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01/13 09:24:45
學習次第 : 進階
莫哥西亞多 觀心與觀受
莫哥西亞多 MOGOK SAYADAW
觀察五蘊生滅的現象即涵蓋整個四聖諦,
這種內觀才是真正毗婆舍那的目的,
毗婆舍那禪修應該愈早做愈好。
我們應該記住,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時代,
隨時都有疾病和死亡的危機,
因此必須儘早做禪修的練習。
毗婆舍那是預防來世危機,
止息今生痛苦的唯一道路。
莫哥西亞多(Mogok Sayadaw 1899~1962)是雷迪西亞多(Led^i Sayadaw1846~1923)的追隨者。雷迪西亞多是一個深具內涵且廣受尊敬的法師,他在本世紀初於緬甸弘法,他已使緬甸的佛教徒對於緣起法有更深入的瞭解,而莫哥西亞多便繼續將他的教法加以發揚光大。莫哥在僧團裡面是個很有名的學者,他花了三十幾年的時間在上緬甸教授佛教心理學及佛經;有一天他突然發覺自己好象是一個牧牛者,雖然很認真的照顧這些牛群,但是他卻沒有機會享用這些牛提供的牛奶。
他離開他的教職,前往明貢(Mingun),去接受密集的毗婆舍那訓練。幾年之後,在俗家弟子的要求下,他開始在各城鎮教導內觀,雖然他想避開名氣而不想到大都巿去,但他是「開悟的老師」這樣的聲名卻漸漸流傳開來;莫哥西亞多剛過世不久,他的弟子們就已經開始依循他的教導方向從事內觀的教學。
在仰光有一個很大的佛教中心專門根據莫哥西亞多的方法指導人們修習毗婆舍那禪修;這個中心是烏唐典(U Than Daing)所經營,他編輯莫哥教法的英譯本;他大部分的教法是針對在家弟子並指導在一段時間內的密集禪修,而西方人同時也受歡迎。
在下面文中將深入探討包括三個部分的修習。莫哥強調一個人對法的理解的重要性,先要對法有些認識才可進入內觀的修習,他教導學生區分世俗諦與勝義諦,勝義諦是由元素及五蘊所組成的,然後他會解釋緣起的迴圈,教示如何經由因和果,貪欲和渴望使我們陷入了存有和痛苦的輪回中。
內觀法的發展便是以這樣的認識做為基礎。首先,瑜伽行者開始學習專注呼吸使心念集中,接著便訓練觀察意識或者感受的變化,即明覺它們十三種不同的面貌。最後隨著禪定的深入,莫哥強調此時所有知覺都變成祇是五蘊的生滅而已,亦即肉體和精神的變化過程。這種綿密的身心變化(不祇單純注意到變化、變化),必須透過自身的經驗才能直接經驗到我們整個生命的存在是如何地不圓滿及無我,在五蘊的生滅過程中透視法的自性,行者就能圓熟地止息及停止緣起的輪回,這時便能到達最高的喜樂:涅槃。
在莫哥西亞多的教法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緣起法的使用了。他解釋因緣流轉如何運行而引導我們去體驗我們的身體與精神變化的過程,而藉由內觀的訓練可以使我們超越因緣流轉而獲得真正的解脫,此乃是佛教的真理。
觀心與觀受莫哥西亞多的教法
佛法的目的是為了導向解脫、得到涅槃,它的教法富有次第性;道德(戒)是這條道路的第一階段,而道德的實踐帶給我們內心的快樂與寧靜。專注(定)是第二個階段,它帶給我們更高的喜樂,因為專注所得到的內心純淨,可使人體驗到天堂般的快樂、輕安、喜悅。然而,祇有專注仍是不夠的,仍缺乏將內心的染著永遠根除的力量,唯有再加上毗婆舍那的智慧方可使我們得到解脫,導向最高境界的涅槃,這是第三階段。
要得到解脫必須知道毗婆舍那,瞭解它的目的以及如何修學。佛陀說,行者須用毗婆舍那來清除他對自我及整個世界的錯誤觀念。毗婆舍那使我們對世界看得更清楚,我們種種不正確的觀念造成我們在生死苦惱中輪回,所以我們應該趕快修學毗婆舍那來擺脫輪回之苦,就像一個人頭髮著火或者胸口被矛所刺中般緊迫;有機會接受毗婆舍那的練習真是非常寶貴的啊!
當我們透過毗婆舍那開展的智慧可證入初果,體驗涅槃,從此消除對這個世界的顛倒知見。佛陀說過,初果所得的益處,遠超過成為全宇宙君王的快樂,因為此時初果已完全從再生於三惡道的危險中解脫出來了,頂多再經過七次生死就可達到最終的覺悟。
所以,行者應努力進行於這個導向涅槃初果的路徑,以便獲得這個覺悟的第一階段。為了達到初果我們可以跟隨著莫哥西亞多有系統及簡化了的練習方法。該方法系建立在對心念及感受的觀察;感受及心念是同時生起、同時存在,而且同時消退的,觀察其中一個就等於觀想另一個。
在實際應用時,將會發現這種方式的禪修比觀照身體過程的禪修更容易理解,無可否認地,我們的心念會跟著出入息及其它身體的現象而生起,但對一個當今的行者而言,直接觀察心念的過程是最直接、有效的禪修法。
當行者進入禪修之前,他必須具備一些相關的知識,這些禪修前的預備工作是很基本而必須的。
他必須知道勝義諦與世俗諦之間的差別,勝義諦有四種法: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及涅槃。毗婆舍那禪修是以觀照勝義諦為基礎,因為勝義諦是世界的實相,為了進一步的瞭解,這裡提供一些勝義諦的分析,讓我們可以從我們的世界直接體驗勝義諦。
心法
雖然心法總共有八十九種,但為了毗婆舍那的方便修習,莫哥西亞多將它簡化成十三種,而這十三種也都涵蓋了原來所有的心法。
心所有法
總共有五十二種,但是一個行者所必須熟悉的,僅需以下幾種:觸、受、想、行、念、貪、瞋、癡、我慢、邪見、羡慕、嫉妒和疑惑等(注:所有意識和精神因素合起來,我們稱之為心mind)。
色法
總共有二十八種,但是以下幾種是最重要的,也是行者須加以注意的:一、硬的及軟的元素(地大)。二、附著性及流動性的元素(水大)。三、運動的與顫動的元素(風大)。四、熱的和冷的元素(火大)。這些叫做四種基本的元素(四大。注:這些四大元素構成整個物理宇宙),而由這四種元素再衍生出二十四種元素。
涅槃
這是勝義諦的第四種法,因為內心可以直接體驗涅槃。
區分勝義諦和世俗諦的不同,對我們有所助益,世俗諦是相對於可以直接體驗到勝義諦的種種觀念,世俗諦包涵所有的概念、思想、構想及名相,譬如「我的兒子」、「女人的聲音」、「馬車」等;雖然概念是為了方便的目的及一般說法的使用,但它不是我們經驗的終極目標,也不能做為通往了悟真理的禪思目標。
雖然概念有很多種類,但是這裡要提出的祇有一些,這些包括:
名稱的概念。
構想的概念或關係,如兒子、女兒、母親、父親。
集合或群體的概念,如家庭、種族。
組織的概念,如寶塔、寺廟、學校。
區域的概念,如孟買、錫蘭。
時間的概念,如西元前六○○年、明天、昨天。
空間的概念,如屋頂上的洞、洞穴、地平線。
連續的概念,如一列旅行的火車、一條流動的河流、一場電影。
想像的概念,如兔角、兔毛。
毗婆舍那祇關心勝義諦的禪思,而非世俗諦,當行者已經瞭解到這個道理,且能夠區別勝義諦及世俗諦時,他必須更進一步熟悉這些最重要的基本原理,亦即存在的根本面貌:一、五蘊。二、六入。三、四大元素。四、緣起法則。
五蘊說明了整個身心的構成法則。它們包含了:
色蘊──四種基本的元素及其衍生的元素。
受蘊──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想蘊──對生物非生物、顏色或尺寸的知覺。
行蘊──共有五十二種,包含生氣、正念、貪婪、慈心及平靜等。
識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瑜伽行者必須對於身心的元素十分熟悉清楚,同時必須瞭解六識的每一個識都有相對的感受器官(如眼、耳等)及感受對象(如顏色、聲音、氣味等。注:請參閱莫因西亞多)。
此外,對行者而言,知道識如何生起也是極重要的事,佛陀說過六識中的每一個識的生起都是源自於兩個原因:感覺的器官及感覺的物件,所以在看時,祇有眼睛、色塵及兩種接觸生起的眼識,除了這三種共同存在的元素,就沒有其它了。沒有看見者,沒有我、你或者他,而它祇是眼識生起的一個過程,聽、嗅等動作都是同樣地過程,每一次認知的經驗都祇是這樣空的過程在運作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識在生起之後不會停留在兩個持續的時刻,而是剎那生起,下一剎那消失,再由另一個新的識來接替;建議行者在禪修之前必須研究心的實相,五蘊、四大元素、六識等,徹底瞭解它們,並且進一步熟悉身體和心理等現象生起的因緣法則。
緣起法則
莫哥西亞多特別為了初學者詳加說明緣起的法則,這個法則對行者是一個禪修的快捷方式,因為它是教導教義在當下的展現;換句話說,它可使一個行者瞭解五蘊在每一時刻的生起、生起之因及消滅。
由眼睛和可見物開始,當這兩者接觸時,眼識便生起,此時祇有生起的眼識,沒有所謂看的人,沒有「我」,也沒有「他」或「她」在眼裡或在可見物裡,也沒有在眼識裡面;眼識祇是眼識,不多也不少,而且眼識不可與「自我」混淆,也不可將它人格化。
由於眼睛與可見物的接觸生起眼識,因接觸生感受,在感受裡面同樣找不到「我」、「他」或「她」,也找不到所謂「自我」,緣起法則繼續運作下去。因感受而生起渴愛,因渴愛生起黏著,因為黏著又引起身行、口行、意行,這些活動便促成業,而業的力量將促成另一次的再生,輪回不已。
隨著輪回而來的必然是年老、衰退、悲傷、哀傷、痛苦、憂愁與絕望,整個人生的大苦便是這樣生起的。
就如同我們已理解的眼睛、物件及生起的眼識,我們也應該可以理解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和意念及它們相對應的識,最後我們便能瞭解緣起迴圈的運作情形。
為了使解釋更加清晰,我們最好用一般習慣上的用語再加以說明。
當A看見一件美麗的物品,他渴望擁有它,他黏著它,他努力的想去獲得它,這叫做渴愛。他被一種想獲取這件美麗東西的欲望所湮沒了,然後,他可能盡一切的努力,展現於身、口、意表現出想要擁有它。這個過程將導向不斷的輪回,而輪回將無可避免的引起年老、死亡、悲傷、哀傷、痛苦、憂愁和絕望,依此,整個緣起法則便開展出來。這個法則可清楚地用來檢驗五蘊的生起及消失,和檢驗我們身心的整個過程,當我們看得更透徹,我們便能體會五蘊的實相及身體與精神的輪回,它除了苦以外,沒有別的東西。
有見地的讀者,一天當中即可清楚地看到很多次這種無止盡的輪回:即貪欲和黏著的生起,並引發出行為或想法。我們看見我們的渴望,我們被渴望與黏著所湮沒了。為了滿足這些渴望與黏著,我們從事於各種身、口、意的活動。同理,假如我們享受某些我們聽見的聲音,渴望便生起,當我們被渴愛湮沒時,黏著便生起,為了延長享受快樂,我們從事於各種活動,同樣地情形也發生在嗅、嘗、觸和思想上,任何時刻,我們自覺或不會自覺地掉入這些過程中。
讀者應該注意到,緣起法則就是一連串他自己的活動,他可將焦點放在五蘊、身體與精神,看清楚當下的行為正屬於十二個緣中的那一項並吻合緣起的法則。
假使他認為這是停止因果迴圈的時刻,則有一條止息再生輪回的路,但是假使他如往常延續之,輪回將持續進行並且繼續永無止息的悲傷、哀傷、絕望和整個大苦的過程。
在此舉一個例子說明:一位父親聽到他小孩從學校回來的聲音,當他聽到兒子聲音之際,馬上渴望要看他,渴望擁抱他、關心他、親吻他,他認為他如此做是因為那是他兒子,他愛他的兒子,他並沒有違犯任何道德規範,因此他也不覺得有罪惡或不當之處。事實上,並非行為本身,而是它底下的黏著已促使牢不可破的繼續不斷的迴圈。
從這一個似乎無損害的例子,我們可看到緣起法在父親聽到小兒子從學校回來的聲音時便已開始,一聽到兒子的聲音便生起渴望去看他、愛他,因為渴愛引起他波濤般的欲望想去撫愛他的兒子,這個撫愛是源自於黏著而產生的行為,而這個力量更是下一個輪回形成之因;當業力生起,生死輪回便緊隨而至,甚至諸佛也無法阻擋這種業力,從清晨到黃昏,類似的過程持續進行著,當看到一個吸引人的東西時,渴愛便生起,因為渴愛便生起黏著,因為黏著,業力展現,而整個迴圈就這樣延續著它永不止息的運行。
事實上,無論何時,一個美麗的物品,一個悅耳的聲音,一股迷人的味道,一陣清香的氣味,一個愉悅的觸摸,或一個令人喜悅的想法進入其相關的根門時,通常它會生起渴愛及一連串的因果反應,整個輪回的完成,祇是諸多貪欲引發業力的行為,而又造成另一串的業果,如此迴圈不已。
由接觸產生意識,接著產生黏著以及緊接的輪回,這整個過程是一剎那接著一剎那很快的進行著,我們應該用毗婆舍那內觀來思惟它,否則不止息的輪回將帶來悲傷與痛苦;當我們在做毗婆舍那禪觀時,愈來愈清楚地看到業力是如何地促成再生意識,然後變成意識、精神與肉體生起的條件,以及我們看到它不可避免地進入感覺與接觸;六根對六境產生感受,而緊隨而來的是貪欲與黏著,它們將不可避免地帶動業力的活動與輪回。緣起法並無特別之處,它祇是我們的五蘊無休止的運作過程,新舊交替不斷地在反復著生滅的過程,所有身體與心理(精神)現象都在因果連續中不斷地生起與消失。
輪回的開始是難以想像的,眾生被無明所蓋與貪愛所縛,從一個存在到另一個存在的輪回過程中並沒有一個起源,假如把眾生在無止無盡生死輪回的骨骸堆積起來,它們的高度將會像高聳的廣大山(Vepulla)一般高,而這座山是需要四天的時間才能攀登上的。說輪回是無法想像的長久,等於說緣起法則找不出源頭,痛苦也同樣未曾間歇的進行著。
輪回的潛能或力量來自於無明,但是它不可被錯認為是第一因;但什麼是無明?
它是對四聖諦的無知:
一、對苦諦的無知。
二、對集諦的無知。
三、對滅諦的無知。
四、對道諦的無知。
在此,我們願意進一步說明:
一、五蘊或身心組成是極端痛苦、不能滿足的,不瞭解這一點就叫做對苦諦無知。
二、每個人都想擁有精神的快樂及物質的富裕,這種渴愛便是痛苦的根源,缺乏這樣的認識叫做對集諦的無知。
三、缺乏對痛苦止息的認識,叫做對滅諦的無知。
四、缺乏對導向涅槃之八正道的認識,叫做對道諦的無知。
我們所有身、口、意行為的展現都來自於無明,所以佛陀說過,由於對各種憂悲苦惱的根源無知,人們為了一己之利或為了自己的家庭、國家想盡各種辦法(不管有益、無益,道德或不道德)來積聚財富,提高社會地位,或者試圖得到輪回的世間獲取各種歡樂。
一個人可能會說他靠自己合法的行為才會有今天安好的生活,但是從緣起法則的觀點來看,他並沒有打破生死輪回的鎖煉;相反地,他是繼續在輪回的運轉中,沒有休止。有人會問:「到底他冒犯了什麼?」其實這是不能以是否有冒犯之行為來回答的,而是因為他和欲望鎖煉的生死輪回的法律則糾結在一起而持續著業力的累積。
值此時刻,一個行者可以好好決定渴望下一個存在再度生起是值得嗎?當輪回產生,它意謂著什麼?最後的代價是什麼?很顯然的,痛苦、衰老、死亡必將伴隨著輪回同行;這就是佛陀教誨我們的緣起法則。
想進入毗婆舍那禪修的行者,必須熟諳佛法的基本教義,這裡提出一個重要的建議:對這些必備的先決條件沒有充分認識,很難於毗婆舍那禪修中得到任何進展,一個行者若對緣起法的認識不精確,那麼禪修到最後也祇是局限在自我的框框裡。對法義不明白的行者無法跨越自我而有所突破。
在此,我們必須再次說明,所謂先決條件,包括五蘊、六根、四大元素、緣起法及四聖諦真理。一個人不可能沒有這些方面的認識而可以進入正思惟,因為正思惟乃是依據五蘊及其運作過程而進行的,一個行者應該懂得區分勝義諦及世俗諦,才能夠破除這個恒常不變的「我」之邪見。
有興趣且願下苦功學習這些根本法義的人,他們將為正確的修行方法鋪下一個穩健的基礎,唯有如此,他們才適合開始步上毗婆舍那的禪修之路。
內觀(毗婆舍那)
內觀意指全神貫注地思惟無常、苦、無我,這是佛陀在講述正念時所做的解釋;正念包含四個方面,就像走向佛塔的四面階梯一樣,佛塔的高臺好比智慧,可以由這四面階梯的任何一個到達,這階梯就是正念的四個面貌: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值得注意的是一個人若于禪修中專注某一方面的觀察,並不表示排除其它三方面的正念,它祇是表示這其中的一方面是觀察的主要對象而已。
根據莫哥西亞多的教法,內觀的訓練有三個發展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專注於正念的培養,第二個階段是觀察五蘊的生滅,最後階段是清楚的知道有一條道路通往諸行止息,身心生滅變化的止息。
其內容可以簡述如下:
一、固定或集中心念在任一個指定的物件,例如吸氣、呼氣或者身心的移動,這叫做專注於正念。
二、思惟身、受、心、法(心的物件)和它們的生起及立刻消失的變化就叫做過程的正念。
三、認識一切有為法的本質、洞悉五蘊的生滅是可厭、令人不悅的,叫做通往生滅止息的道路。除非直到認識五蘊的生滅,看到了無常、苦、無我,否則將永遠不會到達毗婆舍那的禪修。
真正修習毗婆舍那的開始是行者能夠觀察身體和心理的生滅過程,於其中找不到一個所謂「自我」、「我」或「我的」這樣的東西,在這個正念裡面他不會認為是我在禪修或我的心在專注著,這樣才是正確的禪修,所有的五蘊都被清楚地看到它的無常、苦及無我。
前面提到的幾個階段,若祇是發展其中第一個或第二個階段是不可能從輪回中得到解脫的,佛陀說過,祇靠禪定並不能趨向涅槃,唯有修習毗婆舍那才能走向涅槃或解脫。不過,這是極重要的,我們必須記住正定在初期的禪修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真正發展毗婆舍那的第二或第三階段前,行者必須建立起相當的定力,最好的方式是將注意力放在鼻孔,注意著氣息的出入,行者此時雙腿盤坐,身體挺直,端坐于寧靜的環境裡,至少必須持續在定力的練習二十到五十分鐘才能進入毗婆舍那禪修。具備了平靜的心與定力之後,行者便可準備發展莫哥西亞多所教導的對意識與感受的毗婆舍那禪修了。
我們應該從什麼地方開始?我們必須從心開始。佛陀說過心的禪思的重要性,他說:「我知道沒有其它的法像已經被培育和發展的心一樣,可以導向極大的益處。」這句話也可解釋成一顆未被培育與發展的心的結果與受過培育與發展的心是相反的。
心是所有活動的前導,也是一切現象的先驅,沒有心的配合,不管生理或精神活動都無法完成。當我們做出好的或壞的行為,心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沒有任何一個活動可以不先經過思想而可進行的,思想祇是出現在心裡。當我們的心是在控制狀態時,我們的身體也是保持在控制中,而當我們的心是魯莽不被控制時,我們的身體也同樣會變得沒有節制地活動,染著也因而出現。所以,我們可以說心是最重要的因素,它控制了我們所有的活動。
心是錯誤知見──「自我主義」、「我」或「個人」藏居之處所,「我」或「自我」是造成迷惑的力量,這是非常重要且值得留意的,我們必須認識到個人或自我主義會覆蔽我們的心,所以要終止痛苦、自私和錯誤的知見,我們必須洞悉內心。
莫哥西亞多已經提出一套非常簡單的公式,這個方法最適合現代的瑜伽行者禪修觀照此「心」之用,這個禪修便是以意識和感受的正念為基礎的毗婆舍那。
雖然這些方面占極重要的位置,但毗婆舍那其它方面也不可以忽略,就好象糖漿一樣,在糖漿裡面包含了新鮮的檸檬汁、糖、鹽和水等各種成分。當我們愈來愈瞭解這些品質時,我們一旦注意到其中一方面,其它方面也將會被注意到,雖然它們不是被觀察到的物件,但四個念處是同時存在的,而且它們的生起、消失也都是同時進行的。
為什麼莫哥西亞多選擇強調心念處?偉大的舍利弗曾說過:「雖然要讀別人的心念不是容易的事,但是要知道自己心念的變化卻是容件易的事。」當貪念在你心中出現時,你可以清楚地知道貪念是如何生起,假如瞋心、妄念、惡意或嫉妒在你心中出現,你可以立刻知道它正在生起,同樣地,假如它消失了,你也可以知道它在消失。
強調心念處──特別是意識的正念的另一個理由,是要根除一個盛行的根深柢固的邪見,這個邪見甚至也存在于很多佛教徒心中,那就是認為識法是永恆的、是自我,或是靈魂,幾乎所有的佛教徒都有此錯誤的知見,認為靈魂可從一個存在的本體轉換到另一個存在,有人甚至更進一步地說人死了以後從身體離開的是靈魂,另有些人認為靈魂不會離開人的身體,一直到它找到一個適合的地方再出生。這種種錯誤知見是深固於人們心中,而且一代又一代地傳了下來,這樣相信靈魂是從一個存在轉換到另一個存在是錯誤的,如此的知見會持續著,乃是因為我們相信意識是延續的、永久的,甚至身體死亡後它仍繼續地存在的。人們至此仍未有正確的緣起法的知識來引導他們瞭解意識也是無常的,是無休止的生滅過程。意識在某一時空生起,它不會從它生起之處向前移動一英吋,也不會在兩個連續的時刻裡保持相同的狀態。
為了驅除根深柢固的邪見,以便正確瞭解我們的心,莫哥西亞多教導毗婆舍那禪修。這是以意識和感受為基礎的,這兩種方式都是適合於現代行者練習的方法。
意識禪觀的開展(注:「意識」在這裡是指「了知一個物件」、我們的「了知能力」
的心的形態。)
對於那些立志要達到最後覺悟的人而言,他們首先必須從消除邪見及「我」的信仰。為此,莫哥西亞多提出一個觀察意識的非常簡單的方法,它方便于實際應用且適合所有人。下列這十三種意識都是需要思惟審查的。在一個時刻中祇要觀察一種識,而且當這一種識生起時,也要記住在一個時刻中祇有一種識會生起。一種識消失了,另一種識緊跟著生起。
一般人相信有很多的識存在於我們人類身上,可能有數千種的識,但是這些總結歸納起來可分為十三種:
內在的意識:
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貪識。七、瞋識。八、惑識。九、非貪識。十、非瞋識。十一、心識。十二、入息識。十三、出息識。
以上這十三種識可說涵蓋一般人所有的識。我們必須注意不管那一種識生起,它都是我們的某一根門(注:根門羀sense door贁在這裡是指我們六個知覺的門徑:眼、耳、鼻、舌、身、意),跟其物件接觸產生的結果。它必須透過我們的六根才能產生,不可能沒有六根而能生起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意識和感受是同時存在、同時發生的。感受和知覺也是精神因素,它們跟意識同時產生。五蘊是同時生起、同時存在,且同時消失,因此祇要我們審察其中之一蘊,便能發展內觀到其它四蘊(注:雖然在前面緣起是被描述為一個鎖鏈或發展,但是在觀察中每一個片刻五蘊構成這個鎖鏈同時生起與消失)。為了我們的目的,這十三種意識是重要的心理元素,它們是以意識為觀察基礎的禪修焦點。
關於以上所提到的十三種意識中,貪識包含想吃、想聞等等。嫉妒和壞心眼屬於瞋識,而想要做服務或慈善工作則屬於非貪識之中。
當我們張開眼睛,我們看到在我們眼前的種種色相,這時候眼識便生起。一個行者必須覺察並認知此是眼識的生起。當他聽到一個聲音,他也必須覺察及認知這是耳識的生起。甚至,當他感到有任何疼痛、發炎或搔癢之時,或其它愉快、不愉快的感受都會引起身識。行者必須確知每個時刻祇有一個識及它的生起與消失(注:每一片刻都有很多心的生滅。當清楚地觀察,每一個心的生起都包含一個對象、一個意識或了知這個對象、以及各種精神因素,如:感受、意志等〔這些決定了意識如何與物件相關連〕。物件、意識和精神因素是五蘊生滅的另一種描述)。
在練習的過程中,行者的體悟或內觀愈來愈深刻,散亂沒有了,祇專注於生滅的轉變,而且意識到生滅的覺察速度會愈來愈快。一般而言,此時行者透過內觀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種意識瞬間生起又立刻消失。他清楚知道在兩個時刻裡沒有相同的意識。任一意識的壽命都是短暫的,它在生起那一刻被觀察到的,同時也被發現已經消失了,因為任一識蘊之壽命都是暫時的,一旦被觀察到,也正是消失的時刻,而另一個意識緊接著原來消失的意識而生起,所以在觀察中,行者會發現他觀察的某一意識,事實上已然消失了(注:事實上,行者將發現他的觀察祇是上一刻意識的回顧,並看到在先前片刻意識和物件是如何完全消失的),當它生起之後很快地便消失了。因此,行者若于意識上做禪修或觀察,他唯一發現的就是變化──每一個意識的生起及消滅的更替。假如在最初觀察的階段,他沒有看到意識的消滅止息,他就不能超越無常的觀念。他必須更加努力,然後靠著正定和正念去覺知五蘊生滅的本性。
當他能覺察意識的生起後,他會變得更能覺察意識的消失。從事于這種觀察與認知時,他必須除去「我」的觀念,或者換句話說,他必須認知各種意識的生滅現象祇是意識本身而已,除了意識外,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稱為「我」或叫「我的」這一類恒存的東西。
行者應該不斷觀察直到他覺察到「我自己」的成份愈來愈少,而覺察到意識愈來愈多。從覺察到更多的意識之後,他必須更加努力精進去覺察更多意識的生起與止息。
當他在觀察進行時,有其它各種不同的想法會進入他的腦子裡干擾思惟,這時他也必須思惟這些想法,並覺察到這些想法也是在生起與消失的變化中,因為無論什麼意識生起總會終止。所以他必須覺察我們身心無任何一物是不變的、持久的或永恆的。
僅靠知道變化無常的觀念或念誦「變化、變化」是無法理解無常的確切意涵,很重要的一點是,行者必須觀察且深刻地體驗到五蘊隨時在無常的變化,而不是藉由念誦「變化」這樣的字眼而被蒙蔽在變化無常的概念裡面。任一念頭的生起與消逝是如此疾速飛馳,以致于難以形容。一個行者不需要知道它是如何快速。在這階段中最重要的是注意去體驗五蘊的生起與消失,尤其是每一個新的意識的生起。提到呼吸,行者必須保持正念於入息及出息意識上。他必須對這兩種意識的生起與消失保持正念,同時也須對其他的十一種意識保持正念。
可能有人會問:「何時何地可以練習意識的禪修?在毗婆舍那中心或者寺院?」回答是:「祇要是意識生起之處就可以練習,當走路的時候意識生起,那麼就在走路時練習,當吃或喝的時候,同時也可做禪修的工作。當坐在辦公室時,禪修就在彼時彼地來做。在禪修時,行者務必留意的是用全心的覺察與理解來觀察他自己的意識。觀察意識的生滅愈清楚,行者愈能瞭解內觀的意義。若有散亂、紛擾不安、或迷惑,煩惱很容易附著在人的身上一再輪回。無論內心生起什麼,祇要清楚地觀察到它的生滅即可免於煩惱的產生,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再進一步說明,我們必須注意當行者觀察意識之際,他看到了第一個意識在片刻之間消失且非常短暫,緊接著下一個意識生起。這就是毗婆舍那或內觀意識之道。所以當觀察各種意識活動時,將會有一連串的事件連續進行,即無常(短暫),內觀,無常,內觀等。
練習中的行者,必須把握最初的內觀,上一個意識無常消失了,立刻緊接上去,不讓任何染著乘虛而入,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換句話說,意識的消失必須確實觀察不讓它輕易錯過。應該正確地留意、觀察和瞭解此一意識已消失而下一個意識緊接而來的叫「內觀」,因為它直接的內觀使我們覺察到進行中的意識已經消失不見的事實。
在禪修當中,行者偶而會出現一些可意或不可意的心念,此時他們必須將這些心念都當做禪觀的物件。無論如何不要為這些分心而感到失望或挫折,而應該將這些出現的心念也當做觀察的物件。
法的六個屬性中有一個叫做「來看」(ehipassiko)。因此佛法叫我們每個人「來」和「看」,而且檢驗它們的真正本質,以及看清它是如何不停地進行生滅的現象。
當行者的觀察僅有少許的疏漏時,表示他的內觀已經到達某種水準了。他能夠在生滅的過程隨之做觀察而不讓任何染著從中插入,表示他已經到達粉碎我見的階段了。在這個時候,他離覺悟的第一步可說近了(注:如此我們看到毗婆舍那能真正改良我們觀察身心快速變化的能力,當觀察的速度或頻率在一秒鐘之內增加很多倍時,表示內觀加深了)。
佛陀說過:
多聞聖弟子觀心心念處、無間等徹見諸法無常,剎那變異離諸欲染,自覺涅
盤。
每個時刻任何意識的生起與消滅,行者都必須以正見和智慧,精進不懈地觀察,這一點很重要,對生滅的最初內觀會累積成為後來看透五蘊真實面的資源。明白知道五蘊祇是生滅、苦、不安穩。
可能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行者看到了五蘊的生滅到底有什麼好處呢?」這兒有個例子可做回答:「當貪的意識生起時,假如行者正在內觀的話,那麼他會看到當貪意識生起,很快地它也將隨著消失了,無處可尋到它的蹤跡。祇要觀察貪意識生滅的過程就不會對它認同。即十二因緣在中間便被切斷了,換句話說,貪被殺掉了。假使我們對貪不用心觀察,那麼將無可避免地隨順著習氣而造業。一旦業力生起,輪回也緊接而至。當輪回聚集到相當的力量,它必然會造成苦及生、老、病、死的不停轉動,無窮無盡地延續著。」
必須清楚知道觀察意識的生滅變化,可止息生死的輪轉。這是切斷生、老、病、死轉動的工作,也是切斷緣起法環結的重要作業,更是透過內觀消除無明的作業。唯有靠修持毗婆舍那才能觀察到五蘊的生滅以及體認到它無非是苦迫而已。當敏銳的內觀成就時,無明會消失,而洞悉事物存在的真理的能力也將顯現。
根據緣起法,當無明變成智慧時,業力將失去與意識聯結的力量。當此聯結的力量不再產生,業力將無法形成或造成輪回的結果。換句話說,輪回的源頭已被切斷,並將獲得解脫。
受念處
除了意識的禪修,莫哥西亞多也教導如何發展感受的禪修以培養內觀。對於感受的禪修同樣地使行者深刻的觀察身心的本質。它也導致斬斷十二因緣的鎖煉,脫離生死苦痛的輪回。
從哪裡去觀察感受呢?每當感受生起,必然有三個東西結合:感官、物件、意識。這三者的衝擊是透過接觸。引起感受的最接近原因是接觸,所以不用刻意尋找感受,而要知道無論何時何地,感受的生起是由於接觸。
從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生起的感覺是很中性的。從身體上生起的感受也是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痛苦的;從心理上生起的可以是愉悅的、也可以是不愉悅的,或是中性的。
很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感受(feelings)在此不等於感覺(sensation,這字的意義是其它地方常用的)。它祇說明了對感受物件引起愉快、中性,或不愉快的特質。
有時候一個人可以享有愉快的感覺,尤其處在舒服愉悅的環境時;有時候當他處在不舒服的環境或者不愉快的身心狀態時,他又可能經驗痛苦或者不滿意的感受;有時候他可能會經驗中性的感受。
莫哥西亞多提出一個可以在禪修中確認感受的方法,其方法如下:
六個外在的訪客:
眼睛生起的中性感受
耳朵生起的中性感受
鼻子生起的中性感受
舌頭生起的中性感受
身體生起的愉快感受
身體生起的不愉快感受
三個內在的訪客:
心念引起的愉悅感受
心念引起的不愉悅感受
心念引起的中性感受
三個主要的訪客:
出入息愉快的感受,歡樂、愉悅或興高彩烈的狀態。
出入息不愉快的感受,不舒服、痛苦或絕望。
出入息中性的感受,既不是愉悅也不是不愉快的感受。
首先,行者區分自己個人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假如有不愉快的感受生起,他必須了知不愉快的感受;假如有愉快的感受生起,他必須了知愉快的感受;假如有中性的感受生起,他必須了知中性的感受。同時,感受必須與「我」這個觀念分開。一般的表達:「我感到痛苦」,「我感到快樂」,這是不正確的認識感受,因為它與「我」混在一起了。當感受很清楚的被覺察到時,會發現「感受」與「我」是獨立的,因為感受就祇是感受沒有別的了。感受不應與「我」或「我的」連在一起而個人化。感受本身在感受,它祇不過是一個過程罷了。沒有所謂的「我」在感受。必須理解這個事實。除非行者能夠徹底地熟悉這裡所教導的基本知識,否則他將難以分開「感受」與「我」。如此一來,他的禪修或思惟將變成:這是「我」在感受痛苦,這是「我」在享受快樂。在這種情況下,行者即使有再多的努力也無法獲得禪修的成果:涅槃。
另一個對行者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必須觀察感受在何時何處生起。有些地方教人把注意力放在胸部或頭部,但祇要有根塵接觸,身體任何部位都會生起感受,所以這不是正確的禪修方法,這就像把一支箭瞄錯目標。沒有人能將感受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地方。祇要感受的對象在,感受就生起。假如行者相信他在此刻觀察的感受與下一刻的感受是相同的,那麼他的修行尚待加強。他應該用內觀來察覺每個感受都是短暫的、無常的,連續的兩個時刻,不會有相同的感受,假如他無法以內觀的智慧來觀察感受的無常,那麼他仍然走在修行的岔路上。相信感受是長久持續的經驗是很普遍,也是錯誤的觀念。藉由正念與正定,行者將看清所有感受都是一個時刻接一個時刻不停生起和消滅的變化。
行者應該觀察感受的生起和消失,以及它的即生即滅。同時很重要的是行者必須記住感受是在接觸時發生的,而不是刻意地去找它。一般人相信當我們痛、癢、生病時,這叫做感受,但是感受並不僅止於這些,感受是無時無刻地存在的,它可能是每一個時刻,眼識,或耳、鼻、舌、身、意識生起的感受。
任何時刻人都不能免於感受,因此行者必須試著確認及瞭解感受的生滅過程。一旦完全瞭解受蘊,整個五蘊的本來面目就更清楚了。
生和滅都是無常的,理解這個道理才是真正的內觀。如果行者能夠練習到,在觀察無常或內觀時沒有染著或分心,那麼他便離涅槃的體驗不遠了。
為了獲致這種更高的智慧,行者首先應該專注於感受的本身,然後再進一步看它的生滅,直到最後清楚地看到感受的消失而體驗到它祇是一種生生滅滅的過程。這是很重要的,因為無論什麼時候,他祇是單純地觀察感受,它就消融瓦解,於是他徹底理解它的生滅過程,這是邁向內觀之路。
其實觀察感受的生滅並非新的技巧,早在古時候就有無數的佛陀、菩薩及覺者走過這樣的道路,這是一種停止苦因以免於苦果的技巧,它的意義可以從緣起法裡去瞭解。
緣起法告訴我們因為有感受才引起貪欲。所以停止了感受便能停止貪欲,而停止了貪欲是走向涅槃解脫的途徑。這整個過程要靠行者的信心、努力及智慧才能達成。他能親證受滅則愛滅。因此,貪欲也不再出現。由於貪欲止息,今生就能證到涅槃。
深刻的禪修
從以上說明可以知道,行者首先要知道四大、六根、五蘊和整個緣起法的觀念與知識,他必須先藉由呼吸觀來培養定力,然後再觀察意識或感受。在發展意識或感受的正念時,他開始看到它們不斷地生起和消失。
到目前為止,禪修朝向觀察意識和感受的生滅。行者必須完全明瞭五蘊是共同生起、共同存在和共同消失的事實。
當意識生起之時,色蘊便已經在眼根產生了;同時,感受也扮演了它的角色,可能是愉快的、不愉快的、中性的;舒服的、不舒服的;喜愛的或不喜愛的。覺察力此時也不會閑著,因為它必須注意覺知顏色、形體、長度、聲調、速度等。意志力此時也做它應該做的工作,即眼睛注視可視之物,舌頭品嘗味道,鼻子嗅味道,身體感受觸受,心念向著思想、觀念及過去經驗。很顯然地,我們可看出在每個現象中,五蘊同時生起與消失,而且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我們的身體和心念其實祇是五蘊同時的生起和消失的組成罷了。由此我們可知,除了五蘊的生滅之外,整個過程中我們找不到還有「我」、「你」、「男人」、「女人」或「人」這類的東西。
一旦禪修愈來愈深入,行者最後將達到一個階段,祇會覺察到一切現象的生滅,此外別無他物。圍繞著他的,無論何時何地都祇有現象而已。他不會再看到感受或意識的內容。當耳識生起時,他覺察到的祇是生滅本身。相同地,當鼻識生起,他不會覺察到鼻識的內容,祇是覺察到其生滅的現象。同樣地,當舌識、身識和意識生起時,他也祇覺察到生和滅如此而已。
所有心理和生理現象,行者觀察到的祇是短暫的、無常的、變化的。由於對色、受或意識確實地觀察到它們都是變化無常的,他真正地體會無常、苦、無我的真理。由此認知,他看到五蘊的確是:令人嫌惡且不安穩的,因為它們是不停地受到生滅之現象所苦。他看到並體會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他愈覺察無常,就愈厭離五蘊。由於精神上深深感受苦、無常、無我真理之苦,對現在或未來五蘊的欲取將從此消除。
行者此時將一心一意往痛苦、生死輪回的止息邁進。他終於體驗到停止輪回運轉的過程,而達到最高喜樂、涅槃。
涅槃的體驗以及看到五蘊真相所生起的智慧將消除邪見。特別是執著於有我的錯誤概念。一旦錯誤的見解消除了,貪欲和我慢也將消除,整個生死緣起的環節也就斷了。
根據佛法,所有身心的生滅現象就是四聖諦中的苦諦,覺察它便是涅槃。去除了貪愛苦就止息,生、老、病、死的輪回就結束。所以禪修,觀察五蘊生滅的現象即涵蓋整個四聖諦,這種內觀才是真正毗婆舍那的目的,毗婆舍那禪修應該愈早做愈好。我們應該記住,在這個充滿壓力的時代,隨時都有疾病和死亡的危險,因此必須儘早做禪修的練習。毗婆舍那是預防來世危機,止息今生痛苦的唯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