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7/09/10 01:13:17
學習次第 : 進階
一帶一路”與中華文化論壇在靈隱寺舉行
9月7日,“一帶一路”與中華文化論壇在杭州靈隱寺舉行,本次論壇將中華文化與“一帶一路”願景相融合,立足文化認同的強化、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等命題展開討論。
2015年,隨著中國推出“一帶一路”建設願景,中國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貿交流迎來重大機遇。經貿交往,文化為媒,不論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其中都蘊含著以經濟合作為基礎,以人文交流為支撐,以開放包容為理念的重要內容。
而在本次論壇上,與會人士紛紛暢言,以其各自獨特的視角,共同探討了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傳統文化如何融入時代精神,如何實現各國間的文化互通與共建等話題,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深入合作往來注入了更多精神力量。
外交部原副部長、中國首任G20事務協調人何亞非就闡述了加強“一帶一路”國家間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意義。
在他看來,加強中國對外文化交流是“一帶一路”能否成功的關鍵,而在此方面,中國的努力也廣為人知,如在2016年底中國已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經簽訂了318個文化交流合作協定,互設文化中心(如今中國文化中心已經設立了11家)等,而隨著中國每年出境遊人數大幅增加,各國人民的關係也愈加密切。
此外何亞非認為,增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的積極意義,還包括利於發揮宗教正能量。“開展文化交流,特別是宗教之間的交流,有利於求同存異,尋求文化認同,實現共同的價值認同。”
對此,宗教人士也深表認同,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說:“古代絲綢之路為沿線國家地區搭建了溝通交流的平臺,使得沿線國家和地區實現了文化、民族、宗教等大融合,正如絲綢之路的開闢使得佛教傳入中國,來自西印度的惠理法師創建了靈隱寺,使靈隱寺也成為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至今已擁有近1750年的光輝歷史。”
他指出,佛教傳入中國後,被中華文化所吸收,在文化日益多元共建、多樣共生的當下,回顧佛教傳入中國的經歷可以說明,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主動融入當地固有文化,反而有利於促進自身的發展,這一融合中西方智慧的方式值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借鑒。
“佛教有很大的包容性,中華文化也一樣。每個民族都有優秀文化的傳統,要欣賞對方的文化,合理的看待外來文化,共同期待外國文化的發展。”中國文化書院院長,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王守常指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和”文化就強調多元化和多樣性,這也體現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思想理念。
如其所說,隨著中國面孔越來越頻繁出現在全球各國,“以和為貴”的文化基因在中國對外交流中的重要意義也日益顯著。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秘書長苗綠就指出,在全球企業收購過程中,有三分之二的企業是不成功的,而當中三分之二的原因在於文化衝突,其背後是文明、文化的不融合、不協調,“要實現‘一帶一路’願景,把文化和文明融合提上議事日程,實現人心的溝通非常重要。”
“比如中國大量的僑民在泰國清邁建造了漢傳佛教寺廟,和當地本土佛教寺廟融合得非常好,傳播了中國文化,這也說明了宗教是國際化和全球化的重要文化因數。”苗綠說。
“還有一位中國企業家在衣索比亞開鞋廠,由於當地人勞動效率較低,他讓女工們用團隊作戰的方式做每一個環節的工作,他還教女工們唱歌,告訴她們可以加強團隊凝聚力。於是6000名女工就自發站在操場上用中文唱《團結就是力量》,因為她們知道,唱歌可以提高團隊工作效率,而效率提高則利於提高收入。”苗率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不僅帶動了當地就業和稅收,還通過這樣的方式讓當地人在工作中取得愉快,這也充分說明文化交流的趣味所在。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研究院院長張振江認為:“文化不僅是內容,還應是構建‘一帶一路’的方式和手段。通過諸如慈孝文化、宗教、高等教育等多種文化形式之間的交流,找到中華文化和其他文化最共通的東西,以‘黏合劑’的作用,推進實現‘一帶一路’的構想。”
在與會嘉賓看來,在中華文化走向海外的過程中,海外華人華僑、媒體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也需要被重視。
“有一些浙江籍華人,在海外經商的過程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現在他們的關注點已經從經商、實業昇華到了文化層面,比如我們的一名副會長就在歐洲成立了‘歐洲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這也推動了中國文化與海外的交流。”浙江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秘書長張建偉說。
中國新聞社社委會成員、浙江分社社長王旻表示:“新聞媒體是現實的守望者,實現中華文化進一步走出國門這一美好的藍圖,離不開媒體所貢獻的智慧和力量。希望我們能在未來能夠共同講好‘一帶一路’的故事,傳播好“一帶一路”的聲音,續寫“一帶一路”的新篇章。”
據悉,本次論壇是今年中華慈孝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一。中華慈孝文化節由杭州靈隱寺、中國新聞社、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共同主辦,由杭州靈隱寺、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承辦,並得到了浙江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浙江中華文化學院、浙江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香港商報浙江辦事處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