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20:08:38
|
尊貴智敏法師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在“六處”和“觸”命終的話,有沒有未來的果?
第二個問題,三際中說未來世的果是由現在的“愛取有”——惑業而來的因,假如在六處和觸,這個位命終的話,還有沒有未來的果?
這個我們看第三十二頁(《戒定慧基本三學》),看那個表,這個表來了,可以方便一些。我們先看這個,還是三十一頁,這個頌:“傳許約位說,從勝立支名”。
“傳許約位說”,這是說什麼意思?這是有部的傳承,他們認為,講十二支緣起,佛就是根據分位元緣起說的,“位”,就是分位,有部的傳承,“許”,就是他們的認為,這十二支緣起是根據分位元緣起說的,那就是不通非情。但是經部認為要通非情,那就是約刹那緣起、連縛緣起說,也可以通非情,這個問題我們講過了。
那麼下邊,“從勝立支名”,這十二支,我們說都是五蘊,五蘊裡邊包括一切有為法——貪瞋癡慢疑、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跟那些色法,都有,只有無為法沒有,那麼既然都是有五蘊的有為法,為什麼這一支叫無明?第一支叫無明,難道其他的性沒有了嗎?其他的法一點也沒有嗎?
“從勝立支名”,它這一個階段的時候,哪一個法它的作用最殊勝,就安它的名字。那麼在無明這一位的時候,它的煩惱的作用最殊勝,所以這一支並不是沒有五蘊,其他的心王、心所等等,並不是沒有,但是特別強調它的無明的重、煩惱的大,就安一個無明的名字。
那麼同樣,行也好,識也好,名色也好,都有心王、心所、五蘊,全的。但是造業的力量強的時候叫“行”;它投生的時候,一刹那結生的時候,作用特別顯著的時候,叫名色。
所以說“從勝立支名”,從它作用殊勝的時候,就安立它的名字,並不是說其他的五蘊沒有了。
這個問題我們解決之後,那麼這個問題也解決了——就是說愛取有,它造業固然感果——看三十二頁那個表,我們現在的愛取是煩惱,造了業就是“有”,感後邊的生、老死的果。
那麼他的問題就是說,假使他還沒有到愛取,在名色,或者六處、觸,或者受的時候他就死掉了,那麼沒有起煩惱,沒有造業,是不是感果呢?
當然,我們這個“從勝立支名”裡說了,在名色、六處、觸、受的時候,並不是煩惱一點也沒有,就是一般來說,年紀小的時候,煩惱是輕,不顯著,所以說沒有提它,那麼這個時候能起煩惱造業,也有。
我們就在這本書裡邊,是哪一篇——大概是《律海十門》還是《定道資糧》,“小兒瞋乳母,刹那地獄淪”,有這麼一句話。它就是說,一個小孩子,他在很小的時候,抱的嬰孩了,他父母要交給乳母,叫他的乳母抱一下,他父母把孩子抱過去,叫乳母接下來。孩子兩個手一伸要撲過去了,這個乳母不注意,沒有注意呢,這個小孩子撲了個空,掉在地下死掉了。他臨死的時候,起了個瞋心:這個乳母她不好,她不接住,把他摔得很痛,痛死了,他就這個瞋恨心,馬上就掉到地獄裡去了。臨終的時候的心是最重要的,臨終時候起一念瞋心,馬上下地獄。那麼就是說,這是小孩子還不是愛取位的時候,他也可以造業,也可以感果,這是一個例。
另外的,假如有些小孩子沒有這個情況,他也沒有掉地下,也沒有起很大的煩惱,那麼我們說有順後受業,以前受的業,以前感的果,不一定第二輩子感,第三輩子也可以感果,感果是什麼業感呢?從很多的業當中,最重的,經常做的,那麼臨終時候起的,這個決定要感果的,最先受果。那麼順後受業,以前沒有受果的,雖然這一輩子沒有造業,但是那個造的業,就是第三輩子也可以感,同樣也可以受果。所以說業報感果的問題,很複雜,不是那麼機械的,所以說這個裡邊,都可以感果。就是沒有到愛取有的時候,同樣可以造業,可以感果,即使他不造業,前面造的順後受業,也可以感果,生死流轉不會斷的。
某弟子提問:“這個時候,就是他心識的力量不強,他沒有造業,前輩子的順後受業,就是他前輩子造的業,有順生受——第二輩子受,也有順後受——第三輩子受,那個業可以第三輩子就受報,因為我們說受報的業——一個人的業很多,很多,哪一個業最先受?”
師答:“就是經常做的那個業,還有一個就是特別重的業,還有一個是臨終造的業,這個決定先受。那麼這個先受的就搶了位子,把它頂住了,那個還沒有受的那個業就排隊,排在第二,第二;這一輩子也沒有造業,也沒有很大的業把它排開,它就第三輩就受那個業。因為業很多,它揀哪個重,哪個就先受,這個特別重的受過,第二個重的就跟上來受了,這一輩子不造業也可以受,一樣的。”
(節選《印度佛教史分期略說-第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