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原理與皈依法通俗解說 第二節:三寶原理 多識仁波切
第二節:三寶原理
一、 三寶總述
(一)“三寶”與佛教的關係
“佛教”是佛陀的聖教。佛教是由施教的佛、所教之法、受教的眾生三個因素組成的。“佛”是受此教、依此法得道的先知先覺,眾生是未開悟或半開悟的施教物件,法是施教的內容,包括佛陀的思想學說和覺智、善行、品德。
佛和眾生是相對的存在。佛從眾生中生,未成佛之前也是眾生,成佛要靠眾生,因為佛體和佛的功德都是利眾行善的結果。眾生是行善的物件,如果沒有眾生,利眾的善行無法實施,利眾的功德無法圓滿。因此佛離不開眾生,眾生的聰明才智和善德良心的開發、生存條件和幸福美好生活的創造有佛的愛心和智慧的參與。佛在世的利眾形式,是以眾生自覺為基礎的正義良心的存在和快樂向上事業的不斷創造、完善得以維護。從這個意義上講,眾生的幸福來源於佛--覺者的愛心和智慧。佛和眾生的關係不是“主子”與“奴僕”的關係,而是“已覺”和“未覺”的關係。佛存在的前提是眾生,當一切眾生脫苦得樂,大徹大悟之時,即無眾生,佛與眾生的對立關係也就消失,因此佛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法是道,是事物的本質規律及正確反映事物本質規律的智慧。眾生行此道成佛,佛以此道教育眾生,化度眾生。僧是進入解脫聖道的道人或聖者,是證得“見道”以上的修行眾。佛和僧伽的關係,有以下三種類型:
1.師徒關係。如釋迦牟尼佛和眾菩薩、聲聞弟子之間的關係。
2.眾生和佛關係。如一個人在未成道以前在學道是僧,成佛進入無學道便是佛。未成道之前,聖人和凡人一律屬於“眾生”範疇。無論聲聞、緣覺、菩薩,凡開悟生出超世智慧者都是聖人。開悟是“見道”的境界,未證見道者一律稱凡人、迷眾。
3.同一關係。佛陀既是僧,也是佛,從“破”和“悟”的境界而言是“佛”;從佛的有生命、有意識的佛體而言是“僧”。如釋迦牟尼佛的破悟境界是“佛”,釋迦牟尼的五蘊之體和意識是“僧”。因此,釋迦牟尼既是“佛”,也是“僧”。“僧迦”一詞的含義是“向善眾”或“向善團體”,是個集體名稱。沙彌、比丘四人以上,方稱“僧眾”。但這不是絕對的,如前所述,佛既是“佛”又是“僧”,佛的破悟境界和慈悲智慧功德也是“法”,因此說佛是集三寶於一身的覺者。
眾生的暫時性和永久性的幸福快樂的獲得要依靠三寶。一個人開始入道和中間道行的增長、最終道行的圓滿都依賴於“三寶”之力。同時,眾生入佛門,皈依佛法的最高目標是為了自己成就“三寶”,即自己成聖僧、成佛,獲得法身無上功德。因此,“三寶”是因緣,“三寶”也是結果。概括起來說,佛教由佛、法、僧三要素組成,佛、法、僧“三寶”是佛教三位一體的具體體現。
(二)規定為“三救星”的原因
彌勒菩薩在《莊嚴經論》中雲:“因施受與教,三乘三作用,信仰有三種,規定三救星。”這幾句經文的意思是:“因施教之佛和所教之法、受教之僧三者的特點和三乘信眾的信仰依靠重點的不同,佛、法、僧各自的作用不同,在佛法中規定佛、法、僧為三救星。”
1.佛是施教者,法是所教之道,僧是受教育者,三者有所不同。
2.聲聞以僧為師。聲聞本道的最高果位是羅漢僧,因此僧是聲聞眾的主要救星。緣覺以觀修十二因緣證獨覺羅漢果,因此,法是緣覺眾的主要救星。菩薩靠佛的教誨發心入道,十地得佛灌頂,最終果位是佛,因此,佛是菩薩眾的主要救星。
3.佛的作用是指引解脫道路,法的作用是產生道地的智慧功德,使道行圓滿;僧的作用是同道相助的道友,先行一步的“帶路人”。
根據以上原因,佛法中規定佛、法、僧為“三救星”。
(三)稱作“三寶”原因
彌勒菩薩在《寶性論》中說:“因稀有,因無垢,因具勝能,因世間最美,因最高尚,因始終如一,故稱稀世珍寶。”這就將佛、法、僧稱為稀世珍寶之緣由。主要理由有六條:
1.“稀有”。就是說佛、法、僧是世間非常稀有的特殊因緣所生之物,並非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會出現,任何人都能遇到的東西。寂天說:佛和佛法的出現就像“漫漫長夜中偶然一現的閃電,逢到的機會很少”。佛和佛法的出現是眾生共同的善業福報和諸佛的慈悲願行雙方機緣相合的結果。如果沒有這種特殊因緣的結合,很難出現佛法之陽光普照的光明劫。所以說佛、法、僧是千劫難逢的稀世珍寶。
2.“無垢”。佛是徹底破除覆蓋在光明心上的兩種無明惡習染者;法是無貪、無執、本質光明;僧是已出世,除去滯、礙、俗氣的污染者。因此,佛、法、僧是最純潔、最光明的事物。
3.“最勝能”。佛與佛法具有無限的智慧和無比的勝能,能使眾生超脫輪回之苦,獲得常樂我淨,是能勝世間最難勝的苦與魔者。
4.“世間最美”。佛和菩薩、聲聞、緣覺聖僧從真智慧中生,是光明智慧的傳播者,佛法是驅逐黑暗的無比光明智慧,光明智慧是世間最美之物,因此,佛、法、僧是“世間最美”。
5.“最高尚”。佛和菩薩無私、無我,具有平等對待一切眾生,無條件地、無分別地以大慈、大悲心為眾生的幸福快樂服務的最高尚的品德。佛法以這種高尚的情操培育眾生,使一切眾生變得高尚。因此,佛、法、僧是具備最高尚品質者。
6.“始終如一”。這是永不變質的特性。世間的一切好景不長,最親的骨肉親屬也有生離死別;最親的朋友也有分手的時候;權勢有時也會變成”毒酒”,錢財往往招來災禍,愛變成恨,親友變成仇人者屢見不鮮,世間上還有什麼永遠不變,始終靠得住呢?惟有佛菩薩和佛法,能使人增長智慧,破除煩惱,戰勝自身和外部邪惡,消除一切災難的根源,走上常樂我淨的道路,所以,佛、法、僧是始終如一,永遠不變,可以信賴,可以依靠,能拯救眾生脫離苦海的大救星。
根據上述的六條理由,稱佛、法、僧為“三寶”。“寶”者,是稀世珍寶,難得可貴,最真、最善、最美、無價之義。
(四)因三寶和果三寶的區別
要想深刻瞭解“皈依”含義,首先就要瞭解“因三寶”和“果三寶”所指的不同含義。
“因三寶”指的是身外的三寶。身外“三寶”中的“佛寶”指的是已成佛的釋迦牟尼等十方三世一切佛、本尊;“法寶”指的是佛所傳之法和諸佛功德、慈悲、智慧;“僧寶”指的是三乘見道以上的聖人、菩薩、十八羅漢、五百羅漢,密部的勇士、空行、出世護法類均屬於“僧寶”。皈依物件“三寶”中的“僧寶”,指的是見道以上的得道聖僧。見道以下的凡僧,自己尚未進入不退轉出世道,真智未生,意識最表層的見惑未破,無力拯救度脫別人,故非“僧寶”。現在,國內外有那麼一些不懂佛法、貪欲瘋狂之人,自吹已成真佛。然而,別說成佛成“聖僧”,就連世間道上的戒行純真、虔誠不二的真僧的標準都是現在的人很難達到的。凡對佛法有點信仰的人,很好地檢點自己的行為是最要緊的。
“因三寶”也可稱作“外三寶”。眾生迷途知返,覺妄悟真,首先要靠外三寶的作用。如埋在地下的植物種子,雖有生機,但如果沒有適度的空氣、陽光、水分,就永遠無法成長。眾生雖然有成佛的內因--光明心、佛種,如果沒有佛法住世的外部環境,不聞佛法,不入正道,絕無開悟見真的希望。因此《現觀莊嚴論》和《寶性論》明確指出,眾生的佛性種子,從睡眠狀態下覺醒的主要條件是受到大乘佛法的教誨,所以入佛道,必須誠心皈依“三寶”。
“果三寶”也可稱作“自身三寶”。皈依大乘佛法的最終目的,是自身“成佛”,及實現自身三寶。實現自身三寶之日,也就是自己全面徹底解脫之時。
自身三寶獲得的最低界限是見道以上。在見道上,獲得見道無分別智,破除見惑起,就算自己獲得道諦。獲得道諦,就是自身獲得了“法寶”,同時也就獲得了一般聖僧的資格,在八地獲得不退轉高位聖僧的資格。十地之末期,以金剛禪破除二障最細分習染而成佛時,才獲得圓滿“三寶”,佛、法、僧三寶融為一體。作為人格意識的佛,屬於僧寶的範疇,常樂我淨的自性身為佛寶,無上智慧法身為法寶,為獲得自身三寶的願心和一切善行為,是對果三寶的皈依。懂得這些道理,才能理解整個道的修行都包括在皈依法中的道理。
(五)真諦和俗諦三寶之分
“真諦”是真實和標準之義,俗諦是假名、現象、非真實之義。真諦“三寶”是真實的、標準的三寶,俗諦的三寶是非真實的假名“三寶”,或者說“准三寶”。
佛的四身中自性身和智慧法身是真諦佛,色體報身和應化身為俗諦佛。
法也有兩種:一種是說教性的、理論知識性的佛法,如三藏法典、經論宣教活動;一種是指佛、菩薩的智慧慈悲等殊勝功德和破悟境界。前一種是實施佛法教育的工具和手段,只是名義上的“法寶”,稱俗諦法寶;作為佛菩薩的思想品質,智慧功德性的法性,才是真諦法寶。
僧也有入道的凡僧和見道以上的聖僧兩種。入道的凡僧是俗諦僧伽,聖僧才是真諦僧伽。佛陀在《報恩經》中說:“皈依的對象是真諦僧伽,不是俗諦僧伽。”
“救星”也分真諦的和俗諦的兩種:道行圓滿達到終極位者是真諦“救星”,道行未圓滿者為俗諦救星。道行圓滿達終極位者和佛是同一概念。
“二種法”指的是說教性的經典理論知識和菩薩、聲聞、緣覺具有的道諦見真智慧和滅諦破障境界。經典理論知識像渡江河的船筏,是工具性的法,渡過江河後,船筏就沒有用處,需要拋棄。經典教義、理論知識性的文字詞語之類,完成傳情達意的任務後,就失去作用而要拋棄。在學道的菩薩、聲聞、緣覺羅漢等聖眾的見真智慧道諦和破障境界滅諦,並未達到究竟圓滿,他們自認為的圓滿者是一種假相,所以,這類道滅二諦法有假,包括菩薩、聲聞、緣覺在內的見道以上聖眾,雖破除煩惱障,但尚有可怕的知識障未除,或未除盡,所以,有所恐懼,未徹底自在,他們都不是終極救星。因此,“從終極意義上來講,救星除了圓覺佛陀,沒有別的”(見《寶性論》)。
(六)小乘派關於“三寶”的概念
大、小、顯、密乘的“三寶”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對“三寶”認識深淺和概念的劃分卻有很大的差別。對於這個問題學佛的人必須搞清楚。
小乘毗婆沙論派,對佛的色體只承認肉體和化身,不知有報身,認為佛的肉身屬於苦體,如釋迦牟尼成佛之前和成佛後是同一個色體,不能把這樣的色體截然分成凡體和佛體。色體身具有三十二相,可以被看做“佛身”,但不是佛和佛寶。“佛寶”是指佛身上的那種特有的覺智。經論派對佛的概念與毗婆沙派稍有區別,他們認為“具有三十二相的色體和佛的覺智法體都算是佛和佛寶。對法的概念,毗婆沙和經論二派基本相同,認為“法”有“教誨”之法和“悟性之法”兩種,真正的“法寶”是道諦和滅諦所代表的覺智和寂滅境界。“僧寶”是“聖僧”所具有的離欲狀態和覺智,不是僧體。
佛像和佛塔屬於佛的象徵,是紀念品,見佛像、佛塔,能引起對佛的無量功德的回憶,起到淨化思想意識的作用。朝拜、供養也不是朝拜供養這類偶像,而是想到對佛的朝拜、供養,和朝拜、供養真佛具有同樣的功德。佛門弟子要尊敬愛護佛像、佛塔,決不允許不敬和毀壞佛像,誹謗佛與法。禪宗中曾有燒佛像、辱駡佛陀之事,那是走火入魔的表現,精神正常的佛弟子決不會做出反佛的邪教徒才會作出的那種壞事。但把佛像和佛看成同樣的東西,認佛像為真佛是對佛法一竅不通的表現。佛像是物質的東西,佛是精神智慧的特性,佛像可以毀壞,但佛是不生不滅、無可毀壞之物。也就是說,佛像的存在是有時空局限的。但佛的存在沒有時空界限,像虛空一樣,無處不在。正如《不可思議經》中所說:“佛智所及之處,便有佛身。”又說:“誰念想到佛,佛便在其身旁。”三藏法典是宣傳佛法、實施佛法教育的主要工具。佛的無量功德中,說法的功德是救世度眾的最大功德。那些正確解釋經義的疏論與佛經具有同等的效力(《見寶性論》)。通過學習經論,才會獲得對佛與佛法的正確認識,一切真智慧和高尚功德,通過對佛法的聞思修才能得到。因此,絕不能輕視經典和經教的作用。因此,藏傳佛教在經典和佛像的陳列位置上,經典在上,佛像在下,決不允許把經典放在佛像下麵。那些所謂經典是“文字般若”而貶低經教的作用,不學習佛法理論而盲人騎瞎馬式的坐禪,是絕不會悟出什麼正道來的。這種不“播種”而想獲得“豐收”的做法,是頭腦發育不全的表現。因果規律不爽,有什麼樣的因,就會結什麼樣的果。不懂理論知識,沒有智慧明照,腦子裏一團漆黑無思無想入定,只能產生思想遲鈍、愚昧無知的因果同質效果,絕不會產生無知生智的違背因果邏輯的怪事。
佛法經典雖然非常重要,決不可忽視,但經典、經教只是象徵性的“法寶”,不是真正的“法寶”。真正的“法寶”是指那種通過聞思修,在思想品質方面、具體行為方面所產生的作用和悟性。通過學法,在思想意識和行為動作方面所產生的作用,才能真正拯救自己離惡脫苦,所以才是真法、法寶。口頭空說,光念經文,不解決思想行為方面的實際問題,和扮演佛、菩薩的演員一樣,不會有什麼樣的作用。對這個問題,學佛的人不能不引起重視。
(七) 大乘法和大乘“三寶”概說
“佛教是因材施教”的典範。三乘佛法是根據不同物件的機緣慧根所設的方便法門,所謂“法無定法,應機施法”就是指這種情況。大乘和小乘教,雖然都是佛教,但信仰物件、追求目標、思想境界、價值觀念、智慧見解、行為準則各個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別,雖同一術語,正如經中所說那樣,“說一樣的話,理解人各不相同”。同一個“四諦”法,大小乘理解各不一樣。“無我”和“空”,大小乘都講,但沒有相同含義。研究佛法的人,必須分清同一術語大小乘各派的不同概念。講大乘法時,必須按照大乘各派的說法理解,絕不能稀裏糊塗,張冠李戴。
大乘教之所以為大乘,因其確有實實在在的大的內容。彌勒菩薩在《大乘莊嚴經論》中將大乘概括為“七大”,即大法門、大事業、大智慧、大精進、大方便、大成就、大作用。
大乘法包括經論律所示現一切法門和廣深不可思議事理,蘊涵三乘道法、世間和超世一切智慧神通妙法,因此是“大法門”。
大乘法以大慈大悲心發大心,以度脫眾生,修證無上菩提,智不墮世、悲不離世、永遠濟世救眾為目標,自利和利眾同時並舉,互為因緣,因此是“大事業”。
大乘法中蘊含明察萬事因緣事相體用差別、法性平等如一的深廣敏細智慧,以無數事例開導顯現二無我深邃妙理。菩薩具有根本智、道智,佛具有遍知一切的大智慧,因此是“大智慧”。
大乘道眾以忍苦、大無畏的精神,用三個大無量劫發心,積資糧,圓滿六度大行,因此是“大精進”。大乘菩薩悲智雙運,慈悲不忍離世入寂滅樂境,智能永斷煩惱,是不墮世俗的大方便法門,住世度眾,因此是“大方便”。
大乘法能成就十神力、四無畏、十八種獨有品行等無上智慧神通,因此是“大成就”。
佛陀救世濟眾的願力和發心行圓果熟,平等無為地濟度眾生,因此是“大作用”。
在《現觀莊嚴論》中用“大心”、“大破”、“大悟”--“三大”概括大乘。
“大心”--以大慈大悲心平等對待一切有情眾生,即是救苦,利樂一切眾生,發心、修道、行善、證果成佛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眾生離苦得樂,這種偉大的胸懷、偉大的抱負就是大乘佛教的“大心”。
“大破”--破除自身無始以來虛妄顛倒意識造成的貪嗔等煩惱惡習和妨礙遍知一切智慧的無明所知障便是“大破”。
“大悟”--佛具有明察一切事物本質法性的如理智(真智)和明察一切事物因緣、事相差別的如量智(俗智),無著無礙,事事明瞭,是“大悟”境界。
以上“七大”和“三大”高度地概括了大乘法的精神境界。“乘”是運載工具之稱。運載無量眾生出苦海,一船同載六道眾生,此“船”大到無法再大了。世界上沒有比這更大的思想境界,這種思想境界和那些以獨善其身、自求解脫、自享快樂為目的的“小乘法”相比較,就有“小井”和“大海”的差別。正如寂天所說那樣:“一般世人,別說對別人發這樣的大心,就連為自己也不會想這樣長遠有利的心(世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又說:“別說做到,就連思想上出現一次利益眾生的念頭,其功德亦大於以無數珍寶供養諸佛。”我們自己是不是大乘教信徒,不能從自己皈依的教門、衣服和旗號上區別,而是要從有無上面所說的大乘菩提心上區別。有這種利眾菩提心,不論念經不念經,不論在家出家,都是菩薩。若無利眾慈悲心,戒行修持再好,至多修成個離欲小乘羅漢,別說成佛,就連進入佛道資糧道的資格也都沒有。因此,有人說“念經不如想好心,做好事”,這句話很有道理。光念經不行善是只說不做的“空談家”。一切世間的幸福都是幹出來的,佛法的一切成就也是按佛的教導實實在在幹出來的,修行也是幹,靠空想空談是成不了事的。學佛的人應該懂得這個道理。
大乘佛法對理事二諦,方便和智慧二道,色身和法身二果,對戒、定、慧,對觀、見、行,都具有獨特的見解、內容和修持方法。大乘教由於義理深廣,施教的物件是利根眾生,對一切法義的理解都有利根大智的特點,因此,對“三寶”的認識、概念和理論知識,對於正確認識佛與佛法,正確起信,正確皈依修持,對破除自佛教內外的各種無明邪見和偏見錯見,維護佛法的尊嚴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當今這個知識社會裏,佛門修持之士,若不能運用正確的理法教徒、弘法、護教,便無立足之地,一個信徒,如果不懂得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佛教的偉大之處表現在哪里等等這些基本問題,也很難堅持信念,戰勝邪惡勢力的圍攻。為此根據大乘經典,龍樹、彌勒、無著等菩薩諸開導論師的經論,根據藏傳佛教歷代大師,特別是宗喀巴大師及其弟子賈曹傑論師解說的《現觀莊嚴論》和《寶性論》等涉及的有關三寶的義理,集中簡要地作一介紹。
佛寶具有無為、自生、非思維言傳境、大智、大慈悲、大神能、自事圓滿、他事圓滿等八大功德。
前三德屬於自事圓滿的法性身,後三德屬於他事圓滿的智慧法身。
又按佛身劃分,佛有法身、報身、應化身。法身又分自性身和智慧法身。自性身具有五種功德和五種特性;智慧法身具有二智、五智、二十一組智慧神能。報身具有五常和五種特性。化身又分殊勝、工藝、普通化身等等。法寶具有無思、無二、無念、清淨、光明、對治、滅諦、道諦等八大功德。
僧寶具有如理見、如量見、自我見、離貪著、離滯礙、離俗氣、悟德、斷德等八大功德。
以上內容,下面分節敍述。
二、 佛寶解說
“佛”是“佛陀”的簡稱。佛陀是Buddha(布達)的音譯,其義為“覺醒者”或“覺知”。“覺知”是從虛妄顛倒的迷夢中覺醒和覺知一切事物現象和本質的意思,其中包括“破妄”和“知真”的雙重含義。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佛的本質和特性。
(一)佛的定義
具有無為等8種殊勝功德為佛寶。
1.“無為”是佛的自性身中的“自性清淨分”的特點。“有為”是靠因緣所生、有生有滅、不離時空之各事物的特性。無為法如虛空,非因緣所生,無相無色,不生不滅,沒有時空界限。我們所看到的天空是眼視物件,是一種顏色,不是真虛空。“虛空”非色,如何能見?“虛空”的概念是憑知覺獲得的,“虛空”就是“無物”之義,是“有”的對立面。“空”雖然是“無物”,但如果沒有“虛空”的存在,一切事物的產生是不可能的。例如:如果沒有宇宙空間,這地球和太陽、行星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如果沒有女人子宮中的那些空間,胎兒的形成是不可能的。所以說“空中生有”是事物的客觀規律,要認識“佛”的“無為自性”,就要知道什麼是“原本心性”--本覺和其離垢狀態“始覺”。
任何一個有情生命,包括高級生命的人和天人、低級生命、微生物種都具有一種程度不同的感覺和反應能力--原本覺心。凡是清澈晶瑩的東西都有反映能力,比如水晶和鏡子。《因明論》中“心”的定義是“光明能見”,所以將有情生命的這種能見特性稱做“光明心”。這種光明心的本質光明如水晶體,是清淨光亮的,所以稱“自性清淨”。但由於受無明虛妄顛倒意識所產生的貪、嗔、疑、慢、邪見等煩惱的影響,光明心變得渾濁不清,就像一潭清水流進污泥濁水,變得渾濁不清一樣。光明心的這種受污染狀況稱做“帶垢光明心”(即受染光明心)。因這種無明煩惱污染不是後來才有的,而是無始以來與原本光明心同在,所以將原本光明心分為染分和淨分。淨分是從心性的本質上來說的,假若心性本質混濁不清,就沒有澄清、磨光變得晶瑩的可能性。如岩石再磨也不會變成水晶。正因為心性本質清淨,再受污染也有變清的可能性。本心的這種可變清淨的可能性,就是眾生共有的佛心--如來種。如來種、佛種,僅僅是一顆菩提樹的種子,絕不是菩提樹。這個概念要搞清楚。《佛心經》中明確指出:“這種自性在未除污染之時,是‘眾生種',除去部分污染之時是‘如來種',除去全部污染之時是佛的‘法身'。”有人曲解《佛心經》的精神,說什麼“眾生本來是佛”,這就等於說“樹種就是樹”一樣的荒唐可笑。如果樹種等於樹,就請用樹的種子蓋房、做傢俱試試。如果眾生都是佛的話,那些殺人放火、偷盜詐騙的壞人都是佛了,佛經中從來沒有這樣荒唐的說法。把這種“原本光明心”稱做“佛種”、“如來藏”的原因有三點:
(1)佛從眾生中出(佛是眾生修成的)。
(2)諸法自性平等,即相同,眾生的自性和佛的自性,本質上都是緣起性空(佛性本空),沒有兩樣。
(3)眾生的心性本質光明清淨,在適當的環境條件下,有消除無明、明見真理的可能性。
根據上述三個原因說“一切眾生都有佛種”(見《寶性論》)。
“自性原本光明”這句話,本身就暗示了“現狀混濁”。本質光明,現象混濁,是眾生心的特點,“光明”表心性的淨分,“混濁”表心性的染分。一染一淨,一事一理,這就是心性的辯證法。佛法的根本就是解決心性去染的問題。如果眾生原本就是佛,心性沒有被污染,佛出世、轉法輪、慧光普照的一切工作就毫無意義了。如果眾生心智昏暗。沒有可塑性,這佛法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眾生心性本質光明,混濁不清非本質,可以改變。這就是佛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前提。
眾生的光明心性、佛種從迷夢中醒悟的表現是理性的發現和愛與慈悲心的萌發,這方面的差別就是無明污染的輕重差別。唯識論認為有斷種,即無可救藥的壞種,但中觀論認為,一切眾生都有本具光明心這種自性,萬物自性平等,不可能有斷種--這就是一切眾生都能成佛的理論根據。
心性雖然有染、淨兩個方面,但清淨受染汙,污染在清淨之中,水乳相融,無法截然分開,因此,眾生的染、淨二心,本是一體。在見道以上(即所謂開悟)才能分清本質和現象,分清染分和淨分,直至消除全部污染成佛。消除污染所獲得的清淨分,被稱做始覺,或自性清淨。眾生心性受污染,清淨分不顯露,處於潛藏狀態,污染未除,也談不上“離垢清淨”。所以眾生沒有“二淨”,見道以上的菩薩處於染淨摻半、半染半淨狀態,只有佛才有“二淨”功德。
對眾生心性的潛藏狀況,就如污穢藏金,骯髒的垃圾中不知有金塊而被拋棄。如果發現它的價值,取出自身的寶藏,就會成為最富有的“富翁”。對“自身寶藏的開發”,說的就是自身光明心的開發,真智的開發。對這種開發過程,就如加工寶石的過程。再好的寶石也要經過能工巧匠的細緻加工,否則就不會變成無價之寶。這說明人光有原本光明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因為這光明心受無始以來無明惡習的薰染,已變得昏暗無光,混濁不清,如果不經過智慧妙法的徹底加工、澄清、磨光,雜質污染沉澱越來越厚,就很少有重顯光明、“黃土變金”的可能。眾生從總體上來說,都有成佛的良好因素,但實際上成佛的可能性很小。因為成佛不但需要內因,而且還需要充足的外部條件,就像沒有適當的溫度、水分、空氣、土壤的植物種子永遠不會發芽一樣。因此,眾生雖然有佛種,但從人心的受污染程度和外部環境估計,人變惡魔的可能性比變佛的可能性大,向下墮落的可能性比向上升騰的可能性大。從現實社會中私心和公心、善行和惡行的數量對比和發展勢頭來看,人變魔下墮的可能性大於變佛上升的可能性的推論大概不會錯。
眾生的受污染的原本光明心,經過世間道和出世二道的洗滌淨化,達到佛地時,不但變成二淨法身,而且由於福慧雙修的功德願力、善行,會生出許多前所未有的智慧神通。這種新增成就是“增長種”的成就。“自性種”的事諦屬性是無始以來生生滅滅、相續不斷的生命和意識的續流。“生生滅滅”是無常性,“相續不斷”是連續性。有人把這種“原本自性”看做“永恆不變”是違背佛法“一切事物皆是無常”的根本原則的。這種自性從理性角度講,是“性空”。佛經中所說的“佛性本空”就是從這理諦角度說的。講佛法不分二諦、二義、有時說空,有時說有,說空,則空洞無物;說有,則本性實有。這是自己陷於矛盾、悖論不能自拔的表現。很多人在“佛性論”問題上理解產生錯誤,認為“原本自性是永恆不變的”。既然眾生的自性是永恆不變的,要麼純潔污染,要麼染無淨,只有這兩種可能性。因為“染”是一種變得渾濁不清的“變化”,既然是“永恆不變”,怎麼會有“變化”,這種“不變與變”的自相矛盾,如何解決呢?凡是物質和精神的一切存在。沒有永恆不變的存在,只有否定的概念“空”所表達的事物才是不生不滅、永恆不變的,如虛空、未生、已滅之物。原本自性以及轉世的靈識等,是生滅連續不斷的續流,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如果永恆不變,前世的豬狗轉生為今世的人,其意識必定和豬狗一樣;前世的人轉生今世的豬狗,也定會說話。佛家的觀點是一切有為之法,都是即生即滅、生滅之流,包括佛的報身這類所謂“永住”之物,也是無間斷續流,絕對不是什麼絕對的永恆。
佛的八功德中“無為功德”是佛身中的“自性清淨功德”。正如上面所說,眾生的自性在本質上雖然清淨,但實際上受染,從來沒有清淨。只有見道以上菩薩在十地末期用金剛禪徹底破除煩惱、所知事理二障的最細微的種子和習氣的第二刹那,便進入徹底斷除、圓滿覺悟的佛陀境界。從斷德來說,佛具有自性清淨和離染清淨的“二淨”特點。“斷”就是特指一種根除、不再複生的意思。“滅諦”是苦與苦因斷除的一種永恆清淨狀態。“滅諦”斷德為什麼稱永恆無為呢?凡是有色有相、有所作為、有時空特點的事物沒有一樣是永恆無為的,只有虛空無生、無滅、無為。過去曾有過,但現在已不存在的東西,屬於“永恆”,如昨天的時間,已打碎的玻璃杯,不會複生,已變成斷滅、無為的狀態。未來的時間、未生的事物,現在尚未出現,也屬“無為”。“滅”分擇滅和非擇滅,未生、自然已滅之類屬非擇滅;破除煩惱之類屬擇滅。“擇滅”的意思,是用智慧進行分辨抉擇,將錯誤的東西破除之義。斷滅狀態是原有之物的被消除狀態,比如一個很乾淨的水晶瓶,原先瓶裏面裝著很髒的東西,有人倒掉了瓶中的髒東西,並用清洗劑洗得乾乾淨淨,晶瑩放光,這時瓶子就處於清除掉髒東西的清淨斷滅狀態。“清淨”就是瓶子的“斷德”,這個瓶子從此不會再裝髒東西,永遠將保持清淨。但是,“清淨狀態”本身不起變化,無所作為,這就是清淨無為、永恆不變的寂滅、虛空狀態。佛的自性清淨就是永斷二障的清淨無為、無形無相、虛空寂滅狀態。
2.“自生”功德。“自生”功德是指無動機目的、無意識、不動念、說法度眾等一切利樂眾生之事自然而然,按眾生的意願完全可以完成的自然作用。這種自然、自生、自如作用,像雨露和空氣,或山水環境對眾生的有益作用一樣。這類天體和自然物,雖無心無意,卻能以本身的自然性能利益萬物。這種自然性能,因“無心”所以才無選擇、無私、無傾向,一律平等地起到利益萬物的作用。因不受思想意識支配,這種作用才完全進入自然運行軌道,如地球的運轉周而復始。佛的這種利益眾生的自然性能,是佛未成佛前發的大願心、大慈大悲利眾心和無量世紀修六度大行的殊勝因緣結果,是長期修慈悲、從事利眾事業的慣性作用。佛的不可思議的作用,完全進入了一種慣性軌道,不需要主觀意識的推動。
有人也許會說:“既然佛的作用是自然的、無意識的,那麼供養佛、求佛的保佑、皈依佛會起什麼作用呢?這和請太陽報佑、請天上下雨有什麼不同呢?”太陽普照萬物,但如在山洞裏和地下室或夜晚,也都不能見到陽光。天空佈滿了微波和無線電資訊,如果沒有接受這類資訊的電視機和收音機或不打開開關主動接收,都不能收到這類資訊。“靈感”、“應驗”對佛來講,是一種自然的性能,要充分發揮這種自然性能還要靠自己。一個有經驗的人,可用凸透鏡對準太陽燃起火來。世上萬物各有其自身的性能,若能合理利用就會產生應有的作用,如果不利用就不會有什麼作用,所謂“靈感”、“效應”也就是這類自然性能的作用。
佛的這種自生成就、自然作用,是破除所知障的結果。菩薩在八地以前徹底破除了煩惱障,但八地到十地還有以執著為特點的所知障。執著習性,妨礙遍知智慧的產生,所以稱所知障、意識障。因妨礙無著無礙智慧的產生,妨礙徹底明見真理,所以也叫理障。破除所知障,佛的一切行動作用都進入自然運行狀態。
3.“非思維言傳境”。這是佛的見性真智的特點。見性真智,也譯作如理智、真智、法性智、理遍智、無上菩提等等。
見道以上的菩薩也有定中見性智,但學道的見性智慧,因未消除所知障,所以並不完全真實、透徹,不能明瞭一切事物的法性。“法性平等”就是說一切事物的根本性質都一樣,若瞭解一個事物的法性,就瞭解一切事物的法性共性。但在未開悟的見道以下的眾生,對法性、自性、共性的瞭解,要通過分析、推理,其結果只是一種理性概念,而不是現觀經驗。在見道中產生超世第一智,即見道智後,觀照法性、自性,就不需要經過分析、推理、思辨的認識過程,好象眼睛看東西、口品嘗食味那樣,完全是不參與思維活動的現觀直覺。這種現觀直覺親驗感受,是具體的體驗,不摻雜任何主觀想像中的抽象概念成分,因此無法用表達抽象概念的符號語言來表達得那樣具體充分。所以,這種現觀直覺境,稱做“離言境”、“離思維境”。人的思維是借語言符號進行的,離開語言,思維活動就無法進行。但五官直覺感受不需要借助語言思維,沒有語言思維功能的動物也照樣有五官感受,而這種直覺感受,也無法用語言直觀地表達。語言所表達的是抽象的概念,理解語言所表達的意思也是抽象的。所以,開悟以後的菩薩等聖人的定中現觀智的感受境界,凡人因無開悟的經驗而無法瞭解。佛的現觀智境,未成佛的菩薩也無法感受,因此,這種智境被稱做“自見自悟”境界,是無法想像、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深密境界。
佛的見性真智有三個特點:一是現觀直覺,如鏡中顯影,無名相思維活動,如前所述。二是“無二見”即主體意識和客體物件融為一體,如夢中境。夢中吃蘋果,並無蘋果,吃的人和所吃的蘋果都是主體意識,實際上這是“主客無二”的最好例子。但由於虛妄意識的習慣性作用,在夢中仍然現出主客觀對立,似乎自己是自己,蘋果是蘋果。這種主客觀對立的消失,就叫“無二”見智。三是遍知一切。見道以上的聖智都有現觀和無二見兩個特點,但所見範圍是有限的,其準確性、清晰度也是有限度的,而且只有入定中才有這種現觀智,出定之後仍變成有名相的、有分別的世俗智。而佛的見性真智是遍及一切事物的、真法性的,是“全知”,已沒有入定、出定的分別,一智同觀一切事(諦)理(諦),智慧圓明通達,無滯無礙。
4.“大智慧”。是指佛的一切種如量智,也叫事智、權智、相對智。佛智的特點是不但能明見一切事物的法性,也能知一切事物的種類形象、性能和事物的時空位置等等。這後一種智慧就稱“一切種如量智”。“如量”就是知一切事物,佛的智慧和事物的總量相等之義。人的智慧對事物的覆蓋面是非常有限的,見道以上菩薩智慧的覆蓋面比人大得無比。但在未成佛前,有妨礙遍知的所知障,所以,不能覆蓋所有事物。證得無上菩提,成佛後障盡除,智慧圓滿,佛的智慧就成為遍知的智慧,即能知的智慧和所知的事物總量完全相等。“正等正覺”的真正含義,也是無所不知,智慧和客觀事物等量(等覺),絲毫無差錯(正覺)的意思。
佛法認為,這種遍知智慧是無數世連續不斷修定修慧的結果。人的智力經過特殊培養,可以達到超過常人無數倍的程度。但這才是一生中的學習修煉的成績,如果一世接一世地修煉下去,智力的增長、智慧覆蓋面擴大的可能性完全是合乎邏輯的。這種智力的不斷增長,達到極限就是佛智。
佛教是徹底的因果論者,一切事物有其果,便有其因。遍知一切智慧的因緣是重知識,重學習,擴大知識面,加深知識深度,不斷提高智力層次。佛教“五明”包括知識面極廣,所以彌勒菩薩說:“不學五明,雖大菩薩也成不了遍知。”迷信宗教都反對科學,因為科學是迷信的死敵,它們不可能共存。但佛教不反對科學,,它提倡研究一切事物,增長知識,提高智力,為成佛、為利益眾生服務。科學發展越來越多地證明了佛經中許多觀點的正確性。故而有人說現代科學對佛法提供了許多實證根據。
佛雖然全部成為無分別現觀智,但是佛慧知眾生的有分別智境,所以,能夠像鏡中顯影似的顯示完全與眾生的正智相符的智境。這是宗喀巴大師獨到的見解。
佛的遍知一切的智慧,是心識的智慧,所以它是有為法,是“五蘊”轉化為識的特種功能。凡眾的肉體和精神是相互依賴的關係,但肉體是物質,精神是無色無相、不受時空限制的一種能量,不是同類事物。五官之識也各司其職,功能不一樣。但成佛後佛的有色之身也是智慧的化現相,億萬化身都是一體智慧,不但五官是全能,如眼能聽音,耳能觀色,皮膚觸覺有耳、目的作用之類,而且每一個毛孔都具五官的作用,具有全息性作用。所以,智慧作用就如《不可思議經》中所講的:“佛智所及之處,就有佛身;佛身所到之處,就有佛光;佛光所照之處,就有佛聲;佛聲所及之處,就有佛心。”還說:“誰想到佛,佛就在他身旁。”因為佛的智慧是遍智慧,智慧之光覆蓋一切事物,沒有一樣東西不在佛智的照射之下。因佛的身體也是智慧身,所以佛智所到之處,就有佛身、佛光、佛聲、佛心、佛能等等。這雖不可思議,但推理完全合乎邏輯。
5.“大慈悲”。凡是佛教,都講慈悲,小乘人不殺生、吃素等都是慈悲心的表現,但只有菩薩和佛才有“無相慈悲”或“無緣慈悲”。“相”和“緣”指的是原因和條件。世人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但佛家的大慈大悲講的就是無緣無故的愛和慈悲。捨身飼虎、割肉喂鷹的行為就體現了佛的大慈悲心。正是這種震撼人心的慈悲力量使佛變得無比偉大,贏得了無數信眾的敬仰崇拜。生活事實證明,這慈悲愛心的力量是無窮的。對毒蛇猛獸施以愛心,它們也會變成朋友;把敵人當作親人,敵人也會變為親人。
慈悲既是佛田籽種,又是佛田茁壯成長的雨露,也是佛田成熟的豐碩果實。這說明如果沒有慈悲心,就不會產生為眾成佛的心願;如果沒有慈悲心,六度大行就缺乏動力和保證,福慧功德無法圓滿;如果沒有慈悲心,證菩提時就會墮入寂滅自樂的一邊,不會從事濟世度眾的事業,若是那樣,眾生就不會有豐碩的佛田果食可享受。由此可見慈悲心對成佛的重要。佛法濟世的法寶最重要的只有兩件,即慈悲和智慧。只有慈悲心和智慧相結合才能在濟世利眾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大乘佛法主張悲智雙修,把佛的大智慧稱做以慈悲為核心的智慧,視慈悲為“佛父”,“智慧”為佛母,只有父精母血相結合,才能孕育出佛子。當今學佛的人聰明智慧有餘,慈悲愛心不足,所以,往往是“胎兒”發育不全,慧苗營養不足,因而,更需要在慈悲愛心方面多下功夫。
6.“大聖能”。聖能指佛的大慈心和大智慧的功德能量和神通作用。佛的聖能中最重要的是佛的智慧和慈悲遍及一切的作用和永不間斷的永恆作用。屬於佛的聖能範圍的五眼、六通等等將在後面智慧法身146品中再介紹。“佛的定慧之力不可思議”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改變時空常態的自在功能。佛經中說“一劫一刹那”,“一粒塵空間可容納三千大千世界”。已往對這種改變時空的自在功能是無法理解的,但愛因斯坦發明相對論以後,它們已變成了人們可以理解的問題。時間的相對性和速度、體積的相對性的理論已證明了佛法中時空相對說的正確性。
7.“自事圓滿”。是指三自在,包括前三條功德。證得無為,是從生滅的迴圈中超脫而獲得不生不滅的自在;證得自生是行為動作從意識的約束下解脫,獲得自由運轉、自然成功的行動自在;證得見性真智,從不可知的困境中解脫,獲得了無著無礙的遍知自在。要想讓眾生超脫生滅輪回,破除二障,獲得徹悟自在,首先自己要超脫輪回,獲得徹悟自在。因此,將佛的這種斷悟功德稱做“自事圓滿”。
8.“他事圓滿”。包括遍知一切的智慧和慈悲、聖能。沒有遍知智慧和聖能就無法勝任濟世度眾的重任;沒有慈悲愛心,就不會承擔濟世度眾的大任。所以,智慧、慈悲、聖能都是濟世度眾所必備的條件。因此稱佛的這類屬性為“他事圓滿”。佛的“他事圓滿”還包括色體、報身、應化身和度眾事業。
(二)佛的四身
佛身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幾種。但佛身的本源是法身。法身的定義是:福慧雙修圓滿究竟結果。六度行中前三度佈施、戒、忍屬於福德資糧,後二度定、慧屬於慧資糧,精進是福慧資糧圓滿的共因。有形色身是慈悲善行的結果,無形法身是修持定慧的結果。
有情生命都有“五蘊”,即色、受、想、行、識。色是有形的身體,受想行識是無形的靈識作用。經過福慧雙修,眾生的色體轉化為佛的色體,眾生的官識和心識轉化為佛的智體,這是粗略的分法。細分,色身有報身和化身,法身有自性法身和智慧法身,共為四身。色身如太陽的本體,自性身如太陽的能源,智法身如陽光。有光就有發光體,色身是發光體,法身是光。理諦和事諦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失去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也就無法存在。佛的色體、智慧和慈悲、利眾作用等屬於“有為法”的功德屬性,都屬於事諦,自性和法性的共性屬於理諦。這兩方面的高度統一就是理事無礙的法性佛。不分色體、法體,總稱“法身”是指佛的“共性”,“自性身”是指佛德空性。在佛法中只有共性和空性是永恆不變的,其餘一切存在都屬於有為法,都有運動變化的特性,所以佛的理智共相法身和自性身是永恆不變的。智慧法身本質是智,是有為法;報身是連續性的不間斷存在;化身是應化續流不斷的存在。當所有眾生解脫成佛之時,就是佛的度眾事業告終之時,那時佛的化身也將失去存在意義而最終消失。但實際上眾生成佛是有限的,永遠不可能沒有眾生,因此也就永遠不會沒有佛的化身和佛法,所以佛經中說:“佛陀永不入寂,佛法永不熄滅”。
1. 佛的報身的定義和特性
報身的定義是無量慈善功德福報成果,或者享用大乘道圓滿法樂之有形身。報身也叫受用身、享用身,有五恒定和五特性。
五恒定是:身有三十二相,八十好,永恆不變為身恒定;常住色界無上天為地恒定;身邊聽法之眾只有登地菩薩聖眾,為引渡物件恒定;所說之法全是大乘之法,為法恒定;住世直到一切眾生超脫輪回為住世恒定。
五特性是:身顯相好常說法;聲具六十四音說大乘法;心懷大慈悲,利眾之事永不停;無意識活動生自然效應;依眾生的心意,應化無窮。(見《寶性論》)
2. 佛的應化身的分類和特點
應化身是從報身化出的引渡眾生的變化身,分為殊勝化身、技藝化身、普通化身三種。
殊勝化身,也稱應身,是身具三十二種偉人相和八十種隨形好標誌,以教主身份設教、轉法輪、引渡眾生的殊勝化身,殊勝化身如佛祖釋迦牟尼。大乘認為印度的釋迦牟尼是色界無上天成佛的釋迦牟尼報身佛的應化之身,他的厭世出家、修行、證果、傳法、鬥法破魔、示寂等行為是引渡眾生的一種方便現身說法行為,顯示涅槃是為了說明諸行無常的道理。實際上釋迦牟尼早已成佛,根本不需要堅持苦行,進行修煉。
殊勝化身和報身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種隨形好簡述好下:
三十二相是: ( 1 )手足心呈千輻輪紋;( 2 )足心平;( 3 )手足指間有薄膜相連;( 4 )手足皮膚柔軟白嫩;( 5 )兩手背、兩足背、雙肩、背部等七處肌肉豐滿;( 6 )手指細長;( 7 )足跟寬平;( 8 )身材魁梧端直;( 9 )足踝不外露;( 10 )身毛向上向右倒;( 11 )小腿肌圓而豐滿如鹿;( 12 )雙手過膝;( 13 )、男根內藏;( 14 )膚色金黃有光澤;( 15 )皮膚細嫩;( 16 )身毛右旋;( 17 )眉間右旋白毫放光;( 18 )胸寬背闊如雄獅;( 19 )肩頭圓滿;( 20 )雙臂豐滿;( 21 )口中津液能使食物變得香甜;( 22 )伸雙臂與身高相等;( 23 )身體上下比例相等;( 24 )頭頂有肉髻,高四指;( 25 )舌柔軟寬長,伸出可覆蓋面部;( 26 )聲音宏亮清晰;( 27 )說話具有吐詞清楚、音調動聽、邏輯嚴密、韻味深長、扣人心弦等五種特點;( 28 )雙頰豐滿如獅面;( 29 )齒潔平整細密;( 30 )上下各有 20 齒;( 31 )雙目漆黑明亮;( 32 )睫毛稠密勻稱。
八十種隨形好:( 1 )指甲紅潤;( 2 )指甲有光澤;( 3 )指甲豐滿中間高起;( 4 )諸指圓潤;( 5 )諸指秀長;( 6 )指肌豐滿;( 7 )脈深不露;( 8 )筋脈無結;( 9 )足踝不突出;( 10 )手足平直;( 11 )行走時前胸突起如雄獅;( 12 )行走隱健如大象;( 13 )行走輕盈如天鵝;( 14 )行走有力如牛中之王;( 15 )向右顧視;( 16 )行步姿態端莊優美;( 17 )行瞳身不搖擺俯仰;( 18 )身體柔軟靈便;( 19 )皮膚潤澤清淨;( 20 )五官、身軀比例協調;( 21 )肌膚潔白透出紅色;( 22 )肌肉細膩柔軟;( 23 )身清秀;( 24 )呈現一切偉人相;( 25 )身體寬闊勻稱;( 26 )行走步子很整齊;( 27 )體貌常如少年;( 28 )肌肉無扁平下陷狀;( 29 )身軀豐滿;( 30 )身體健壯有力;( 31 )肢節勻稱;( 32 )目清秀;( 33 )腰圓;( 34 )腹部平整;( 35 )不伸手伸腰;( 36 )腹肌豐滿下垂;( 37 )臍右旋;( 38 )臍眼深;( 39 )體形優美;( 40 )行為莊重;( 41 )身無痣斑;( 42 )手軟如棉;( 43 )手紋有光澤;( 44 )手紋深而清晰;( 45 )手紋不斷;( 46 )面非狹長形;( 47 )面相略呈圓形;( 48 )舌平整;( 49 )舌薄而柔軟;( 50 )舌紅潤;( 51 )聲音宏亮如象鳴,深沉;如輕輕的雷聲;( 52 )聲韻優美、語氣柔和;( 53 )齒形圓;( 54 )齒鋒利;( 55 )齒潔白光滑;( 56 )齒勻稱整齊;( 57 )犬齒尖細;( 58 )鼻樑高而端正;( 59 )鼻孑 L 清潔;( 60 )眼球清潔;( 61 )眼睛大而眼角細長;( 62 )眉厚濃;( 63 )眼球黑白分明,如初開蓮瓣,白裏透紅;( 64 )雙眉彎長;( 65 )眉毛柔軟;( 66 )眉毛生長整齊;( 67 )眉毛漆黑有光澤;( 68 )雙耳肥厚垂長;( 69 )耳輪平正端直;( 70 )聽覺靈敏;( 71 )額部寬廣;( 72 )額部平正豐滿;( 73 )頭顱圓形飽滿;( 74 )頭髮漆黑有光澤;( 75 )發厚濃;( 76 )發綿軟;( 77 )發稠密;( 78 )發細潤;( 79 )發有自然香氣;( 80 )手足有萬字狀等吉祥紋絡。
技藝化身,是諸佛為濟世利眾,化生為具有特殊工藝技巧的藝術師、樂師、醫師、建築師等各種能工巧匠,施以種種方便智慧,濟度、開化眾生,創造文明,造福眾生的化身。佛法認為在一切造福眾生、利樂有情的事業中都有佛的參與或佛的感應。很難說那些造福人類的科學家中,沒有佛菩薩的化身,這從佛法理論上講完全有可能的。認為佛菩薩只在佛教徒中的看法是對佛教理論所知甚少的表現。
普通化身。普通化身有情種化身和非情種化身。前一種如《法華經》中所說佛的應化三十二相,其中有化為聲聞、緣覺、菩薩的;有化為僧、尼、居士的;有化為帝釋天、自在天、天王、天神的;有化為帝王、王后、大臣、將軍的;有化為長者、賢哲、才士、美女的;有化為一般人的和各類動物的。眾生因緣各異,一種佛菩薩的形象未必能度化一切眾生,因此,諸佛以慈悲和無礙智慧,洞察一切眾生的心理和因緣,因時、因地、因眾生機緣應化濟度。這種不以佛菩薩的公開身份出現的各種佛菩薩化身,除了從他們的利益眾生的大善大德行為和造福眾生的事業進行判斷而外,無法確認,但他們自己從不暴露大賢大德、佛菩薩的身份。這和當今社會那些自稱佛菩薩,裝神弄鬼,招搖撞騙的人有本質上的不同,不可同日而語。
非有情化身是應化眾生所需生活條件,如衣食房屋、五穀、清泉、車船橋樑、錢財藥物、山川草木等等。這裏特別需要說明的是,諸佛可以化現山水草木,但草木絕非有情識的生命,純屬無情識的自然物,既無轉世的生命,也非六道眾生。所謂“萬物有靈”的觀點,不是佛家的觀點,佛家是從來反對“萬物有靈”論的,早就被佛教眾多因明學家駁得一無是處。
3. 佛的自性身定義及其分類
自性身也稱理法身,因其性質純屬空理,故稱“理佛”。萬物自性本空,法性平等,沒有空有的差別,因此,佛性也就自然是空的。《寶性論》中所說的“佛性本空”,就是指佛的自性身、理法身。
自性身的定義是:具有二淨德性的終極理性為自性身。這定義說明:第一,佛的自性身是“二淨”境界;第二,自性身是性空理體,是寂滅無為的境界。
4. 智慧法身的定義及其分類
智慧法身是佛的智慧和神通、慈悲、聖能的總合屬性,因以智慧為主,或者說神通、聖能的本質是智慧,大慈大悲的理性也屬於智慧範圍,所以通稱“智法身”。
如理如量所見,一切無上真智慧是智慧法身的定義。從智慧法身的本質上分,只有兩種,即如理智和如量智。
“如理智”是遍及一切事物的終極理性的真智慧,所見和事物的理性完全一致,所以是真智和實智。這個“實”是“真實無假”之義,並非所見“實有”。諸法性空,“性空”的“空”是“實有”的否定概念,與“實有”對立。所謂“實智”就是說這種智慧所見空相是正確的,並不是說實智所見為“實物”,世俗智所理解的“空理”,只是抽象概念的理解,而不是無分別直覺現觀智。菩薩和聲聞羅漢之類的見性聖眾,能觀事物的理性,但不能無分別地現觀所有事物的理性,因為尚未破除所知障。只有佛才對一切事物的法性終極之理了若指掌,並且在一刹那間同時觀一切事物無滯無礙,這就是如理遍及智。
“如量智”是遍知一切事物的現象、狀態、因緣、性能、種類、差別、聯繫、數量等情況的智慧。對佛的這種遍知一切智的神奇性,佛經中舉例說:“若把南瞻部洲的所有樹木燒成炭,投入大海進行攪拌後,再撈起來,佛也能準確辨認每個炭塊屬於何地、何山、哪棵樹的哪個部位,一一可以復原。”
這種“如量智”也稱事智、權智。因這種智慧所見屬於與理諦相對的世俗諦,故稱事智。因為這種智慧的作用完全是為了度脫眾生,正確標準是按眾生的所見標準確定的,眾生所見受眾多主客觀因素的限制,呈現虛妄相,故稱俗智所見為假像。凡人都是以假當真,習以為常,不知是假。但對以假當真的凡人只能顯示假像,以符合凡人習慣的世俗知見,開導引渡,才能見效。因此,將佛的這種適應眾生心理習慣的一切形象和智慧方便法門,統統稱做俗諦事相。因這種智慧是方便智慧、權宜之計,也稱“權智”;與絕對真理如理智相對,也稱相對智。其真理性是相對的,與世俗的假見相對而言是“真”,與終極真理相對而言是“假”,因此,它是相對真理。
按佛智的不同作用分類,可以分為五種,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
唯識論持八;識轉五智之說。中觀派和金剛乘一致認為,由五蘊轉化為五智、五佛,不承認唯識家的“八識”之說。
大圓鏡智是五蘊中的“色蘊”轉化成智的。人體之五官識的五根屬於色體(物質),觸覺遍於全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體識的基礎眼根(視神經)、耳根(聽覺神經)、鼻根(嗅覺神經)、舌根(味覺神經)、身根(觸覺神經)屬於細微色體。五官之識覺的功能完全是直覺,沒有思維活動。成佛時這種細微色體五根和與五根不可分離的五官識,經過修煉淨化,轉化為智慧。因這種智慧是無分別現觀,如鏡現影,故稱“圓鏡智”。圓鏡智的人格化的佛,在密宗中稱大日如來、遍照金剛。
“受蘊”是人體身心的感覺功能。從性質上分,有身心感覺舒服愉快的“樂受”,感覺不舒服、不愉快的“苦受”和感覺不苦不樂、不喜不憎的“中性感受”三種。受蘊經過淨化,成佛時轉化為“平等性智”。因為一菇苦樂感覺起源於虛妄心識,斷除二障,已無妄心,苦樂的幻覺消失,諸種感受完全變得相同,諸法平等,人世的榮辱、得失、愛憎、苦樂、生死等對身心引起的不同感受完全消失,這種境界便是佛的“平等性智”。平等性智人格化的佛稱“寶生佛”。眾生的苦是一種苦的感受,無苦的感受就是樂。生命最寶貴的是快樂,這種智慧境中,苦樂平等,無樂無苦,故稱“平等智”為“寶生佛”。
“想蘊”是一種能分辨事物具體形象、標誌,判斷事物性質的認識功能。由眾生的想蘊將各種事物分成可愛的、可恨的和中性的,然後愛其所愛,恨其所恨。無端生愛恨,由愛恨引起各種造業行為。眾生的這種分辨功能,受眾多主客觀條件的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不符合客觀事物真相的妄想妄執占主要地位。如果沒有妄想妄執,就不會產生愛恨煩惱。克服煩惱,首先要斷除妄心妄執,其根源就在這裏。經過淨化,在成佛時,這種想蘊就化為“妙觀察智”。妙觀察智的人格化的佛是阿彌陀佛,譯義為“無量光”。無量光佛所代表的妙觀察智,實質上就是遍知一切的事相智。“無量光”就代表遍及十方萬物的妙智慧。
“行蘊”是色、受、想、識“四蘊”範圍以外一切心理活動的總稱。行蘊有與心識有關的相應性行蘊和與心識無關的不相應行蘊(詳見《俱舍論》)。行蘊經塓淨化,到成佛時轉化為“成所作智”或叫“作事智”。其人格化的佛為“諸事成就佛”或“不空成就佛”。因“行蘊”直接與行為動作有關,所以其轉化之智慧稱做“作事智”。
???? “識蘊”是諸識的總合識蘊合也包括五官之識,但官識與色體轉化為圓鏡智,所以這裏所說的“識蘊”是指第六識心識。“心識”的“心”並不是五臟中的“心臟”,“心識”的根也不是“肉團心”。眼識從眼根生,耳識從耳根生等等,前五識的物質載體是各自的“根”,第六識心識無固定的物質載體“根”,是“依前五種識而生”(《俱舍論》),就是關於色的心識依眼識而生,關於聲的心識依耳識而生等等,依此類推。心識對色聲香味觸的認識,要靠眼識、耳識等等的媒介,不能直接感受外境。心識有直覺和思維兩種功能。平常的心識直覺往往與思維混在一起很難辨認。只有內向直覺和定境直覺比較好辨認。比如眼見一熟人,眼識只能反映其人的體形、相貌、服飾,沒有識別判斷的功能。想起名稱,辨認出是誰,那是心識的作用。“心識”是諸齊全的源泉、核心、主體,所以,此“心”字應解作“中心”之義。心識經過淨化,至成佛時轉化為法界體性智,法界體智實際上就是如理智、見性智。“法界體性”就是“空性”。法界體性智的人格化的佛便是“阿趨佛”,即不動金剛。
五智中的圓鏡智可以包括佛的色身(因為佛的色身非真色,是智慧所化色),法界體性智可以包括無為自性身。因此,可以說“五智”包括佛的色、法二身和如理、如量兩種根本智慧。
佛的智慧法身按照彌勒菩薩《般若現觀壯嚴論》,共分21組,146條,現依次分述如下:
1. 三十七道品
四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念住”就是意念集中在所觀之物件上,久久觀想所得的一種智見境界。四念住觀想的意境是身不淨、受是苦、心無常、法無我。“法念住”的“法”指的是身心和感受以外的一切思想感情活動,觀想的目的是為了消除世俗對於身心等方面的常樂我淨的錯誤觀念。
四正斷——斷除已生之惡,增文已生之善,培育未生之善。這是身心品質的修煉。斷除世人與此正好相反的四種行為,故稱正斷。
四神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欲”是“欲想得到”,“觀”是思考分析。修審四種定,能產生神通變化,所以稱“神足”。
五根信——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其中“念根”的“念”指“思念”,即念念不忘所觀之特定目標。
五力——信力、勤力、念力、定力、慧力。五根和五力的區別是:“力”是經過修煉達到的純熟階段,足以對抗與信、勤等相反的思想行為的干擾;“根”是修信、勤等的未成熟階段,尚不能抵抗相反思想行為的干擾。
七覺支——念覺支、分辨覺支、勤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含覺支。這七種修定境界是產生超世真智的前兆,所以稱“覺支”。
???? 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八正道包括戒行和定慧功德。其中“正思維”是指正確思考經典中闡述的義理;口不說妄言(撒謊)、粗惡語等為“正語”;不殺生、不盜、不淫等為“正業”;身不做惡事,口不言惡語,戒行無虛偽、假相等為“正命”。此八正道是“見道”的思想境界,故稱八聖道。
以上三十七道品名稱雖然與小乘道的相同,但內容上有很大的區別。三十七道品作為佛的智慧法身,是指大乘菩薩以無相般若智慧修證三十七道品所獲得的智慧功德境界。
2.四無量功德
慈心無量、悲心無量、喜心無量、平等心無量。“慈心”是指對一切眾生的“愛心”,其特點是希望眾生“得樂”;“悲”是對眾生的“同情心”、“憐憫心”,其特點是希望眾生脫苦;“喜心”就是“無嫉妒心”,其特點是希望眾生不離快樂;“平等無量”,是對眾生一律平等、不分親仇的思想境界。
3、八解脫
以有色觀色解脫、以無色觀色解脫、觀淨美色解脫、觀空無邊界解脫、觀識無邊界解脫、觀一無所有界解脫、觀無想非無想界解脫、觀息滅受想定解脫。此八解脫禪是顯現外界色、聲、香、味、觸的神變基礎修煉。
4、九禪定
初禪正定、二禪正定、三禪正定、四禪正定、虛空無邊定、識無邊定、一無所有定、無想非無想定、識滅盡定。九禪定包括色界四正定、無色界四正定和無識定,菩薩修此禪定的主要目的是為度脫眾生,掌握世間最高禪、神通,為超世禪奠定基礎。
5、十遍處禪
青遍處定、黃遍處定、紅遍處定、白遍處定、土遍處定、水遍處定、火遍處定、風遍處定、空遍處定、識遍處定。“遍處”之義是禪力遍及一切的意思。修成四色遍處,可任意化現各種光色;修成土、水、風、火遍處定,可任意化現大地山水風火;修成空遍處定,可能隱形和穿牆過壁;修成識遍處定,可知他人心中事,或改變別人的思想意識。
6、八勝處禪
內有色想觀外色少勝處、內有色想觀外色多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勝處、青勝處、黃勝處、紅勝處、白勝處。“勝處”是一種改變外界事物色相形狀的禪力勝能。以色界和無色界定,改變外界的大小形狀勝處四種,改變外色風土水火(四種顏色代表四大)性能原勝處四種。“有色想”指色界定,“無色想”指無色界定。
7、無煩惱禪
斷除煩惱所生之禪慧。
8、願覺知禪
由於獲得了願如意功德,一有願念便能覺知一切的禪。
9、六神通
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天眼通能看清三界的諸種色相,天耳通能聽到三界的一切聲音。色界天人此視聽功能,所以稱“天眼”、“天耳”。能知前世、數世功能稱“宿命通”。能改變天地自然狀況,能化現多種身相的分身法等功能是“神足通”。破除煩惱障,生“漏盡通”。天眼、天耳、他心通之類的一般功能有身具、業生、密咒生、藥物生、禪力生等凡種。身具神通天人、魔鬼、精靈之類均有;業生是前世造有某種神通的業,本世生來就有,如生來就有特異功能的人;咒生和藥生神通是密咒和藥物產生的神通;禪力生是修禪定的成就。另外,還有一種精靈附體的神通現象。所以,有神通未必是好現象。凡有點一般的神通就覺得了不起,就認為是“佛”、“菩薩”,那是世人無知的表現。
10、四無礙智
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詞無礙智、辨才無礙智。四無礙智是語自在的功德,真正的“四無得”智慧,到第九地方能獲得。別說一般凡俗眾生,就連八地以下聖菩薩也難達到這個“語無礙”境界,所以有些人憑自己有限的知識,想揣測佛法的“奧義”和佛陀的“本義”,評頭品足,太 點自不量力了。“四無礙”中“法無礙”是指對萬物性能的認識無礙。
11、四如意
身如意、緣如意、心如意、智如意。“四如意”屬障淨功德,也稱“四淨德”。“身如意”是靠禪力獲得生死自如能力;“緣如意”是變化各種事物:“心如意”指在一刹那間進入無數禪境;“智如意”具有不可思議的記憶和反應能力。
12. 十自在
生命自在、意識自在、財富自在、事業自在、意想自在、轉世自在、願心自在、神通自在、智慧自在、說法自在。“自在”使自己完全可以掌握控制的意思。如“生命自在”是能夠掌握生死之義;“意識自在”是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意識,隨時可以進入禪境之義;“意想自在”是想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的意思。依此類推。
13. 十力
知何種業生何地之智力、知何業得此果報之智力、知何人作何種想之智力、知眾生生理差別之智力、知根器優劣之智力、知道正邪與眾生趨向之智力、知種種禪的染淨與出入之智力、知前世與數世前生何處的智力、知何時死且轉生何界的智力、知漏盡之智力。因佛的智見,沒有任何障礙,受任何干擾,所以稱“智慧神力”。
14. 四無畏
說覺智無畏、說染淨無畏、說解脫道無所畏懼、說障蔽無所畏懼。因佛自具一切斷悟功德,智慧無礙,對佛所開示之法,無人能提出異議,故稱“無畏之德”。
15. 三不自律
身不自律、言不自律、心不自律。“不自律”,因佛的身、語、意均遠離習染過錯,自然莊嚴純潔,無需約束自律,故稱“無自律”功德。
16. 三念住
對敬信者不喜、對不敬不信者不怒、對敬信與不敬信兼具者也不相應地生喜怒。這個“三念住”這是佛對引渡物件的無量平等心態度。對敬信喜悅、對不敬信者生惱怒是一般凡人的情態。佛去凡俗心,以四無心對待眾生,故無喜怒情。
17. 不遺忘性
佛不遺忘眾生的疾苦,時時刻刻惦記眾生、救應眾生的特點。
18. 永斷習染功德
佛已永遠破除二障的種因及極微習染,獲得“常淨”。
19.大慈悲心
即像母愛一樣,無限熱愛眾生,憐憫眾生,勇挑救度眾生的重任擔。
20.十八不共法
身無失誤、言無失誤、心無疏忽、定無散亂、見無相異、事無遺誤、(以上為行為不共法);不失意向、不失勤奮、不失關注、不失禪思、不失智見、不失淨慧(以上六條為覺心不共法);一切道業不離智慧、一切言業不離智慧、一切意業不離智慧(以上三條為業不共法);知過去一切事無礙、知現在一切事無礙、知未來一切事無礙(以上三條為智慧不共法)。“不共法”是佛獨具的特點,不但外道無此特點,就連小乘羅漢和菩薩也無此特點,故稱“不共法”。
21.三聖智
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眾生的六根、六境、六識、種性等為“根基”,聲聞、菩薩和佛對“根法”的明瞭智見稱為“知根智”,舊譯“一切智”。菩薩與佛對三乘道的明瞭智見稱為“知道智”,舊譯“道種智”。佛的明瞭一切法的智慧稱“遍智慧”或“一切種智”。佛的“一切種智”不僅指遍智慧,也包括慈悲心和舍、戒、忍等利眾善行。(詳見《般若莊嚴論》、《大乘莊嚴經論》等)
以上21組,共計146條,為佛的智慧法身特點。佛法無邊,佛的功德無量無邊,非我輩能盡知,有志之士,可在上述的“滴水”中窺視“大海”。
(三)顯密佛的異同
顯宗菩薩乘和密宗金剛乘的佛,在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在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佛法認為諸佛之間有三點完全相同,稱“三平等”:1、諸佛成佛的條件完全相同,即福德資糧平等;2、諸佛的斷悟境界完全相同,諸佛之間沒有智慧功德的高低之分;3、諸佛的事業相同,即救度眾生的態度和作用相同,諸佛之間沒有慈悲心大小的差別。以上三點說明諸佛的本質相同的。但是諸佛也有不同的個性,如形象、膚色、種性、性別、名稱、專長和成佛的具體道路等等。
顯教是密教的基礎,密教是顯教的高級階段,顯教和密教在總的教義原則上是一致的。顯密割裂,重顯輕密,重密輕顯都是錯誤的做法,智者所不為。
宗喀巴大師說:“顯密的差別不在智見,而在方便法門。密法的‘捷徑'就捷在修定的許多方便法門上。顯法需要經過三個無量大劫才能無完成的大行,密法用數世甚至一世就能完成,是全憑修積資糧和破執斷惑的特殊方便法門。因此,宗喀巴大師稱密法為“比佛還難得的寶中之寶”,是真正大智慧的表現。
無論顯密,歸根結底,真正的佛是具有慈悲內核的見性真智。至於佛的形象形態,那完全一種適應眾生心理形態的方便化形,沒有一定的模式。
顯宗的佛相,大約有兩種,一種是離欲的比丘相,身著“三衣”(袈裟),無其他裝飾;另一種是轉輪王相,有寶冠纓絡裝飾。前者稱大阿羅漢或化身相,後者稱報身相。
密宗的佛相,有文靜慈悲相,有威武憤怒相,還有非人面兇殘恐怖相等等。佛的面貌、形象、膚色、裝飾、法器、壇城、座墊都是法理、道果和特殊神能作用的象徵。這一點是密宗佛身的最大的特點。
密宗佛分本尊、勇士、空行、護法幾種。本尊是佛,勇士、空行、護法為佛菩薩的化身,在“三寶”中歸為“僧寶”類。但勇士、空行、護法中有些是未進入出世聖道的被看作世間神靈,不列入“三寶”類。
按無上密義理,密宗佛具有七大特點,稱做具七支金剛身。現簡要分述如下:
1 、身具相好支,即密佛身具相好特徵,如報身轉輪王相有寶冠、耳環、項鏈、胸佩、手腳鐲、寶帶等六飾或八飾,珠光寶氣、威儀莊嚴。
2 、擁抱明妃支,即大欲相。人體的氣與神和各種陰陽物質都是相互依賴、不可分離的雙合現象。道中的慈悲與智慧、幻身與光明心、有相瑜伽與無相瑜伽等都兩兩相合,果地的大樂與大智慧都是雙合不離的“金剛”體,象徵根、道、果基本規律的佛身也必須是雙合金剛體。
3 、大樂支,即在修煉中氣人中脈後,產生一種特殊的身心快樂的感受,被稱做“大樂”。這種大樂感能抑制意識活動引發無分別智慧,是無上密法的一個主要方便法門。
4 、性空支。大樂非本具自性和實有之物,是因緣結合所產生之感受。凡緣成之物,都是性空之相,因此“大樂”本是性空。佛身也是事相緣有,理性本空。既是緣有,就不能視為實有而起執著之心;既是性空,就不是一無所有,空洞無物,就應該以堅定的信念如法修證。
5 、永不間斷支。凡緣起的一切存在都是有生有滅的有為之法。存在是一種生滅不間斷的續流,如流水。但“熄滅”有兩種,一種是斷滅,如油盡燈滅;一種是非斷滅,如人的意識。意識非永恆的存在,在每一刹那之間都在起著新舊交替、即生即滅、生滅相續不斷的變化,但作為緣起的意識的總體不會斷滅。眾生的肉體是有形的物質組合體,屬於斷滅之類。雖然肉體斷滅,但意識的續流永不斷滅,所以才有轉世和成佛。佛的有形色之身體,是與意識為一體的“慧體”,並非物質性肉體,所以永不斷滅。這就是佛體的“永不間斷支”。
6 、不入寂滅支,即聲聞、緣覺之類破除煩惱和業習染,證得其解脫輪回的正果時,便進入寂滅涅檠境,永不返世。但佛卻不一樣,雖然以智慧利劍徹底斬斷了二障,但由於大慈大悲心,不忍遺棄眾生,自享寂滅之樂。慧體報身住世,化身生化不息,永無間斷。這就是不入寂滅的德性。
7 、慈悲飽滿支。佛是該斷的盡斷,該悟的全悟,自身功德無比圓滿。但由於無緣大慈大悲心,即使只有一個有情眾生還留在苦海之中,佛的救度的任務仍未完成,不能安然入寂。就像惟一的幼子掉入火坑時母親的心情一樣,憂心欲焚、愛心似火地永遠熱愛和同情一切眾生,擁抱一切眾生。其慈悲愛心的熱情永遠像十五的月亮一樣飽滿。這就是佛的慈悲心飽滿支。
??? 以上七支佛性中,有些和顯宗佛是相同的,有些是上密佛獨有的特點。
三、法寶
(一) 法的概念
佛教中對“法”的含義有許多解釋,但主要的有以下幾種含義:1.存在、事物、所知物件;2.道路、悟境;3.文化、生活習俗、生活方式;4.慈悲行為,純潔高尚的德性;5.教義、教言、修道行為等等。對佛經中出現的“法”這個詞,就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理解,不能光憑《辭典》的解釋。“佛法若無傳承,光靠經典和《辭典》對經文永遠也得不到正確的理解。就以“法”字為例,“諸法性空”的“法”是指事物、存在;“八萬四千法門”指教理和方法;三寶中“法寶”的“法”是指思想和智慧的精神境界。如果不掌握每個詞的各種含義和對境具體用法。怎能算掌握“聲明”?不掌握“聲明”就不能說“懂佛經”。真正想掌握佛法的人,需要有嚴格的治學態度和一絲不苟地精讀細研的精神,不能浮光掠影。
佛法也稱聖人之道和正人君子之道,正如喜饒嘉措大師說:“佛法具有‘高尚'和‘正確'的雙重含義。”
佛法從性質上分,有屬於教育手段的“教法”和屬於思想境界、意識形態的“悟行”兩種。前一種是正確解釋萬物之理和解脫之道的佛法經典及其解說理論,後一種是指如法修斷所獲功德和認識破斷、智慧的功能,簡而言之就是滅諦和道諦。比如背誦數學原理和公式,是“教法”。通過學習數學,所產生的計算能力才是“悟性”或 “悟性智慧”。悟行離不開教法。但真正的佛法指的是“悟性”和“行法”,輕視經教,正是忽視了“教法”和“行法”的因果關係。
從本質上說教典、教材、教法是施教手段,是“播種技術”,如果不與思想實際相結合,就起不了法的任何作用,等於沒有得法,如懂佛法的邪教徒和口頭信佛法的人。
不僅要懂“播種技術”,而且應用於實際播種,使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當你獲得豐收時,才可以說你得到了“實法”、真法。在此之前,不能說你有“法”。所謂得到“佛法”是指產生道智慧、道功德。這境界在“見道”以上。資糧、加行二道,雖有善行,但屬有漏之善,雖有性空正見和分別善惡之見,但都是概念性的認識,不是開悟正見、現觀正見。因此,在這一階段,還不能說獲得真法。見道以上生出正見之後,才算此人獲得了真法。佛法的真法輪被看作見道智,不是指一般說法活動,其道理就在於此。在聖道中雖有真法,但還不完善,成佛之後,才會有圓滿的、真正的法。皈依法的目的也才算完全達到。
(二)教法的定義及分類
1. 佛法教法的定義
按《寶性論》,法的定義是:“與正確的事理相聯繫,破除三界煩惱,展示淨滅利益,為佛陀所說者為佛法。”
在《寶性論》中說:“凡對佛法的解說論著符合以下三個條件者,可按佛經對待。這三個條件是:(1)立論完全符合佛法原則;(2)信念純真、思想未受邪說影響者所作;(3)內容合乎出世解脫目的。”
2. 教法的分類
教法或教言佛法,分佛言經典和佛弟子解說佛經的疏論兩種。
佛言經典分顯法經典和密法經典兩個部分。顯法經典分經、論、律三類;密法經典分為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四類。
顯教經典經、論、律又稱“三藏”。“藏”原義是“糧倉”,因經典知識內容極豐富,故以“糧倉”作比喻。
從“三藏”的內容粗略地分,“律藏”主要講佛門戒規,“經藏”主要講禪定,“論藏”主要講智慧。但這只是從總的方面說的,實際上“三藏”的內容都是互相交叉、互相滲透,並不那麼單純。 布頓《佛教史》中說:“講說三學者為‘經',講說戒學和心學(禪定學)者為‘調服'(律),廣泛顯示,抉擇辨認諸法的智慧者為‘阿毗達摩'(智慧論)。
三藏佛法並非全部是佛祖親口所說,其中是通過佛祖的禪力加持,由大菩薩說的,如《般若心經》;有的是由大菩薩說,佛祖以“是這樣,是這樣”肯定口氣加以認可的,如在佛經後面注明佛祖認可的許多經典。
密宗四續部經全部是佛祖親口傳的。佛陀傳密法的對象都是菩薩利根弟子,即“白蓮”、“珍寶”似的弟子。所以當時只對那些大機利根弟子秘密傳《續》,並按《續部經》規定嚴格保密,密修密證,未能廣為流傳。直到佛涅槃400年後,薩熱哈和龍樹時代大乘法和密法才得到長足的發展。現在有些研究佛教史的人,受小乘教的思想影響,說什麼“密咒大多來自婆羅門教”、“是咒起源於吠陀經之咒術”,說什麼“一切咒語術數之學,均非世尊所喜”,說什麼“若照佛陀的本懷而言,推定密咒之為晚出或增訂”,甚至還說什麼“大乘經典中的密咒都是後增”,佛教中的“止觀”、“瑜伽”來源於外道經典“梨俱吠陀”,“釋迦不以瑜伽為達到解脫的最高方法”等等(見對嚴法師《印度佛教史》)。將他們的觀點歸總起來有三點:( 1 )密法密咒非佛陀真傳,來源於婆羅教吠陀;( 2 )世尊反對一切咒語術數,大乘顯教經典《般若》、《法華》中咒語都是後人加進去的偽造成分;( 3 )佛門的止觀瑜伽啞源於外道的“梨俱吠陀”,釋迦不以瑜伽為達到解脫的最高方法。
他們的這種觀點,不但否定了密法,甚至連佛教的止觀都一起否定了,我不知道他們想要達到什麼目的?佛法內容雖廣大無邊,但歸結到一起,只有三個字:戒、定、慧。“止”是“定”,“觀”是“慧”。把“止”和“觀”都否定了,他們認為的“最高解脫之道”又是什麼呢?宗喀巴大師根據龍樹、無著等佛教大思想家的理論,做出結論說:“佛地的一切殊勝功德都來源於禪定”(見《菩提道次廣論》)。因為定能生慧,無定慧從何來?“慧為解脫之門,無慧如何解脫?”他們一方面說:“釋尊特重于八正道”,另一方面卻說什麼“釋尊不以瑜伽(止觀)為達到解脫的最高方法”。如果不是喝醉了酒,怎會說出如此自相矛盾的話?八正道中屬於禪定和智慧的就有五條,八條中取掉五條,還有什麼八正道?加行道四級是修止觀的層次,見道和修道十個層次的菩薩只有在定中才有無漏智,見修二道斷惑悟真,只有在定中才能進行。這位處處以了解釋尊“本懷”自居者,不會不知道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常識吧?怎能說佛不以止觀為達到解脫的最高方法呢?菩薩的最高解脫目標不是破除細分的所知障嗎?那麼破除細分所知障的惟一法寶是金剛禪,怎能說禪定不是達到解脫的最高方法呢?瑜伽止觀是佛法的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凡佛法都是由佛傳授。釋迦牟尼所傳析所有法,都是由過去許多佛傳下來的“佛法”,不是從婆羅門等世俗旁門外道那裏傳來的世俗的文化。這是佛經中統一的說法。真正的佛教徒,對佛陀之言不會產生懷疑,只分辨了義與不了義。把佛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止觀瑜伽說成是來源於婆羅門教奉為“自生聖”聖的“吠陀”,那是對整個佛經內容可信性的否定。如果說《般若部》、《華嚴經》的咒語、陀羅尼都是後人加進去的偽造成分的話,《般若》等許多經典中和“等持”陀羅尼有關的大量佛語經文都是後人“加進去的”嗎?有鐵的證據嗎?密法經典若是“ 7 世紀以後出現”的,龍樹、龍智、提婆等人的無上密論著,又該作何解釋呢?對整個佛經都不放在眼裏,把止觀都說成來自外道邪法的人,對密法進行大量的誣衊和攻擊,一點也不奇怪。這類妄言綺語本身就是見不得智慧陽光的晨霜,不值得反駁。但如果任其氾濫,會使很多缺乏分辨能力的好人上當受騙,對神聖的顯密大法產生不敬之心,甚至毀佛謗法,造惡墮之業,永斷善根,審是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事。
在藏傳教大藏經《甘珠爾》(佛經) 108 函(約 3000 萬字)中,四續部密典占 50% ;《丹珠爾》(印度佛學大師的疏論)共有 230 多函(約 7000 多萬字)中,密續疏論占 70% 以上。藏傳佛教各派歷代善知識所著顯密經論儀規,至少有 1 萬多函(暈是最低的估計),其中密法類經書占 70%~80% 。藏傳佛教十分重視顯密佛法的學習和研究,經論著述甚多。宗喀巴著書函(約 570 多萬字),布頓大師 26 函(約 700 萬字),保當大師一生著書函(約 4000 萬字)——他是藏傳佛教大師中著述最多的一位,也許世界歷史上也沒有人著述超過他的。
在密法典籍中,無上密的數量占 60%~70% 以上。無上密是上部密,瑜伽和行部、事部屬於下部密。無上密和下部密法之間有以下的不同特點:
1 、無上密具有完備的理論和修持體系,下三部密則無。
2 、無上密中有大成就的修煉、即身成佛的修煉大法,在下三部中只有一般的成就,沒有即身成佛的理法和修法。如下部密中只有有相瑜伽和無相瑜伽法,沒有生成和圓滿二次第修法。
3 、無上密中有人體和器世界的生滅規律、物質和精神的關係,在生命的存在形式以及相關的修煉方面有一套比顯宗更博大精深的理論和見解。這些理論見解不僅能幫助提高對整個密法理論的認識,而且對顯宗的轉世、成佛理論和修持也會有很大的啟示。顯宗的理法是大乘佛法的基礎,無上密法是大乘佛法的頂峰。不學顯宗不知佛法的基礎,不學無上密不知佛法的精深。許多藏傳佛教大善知識,通過對顯密佛法的精細研究,認識到顯密佛法是有機的統一體,如果沒有顯法的大乘發心和性空正見,密法就像沙丘上的建築,基礎不牢靠;如果沒有密法中的特殊破執妙法,用顯宗的破執法永遠破不了最細分的所知障,因而也就成不了佛。就像小乘道人不到小乘道的最高層次,認識不到小乘果位非最高果位而進入大乘道,同樣大乘道人若不到高層次也不會知道成佛最終必須靠密法的道理。十地菩薩在“法雲地”受到諸佛的“灌頂”,這在顯宗經典中講到了,但對“法雲地”灌頂的真正的作用在顯法經典中沒有透露。研究顯宗的人,研究到十地的具體斷悟過程時,心細的人不會不注意到這個問題。又比如轉世靈魂的問題,顯宗經典中說到“五蘊”是因緣組合,不能分離,雖無色界生命,也有不明顯的色因(即物質身軀的基因),否則,無色界生命轉生色界和欲界時,“五蘊”身中的“色蘊”和其餘四蘊分離時,因五蘊因緣分離而識蘊等也將消失。人死時“色蘊”肉體與識蘊等四蘊分離,既然識蘊等與色體分離,識蘊等四蘊已失去了依靠,如何存在、如何轉世呢?顯宗經典中對這個問題未能做出合理的解答。無上密微色體與微識永不分離的金剛體理論,圓滿地解決了顯宗未能解決的這個疑難問題。從這些問題上也可以說明顯密不可分離,密法是顯教高深義理的隱分的顯露,顯法是密教淺層部分的展示。
有些人不懂顯密法之間的深層的審種相互關係,只從宗派門戶的狹隘偏見,排擠貶低密法,、有的人僅憑一些少得可憐的有關密法的知識,對密法說長道短,顯得非常不明智。
對佛經的內容進行研究、分類整理和歸納,並使它成為有條理的系統的理論,是疏論的特點。
疏論的價值不在佛經之下,從學習的角度講,疏論比原始佛典更重要。原始佛經是佛的零散的言論集。而且佛的說法完全根據物件的智力、認識層次、具體的思想心理活動方便說教,對症下藥。正如經中所說:“苦”是病,“集”是病因,“滅”是消除症狀的病因,“道”治病方法。佛陀施教是“辯證施治”,治貪嗔癡慢疑邪見病的藥方共有“八萬四千”,稱八萬四千法。每一部佛經都是記錄的“病案”和“處方”,而不是“診斷治療學”。治病如用兵,對什麼病下什麼藥,“君臣佐使”如何搭配,主攻方向如何選擇,如何進攻,如何防護等等,都有一套指導思想和理論原則要瞭解和掌握“處方”後面隱藏的醫學思想、理論原則,單憑幾本“處方”集子是得不到的。 現在有些人擺出一副十分重視佛經的樣子,說什麼“學佛還要讀原始佛經”,實際上這正是對佛經缺乏瞭解的一種外行話,這種說法就像說“學醫不要學醫學理論,要學處方集”一樣地可笑。
在佛教的發展方面,佛陀釋迦牟尼說法建教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同樣不能低估以龍樹、無著為首的歷代佛教論師和大善知識的作用。他們用他們的心血和智慧為後代鋪設了一條通向甚深佛理世界的光明大道,由於這些大菩薩的講解和論述,使深奧難懂的東西變成了可理解的東西,零散的說教變成了系統的理論,他們對弘法的貢獻,是非常大的。正如宗喀巴大師在《辨了義不了義論》中稱讚的那樣:“顯現、開拓如來深廣二義,將它變為寬廣大道,使聖教日光充滿三界者——龍樹、無著受此一拜。”
根據佛陀三類法輪的內容,疏論也分第一法輪疏論、第二法輪疏論、第三法輪疏論。
第一法輪是四諦法輪及阿含經類,其度脫對象是聲聞、緣覺層次,主要講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器世界、有情世界、根、塵識等有關事相,以說“有”為主。
有關第一法輪的疏論如《毗婆沙大論》、功德光的《四分律總論》和慧光的《律義三百頌》及其自疏《光明論》等。世親的《俱舍論》是有部論藏的知識總庫,故稱“俱舍”。《俱舍論》的內容共分五類,即色法、心五法、心所法、不相應法、無為法。從大乘法的角度論述上述根本知識的總論還有無著的《論攝》。《俱舍》與《論攝》是佛法知識總庫,是學習佛法必讀之書。有些人說什麼《俱舍論》是小乘法,其實大乘、小乘是觀點上的差別,知識性的東西沒有什麼不同。關於五蘊、十二根塵、十八界、三界六道等方面的知識在《俱舍》中最詳細,故藏傳佛教列其為必讀“五大論”之一。研究佛律方面,功德光的《律論》是必讀之書。但《俱舍》和《律論》都是有關知識的高度概括,每個句子中包括很多內容,沒有師傳、沒有通俗的解說資料是無法讀懂的。藏傳佛教正規學制中,《俱舍論》是專攻四年的課程,以難度大而著稱。
第二法輪是無自在性法輪,以《般若》為第二法輪的代表。《般若》有《十萬頌》、《二萬五千頌》等。《般若》明示性空,暗示修行方法和道路,內容豐富,意境高深,若不借助疏論,無法把握它的真實含義。佛涅槃後 420 年,龍樹出世,以文殊為師,開掘甚深般若義,造中觀六論,即《根本智慧論》(中論)、《回諍論》、《性空七十頌》、《理辯六十頌》、《粉碎邪見論》、《中觀寶論》,開闢了中觀見大道,用四邊推理等許多巧妙的推量思辯方法論證展示了諸法性空之妙理。
佛涅槃後 900 年之際,無著以彌勒為師,開闢了廣行般若大道。彌勒向無著親授般若“五論”,即:《般若現觀莊嚴論》、《寶性論》、《大乘莊嚴經論》、《辯中邊論》、《辯法性論》等。
無著自著“五地”、“二攝”。“五地”是《本地論》、《攝決擇分》、《攝事分》、《攝異門分》、《攝釋分》。“二攝”是《乘攝》和《論攝》。
無著的弟弟世親解釋彌學著“八論”,它們是《莊嚴經論釋》、《辯中邊論釋》、《辯法性論釋》、《論說》、《成業品釋》、《五蘊品釋》、《二十頌》、《唯識三十頌》等。以上彌勒“五論”加上無著“七論”、世親“八論”,共稱“彌學二十論”。其中《般若現觀莊嚴論》是般若經的總綱,將般若經義歸結為“八品,七十法”,從此,般若法才有了個眉目。在印度,由無著、世親、聖解脫軍、行端解脫軍、獅子賢等般若學大師著的般若觀現莊嚴論共有“二十一疏”。在藏地茂名的般若莊嚴疏,前期有布頓的《莊嚴論疏》、聶翁的《莊嚴論疏》,後期有宗喀巴大師的《般若莊嚴論疏金珠》、嘉曹傑的《般若疏解心莊嚴》、克珠傑的《般若莊嚴論疏解疑亮光》以及索紮、吉尊、郭莽等學院的《般若經義辨析大論》。
甚深般若中觀見除上述龍樹“六論”,還有提婆的《中觀四百頌》。此後,中觀內部又分化為自證和駁論兩派。中觀自證派以青辯為首,後有慧心、寂護、蓮花戒等自證“三師”。靜辯著有《中觀疏慧燈》和《中觀心論》,慧心著有《中觀二諦論》,寂護著有《中觀莊嚴論》,蓮花戒著有《中觀明理論》和《三級止觀論》。
立論自證為主稱“自證派”,以破有見為主,只破不立,故稱為駁論派(也稱應成派)。中觀駁論派以佛護為開山祖師,主要論師有月稱、寂天。佛護等著有《中論疏布達巴厘大》,月稱著有《中論疏明句論》、《理辯六十頌疏》、《瑜伽行中觀四百頌疏》、《入中論》、《入中論自疏》,寂天著有《入菩薩行論》和《入菩薩行自疏》。以上佛護、月稱、寂天的“八論”加上龍樹六論,提婆瑜伽行四百頌等共計十五論,被稱做駁論派“十五座堡壘”。
駁論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論師是月稱大師。月稱的著作除了上面介紹的《中論疏明燈論》,共稱“二明”,被佛教界稱做“天上有日月,地上有‘二明'”。阿底峽尊者說:“只有月稱的中觀見中才有解脫之門。”宗喀巴大師高度讚揚駁論派中觀見,說只有月稱的觀點才是最徹底、最正確的中觀見。《般若》是佛法的精髓,佛曾說:“《般若》法存在就是勝者之教存在,《般若》法不存在,就是勝者之教不存在。”這就是說佛教存在不存在的標誌,就是看般若教育和般若行為存在不存在,《般若》在佛法中的地位由此可見。
第三法輪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經典是《解深密經》。宗喀巴曾高度讚揚唐高僧圓澤法師的《解深密經疏論》。無著大師根據《解深密經》的原則分辨了義、不了義,根據《楞伽經》、《十地經》、和彌勒的《大乘莊嚴經論》、《辨中邊論》、《辨法與法性論》等開創了境空;識有的大乘唯識宗。唯識宗的主要大師是無著、世親兄弟二人,世親的《唯識三十頌》最負盛名,另外還有法護、安慧、陳那、法稱等著名大師。唯識內部又分為尊經派和尊理派。尊經派的代表性經論是無著的五種“地論”,尊理派的代表性經論是陳那的《因明正理論》和法稱的《釋量論》等“因明七論”。
??? 在漢傳佛教中三論宗、天臺宗是中觀學派,吉藏和智者大師是中觀悟道高僧,在中觀見研究方面大顯神通到了很高的成就。唯識宗在漢傳佛教中稱法相宗,由玄奘大師所創。玄奘的師傅法護是印度唯識學派的著名大師,玄奘得其唯識真傳,在漢傳佛教中弘揚唯識學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是古老的佛教國家,魏晉南北朝和唐朝是中原佛教的“黃金時期”,在翻譯經典、研究教義、建設佛教精神文明方面作出了不愧為佛教大國的貢獻。但從唐朝以後,佛教呈現江河日下的趨勢,到了近代和現代,“三論”、“天臺”、“法相”諸派深研法理、學修般若智慧,以理統事、解行並重的那種教風已不存在。大多數僧尼以敲木魚、念佛號度日。從個人修行角度看,能斷除惡業和私心雜念,一心念佛未必不可以。但佛教作為一種智慧和精神文明教育,作為一種思想信仰體系,不重視教義的學習和研究,不重視以理性為基礎的正信正解,不管信教的隊伍有多麼龐大,也不是什麼好兆頭。特別是現代這個商業社會裏,金錢變成了萬能的“上帝”,包括佛門很多人都醜態百出地拜倒在金錢的腳下,一切思想觀點、意識形態、行為準則都或淺或深、不同程度地染上了銅臭氣。在這樣的時代環境條件下,為了自己得到正信正解,不受魔道邪說的影響,為了正確教育開導別人,為了振興聖教,使真法正法久住人世,利樂眾生,都需要掌握戰無不勝的佛法理論武器。否則,進不能利眾,退不能自利,“二利”俱無,佛法就成了名存實亡。對此,佛門中人不能不考慮。
作為理論知識的佛法又分為直接進行佛法教育的工具和間接為佛法服務的知識工具。上面所說的佛典疏論和佛學教材屬於第一種工具,語言、文學、聲明、歷史、數學、曆算、天文、醫學、邏輯思辨、工藝美術等所謂大小“五明”知識,都是學習佛學、自利利眾不可缺少的工具。
作為教育手段,理論知識性的佛法,首先離不開語言文字。佛法原始經典疏論者是古印度文,佛經上的很多術語,如佛陀、僧伽、瑜伽、修多羅、波羅蜜多、奢摩他、毗婆舍那等等都是古印度語,若不懂古印度語文,想透徹地瞭解經男主角很難,所以要懂古印度語文。“聲明”不僅指古印度文,也包括一切佛經佛教用語。若學漢傳佛教,就得懂古漢語和古漢文;若學藏傳佛教,就要學精藏文藏語。藏文顯密經論,譯成漢文的至今連萬分之一都沒有,翻譯的個別經典翻譯品質也極差,即使有人組織翻譯,沒有幾百年的進間也是無法完成的。
佛法理論是高度抽象的東西,掌握佛法高深理論問題必須掌握推理思辨分析武器,因此必須掌握“因明邏輯”和“辯證邏輯”。 若不懂數學、天文、曆算,無法 學懂密法中的天地和生命相應 的理論。若不懂醫學,在修煉中就不懂如何保健長壽,也無法解除眾生的疾病痛苦。若不懂工藝美術,就不懂佛畫、壇城、法器供品等製造工藝就不具備灌頂法師的資格,無法應付法事活動中逢到的許多技術性問題。若不懂歷史,就不知道人類歷史的演變和佛法的歷史盛衰情況,不知道佛教如何才能與社會歷史發展的情況相協調。
在現代社會裏弘揚佛法還必須掌握一定的社會知識和現代科學知識,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否則,佛教將會與社會發展相脫節,而趨於滅亡。
以上所說的佛教經典疏論等文字資料和理論知識、教育手段等屬於“佛法”範疇,但不是“法寶”。“法寶”指的是通過佛法聞思修教育,在思想感情、品德智慧、行為作風方面所產生的一種與佛法要求相符的變化。也就是說,佛法在未引起思想、行為的實際變化前,仍屬於空洞的知識,不屬於“法寶”。每一條佛的教導,若能消除思想品行方面的相應的“病症”,這消除“病症”,“恢復健康”的效應或者“作用”,才是“法寶”的“作用”。所以說佛法的“教法”雖然是“法”,但不算“法寶”,只有“行法”才是法寶。
(二) 法寶的定義
《寶性論》中說:“法寶”具有以下八種特性,1、不可思議;2、無二;3、無念;4、清淨;5、光明;6、對治;7、滅諦;8、道諦。
“法寶”的簡單定義是:具有滅道二諦的八種德性者為法寶。“法寶”八德簡單介紹如下:
1.不可思議--真正的法寶所指的悟境。佛的悟境是佛自證親驗的境界,只有和佛破悟層次相同的諸佛,相互之間可以現觀明瞭,凡俗的概念性分別智見無從得知,所以說“真法不可思議”,或者說佛菩薩的境界是一種具體的感受。語言表達的是抽象的思維概念,無法具體地、直觀形象地表達具體的感受體驗,因此說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離言境”。
2.二滅--滅諦境界是指“漏淨”境界,“漏”指煩惱和煩惱所引起的造業行為,有漏的“煩惱”和“造業行為”均已根除,所以,是“無二”境界。“漏”有時專指“妄念”,有“漏洞”的舟船,就會“沉船”,無法到達彼岸,所以把眾生束縛在三界的煩惱和煩惱引起的造業行為以及各種妄念都叫做“漏”。
3.無念--“念”指思想意識中的倒錯意識或妄念。這種妄念或倒錯意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將不潔淨的身軀錯認為“潔淨”,因而產生貪愛;將不愉快的世間感覺錯認為是“快樂”,因此貪戀不舍;身體和意識都是時時刻刻生滅變化的“無常”之物,卻把他錯認為一成不變的“常住”之物。人的“自我”只是“五蘊”之身或者“心識”的一種自我意識,及每個人的意識中的“自我”是指自己的身體和感覺意識的綜合體,或指主體意識。人的有形肉體和無形而應境所生的感知意識都是眾緣和合之物,不加以分析,籠統將它認定為“自我”,並以這個自我為主體,產生各種感情和行為動作--這就是事諦的自我--這種眾緣組合的“自我”或“我”,是造業、感受業果、輪回轉世的主體,不能不承認。若不承認這種緣生的自我,卻又承認轉世解脫的靈識,是自相矛盾,無法自圓其說。宗喀巴曾說:“作為造業、感受業果的‘自我',佛家從不否定。”但人們的思想意識中還有另一種“自我”,認為這種“自我”是主宰自己思想感情和行動的主體,肉體和意識都是這個“自我”的“附屬物”但是這種既非肉體,也非感知意識的“自我”純屬虛構,“無我”說的就是這種俱生虛構“自我”的“無”。這種虛構的“自我”意識是引起煩惱的根源,所以佛教主張破此虛妄的“我”,以達到正本清源的目的。以上所說“常樂我淨”的意識觀念是倒錯虛妄,消除這種虛妄的念頭,就是寂滅“無念”境界。
4.清淨--道諦自身是“本淨”、“染淨”的清淨無漏智慧,本質無染清淨,作用也能使修道眾生得到“清淨”,這就是法寶的清淨德性。
5.光明--道智是明察一切事物的本質(理性)和現象(事相)的無著、無礙的智慧功能,如陽光驅散黑暗、照亮萬物。因此,如理、如量道智的性質是“光明”。
6.對治--道智的作用是“對治性”的作用。眾生有各種煩惱八萬四千種,佛辯證施治,對症下藥,便對治“藥方”八萬四千個,即八萬四千法。如眾生煩惱的根源是我執無明和法執無明,其對治之法是明見無我智慧。又如以慈愛心對治嗔恨心,用白骨觀對治貪色心。
7.滅諦--寂滅或滅諦是煩惱及造業行為連根破除,如火熄滅,清涼安樂,寂然無為的狀態。
8.道諦--無漏道智慧和道生功德,如見道的八智八忍、八無間道、八解脫道、修道破除八十一種粗細煩惱的八十一種解脫道都是道智。“道諦”是見道以上的智慧,因此,“法寶”也是指見道以上的智慧和破悟境界。
以上“法寶”的八種德性中一至三條屬於滅諦功德,四至六屬於道諦功德,第七條是滅諦的共性,第八條是道諦的共性。
作為行法的“法”,從皈依的對象佛的角度講,是指佛的滅諦、道諦兩種破悟的清淨和智慧境界;從修行者角度講,得見道以後就有了真法寶,未得見道前,資糧、加行二道階段,和未入道前通過聞、思、修所獲得的概念性智慧和戒行、禪定等各種有漏善行均屬“行法”,但不是法寶。所以說“法寶”必定是“行法”,但“行法”不一定是“法寶”。
三乘的道智和果智、佛的自性法身和智慧法身都是法寶。三乘的滅諦和道諦的具體內容和證道層次,見《般若現觀莊嚴論》及有關疏論,在這裏不作詳細介紹。
四、僧與僧寶
(一) 僧伽的名稱和概念
“僧”是古印度語“僧伽”的簡稱。“僧伽”Samgha(讀“僧嘎”)其義為“向善”,通常是指出家的“僧眾”或四位比丘以上的“僧人團體”。
“僧人”分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
沙彌是Samanira的音譯,義為“從善”;比丘是BeuKsu的音譯,義為“乞食行善之士”。“沙彌”和“比丘”是受戒的層次高低的差別,如沙彌要守持36條戒,比丘要守持253條戒。近事男、近事女要守持5條戒。沙彌尼比丘尼由於性別關係,防護自身的戒律規定更多,要求更嚴。
佛教有出家、在家兩種弟子。出家弟子的主要特點是過獨身生活,不結婚,在家弟子沒有這條戒律,其他根本戒都大致相同。沙彌、比丘犯了淫戒,若不懺悔,且重新受戒,就沒有資格穿僧衣,充當僧人,也沒有繼續住在寺廟的資格。所以僧人和俗人的主要區別不在穿什麼樣的衣服,而在有無清淨戒體和戒行。在家弟子又分受戒弟子和未受戒弟子。在家受戒弟子要守持五戒,即不殺、盜、邪淫、妄言、飲酒。不受戒弟子包括信仰三寶的一切人。無論出家和在家的弟子,十善戒是最根本的戒律。在末法時代不犯四根本戒的就算是戒體清淨的好僧人,但嚴格按律檢查,能嚴守四根本戒的僧人恐怕也不多,所以佛教界對末法時代的僧人稱做“僧像”,意思是“外形像僧人,實非僧人”。
僧人是佛教弟子中的職業修道之士,是佛陀崇高思想品德的繼承人,是堅持、保護、弘揚佛法的核心力量。僧人的思想言行,必須合乎經、論、律的原則。在僧人的慈悲、和善、謙虛、真誠、無貪等崇高的德行上,應使眾生看到佛的形象。因此,僧人在佛教中的地位很高。佛教存在不存在,主要看佛教僧團組織存在不存在,看戒行存在不存在。戒行是僧人的標誌、佛法的標誌,若戒行不存在,就等於僧人不存在,佛法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金碧輝煌的寺廟佛像,也無濟於事,只會起到一座“墓碑”的作用罷了。現在很多寺院不重視戒律,不重視聞思修,只重視修寺造佛,是本末倒置,這樣做對佛教的發展起不了作用。
(二) 僧人的分類和層次
僧人共分聖僧和凡僧兩類。三乘見道以上的僧人稱聖僧,見道以下的稱凡僧。凡聖的界線是見道。證得見道就是破除了“見惑”,生出了無漏智--見道現觀智。見道智慧也稱“超世第一智”。也就是說得了見道,才有超世智,道般若。佛法中所說的開悟見性指的就是證得見道,獲得無分別的現觀直覺定中智慧。從僧人的層次分,開悟後就是得道聖僧,再不會退轉下墮,再不會產生違戒的惡行,已具有自生的息惡揚善之戒體。“三寶”中的“僧寶”指的就是聖僧,不包括凡僧。
凡僧又分入道凡僧和未入道凡僧。入道凡僧是指進入資糧道以上的僧人,共有七個層次,即低級、中級、高級三個資糧道和暖道、頂道、忍道、世間第一法道等四級加行道位的僧人。入道的標誌是正信皈依三寶,發菩提寶心,嚴格持分別解脫戒和菩薩戒,實行六度,為進入資糧道;修禪定九住心,達到一心不亂,身心輕安自如,為進入加行道。
未入道的凡僧,是指未達到以上標準的一般僧人。在未入道的一般僧人中又分上、中、下三等僧人。雖未入道而信念堅定、戒行純真、堅持戒定慧學修者為上等未入道凡僧;“三學”修持雖差,但信念堅定,能嚴守五根戒者為中等未入道凡僧;連信念堅定、嚴守根戒這點條件都達不到者為下等或等外凡僧。若為佛門僧人,雖入不了世間二正道(資糧、加行),也應當爭取做到中等以上的凡僧,決不能做下等或者等外的“像僧”。出家不守戒,白吃信眾的供養,這種人是佛門的“蛀蟲”,阿鼻地獄中對這種人留的“席位”最多,不可不慎。
皈依的標誌不是“皈依證”,僧人的標誌也不是“光頭”和“僧服”,主要是思想品質和戒行行為。見道以上聖位菩薩,未必都是剃光頭、穿僧衣的。密宗的出世護法、勇士、空行等均屬“僧寶”。在家的密法成就師,如瑪爾巴、米拉日巴和印度的帝洛巴、那若巴等人怎能說不具備聖僧的資格?漢地的濟公和尚,飲酒、吃肉,不注意儀錶,但誰能說他不是聖僧呢?面貌像佛的未必都是佛,面貌不像佛的也未必都不是佛。不能以相看佛、以貌取人,就是這個道理。
(三)“僧寶”的定義和概念
僧人和僧寶含義不同,那麼什麼是僧寶呢?按《寶性論》規定:具備斷悟八德的聖僧為“僧寶”。
僧寶的八德是:如理見、如量見、自我見、離貪著、離滯礙、離俗氣、悟德、斷德。分別解說如下:
1.如理見--“理”指事物的法性,“如理見”就是明見“人無我”和“法無我”的究竟空理。人法無我的性空之理,見道破除見惑就能獲得。在見道的如理見和佛地的如理智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但有所見範圍有限和無限的區別。佛在一刹那間能見一切事物的法性,在見、修二道還無此神能。
2.如量見--明見因果善惡報應等各種事相的智見。見、修二道的事相智慧,因具五眼六通等明見事相的智慧,比世俗智見高得無法相比,但與佛的遍知一切的智慧又遠遠不能相比。見道以上的事相智和佛地的事相智,在明見如幻的事相方面有相同之處,所以,也稱“如量智見”。
3.自我見--見道以下未悟的眾生,悟不到自性,見不到自己的根基和道的層次,眼前漆黑一團,開悟見性以後,慧日初升,明見自己和他人的根道因緣果報,有了自度和度人的條件,才有了被稱為“僧寶”的資格。
4.離貪著--“貪”居諸煩惱之首,有貪就有嗔恨,其他煩惱均從貪嗔而起,因此,“貪”是罪魁禍首,故在佛經中常以“貪”代表諸煩惱。這裏所說的“離貪著”,就是指見道以上實際破除煩惱障的解脫境界,在見道以下沒有破斷煩惱的能力。僧人最主要的一條是斷絕貪欲,但真正破除貪欲,需要到達聖道位元。
5.離滯礙--破斷所知障。世俗的智慧非常有限,是因為障礙太多。客觀上有時空和物性的障礙,主觀上有許多認識功能障礙和意識形態障礙。所知障主要是一種妄想執著。“滯”就是智見的“目光”滯留在某一點上,思路不能開闊;“礙”就是阻礙智見的深度和廣度。“所知障”就是阻礙智見,使它不能“暢通無阻”。真正的智慧暢通無阻,“無滯無礙”的佛的境界。但見道的解脫位上已破除見惑的所知障,所以說“離滯礙”。
6.離俗氣--即菩薩道聖僧,不但沒有貪戀世間幸福的“貪欲”,也沒有小乘人的那種缺乏利眾慈悲、追求自享寂靜涅槃之樂的“俗氣”,即低級趣味。這條說明了大乘聖僧的大慈大悲心,菩提的願心和行心等不同於小乘僧的功德。
7.悟德--包括上述德性一至三條在內的智慧正見功德,即道諦功德。
8.斷德--包括上述德性四至六條在內的解脫功德,即滅諦功德
從見道位到十地的菩薩來說,悟性智見並未達到究竟圓滿,破斷也並不完全徹底,但處在斷悟的某個階段上,所以仍可以視作具有斷、悟二德。
從上述八條德性中,我們可以認識到“僧寶”的含義。
(三) 同體三寶和異體三寶的含義
“同體三寶”和“異體三寶”有兩種含義。
第一種含義是指佛法僧同體和佛法僧異體。佛法僧同體,是指一身具備“三寶”的條件,如諸佛都是一身具備三寶;佛的斷悟境界是“佛寶”;佛的大慈大悲和智慧神能是“法寶”;有生命的佛體是“僧寶”。佛經中說佛涅槃之後,以師為佛,以師為“三寶”,恩師無論具備不具備前面所說的三寶功德條件,但作為弟子應該將師傅視為同體三寶。這是因為,師向自己傳授佛法如佛,師的思想品德、修證境界是法,師如親密的朋友,在同一途中相助是僧--從顯宗的角度說的。從密宗的角度上講,應把給自己施教、傳法、灌頂的根本上師看做是諸佛引渡自己的化身,是直接把活的法流傳遞給自己的眾佛的代表。眼能看到身密,耳能聽到意密,這比抽象無形的佛更具體實在,而在直接得到言傳身教這點上,師的恩情比佛更大,尊師的功德受益與佛相同。這就是“同體三寶”之義。
“異體三寶”是指佛法僧非同體關係,如釋迦牟尼是佛,八大菩薩、十二大弟子為僧,是僧佛異體,僧未成佛,佛已成佛,境界各不相同。“法”非單指釋迦牟尼的智慧功德,包括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的法身。這種相互獨立的佛法僧,就是“異體三寶”。
第二種含義:“同體三寶”是指自身三寶,即“果三寶”;“異體三寶”是指身外三寶,即“因三寶”。
“果三寶”是皈依三寶所要達到的目的。修行人追求的最高目標是成佛,要想實現成佛的目標,就必須“如法行事”。“如法行事”就要“知法”。“知法”的途徑是拜師、學法、用法,即聞、思、修。第一步獲得理論知識,第二步把學到的知識理論,用在實際行動上,就是讓佛法在心中紮根發芽。當佛法開始在自己的信念和思想行為方面起作用時,自己就有了“真佛法”--自覺行動。學佛法未能引起自覺行動前,仍屬身外之法,是“藥方”不是“藥劑”,光有“藥方”沒有“藥”或者不吃“藥”是治不了病的。依法皈依、發心、行善、修止觀就是進入世間賢道、善道,當止觀修到一定的程度,突然爆發出見性現觀智,見惑像黑暗遇到燈光一樣消失時,便是進入超世間見道。從得見道起,自己成了“僧寶”,也有了“法寶”,即在三寶中已有二寶,再進入修道,經過十個層次(十地)完成十般若行,斷除修、惑二障後便成佛。成佛後自身三寶俱足,就算完全實現皈依三寶的目的,故稱“果三寶”。
成佛是清淨自性擺脫沉昏迷夢,從內心覺醒的自生成果,這清淨自性是成佛的自身的菩提種子,是內因,無此內因當然成不了佛。但內因在一定的條件下才會生長發芽、開花結果。這眾生的菩提種子生長發芽的外因條件,是佛法僧三寶的作用。這種所依之“法”、說法之“佛”、同道相助的“僧”與修行之人是異體,即皈依者和被皈依者的關係,這種“三寶”稱做“外三寶”或“異體三寶”。成佛首先要靠“外三寶”,皈依外三寶是成佛的外因,因此也稱“因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