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9/19 23:32:21
學習次第 : 進階
千萬不能仗著可懺悔,就輕易犯戒和造罪
索達吉堪布
有些人認為:“我繼續造罪沒有關係,以後還會有解脫的機會。”這種想法也是大錯特錯的。倘若仍一如既往地造惡業,比如非常放逸地殺生、沒有守持菩薩戒等等,下場必將是反反復複地墮入惡趣,苦不堪言。縱然僥倖獲得了善趣,也是感受一些刑罰、遭受病魔纏身、受到束縛、被兵器砍剖身體等苦痛。
這種悲慘的下場,不要說親眼看到、親身感受,僅僅是聽到描述的語言,也會令人非常害怕、毛骨悚然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能捨棄菩提心,一定要好好地護持,這種機會在生生世世中也很難得。未來將會有無量的佛陀,不說別的,賢劫中還有996尊佛將出世轉*輪,但我們如果仍這樣造惡業,再多的佛陀宣說正法妙道,我們在他的教法下也不可能得到度化的。
在這個教法中,即使我們沒有解脫,最好能結上一個善緣,畢竟這種機會是千載難逢的。我經常都想:現在若沒有好好行持佛法,死後什麼時候再得人身也很難說,假如沒有獲得人身,解脫永遠也沒有希望了。就像一個孩子在學生時代若沒有讀書,長大以後,再怎麼樣也是沒有機會讀書的。我們如今正好有條件行持善法,南贍部洲又是所謂的業地,造什麼業會很快成熟的,所以若能好好把握,利根者即生就有解脫的機會,假使即生沒有解脫,發殊勝的善願也很重要。正如佛在經中所說,菩薩的十萬大願均可包括在一個願當中,什麼願呢?就是“我要生生世世受持正法”。我們的人身什麼時候滅盡,誰也不敢肯定,明天死、後天死,或者再過幾年、幾十年後死,都沒有一個定準,因此大家應該在心情好、身體好的時候,于諸佛菩薩面前虔心發一些誓願:“願我生生世世行持如來教法。”這一點非常重要!
《學集論》中講道:行持善法、修持菩提心的功德非常大,故應以宣講功德的方式來讓眾生心生歡喜而受持菩薩戒。同時還引用了《寂滅決定神變經》的教證說:“在恒河沙數的世界中,對恒河沙數的如來供養恒河沙數的珍寶,此功德不可思議。但若有人聽聞大乘菩提心的功德後,心坎深處生起想要修學的心,雖然還沒有開始修持,功德也遠遠超過前者。”所以我們聽到菩提心的功德以後,一定要發願好好修持,即使後來由於特別忙,早上打瞌睡,沒有修成;有些人背誦,沒有修成;有些人因為這個事、那個事而沒有修成。但如果你發了這個願,與供養諸佛菩薩的功德比起來,還是發願的功德大。
這一點並不是憑我的分別念來宣說的,而是寂天菩薩在《學集論》中的金剛語。我希望你們有條件的話,還是看一下《學集論》。這幾天我一直都在看,有時候心裏特別舒服,只不過事情比較多而已。如果事情不太多,靜下心來學習這些大乘佛法,雖然知道自己非常差,煩惱、業力都很深重,心不堪能,瑣事也多,經常譴責自己不像一個修行人,但看了這些大乘經論的教證,裏面講到了很多菩提心的功德、修學大乘的功德,確實感到自己的緣分特別好。
《學集論》中還宣講了護持學處的一些功德,如《等持王經》中說:“在恒河沙數劫中,于諸佛菩薩面前供養幢幡、飲食、燈鬘等的功德非常大,但若於佛教接近毀滅的末法時代,于一日中護持一個學處(居士戒、八關齋戒、比丘戒、沙彌戒均可),功德遠遠超過前者。”所以大家在學習這部論典的同時,一方面應該好好地發願,另一方面,則應根據自己的能力守持一些戒律。如果你是在家人,就守持在家的居士戒,如果你是出家人,就守一些出家戒,有生之年若能盡心盡力地護持,這個功德確確實實不可思議!
前段時間從重慶來了一位知識份子,他來到學院就是要在這裏受三皈五戒。平時他的工作非常忙,以前對佛教有一種粗淺的認識,但去了趟印度以後,應該是由於聖地的加持吧,自己相續中的信心開始萌芽,到這裏也產生了一定的信心,最後決定受三皈五戒。他在回去的時候說:“從此以後,我決不會捨棄自己的誓言,從今天開始,我的人生應該有個轉變,我的命運應該要扭轉!”儘管這只是一兩句話,但從他的言行舉止來看,我覺得他應該會變成一個很好的修行人。
所以我希望大家,尤其是在家人,在紛繁複雜的生活中,雖然以前也行持過善法,但做得可能並不是特別如法,從今天起,你們可不可以把生活重新調整改變一下?如果能的話,確實對你的來世,乃至生生世世都有重大的意義。
行持善法是最值得讚歎的,當然,實在不能行持的話,也千萬不要聽從惡友的挑唆:“行持善法沒有意義啊,你造惡業吧,跟我一起開海鮮館……”現在的世間上,造惡業的範圍非常廣,造善業的範圍非常緲小。以前我看過一張報紙,上面用了大篇幅敍述吃魚的功德,說這對身體怎麼好,能令智慧增上等等,整張報紙幾乎都在講這個。而造善事的篇幅,在最下角一個小小的地方,說是在什麼地方做白內障手術,需要仁人義士進行捐款。因此現在世界上,造惡業的方法多,範圍廣,邪師也非常多;造善業的範圍很小,發心力量薄弱,引導的人也非常少。在這樣的環境中,不隨他人轉,自立修行確實有一定的困難!
……
有人可能有這樣的想法:菩薩戒不同于別解脫戒,受菩薩戒者即使犯了根本戒也可以重受,所以犯了菩薩戒不要緊,馬上懺悔再受就可以了,這也不是特別的麻煩。
這種想法是不合理的,為什麼呢?如果你犯了菩薩戒,相續就被嚴重的罪惡所染汙,再受持菩薩戒,相續中又有了受戒的善法功德,每一次犯戒的墮罪力牽引你墮入惡趣,每一次受戒的功德牽引你上升善趣,由於墮罪與功德兩種力量輪番交替起作用,結果將使你在輪回中時起時伏,別說是佛陀的果位,就連獲得一地菩薩的果位也要拖延很長時間。猶如兩個力氣相等的人,一個往前面拉,一個往後面拉,最後自己始終也達不到目的地。
頌詞中的“蹉跎”,原意是指虛度光陰、浪費時間,但此處的含義是耽誤很久。有些注釋裏說,頌詞的直接意思是說獲得一地菩薩的果位要耽擱很長時間,間接也說明了佛果就更加遙不可及了。
有些人平時說:“我犯了戒也沒關係,可以重新再受”、“我今天打架,明天在上師那裏懺悔就行了”。做壞事和做好事輪番交替,不管你住在什麼環境中,別人對你的看法也不會太好。同樣,我們在輪回中又造罪業又做功德,兩個互相摻雜起來,獲得登地也要很長的時間。所以大家受了菩薩戒以後,最好圓滿清淨地守持,不要今天犯一次,明天又犯一次,這樣一來,你的相續中有罪惡染汙著,染汙的力量也很強大,肯定得不到你嚮往的果位。
原來我們去五臺山的時候,當時有一個小孩子(現在他已經是大法師了),他的行動特別快,爬山的時候總是遙遙領先,但他一會兒帽子掉了,一會兒別的東西又掉了,不停地爬上來又下去找,爬上來又下去找……。做善事可不能像他一樣,積點功德上去了,犯過失又下來了,這樣始終也達不到自己的目標。因此,受了大乘菩薩戒以後,大家應當善始善終,圓滿受持菩提心,這對每個修行人來講都是非常有利益的!
自索達吉堪布《入行論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