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3/31 01:40:57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3/31 01:38:56   編輯部 報導

萬德莊嚴菩薩道

 

如本法師著

 

 

自序

 

佛法講因緣,無因緣不成法。萬德莊嚴菩薩道這本書的問世,也是種種因緣的成熟,這本書的圓滿,是在很艱難的環境下完成的。

 

寫佛書期間,每天以十二個小時投入著作,日日如是,從未間斷,因此,精神疲憊不堪,六月十二日那天,身心無法支持,終於倒地了。由早上九點暈過去,到九點三十分才清醒過來,前後剛好暈過三十分鐘,不增不減,同時順著暈倒的時間也睡了一覺,真是功德無量!

 

相隔第二天,下午三點正在寫作之際,總覺得頭昏腦脹,臉部逐漸發冷,四肢無力,突然肚子又來了一陣絞痛,在身不由己之下,旁邊無人,這時後的我,雙手抱著陣痛的肚子,移動沉重的腳步,走進佛堂,雙腿長跪合掌,向佛法僧三寶祈禱而說: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弟子一心歸命三寶,平日身心健康,安然無恙;今日發心要完成萬德莊嚴菩薩道這本佛書,卻帶來一連串的魔障與病苦,早不來遲不來,就在這時刻業障現前,來破壞騷擾我的寫作,一切業障重重,唯願三寶加被,令弟子身心安康,肚子絞痛康復;讓這本萬德莊嚴菩薩道的佛書,能夠一帆風順寫作圓滿。

 

佛陀啊!弟子精神不振,東倒西歪,肚子絞痛,全身發冷,身心不得自主,懇請三寶加被,令此書早日圓滿成就,以利一切有情,破迷啟悟,離苦得樂,轉凡入聖,是為所求!』

 

如此禱告三分鐘,當下應驗,馬上頭部陣陣清涼,如飲甘露,由上而下,頃刻之間,渾身舒適,自在無比,實非語言文字所能形容!於是,又拿起筆桿,馬不停蹄接著又開始寫作!

 

萬德莊嚴菩薩道這本佛書,就是在如此艱難重重中所完成的,重重艱難,關關突破,最後,終於問世了!萬德莊嚴菩薩道這本書,以十個綱領賅攝菩薩道融入本書,有組織,有體系,引經據典,以萬德莊嚴為果地,以菩薩道修證次地為因,於是次第組合圓成。拙衲如本業障深重,智慧淺薄,無能盡廣大之力供養三寶,無能奉獻給諸大善男子善女人法語,僅以『萬德莊嚴菩薩道』之書,以最懇切前成之心,奉獻供養諸君,普願君共發菩提心,勤修六度萬行,行菩薩道,因而圓滿無上正等正覺。

 

一、何謂萬德莊嚴?

 

諸佛皆已證悟一切諸法實相,德行具足圓滿,不偏不缺,故名萬德莊嚴。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欲證無上佛道,必須廣修萬行萬德,於此萬行萬德圓滿,方得成就佛道。

 

萬德是數量的比喻,佛的德行何只萬德?佛之德行由無量劫來,勤修一切法門,廣度無量眾生,所累積的德行無量無邊,不可稱計,所以說,萬德是一種比喻,古人以『萬』字代表數量極多之意,故稱之為萬德。

 

所謂莊嚴者,莊即端莊,嚴即嚴飾,謂智慧福德二種,皆能莊嚴法身也。

 

一、智慧莊嚴: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究竟,無明淨盡,佛性現前,所有智慧,能顯法身,是名智慧莊嚴。

 

二、福德莊嚴:謂諸菩薩廣修六度,萬行具足,所有福德,能顯法身,是名福德莊嚴。又有二種莊嚴之說:

 

金剛經云:『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非莊嚴者,即形相莊嚴也。是名莊嚴者,即第一義莊嚴也,分別解釋如下:

 

一、形相莊嚴:謂人若是分別佛土,是有為形相,有生有滅故,若言我能成就者,是沾染色聲六塵等境,於緣影世界捉摸,非真莊嚴,是名形相莊嚴。

 

二、第一義莊嚴:所謂以無所住著清淨之心,依真實智慧,通達自性之土,唯心顯現,此是正智成就佛土,是名第一義莊嚴。綜合萬德莊嚴而言,諸佛能以正法嚴飾自己,令自己身心清淨,得到智慧莊嚴與福德莊嚴,得到色相莊嚴與自性莊嚴。非但如此,更以大悲心所流露,以及正法嚴飾一切眾生,普令一切眾生皆得身心清淨,亦如自己一般,得到智慧莊嚴與福德莊嚴、色相莊嚴與自性莊嚴,正等無異。

 

萬德莊嚴是站在佛的果位而言,唯有佛方堪稱為萬德莊嚴,畢竟佛已圓滿三覺,所謂自覺、覺他、圓行圓滿,正如此意;菩薩是發菩提心之行者,尚未證成佛果,故不可堪稱萬德莊嚴。菩薩是遵循萬德莊嚴而邁進。

 

佛藏經云:『菩薩為因,佛為果。』

 

菩薩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廣修六度萬行,再經百劫修相好因,相好修滿,便成佛果。

 

萬德莊嚴是佛的果位,菩薩欲到達萬德莊嚴之果位,必須生生世世,發大菩提心,累生累劫不斷莊嚴智慧、莊嚴福德,最後因果圓滿,成就菩薩道,展現萬德莊嚴。

 

二、何謂菩薩道

 

菩薩道之行者,必須具足發過菩提心,發過菩提心者,方可稱為菩薩道人。因為,菩提心是成就佛道之心,沒有成就佛道之心,終不得成佛,何以得知?因為菩提心總攝信願、慈悲、智慧故。

 

上自諸佛,下至凡夫眾生,乃至含靈蠢動有心者,欲成就佛道,皆不可忘失菩提心、捨棄菩提心、甚至不發菩提心。何以故?因為十方諸佛依菩提心而得成佛道,並護持菩提心如眼中珠,不可令異。

 

諸佛皆已如此,我輩眾生乃至一切含靈蠢動有心者,更無別法可循可依,豈可背棄菩提心而不顧?若棄菩提心而不顧,欲成就佛道,遙遙無期,終無是處。

 

菩薩道首要條件,就是要發菩提心,發過菩提心者,當下就是菩薩道的行者,更無有異,這如何而說呢?佛經明文所述,分別如下:

 

華嚴經云:『菩提心生出一切諸菩薩行,十方三世諸如來,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

 

華嚴經云:『菩提心是善中之王,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故。』

 

由經典的見證,我們欲當菩薩,當菩薩應該護持菩提心、發菩提心、依菩提心圓滿佛道。畢竟,十方三世諸佛,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一切諸菩薩行,皆依菩提心出生故。

 

成就諸佛的淵源,行菩薩道的原動力,其根本因素,就是在菩提心的有無關鍵,發與不發為分水嶺。如果要問是什麼原因呢?理由很簡單,因為,菩提心是佛魔之別,菩提心是世間與出世間之別,菩提心是染淨之別,菩提心是迷悟之別,菩提心是輪迴與不輪迴之別,菩提心是光明與黑暗之別,菩提心是生死與涅槃之別,菩提心是上昇與墮落之別,菩提心是束縛與解脫之別,菩提心是究竟與不究竟之別,菩提心是偏圓之別,菩提心是大乘與小乘之別,菩提心是苦樂之別,菩提心是凡聖之別。

 

諸位同參道友們!菩提心有這麼重要,身為菩薩道之行者,要有如是正知正見;菩提心者,是佛道與魔道關鍵所在,我們豈可棄之而不顧!菩提心是世間與出世間樞紐之別,我們豈可疏忽輕視之!菩提心是染污與清淨之分水嶺,我們豈可忘失大意!菩提心是迷妄與覺悟之界碑,我們豈可等閒視之!

 

菩提心是輪迴與不輪迴的焦點,我們豈可置之不顧,令自己墮落五欲六塵!菩提心是光明與黑暗之摩尼珠,我們豈可黑白不分!菩提心是生死與涅槃一體兩面說,我們豈可籠統視之!菩提心是上昇與墮落之跳板,我們豈可傲慢自己!菩提心是束縛與解脫之法藥,我們豈可不自治!菩提心是究竟與不究竟之智慧眼,我們豈可不普照覺察之!

 

菩提心是偏缺與圓滿之大圓鏡,我們豈可執著邊見乎!菩提心是大乘與小乘兩者發心差距處,我們豈可捨大取小乎!菩提心是痛苦與快樂之解縛大師,我們豈可隨波逐浪,循聲逐色!菩提心是凡夫與聖者之橋樑,我們豈可不攀登三寶,而令自己沈溺六道!

 

菩提心能讓人迴小向大,菩提心能讓人迴事向理,菩提心能讓人迴因向果,菩提心是一切善法之母,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總原動力,因此,菩薩道的行者,不得捨離菩提心,忘失菩提心,疏忽菩提心;更應該加強發大菩提心,護持菩提心,實踐菩提心,圓滿菩提心,是故:

 

華嚴經云:『捨棄菩提心,不能利益一切眾生,不能成就諸佛功德。』

 

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皆為魔業。』

 

歷代祖師云:『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播種。』

 

守護菩提心,如護眼中珠,發菩提心就是發成佛之心;念念菩提心,就是念念成佛之心,菩提心對行菩薩道者而言,實在珍貴如命!

 

梵網經菩薩戒云:『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己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

 

因此得知,發菩提心的重要性,是何等的神聖!何等的尊嚴!何等的難遭難遇!何等的理念!

 

這話從何說起?理由很簡單,因為發心學佛的動機,其目的在於成就佛道,既然是為了成就佛道,就必須發心行菩薩道,行菩薩道的條件,就應該發菩提心,當下發菩提心,就具足當菩薩的條件,菩薩就是發過菩提心的人,發過菩提心的人,依菩薩道而實踐,人人皆可堪稱菩薩道人。

 

同樣的理由,若退失菩提心的人,就不能堪稱是菩薩,當下也就失去菩薩的身份,失去菩薩的條件。

 

總而言之,發心要成佛,心須要行菩薩道,行菩薩道必須發菩提心,發過菩提心者,當下即是菩薩。問他是否菩薩?是問他是否發過菩提心?以菩提心之有無,來決定他是否菩薩,也就是說,是菩薩或非菩薩,其分水嶺,肯定在是否發過菩提心!以此來論定也。

 

菩薩道之行者,要心懷大慈悲之心,觀看三界眾生之苦,如自己之苦,無盡的眾生在六道中輪迴,如自己在輪迴,悲心徹骨,憫懷人溺己溺,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的胸襟,菩薩道的行者,若能如是發大心者,方不愧是菩薩摩訶薩,能兼善天下,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發起六道眾生的同胞愛,互相提攜,互相鼓勵,互相普勸,共同發菩提心,廣度無量眾生,是名為菩薩道。

 

三、菩薩有幾種分類

 

當菩薩的條件,就是發過菩提心的人,發過菩提心的人,當下就是菩薩。

 

菩薩.原是印度梵文Bodhisattva的音譯,全部譯作『菩提薩埵』,意思是覺有情。覺是覺悟、覺了、覺知、覺見的意思;有情是眾生,眾生是眾緣和合的意思。

 

將『覺有情』三個字組合起來,含有兩層的意義:一、發心上求佛道的有情眾生。二、同時也發心啟化一切有情眾生,皆能發起上求佛道之心。合攏而說,覺有情.便是上求佛道以自覺,下化眾生以覺他,這就是『菩薩』的意思。

 

我們信佛學佛的目的,其宗旨在於成佛,佛的境界至高至上,至妙至中,至大至剛,至圓至明,至實至真,至寬至深,博大無礙,成佛之道的行程,乃非常艱鉅而遙遠的,一個人從最初心開始信佛學佛,要經過三祇百劫的時間過程,才能達到成佛的目的,佛雖然是難成的,終究是能成的,須要付出努力的代價,這個代價,就是上求佛道與下化眾生的菩薩道。

 

菩薩.是由實踐成佛之道而得名。成佛.是由實踐菩薩道覺行圓滿而得名。菩薩道是成佛的正因,成佛是菩薩道的結果。要成佛,必先行菩薩道,欲行菩薩道,必須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便是菩薩,行了菩薩道,必定結果,成就佛道。

 

菩薩有初發心的菩薩、有二世的菩薩、有數百世的菩薩、有幾劫的菩薩、有凡夫未證悟的菩薩、有已證悟的大菩薩、層次高低不齊,但是總目標在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現在依佛經之大意,略分四種菩薩,分別敘述如左:

 

四種菩薩:一、名義菩薩。二、凡夫菩薩。三、登地菩薩。四、佛菩薩。

 

一、名義菩薩

 

何謂名義菩薩?所謂名義菩薩者,就是已發菩提心者,一心一意為成就佛道而精進,但是尚未受過菩薩戒,此輩的菩薩行者,稱之為名義菩薩。

 

二、凡夫菩薩

 

何謂凡夫菩薩?所謂凡夫菩薩者,即是發過菩提心,同時也受過菩薩戒,但是尚未證得果位,十信位的凡夫,是『名字菩薩』或『假名菩薩』。此輩菩薩稱之為凡夫菩薩。

 

三、登地菩薩

 

何謂登地菩薩?所謂登地菩薩者,就是已發過菩提心,已受過菩薩戒,已證悟到法身者,又稱之為法身大士,又稱為登地菩薩。有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菩薩。地是能生能載的意思,能生無量功德,能載無量眾生至究竟佛地,地地能生,地地能載,一地比一地廣大,一地比一地高深,故名之為登地菩薩。

 

四、佛菩薩

 

何謂佛菩薩?所謂佛菩薩者,就是已經到達佛地的諸佛,乘著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之心,倒駕慈航,為度化無量眾生,示現菩薩身份,以普濟一切苦難沉淪的眾生,諸佛以權宜方便所示現,如觀世音菩薩,就是正法明如來所示現,如此之菩薩,稱之為佛菩薩。

 

以上所舉出的四種菩薩,其果位不齊,境界有深淺。名義菩薩與凡夫菩薩,尚未證得果位,還屬於低級菩薩,於六道中生死輪轉,是由業力決定的,不得自主的;登地菩薩與佛菩薩,已證悟到清淨法身。所以,初地以上的聖位菩薩,於六道生死中,是由自己的願力決定,能夠自由作主的,屬於高級菩薩,神通自在,分身百界,無量化身,普度無量有情故。

 

菩薩在實踐菩薩道的歷程,乃至度化眾生的當中,其智慧與慈悲的運作,隨各人的根機深淺,利鈍偏圓,發心輕重有所差別,現在分別敘述三種菩薩,何等為三?恭錄如左:

 

三種菩薩:一、悲增菩薩。二、智增菩薩。三、悲智雙運菩薩。

 

一、悲增菩薩

 

何謂悲增菩薩?所謂悲增菩薩者,就是重於悲心的菩薩,所謂: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餘生,菩薩於此初發心。

 

此悲增菩薩,於上求佛道與下化眾生,皆以大悲心為前提,往往缺乏智慧的開導,有時候不能與中道相配合,因此,不能把事理處斷很圓滿,顧此失彼,顧彼失此,美中不足,仍然有缺陷故,再嚴重者,佛門稱之為『敗壤菩薩』,就是憑著勇猛的發心,與悲心的流露,對於佛教之教義,似懂半懂,盲修瞎鍊,沒有智慧引導,易於闖禍。

 

此輩發心菩薩,重於悲心的增上緣,多少存留感情之意,常為別人著想,忘了自己的境界尚不足,因此為了度化他人,反而自己有墮落的危機!如自己不能游泳,想要救沉溺的人,隨時皆有生命的威脅,所謂:泥菩薩過江。正如此意;菩薩行者,功夫不足,智慧淺薄,自度尚不能,焉能度人!

 

大智度論云:『凡夫未斷惑,因而發願,歷歷生生,欲留娑婆度化眾生,如同一隻破漏之船,想運載一人過河,無有是處。』

 

悲增菩薩本身尚未證成果位,無明惑業未斷,智慧不足,信願不足,神通不足,三業大用不足,如此缺陷累累,將如何度眾生呢?自己未能自度,而先度人,如此發心,是不盡理想的,隨時隨地皆有墮落三塗的危機,縱然發揮慈悲的功用,此慈悲因無智慧參與運作,帶有感情意識成分,以感情意識度化眾生,就蘊藏有我執的作用,會帶來美中不足,不能與純粹的佛法相應共鳴,逐步流俗,不知不覺自陷陷人!

 

歷代祖師云:『凡夫發願,欲留此娑婆世界,歷歷生生,度化眾生,聖者所不容,何以故?猶如逼雞下水。』

 

由此可見,只憑慈悲之心,想要度眾生,自己又沒有具足相當的功力,種種條件又不足,自度已發生困難,度人豈不是紙上談兵,徒勞無功,欲昇反墮!

 

是故,悲增菩薩往往因悲心所流露,不顧自己安危,勇往直前,欲度化眾生,具有濃厚宗教情操,依此而為,總是無法盡善盡美的,從中應該有智慧的融注,慈悲與智慧等持,隻管齊下,有異曲同工之妙,與中道相應,豈不妙哉!

 

二、智增菩薩

 

何謂智增菩薩?所謂智增菩薩者,就是著重智慧的修持,處處以智慧為引導,能以智慧透視人事物的真相,而心地明朗不迷;以大智慧觀照人生觀與宇宙觀,自性覺照五欲六塵,了知諸法空無自性,幻化了不可得,空幻不實,緣起性空,總顯內而身心,外而器界,一切法無自性空。

 

以此智慧覺照萬法,無非空性,無非幻有,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生命與諸法當體即空,不可得不可住,得亦得不住,住亦住不得,本質不堅牢,是故可壞性、無常性、幻化性、空性、無自性、非獨立性、不自在性故。

 

智增菩薩能洞徹一切諸法實相本體,了知萬法原來空幻不實,因此,不著迷一切諸法,對五欲六塵無心,永處覺照,不惑不動,不沾不染。如此一來,自性智慧倍增,解脫得快,超越得快,速證空性得快,與菩提相應快,與涅槃共鳴火速。這話如何而說呢?因為,不知無常者,則不知空性;不知空性者,則不知涅槃;若不知涅槃者,始終不得證涅槃。道理就在這個地方,若能如是知,如是見,是名正見,如是正見,諸佛讚歎,諸大菩薩歡喜,天龍八部拱手嘉許。

 

大般若經云:『一切法不空,無道無果。』

 

大般若經云:『諸佛出世,皆說本性空義,化導有情,要聞佛說本性空義,乃入聖道得聖道果,離本性空,無別方便。』

 

大般若經云:『觀一切法平等平等,皆以無性為性。』

 

大般若經云:『無盡無數無量無邊,若義若文,俱無差別,皆共顯了諸法空故。』

 

大般若經云:『一切法性皆畢竟空,無能宣說,畢竟空故。』

 

大般若經云:『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住十方界,為諸有情宣說正法,無不皆用此本性空,本性空即是佛眼。』

 

引經據典的節錄下來,經文明確啟示,三世諸佛示現人間,闡揚佛法之際,無非令一切眾生,悟明諸法本性空,與本性空相契應,因而證悟菩提;若不與本性空相應,此人不明佛所說義,若欲證成菩提,終無是處。

 

以智慧為增長進道的菩薩,就是著重智慧解脫,以速證涅槃,速證菩提為前提,此輩之智增培薩,假使沒有慈悲心的滋潤,或多或少,會踏入聲聞緣覺二乘的行者,往往會秉懷獨善其身的傾向,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急速想證入涅槃,不想於三界生死中度眾生,一切有緣就度,無緣就隨緣了。

 

智增菩薩於五欲六塵中打轉,覺得身心疲勞不堪,眾生個性剛強,難調難伏,眾生不好惹,一方面,於無量劫中,受生死輪迴之大苦難,一想起就心生恐怖,於是厭惡娑婆,欣慕涅槃,早登涅槃。

 

此輩之智增菩薩,也是美中不足的,以智慧觀照人生,與宇宙真相後,了知萬法空幻不實,隨即不沾染塵欲,心對境不生心,永寂如空,證入涅槃;因此,度眾生之心願,也就不悲切了。一旦修行落入空智,失去大悲心,當下就失去了修行者本有的風範,顧此失彼,顧彼失此之缺陷油然而生,並失去了智慧與慈悲中道法,是故:

 

龍樹菩薩云:『悲願不足而空智生,必墮聲聞。』

 

正如此意,在修行的過程,著重智慧解脫的菩薩,應該有如此共識。智慧是解脫生死輪迴的一把無形利劍,能透視塵欲真相,能洞達人生觀與宇宙觀的本來面目,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依智慧而共證無上菩提,我們凡夫眾生也不能例外,也要依大智慧而共度生死無明根,這是無可或疑的;但是在修行的歷程,智慧與慈悲要運作得合乎中道,才不至於陷入偏重智慧失去慈悲,乃至墮入聲聞緣覺二乘,有關這點,豈可不慎哉!

 

三、悲智雙運菩薩

 

何謂悲智雙運菩薩?所謂悲智雙運菩薩者,就是此輩菩薩,在修行的過程,能夠運作智慧慈悲合乎中道而行,不偏不倚,智慧中有慈悲,慈悲中有智慧;當運作慈悲之際,智慧在慈悲中;當發揮智慧之時,慈悲在智慧中。

 

智慧就是慈悲之體,慈悲就是智慧之用。智慧就是慈悲,慈悲就是智慧。離開智慧別無慈悲之用,離開慈悲別無智慧之體;用不離體,離體別無用;體不離用,離用別無體;體即是用,用即是體,體用一如,無二無別。

 

智慧與慈悲,是一如的,這稱之為智慧與慈悲等持,是一體兩面說,正等無異,無二無別。

 

悲智雙運的菩薩,在修行進道的歷程,始終能悲智等持,不偏失一邊,所以在道業上能勇猛精進,如鳥雙翼,任鳥縱橫無礙,翔空自在;又如虎添翼,顯威自得。

 

運作智慧與悲恰當,如水乳交融,不一不二,菩薩在自己修行的當中,為上求佛道,能運作智慧破一切無明惑,無所障礙;在度化一切眾生之際,能普施慈悲心引度一切眾生,信佛學佛,從中無所障礙,何以故?因為悲智雙運菩薩行者,在度化眾生之時,能悲心中有智慧的運作,圓融無礙故;在上求佛道之際,自己念念不忘菩提心,菩提心中有慈悲故。

 

諸位同參道友們!我們有機緣信佛學佛,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動機,都是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理想與歸宿,都是一致的,那麼,在菩薩道的歷程,悲智雙運的菩薩,顧名思義,別無選擇,當下就是我們的理想菩薩,是我們遵循的方針,是我們的導航!

 

悲智雙運的菩薩道,具足佛法的中道法、不二法門、實相法、第一義諦,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目標與歸宿。

 

四、菩薩與六度波羅蜜之關係

 

大乘佛法以六度萬行為修行大綱,菩薩修行在因地的時候,必須依六度波羅蜜為修行法則,一一進修入道,可由生死苦惱的此岸到達涅槃安樂的彼岸,由輪迴的此岸到達免受輪迴的彼岸,由黑暗的此岸到達光明的彼岸,由無常的此岸到達永恒不變的彼岸,由束縛的此岸到達解脫的彼岸,由污濁世界的此岸到達清涼無垢世界的彼岸,由迷妄的此岸到達覺悟的彼岸,由凡夫的此岸到達聖者的彼岸。

 

由此岸到達彼岸,必須依六度波羅蜜的修證作為橋樑,才能到達彼岸;菩薩修行為因,將後成就佛道是果,由因到果之間,尚有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就有待菩薩廣修六度波羅蜜來圓滿成就。

 

六度波羅蜜的圓滿成就,就是菩薩道的圓滿成就,六度波羅蜜是菩薩實踐的法門,六度波羅蜜是成就佛道的階梯,是轉凡入聖的寶筏;此六度法門成就的時候,就是菩薩成就佛道的時候。

 

由此可知,菩薩道與六度波羅蜜是一體的,是不可分離的;離六度無菩薩,離菩薩無六度;六度因菩薩而有,因有菩薩方有六度,菩薩與六度之關係,如形影不相離故。現在分別將六度波羅蜜闡揚敘述如左:六度:

 

一.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度慳貪。

二.持戒(律儀度、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度毀犯。

三.忍辱(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度瞋恚。

四.精進(斷精進、修精進、求化精進)度懈怠。

五.禪定(身定、口定、意定)度散亂。

六.般若(生空智、法空智、一切智智)度愚癡。

 

五、菩薩正見生死涅槃等空花

 

菩薩的行者,以智慧透視諸法本體,了知諸法本體畢竟空性,諸法所成乃緣起,緣起諸法乃性空;緣起諸法不礙性空,性空不礙緣起諸法,緣起與性空是一體兩面的。

 

佛陀怕眾生執著一切法為實有,因此才說一切法是空性的,無常的,無實體的,幻化不可得的,大聖佛陀說一切法空,有二層意義:一則破眾生執著諸法實有。二則顯示諸法之性,畢竟空故。

 

菩薩道的行者,知道生死當體空性,涅槃也空性;涅槃在迷妄中,不知空性,那麼,涅槃即是生死;生死在覺悟中,已體證空性,那麼,生死即是涅槃;生死與涅槃只是迷悟差別,染淨差別,空與不空差別。

 

菩薩能正見生死與涅槃兩者皆空性,幻化不可得,只是迷悟染淨,空與不空之別,於是發起大乘慈悲度化眾生之心,於累生累劫中,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誓願度脫無量眾生,皆成佛道。

 

楞嚴經云:『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菩薩悲心徹骨,度脫一切眾生,艱難無比,眾生個性剛強,難調難伏,不易度化,菩薩受盡一切苦難,受盡一切誹謗,受盡一切委屈,受盡一切毒打挨罵,菩薩心裡頭亦然如如不動,對眾生始終慈悲不變,菩薩知一切的委屈,苦難、誹謗、打罵,皆是幻化不可得,當下,與諸法空性相應,心地平靜如水,安然無恙。

 

菩薩道的修證過程,除了自己上求佛道之外,還要度化眾生,眾生不是那麼好度的,有些眾生很頑劣,有些很兇暴,有些很有善根,有些很惡劣,有些很會誹謗三寶,有些很護持三寶,各種層次都有,甚至有些是冤親債主,菩薩都要設法一一救度,不能令一人逃了,只要因緣一成熟,該度的就應該一一度之,實在發大心還是度不了的,那就要等待因緣的成熟了,只是時間的遲早而已!

 

有時候因緣未成熟,拚命的猛度化,緊迫釘人,反而讓對方嚇壞了,帶來不可收拾的後遺症,讓眾生誹謗三寶,因而墮落三途,這種不合乎菩薩道的作風,是不可行的。

 

菩薩無盡的度化眾生,免不了會遭受一切冤親債主,或惡劣的眾生所誹謗,菩薩此時此刻,應該提起正念,安住在般若空慧中,不被外境所惑動,對冤親債主與惡劣的眾生,亦然平等以待,畢竟,遲早終可成就佛道哩!

 

華嚴經云:『菩薩忍受一切惡果,對眾生心平等,而不動搖,如大地。』

 

我們在歷劫中行菩薩道,無論有人非議或是褒獎,能夠不受他人毀譽褒貶的影響,而默默的完成自己該做的菩薩道,這才是我們所祈求的理想境界。

 

菩薩縱然做到了十全十美,也有可能因此遭人嫉,而受到苦難之災,所以,菩薩道的行者,大可不必為了受人讚揚,或避免非議,蓄意的做到八面玲瓏,面面俱到,若如此一來,你必會因而畏首畏尾的,無法放開雙手雙腳而行菩薩道,又如何能成就無上菩提,證大涅槃呢?諸位同參道友們!你們說是嗎?

 

菩薩道的實踐者,了知生死與涅槃是一體的、是中道的、是不二法門的、是實相的、只是迷悟染淨的差別而已!因此,堅定不拔的菩薩,隨即發起六道眾生的同胞愛,與眾生共生共死,共度一切患難;菩薩覺悟之後,他心裡明明朗朗,靈靈覺覺;我自己有生死,眾生也有生死;我有痛苦,眾生也有痛苦;我有情緒黑暗的時候,眾生也同樣有情緒黑暗的時候;我有輪迴,眾生亦有輪迴;我想轉凡入聖,眾生也想轉凡入聖;我想得到究竟快樂,眾生也想得到究竟快樂;我想證悟菩提,眾生也想證悟菩提;我想成佛,眾生也想成佛。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心平等,理理平等,偉大的菩薩道行者,能體悟到這層的境界,當下的菩薩,慈悲心大展流露,大悲心所驅使,於六道中,廣度眾生,往返不停,不罷不休!

 

菩薩能運作智慧與慈悲合乎中道而行,是故,道心永不退轉,業力擋不住菩薩的悲智,人我是非擋不住菩薩的悲智,誹謗破害不了菩薩的菩提道心,一切順道之境,難不倒菩薩的菩提道心;天災地變,考不倒菩薩的菩提道心,無常變遷,菩薩亦然如如不動,何以故?菩薩知世間萬法皆空,萬法無常,萬法空幻不實,一切無非因緣生,因緣滅,菩薩心境永遠與空性相應,永遠隨緣不變,永遠不變隨緣,菩薩的心境,就這樣的平靜、統一、自在、和諧、安詳,與世無爭!這就名之為菩薩,不愧是菩薩,畢竟是菩薩。

 

菩薩道以萬法空性為正見,以大慈悲心為根本動機,不受時空的約束,無量大千世界任菩薩遨遊,任意菩薩度化一切眾生,無所障礙,因為,菩薩心境已空去一切相,一切念,無所住,與法空性相應,來去自如,度化眾生,順心如意。

 

佛門所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盡,菩提影現中。』

 

巍巍菩薩道,既博大又精深,般若空性是無際的,大慈悲心是無邊的,大誓願是無終程的,菩薩依此進修,無止盡的廣度無量有情;菩薩道的行者,在空有無礙的大前提之下,菩薩心地始終不沾染眾生,菩薩心地始終不受名聞利養所誘惑,菩薩於五欲六塵能出入自在,菩薩心地已破時間的牽纏,菩薩心地不受人我是非的誹謗,菩薩心地不受順逆之境所動,菩薩心地始終動靜一如,菩薩心地永遠處於不二法門、中道法、實相法、歷久不衰,本末一致,直至成就佛道,終無變異。

 

修行者能依此法門而進道,末了,畢竟可圓滿菩薩道,因而證成無上菩提。何以得知?因為菩薩行者,於精進修道過程,其心地從未沾染一切塵欲,一切萬法無所取著,處處與中道相呼應,與般若空性一體故;大乘菩薩不住一切法,諸法住處不可得,大乘佛法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住無所住。

 

大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無所取著,能從此岸到彼岸故;若於諸法少有取著,不能從此岸到彼岸。』

 

佛經佷明顯的告訴我們,從此岸到彼岸的條件,必須心地對一切法無所取著,若能達到這種境界,才合乎從此岸到彼岸的關鍵所在;此岸就是染污的世間、生死的世間、輪迴的世間、煩惱叢生的世間、黑暗的世間、邪見的世間、無常的世間;彼岸就是清淨的世界、涅槃的世界、無輪迴的世界、解脫的世界、光明的世界、真理的世界、永恒不變的世界。

 

此岸到彼岸者,就是度脫眾生生死輪迴的意思,度脫眾生一切苦難不理想的意思,度脫眾生一切缺陷累累的意思;使之一切光明理想的意思,使之自由自在無有一切束縛的意思,使之永恒究竟大樂的意思,使之與萬法空性相應的意思。

 

菩薩道的行者,若能如是知、如是見、是名正見,諸佛讚歎,諸佛歡喜,諸佛護持。

 

大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以三世法性平等故,成道相智。』

 

這段經文說得更清楚,菩薩不但不會染污此岸,不留住於此岸;更不會染污彼岸,不留彼岸;甚至更不會染污彼此的中流,不留住於中流之處。

 

這說明菩薩在悲智雙運之下,無盡期的廣度無量眾生之際,心地始終不沾染一切眾生與世間萬法,心地光明,解脫自在故,稱之為不住此岸;菩薩縱然將一切眾生,普度到解脫涅槃的彼岸,而菩薩自己受大慈悲心使然,不欣慕涅槃,不住涅槃,又倒駕慈航,回娑婆苦難世界,又廣度無量眾生,稱之為不住彼岸;偉大的菩薩行者,於兩岸往返不休不止度眾生,從中無有怨言,不叫一聲疲勞厭倦之語,更不會忙裡偷閒,找個適中之處,好好休息一番,太辛苦,太勞累啦!巍巍的菩薩行者,毫無厭倦之意,稱之為不住中流。

 

菩薩道的行者,實踐六度萬行,功德無量無邊,莊嚴甚莊嚴,生生世世,讚歎莫能了,累生累劫,欲報答菩薩的恩惠,終無是處。菩薩真不愧是:人一流,法一流,人稱一流,由菩薩擔當此一流,最恰當不過。

 

諸位同參道友們!五欲六塵是無辜的,無好無壞的,任何時間,任何處所,五欲六塵皆是無爭的,所謂:『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五欲六塵,亦復如是。

 

修行者若能肯定自性,了知萬法本空,無自性可得,不為五欲六塵所惑動,那麼,自性的功力,久而久之,境界突飛猛進,必得證悟法身,成等正覺。何以得知?因為菩薩正見五欲六塵如幻如化,一切無非緣影世界,不沾染世間種種情欲,畢竟,萬法空幻不實故,自性與空性相應,不隔毫端,自性自如如,無動無惑,佛性彰顯。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大聖佛陀比喻得非常恰當,不增不減,意思就是說,修道的人,心地的功夫,不可為外境所迷惑,不沾不染,本性要如如不動;猶如一塊木頭,置於河流,因此,隨波逐浪,急緩不停而漂流,木頭縱然觸兩岸,卻不停留兩岸,依然漂流而下;人類也沒有下水取此木頭,鬼神從中亦無遮阻障礙,漩渦之水亦無擋住,木頭的本身,也沒有腐爛敗壞的現象;這麼一來,保證這塊木頭決定可漂流入海,更無有疑。

 

同樣的理由,學道的人,不為一切情欲所迷惑,不為一切愛欲之見,眾邪所惑亂,因而正念諸法實相之道,不二法門,了達法性本無為,如此勇猛精進,如此修道之人必得菩提聖道。

 

總而言之,菩薩為了度脫生死,證入涅槃,必須通達一切法畢竟空,畢竟空中,都無有法可名能證,可名所證,可名證處,可名證時,何以故?諸法皆空,若增若減,都無所有,皆不可得。

 

一切法性皆不可說,一切法性皆畢竟空,無能宣說畢竟空者,諸法實相,不可宣說,如來甚奇方便善巧,而為有情方便顯示。

 

菩薩道的行者,能通達一切法都無實有,離我我所,以無性而為自性,本性空寂,自相空寂;唯有一切愚夫異生,迷謬顛倒。

 

這一系列的空性般若之法,菩薩了知無餘,所以能視生死與涅槃等空花,生死與涅槃如幻如化,佛亦不可得,涅槃不可得,菩薩不可得,菩提不可得,何以故?一切法畢竟空寂故。空幻不可得的一切法,是大聖佛陀隨順世間方便施設而有,為化導眾生成就覺悟故。

 

大般若經云:『如來覺一切法畢竟空寂,證大菩提,隨順世間假立名字,故稱為佛,非為實有,若有若無,不可得故。』

 

菩薩道的行者,已證悟到諸法畢竟空,一切皆為如來方便設,為化導一切有情,而有諸法名相名義名詞,畢竟空故;畢竟空中不礙一切諸法,當下,顯露無上微妙中道法,於是,菩薩便發起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之心,窮劫廣度十方無量眾生,於六道中出生入死,赴湯蹈火,與眾生共生共死,縱然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辭,徹底發揮出菩薩道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慈悲,無盡的誓願!

 

六、菩薩道之精神與特色

 

菩薩道在修證的歷程,廣行六度萬行,要經過無邊無際艱辛與萬難,於三界六道歷盡滄桑,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因而廣學一切法,實踐一切法,證成一切法;菩薩道非六道眾生所能及,菩薩道非二乘聖者所能及,何以得知?因為菩薩道具有菩薩道之精神與特色,其精神與特色何在?現在總攝歸納,分別有五大精神與特色,何等為五?敘述如左:

 

菩薩五大精神與特色:一、慈悲無盡。二、智慧無盡。三、時空無礙。四、空有不二。五、中道亦不可得。

 

一、慈悲無盡

 

何謂慈悲無盡?慈就是給眾生快樂,悲就是拔眾生之苦;拔眾生之苦,普令眾生得究竟大樂,名之為慈悲。

 

菩薩之所以為菩薩,已證悟諸法畢竟空寂,於畢竟空寂起大悲心,因而廣度無量有情,莊嚴佛土。

 

大智度論云:『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

 

菩薩道的行者,一旦證入畢竟空,於諸萬法,絕無絲毫戲論與葛藤,此時,即從真如本性起大悲心,殷勤廣度一切有情,不斷莊嚴佛土。大乘菩薩道入世度化眾生的開展,空是最根本的道理,悲是最根本的動機。

 

菩薩覺悟空理越深,其慈悲之心也就越大,慈悲之心由空所演化而來;空理證悟得無邊無際,慈悲之心也就遍佈得無邊無際。

 

偉哉菩薩道的行者,證悟甚深空理之際,往昔所發廣度眾生之願,由內心深處洶湧流露而出,這股無形的力量,就是普度眾生的大慈悲心!

 

慈悲心就是佛心,佛心就是慈悲心,何以故?

 

觀無量壽經云:『佛心者,大慈悲心是也。』

 

慈悲心是永恒拔眾生之苦而不變的,慈悲心是給與眾生之樂而無盡的,慈悲之心,完全超越時空的束縛,慈悲心是奉獻的,慈悲心是無我的,慈悲心是光明的,慈悲心是真理的大展流露,慈悲心是涅槃的展現,慈悲心是清淨無染著的,慈悲心是覺悟之心,慈悲心是自由自在的,慈悲心是永恒不變的。

 

菩薩道的行者,具有慈悲無盡的胸襟,動經塵劫,永無變異,慈悲之心,永遠與六道眾生在一起,不相分離,常相左右,眾生與慈悲心相處一久,受菩薩慈悲心所薰陶故,眾生逐漸也有了智慧,因而慈悲之心也隨著日益展現;菩薩因而成就無量眾生,菩薩究竟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因為菩薩處處與諸法空性相應,空性流露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歷劫永無變易,無惑無動,為成就無上佛道故。

 

聲聞與緣覺二乘,也有慈悲心,但度化眾生不會像菩薩那麼懇切熱誠,有時候,往往悲心不足,容易退縮不前,畢竟二乘行者,所薰習的空理,偏向小乘之法,悲心有限,度眾生隨機緣,是故,不能與菩薩相比倫,菩薩的悲心遠勝二乘行者的悲心,乃為菩薩道之精神與特色之一。

 

二、智慧無盡

 

何謂智慧無盡?能正見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的真相,乃至人生與宇宙的真諦,事與理的本來面目,如是知、如是見,是名智慧。

 

菩薩動經塵劫的修證,以大智慧正見諸法實相,心地無惑,智慧巍巍,光明赫赫,能洞徹世間法與出世間法,能體證人生觀與宇宙觀,能正見中道實相義,了知事與理的真相。

 

大般若經云:『菩薩還有一法未得解脫,不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的智慧深廣無涯,這是最好的見證,還有一法未得解脫,不能成就無上佛道;既然要成就佛道,就必須廣學一切法門,博通一切法門,然後,才能圓滿無量法門,成就無量智慧。

 

菩薩的智慧深廣無際,乃由無量劫以來,勤修一切法門所得,是故,菩薩智慧遠勝二乘行者之智慧,難思難量!如論部所說:

 

大智度論云:『聲聞空如毛孔空,菩薩空如太虛空。』

 

這就顯示出聲聞的智慧太渺小,如同毛孔一般;菩薩的智慧,其大猶如太虛空;菩薩的智慧與二乘的智慧一比較,實在天淵之別,無可比倫,乃為菩薩道之精神與特色之二。

 

三、時空無礙

 

何謂時空無礙?菩薩道的行者,已證悟諸法自性空,因此,能深入解脫的禪定中,不被時間與空間所左右,所動搖,所迷惑,自性如如不動,是名時空無礙。

 

一切時,一切處,對菩薩道的行者而言,皆無所障礙,何以故?菩薩已證悟一切法本空,三世法性平等故。

 

證悟諸法空性,三世法性平等的菩薩行者,時空已無法束縛他的身心形影,是故,能夠遍遊十方世界,廣度無量有情!菩薩已定破時空,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一如,菩薩心中已無時空的障礙。

 

菩薩了知動靜一如,動中不厭倦,靜中不貪著,是故,菩薩有如是自在無礙。

 

聲聞緣覺二乘的行者,只證悟空性之理,不能從空寂中出來廣度有情,在空寂中能自在,在時空中不能自在,二乘聖者欣慕涅槃,厭惡生死故。

 

菩薩道的行者,能於時空自在無礙,廣度眾生;聲聞緣覺二乘,於空寂中能自在,在時空中不能自在度化眾生,菩薩道與二乘行者兩者之間,有如此境界之差別,是為菩薩道之精神與特色之三。

 

四、空有不二

 

何謂空有不二?凡夫執著現象界的萬法,也就是執著有;聲聞緣覺卻執著諸法空性可得;凡夫執著有,二乘執著空。

 

執有執空都不對,執有是常見,執空的斷見;常見與斷見是二見,二見是邪見,邪見始終不得見中道,不得見中道,永遠無法入佛知見,就默守二邊之邊見,永遠直到永遠都不能成就佛道。

 

菩薩正見諸法空性中,不壞一切諸法;也就是空中有色,色中有空;離空無色,離色無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空不二,不二之法,是菩薩道所行之法,是名空有不二。

 

菩薩能證悟諸法無自性空,又能證悟空有不二之中道法,於是,能從假入空,成大智;從空出假,起大悲,於空假自在自如。

 

二乘的聖者,只能於諸法空性中自在,出於空寂示現五欲六塵中,不能自在自如,因為二乘聖者亦然有執著空寂可得可住的習氣觀念故。

 

因此,菩薩道的行者與二乘的行者,兩者之間有如此懸殊之別,是為菩薩道之精神與特色之四。

 

五、中道亦不可得

 

何謂中道?所謂中道者,就是不偏於空,也不偏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不落二邊,圓融無礙,是名為中道。

 

菩薩道的行者,了知中道也不可得的,執著有,執著空,執著中,也都是證成甚深佛道的大障礙,中道之名,也是假名安立而有,若知道諸法本空,假立名相亦空,法法何有法!法性本空故,是故,名之為中道不可得。

 

龍樹菩薩云:『破二不著一。』

 

若依然有中道可得,豈非貪著諸法?佛法無有貪著法,貪著之法亦非法,非法何嘗法,何以故?佛法究竟之義,諸法畢竟空,畢竟空中,一切法不可得故;若有所得,即非法,非法終不得證成無上菩提故。大般若經云:『一切法名,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一切法中無名,名中無一切法,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一切法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一切法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名,亦復如是,為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菩薩摩訶薩中無名,名中無菩薩摩訶薩,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菩薩摩訶薩與名俱自性空故。』

 

由此可見,一切法畢竟空,證大菩提,證入不二法門,證入空有不二,證入一切法,乃至證得中道法,非合非離,隨順世間假立名字,非虛非實,若有若無,不可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心行處滅,言語道斷。

 

菩薩道(梵語bodhisattva-carya)的行者,深入法性,正見諸法畢竟空,於畢竟空中,一切法不可得,乃至中道不可得,聲聞緣覺二乘的行者;未能正見中道不可得的深義;是故,菩薩道的行者與二乘的行者,兩者之間,差距甚遠;是為菩薩道之精神與特色之五。

 

七、菩薩對不二法門所持之共識

 

不二法門者,是行菩薩道者所實踐的法門,是成就佛道的階梯,是出生諸佛之母。

 

何謂不二法門?所謂不二法門者,即是不偏兩邊而行中道之義。

 

菩薩道的行者,發大菩提心,行菩薩道,為了證成無上正等正覺(梵語anuttara-samyak-ambodhi)必須廣學不二法門,因為不二法門是成就佛道的階梯,是出生諸佛之母,是十方諸佛共證與歸宿;相反的,若不依不二法門而進修,欲證成無上佛道,遙遙無期,終無是處。

 

不二法門亦稱中道法,實相法;不二法門,是三藏十二部聖典的精髓所在,是轉凡入聖的關鍵,是行菩薩道入佛道的橋樑,是諸佛究竟理念之極。

 

更無別法可代替不二法門,何以故?因為不二法,正見諸法實相本體,不偏不倚,因而行此中道之法,中道之法亦假名施設,中道亦不可得,隨順世俗而施設,施設諸法與中道法,畢竟空故,佛法微妙,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者,乃不二法門也。

 

菩薩道的行者,應廣學勤修不二法門,是入道之要門,現在統攝聖典,將不二法門歸納為十二種類,分別敘述如左:十二種不二法門:一、空有不二法門。二、色心不二法門。三、性修不二法門。四、因果不二法門。五、染淨不二法門。六、凡聖不二法門。七、自他不二法門。八、依正不二法門。九、權實不二法門。十、真妄不二法門。十一、理事不二法門。十二、煩惱菩提不二法門。

 

一、空有不二法門

 

何謂空有不二法門呢?就是菩薩能正見諸法空無自性,一切法因緣所生,究竟無有實體,假合不實叫做空(梵語空sunya);雖然諸法性空,但是有因緣和合的假相,叫做有(梵語bhava)。

 

一切諸法的成就,要有因緣的和合,但是因緣和合的當下,又是無常性的,沒有實體可言,空與有之間是一體兩面的和合,是同一時間,同一空間的相聚,我們稱之為空有不二。

 

菩薩道的行者,依此空有不二之法而實踐,稱之空有不二法門。

 

凡夫往往執著諸法實有,慈悲的佛陀,為了要破眾生的執著諸法為實有,就廣說諸法是空性的;因此,聲聞(梵語sravaka)緣覺(梵語pratyekabuddha)二乘的行者,了知諸法是空無自性的,是無實體的,於是又執著諸法是空性,便執著空性可得可住可依,慈悲的佛陀又大作獅子吼,廣說諸法是空性的,空性不礙諸法,諸法不礙空性;空性建立在諸法上,諸法不離空性;離開諸法無空性,離開空性無諸法;諸法即空性,空性即諸法;空性與諸法不一不二,正等無異。

 

能夠證入空有不二法門之理,是名菩薩道,菩薩道與空有不二法門,不可分不可離,無二無別。菩薩道的行者,依此空有不二之法而修證,必得道果,是名空有不二法門。

 

二、色心不二法門

 

何謂色心不二法門?菩薩能正見有形像質礙之法,而無知覺之用,既異於心,故稱為色(梵語rupa);雖有知覺之用,而無質礙可見,但是能夠思惟靜慮,名之為心(梵語citta);心不可見,但有其用,有其名,名即心也。這是色與心的釋疑。

 

大智度論云:『一切諸法中,但有名與色,更無有一法出於名色者。』

 

若站在凡夫的情見而言,色心二法有差異,色是色,心是心,心不同色,色不同心,兩者截然不同;若站在道理上而論,一切諸法,唯心本具,即是妙色妙心,心即是色,色即是心;心外無色,色外無心,互具互攝,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是故,稱之色心不二法門。

 

比喻生命而言,生命由精神與物質的因素所成,身體四大屬於物質,物質是色的別名:受想行識是屬於精神界,精神是心的別名;由此看來,整個完整的生命體,當下就是色心所組合而成的;生命體不可無色身,生命體不可無心的支柱;因有身體運作施為,才顯示出有心的存在,因有心的作為與支柱,身體得活命得壽,乃至施為運作。

 

萬法不離自性,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包含色法與心法;宇宙世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這一切色法,無非是大地一切界眾生,心性造作所顯現,這些色法由微細念頭,演變為粗的念頭,由粗之念頭產生強烈愛染執著;這些堅固意識,因執著產生虛幻的妄執,於是色法因而產生了;本性本空,因眾生妄執堅固,由虛妄之心,逐漸生起,由微細念到粗念,因強烈執著與堅固不化的意識,由心變現色法。

 

所以我們說,色不離心,心不離色;離心別無色,離色別無心;因心顯色,因色顯心;色即是心,心即是色,色心不二,畢竟,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故,菩薩的行者了知色心不二之法,依此不二之法而修證,必得道果,是名色心不二法門。

 

三、性修不二法門

 

何謂性修不二法門?性者真如本性,體也,修者、修治造作、用也;當本性起修之時,全修在性中,當起修施為之時,全性在修中;性外無修,修外無性,互泯互融,性即是修,修即是性,不一不異,性與修是一體兩面,故稱性修不二。菩薩依此而修證,必得道果,是名為性修不二法門。

 

四、因果不二法門

 

何謂因果(梵語hetu-phala)不二法門?因即從迷而言,果乃就悟而說;始從人天,終至等覺菩薩,皆名為因,唯妙覺佛,獨稱為果;良以九界眾生,無明惑覆,實相之理未顯,名因;唯妙覺佛,無明淨盡,實相之理究竟顯發,隨機應現,設化無方,乃名果;十界迷悟雖殊,實相始終理一,故名因果不二。菩薩的行者依因果不二之法而進修,必得道果,是名為因果不二法門。

 

五、染淨不二法門

 

何謂染淨不二法門?無明之用為染,法性之用為淨;無明與法性,體本不二,用乃有殊異;迷則法性而為無明,全起無明之用,以在纏心變造諸法,念念住著,名之為染(梵語samklesa);悟則全無明而為法性,全起法性之用,以離障心應赴眾緣,念念捨離,名之為淨(梵語suddha.visuddha);然在纏染心,本具妙理,與淨不殊,故名染淨不二。菩薩的行者,依此染淨不二之法而勤修,必得道果,是名為染淨不二法門。

 

六、凡聖不一法門

 

何謂凡聖不二法門?未覺悟稱之凡(梵語prthag-jana),已覺悟稱之聖(梵語聖arya);佛性本平等,凡聖共具佛性,只是迷悟差別,凡夫眾生輪迴六道,染污五欲六塵,沉淪無量劫,受盡無量無邊之苦,佛性未曾虧損絲毫;十方諸佛已證悟無上菩提,具足無量性功德,佛性未曾增加一點。動經塵劫,凡聖之佛性,始終不增減,只是覺與未覺之差別,故名凡聖不二。菩薩依此凡聖不二之法而修道,必得道果,是名凡聖不二法門。

 

七、自他不二法門

 

何謂自他不二法門?自就是自己,他就是別人;自己有生死輪迴,有無量苦痛,別人也同樣有生死輪迴,有無量苦痛:自己具有佛性,別人也具有佛性;自己知苦;欲離苦得樂,破迷啟悟,轉凡入聖,證悟佛道;別人善根成熟,也能覺悟苦,欲離苦得樂,破迷啟悟,轉凡入聖,證悟佛道;眾生造業是一樣的,平等平等!彼此無異,名之自他不二。菩薩的行者,能透視這關,依此自他不二之法而勤修,必得道果,是名為自他不二法門。

 

八、依正不二法門

 

何謂依正不二法門?依者依止之處,所依之土也。就是客觀的器界(環境),稱為依報;正者正受其報,即能依之身,也就是正受的身體(主觀的四聖六凡),稱為正報。

 

客觀的依報是由主觀的正報所顯現的,依報的優劣與正報有密切不可分離的關係;正報莊嚴,依報也就莊嚴;正報不莊嚴依報也就不莊嚴,依報是隨著正報的轉變而轉變。

 

三惡道的眾生,造諸惡業,自然感召三惡道的世界;人道守五戒,自然感生人道世界;天道的眾生,守護十善,就感應生到天人的世界;聲聞緣覺二乘的聖者,勤修四聖諦與十二因緣,證悟聖果後,自然感生方便有餘土的涅槃世界。

 

菩薩的行者,勇猛精進六度萬行,廣修不二法門,中道之法,因而感生實報莊嚴土的世界;十方諸佛已萬德莊嚴,福慧圓滿,究竟菩提,自然安住常寂光淨土世界。

 

造作何因!就感應何果!因果是平等的,不會錯亂的,從因到果之間,是有條件的,沒有條件不能感應果報,果從因來,因能成就果。

 

依報與正報之間,亦復如是,依報由四聖六凡所造作,因而顯現依報,若無四聖六凡的造作,依報就不得存在了;是故,依報不離正報,正報不離依報;離正報別無依報可得,離依報無正報可造作;依報即正報,正報即依報,不一不異,故名依正不二。菩薩正見正依不二之法而修證,必得道果,是名依正二法門。

 

九、權實不二法門

 

何謂權實不二法門?權就是權教之法,權宜方便,九法界之法;實就是真實之教,即是佛界圓乘之法;佛有大智慧,普令眾生成就覺悟,因而證成無上菩提,但是眾生根機有利鈍,層次參雜不齊,大聖佛陀就開顯九法界的方便之權教,令九法界諸有情,皆得悟佛知見,同登佛界真實圓乘之法。這權教之法,是由實教之法所開顯,由此可知,離實教無權教,離權教別無實教;實即是權,權即是實,故云權實不二。菩薩依權實不二之法而參悟,必得道果,是名權實不二法門。

 

十、真妄不二法門

 

何謂真妄不二法門?真即是真如之心,清淨之心;妄即是妄想之心,分別染污之心。

 

菩薩正見真心是由妄心而得,離妄心別無真心可得;妄心覺悟了,妄心是真心,真心迷妄染污,真心是妄心;是故,真不離妄,妄不離真,真即是妄,妄即是真,只是迷悟有別;在法性上本平等,是一體兩面而己,故稱真妄不二。菩薩依此真妄不二之法而修道,必得道果,是名真妄不二法門。

 

十一、理事不二法門

 

何謂理事不二法門?理即是道理,理想、理念、理性的意思,事即是實踐的事項,人事物的意思。

 

有道理的存在,沒有實踐的襯托,道理不得彰顯;有實踐的事項,沒有道理的引導,事項不得成就,無法達到理想的終程;所以說,無理不成事,無事不成理,理由事而顯,因事透理;最後,理的成就即是事的成就,事的成就即是理的成就;理即是事,事即是理,理事無礙,故名理事不二。菩薩道的行者,能透視理事不二之法而勤修,必得道果,是名理事不二法門。

 

十二、煩惱菩提不二法門

 

何謂煩惱菩提不二法門?煩惱就是纏垢之心,染污之心,三毒之心,一切痛苦的總稱,名為煩惱(梵語klesa)。菩提就是覺悟之心、清淨之心、戒定慧之心、成就佛道之心、名為菩提(梵語bodhi)。菩提是從煩惱中而得來的,由煩惱的覺悟、清醒、淨化,演變而得,所謂火焰出紅蓮,正如此意。

 

維摩詰經云:『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污泥,乃生此華。』

 

蓮花(學名Nelumbonucifera)也必須生長在卑濕污泥中,才能生出美麗的蓮,假使蓮花種在高原陸地,蓮花只有死路一條,無法生存下去,蓮花生存的條件,就是要在卑濕污泥中。

 

菩提的證悟,亦復如是,離煩惱無菩提,菩提由煩惱中得,離菩提無煩惱,煩惱成就菩提故;煩惱與菩提之間,息息相關,不相分離,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迷悟有別,染淨有別,故名煩惱菩提不二法門。

 

涅槃經云:『有智慧時無煩惱,有煩惱時則無智慧,譬如明時無暗,暗時無明。』

 

經文說得更清楚,當有智慧的時候,煩惱就匿跡無蹤了,即刻轉煩惱為菩提;有煩惱的時候,菩提就染污了,起無明了,即刻轉菩提為煩惱,畢竟,煩惱與菩提是一體兩面的。

 

是故,菩提在迷妄不覺中,菩提是煩惱;煩惱在覺悟清醒時,煩惱是菩提;離煩惱無菩提,離菩提無煩惱,染淨迷悟有別,故稱之為煩惱菩提不二。菩薩道的行者,能正見如是煩惱菩提不二之法而勤修,必得道果,是名為煩惱菩提不二法門。

 

菩薩道(梵語bodhisattva-carya)的行者,對不二法門所持之共識,能如是正見,因而發大誓願,勤修不二法門,必得十方諸佛授記,十方諸佛讚歎,十方諸佛護持,究竟成就佛道。

 

八、菩薩道修證次第歷程

 

大乘法在於菩薩道,菩薩道的法門,以上求佛道,下化無量眾生為宗旨,最高果位是佛果,大乘菩薩道從凡夫修行到成佛,要經歷五十二個階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十信位是由十住的第一發心住內,分開另立的,若將其縮入發心住內,則只有四十二個階位。其中的十住、十行、十迴向、稱為三賢位,僅算是資糧位。十地稱為十聖,才是修習位。依時間而論,菩薩由凡夫修行到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現在分別列表說明如下:大乘五十二個凡聖階位(萬德莊嚴的菩提大道):

 

凡夫位(外凡)──十信位─伏三界見思惑─經一二三劫至萬劫奠信

 

三賢位(內凡)──第一大阿僧祇劫:

 

┌十住位─斷三界見思惑開慧眼

├十行位─漸斷三界塵沙惑開法眼

└十迴向位─伏無明,習中觀

 

十聖位:

 

初地歡喜地┐         

二地離垢地│         

三地發光地│         

四地燄慧地│以中道觀,├第二大阿僧祇劫

五地難勝地├漸破無明,│

六地現前地│漸開佛眼,│

七地遠行地│         

八地不動地│         

九地善慧地│          ├第三大阿僧祇劫

十地法雲地┘         

 

等覺──行過十地,解與佛同,入百千三昧,百劫修相好

 

妙覺──法界一切無明頓斷,因緣果滿,是佛果位

 

九、菩薩對因緣果報肯定不動搖

 

菩薩道的行者,能夠正見三界六道一切的果報,無非是眾生自作自受的展現,如蠶作繭自困其身,眾生愚昧無知,對人生觀與宇宙觀的真相迷惑,因迷惑而造業,因造業而受盡一切之苦;三界六道都是眾生造業的大場所,同時也是眾生輪迴受苦的生活領域。

 

眾生(梵語bdhu-jana)的心地不清淨,三毒熾盛,廣造一切惡業,終無止息,自然就感召不清淨的三界六道,三界六道是眾生造作一切善惡之業,所感召的。

 

十地經云:『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

 

造作什麼因!必然得什麼果!這是天經地義的,因果(梵語hetu-phala)的存在,我們相信了因果,因果宛然存在;我們不相信因果,因果亦然存在;因果的存在與不存在,不是信不信的問題,而是問我們有造作了因否,假使沒有造因,當然就沒有果的來臨;假使有造作了因種,那當然會感召果報的來臨,還有什麼可疑惑的呢?造作何因,就必定感召何等果報的。

 

比喻說:我用手打你的嘴,結果你的嘴巴痛起來了;那麼,問題來啦!當下打你的嘴巴,打就是因,你的嘴巴當下痛了,痛就是果;因果不是很顯然告訴我們了嗎?何苦來哉而固執不信呢?不信因果,就是不信嘴巴痛,痛而說不痛,是大妄語;不信因果,就是不信世間的生活點滴,不信自己的行為價值,一筆勾消善惡是非的存在;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

 

只可惜,是非善惡究竟勾消不掉,自己行為的價值亦然存在;因果永遠隨著我們的心,上昇與墮落,失敗與成功,不離因果;美與醜,智與愚不離因果;善與惡,富與貧,不離因果;得與失,興與衰,不離因果;何以故?因為因果由心造,離心無因果;離因果無心,因果即是心,心即是因果,心與因果正等無異,君呀!你們說是嗎?

 

還在諍什麼?有什麼可諍呢!真相畢竟是真相,真理畢竟是真理,本來面目就是本來面目。佛法說到這裡,還有什麼可撒謊的呢?一切皆已道盡,寧使老僧下地獄,不將佛法賣人情,正如我意。

 

很簡單很簡單哩!可惜呀!世間有許許多多的人,天天生活在因果的每一個點滴當中,自己不知不覺,還說沒有因果,否認因果,抹煞因果,可憐甚可憐!

 

不信因果,否認因果,抹煞因果之輩,就如同用手打自己的嘴巴而說不痛,考試不及格而說心情很開朗,被車撞到而說沒撞到,吃飽而說未飽,凡此之輩,叫做瞪著眼睛說瞎話,也叫做社會黑暗,也叫做放羊的孩子,佛門叫做顛倒的眾生。

 

起心動念舉止動作,睡覺吃飯,走路說話,一點一滴都是因果的流露,天天生活在因果的點滴當中,而不自覺,或知而故意不信;或信了因果,怕別人說我迷信,因此,硬著頭皮而不信。此流之輩,可謂業障深重,智慧(梵語jnana)被種種業障蒙蔽,加上自己對真理不能當下肯定,人云亦云,隨風飄動,浪跡天涯,無有定處,是名六道流浪漢,三界苦命兒。

 

總而言之,明知生活即是因果,因果即是生活,而自己卻苦苦與因果唱反調,此人就是跟自己的生活唱反調,否認自己的生活一般,如同吃飽而不實說,卻說未吃飽;抹煞因果者,即是與世間的真相唱反調,如同白天說黑夜;不信因果者,即是善惡是非不分明的人,如同把惡人當作善人,行善者當做壞人。

 

把善當做惡,把惡當做善;戰爭就是無戰爭,無戰爭就是戰爭;把男人當女人,把女人當男人;有穿衣當無穿衣,無穿衣當有穿衣;把九當六,把六當九,如此顛顛倒倒,混淆事實,本末倒置,因果大亂,失去規則,這麼一來,還得了,天下不是亂七八糟了嗎?世間豈不是充滿了殺生、偷盜、姦婬、妄語、亂性了嗎?世間成何體統?所以說,因果是生活,因果是法則,因果是事理的真相,因果由心生,行為是因果故。

 

菩薩道的行者,對因果的展現能一清二楚,心中毫無疑惑,當下肯定,不隔毫端,不動不搖。

 

因果有兩大類,何等為二?一者世間因果。二者出世間因果,現在列表敘述如左:二種因果(十法界):世間因果:貪、瞋、癡(三惡道);五戒十善(三善道)──六凡。出世間因果:四聖諦(聲聞)、十二因緣(緣覺)、六度萬行(菩薩)、因圓果滿(佛)──四聖。

 

世間有世間因果,出世間有出世間的因果;如上面所列的表格,至為詳細;世間的因果不外乎六凡,六凡即是六道,六凡就是尚未出離三界的凡夫,亦然受生死輪迴所束縛,不得自在,受苦無量,故名六凡。

 

六凡又分為三惡道與三善道之別,是屬於世間的因果,因果常分明,造作貪瞋癡三毒之因,必然墮落三惡道的果報;造作五戒十善之因,必定感召投生三善道的果報;三善道與三惡道合為六凡,六凡是世間的因果,是眾生造業所感召的果報,是生死輪迴的窠臼,學佛者應有如是共識,應速離解脫,早登菩提。

 

出世間因果又分為四聖,四聖為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皆己出世解脫,是屬於出世因果,其所修的法門有別,是故,因不同果亦不同;勤修四聖諦法門,即證成聲聞乘(梵語sravaka-yana);勤修十二因緣法,即證成緣覺乘(梵語pratyekabuddhayana);廣學六度萬行,即感召菩薩乘(梵語bodhisattva-yana);圓滿福慧,圓滿不二法門,圓滿中道法,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佛乘。

 

造作什麼因!就必定感召什麼果報,道理即在此處顯露無餘;六凡與四聖合稱為十界,又稱為十法界。

 

由佛界一直到地獄界,總共有十種境界,都是吾人一心造作出來的,所以,其體性平等沒有差別,觀察這種平等的道理,叫做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如上面十界唯心圖所示,我們就不難明白,十法界不出一心,一心能造作十法界,十法界在一心中;離心無十法界,離十法界無一心;心即是十法界,十法界即是一心,非一非異,十法界唯是一心作。

 

菩薩道的行者,對因果的肯定,始終一心,無惑無動,菩薩了知因果由心生,因果由心造作,離心無因果,造作何因!必感何果!是故,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哩!

 

十、巍巍菩薩道

 

巍然聳立的菩薩道,既博大又精深,經過五十二凡聖階位,這無上的菩提大道是何等的莊嚴!一一無動經塵劫所修所得;菩薩上求下化的精神,實在非語言文字所能讚歎,何以得知?因菩薩要接受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考驗,可說歷盡滄桑,廣度有情,一一都要無條件的奉獻與犧牲,如此奉獻與犧牲來圓滿佛道。

 

眾生(梵語bahu-jana)須要聽聞佛法,菩薩(梵語bodhisattva)要廣說一切佛法滋潤眾生,普令離苦得樂,不得有慳吝之心;眾生須要金銀寶物,菩薩就要利濟眾生之所需,以求得安穩,不令眾生苦惱;眾生內心畏懼老死,菩薩即行大無畏,安撫眾生,以得畏懼解脫;眾生心地殘暴、行兇犯科、常行殺盜淫妄,菩薩見之,廣為勸說五戒(梵語pancasilani)之法,為眾生解困,不令墮落三途。

 

眾生慳貪心重,菩薩即時財法二施,並為廣說布施法門以對治,令慳貪之心得以解脫;眾生心地惡化難調,常毀壞他人,菩薩見之行慈,即為宣說持戒法門以對治,普令剛強之眾生,心地柔和慈悲,不犯諸惡。

 

眾生心地瞋恚不息,暴跳如雷,日夜不安,菩薩即廣說忍辱法門以對治,令心安息自在,解脫瞋恚之心;眾生心地懈怠不振,菩薩見之,即與同事同行,鼓勵精神,奮發圖強,為說精進法門以對治,不令懈怠而墮落。

 

眾生心地散亂,千頭萬緒,煩惱叢生,莫衷一是,菩薩見之,廣行慈悲,為之宣說禪定解脫之法以對治,不令眾生精神散亂,業障現前,失常造業,因而沉淪;眾生愚癡魯鈍,業障蒙蔽,不見真理,邪知邪見,所行乖異,菩薩見之,心生憐憫,即為廣說智慧法門以對治,普令眾生智慧大開,業障淨化,究竟導歸菩提。

 

菩薩道的行者,自始至終,一切時,一切處,只要他經歷過的人事物,都有他奉獻犧牲的聖跡;菩薩道由凡夫位經歷三賢位、十聖位、等覺、乃至妙覺,這麼長久的三大阿僧祇劫,為上求下化而精進,其心地亦然如如自在,不動道場而廣度無量眾生,從未說一聲疲勞的話,也未曾說過怨言一句。

 

菩薩道的行者,何以有如此堅強的信念呢?因為菩薩的行者心裡明白,佛道要成就,必然在犧牲奉獻中求得,在利益他人中得,在破除無我中得,在與眾生共生共死中得;菩薩有如是正知正見維持著,是故,菩薩道的行者,其信念堅強不動不搖故。

 

正知正見就是法身慧命的支柱,正知正見就是成就佛道的橋樑,正知正見是輾破一切邪知邪見的金剛寶輪,正知正見是維持菩薩道的原動力,正知正見是十方諸佛的人天眼目,正知正見是諸佛的終程與歸宿;菩薩道的行者能正見這一關鍵所在,是故,在三大阿僧祇劫修道中,經過無量無邊的魔考與苦難,從未說一聲疲勞的話,也未曾說過怨言一句,其道理精微之處,就在此處彰顯而出,真相大白。

 

身為菩薩道的行者,內心具足有圓滿的正知正見,以此正知正見,維持菩薩的法身慧命,廣行菩薩道,不達終程,不罷不休!

 

菩薩道所具足的正知正見,含概廣義,賅攝一切佛法,無法不攝,無處不包,世出世間諸法;總攝無餘,窮劫欲說終不能盡,巍巍菩薩道,十方諸佛讚歎故。

 

現在總攝聖教綱要略舉六種,為菩薩應有的正見,何等為六?分別敘述如左:

 

菩薩六種正見:一、證悟三空。二、法法平等,佛佛道同。三、觀三界眾生平等。四、精通五明。五、沒有天生釋迦,自然彌陀。六、萬德莊嚴。

 

一、證悟三空

 

何謂證悟三空?三空即是我空、法空、俱空三者。

 

何謂我空(梵語atma-sunyata)?就是於五蘊之法,強立主宰,名為我執。若推求色受想行識之五法,皆空無自性,諸法因緣所生,諸法因緣所滅,不見我體,是名為我空。

 

何謂法空(梵語dharma-nairatmya)?就是於五蘊之法,計為實有,名為法執。若求五蘊之法,如幻如化,皆從緣生,假名施設,無有自性,空幻不實,了不可得,是名法空。

 

何謂俱空(梵語sunyata-sunyata)?俱空亦名空空,就是我執與法執俱遣,能空之空亦除,空執兩亡,方契本性,得證涅槃,是名俱空。

 

菩薩道的行者能正見三空,證悟三空,又能將三空的道理一一普施大地一切眾生,令眾生亦能證悟三空之法,共登覺悟之岸。

 

二、法法平等,佛佛道同

 

何謂法法平等、佛佛道同?就是實相之法到任何處所,任何時間,不受時空所變動,法無高下,法無有比,遠離對待,是名法法平等。

 

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證悟之法,所宣說之法,不偏不倚,皆正等無異,是名佛佛道同。

 

法華經云:『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

 

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

 

大聖佛陀在經文說得很清楚,他自己所證悟之法是無上道,無上道就是佛道,佛道就是平等法,如來教導一切眾生,都是以大乘平等法而度化眾生,普令一切眾生皆得成佛;假使如來以小乘之法教化一切眾生,那麼,如來就墮入慳貪之輩。

 

事實上卻不如此,十方諸佛在十方世界教化一切眾生,皆以一乘大法普度眾生,一乘佛法就是大乘佛法,也就是佛乘;十方世界無有二乘法與三乘法,除非諸佛方便為機緣未成熟之眾生方便說,以種種權宜方便之法,引導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讓世界所有眾生,一一共證菩提,同登佛地。

 

菩薩道的行者,能正見諸佛所悟之法,法法平等、佛佛道同;法即是佛,佛即是法,諸佛因法而證悟成佛,離法別無佛;諸法因佛所證所宣,是故有法,法由佛所悟,因悟而說法,法由悟而說;是故,離法無佛,離佛無法;法即是佛,佛即是法,正等無異,無二無別,故名佛法不二。

 

法法平等、佛佛道同,千佛萬佛,乃至十方無量諸佛,其法其道,佛法道理,一律天經地義,平等平等!無有高下深淺,無有偏倚不足,無有對比,是名為法法平等、佛佛道同。

 

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證歷程,有如是知、如是見,所以道心堅強,信念永不退轉,由正知正見所維持故。

 

三、觀三界眾生平等

 

三界(梵語trayodhatavah)即是欲界(梵語kama-dhatu)、色界(梵語rupa-dhatu)、無色界(梵語arupya-dhatu)是也,三界是六道眾生造作一切善惡業,所感召的生活領域,三界亦有生老病死的憂患,是輪迴的大枷鎖,三界猶如火宅。

 

菩薩道的行者,眼觀三界眾生,流浪生死,受盡無量苦難,終不得覺悟,甚至覺悟是什麼意思,全部一無所知,就如此糊里糊塗的浪跡生死,永受沉淪,菩薩能正見這點,觀眾生之苦而發菩提心,悲心徹骨廣度三界眾生,不休不息!

 

芸芸眾生,有智慧的人、有愚癡的人、有富貴的人、有貧窮的人、有莊嚴秀麗的人、有醜陋不雅的人、有善根的人、有無善根的人、有利根的人、有鈍根的人、有頁高我慢的人、有業障深重的人,眾生百態,千差萬別,良莠不齊,這時候,菩薩觀看三界眾生,潦倒苦難的真相,更興起大慈悲心度脫眾生想,一律平等心以待,菩薩度眾生,不分眾生何等人物!不分種族貴賤、不分利鈍、不分智愚美醜、不分男女老少,都是菩薩救度的對象。

 

菩薩為什麼有如此的大悲願呢?因為菩薩知道三界六道的眾生,在過去無量劫輪迴以來,曾經做過他的父母親,當過他的兄弟姐妹,當過他的夫妻,當過他的兒女,當過他的朋友親戚眷屬,如此因緣密切,深得不可分離,菩薩怎會離開眾生呢?捨棄眾生呢?所以,菩薩有感恩的心,有悲憫的心,有救度的心;菩薩念念眾生的悲願,如母憶子,終身不忘;眾生的悲願,亦復如是。

 

菩薩對三界眾生皆以平等心而度化,不生分別心,度此不度彼,度彼不度此,何以故?因為菩薩具有六道眾生同胞愛,發揮菩薩道擁有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表現出菩薩道本有的風範。

 

梵網經菩薩戒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

 

這段經文就是最好的明訓,我們應該遵循佛言而勵行,廣行菩薩道,發大誓願,畢生窮劫,始終一心,廣度三界眾生,普令三界眾生,破迷啟悟,轉凡入聖,成等正覺;若能行佛所行,言佛所言,證佛所證;如此一來,是名真菩薩,善知佛意,能觀三界眾生平等故!

 

四、精通五明

 

巍巍菩薩道,精深廣大,浩瀚無際,世出世間諸法,菩薩都要一一廣學,若有一法未得解脫,不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所以說,菩薩道非常艱巨,一切魔障與苦難特別多,菩薩不會因此而氣餒;畢竟菩薩已發菩提心,已證悟三空之法,已證悟不二法門,已得到佛法之正見,是故永不退轉。

 

那麼,菩薩到底要廣學何法呢?何法是菩薩所學之對象呢?在於瑜珈論裡,有提綱挈領敘述菩薩尋求一切法之處,當於五明(梵語panca)之法,方可證成究竟菩提,現在分別列表如下;

 

瑜珈論、菩薩五明:一、聲明。二、因明。三、醫方明。四、工巧明。五、內明。

 

一、聲明

 

何謂聲明(梵語sabba-vdya)?聲即是聲教,明即是明了。就是菩薩要精通世間文章,語言文字,算數建立之法,皆悉明了通達,故曰聲明。

 

二、因明

 

何謂因明(梵語hetu-vidya)?因即是萬法生起之因。就是菩薩要精通世間種種言論,思想學術、心理學、哲學、乃至圖書印璽、地水火風萬法之因,皆悉明了通達,故曰因明。

 

三、醫方明

 

何謂醫方明(梵語cikitsa-vidya)?醫方即是醫治之方法也。就是菩薩要精通醫學常識,世間種種病患、或癲癇蠱毒、四大不調、鬼神咒詛、寒熱諸病,皆悉曉了其因,通達對治,故曰醫方明。

 

四、工巧明

 

何謂工巧明(梵語silpakarma-vidya)?工即是工業,巧即是巧妙。就是菩薩要精通世間文詞讚詠乃至營造城邑,工程建築法,農田商賈,種種音樂卜算,天文地理,一切工業巧妙,皆悉明了通達,故曰工巧明。

 

五、內明

 

何謂內明(梵語adhyatma-vidya)?內即是佛法內教,典也。就是菩薩要精通三藏(梵語trinipitakani)十二部經教(梵語dvadasanga-buddha-vacana),內心無惑無動,廣學一切法門,終無懈怠。

 

菩薩能以布施對治慳貪,以持戒對治毀犯,以忍辱對治瞋恚,以精進對治懈怠,以禪定對治散亂,以智慧對治愚癡(梵語moha),乃至種種染淨邪正,生死涅槃之法,皆悉明了通達,故曰內明。

 

菩薩道的行者要成就佛道,下化無量眾生,必須勤修廣學五明之法,五明之法總攝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故;菩薩內心能正見五明之法,是菩薩所尋求之法,必修之法,何以故?因為菩薩究竟為成就佛道故。五、沒天生釋迦、自然彌陀

 

大乘佛法以圓成佛果為其目的,以法性空為方便,攝導萬行趣證無上菩提。要達到成佛的果位,必須發大誓願,行菩薩道,廣行六度萬行,證悟甚深不二法門,中道實相義,諸法盡證無餘,始成佛道。

 

修行要親自實踐,親自與諸法義諦相應;若不實踐三藏聖典,身心懈怠,沉迷五欲六塵,口但說空,行在有中,此人欲證成佛道,遙遙無期,終無是處。

 

口口聲聲喊要成佛,而身心所為皆不與佛法相應,業力所牽引,身不由己,無法控制,心地奔馳於世間染污之欲,此人愚昧,如說食數寶,終不可得,佛門謂之癡人說夢話。

 

又有少數人懂得一點佛法,因而自滿自得,就不想再向前邁進;又有些人,學點佛法之後,內心生大我慢,頁高凌人,藐視同道,甚至狂妄著魔,而不得自知,自謂我是某古佛菩薩降世,我是祖師轉世,某真人投生,內心毫無慚愧之念,更不懂得羞恥,因而,自導自演自唱,不休不止,甚可憐憫!十方諸佛,對此輩之人亦無奈,諸菩薩亦搖頭,祖師皆嘆氣!

 

眾生造業自縛,擋也擋不住,勸也勸不聽,說也說不動,度也度不了,眾生沒有正知正見,再加上自己業障深重,習氣不斷流露,心作不了主,堅固的我執意識,頑抗到底,業障到底是業障,如鋼釘釘在牆壁,始終拔不起來,這麼一來,最後豈不是自己受倒霉嗎?吃虧會是誰呢?輪迴生死的又是誰呢?當凡夫受盡無量苦難那麼好玩嗎?

 

眾生聰明反被聰明誤,中外古今,有無數的聰明人,這些小聰明的人,那個能夠證成菩提的?全部被聰明所耽誤了,耽誤了他的青春,耽誤了他的前途,耽誤他的法身慧命,耽誤他了生脫死的機緣,破壞了他的正知正見,因而墮落無明的窠臼裡。

 

聰明與智慧是截然不同的,有何不同?不同在何處?分別如下:聰明是無明的反射,聰明會誤事,聰明無法正見真相,聰明是分別外在人我是非的禍根,聰明是輪迴生死的猴精,聰明是一切苦難的樞紐,聰明是私欲佔有的梟雄,聰明是破壞正見的關鍵。

 

聰明是生活起居的滑頭鬼,聰明的當下是缺陷而無知的,聰明是嗜好諍辯的鬼靈精,聰明是魔王使者,聰明是三界內的歷盡桑者,聰明者時常嚎哭落淚無人知,聰明者是三界的苦命兒,六道的流浪漢!

 

何謂智慧?智慧(梵語jnana)是內在證悟的實相本體,智慧是證悟人生觀與宇宙觀的寶藏,智慧是證悟後所流露的見證。智慧與真相是一體的,智慧是佛。

 

智慧是度生死輪迴的寶筏,智慧是透視魔境一把無形利劍,智慧是遊戲人間的摩尼珠,智慧是六道眾生的眼目,智慧是登涅槃的法船,智慧是諸佛所證所護,智慧是十法界的大火炬,智慧是超越三界不離三界的明燈。

 

總而言之,聰明是世間法,聰明是染污黑暗的,聰明是我執私欲的,聰明是無明的,聰明是業障的流露而不自覺的;智慧是出世間法,智慧是清淨光明的,智慧是破除三空之法的,智慧是靈靈覺覺的,智慧是證悟後的理念流露。

 

智慧不同於聰明,聰明不同於智慧;智慧與聰明有天壤之別;智慧與聰明兩者之間,是迷悟之別,是染淨之別,是佛魔之別,是邪正之別。

 

智慧與聰明自始至終,如同水火不相融,如貓與鼠不得相處,何以得知?因為智慧與聰明是不同的兩個境界,是涅槃與生死不同的境界,是輪迴與不輪迴不同的境界,是光明與黑暗不同的境界,是超越三界與染污三界不同的境界,是覺悟與迷妄不同的境界,是佛境與魔境不同的境界。

 

綜合上面所說,我們發過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行菩薩道,就應該很踏實而實踐菩薩道,為證成無上菩提而勇猛精進,從中不得有懈怠、偷懶、學小聰明,因而狂妄著魔,而自己不知不覺,致使墮落生死輪迴的深淵中。

 

菩薩道的行者,不得投機取巧,想走捷徑,想不勞而獲,叫別人替我消災,替我修行;天天說修行,修行又怕苦,而自己卻不肯修行,得過且過,恍恍惚惚度日,了此殘生,如此之輩,最沒有智慧,知見最差,業障(梵語karmavarana)最重,習氣(梵語vasana)深厚,欲得成佛,望洋興歎,遙遙無期,無有是處。

 

開悟的高僧大德,還須要大修特修呢!令無量劫以來的習氣,一一的淨化,逐漸革除,讓自性更圓滿,更莊嚴,不達佛道不罷休;開悟的高僧大德都如此這般了,何況我輩是沉淪苦難的眾生!

 

高僧大德云:『頓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風停波尚湧,理現念猶侵。』

 

如上所云,頓悟佛性之人,畢竟尚未成佛;見佛性之人,雖然知道佛性平等,佛性的功用在果位上,差別甚為懸殊;佛已淨化了習氣,已圓滿自性,已到達佛的果位;見佛性之人,是悟了佛性平等之理,但是自己多生習氣深重,亦不免受習氣漂流牽制,不得自在,修就是修習氣的淨化與革除,普讓光明自性顯露罷了!

 

見佛性之人,猶如風已停止吹動,但是水波一時無法止息仍然洶湧澎湃,水波遲早是會止息的,只是一時不能止息,還有餘留水波浪力推動,但是肯定要停止的,須要有一段時間;見佛性之人,亦復如是,尚有多生習氣所逼,當理念現前的時候,有時還會受習氣所侵擾,而不得自在哩!所以說,剛悟性之人,不可與佛之佛性比倫,果位有差別故。

 

菩薩道的行者,能正見這一切的真相,內心不生頁高我慢,不生嫉妒,不生誹謗,不生懈怠偷懶,不生投機取巧,不走捷徑,不學小聰明,因此,心地如如不動,光明赫赫,對菩薩道更勇猛精進,始終一心,不達佛道,不罷不休!

 

菩薩道的行者,內心在一切時處,永遠是理念的,是真理的,與佛法共鳴相應的;菩薩心裡明白,菩薩要成就萬德莊嚴佛道,也同樣要經過三大阿祇劫修行的因,然後才能證成無上莊嚴的菩提聖果,佛門有兩句名言,堪稱至理:

 

佛門所謂:『十方世界無有天生釋迦、自然彌陀。』

 

六、萬德莊嚴

 

萬德莊嚴是佛的果位,也是菩薩修行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廣修六度萬行,總攝一切世出世間之法、不二法門、中道實相之法,到達因圓果滿的累積,也就是菩薩道最後的終程與歸宿。

 

佛(梵語Buddha)是九法界一切有情的大明燈,佛是苦海茫茫眾生所依歸之處,何以故?因為佛己萬德莊嚴,諸法盡通無餘,三覺具足,萬行功德圓滿故。

 

佛具足萬德莊嚴,窮盡未來,若欲讚歎佛功德,無有窮盡。

 

佛救度眾生之慈悲心,莊嚴無比,處處為眾生著想,可惜大地一切眾生受佛的恩惠,而不自覺,現在引錄如來十恩,供養諸位同參道友,讓我們共同知道佛具足慈悲之願,處處度化我們離苦得樂,破迷啟悟,轉凡入聖,我們處處不知不覺,實在很對不起十方諸佛的恩惠,在此特別舉出如來十恩,好讓我們能夠自覺,因而知恩報恩,是名為幸!

 

如來十恩:一、發心普被恩。二、難行苦行恩。三、一向為他恩。四、垂形六道恩。五、隨逐眾生恩。六、大悲深重恩。七、隱勝彰劣恩。八、隱實施權恩。九、示滅令慕恩。十、悲念無盡恩。

 

一、發心普被恩

 

何謂發心普被恩?就是如來最初發菩提心,修習勝行,成就功德,皆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樂是為發心普被恩。

 

二、難行苦行恩

 

何謂難行苦行恩?就是如來(梵語tathagata)往昔因中,捨頭目髓腦、國城妻子、剜身千燈、投形飼虎、雪嶺亡軀,如是難行苦事,積劫行之,皆為利樂眾生,是為難行苦行恩。

 

何謂剜身千燈?

 

菩薩本行經云:「佛以刀剜身肉千處,注以酥油,燃作千燈,求聞一偈,時婆羅門為說偈曰:常者皆盡,高者皆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名為剜身千燈。」

 

何謂投形飼虎?謂佛昔為薩埵太子,遊山見虎飢餓,投身虎前,以濟之也。

 

何謂雪嶺亡軀?謂佛昔為婆羅門,於雪山修行,有羅剎唱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婆羅門聞已,欲求全偈,羅剎飢渴,必得肉血之,乃肯為說;因得後半偈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逐遍書樹石,乃以身施之也。

 

三、一向為他恩

 

何謂一向為他恩?就是如來積劫修諸功德,不顧自身,但為度脫一切眾生,未曾一念自為於己,是為一向為他恩。

 

四、垂形六道恩

 

何謂垂形六道恩?就是如來垂化身形於天道(梵語deva-gati)、人道(梵語manusya-gati)、阿修羅道(梵語asura-gati)、地獄道(narakagati)、畜牲道(梵語tiryagyoni-gati)、餓鬼道(梵語preta-gati)六道之中,救濟眾苦,令得安樂,是為垂形六道恩。

 

五、隨逐眾生恩

 

何謂隨逐眾生恩?就是如來見諸眾生,無有出離生死之心,長劫不捨,故平等大慈,隨逐救濟,令其離苦大樂,是為隨逐眾生恩。

 

六、大悲深重恩

 

何謂大悲深重恩?就是如來見眾生造惡,如割支體,心生痛切,不能自安,復睹眾生墮三惡道,受種種苦,心大憂惱,即起大悲而救護之;若見作善生大歡喜,是為大悲深重恩。

 

七、隱勝彰劣恩

 

何謂隱勝彰劣恩?就是如來為大乘小乘之機,而起勝應劣應之用。如華嚴所說:佛為普賢等諸大菩薩,示現實報勝應之身,有十蓮華藏世界海,微塵數微妙相好,無盡勝德;若說三乘之教,則隱勝妙之相,但彰三十二相,劣應之身,二乘及小教菩薩方蒙利益也,是為隱勝彰劣恩。

 

八、隱實施權恩

 

何謂隱實施權恩?就是如來觀眾生根器狹劣,因而隱蔽大乘實教,乃以人天三乘權法,誘引眾生而令成熟,然後以大乘(梵語maha-yana)而度脫之,是為隱實施權恩。

 

九、示滅令慕恩

 

何謂示滅令慕恩?就是如來若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不生難遭之想,是故示現滅度,令諸眾生知佛出世,難可值遇,心懷戀慕,便種善根,是為示滅令慕恩。

 

十、悲念無盡恩

 

何謂悲念無盡恩?就是如來悲念一切眾生,故留餘福教以救濟之;如示同人壽,住世百年,而八十即入滅者,則留二十年餘福以蔭末法弟子;復留三藏(梵語trinipitakani)教法,廣令眾生之修行,皆成聖果,悲憫愛念,利益無窮,是為悲念無盡恩。

 

如來十恩說得一清二楚,如來從因地修行,一直到成就佛道,累生累劫,都是為上求佛道,下化無量眾生而勇猛精進;我們往昔生中,皆曾經受過如來救度,始終不得覺知,今天看過如來十恩,方得覺悟,原來十方諸佛畢生窮劫廣度眾生,我們都跟十方諸佛有結過甚深的法緣,乃至受十方諸佛救度過,利濟財法二施之恩,我們應該深深的向十方諸佛感恩致敬,應該以最虔誠之心,向十方諸佛以表示報恩!

 

那麼,如何向十方諸佛感恩致敬呢?如何向十方諸佛以表示報恩呢?我們應該以最懇切的心,以無上報恩的心,來發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行菩薩道,廣行六度萬行,為上求無上佛道,下化無量眾生,而勇猛精進,廣行菩薩道,若如此而發願,因願而實踐萬德莊嚴菩薩道;這麼一來,才能真正向十方諸佛感恩致敬,向十方諸佛以表示報恩的見證;除此之外,欲報佛恩與致敬,終無是處。

 

諸位同參道友們!我們應該向十方諸佛懷報恩致敬之念,更應該懇切發菩提心,念念菩薩道(梵語bodhisattva-carya),廣學六度萬行,為證悟無上佛道而奮發圖強,如此,方不愧是菩薩道的行者!珍重!

自序

何謂萬德莊嚴?

何謂菩薩道?

菩薩有幾種分類?

菩薩與六度波羅蜜之關係

菩薩正見生死涅槃等空花

菩薩道之精神與特色

菩薩對不二法門所持之共識

菩薩道修證次第歷程

菩薩對因緣果報肯定不動搖

巍巍菩薩道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