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3/29 09:12:1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3/29 09:10:01   編輯部 報導

佛法問答錄 尊貴的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 

問:迷惑是如何產生的?

答:由於迷惑的體性為空,因此談不上有什麼開始,這就是無始輪回,而同時,迷惑也沒有結束。從某方面來看,它既不實存,也就沒有結束可言;但在另一方面,就從迷惑中解脫的意義來說,我們事實上是可斷除它的,這就是所謂的遮斷生死輪回

問:開悟後會再墮入迷惑嗎?

答:不會,因為開悟就是斷除無明。不過,雖然文字上是如此描述的,但開悟並非結束迷惑,因為究竟上來說,並沒有迷惑、無明和可從中解脫的輪回可言。我們之所以說遮斷生死輪回,是由於苦因還未消除。

問:如果心一直是空與明的結合,則迷惑又是如何產生的?

答:迷惑是由於未能識自本心。雖然心性是完全純淨和清明的,但只要未能認出它,便會產生迷惑。

問:是否有人沒依循法道而開悟的?

答:沒有,每一個人都要遵循此道。唯一相異的是,要達證悟,每個人所需的時間不同。

問:成覺之道對我而言,似乎是既遠且難。

答:達成開悟,表示認知自己的心,因此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認識自己的心性。但要做到這個重點,需花很長的時間,因為習氣深深地根植在我們的心、我們的阿賴耶識裏。

問:有關相對與絕對真理,我們如何培養正確的見解?

答:基本上有二個方法可以達到目標:一在理論上學習正知見,另一是藉著禪修來觀察。兩者之間,以前者較易;除此外,具正知見對禪修也有極大的幫助。本法本中,禪修指的是止觀——對心性的禪觀。

我個人認為,先藉理論來培養正確的見解較好,但這不意味要學習整個佛學哲理。如能一面學習理論,一面同時修,或其他方式的禪修,是最恰當的,因為除了少數地方外,單單理論是無多大用處的,唯有禪修才能真正獲大效益。

問:您不認為矯正觀念會加深我們有念的思考或想法?

答:是的,就某些程度而言。而這也是將學習與實修結合非常重要的原因。釋迦牟尼佛曾親自說過,我們不應只靠文字,更應去體悟意義。

問:喜悅、清明、無念,以及空性的感覺,是否依於法道上使用修行技巧與方法?

答:雖然這些體驗多少依於所用的禪修技巧,但主要還是看個人——依行者本身是否存心想去感覺空性或喜悅的體驗而定。

問:無念是否指沒有念頭產生?

答:雖然我們在止修中能體驗到喜悅、光明和無念,但這些只是修行上的一些附帶作用,並非真正的證果。無念意指我們對各種經驗以及六識,例如:聽覺、味覺……等等的依執都已被轉化,我們感覺到那些與自己的覺受不再是分開的兩回事,而是慢慢的合而為一,以致有一種偏及整個空間、與空間相融為一的感覺。念頭還是會產生,這是當然的,但我們不再依附於上——沒有任何念頭產生是不可能的事。

止觀禪修的證果在於其培養出來的柔軟和清朗性,意思是我們的身口意都于一切接觸融合為一了。通常事實是:不管我們多想走正道,我們的情緒惱障總是阻止我們朝正確的方向走;柔軟和明朗意指我們內在有一種寬廣的空間感,讓我們能隨心所欲,不致隨情緒的起伏流轉。

問:阿賴耶識與心性有何不同。

答:阿賴耶識是產生迷惑的根本,各種概念和想法都集存于阿賴耶識,之後便浮上表面。心的本質是空,性則是光明,兩者合一組成它。

問:阿賴耶識在迷惑產生的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

答:舉眼識的例子來說,當它看到一樣東西時,便緊抓住其映射,意識開始評估打量這個進來的影像,而第七意識則將此等由分別產生的印象存入阿賴耶中。阿賴耶中的習氣不斷增強後,便產生了煩惱業障,這就是所謂的混沌心

問:對存于阿賴耶識中的習氣,我不十分瞭解。

答:影像和習氣是如此產生的: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分別對立的環境中,因為我們相信有,從中產生了支配我們身口意活動的煩惱業。這些活動——事實上是煩惱留下的影像,也是惱業所造成的一種行為傾向,便由第七意識將它植入阿賴耶識中。當適當的條件湊齊,因緣成熟時,這些存于阿賴耶的印象便又開始活躍,終致成熟,而讓我們再次受報——這就是習氣,當我們慣于某事時,根本不用想自然做出來了;但若我們沒有某種特別的習慣,做前便要先想想,必須使點力,因為我們無法自自然然就做出來。

問:因此一切我們下意識所做的,都是習氣使然?

答:對,你可以這麼說。但考慮到習氣時,要包括業力的強度,這點很重要。我們有些習氣不單是在這一生才形成的,有些是在過去世形成的習氣,較諸今生才形成的,更為強大。

問:在七支供養文中,我們請求佛不要進入寂靜涅槃。這種涅槃指的是什麼?甚至佛也可能進入涅槃嗎?

答:這個供養文是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祈求的。以現在的觀點看,有些佛已入滅進入涅槃,有些則正入滅。其實佛是從沒間斷地在做利眾工作,而且是可化身千百億的,只是從眾生的觀點來看,我們需要與佛結一個緣,因此需要一個三考點,而這正是這個祈禱文的作用。為了造這個緣,我們向佛祈求做為一個著力點。涅槃這個名詞有兩個意義:第一指的是超越輪回與涅槃的一個境界——一個輪涅不二的境界;在此所指的是另一個色身融入法身的境界。培養菩提心可為眾生帶來無限福祉,一個了悟空性的人,便能以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色身來利益眾生。

問:佛的六十四種功德是什麼?

答:六十四種功德中有三十二種是屬於佛的莊嚴好相,另三十二種則是覺行圓滿的功德。我們也可說佛有無盡功德,因為此六十四種功德中包括了一切可能存在的功德。

問:金剛總持的八功德是什麼?

答:首先,金剛總持不是凡夫身,他是空明合一的法身。他的身相非由血肉或其他物質性的東西所構成,即使顯現,本質還是空的。

第二,即使本質為空,仍可無礙的化現身相——報身,身藍色、手腕交叉、手中握著鈴杵、全身嚴飾。這是無礙的顯化。

第三,他具有佛的一切功德,也就是三十二相和八十種隨形好。

第四,法身金剛持偏滿輪涅二境,無一不為其所及,雖然他有一個身相,但不為其所限,同等的澤被一切。

第五,金剛總持的法身,其身相沒有映象。

第六,他是自明自暗的,無任何的染垢瑕疵。

第七,為了象徵法身如如不動的特性,金剛總持的身體是深秋的天空色——湛藍。

第八,對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他是偏知的,不像我們有這些概念的分別。為象徵此,他的眼睛不轉地注視著同一方向。

問:光明或明性的意思為何?我們是否應該從象徵的意義上去瞭解它?

答:光明真正的涵意就是無礙性。由於空性,每件事都變為可能,每件事都可能在每一刻無礙無止的發生。它不是指陽光或人工的光線。

問:心的無礙性指的是什麼?

答:心的無礙在於它的本質是空的——在每一方面來說,它的本質完完全全都是空的。心性既是空的,本身便毫無阻礙,什麼都可能產生;如非這樣,則空性便等於只是否定,只是虛無的邊見罷了。

問:離二邊執無所住這句偈文是什麼意思?

答:心和萬物的產生,只有從相對觀點來看時,才有其真實性:在究竟的本質而言,它們是不生亦不實有的。不過這不表示它們是空——一無所有,因此,反倒其化現變為無窮無盡。這兩個層面——也就是究竟層次的無生,以及相對層次的無盡延續,二者是無二分別的。這就是離於生、住、滅之自在的意義了。

心與萬物在究竟上來說是無生的,或許我們會認為這是因為它們缺乏延續的因緣條件,但這非此處我們要講的:相反地,它無阻無礙的源源流長,每樣東西不斷化現,我們的心也因此體驗到了輪涅的不二。由於心無生亦無滅,因此,很明顯的,它也不住任何處。所以心是離於生、住、滅的。

問:心無生、住、滅,依此,萬物是否由於無常的力量而產生的?

答:在相對上來說,一切諸法——不只外在萬物,也包括我們的心都存在,也都會結束,這是由於念頭不斷生起和消滅的緣故。不過,究竟上來說,心和萬物都不會出生過。

問:開展覺性最常用的是哪一種禪修方法?

答:一切形式的禪修,都是針對覺性的發展而來的。通常我們以奢摩他——“修和培養菩提心的自他交換開始;另外,在金剛乘,一切本尊的觀想,包括生起、圓滿二次第的修法,也都是為加深穩固我們的覺性而來的。例如:當我們專注於本尊形相的觀想以修生起次第時,則心靈的寧靜便會自然而然發展起來。

問:如果修四加行有困難,是否還是一定要修? 

答:雖然其他修法也很好,但四加行的確是非常有助益的,你可藉由比較不同的法道看出,在因乘的經教,你需要三大阿僧只劫始能功德圓滿而成佛;但在果乘的密續裏,有許多像四加行這樣殊勝的修法,讓我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即能積聚足夠資糧。由於此等原因,修習四加行是非常重要的,即便我們由於體能上的殘缺無法行大禮拜,也要做皈依、念金剛薩埵的咒語等等,這點很重要。在前行法中,上師相應法尤其重要,這是由於在大手印之道上,若要開啟究竟智慧,上師的加持是最根本的。

問:我們可以不做大禮拜就修金剛薩埵的咒語嗎?

答:是的,如果你生病了就可以;否則還是要按部就班一個一個來。

問:一方面您告訴我們每個人自身本具佛性,因此不必淨化我們的心性;但在另一方面,加行法又是一種淨業積資法,這不是有點互相矛盾嗎?

答:我們的佛性具足一切圓滿功德,這是事實,但只要習氣妨礙了我們去認知它,我們便沒辦法做到。因此,如要將自己由習氣中解脫,便一定要清淨障礙和惡業,同時積聚福德和智慧;唯有藉由修習四加行所累積的福慧資糧,才能讓我們認識自己本來具足的功德。

問:何謂三解脫門?

答:三解脫門指的是根道果,根是無生、道是無分別對立、果是任運無作。根在此指的是我們前面已詳加解釋的正知見,也就是一切諸法現象在究竟上並無生滅,因此也無所住;道是進入證悟的方法;果是離於有欲和造作,此因在究竟上,無一我們可觀修,也無一有別於法道的。法道無有可辨的特點,因此,只要住其本來實性即是。所謂證悟,就是了悟究竟上我們無任何成果可獲,這是一種自在,讓我們拋離自認不會成就的不安感。

問:三種念頭(思緒)是什麼?

答:就是細、中、粗,不過念頭本身並非這三者。它是起於我們對念頭依執的程度所產生的分別,也才是我們將它分成三種的主因。例如:造成心理高度起伏的煩惱被認為是粗念:而細念則是那些在禪修中生起,卻幾乎在生起後馬上就消失,對我們一點也不起干擾或困擾的念頭。藉由禪修的靜慮,我們會漸漸消除對念頭的攀執。

問:對我而言,要讓念頭消失似乎很容易,但肉體上的痛苦要怎麼辦?

答:它主要還是有賴個人的修行。我們通常都很執著自己的身體,以致難面對肉體上的病痛,因此我們可以先這樣開始:每當有小痛或小病起來時,便直觀我們的感覺和痛苦的本質。這是一個和它打交道的好方法,但需要多方練習,增加經驗。我們持續地練習了一段時間後,便能以同樣的方法克服更大的病苦,只是通常這並非十分容易,原因出於我們太執著自己的身體。另一個方法就是培養菩提心,願眾生的病痛都在我身上成熟,藉此承當他們的一切痛苦。

問:是否我們跟每一位上師都有特殊的因緣?

答:不,沒有。這也是我們要談根本上師的原因。根本上師這個用語,說明了他必須是位能讓他的學子心性成熟自在的老師,而這也是當學生要找一位根本上師時的重點所在。某些上師與弟子的關係,來自前世世或前幾世結的緣,這是由於學生非常深切的祈願所致,此等老師也許根本不需使用任何言語來向學生介紹大手印,而僅藉用象徵性的東西或其他方法,便可做到這點。

問:據說金剛乘法門可以即身成佛,但這豈不與您所說與上師累劫因緣的說法相矛盾?

答:通常我們的確需要一位元累劫以來即結著深緣的上師,以便這世即能證得金剛總持的果位。因此這一世倘又與金剛乘結了緣,便能藉著與上師恒久以來的因緣,在其對我們啟開心性的刹那便開悟了。假設有一個人在今生有機會接觸到密續佛法,且值遇一位與他有累劫因緣的上師,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他遵循上師的教導,便能在此生或未來——也就是中陰階段或未來幾世中了悟心性,並且開悟,這完全依於個人的因緣業力。據經典說,一個人最多在十六世內即能開悟,因為開悟的種子已種入心田,逐步接近成熟。

問:請問灌頂是何意思?

答:依法教來說,金剛乘灌頂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要使學子的心性成熟。通常一個灌頂是由幾個組合而成,而每個灌頂事實上都是分開獨立的。基本上共有四個灌頂,第一個身灌(寶瓶灌)是淨除一切身的障礙,藉著身體的圓熟可引導我們證入化身;第二個語灌(秘密灌)可淨化我們一切語的障礙,引導我們證入報身;第三個是意灌(智慧灌),對學生啟開空樂的智慧,其證果也就是法身;第四個是所謂的文字灌,是大手印真正的前行,也是心性的啟發。經過每一個不同的灌頂後,身語意便自然圓熟了,而其證果便是了悟三身合一的法界體性身。

問:我們可以藉由學習來培養信心和虔誠嗎?

答:是的,首先我們要培養信賴,藉此便能發展出虔誠。簡單地說,信賴意指對某件正確的事深信不疑,不只是上師,亦包括法腳;不只是自以為是地以為虔誠已夠,而是真正發自內心完全地信服。你信賴佛陀和上師,因為你確信他們圓滿無瑕,可以真正幫助我們。基於此等信賴,我們的虔誠始能因此被激發出來。雖然虔誠有不同的程度,但它一直是較諸信賴更為強的一種內在體驗——真正無飾的虔誠,是視上師為圓滿的佛。

信賴像一個我們可以倒入東西的容器,也像一顆可以播種結果的種子,如果種子燒掉了,便不可能有果實出來。同理,依佛陀所說,若缺乏誠信,是不可能修習法道的。你不能只是單純的信賴某事,而應首先聽聆佛法,思其法意,然後對它的正確性產生信心而欲依賴,繼之領入對法教和上師的信賴。因此剛起頭時,需花點功夫做培養的工作,不過,越修它就會變得越自然,越能由心底而發了。

總括而言,誡信指對法教和上師有絕對的信心,相信他們具足引領我們走向正道的能力。一旦建立了信心,虔誠便會油然而生,甚有淚流滿面,或全身起雞皮疙瘩的現象出現,到最後,虔誠本身不需經過作意便能自然由心中生起了。

問:在金剛乘和大手印的禪修中,升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間的關係為何?

答:雖然大手印禪修實無物件可觀修,但這並不意味我們便什麼都不修了——其所謂的物件,是離于二邊,亦無修者存在的一種狀態。至於金剛乘裏生、圓二次第的禪修,是觀修光明與空性的雙運,究竟上而論,它們是不一不異的。

這樣的說明聽來妤像大手印相當易修,其實行者往往會發現它並沒那麼簡單。困難的原因,在於我們執著太多東西,而這也是金剛乘之道分為生起輿圓滿等階次的原因,它是金剛乘的特殊方便法門。生起次第防止我們墮入虛無的邊執,而圓滿次第則助我們克服對萬物的依執。究竟上來說,當這兩種層面的東西合一時,我們才能超越邊見,對於一切諸法存在的模式,也才能達到離戲的境界。想要獲得了悟,有些工作必須要做,譬如:真正去瞭解能將一切不淨化為清淨的觀想意義,以及每個修行過程的象徵意義,如此我們才不會把自己的法道變得狹隘局促。依此正確地去修習生起次第是很重要的。

問:經教大手印與密續大手印之間有何不同?

答:在經教大手印裏,空性方面——離斷空有與諸妄的萬法空性,較被強調為一個禪修的主體;而在密續大手印,善巧方便的明性,則被列為重點。不論其相異處如何,目標都是一樣的。在大手印道上了悟空樂雙運,便能斷妄,住於無念。在顯教,不需要什麼外在東西;而在金剛乘,便要藉助灌頂等諸如此類的東西。在經教之道,我們依大手印修習止觀禪修;而在密續之道,便要依生、圓二次第來修習了。

問:您說我們的神識要清清楚楚,了然分明地住於當下一刻。但每次當我坐下禪修時,我一點也不覺得清楚分明。

答:大印也許聽起來很容易,但實際上是相當難修的。之所以要使用金剛乘的殊勝方法——生、圓二次第的禪修,是因我們很難直接就進入了悟。例如:那洛六法是一個體認心性的法門,而大手印的修習,則與這些瑜伽法有關。它對我們菩提心和虔誠心的增長,有很大的助益。 

問:請問傳達證悟之加持是什麼意思?

答:它是指由噶舉傳承心傳的加持。噶舉,或曰大手印傳承,被描述為證悟以及具究竟實義的傳承,因為在噶舉金鬘的傳承中,由上師開啟,並將究竟實義傳給了弟子。

問:我們為發展培養真正的菩提心,於是發願留駐輪回六道,直到一切眾生皆成佛。但是否我們一定要停留在輪回當中,直到一切眾生都成了佛?

答:假如一個人真心這樣覺得,也想盡辦法努力去做,不是只在嘴巴上說說而已,那麼肯定這一切都將加速他達到成佛的目標,這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方便。不過我們不能刻意地拿菩提心來當方便,因為引領眾生成佛的願力,必須真誠而不造作,這樣我們才能在法道上一路神速進步,為眾生的福祉達到開悟,或證入較高的菩薩地;也唯有這樣,才能真正引領眾生開悟成佛。

問:我們如何能判別自己禪修的體驗?

答:最好的方法是去請教一位你信任的上師。

問:另外,我們如何確定自己的知見是正確的?

答:這也是在法道上有位精神法友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問:但我很少跟上師溝通……

答:剛開頭我們要常請教上師,這點很重要,因為如此才能確定自己是否完全瞭解教法,並能正確的將其付諸實修;不過之後就不必常常依賴上師,偶爾去三訪他就夠了。原本西藏和印度的情況與在西方這邊的也很相似。

問:請問三種清淨(三輪體空)是什麼意思?

答:它是指離于某些我們常有的概念。例如:當我們給某人某樣東西時,我們有一個施物、自己本身是施者以及他人是受者的概念。離於這些觀念上的障礙代表,認知施者、受者以及施物的本質為空,並不實有,且三者不分是一體的。它不僅應用在佈施度,也應用在其他之上,因為只有配合著無上般若智慧,前五度才能真正成為解脫的方法。

問:請問生之本質即無生這句話的意思?

答:我們必須回到前一偈:三身湛朗唯萬物。這講到一切諸法的本質,它們的本質為空,或應說是它們沒有真實存在的體性,因此它們就是法身;在空性的基礎上,萬物無礙的顯現是報身;而此無礙性以很多方式化現為化身,因此一切諸法都可看到三身之顯現。

生之本質即無生。既然究竟上沒有真實的開始或發生,因此本句指的就是法身。由於空性代表無盡的可能,萬法也便可無礙的顯現,這就是生——雖然究竟上無一法曾生過。這樣子,無生亦無生盡,在此二者之間,住亦不能。生之本質即無生,這是法身;其無礙性是報身,而諸種的化現則是化身。

問:報身和化身之間有何不同?

答:我們心無礙的表現本身是報身,而其無盡的化現便是化身,其間最大的不同在於粗與細的相對顯現。只有在較高、較清淨層次的眾生才能接觸到報身,而在不淨層次的眾生只能接觸到化身。

問:法界與法界體性身有何不同?

答:法界體性身是三身一體,而法界亦是。法界講的是現象諸法的空間其空性和法身;而法界體性身,講的是三身的合一無別。法界和法界體性身只是兩個不同的名詞,所指皆同。

問:當我們做有輔助客體的修,念頭若上來時,是否也要直觀其本質?

答:不。當做有物件物的修時,我們只要隨時保持警覺,注意念頭的生滅,不刻意壓制,也不散漫隨轉,馬上再回到專注的點上。

問:我們是否要在同一個時間裏同時做三種止修?

答:不。修完一樣再繼續下一樣,由較簡單的開始。

問:您是否可以簡要地說明修與修之間的不同?

答:修基本上是一種專注,而修則以妙觀察智來檢視觀照。以呼吸為例,修是一心不亂地專注在呼吸這點上,而修便是檢視呼吸的本質。假如你在做本尊法的禪修,修是專注在本尊的形相上,而修便是觀照他的化現、功德、象徵的意義等等。我很贊同止觀兩個交換著做,首先以的方法來達專注,繼之使用覺性和修的方法,然後再回專注……等等。

問:我們是否在四加行修完後才能修習止觀?

答:道大手印的真正修行講到先做前行的四加行法,然後才在一個像三年閉關的環境中修習大手印的止觀。但未做加行前就修止觀,也沒有什麼錯,事實上它也許更能幫助學子觀想皈依境。這一切全要看自己上師的做法,看他強調的是哪一方面的。

問:書上在獻曼達的後面說,我們向上師做內、外、秘密和究竟的供養。請問這是什麼意思?

答:外供養是物質的,例如:供養的曼達本身;內供養,指供養我們的身口意;秘密和究竟供養則指空性的供養,也就是三輪體空。

問:圓滿次第禪修和毗缽舍那修有幾分相同?

答:修是認知究竟真理,也就是在靜慮的基礎上了悟萬法皆空;金剛乘的圓滿次第,講的是次第融入明性中,也就是我們所建立起的觀想,並認知一切事物皆空。一切諸法就其本質而言皆空,全乏真實存在的體性,我們經由修與圓滿次第禪修來認知這一點,因此就某個層面來說,它們是一樣的。

問:我常聽說之果,那為何我們要將止觀分開修?

答:一般而言,確實是之果,這表示在修靜慮的基礎上,我們可以見萬法的實相。但單靠修較不易達到這點,因此把止觀合併,兩者交換著修,幫助便很大,因為修可增強修的內觀力,反之,修亦可使修更為穩固。

問:請問色界與無色界有何不同?

答:兩者均屬天(神)界。在色界,我們還有很微細的色身;但在無色界,便純然只有心識住於無盡妙觀無盡虛空等等,此界色相的慨念俱無。

問:有小孩的家庭如何找時間修行?

答:如果父母都是佛教徒,便能各設定一個修行的時間——一個在早上修一、二個鐘頭,另一個則排在晚上做同樣時間的修行,盡可能多找一點時間,並使之維持固定。禪修需要變成習慣,因此,重點在於培養這個特定的習慣——雖然習慣也是我們流轉於輪回之因——因為心識儲聚了惡的習氣之故,而禪修的效益可以減弱我們的習氣,因此修行要固定持續,才能培養一個新的習慣。固定持久地做功夫,每次雖然時間不長,也總比拚命地修,卻只維持了一點點時間更有幫助。除了固定地做功課外,我們也應偶爾找時間閉關。

問:四瑜伽是否在菩薩地上實證?

答:菩薩地與五道和四瑜伽的關係如下:五道中居次的加行道分為四個階段,其中之一的五力,相當於第一個專一瑜伽,五道中第三的通達道,等於離戲喻咖,到此便上了菩薩初地;第四的修習道,與第三個一味瑜伽相等,在此階段,我們證得了所謂的不淨菩薩地(一至七地);以及清淨菩薩地(八至十地);第五道的無修道,便是第四個無修瑜伽,也就是第十一地的佛地。

問:可否請您再次說明大手印的行持?

答:它主要的重點在於身輿語的戒律,同時依于菩薩道的六波羅蜜而行。只要我們還未認知心性,便要保持身口意都很嚴謹的生活,同時也要培養利他的願行、修習六度等,這些事都很重要。一旦了悟了心性,一切自然都會變成正行,就像大成就者一樣,對他們而言,要培養善行以及要避免惡行之間,已無任何差別。

但就我們現在的層次而言,那些只是一些深奧的話,適用于高證悟者的身上而已,未悟而說悟的人是犯戒的。有些未證者觀察上師的一舉一動,以為這樣就會證悟,因此雖然本身未悟,藉著模仿而錯覺自己已悟,在這點上,他已完全受控于自己的習氣惱障。

問:請問作意知識遠遠拋是什麼意思?

答:沒有人可以不準備就直修大手印,按部就班來是有必要的。這也是我們先要修加行以及本尊法,配合持咒等等之因;這些法道的步驟,讓我們慢慢由對立分別的觀念中解脫。經由加行和本尊觀修法,一切的不淨都將被轉為清淨,如此直到最後,我們終可真正自然無飾地禪修。到那個時候,我們才可以說作意知識遠遠拋沒有人一開始就可以做到的。

問:不過我們是否依然要記得朝向成就的目標?

答:是的,應該。不過只在心裏想我們要達到的那個成就是不夠的。願力本身是不錯,但我們更要知道其中意義。有一句薩迦班智達的話是還樣說的:如果你像愚夫一樣修習大手印,便會造了一個投生為動物的因。像愚夫一樣修習大手印,表示沒有正知見,為了把禪修做好,把基礎、見解和法道弄懂是很重要的,否則,倘若我們只是坐下來打坐,眼隋睜得大大的,一點也不瞭解大手印,便有可能將自己帶入畜生道。薩迦班智達曾對一些我們在禪修中可能犯下的錯誤所造成的影響,寫了整整一本書。

還有一句諺語說:若你在晚上修大圓滿,同一晚便能證悟:若你在早上修,當早便可獲得開悟:若你修大手印,則當下刹那即獲正覺。這其中並無高深道理可言,我們所需要的只是堅固扎實的準備功,否則便無法在法道正確地行走而達目標。

問:知性上的方法是否會對我們在禪修的過程造成障礙?

答:不,一點也不。念頭和概念不會影響心——因為它們就是心。在大手印道上,它們融入了自身,念與心是相同的,一旦我們瞭解了心性,便能看到念與與心是一體的。倘若我們瞭解到念頭是自證自脫的,便會知道它與法身無二。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