《大正藏》第13卷,No.409。
  (宋)非濁集《三寶感應要略錄》,《大正藏》第51卷,No.2084。
  (宋)王日休撰《龍舒增廣淨土文》,《大正藏》第47卷,No.1970。
  (宋)天息災譯《分別善惡報應經》,《大正藏》第1卷,No.80。
  (宋)天息災譯《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大正藏》第20卷,No.1191。
  (宋)日稱等譯《父子合集經》,《大正藏》第11卷,No.320。
  (宋)戒珠敘《淨土往生傳》,《大正藏》第51卷,No.2071。
  (宋)贊寧等撰《宋高僧傳》,《大正藏》第50卷,No.2061。
  (宋)求那跋陀羅譯《佛說阿速達經》,《大正藏》第2卷,No.141。
  (宋)子璿錄《起信論疏筆削記》,《大正藏》第44卷,No.1848。
  (宋)元照述《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大正藏》第37卷,No.1754。
  (宋)志盤撰《佛祖統紀》,《大正藏》第49卷,No.2035。
  (宋)法天譯《佛說七佛經》,《大正藏》第1卷,No.02。
  (宋) 法天譯《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大正藏》第24卷,No.1468。
  (宋)法護等譯《大乘寶要義論》,《大正藏》第32卷,No.1635。
  (宋)法護等譯《大乘集菩薩學論》,《大正藏》第32卷,No.1638。
  (宋)法雲編《翻譯名義集》,《大正藏》第54卷,No.2131。
  (宋)宗曉編《四明尊者教行錄》,《大正藏》第46卷,No.1937。
  (宋)智昭集《人天眼目》,《大正藏》第48卷,No.2006。
  (宋)智圓述《涅盤玄義發源機要》,《大正藏》第38卷,No.1766。
  (宋)道誠集《釋氏要覽》,《大正藏》第54卷,No.2127。
  (宋)楚圓集《汾陽無德禪師語錄》,《大正藏》第47卷,No.1992。
  (宋)施護等譯《頂生王因緣經》,《大正藏》第3卷,No.165。
  (宋)慈賢譯《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觀門大教王經》,《大正藏》第20卷,No.1192。
  (元)覺岸編《釋氏稽古略》,《大正藏》第49卷,No.2037。
  (元)德輝重編《敕修百丈清規》,《大正藏》第48卷,No.2025。
  (元)管主八撰《密跡力士大權神王經偈頌》,《大正藏》第32卷,No.1688。
  (明)如惺撰《大明高僧傳》,《大正藏》第50卷,No.2062。
  (明)袾宏輯《往生集》,《大正藏》第51卷,No.2072。
  (新羅)元曉述《金剛三昧經論》,《大正藏》第34卷,No.1730。
  (新羅)義寂述《菩薩戒本疏》,《大正藏》第40卷,No.1814。
  (高麗)一然撰《三國遺事》,《大正藏》第49卷,No.2039。
  (高麗)義天錄《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大正藏》第55卷,No.2184。
  達多羅及闍那崛多等譯《三廚經》,《大正藏》第85卷,No.2894。
  失譯《大方廣十輪經》,《大正藏》第13卷,No.410。
  失譯《金剛三昧經》,《大正藏》第9卷,No.273。
  失譯《別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2卷,No.100。
  失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2卷,No.101。
  失譯《大乘悲分陀利經》,《大正藏》第3卷,No.158。
  失譯《大方便佛報恩經》,《大正藏》第3卷,No.156。
  失譯《佛說淨飯王般涅盤經》,《大正藏》第14卷,No.512。
  失譯《佛說目連所問經》,《大正藏》第24卷,No.1483。
  失譯 《阿吒婆呴鬼神大將上佛陀羅尼經》,《大正藏》第21卷,No.1238。
  不祥《神僧傳》,《大正藏》第50卷,No.2064。
  不祥《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大正藏》第21卷,No.1320。
  不祥《大佛頂如來放光悉怛多般怛羅大神力都攝一切咒王陀羅尼經》,《大正藏》第19卷,No.947。
  不祥《A峚窖大道心驅策法》,《大正藏》第20卷,No.1159。
  不祥《佛說地藏菩薩陀羅尼經》,《大正藏》第20卷,No.1159B。
  不祥《摩醯首羅天法要》,《大正藏》第21卷,No.1279。
  不祥《龍樹五明論》,《大正藏》第21卷,No.1420。
  不祥《陀羅尼雜集》,《大正藏》第21卷,No.1336。
  不祥《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大正藏》第85卷,No.2743。
  不祥《四部律並論要用抄》,《大正藏》第85卷,No.2795。
  不祥《諸經要略文》,《大正藏》第85卷,No.2821。
  不祥《地藏菩薩十齋日經》,《大正藏》第85卷,No.2850。
  不祥《示所犯者瑜伽法鏡經》,《大正藏》第85卷,No.2896。
  不祥《地藏菩薩經》,《大正藏》第85卷,No.2909。
  不祥《翻梵語》,《大正藏》第54卷,No.2130。
  (隋)菩提燈譯 《占察善惡業報經》,《卍續藏》第25冊。
  (唐)輸婆迦羅譯《地藏菩薩儀軌》,《卍續藏》第2冊。
  (唐)玄奘譯《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卍續藏》第12冊。
  (宋)沙門常謹集《地藏菩薩像靈驗記》,《卍續藏》第87冊。
  (明)智旭著《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疏》,《卍續藏》第21冊。
  (明)智旭著《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玄義》,《卍續藏》第21冊。
  (明)智旭集《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卍續藏》第74冊。
  (明)智旭集《贊禮地藏菩薩懺願儀》,《卍續藏》第74冊。
  (清)靈椉注《地藏菩薩本願經科注》,《卍續藏》第21冊。
  (清)靈椉注《地藏菩薩本願經科注綸貫》,《卍續藏》第21冊。
  (清)藏川述《佛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卍續藏》150冊。
  (清)不祥《慈悲地藏懺法》,《卍續藏》第74冊。
  失譯《大方廣十輪經》,《卍續藏》第12冊。
  不祥《慈悲地藏懺法》,《卍續藏》第74冊。
  (二)、敦煌文獻:
  S-154《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敦煌寶藏》第26冊,臺北,新文豐,1981。
  S-2262《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敦煌寶藏》第28冊。
  S-3136《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敦煌寶藏》第2冊。
  S-3367《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敦煌寶藏》第17冊。
  S-7041《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敦煌寶藏》第54冊。
  S-7240《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敦煌寶藏》第54冊。
  S-2143《十二月禮多記〉,《敦煌寶藏》第16冊。
  S-2567《地藏十齋日〉,《敦煌寶藏》第21冊。
  S-3961《佛說十王經》,《敦煌寶藏》第32冊。
  S-5892《地藏菩薩經》,《敦煌寶藏》第44冊。
  S-5551《齋日行事〉,《敦煌寶藏》第43冊。
  S-6330《八日念藥師佛咒〉,《敦煌寶藏》第45冊。
  P-3748《佛說地藏菩薩經》,《敦煌寶藏》第130冊。
  P-3760《佛說地藏菩薩經》,《敦煌寶藏》第130冊。
  P-3795《大乘四大齋日〉,《敦煌寶藏》第130冊。
  北-225《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敦煌寶藏》第57冊。
  北-8422《贊禮地藏菩薩懺願儀》,《敦煌寶藏》第110冊。
  北-8510《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敦煌寶藏》第110冊。
  黃永武編《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敦煌叢刊初集》(2),臺北:新文豐,1985,6,初版。
  黃永武編《敦煌劫餘錄》,《敦煌叢刊初集》(3)臺北:新文豐,1985,8,初版。
  黃永武編《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敦煌叢刊初集》(16),臺北:新文豐,1985,6,初版。
  許國霖撰《敦煌石室寫經題記》,《敦煌叢刊初集》(10),臺北:新文豐,1985,6,初版。
  (三)、古籍部分:(依年代排列)
  (漢)鄭玄注《禮記?王制》,臺北:新興書局,1979,8,初版。
  (漢)司馬遷著《史記?梁孝王世家》,臺北:鼎文書局,1975,一版。
  (漢)孔安國傳《古文孝經孔氏傳?聖治章》,《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第182冊,臺灣商務印書館。
  (唐)孔穎達《尚書注疏》,《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臺灣商務印書館。
  (宋)朱熹《詩經集傳》,《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臺灣商務印書館。
  (宋)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第119冊,臺灣商務印書館。
  (宋)金履祥《尚書表注》,《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臺灣商務印書館。
  (明)來知德注《易經來注圖解?說卦》,台南:大千世界,1980,再版。
  (明)祩宏《蓮持大師全集》,臺北:法輪雜誌社,1997。
  二、一般論著:(依筆劃排列)
  九華山志編纂委員會編《九華山志》(修訂版),合肥:黃山書社,1997,9,二刷。
  上海佛學書局《大悲地藏淨土懺》,上海:上海佛學書局,1992,初版。
  文物出版社《中國美術全集-寺觀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3。
  文物出版社、光復書局編《佛門秘寶大唐遺珍――陜西扶風法門寺地宮》,臺北:光復書局。
  文物出版社《中國石窟一敦煌莫高窟》,北京:文物出勵社,1989,12。
  方立天著《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臺北:桂冠出版社,1990。
  印順法師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94,7,第七版。
  印順法師著《佛法是救世之光》,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4,修訂一版。
  印順法師著《中國禪宗史》,臺北:正聞出版社,1988,6,五版。
  印順法師著《華雨集第四冊》,新竹:正聞出版社,1998,12,初版三刷。
  吳浩坤、潘悠著《中國甲骨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李玉昆、劉景龍主編《龍門石窟碑刻題記匯錄》,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4,出版。
  呂大吉主編《宗教學通論》,臺北:博遠出版社,1993,4,初版。
  汪娟著《歷代地藏懺儀析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四期,1999,3。
  沈宗憲著《宋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觀》,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3,第一版。
  林子青著《弘一大師年譜》,臺北:天華出版社,1978,12,初版。
  侯旭東著《五、六世紀北方民反佛教信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1,初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一敦煌莫高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敦煌研究院編《中國石窟一安西愉林窟》,北京:文物出版社、平凡社,1997,5。
  楊家駱編,《魏書2》,臺北:鼎文書局印行,1973,2,二版。
  陳垣著《釋氏疑年錄》,《叢書集成三編》第十七冊,臺北:新文豐。
  陳世鐃譯注《左傳》,《中國名著選譯叢書》,臺北:錦繡,1993,初版。
  陳慧劍編著《當代佛門人物》,臺北:東大圖書,1984,6,初版。
  蕅益大師著《靈峰宗論》,台南:和裕出版社,1993,出版。
  劉長久著《中國西南石窟藝術》,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初版。
  鄭志明著《中國意識與宗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初版。
  蓮池大師著《蓮持大師全集》,臺北:法輪雜誌社,1997,初版。
  熊公哲注《荀子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修訂二版。
  賴富本宏著《觀音菩薩?財神與地藏菩薩》,臺北:唵阿吽,1999,初版。
  蕭登福著《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謝冰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1988,4,修訂初版。
  釋印光重修《中國佛寺志匯刊?九華山志》,臺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1994,11,初版。
  釋心然編《地藏王菩薩靈驗事蹟》,台南:和裕出版社,1993,4,初版。
  釋聖嚴著、關世謙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宗教叢書5》,臺北:學生書局,1988,11,初版。
  釋夢參著《占察善惡業報經新講》,臺北:方廣文化,1999,初版。
  三、期刊及單篇論文(依筆劃排列)
  王三慶著《談齋論文一敦煌寫卷棚文研究〉,《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大中文系,1999,1。
  王志楣著《試論中國文化對佛教孝道觀的融攝對古正美《大乘佛教孝觀的發展背景〉一文的商榷〉,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印行,《中華學苑》第四十四期,1904,4,初版。
  李巳生著《四川石窟雕塑藝〉,《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12?四川石窟雕塑》,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6。
  吳朋達著《評Stephen F. Teiser著《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臺灣宗教研究》第1卷,第2期,2001,10。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編《中國大足石刻》,香港:珠海出版社,1991,5,初版。
  莊明興著《中國中古的地藏信仰》,台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998,6。
  傅楠梓著,《中古時期的藥師信仰》,玄奘:宗教所碩士論文,2001,1,初版。
  遊祥州著《論中國佛教懺悔倫理的形成及其理念蘊含〉,收錄于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代一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臺北:東大,1990,10。
  陳英善著《蕅益智旭思想的特質及其定位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八期, 1996,3,出版。
  蔣義斌著《中國宗教與史的起源》,《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臺北:法光出版社,1991,4,初版。
  蔡志忠著《中國金銅佛像》,《佛教美術全集》(參),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7,9,初版。
  羅汀琳著《敦煌佛經寫卷題記之現實性》,《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1991,12,初版。
  釋見曄著《以蕅益智旭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復興”內涵》《中華佛學研究》第三期,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1999,3,出版。
  釋大睿著《中國早期懺罪思想之形成與發展》,《中華佛學研究》第2期,1998,初版。
  小澤憲珠、小峰彌彥編著《大乘的菩薩》,東京:略,1894,7。
  泉芳璟著《十王經的研究》,《大穀學報》第22卷,第四號。
  真鍋廣濟著《地藏菩薩的研究》,東京:三密堂書店刊,1987,再版。
  幌體著《延命法的的考察》,《密教研究第43號》,1931,12。
  藤島達朗、野上俊靜編《東方年表》,京都:平樂寺書店,1998,第33刷。
  William E. Paden 著《Religious Worlds: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Religion》Beacon Press,Boston,1994。
  Stephen F. Teiser著《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上一篇(地藏菩薩本願功德頌) 回目錄 下一篇( 地藏菩薩本願經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