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3/30 04:40:47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3/30 04:38:17   編輯部 報導

動中修行·傳法

 

創巴仁波切

 

經過所有的準備工作之後,你終於可以生出菩提了。下一步就是去找一位上師,請他開示你證悟之境,像是他保有你的財產——就像你的東西在別人那裏,你去請他歸還一樣。不過,雖然事實就是這麼一回事,但你卻必須透過一套儀式程式。一旦你向上師求教,你會指導你該如何做,這就是所謂的傳法。


傳法(transmission,梵文abhisheka)一詞專用于金剛乘與佛教瑜伽的法教中,在藏傳佛教與禪宗中使用最多。傳法並非指上師將他的知識或心得分給弟子——那是不可能的,甚至佛陀也無法辦到——重點在於,我們必須停止收集更多東西,反而應將已有的設法出清才是。為了避免收集更多、為了避免繼續對自我充電,是有必要去向某位外人討點什麼,以使你感覺那東西是他給你的。如此一來,你就不覺得那是他將你的財產還給你,而認為是他給了你他的珍貴之物,你對上師也會因而心懷感激。這對於自我也具有保護作用,因為你不將它視為是自身之內的發現,而是別人給予你的——是上師送給你這分禮物。


雖然實際上像我們剛才所說,[傳法]並非將某件東西給予你,而只是你本身之內的發現。上師所能做的不過是製造適當的情況,而情況與環境可使弟子的心達到適當的狀態,因為弟子已到達那裏。就像我們去戲院看戲一樣,一切都已為你預備妥當,諸如座位、舞臺之類,因此你去戲院的事實就令你自動感覺到自己是在參與某一特殊事件。每當我們去到某處或參與某事時,我們都成為它的一部分,因為環境已經造成。就[傳法]而言,情況或許有所不同,不過仍然有一個特定的環境——上師可能根本一言不發,也可能長篇大論地解說一番,或許他會舉行某種儀典,他也可能做些相當荒謬的事。


有一則關於印度的大學者那洛巴(Naropa)在那瀾陀大學(University of Nalanta)的故事。在佛學史上,他是那一時期四位最偉大的學者之一,在當世,他以印度最偉大的學者聞名——就全世界而言也是如此。他能背誦所有的經文、熟諳所有哲學及一切,但他對自己動並不滿意,自覺不過是將所學再發揮出來,然而並未能真正學得箇中精奧。


有一天,當那洛巴在大學的騎樓散步時,聽到一羣乞丐在校門口談話,他們說有一位名叫帝洛巴(Tilopa)的瑜伽大士——他一聽到這個名字,就確定此人即是他的根本上師,因此決定前往尋訪。他送食物給乞丐們,並向他們打探帝洛巴的居處,他們告訴他該往何處尋找。但即使如此,他仍花費了大約一年的時間找尋,每次以為找對了地方,又有人告訴他要去別處……
最後,他來到一座小漁村,向人打聽瑜伽大士帝洛巴的消息。一位漁夫說:[我不知道什麼瑜伽大士,不過倒是有個叫帝洛巴的住在下游河邊上。但此人奇懶無經,連魚也不肯捉,只靠漁夫們丟棄的魚頭、魚腸肚糊口。]那洛巴依他指的方向走去。當他走到那裏,只見一個很不起眼、看起來連話都不會說的叫化子。無論如何,那洛巴仍趨前禮拜,並向他求法。帝洛巴一連三日不發一言,但最後終於點了點頭,那洛巴當作是表示接受他作為弟子的意思。然後帝洛巴說:[跟我來!]於是,那洛巴一跟就跟了他漫長的十二個年頭,在這期間備受磨難,飽嘗艱辛。
有一次,帝洛巴說他很餓(我提出這個,是因為這就是[傳法]的一部分。你看,他正在製造適當的環境),要那洛巴去找食物,但那洛巴是位文人雅士——他出生在婆羅門(Brahmin,譯者按:印度四大階級中最高者)家庭——如今卻要跟著帝洛巴過這種生活!
無論如何,他還是到村子裏去。當時村中正在舉行婚宴或某種特別的節慶,剛開始他試著乞討食物,但是節慶日是禁止乞討的;最後,他爬進廚房,偷了一碗湯逃出來,拿給他的上師。帝洛巴看起來很開心,事實上,那洛巴還是第一次看到帝洛巴臉上露出這種美妙、微笑的表情,他心想:[這實在太好了,我應該再去弄一碗來!]帝洛巴也表示同意地說還想再喝一碗。然而這一次那洛巴卻被捉了,他被打得皮開肉綻,手腳也被打斷了,然後丟下他垂死地躺在地上。數日之後,帝洛巴來了,對他說:[你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一直沒有回來?]他似乎很生氣。那洛巴說:[我要死了!]然而他的上師卻對他說:[起來!你死不了的,你還得跟我好幾年呢!]那洛巴站起來了,並不覺得怎麼樣,事實上,他什麼毛病也沒有。
又有一次,他們來到一條水中生滿螞蝗的運河邊,帝洛巴說他要過河,並要那洛巴躺下來當橋讓他走過去,於是那洛巴就躺到河裏去了。等到帝洛巴踩著他的身體過了河之後,他發現數百支螞蝗爬滿了他一身,就這樣,他又被留在河裏半死不活地躺了幾天。
類似的事情層次不窮,直到第十二年的最後一個月,有一天,帝洛巴坐在那洛巴身邊,突然脫下腳上的涼鞋對準他的臉抽了一記,刹那間,大手印(mahamudra)的法教像電光般閃過那洛巴的心——他達到了證悟。接著,舉行了盛大的慶典,帝洛巴對他說:[所有能讓你看的都看過了,我全部的法教如今都已傳授給你了,將來任何要修學大手印的人,必得向那洛巴求教並接受他的指導——那洛巴就如同繼承我的第二位國王一樣。]此後,帝洛巴才對他仔細解說法教。
這是[傳法]的一個實例。當然,在那個時代,人們比較有耐心,可以付出,也準備付出這麼長的時間。但是重點在於,那洛巴並非只在鞋子擊中他的頭的那一刻才領受到法教,而是在他追隨上師的十二個年頭中隨時隨地都在受教,他所經歷的所有艱辛與不同階段都是[傳法]的一部分——那是個需要一點點加強以營造氣氛的問題。
同樣地,某些[傳法]儀式也是營造氣氛之過程的一部分,包括場所、人物以及所以要說:[三天之後,我將開導你,到時傳法。]以這方式,弟子可以在精神上將自己敞開。當他敞開自己時,上師會說幾句可能並無重大意義的話,也或許上師什麼都不會說,重要的是,上師與弟子雙方面都營造出適當的情境。一旦適當的情境產生,突然上師與弟子都不在那裏了。上師充當一扇門,弟子是另一扇門,當兩扇門同時打開時,即產生全然的虛空,二者全然地合一,這在禪宗的術語中稱為[二心交會]。當你終於參透最後的禪機時,雙方都不出聲,禪師不會說[你對了]或[如今你悟了],他啞口無言,弟子也不說話,這時有片刻的寂靜,這就是傳法——製造適宜的情境。上師所能做的不過如此,你所能做的也只此而已。


傳法原只是雙方面完全敞開,毫不保留地開放。如果一個人能夠如此打開自己,即使只是短暫的數秒鐘,也具有重大意義,雖然並不表示這個人已經開悟,但至少對[真實]有了驚鴻一瞥。這並非特別令人振奮或恐慌的事,也不一定是多麼感人的經驗——某個東西剛開啟了,有一道閃光出現,如此而已,雖然我們在書中看到用[大樂]、[大手印]、[心的覺醒]或[悟]等種種稱呼與名字加以描述,但在實際發生的時刻卻是非常簡單、非常直接的,那只不過是兩心交會、兩心合一罷了。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