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5/02 14:07:27
|
宗喀巴大師
|
| | |
|
尊貴多識仁波切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2/05/02 14:08:04 喇嘛網 編輯部
《格魯善教昌盛願辭》講記
多識仁波切譯講
(一)前言
1、作者簡介
《格魯善教昌盛願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它的作者是貢唐三世丹貝仲美。貢唐一世根登彭措,是一世嘉木樣大師的兩大弟子之一,嘉木樣大師學成以後,被蒙古王邀請到甘青交界處甘南來建寺,他的大弟子根登彭措也是一起來的。師父對根登彭措說:“你不能走,就住在西藏吧,以後會有更大的任務。”果然,過了幾年以後,根登彭措就被選為宗喀巴大師50代的金座法_王,也就是宗喀巴大師的繼承人,也叫“賽赤”,非常了不起。
貢唐第二世在拉薩轉世,後來回到了他師父在的地方,就是現在的甘南拉蔔楞寺。第三世貢唐的學問超群,著作頗豐,當時就被稱作是“在世的文殊”、“貢唐文殊”,或者也直接叫做“文殊大師”。
2、譯釋的意義
這個《格魯善教昌盛願辭》就是貢唐文殊大師所作。他的著作很多,但其中流傳最廣、最有名的就是這個願辭。現在在國內,凡格魯派僧人所在的地方,沒有不念這個願辭的。我們開佛教協會,包括全國性的佛教協會和各省市的佛教協會時,也都要念這個願辭,因為這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一直以來都只有藏文,而沒有被譯成漢文。這次來這裏有點時間,我就特意把這個願辭譯成了漢文。希望這裏以後能夠建起一個宗大師的道場,讓格魯派清靜的法脈在漢地得以弘揚。大家今後起碼每天念一遍願辭,雖然偈子不多,但這小小的願辭卻把宗喀巴大師從前世的發心到整個法脈的特點都包括在裏面了。如果真正理解了願辭的內容,也就理解了宗喀巴清靜法流的特點,如果不理解這個願辭,那就對宗喀巴的法脈還理解不夠。
二)正釋
1、宗喀巴大師前世的發心
雖是育養諸佛之佛父,現佛子像無量世界中,
奉持佛法發心真實力,促使善慧勝王教昌盛。“善慧勝王”就是宗喀巴大師,“善慧”是他的名稱,藏文“羅桑紮華”翻譯成漢文就是善慧。“勝王”是對佛的稱呼,宗喀巴大師是第二佛陀,所以按佛的稱呼來稱呼他為勝王。 這四句偈是講宗喀巴也是講文殊的,宗喀巴是文殊的化身,所以從文殊的來歷講起。
文殊是育養“諸佛的佛父”。諸佛產生于智慧,文殊是智慧的象徵,一切佛聞法、修心、成道都離不開文殊的智慧。有的也叫“佛母”,般若智慧也就是佛母。佛父、佛母都是一個意思,文殊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智慧的化身,叫做諸佛之父或者佛母。
文殊的世間聖地是五臺山。過去我們說漢地是文殊的聖地、藏地是觀音的聖地,為什麼這麼說呢?藏地自有了佛教後,人比較慈悲,歷代的國王,就是主政的吐蕃王,也都是以觀音的慈悲化身來看待的;漢地是文殊的聖地,受文殊的影響,漢人從來都很聰明,腦子很好。
漢地一般都說觀音菩薩、文殊菩薩,作為度世顯現的的身相來說,把文殊稱做菩薩也可以。但文殊是佛,不是菩薩,他早就成佛了,佛經裏面稱做“第一佛”。沒有文殊第一佛的話,後面的佛是不可能產生的,沒有智慧是不可能成為佛的,所以叫做第一佛。文殊早已成佛,在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以菩薩的身份來協助弘教。觀音等八大菩薩都是這樣的,他們早已都成佛了,是以菩薩的身份來弘教的,事實上都不是真正的菩薩。 顯宗裏說觀音、文殊菩薩是化現的菩薩,真正的本體是佛。密宗裏頭直接就是觀音佛、文殊佛,沒有菩薩的說法。在佛經中,佛和菩薩是有嚴格的區別的,不能混淆。
一切佛通過智慧的育養才能成佛,所以文殊是育養諸佛的佛父。但他卻發心顯佛子的相,也就是顯菩薩相,在恒河沙數般的無量世界中奉持佛法。文殊最早的發心就是這樣的,以其發心的真實力,“促使善慧勝王教昌盛”,也就是促使文殊轉世的宗喀巴的勝教能夠得到昌盛。
前世曾在自在頂佛前,發大心時佛與眾佛子,
譽為大勇士之真實力,促使善慧勝王教昌盛。
“前世”,不是指宗喀巴的這個前世,而是指很早以前,釋迦牟尼之前的自在頂佛時,在佛前發心的那個。那時,他就發心要在五毒盛行的濁世,度化難度之眾。末法時代,五毒盛行的時代,眾生難度。不是一般的難度,五濁惡世的眾生的執著心很重,非常難度。宗喀巴就是發心要救度這些難度之人,用方便法門,最殊勝的性空見與密法來度眾。
佛經中記載,當時發心的時候,佛和眾佛子齊聲讚歎,稱他是“大勇士”。沒有大勇士之心的話,度不了這些難度之眾。這種的大勇士之發心,如同蓮花中的白蓮一樣,是一種出類拔萃的發心。 佛經中這種的記載由誰來印證呢?宗喀巴同時代,有一個紅教大成就師霍察珠傑,神通很高,經常和文殊見面請教事情。後來,宗喀巴在西藏很有名,霍察珠傑就向文殊請教宗喀巴的來歷,文殊親自和他講宗喀巴前世是怎麼發心的,霍察珠傑做了記錄後傳了下來。這個大成就師那時已有六七十歲,他就去邀請宗喀巴大師並請求拜師傳法,他說“我知道您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所以我請您來給我傳法”。宗喀巴大師就專門到他那裏去了,他們兩個相互傳了法。
為傳見行純真之法流,敬獻水晶念珠給佛祖,
回賜法螺授記真實力,促使善慧勝王教昌盛。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宗喀巴是一個童子,他為了傳見行純真(性空見和菩薩行)的法流,敬獻了一串水晶念珠給佛祖。水晶純淨、發亮,象徵非常清淨,表示需要有清淨的法流。佛回賜給了他一個潔白的法海螺,並授記說“你將來會出生在西藏雪域,弘揚我的清淨正法流。”
佛授記這事在《文殊根本續》中有記載,由霍察珠傑和宗喀巴的一個大弟子兩人證明。宗喀巴的這個大弟子,年齡可能比宗喀巴還要大一些,他也是經常能見到文殊的。後來,法海螺也被找到了,就在甘丹寺的地底下被挖了出來。這個海螺是當時一個龍王獻給釋迦牟尼的,宗喀巴作為一個童子正在佛身旁發心,佛就把這個法海螺賜給了宗喀巴。當時,聲聞舍利子就在身旁。佛還授記說,“你將來成佛的時候,名叫‘善眼佛’”。賢劫千佛中第十一個佛善眼佛,就是宗喀巴。 這兩個四句偈,說明了宗喀巴大師在前世很早以前,曾在自在頂佛和釋迦牟尼佛前,為傳清靜法流而發願授記的情形。
2、宗喀巴法流的特點及願辭
智見純真遠離常斷邊,止觀純真消除沉昏暗,
行為純真嚴奉佛教誡,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智見純真”,指的是龍樹菩薩所解釋的釋迦牟尼佛的正見。《文殊根本續》裏佛親自授記,佛涅槃後四百年之際,會有個龍樹菩薩降世,大乘教的正見因此可以得到正確的解釋。宗喀巴的正見就是龍樹、月稱的應成派中觀見。阿底峽尊者說:“離開月稱門,即無成佛法。”月稱門是最殊勝的,緣起性空遠離一切邊見,是最徹底的無戲論正見。
沉、昏都是修止觀中的毛病。沉和昏不是一回事,昏是意識混濁,一般都是打瞌睡;沉則有三種層次:輕微的、重度的、較嚴重的,雖有定但念力或說感知力不夠,缺乏清晰度。菩提道次第論中關於止觀講了很多,沉昏不消除,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止觀。真正的止觀就是要消除沉昏暗,止和觀結合才能顯真智。僅僅是坐著什麼也不思不想,沒有任何意義,智慧不會產生出來,智慧不生,則煩惱也斷不了。比如光線不照進房間,屋子裏的黑暗不會自動消失。太陽出來,黑暗才自然消失,智慧具能斷的力量,有了智慧才能斷掉煩惱。如果沒有這個能斷的作用,什麼也不思不想地在那裏坐著的話,就是動物禪,動物冬眠三個月的時候也是什麼也不想,那也是深定,什麼都不知道。
“止觀純真”,就是要消除沉昏暗。這個純真的標準是什麼?就是彌勒、無著解釋的《地論》以及《現觀莊嚴論》、《大乘莊嚴經論》等彌勒五論中所說。無著也是釋迦牟尼佛親自予以授記的,預言說佛涅槃後九百年之際,大乘佛法遭到了破壞,此時無著菩薩會出來撥亂反正。
“行為純真嚴奉佛教誡”,行為不要墮空、有二邊。又,三乘佛法都是方便之法,不能割裂分別為好、壞或者說某法淺薄、某法高深,一切的教言對我們來說都是有益的,適合不同層次的修行。要按照菩薩的六般若四攝行來度化眾生,嚴格按照佛的教誡來做。 智慧、止觀和行為,這三者都是非常純正的,不夾雜任何不純潔的成份,這就是宗喀巴教法的特點。
廣學多聞成為善知識,所學結合見行是賢者,
一切回向眾利善德著,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作為宗喀巴的弟子須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廣學多聞成為善知識”。一定要學佛經,掌握佛理,不能盲修瞎練。不能像瞎子走路那樣,應該高舉智慧之燈,消除自己心中的愚暗。聞思修三種智慧依次產生,必須廣學多聞,從學開始,先有正確的聞智,然後才有思智,才會產生正確的修智。
第二,“所學結合見行是賢者”。學了以後不要做口頭的理論家,只是個空說的口頭派是沒有意義的。佛家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修心,所學完全結合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學一套修一套,所學就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所學結合見行的人,叫做賢者。
第三,“一切回向眾利善德著”。所學所做所修都是為了眾生,如果沒有這一條的話,會墮到小乘去。因此,無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必須要回向眾生的利益,這也是宗喀巴教派的主要特點。以這樣的回向來祈願善慧勝王善教,希望得到昌盛。
了不了義並行而不悖,視為同一人之修行訓,
心無偏執罪過自消失,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了義和不了義法,理解上是有不同的。了義就是不變的原則,任何時候都是不能變的;不了義是權宜之法,是為了方便度某些眾生而說的法,不能按照經典上的文字來直接解釋佛經。 真實菩薩(也有譯成“真實身”或“真實理”菩薩的),他在《解深密經》中問佛:您有時說有,說五蘊、三苦都是有的,有時又說一切都是空的,空和有是完全對立的,我們該如何來理解佛說呢?佛答真實菩薩:問得好!我是按照三性的有無來講空有的,遍計性空、依他性有、圓成性有。三性裏頭兩個是真實的,是有,只有遍計性是空的。
根據《解深密經》來分了義和不了義就很清楚。 所謂遍計性,是人的意識虛構的東西。事物本身是存在的,是依他性,一切事物都離不開因緣,有因緣就會產生果,因果是不可否認的。有為法都是依他性,人的心法也是依他性。圓成講的是什麼?在依他性上沒有遍計性的成份,把人為的虛構意識消除了之後就證空,叫做圓成性。在唯識派來講,圓成性就是空性。
彌勒五論中,前二論《現觀莊嚴論》、《佛性論》是中觀的論典,後三論《大乘莊嚴經論》、《辯中邊論》、《辯法法性論》,是根據《解深密經》來講的,開創了唯識派。唯識的了義與不了義的區分很簡單:依他性、圓成性不空,非空;遍計性非有;故非空非有。所以,分辨有和空,不能按照文字表面來解釋,得按佛說的三性標準來衡量。
龍樹菩薩整理研究大乘經典的時候,也碰到了這個問題。他到龍地去看了《華嚴經》等龍藏,覺得經典從表面看上去非常矛盾,沒有辦法分辯,應該有一個解釋佛經的標準。最後,他就用《無窮智慧經》來分辨,凡是講空的就是究竟了義,凡是講有的都是不了義,是權變之法。
這樣一來,分辨了義和不了義就有了兩種分法,以《無窮智慧經》或者《解深密經》來分辨。了義與不了義的概念,因為標準不一樣,同一部經會有不同的解釋。對佛經的解釋比較混亂,原因就是這個。宗喀巴把《無窮智慧經》和《解深密經》都研究了以後,又對這兩個標準做了解說,這就是《辯了不了義論》。論中所依的《解深密經》的解釋,是依漢傳佛教的圓測法師著的《解深密經疏》。宗喀巴大師非常欣賞圓測法師的解釋,他對比了藏地的一些翻譯解說,認為圓測法師的解釋是比較好的,宗喀巴大師就以此為根據解釋唯識。
後來,《辯了不了義論》成為了宗喀巴大師最有代表性的解經必備的武器。首先得懂得了他的了義與不了義的區別方法之後,才能夠正確分辯佛經中的了義與不了義,不能按經裏邊說的表面意思來說了義或不了義。佛經是佛因材施教所說,有時看起來經典本身有相互矛盾的說法,經典本身是無法解決這些矛盾的,宗喀巴大師說,一定要用思辨的方法來解決。就是根據龍樹中觀或者唯識這兩派的觀點來進行思辨,來分辨了義與不了義。
有人說,佛說的話都是自相矛盾的。說明說這話的人肯定是不懂得了義與不了義的區分方法。即使他是看的經典再多,離開了分辯了義與不了義的方法,他就沒辦法正確解釋經典。
漢地過去對很多經典都研究得很深的,如三論宗、華嚴宗、天臺宗,智者大師等都是中觀見,後來又有了法相唯識宗。但是,再後來法流斷了,有些人解經就是拿上一部經典,依經中片面只語來說佛法。如果一個人根基夠,讀經可以分辨了不了義。但,一般的人是沒辦法直接看佛經而釋義的。
有人說藏傳佛教不尊重佛經,這麼說是不對的。藏傳佛教對佛理的解釋,依據的是龍樹、無著以及歷代大師的正確解釋佛經的方法。因為他們已經研究了好長時間,而且無著是三地菩薩,龍樹是八地菩薩,我們的智慧能超過他們嗎?我們自己拿上原始的經典再來研究的話,那也太不自不量力了。
“了不了義並行而不悖”,看起來是有矛盾的了義不了義經典,作為信仰佛教的我們來說,是並行不悖的。了義有了義的用途,不了義有了不了義的用途,不能看成是矛盾的東西或者任意取捨,這都是錯誤的做法。
“視為同一人之修行訓”,佛的教言不單是對所有的人不矛盾,即使是在自己一個人的身上也不應該產生矛盾。凡是佛法都是有用的、都是好的,應該有這種觀點。佛沒有說錯,如果說我們會產生這樣那樣的看法,那是我們自己理解錯了。
“心無偏執罪過自消失”,佛說法是為度不同根基的眾生,佛法沒有不好,瞭解到這一點,對佛法偏執不敬的心會消失,就不會造孽。佛對不同層次的人說不同的法,三乘教法看起來有很多矛盾,小乘教和大乘教,或者大乘顯教和密教之間,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多的矛盾,實際上卻是統一的,並不矛盾。小乘是對初入道的弟子而言,等他們認識層次提高就不適用了,就要用大乘法來度,而更高層次的上等根基則可以用密法來度。
世界上的各種宗教教派之間,都有這種現象,都認為自己的見解是最正確的。人之所學都是很有限的,產生這樣的現象,一點也不奇怪。就拿人的生活習慣來講,漢地有漢地的生活習慣,所謂各處各鄉風,在一個環境之中呆久了,換一個地方,吃、穿都不習慣,就是覺得自己家鄉好,自己那裏的風俗習慣才是正確的。有的人學佛也是這樣,覺得只有自己學的教派才是最好的,對別的更有智慧的教派,不理解也不能誹謗啊,這樣不好。你可以信你自己的,用智慧來分辯,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最好的修法。但不能排斥、反對別人,對佛法本身有好壞的區別,是非常不好的知見。宗喀巴大師這裏就是說的這個問題,對各宗派應該平等尊重,不使自己對佛經產生任何的不敬。教內教外,都應該是這樣,不能以一己之見來論好壞。
教法宣講學習三藏義,證法身心實踐三學行。
學問斷悟成就均出色,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佛教分教法和證法兩種。 教法就是經教,宣講學習經藏、論藏、律藏三藏。通過學習經論和傳統法律法規來開發智慧。 證法指的是身心的實踐。沒有證法的話,就只是教法上的皈依,也就是說只是表面上的口頭上的皈依,還不是證法上的皈依。真正的皈依就是看你的證法,看思想、行為上體現的戒、定、慧三學和佛經上所說的是否一致。
教法和證法是不能分開的。 如果說只有證法沒有教法,那這個證法究竟是否正確呢?很難證明。這就象盲人走路一樣,既無地圖也從來沒有走過,只是憑感覺在走路。不學而修的人,就是這一種情況。所以必須要有教法,要學,聞思後再修,就不會走錯路、彎路。 如果只有教法而沒有證法的話,那就和世俗的學問沒有什麼區別。有的人說起來很有一套,但實際行動上卻一點也做不到。
教法和證法的緊密結合,是宗喀巴教派的主要特點。提倡學修結合,反對盲目地修。認識層次高才能進入到高深的修法,認識層次達不到的話,根本是不可能證悟的。所以,必須要提高認識層次,提高素質,由嚴持戒律和智慧層次的提高,才能進入證法的修習。
“學問斷悟成就均出色”, 宗喀巴教派要求的弟子就是這樣的,不但要有出色的學問知識,而且斷悟成就也出色,就是修心修得很好。宗喀巴大師糾正了藏傳佛教也是整個佛教界過去存在的偏的問題,有的只講證法不講教法,有的只講了義反對不了義,有的只講正見不講止觀,有的可能修證功夫不錯但思想行為不檢點。為了防止這些各執一端的現象,宗喀巴大師把這些都進行了重新的整頓。咱們學佛的人,應該有文化,掌握佛教的理論,正確地遵循佛法來修。不能只聽片言隻語,否則不會修出什麼結果。
外具聲聞戒風心和善,內修生圓瑜伽悟境深,
顯密二道結合互為用,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外具聲聞戒風”, 外表上講究要像聲聞一樣嚴守戒律,具清靜戒風。外在的僧戒,雖然是修密,但是為了符合大眾的要求,要求持守。這就是宗喀巴教派的內外結合。 本來,聲聞是反對密教的,過去藏地有些密教徒也反對聲聞的條條框框,認為只是表面的一種做法,真正來說是修不成的。 實際上,佛根據不同層次講法。比如對小學生,他就給你適合小學生的課程,對中學生就說中學課程,對大學生就講大學課程。你在什麼層次上,就用什麼樣的法。層次低的人,很容易接受戒律方面的東西,接受不了其他,他有很多的執著,只能給他傳聲聞層次的法。聲聞主要就是以戒律為主,修定修慧,自我解脫。所以,菩薩戒中有一條,給聲聞講空理犯戒。對層次不夠的人,空法也不能講,他會錯誤地以為,善惡都沒有了,我可以什麼都不管,只修智慧就可以證悟。這就把佛教的整體性給破壞了,所以不能講,當時對聲聞弟子就沒有講空法,空法是密法。
佛的二身成就,必須是福慧雙修,要把修福行善和自己止觀的修法等結合起來修,單獨地只搞一種是不行的。只修福,福報很大,但成不了佛,因為悟不了;只修慧,可以悟,但也是成不了佛。色身和法身,是修福修慧的結果,二者缺一都不是佛。因此,“外具聲聞戒風”是很重要的。
聲聞戒,就是僧人的別解脫戒。大乘僧人外修聲聞戒,內修菩薩行,大乘菩薩戒中包含了別解脫戒。如果不講利眾,純粹就是聲聞的戒律,沙彌戒、比丘戒等,是一種獨善其身的修法,自己修的很好,但是對眾生沒有什麼用,心胸很狹窄的人只能修這種,他沒有廣闊的菩薩心腸,所以修不了大的法。大乘和尚的戒律是菩薩戒,在聲聞的戒律上又加上了利眾的成分,才成為大乘的教法、大乘的戒律。
“外具聲聞戒風心和善”,就是思想作風和行為如律裏所說,待人和氣,不驕傲,有慈悲心,人際關係好,讓人見了以後有親近感,能肅然起敬。 但現在是末法時代,這樣的僧人很少了,佛法被輕視和被嚴重破壞,戒律不能夠被清淨持守。有的寺院成了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有的寺則純粹是為了掙香客、遊客的錢而建,僧人們在廟裏面就是為了吃飯,修不修法都無所謂。
我曾遇見過一個蘭州的年輕僧人,他來問我:“請問該如何修法?”我問他是什麼時候出家的,他說已出家二十多年了。我說你出家都二十多年了,怎麼修法還不知道嗎?他說我們出家,當時就是因為生活上過不去,聽人說到寺廟裏還可以混一口飯吃,所以才到寺廟的。我問“你進寺廟後沒學過經嗎?”他說沒有學過,從來沒有師父給講過經。“那你們每天都做些什麼?”他說就是學了每天念課誦,裏面的經典也必須會背會念,天天念,念了二十年,但是根本不知道經裏面講的是什麼意思。 他說的是真話,我覺得他真是很可憐,出家二十幾年,但卻連為什麼出家都不知道;既出了家,除了念誦外,對佛法是什麼都不瞭解,這樣的僧人怎麼能證呢?象這樣的僧人,就是人們說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恐怕在漢地有很多,藏地也是有的。
持戒是一種修證,但是光靠戒律是不行的,我們要靠智慧解脫,要有大乘教精神。所以,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寺院應該重視學習。我希望今後這個寺廟能把學習班搞起來,經常講經說法,讓居士們來了以後能夠聽到佛教的道理,能夠讓不信的人也能夠聽一聽,看看佛教好不好,佛法的殊勝處在哪里,逐步地推廣佛的正法。
社會上有那麼多的不正確的看法,我們不講佛教,怎麼能夠消除這些錯誤偏見呢?如果僧人不懂佛法,居士們也不懂佛法的話,人家問:“你們為什麼要信仰佛教?”你光說因為清淨就能行嗎?清靜是什麼東西?怎樣才算清靜?你能說清楚麼?沒有佛教知識,連“清靜”這兩個字你都解釋不清楚。清靜,不是說我們的外部沒有什麼聲音,沒有人干擾,這只是身體的清靜,而不是心的清靜。如果你住在寺裏卻仍然想著家裏的事情,雖然在這裏念經,但是還想著世俗的事情,心又怎麼能清靜下來呢?根本沒有清靜。
“外具聲聞戒風心和善,內修生圓瑜伽悟境深”,宗喀巴教法除聲聞的戒律外,還有大乘顯教的六度萬行,再加上密宗殊勝法的修持。“瑜伽”,實際上就是“止觀”,只不過是用密法來修持止觀,而不是像顯宗那樣的專修止觀。專修止觀未償不可,但是比較困難,不好修。而通過三密相應的佛身觀想,就會很快得到定、得到正見,非常殊勝,所以說是:“內修生圓瑜伽悟境深”。
“顯密二道結合互為用”,顯密不是矛盾的,顯教是基礎,密教是究竟。密教靠顯教的力量,來提高個人的層次;顯教靠密教的力量,縮短修行的路程。密法有很多的方便法門,把三個無量劫的修行縮短到幾生,或者一生就可以成就。 有的人把顯密二道看作是相悖的東西,事實上並不相悖。達到這個層次的人,思想上就可以統一起來;達不到這個層次的人,就始終感覺合不到一起來,因為他的偏見太多。有些人,因為自己的思想上偏見太多,就說密宗的壞話,誹謗密教。歸根結底,只能說明這種人根本就不是修學密法層次的人,所以他們有看法並不奇怪,我覺得非常正常。
人的層次不一樣,看法就會不一樣。就連動物也是各有各的不同,肉食動物吃肉,草食動物吃草。現在,對密法有這樣那樣的議論,一點也不奇怪。 在漢地,年輕人比較容易接受密法。唐朝的時候,曾有過好幾個大師傳密法的,但卻沒有傳無上密。為什麼呢?就是漢地當時沒有無上密的緣分,接受不了。幾千年的封建思想,世俗的成見太深。現在,臺灣有人在講經典的時候,就抱著成見攻擊密法。這並不奇怪,他們對密法根本就不瞭解,接受不了。對這些人該怎麼看待呢?我覺得是緣分的問題,無法勉強。修什麼法,根基很重要。根基就像種子一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什麼樣的糧食種子種到地裏,就會長出什麼樣的糧食,撒下稻種不會長出麥芽,種麥子就會收穫麥子。
要提高層次,接受密教的觀點,須下功夫打破很多的偏執,就是佛教所說的“破執”。宗喀巴大師說,成佛容易,得密法難。一個人如果得到了密法,成佛是比較容易的,但是一個人很不容易得到密法。得到密法是比成佛還要難的事,可見密法的珍貴程度無比。 “顯密結合”是宗喀巴教法的最大特點,是格魯勝教的最殊勝之處。
因乘之中所示性空理,果乘方便為用大樂智,
雙合運用八萬法精華,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因乘之中所示性空理”,“因乘”指的是顯宗,顯宗裏的“性空理”是最高的。所以有“見性成佛”一說,認為悟了“性空”就可以成佛了。但事實上見性不等於成佛,小乘羅漢就是見性的羅漢,但離成佛還差得很遠。成佛需三個無量劫修福,悟了空之後若不修福,仍然成不了佛。所以,小乘羅漢如果看到大乘教理的殊勝,想成佛的話,還要從大乘教的初級階段修起,補足福德資糧,從資糧道逐步補到加行道、一直補到第七地的時候才和大乘七地菩薩的境界一樣。
“果乘方便為用大樂智”,“方便為用”是修佛的報身和化身的殊勝方法。 沒有報身和化身,就沒有辦法度化眾生。同時,佛本身具色法二體。有形的身體和無形的思想是離不開的,沒有身體的話也就沒有思想,沒有思想的話也就沒有身體。我們的身體將來要轉化為報身和化身,我們的思想意識要轉化成法身。比如說佛的智慧就像陽光一樣,佛的報身就像太陽本身一樣,如果沒有太陽本身的話,陽光也就無從發出;如果沒有光的話,就不能叫做是太陽,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光的情況下,太陽也就不能成立。所以,有形的報、化二身要和無形的智慧、慈悲、能量等結合起來修才能成佛。
果乘的方便就在修有形的身體方面,不需要三個無量劫那麼長的時間來修,用很短的時間甚至僅用一生,就可以修成佛的報身和化身。這種“方便為用”修色身和化身和佛的智慧法身的最殊勝的辦法就是“大樂智”,用大樂智的辦法可以修成佛的法身,同時修成佛的報身和化身。
“雙合運用八萬法精華”,“雙合運用”是指“性空理”和““大樂智”緊密的結合。大樂智和性空見或者性空理,是顯宗和密宗的兩個核心。顯宗的核心是性空理,密教的核心就是大樂智。“八萬法”,也有說是“八萬四千佛法”,經論裏頭說法不一致,有兩種說法。有說八萬四千法是對治煩惱而說,對治貪的有兩萬一千法,對治嗔的有兩萬一千法,對治無明的有兩萬一千法,綜合對治有兩萬一千法,共有八萬四千法。也有不是按法的內容來分,像“毗婆沙”是按照佛經的句子多少來分;也有按照經書的數量,也就說本子的多少來分。八萬四千法有各種各樣的劃分方法,也有表示一切佛法、佛法很多的意思,並沒有具體的分類。但是,八萬法歸結到一塊,就是顯法和密法的核心,也就是性空理和大樂智的結合,這是八萬法的精華。
三士之道護法神總主,速效怙主毗沙閻羅等,
無數守誓護法施威力,促使善慧勝王教昌盛。
“總主”以這三個為主:
一個是“速效怙主”。速效怙主是說效應非常快,只要念誦,有一個意念的時候,這個護法神就馬上見效應。護法有有幾十種之多,速效怙主就是“六臂怙主”,他是觀音的化身,是一切護法之主,是上士道的護法。
第二個是毗沙門。就是四大天王裏頭的“北門天王”,他是“財寶天王”,是中士道的護法。
第三是閻羅王。閻羅王是下士道護法的代表,主管人天乘的善惡。一般是以鬼王的面目出現,閻王判善惡。
閻羅王同時又是宗喀巴教的特殊的護法,他是文殊的化身。我們黃教的法流,上師、本尊和護法都是一致的,上師宗喀巴大師是文殊轉世;本尊大威德金剛是文殊的化身;閻羅王又是文殊所化。 其他還有像吉祥天母等等無數守誓護法。“守誓”就是有誓言,在過去佛前發過誓“從今以後,世世代代護持正法”,如吉祥天母曾在護光佛前發誓,有的則是在釋迦牟尼佛前發過誓,要守護佛法。
護法有出世的護法和在世的護法兩種。
出世的護法就是像上面所說的速效怙主、毗沙門、閻羅王以及吉祥天母等,他們本身是已見性的地上菩薩,是出了世的,有的是一地、有的是二地、有的是八地等等。“怙主”的表現是十地菩薩的化身,但他本質上是佛。 還有山神、地方神等也屬於護法。在藏地,各地有各地的護法,各教派有各教派的護法,就是依靠地方上的神的力量。比如關公,在過去漢地的就很有名,皇宮裏的那些國事,都必須要供養關公。
五世DL的傳記中記載:五世DL第一次受順治皇帝邀請到北京去的時候,大概是到了熱河一帶,快近北京的時候,有一隊人馬來朝拜,為首的一員大將,面紅如棗、身穿綠衣、金鎧金甲,見面禮拜回應後也就走了。等到了皇宮,皇帝接見五世DL時,所有的朝中大臣都來聯歡。招待會上,所有的大臣都一一被引見,獨不見路上相迎的大將。五世DL就問皇帝,說起其人的樣子,方知是關公顯靈,並非是當朝的。從此以後,就把關公作為護法,在皇宮裏立了起來。
像關公這些了不起的護法,還有山神地祗等不是超世的護法,他們是世間的神,是世間護法。雖然他們還沒有開悟,但是他們發心要保護佛法,所以應該受到佛教弟子的供養。這些神靈他們喜歡佛教、信仰佛教,有很大的神通法力,會幫助佛教弟子消災,供養他們對弘揚佛法有好處。
順便說一下,世間護法不能作為三寶來供養,佛教弟子不能信仰世間的神,這個需要區分清楚。但是反過來說,佛教裏頭有很多世間的神,如因陀羅、大梵天等都是,玉皇大帝就是因陀羅,大梵天和因陀羅是佛教的兩個護法。祭祀、供養神鬼與敬神鬼是有區別的,我們對於那些好的、不做壞事的或者有利於佛教發展的神鬼,都可以給他們供養,讓他們都發揮守護的威力,促使善慧勝王教昌盛。
但願善德法師長住世,賢慧持法之士遍大地,
助教施主安樂財運旺。善慧勝王善教得昌盛。
“但願善德法師長住世”,這個“善德法師”不僅是自己的上師,而是所有的善德法師,不分教派的,所有的漢傳、藏傳的弘揚佛法的法師,希望他們能夠長壽、長久住世。
“賢慧持法之士遍大地”,“賢”就是德行清淨,道德品性好;“慧”就是智慧,有知識、有才能、聰明智慧;願德才兼備的修持佛法、弘揚佛法的弟子充滿大地。
“助教施主安樂財運旺”,佛教的興盛要依靠世間的施主,國王和政府等的幫助,佛在世的時候就有六個國王是佛的施主,建寺、供僧要依靠助教施主的贊助。所以我們願贊助佛教的一切施主以及他的家人平安快樂、財運旺盛,使得善慧勝王善教得昌盛。
(三)結語
現在,我把這個《格魯善教昌盛願辭》完整地念一遍。以後大家就可以每天都念,會有很多的益處:一是幫助明白教理,二是大家應該發願昌盛這樣的清靜法流,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發心、儘量地做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