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10/11 11:59:45
學習次第 : 進階
如何面對生命相續?
澳門佛教06期
一般人對生死的看法
人,是宇宙間千千萬萬種動物中之一種。雖為萬物之靈,但仍然無法突破自然法則,有生必有死、生生不息、死死無歇,這一大循環,形成事有本末,物有終始,生命輪回不息之道。在終始的過程中,有的在時間上較短,如蜉蝣;有的在時間上較長,如人類平均的壽命有七、八十年。
因此在修辭學上:對人類的一生之過程終結,有不同之稱謂。莊子雲:“人之生,氣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周禮雲:“少者曰死,老者曰終”。死人類失其生命也,人之死曰終,氣絕曰死。在有生必有死的過程中,對於愛生忌死的人而言,如何面對生死?只有痛苦和逃嗎?在死亡的面前,萬物都一視同仁。各位有沒有想過:生死大事?生從何來?死往何處?這一問題呢?
大多數人對生死的看法:生死是自然的運轉。亦有人說:人是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接受了生命;然後在無可奈的何之條件下,度過了生命;最後在無可抗拒掙扎之下,交還了生命。唯美者則說:生命是對愛的延續。孔子尚且說:“未知生,焉知死?”
記起宋朝的蘇東坡居士曾說:“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何處話淒涼。”面對親人的去世,因為感情上的執著而無法放下,這是人之常情,即使已去世十多年的妻子,依然不勝唏噓,無比淒涼。
有宗教徒仰者說:“死未必是解脫,在面臨生命結束前,應該思考自己這具臭皮襄,究竟有何價值回饋社會”。“有生就有死,應以平常心看待生死大事。”
無常之道
佛教講生命的流轉是無始無終,人類既來到這娑婆世界生,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又因一切法空、無常之故,世界有成、住、壞、空,自然界有寒、暑、冷、熱,人類有生、老、病、死,山河大地及一切自然現象,都離不開生、住、異、滅的過程,終有變壞的一天。
莊子也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莊子的妻子死了,他坐在地上敲著銅盆高歌。其弟子惠施不明問莊子?莊子說:“我的妻子死時,我那能無動於衷?但仔細內心想想,她本是無生無形,突然有了形體,有了生命,現在她又死了,這不像自然界的春夏秋冬,隨時在變化嗎?”所以就不哭,可見莊子並非無情,而是對生死有所體會吧!
據佛經上所載:“須彌雖高廣,終歸於消滅;大海雖淵曠,時至還枯竭;日月雖明朗,不久即西沒。”這首偈說明佛陀所看到的生命是無常變滅,無窮無盡的,如同江河之水滾滾不斷,是刹那不停的變化著。舊的滅去,新的又來。
只要我們了知人生與萬有諸法互相為因緣,互相而生成,明白這個道理,才能與佛法結合,對於生死也就不覺得可怕,因為生死本來就像世俗的搬家一樣,只不過是換了另一個形軀而已。生死亡並非是怕或不怕,它只是在無限生命歷程中的一個小站,也是人類乃至宇宙生命歷程中的過程而已。人有生老病死,自然界一切萬物都有成住壞空,這本是一種無常的變化,也是一種自然界無常力摧殘的現象。佛陀所體會到的宇宙真理,是“因緣生法”。就是說宇宙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的,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獨立主宰的個體,因此稱為“無常”。
佛教對生死的看法
佛經上說:“生又何嘗生?死又何嘗死?”本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在同一個迴圈中。所以說:死是生的開頭,生是死的起點。
“死”在佛教稱為“往生”。一個真正認清生死本來面目,瞭解因果的人,面對生死的態度,自然一心不亂。對生命的態度,自然是珍惜每一部份,以生命的無常為平常,讓生命的歸宿是往生到另一塊淨土而已。
在佛教的義理中,對於人類生與死,眾生相續,世界相續等等問題,闡釋得較詳細清楚的,莫如《大佛頂首楞嚴經》中說:“始終相成,生滅相繼,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這經文指出人類是因生有死,死而又生,生而複死,死而再生,如同圓形之火輪一樣,旋轉不息,難辦始終。佛教對生死的看法,如同春去秋來,日升月墜那樣,是一種自然現象。我們能瞭解到死亡,是生的反面,有生必有死,不能更改的定律。那麼,我們何必忌死、畏死、憎死、怕死呢?不如盡自己有生之年,多行善積福,盡自己之力量,對社會作點貢獻,千萬不要放縱欲望,顛倒任性,才不枉此生。`死'掉過去的煩惱心,`生'出今日解脫的境界。學佛者要具有“平常心”,一個人若有“平常心”,則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及挫折,都能夠真正茫然自在;瞭解世間的形相本就如此,所以不會害怕惶恐或憂愁苦惱。
如何面對生死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有的人覺得老、病是一件非常痛苦之事。人不一定老了才生病,年輕人也不一定沒有病。所謂:“黃泉路上無老少,孤墳多是少年人”。生病是不分老少的,但生病、年老之時應該抱甚麼態度呢?
1、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有的人心力較弱,你打他一下,就要大呼小叫;假如心力強的話,就是被人一拳打過來,眉頭都不縐一下。你越叫痛,就會越覺難受,且於事無補,不如多念聲佛號,使情緒能平伏下來,得益較大,且念佛功德真的不可思議,主要在乎念者是否能萬緣放下,集中精神,提起正念。所以說:一般生病沒有關係,生理上有病時,心理上要健康,不要被生理上的病拖垮。“病後方知身是苦,健是多為別人忙”。很多人因大病一場之後,便能深心體會此一道理,真正去理解探討人生的真義。
2、 從藥物治療做到心理治療:現今社會大多數人生病之時,都會去找醫生醫治疾病。一般身體機能上所產生的毛病,當然可以靠醫生開藥物便能醫治;但有些心理上的疾病,是不能靠醫生開藥物便能醫治好,需要親人、知心的好友或善知識們開解,或自己能體會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和合而成,四大不調便生病,明白病性本空道理。自己做自己的醫生,當自己感覺身體上有點不舒服,要訓練自己堅強起來,除藥物治療外,做到心理治療,對病痛處之淡然,能夠這樣,你的病已經好了一大半。因“醫生只能醫好你的病,但不能醫好你的命”。
3、 從看破放下做到安然自在:出家人所穿的禪鞋,腳面上有道梁子,這意思象徵著我們低下頭,能看得破,不必太執著,凡事要提得起,放得下,甚至面對疾病,要做到安然自在,才能對付疾病。十多年前,我所認識的一位元法師,其心裡充滿弘揚佛法,為教為眾的抱負。但突然一天起床,兩腿麻痹,不能走路。睡在床上稍微動一下,痛楚難堪。後來去找醫生醫治,醫生說他的腿患非常嚴重,必須動手術切除。當時,他的心情並沒有為自己日後殘廢而煩惱。他想:因腿患要鋸斷兩腳也無妨,自己一生中南北西東,到處奔波勞碌。“三心二意無定性,四處徘徊不專精。”現在沒有了腿,反而可以安閒自在,留在寺中寫文章,看藏經,增長自己的智慧。並不在乎沒有了雙腿而自卑,恐怕人家譏諷,殘廢對他造不成煩惱,他這種對患疾病的態度,也許值得各位參考。因為人往往在什麼都可以做,自由自在的時候,卻被這種隨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虛擲時光而毫無覺知。
像美國的海倫海勒,她又啞、又聾、又盲而且殘廢,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不健全的人,但憑藉自己堅強的意志力,她卻成為那個時代的偉人。所以說:老、病、死並不可,怕,最怕是心理上的不健全;人老不要緊,心理要保持健康,用佛法去滋潤我們的身心,那樣自然活得健康。修行最重要的目標是無我,因為你能縮小己見,放大胸襟,包容一切,尊重別人。
佛法教我們如何超越生死的怖畏,要活得自在,死得莊嚴,生命是一場惜福的過程,懂得惜福、培福,珍惜人生每一刻,不要讓時光空過,才能自在地面對生命的無常。佛說:“人命在呼吸間”。`人'無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無人能擋住死期,讓它永住人間,既然無這麼去來無常的生命,我們更應該好好地愛惜它、利用它、讓這無常、不實的生命,散發它,真善美的光輝,映照出生命的價值。
真正解脫痛苦之道
痛有兩個字:一個是“痛快”,另一個是“痛苦”。面對痛苦時,要`痛'`快';也就是視`痛'為`劫',`痛'去`劫'消,則病痛反能帶來`劫後歸來'之快。
因為人的病有兩種:一為假病,二為真病。所謂假病:即沒有根的病,如感冒所引起打噴嚏、流鼻水、咽喉痛、咳嗽、頭痛......等等,服藥後便可痊癒。但下次再生病和上次的感冒沒有關係,不可能服藥後便永遠不再感冒。所謂真病,即人之七情六欲,無明所引起之各種痼疾。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是和人之情緒變化、性格有關。六欲,又稱六毒。即貪、嗔、癡、慢、疑、我執。
為什麼當我們得到的時候會高興,得意忘形,喜極而泣?失去的時候會傷心,憂悲失落,痛恨憤怒?為甚麼因患得失,因而緊張、害怕、茫然?為甚麼覺得人生旅途中,往往障礙重重,孤獨寂寞?為甚麼會心胸狹隘,嫉妒別人,怨天尤人(?因為人有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緒變化,和與生俱來的劣根性-六毒:貪、嗔、癡、慢、疑、我執。佛陀告訴我們:由於我們的“貪欲心”,所以得到的時候會高興,得意忘形;由於我們的“瞋恨心”,所以失去的時候,會憂悲失落,痛恨憤怒。佛教裡有句說話:“名醫化導有來因,疾病傷寒先忌瞋。”此一“瞋”字,為修行障道之大忌,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在人生道中,就會活得很快樂;把氣憤的心境轉為柔和,把柔和的心境再轉為愛。如此,這個世間將愈益完美!由於眾生愚癡、傲慢、疑心、固執己見,故不能生正見,正思惟和缺乏智慧。由於不懂得佈施、持戒、忍辱、廣結善緣,故在人生道上孤獨寂寞,罪障深重。不懂懺悔罪業,改變自己的過性及行為,生活習慣的話,則生生世世病苦不斷,永不解脫。
一切眾生,不管貧富貴賤,與生俱來皆有佛性,但由於眾生根本煩惱,無明一念不覺妄動,起惑作業,由六毒貪、嗔、癡、慢、疑、我執,而產生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由於七情而使眾生造業不斷,輪轉不息,不得解脫。
真正解脫之道,我們必須修菩薩之六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我們能秉持菩薩之悲、智、願、行的信念,“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悉離苦”的悲行,因慈悲是救世的泉源,但無智不成大悲,有了智慧才能發揮無窮的毅力與慈悲,如此才能合乎佛法中的“悲智雙運”。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智慧是從人與事之間磨練出來的,若逃避現實,離開人與事,便無從產生智慧。將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意義,建立在一切眾生身上,現實生活當中,常抱以服務、犧牲、奉獻的心態,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以諸佛、菩薩慈悲喜舍之精神,克服自己身心的障礙,自能為此生增添更多的自在、安詳、即使身有任何病痛,自不以此為苦,若能以六度成就般若智慧,斷無明煩惱,自然能解脫生死輪回之苦。【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