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07 22:17:0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2/07 22:13:28   編輯部 報導

 

見 鬘 論 --略說見及乘差別備忘錄    見鬘論(口訣見鬘論)

蓮花生大師  造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講授

二00四年九月於佛州邁亞米 悲智學佛會  整理

一、導言

我要改變部份課程的原因,是因為灌頂前行儀規,需要念誦的很多,太多的念誦對我的肺部不是很好。前一陣子我的肺部受到感染,又在多倫多傳時輪金剛時,前行正行都有很多的唸誦,也因此加重了我的病情。

    雖然你們得不到灌頂加持,但請不要以為是損失。事實上,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聞思修,如果對教理不了知,即使得到十

次、百次、甚至千次的灌頂加持,也不見得能獲得真正的實質利益。所以我們利用這兩天的時間,解釋【略說見及乘差別備忘錄】;從另一角度來看,這比灌頂加持更重要。

當然有些極為特殊案例中,如果弟子因緣成熟,上師和弟子之間關係密切,以及其他條件也具足,在這種情況下,有時是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方式加持,例如以手掌碰頭頂等,而使弟子獲得証悟。但一般來說唯有透過佛法的認知以及苦行,才能使我們証量增長。

就以彌勒日巴尊者的一生修行來說,在早期他遇到一位自稱有特殊教法的上師,如依他教法修持,在白天修法時,白天就可以証悟;晚上修法,可以在晚上得到証悟。這種特殊教法,可以讓一個人不經過禪修而獲得証悟,然而這種教法僅能適用於上根利智者。彌勒日巴聽了這樣教法,就同上師會面,因為他自己認為夠資格學這種法門,所以很高興的去睡覺了,沒有修法。他自認是那種不需要苦修就可以証悟的上根者。隔天早上,上師問他:「你在夢境中得到什麼樣的啟示呢?」他回答:「我沒有得到什麼正面的夢境?」於是上師接著說:「如果是這樣,就不適合學這種法門,你必須向印度大師那洛巴的弟子馬爾巴求教。」彌勒日巴隨後就到馬爾巴門下修學。而我們都知道,馬爾巴讓彌勒日巴吃盡了苦頭,最後才得到成就。彌勒日巴尊者的故事,給我們一種啟示,多數人唯有經由不斷的苦行、實修與思惟,最後才能獲得証悟,而不是用手掌觸碰頭頂的加持方式。

如你們所知,我只是一位平凡的比丘,是平凡人,基本上我們是有著相同的本質,每一個人都希望擁有快樂美好的人生,而我也有相

同的願望。我們都有權利享受快樂美好的人生,而且自身為地球上人類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將人類世界視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因為人類未來的幸福是以此為依的。當整個世界與人類更為快樂、繁榮,而且較少問題爭執時,身為居中的一分子,我們也自然受益。相反地,當全世界充滿了眾多的災難,恐懼與困惑時,個人也會因而牽連受苦,絕難倖免,這就是事實真相。也因此,好好地照顧這個地球及人類,這是個嚴肅問題,不該僅是神聖的口號,而是應該立即付諸實行的課題。

我認為提升我們的心靈品質,以及內在的價值,對促成更為成功的人生,及人類幸福是至關重要的,也因此,我把提昇人類的價值,當作首要任務。我們會在這次講授中,將觸及這個話題。而我個人第二個任務,則是促進所有宗教間的和洽。身為佛教徒,我深信世界上許多宗教在促進人類和平進步上,扮演極為重要角色,但有時卻因為不同的宗教傳統及動機,而造成宗教之間的衝突。基於這個原因,我認為積極提倡宗教之間互相瞭解,是非常重要而且有益的,這就是我的第二個要務,在這次講授中我會再加解釋。第三個是關於西藏的問題,與這次講授無關。關於前面二項要務,我們將以佛法的內容及修行方法,做更深入的討論。

有些過去曾經聽過我講法,但也有一部分是未曾聽過的;我會先介紹佛法的概要,如果已經聽過的,也不要以為是重覆、多餘的。如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說:「我所造論的內容,都是以前講過的,未曾說過的是不會寫的。」如同修行,不是一次可以成就的,需要反覆聽聞串習修持,才能得到益處。如噶當派上師在論中說:「我沒有未曾聽過的法,但我今天才瞭解以前未瞭解的法義。」因此我重覆以

前說過的,應該沒有問題。

 

二、前行歸敬頌

在說法之前,我們先來念誦【般若心經】,明天請中國法友以中文唱誦。【般若心經】是【大般若經】中的一部,【大般若經】有廣中略多種,【般若心經】有二十五頌,它是濃縮的【大般若經】,內容以蘊、界、處為所依處,而說這些都是空無自性的,所以道、果也是無有自性,而最主要講甚深空性,而後說到道次第。所謂甚深空性,也就是緣起性空,了知諸法是緣起而現,而說是性空,讓我們瞭解緣起性空的內涵,這是【大般若經】顯義的;而隱義的是道次第,也就是愛他人甚於愛自己的菩提心。如果瞭解【般若心經】內涵的人,於念誦時,請思惟它的內涵;對佛法有深深的虔誠心,請對佛陀身口意功德生起信心念誦,這是追隨佛陀的弟子所應持的態度。而不瞭解【般若心經】內涵,或未念誦過的人,不論有無宗教信仰,就請你們在我們念誦時休息。

請誦龍樹菩薩的【中論】歸敬頌:

瞿曇大聖主,憐憫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

    (這是中論的最後一頌,藏譯稍有出入。因為眾生執著一切法實

有,造業流轉生死,佛說緣起性空,一切法如幻,破除實執,令眾生

離苦得樂。所以禮讚佛陀的大悲大智功德。)

接著請念誦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歸敬頌:

求寂聲聞由遍智,引導令趣最寂滅,諸樂饒益眾生者,

道智令成世間利。諸佛由具種相智,宣此種種眾相法,

具為聲聞菩薩佛,四聖眾母我敬禮

   (【現觀莊嚴論】是釋般若經的隱義道次第,先禮讚三智,初二

句讚遍智,能引導聲聞緣覺趣証解脫。次二句讚道相智,能令諸菩薩

成就所求利益一切有情。再次二句讚一切相智佛陀能轉法輪。四聖指

聲聞、緣覺、菩薩、佛,般若是諸佛之母,四聖由般若生,禮讚般若

經。)

再來念誦歸依及發菩提心頌: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行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

前二句是皈依,後二句是發心。由發心而皈依,且到成佛之前都要皈依,這是大乘的不共法。我以所行施等善的「我」,以及皈依發心的「我」,仔細去觀察這個「我」。一般對能做事的「我」,以為是獨立自主的「我」,這是錯誤的。我是依五蘊安立而有的,這個「我」是無有自性,如果能如此憶念內涵,我們就可以圓滿福德智慧資糧,所以當我們在念誦以我所行「施等善」,如果改為「諸資糧」更為完善;除了廣行福德資糧外,還需思惟空性的智慧資糧。

 

三、本論題意

       今天所要講說的論典,是蓮花生大師在西藏時,對西藏國王及八大弟子所說的。很多的教法及見解,在此之前已經講過了,現在他只擇取以前所講的,再以簡擇濃縮,且要讓後人不要忘記,所以稱為【備忘錄】。

這是在八世紀時,藏王赤松德贊從印度那爛陀寺請來的大學者,大家都能信任且認同的靜命論師;另一位是蓮花生大師,他是位在家修行者,對密教有很高的成就。由這兩位元大師以非常完整方式,在九

藏建立了顯密教法,使教法能長久住世,且建立堅固的基礎,所以西藏教法才能流傳至今。【口訣見鬘論】對此論是比較有系統的解釋,是由龍松大班智達,於一千多年前所造的一本論,約是阿底峽尊者到西藏那段時間所著作,在這之後【口訣見鬘論】就很少人去聽聞、修習、講說,直到欽澤旺波時,再重新回覆推廣,欽澤旺波他有位心子稱為康楚,他也著了這本【備忘錄】的釋論。今天我所要講的,就是依照康楚仁波切所造的釋論來解說。我的傳承是由蔣揚欽澤仁波切,之後,又由崔簡仁波切得到的傳承。

【見鬘論】的見,就是見解,見解是由學習宗義所建立,宗義是依我們的智慧去觀察,依佛陀的契經,與理論所安立的法,即我們稱為「成就的習性」,在道、果的時候,我們用宗義這個名詞,所以宗義是指道的最究竟果位,修行道的最究竟果位可以稱為宗義。這裡所講的宗義,是指我們一般所說的四部宗義。「乘」是由於意樂不同,廣大迴向。見解及乘是代表智慧與方便。以佛教來說又分為四部宗義:有部、經部、唯識、中觀。以「乘」來說分:聲聞、獨覺、菩薩乘。大乘又分:顯乘、密乘;大乘宗義是大乘的見解,下部的宗義是小乘的見解,指有部、經部,小乘是指聲聞與獨覺;大乘見解是唯識、中觀,大乘就是所謂的菩薩;雖然有些是持聲聞見解的菩薩,以意樂來講是大乘,以智慧來講是比較微劣,這是持小乘的宗義者;另有一種小乘者,所持的見解比較深奧,持有唯識或是中觀的見解,但他是小乘的意樂,所以他本身是小乘,但持大乘的見解。

一般人會有這樣一種看法,小乘、大乘及金剛乘,好像這三者完全毫無關係,各各獨立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佛陀最初講四諦法輪,對大眾普遍講說四聖諦法,那時是以巴厘文講說,四諦、三十七道品、                                    

十二因緣,這些是佛法的根本基礎。再次講到般若經裡的六度般若波羅蜜多,或是十度般若波羅蜜多(六度加上方便、願、力、智)。所謂的密教是金剛乘,是以巴厘文中所講說的小乘經典為基礎,再加上般若經所說的空性,之後,再增加密教以空性現為本尊的殊勝修持。所以三乘是息息相關,如果我們把此三乘視為毫無相關,而貶視小乘,自豪我是密乘者或是金剛乘者,而不需要持戒律等,這是非常的愚癡,非常不好的,而且是錯誤的觀念。在經典上說到三乘,或是究竟一乘,小乘是聲聞與獨覺,大乘是顯乘與密乘二者。修持大乘的道次第,在經典所說修持小乘的基礎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小乘、大乘的顯乘、密乘是息息相關的。

見及乘的差別,這「差別」二字,不是指大小乘的差別,而是指密乘的差別。

四、釋本文

禮敬薄伽梵文殊童子與金剛法

甲、世間道

            有情的見解,主要針對人道眾生而說世間見和出世間見。在這世間上有情,有很多不同的錯誤見解,不計其數,這裡所說的謬見,就是不瞭解事實真相,不了知的見解,以及錯誤的見解,是指妄見及顛倒見二種。可歸為四類:

一、愚愚癡虛無見。有很濃厚的無知,像原始人一樣,沒有抉擇能力,不能分辨思考,是愚癡見。只知一般依種子之因,可以生苗芽之果,一般所承認因果論。如以時間而言,它的最初第一個因是什麼?不會想到世間的成住壞滅,只有看到眼前暫時的因果。未了悟有無因果,這裡所講的有無,是指有無前後世,或是宇宙創造者,這是對有

無二者不了知。因為他不通達了悟一切法,實際現象都是因緣和合,究竟性質是無自性。

二、凡夫順世見。這裡的順世不是指外道的順世派,是無有宗教的哲學思想,雖有抉擇能力,但僅僅著重於現世範圍,不會謀求後世的利益。就是不了知有無前後世,於現世勤求權勢,金錢財富,錯誤的依止世間某些神祕傳說規範與陰謀權術,盡一切手段達到目的。例如為了今世的財富或長壽平安,而祈求種種神衹,土地神、天神等,這就是依止世間神秘傳說規範。

以上二種是屬於未通達者,不瞭解者,並非是妄見者,他是不想去了知世間的究竟性質是什麼。

三、墮斷邊見者。虛無主義者,以自己宗教的思想,斷定諸法無有因果,以現見為主體的認知,否定不現見的一切,就是以妄見去立假因,說諸法無有因果,是依自己現見理由說無有前後世,如同外道的順世派。不承認世間一切現像是因緣法,他們對世間現象生滅是實執常法,認為只有這一世。

現在我們暫且把問題擱下。不管有無前後世,以今世而言,追求外在的發展,如同錢財或是外在的物質,認為只靠外在的種種追求所得,可以得到最究竟的快樂。在此我們可以深細的思惟一個問題,人人都想得到快樂,而不想得到痛苦;快樂與痛苦二者有兩種層面,一種是依身體的層面,一種是依心識的層面;這種依身體層面感受的快樂與痛苦,畜生也有。以人而言,是因我們的分別心與念頭,比起畜生繁雜得多,因此內心的快樂與痛苦也比牠們多;以內心念頭的轉變,快樂與痛苦也是非常的強烈,這是事實,我們都能體會的。現在可以依身蘊的快樂與痛苦,與依內心的快樂與痛苦來比較;以心識來說,

當我們享受某種外在事物時,應該是快樂的,但有時反而會覺得不快樂;或是當我們身體受極大的逼迫痛苦時,可是內心很平靜很安穩時,也不會覺得痛苦。以這兩種情況而言,人人都有這種的覺受。可知我們有兩種的覺受,一種是身體的覺受,一種是內心的覺受。

總而言之,這兩種是依靠五根識的感受或內心的感受,倒底那一種力量比較強大,我們必須要思惟瞭解。有時當我們身體有很大痛苦的感受,但內心卻很平靜的話,反而不會感覺到身體痛苦的感受,因為我們內心有很強烈的善心,可以承受身體痛苦的感受;如果此時內心非常不高興,不快樂的話,耳朵聽到很好聽的音樂,鼻子聞到很香的味道,眼睛看到很美好的事物,口吃了很好吃的食物,身體接觸到很柔軟的衣服,在依五根識雖能產生快樂的感受,可惜這時內心還是沒辦法覺受到快樂,甚至原本是快樂的領受,而變為苦受,因為內心很不愉快。因此以內心的感受與身體的感受,這兩者比較之下,可以了知內心的感受比較強烈,比較重要的。

身體的快樂感受,雖是要靠外境而來,但是這種快樂感受是沒辦法去除內心的痛苦。要得到內心的快樂,必須去除內心的痛苦,光靠外在物質是沒辦法達到的。外在物質只能滿足身體的感受,內心的感受不能靠這外在物質而離苦得樂。只是依靠外在物質並不是最究竟的方法,而且沒有辦法使我們內心得到快樂。如果只是為了今世,要想使自己內心減少痛苦,得到內心安寧快樂,佛法與宗教雖然並不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依宗教信仰的力量,我想是可以讓我們減少內心的痛苦,而增加內心的快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我們內心本來就有生起關懷、慈心與悲心的潛能種子,不論你是否有無宗教。一般而言,

如果別人對你關懷一點,你就會感覺溫心,如果你內心裡沒有關懷種

子,那麼別人對你關懷,你不會有快樂的感受;不管是誰,與他很親近的朋友如對他很關懷,他也會感覺很快樂。所以不管是多壞多惡劣的人,只要我們對他關懷,他也會感覺快樂,為了使我們內心痛苦減小增長快樂,慈悲心是非常重要。不論種族或住處不同,我們一出生就需靠母乳而生存下去的這些人,都是需要靠關懷而成長,我們都有關懷的種子,這顆慈悲心;如果能讓自己這顆慈悲心生起,我能很確定的,而且斷定你內心會更快樂,內心的痛苦與憂鬱也會減少。

就是這個因緣,所以我常常提倡、鼓勵注重我們人類的價值。我們在這地球上約有六十億人,大多數屬於這種人,如果只顧到眼前的快樂與痛苦,而沒有思考到未來究竟快樂痛苦。就像在這法座上、臺上的僧眾,穿了很莊嚴的僧服,看起來很威嚴,可能內心都在追求今世的快樂。雖然我現在講到涅槃,但最切實際的還是美金,可能是為了這美金來講法、聽法;我們是追隨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我們必須要更注重每天的生活,口頭上稱自己是大乘者,而行的卻是小乘的行為,這點非常重要,需要時常觀察提醒自己,念頭是否正確;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觀察身口意三門是非常重要的,這在經典一再講述。雖然在外面的這些安檢人員與員警很重要,但我們內心的安檢與員警更重要,要常常檢察自己。以前噶丹派有位格西名叫本恭甲,他說:「我只觀察自己的內心,內心煩惱生起時,我對治他,煩惱很強的時候,我就必須更小心,煩惱減弱時,我就可以放輕鬆休息。」因為他以前是位小偷,以後出家為比丘,由於以前偷東西的習氣,經常用右手去拿或觸摸東西,他就會用左手打他的右手說:「有小偷!」可見他的心念經常在觀照自己。

四、執常異端見。遍計諸法,主張有常一自主的我,這又分為:

無因有果見、因果妄見、有因無果見,這些皆是無明見。這是講說有宗義者;宗義有內道、外道宗義,外道可以分為兩類,有宗義者與無宗義者。前面一類至三類者之見,並非是宗義者;如何分別內、外道宗義者呢?最主要是以承認不承認「四法印」來分別;承認「四法印」的,稱為內道的宗義者,不承認「四法印」的,稱為外道的宗義者,也就是外道。

 

乙、出世間道

*佛教的基本見解*

所謂「四法印」也是佛法概要: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諸行無常。無常有二種,續流無常與剎那無常,剎那無常也就是細微無常。何謂剎那無常?就如同植物、人的身體,最後都會枯萎或死亡,這個續流終於滅壞,就是因為有剎那變化無常,才會有續流的變化,生、住、滅。因為有剎那變化,才會有出生、小孩到幼年,長大到老年。由於有剎那剎那變化,才會有續流的變化,這種明顯的變化,老年到死。以我們身體而言,由入胎到未死這段期間,不只每個小時,每一秒都在改變,每剎那中都在變化,這不只是內在,而且身體剎那剎那都在改變,這種細微的無常,就是諸行無常的「無常」。只要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有為法(諸行),它都是剎那剎那變化。為什麼會剎那剎那變化呢?是誰在造作呢?在毗婆沙宗(一切有部中以毗婆沙論為主而得名,通常稱有部)有些論者講說行三法,而不說生住滅,講說三性與三種行性;經部以上的解說,剎那變化是因為生起的因,本身具有變化的性質,因為生起之因與變化之因,是彼此分不開的,                                           

變化之因,並不是後來之因使它產生變化的,而是該法生起因中,就有存在變化性質,只要是因緣和合,就是無常。毗婆沙宗所說的無常是粗的無常,生等四相:生、住、異、滅,生的當下不是無常的性質,並不是具有滅的本性,滅是要依後來的因而成立的。這是毗婆沙宗的見解,但是細微的無常並非如此。

有漏皆苦:因為是有漏的因,所以才會產生痛苦,並不是所有行法都是痛苦,行法又分兩種:依不清淨的因所生起的果,也就不清淨,因為「果」本身沒有自主的能力,自主能力是在「因」上。輪迴的根本是無明,是妄見、顛倒見解。無著兄弟說到無明有兩種:一是顛倒執著真實義,一是蒙昧真實義。這裡是指後者未解(蒙昧)的心,是能通達的無明。依無明顛倒之見所生起之果,它是由因所自在的,是不清淨因所生,只要是不清淨因所生之果,就是不清淨的,就是痛苦的果,所以說有漏皆苦。

諸法無我:在外道的論典中所說的我,是一種遍計的我見;他們所指我如果依蘊體而成立,蘊體是剎那剎那變化的本性,蘊體是會變壞,所以主張在蘊體外,有一個恆常不變的的我,也就是常一自主的我。例如見到一個人會說,我小時候是怎樣怎樣,現在的我與小時候的我是一個不變的,也會認為前世的我,與現在的我是同一個,只是身體在改變,所以這個「我」是恆常不變,是同一個;但所依的蘊體是不穩固、無常性,而說我是恆常的。這樣解說是不合理的。外道就有一種常一自主的我,心現起的我與蘊體不同,以此安立的我,就是遍計的我執,不是俱生我執。其實離蘊的自主我是不存在的,我與我所自主的我是不存在的,所以說諸法空無我。內外諸法並無有自性,所以稱諸二三                                         

涅槃寂靜:依業、煩惱所自在的痛苦,這根本痛苦是由我執而來,必須瞭解我的真實義時,在無我當下,就可以瞭解我執是顛倒執,是錯誤的執著,當然可以使我執力量慢慢減小,無明慢慢被對治;當我們完全斷除我執與種子時,就可以得到涅槃,得到真實快樂。

如何利用這四法印來修行呢?因為是無常,不能自在,所以說無我,在【釋量論】中提到,這些有為法剎那剎那變異。我們依此思惟,可以生起定解,諸法都是剎那剎那變化,可以知道是由因所自在。一切都是依賴因所自主成立的,我們的蘊體也是依因而有,因所控制的,也就是依無明因而有,無明因也是煩惱因,所謂煩惱是讓我們不能自在,墮落的意思,也讓我們受更多痛苦,是被煩惱所自主。以無明而言,雖然我們想要得到快樂,但不知道如何製造快樂之因,斷除痛苦之因。由於無始來的實執習氣,無法斷除痛苦。我們都很重視這個珍貴的「我」,那是依蘊體安立而取名的,如果瞭解我是受蘊體所自主,就會想到如果能夠脫離蘊體,那該有多好。因為這個蘊體被煩惱所自主,我們就永遠沒有片刻是快樂的;我執就是執著這個我是真實的,蘊體也是很真實的,一點都不能受到傷害而起造業生死。如果了知一切法空無我,依此見解去除我執,雖然我執是那麼地強烈,但瞭解那只是顛倒識,是沒有辦法依正量成立,所以是不堅固的,是顛倒執著,是一種虛妄執著。所以說無常而說苦,由苦而知無常,而無我。因為知道蘊體是無常的,所以知道常一自主的我是不存在的,蘊體是被業、煩惱所自在,所以不應該把它認為很真實,不是我們真正想要得到的,就會想要遠離它;要遠離就需依瞭解無我見,可以生起對治真實執,去除蘊體的根源--無明,如此可以去除煩惱、業,斷除了蘊體的因,就可以達到解脫。

佛法所說的解脫,是如何對治煩惱,以此為基礎而講說的法,就可以稱為佛法。如果以斷十惡業來說,就不能說是佛法,因為其他的宗教也有類似此種禁戒。例如因為法律規定不能殺生而不殺生,這也不是屬於佛法,而說殺生會墮到三惡道而不殺生,這是內外道所共的。而生起解脫之心,於心上斷除煩惱的一種功德,視為解脫之道;為瞭解脫而斷除十惡業,行十善業,這就是佛教的修行。一般所說的法寶是指涅槃,涅槃寂靜,涅槃就是法寶,三寶最主要的是法寶。那麼皈依時為什麼要把佛寶放在第一呢?因為整個教法的源流,從佛陀演說的法輪而來。弟子心續中生起了道法輪、証法輪,內心生起了証量,生起法寶証量的這些僧眾,稱為僧寶。不管是佛寶或是僧寶都是由法寶而來,所以法寶是最主要的,佛陀也重視法,佛陀在講法時自己親敷法座,然後上座講法,這代表佛陀很重視法。

佛教見解中先說四法印,這其中說到無我。內外道是依這無我見解而分,離蘊常一自主之我,離蘊我是指身體以外有個我,這就是外道所說的我,這種我是不存在的,所有的外道都主張有這樣的我。外道中有些不承認有前後世,有些承認有前後世,或承認有一宇宙創造者,或不承認有宇宙創造者。只要是外道宗義者,就認為有常一自主的離蘊我,因此以「無我」見解,可以分辨內外道。有些外道是不承認有解脫(外道彌曼沙派),有的承認有解脫。外道遍計諸法而有一常我,並不是以俱生顯現有這樣的我來說,而是依宗義理由主張有一個常我。遍計諸法常一我執,不只是外道有這種主張,就是內道也有小部分(正量五部執有不即蘊不離蘊不可說的實體我)。

如無因有果見,許無前後世者之說,今生的蘊體是沒有因來的,因此沒有前世,這是順世外道的見解,都是靠自然而生的,即是所謂

的因果妄見者。也有一種主張常一士夫,或主張自主的我,他們承認有一種常因。如果因是常,果就不需有變化果就是常,因是恆常而且任何時刻都有,它的果也必須任何時候都存在,或是無法生起,因為常法不變,所以應該有這兩種情況發生。也就是所謂的因果妄見。有因無果見,在釋量論裡講到,依前因的前因,也就是常因自主的果;因為依它所生的果,是多元性的,是不堅固的,是無常的。如果因是常的,卻生起了不相順因的無常果;雖然有因,但它的果與因的性質不一樣,所以稱它是有因無果見。

總而言之,以佛教哲理觀察常斷見者:「彼等皆是無明見。」這是顛倒執的無明(就是前面提到無著兄弟所說的第一種無明),這種無明就是無法了達事實的究竟真理,因為是顛倒執著。宗喀巴大師在【緣起讚】中以緣起因,緣起理讚佛陀如實的了知緣起的道理,而說了這些法,因而使我們通達無自性的道理:「您(佛陀)是一位大師,跟隨您的我們這些弟子,讓我們遠離了無明;而不跟隨您的那些人(違背佛聖教的外道),因為他們執著我是常一自主存在的,錯誤的見解,他們雖然辛勤久修苦行,仍然受苦果,因為我見堅固啊!」喜金剛大師曾說過,成我(安立名言無自性的我)破我(破除外道常一自主的我)的是內道,破無我(因為他們主張常一的我)是外道。

 

*見不同乘亦有別*

佛教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見解呢?如【楞伽經】所說的,人天乘、梵天乘、聲聞等。此中提到很多乘,只要有很多不同見解,及不同根器的眾生,就產生很多不同宗義見解。以世間而言,大部分的宗教都是以勸人為善,生起博愛、關懷等,如何可以讓自己得到增上到後世人天之身,稱為人天乘。外道很多以苦行的修持,也有修禪定,就是依靠專一奢摩他,粗靜行相(修觀行時的增上行所對治的,名為淨惑所緣,觀下界粗上界清靜,令離下界欲。)修持,可以生到色界或無色界,稱此為梵天乘;也有宗派認為好好修持,就可以到創世主的淨土。而出世間乘需要有空正見,對治我執,為自己成辦解脫之道,這種出世間道就有聲聞道、緣覺道與菩薩大乘道三種。

雖然剛剛提到【楞伽經】所說,只要我們的根器有無量無邊,見解就有無量無邊,宗派就有無量無邊;因為眾生的見解是無量無邊根器也就有眾多不同,為了適合這眾多的根器,就必須有眾多不同的方法與見解;所以不能說我的最好,你們就不好。那末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宗派呢?因為每人依自己根器需要,就會以自己能夠接受及受用的宗教見解。由於有不同根器及見解,所以世界上就產生不同宗教與宗義,為了適合無量眾生,這是需要的。

如佛教的修行者,有大乘與小乘,以宗義來講,可以分為四部宗義。佛陀自己最究竟是以中觀見解,但為了因應不同眾生的根器,而說了不同的見解,因此他並非隨自己本意而隨便講說,他為適應不同眾生根器,而講說不同的法。同樣外道也是一樣有很多法,很多宗派,有些弟子,只要與他們講說有宇宙創造者,他們就能接受,而對無有宇宙創造者而言,這就不適合他了。大部分的宗教都有他們的宗義,都說到要忍辱、關懷與博愛,這是所有內外道與宗教所共的,這就是教誡。我們為什麼要行持這些宗教所共的善法?宇宙創造者的信眾,認為要使宇宙創造者滿意所以行善;以佛教內部來說,因為害怕後世墮落三惡道而持戒行善。所以一個宗教好不好、深奧與否,是依個人而言。以宗義來講,深奧與否是要以另外一種角度來解說;以四個不

同宗派而言,中觀是最究竟的,中觀派又分兩派,一派是自續派承認世俗是有自性,另一派應成派是最究竟的,認為諸法是無自性;以個人而言,什麼法是最適合自己,以及深奧程度,是要依個人的根器、想法來決定的。並不是那一個宗教哲理最深奧的,就是最好的。但每種宗教見解深不深奧就不一樣。就如我常舉例以藥為喻,藥好不好,是依病的情況而言,並不是貴的藥就適合你的病,藥是以適合不適合病情而判斷,並不是以它的價值來判斷。某種病有某一種對治的藥,能治好病就是好藥。法也一樣,是要看是否能對治自己的煩惱,是否能使自己心靈上獲得增長而決定,沒辦法說這法是最好的或最壞的。佛陀在印度講法時,那時有些見解與宗義不一樣的外道,佛陀曾與外道辯論,對外道邪見者顯神通,但佛陀並未說所有的印度人,都該應信仰他的教法。

因為我是一個佛教徒,對佛法有強烈的信心,但我也非常尊重其他的宗教。不管現在、過去、未來,他們都對人類有很大貢獻的宗教,而且利益了成千上萬的人類,所以我們要尊敬,隨喜他們,我們必須要促進各個宗教之間的和洽。

 

*經乘分為三乘*

現在講出世間道也有二種:經乘與金剛乘。

一、經乘又分三:聲聞乘、獨覺乘與菩薩乘。

(一)聲聞乘者見了悟外道等諸法增益(無中生有的執常邊)

損減(墮斷滅見的斷邊)及遍計。外道是指宗義者,此等皆無的「等」是指非宗義者,就是前面所說的順世與虛無見者,他不是顛倒執妄見者,只是不瞭解真實相的外道。這裡所謂損減就是沒有前後世見解,

這是斷見者。增益是遍計離蘊體而有常一自主的我,這些都是執常見者;遠離蘊體而有常一自主我,持這些的見解者,猶如取繩為蛇執妄見者。聲聞此等見皆無,聲聞乘見蘊、界、處等四大種等粗細色法,是真實有的,認為一切色法,都是由無方分極微和合所形成的,這是對外四大的見解;以內心的心識而言,執著真實有。以這種見解者,再加上以流轉還滅的方式,修學四諦的道理。修習四聖諦故,次第成就預流(初果)、一來(二果)、不還(三果)、阿羅漢等四種果。

二)獨覺乘者見如同聲聞,許諸外道於諸法增益、損減與遍計常一離蘊我等皆無。這與以上聲聞同,與其所不同處,是於達證法無我。這裡所指的是無外境,能取所取二體空;這在獨覺的見解中說到,聲聞的無我見解,獨覺者都是承許,獨覺於色蘊與一分法達證無我,所指的如同我們現起所取,而不是真實存在,也就是【現觀莊嚴論】提到三乘所証果是不同的:「聲聞是証得人無我,獨覺是証得二取空(唯識宗主張的法無我),菩薩是証得人法空性果位。」在這裡所指的就是二取空,又在【現觀莊嚴論】提到,獨覺者只是斷除所取分別。何謂斷除所取分別,因為他們認為識是真實有的,在這裡的見解是不承認所取是真實有(無外境),但承認能取是真實有。於是證得自(獨覺)果位,並非如同聲聞需待善知識教導,獨覺是靠自己的能力證得果位,是依自身往昔串習力,以十二緣起道理及通達甚深空性,即瞭解所取能取二取空之甚深法性義,而證得自菩提果。

(三)菩薩乘者見,許污染與清淨諸法,皆勝義無自性,世俗雖有名言施設各各差別,但如幻化。這裡是講中觀見解,這又分為追隨龍樹菩薩的中觀應成派,另一派雖追隨龍樹菩薩,但承認名言也是自性有中觀自續派,有清辨論師,靜命論師及蓮花戒。中觀應成派佛護、

月稱論師等,他們認為量(根識所緣非正量)是錯亂識,而且也不承認名言是有自性。各有不同的所破,雖然無真實但是在世俗幻相中,還有各別的自相(自續所破的是真實,應成所破的是自性)。這裡是在講無我的見解,這種的見解要靠方便(菩提心)為助伴雙運而修行。這裡講到十般若波羅蜜多,即六波羅蜜多加上「方便」、「願」、「力」、「智慧」波羅蜜多。依次第趣入菩薩十地,成就無上菩提果。

就如同剛剛所講說到的,中觀派有很多大師說聲聞有証得法無我者(依龍樹菩薩說:有蘊執必有我執。法我執是煩惱障,聲聞解脫必須斷法我執。這是中觀應成的主張),也有不承認聲聞有証得法無我者(唯識宗安立法我執是所知障),有不同的說法。談到無我,有些承認無我有粗細之差別,有的不承認粗細之差別,同樣在名言上有、無自性見解上的差別。有些承認名言上有自相(自續派),有些不承認名言上有自相(應成派)。以「自性」這兩個字而言,在【大乘莊嚴經論】也是講「無自性」,在立離因時,亦講「無自性」,雖然主張名言有自性,但在用字時又主張名言無自性。自性是在探討究竟性質時是無自性,但一般並不否認堅固是地的自性(性質),所以自性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內涵。

 

*金剛乘分為三乘*

二、金剛乘分為三(寧瑪就是舊派之意,主張九乘次第,聲聞、緣覺、菩薩為顯三乘,事乘、行乘、瑜伽乘、大瑜伽乘、無比瑜伽乘、無上瑜伽乘六乘。噶居、薩迦、格魯等派,密續安立為四部,即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通常事、行、瑜伽三部稱為下部,無上瑜伽稱為上部。各派安立名相也不相同。)事乘、行乘、與瑜伽乘

瑜伽又有瑜伽部與無上瑜伽部,總稱為瑜伽乘。

(一)事乘事乘者見,許勝義無生、滅,於世俗觀本尊色身。這裡是指密教的本尊瑜伽,也就是所謂天瑜伽(修本尊),觀修隨順世果之道,也就是修生起本尊,從空正見現起本尊。如何現起本尊呢?是要由勝義無生、滅,於世俗觀本尊色身。所謂勝義無生滅之意,修觀者觀本身是無自性,是要瞭解它的究竟真實是無自性,依這種真理見解而現起本尊。先決擇無自性之後,瞭解本尊也是無自性之智慧,是所謂的所取,所謂所取行相,依世俗觀生起本尊色身。依本尊身影相、意影相、念誦、修行處潔凈、季節、星宿、禮拜等,主要依外事資具力量與因緣和合成辦。就是要靠外在的資糧修本尊瑜伽。

所謂的金剛乘,金剛是堅固無二的意思;無二是指智慧、方便無二。智慧方便無二又是指什麼呢?一般而言,是以大乘所說的空性,

通達空性的正見,就是智慧資糧;佈施、持戒等是方便資糧,智慧方便二者雙運。如龍樹菩薩在【六十頌如理論】中講到:「自利法身,他利色身需要依福德智慧資糧而成辦。智慧福德資糧也是隨順這二身的因。」同樣的月稱論師在【入中論】也很清楚講到,依智慧福德二資糧如同鳥的雙翅,才能飛越生死苦海,到達彼岸。所以要成辦佛果位,在因位元就需要有方便智慧無二的修持。金剛乘是智慧,方便無二,雖然他們的本質不一樣,雙運就是相輔相成的意思,這兩個需變成一體,也就是所謂的無二,所以稱之為金剛。方便智慧無二的道次第,是如何生起?最主要在無上密時會講到,依光明之識(明光),而修隨順色身與法身之道。如此只依光明之識,可以成辦色身與法身的因緣,以此修持這是可能的。因為在成辦這種光明之前,需要有一些前行基礎,在下部(事部、行部、瑜伽部)中說到透過空性所取行相,現為本尊

的修持所生起的本尊,再緣本尊觀想也是無自性的修法;緣廣大輪是方便,通達空性是智慧,所以方便智慧是一體的,雖然在下部也是說一體的,但在無上密是身語意合一,身語意無二,三密合一。

前面所提到勝義無生、滅,於世俗觀本尊色身龍樹菩薩在【中觀論】中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空性就是無自性,一切法都可以成立,如果是有自性,一切法都無法成立的。因此在無自性的當下,即可現起種種的法,因為在勝義無生滅,所以在世俗可以現起本尊。這裡並不只是說了知空性智慧,只是要把它現為本尊而已,這是要我們先觀自己空性,然後安住在空性當中,再觀想生起本尊。

我們常稱說自己是密乘的修心者,只是念誦了很多儀軌文,並非依照這種方式修本尊的佛慢(自己就是本尊假名說為慢,前說空才能安立一切法,所以說必須對空性有深深的體悟)。必須要先觀自身空性,現起清淨身蘊,之後再生起佛慢。光依我們不清淨的身蘊,而安立的我,再觀這佛慢的話,這是錯誤的修持。當我們的內心可以很清楚現起清淨本尊的蘊體,那時我們現起的「我」,是依清淨蘊體施設的我,雖然事實上凡夫身蘊不是清淨的,空才能成立一切法,把它觀為清淨的。首先要如何觀修呢?之前我說過不清淨的蘊體是要斷除的,這蘊體是由業、煩惱所自在的,先觀想這些是無自性的,而觀想空性的道理,並不只是瞭解它是無自性,而且顯現收攝了不清淨的蘊體,不只是刻意,而且顯現它是無自性。在康楚仁波切的釋論中提到,本身要現起本尊。

我們都只會念誦儀軌,但卻不去學習空性的道理,而不重視空性,這是錯誤的。要修學密教,一定要對空正見有所體會,真正要修學密

法,一定要對空性很深的體悟。以前在印度有具格的修行者,有一些是持瑜伽見解(唯識),一些是持中觀見解,如果沒有唯識或中觀的空性見解,要修密是不可能的。所以修密一定要通達無我之道理,這種無我見解要成為對治所知障,一定要有菩提心的攝持,所以要修習密法,顯教的基礎必須非常堅固。

如果只修學顯教者,修習菩提心,行六度,也是可以。但修密者,不但需要有顯教的基礎,而且需要有空正見及菩提心為基礎,否則無法修密,所以在見解上需了知勝義無生滅,遠離戲論之甚深義。我們不管見到任何東西,都會感覺它是很真實的存在,如果是真實存在,去尋找應該找的到,以破四生(破法執)及一異因(破人我執),破有無自性生的真義,或離一異因去尋找,找不到自性存在的。雖然我們所見到的都有很自主自相存在,既然那麼清楚,真正去找又找不到,那一定是無自性的。依這種方式可以瞭解到中觀的內涵,當下空正見在內心現起之後,依此現起本尊之相,這時再緣本尊現本尊是無自性,所以這裡就具足深明無二,因為所緣的是本尊,所以圓滿方便資糧;因為緣本尊,又觀修本尊是無自性,也可以圓滿空性智慧資糧。因此不只是深奧的空性,或是本尊明顯現相都可具足,所以他是深明不二的瑜伽。在說空性的當下,我們沒辦法現菩提心,當下觀修只是遮除真實有的狀態而已。因此要先修學菩提心,觀修前要刻意生起強烈菩提心時,再觀想所追求的菩提,以及追求菩提者的我,他是如何存在,再觀想他是無自性的。無自性的真正見解,這種的見解就是菩提心所攝持的空正見,依這種的空正見再現起本尊,再以本尊做為「有法」,觀本尊是無自性,這兩種空性雖然是沒有差別,之前的空性,他的「有法」是不清淨的,之後的「有法」是清淨的,我們內心所現起的清淨                                                                           

本尊的空性,雖然這兩者空性是一樣,但是他的「有法」,就有清淨與不清淨的差別。

首先我想補充昨天所說的佛法概要的重點,和大家共同分享所有宗教的觀點。大多數的宗教教義,都有一共同點,不在於對外在的物質條件,實質上都是著重內心的發展,是超越追求物質的安樂。

我們昨天已討論過,從哲學角度觀察,傳統佛教與外道的區分,不同的在於內心是不是相信,有一個常一自主的我。佛教基本上否定離蘊體有常一自主的我,而且著重瞭解「因果」與「緣起」道理。在佛教的教義分為二方面:以哲學方面是了知緣起道理,行為方面是不傷害他人,以慈悲為懷。從基本上了知佛陀的主要哲學觀點是緣起道理外,還更深一層了知「因果」道理;果必須是由因而生,而且是同類因;在因位上如果清楚瞭解負面的行為,會帶來潛在痛苦與傷害;也就是說在因位時,如果一個人從事串習對別人有利益的正面行為的因,這些行為在果位時將帶來快樂的果;也就是好的行為會產生好的果,壞的行為會產生不好的果。傷害或暴力的因會產生痛苦,因此佛法是重視避免傷害與暴力。而我們如何分別傷害與不傷害,暴力與非暴力?這不是以外表的行為本身為標準,真正決定行為的是內心的動機,如果真正的動機意樂是慈悲,是非暴力的,我們可以詮釋為慈悲的行為,因此佛陀經常以慈悲為懷教化眾生。

佛教的基本在於慈悲,慈悲有二種層次;第一是調伏自己內心,是無傷害的行為,以慈悲意樂去關懷其他眾生,而生起從事無傷害或避免暴力的心念。如此以慈悲心為方便,當我們的慈悲力量愈加增強,達到每個人想達到第二種層次,了知空性的智慧。這不僅是為個人獲得利益,而且也關心他人的利益。所以行慈悲時,不僅是瞭解緣起互

依的法則,並熟巧智慧的內涵,結合慈悲與智慧,於自己內心上串習,努力將真正成為樂意去幫助他人的力量。

說到佛教的緣起智慧,也有不同程度的認知;一種了知因果緣起,所有事物都是依賴各種的因緣而現起,是主張自性緣起;另外一種是在中觀派論說,是觀待互依的緣起,一切事物是依他緣而現,所以是無自性的,這是更深細的緣起道裡。認為所有事物是自性緣起,而且是同一體性眾緣和合,以這種的緣起道理而論,與佛陀主要教法緣起意趣是有出入的。

緣起道理是可以適用於所有人類,所有的問題都是息息相關的。例如;國際環保的關係;國際經濟或政治因素的關係;事實上,緣起道理可以利用在我們人類活動範圍很廣,由於我們能更體會,對所有事物的關係,就會有更深的體認,因此自然地,對所有事物會更深入觀察。當有人問到什麼是佛陀的教法,佛陀是如何教導?我們可以如此回答說:佛陀的教法基本上慈悲無傷害與無暴力的行為,哲理觀點上是緣起道理。這可以說是佛陀真正的教法。

就佛教學習方面可分為兩種目標:一種是要得到暫時的目標,獲得到增上生,生在人天界;另一種是利用各種方便,從事佛法的修習而獲得真正解脫。生在人天被認為暫時的目標,因為得人天界,可以得到某些層次的安樂,解除一些痛苦,這種果是大部分人都有機會,守十善業,從實際無害行為而得到;但佛教最終目的是要獲得解脫,這裡的解脫是從痛苦中完全解脫,並且完全去除了根本無明,這時必須了知解脫方法,所以要學習達到最終極目標的法門。

在佛陀經典中記載,人的願望可分為如下:第一種是積善而達到目的,第二種是由佛法的修習而得涅槃;第一種是世俗的目標分為二:                                    

求得人天身及積善行為求得福報。這是一般宗教共同的,勤行十善,但這種善行不能使個人達到究竟解脫。第二種而是利用個人的能力,從事學習佛法,這裡所謂的佛法,是學習更高深的三學:戒、定、慧。最後希求達到解脫,永斷無明。一般來說,前二種因素獲得世俗目標,也就是獲得充裕物質,一般在北美洲的人來說已經達到;因此,很多西藏人為了滿足慾望,來到美國,相信可以受美國的歡迎,而放棄了以上三種高深的佛法修習。雖然如此,很多北美洲的人,他們因為積善而得到此種人天福報,但是有時候也會覺得不能滿足,甚至感覺迷惑、失落與挫折。這說明瞭對物質需求是不能滿足內心的;失落與挫折,物質是無法彌補的,這是我們可以了知。我們再深入思惟,可以瞭解對任何物質方面的需求,衣食等都是有限的。可以看出這種有限的物質,雖然花樣是愈來愈多,慾望不但不會減少,反而需求的是更多,也不能滿足,但畢竟物質所需是有限的。可是內心的發展,雖然是不可限量的,卻不會有感覺要求得到更多更多。大部分的人總是與事實背道而馳,對有限的物質有無限的要求。我們很難以知足的內心去約束自己,總是一種縱容的心態,貪求無厭。尤其在富裕的社會,我們更可以看到富有的無法控制。

從佛經上說人是可以追求世俗的第一及第二項,獲得世間的圓滿;要得到究竟的目標,不但要獲得人天界的圓滿,而且也耍希求脫離世間,期望獲得佛果位,這是獲得真正究竟的解脫,由現前不自在得到解脫,而獲得成佛。

在大乘經典中有二種達到精神目標,一種是實執得到解脫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