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28 22:05:40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2/01/28 22:04:11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四弘誓願講記 惱無盡誓願斷
一般人口頭上會說「我有煩惱」,但是對煩惱的意義、種類及煩惱的層次,多半不甚明瞭。要經過修行,而且是努力修行之後,才會知道煩惱是什麼,才知道煩惱的可怕。
煩惱有向上心的煩惱和向下心的煩惱。普通未修行的人感覺不到向上心的煩惱。通常,我講述的煩惱,多指向下心的煩惱。
一、向下心的煩惱
向下心的煩惱,由內而外分四個層次:
(一)內心的衝突和矛盾
人的生命過程中,常會遇到內心的十字路口。例如面對當前的數個好機會,必須作如何抉擇的困惑;關鍵的抉擇,往往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也許在考試方面,也許在婚姻、事業、做學問、交朋友方面,這是對選擇上的矛盾。
也有內心前後念的矛盾。譬如想改變不久前的決定,卻又決定不下是否要改變;又譬如既不想出家,對結婚又持保留態度,看到周邊親朋好友各自成家且兒女成群的情景,使之內心產生矛盾。
內心發生矛盾或衝突,必然是有兩個主觀的想法存在,而且必是關係到自身的問題。既然不是客觀的,在處理事情時,前念和後念,經常是對立的,所以會發生感情和理智的衝突。在我們的一生中,這類問題常會出現。
(二)身、心的衝突和矛盾
身和心衝突,其癥結在於心;所謂身不由己,當心不能指揮身體時,就會產生煩惱;同樣的,當心理有問題而起矛盾時,身體也會有問題。
但是,心也能克服身體的障礙。例如本來是一纖弱女子,嫁為人婦之後,因種種變故而必須獨力撐持家庭、撫育子女,在長年累月中,即使病痛不堪,仍然心系兒女而能咬緊牙根地操持家務,這樣堅強的母親,在現實生活中,也多可見到。
因此,身、心發生衝突時,必須先調心。人既食五穀,總有身體不適的時候,用心調身,煩惱或病痛便會減少許多。假使放不下自己的身體又放不下心,多會產生怨懟、遷怒的情緒;如此身、心若有衝突,必定是常在苦不堪言的情況中。
(三)我與人的衝突
人從出生以後,便和周圍的人息息相關。因此很多小孩為爭取父母的關懷,便想:只要晚上不蓋棉被睡覺,就會生病、感冒,每次生病,父母便會留下來陪他而且對他特別照顧。這是他本身有煩惱,借著負面的行為,吸引父母注意,希望父母給予更多的愛,以滿足自己的要求,或展現自己的長處等。長大後這種煩惱,如果沒有化解,便很容易導致行為偏差,造成家庭社會的困擾。
這就是把別人當成對立的物件,建立自己和他人之間的衝突和矛盾。
(四)人與自然環境的衝突和矛盾
我曾經問一位到臺灣來的美國人,臺灣的氣候如何,他說:「還好,不過,身上粘得難過。」因為臺灣的夏季潮濕,若出汗,便覺得身體粘膩不舒爽。我又問一位從臺灣到美國的先生,是否習慣紐約的天氣,感受如何?他說:「不錯,可是,我感覺身上很癢。」因為冬季的紐約天氣乾燥,以致對還未適應的人會有皮膚過敏的現象。
這是對陌生的環境有不適應的煩惱。天候太冷或太熱,令人難過,氣候溫和,使人舒適;但是對患有思鄉病的人而言,不論如何,旅居異鄉總不是滋味。常言道:「甜的是故鄉水,圓的是故鄉月。」自然環境的變化固然會影響人,但是煩惱多是從內心產生的。
二、修行佛法過程中的煩惱
從生死階段到出離生死,能達成自主生死或不生不死的目標,是需要修行。開始修行,都是在人間,不能脫離人的立場,但是在修行學佛的過程中,會產生另一類煩惱,這就是向上心的煩惱,大致可分三個層次:
(一)修人天壽法的煩惱
這是從未修行的階段,漸入修行期間,生起的種種疑難。首先,我們要有基本的認識,凡是有心可用,無不是煩惱;既然是在追求著什麼,不論追求的是什麼,那個追求的心,就是煩惱心。
諸位來聽我演講,可能希望從中得到些許啟示,或對生活的改善、生命的開展有所作用,或希望聽到不曾聽過的新觀念。這是從人的基本立場,為自己目前的利益而求佛法,求解決問題,企求脫離難關,這種希望解決的心本身,其實也是煩惱。
有人問我:「皈依很多年了,仍不知要如何修行,該怎麼辦?」
我說:「修行是不該做的事不做,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想的不想,……。」
他的這個問題是許多人都會有的。如果知道是不應該說的話,但卻說了;知道是不應做的事,還是做了;這樣的情形,是意志薄弱,更應該修行。而且可以用修行的時間,減少做不應做的事、說不應說的話的機會,譬如諸位來農禪寺,聽經聞法、念佛打坐,至少這段時間,不會惡口罵人、不會賭博、不會和人發生衝突而造身、口二業。
他又問:「不該做的事是不會做,不應該說的話我不會說,但是,我不知道如何教自己不想不該想的事?」
另外也有居士問:「心裏一面念佛、聽佛號,一面又觀想著佛的相好、佛的功德,這樣,豈不也是散亂心嗎?」
我說:「對,這樣的心,不只一用,是二用,甚至三用、四用。手掐念珠數阿彌陀佛,口念阿彌陀佛,耳聽阿彌陀佛,心想佛的相好,至少四用。但能夠促使心念沒有時間、空間在聲色犬馬上打妄想,已算是修行了。」這便是用修行的方法,抑制妄念的心,免造意業。
不過念佛若只回向妻賢子孝、富貴長壽、健康幸福,雖然是人之常情,但依舊是在修行人天的階段,尚未產生出離心,基本上就是煩惱執著。
(二)修小乘出離法的煩惱
不論大乘、小乘,都講出離心。沒有出離心,對生死的感受不殷切,不易修行成功。很多大修行人發心修行,多從認知生與死開始。
對生死感受最深刻的,莫過於親眷的生離死別,因為親人間的恩、愛、情、義,都和自己的生命休戚相關,所以更能從親人的死亡痛苦中,體會生命的無常,警覺死亡必會來臨。在還活著的時候,能將死亡與自己並行觀察,日常的言行必會和善,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且在光陰有限的事實下,會精進努力修行,上求解脫之道。
有人認為世間有很多很新鮮的事,尚未經驗過,要嘗試過了,才甘願修行。試問,要嘗試什麼呢?殺、盜、淫、妄、酒?還是財、色、名、食、睡?這些都是五欲,五欲是苦海,表面上令人感受快樂、舒適,其實越沉緬於享樂中,越是墜向苦海深處。
另外也有一些人,打了幾次佛七、禪七後,便要立刻捨棄家庭、父母、子女,辭掉工作而出家修行。有出離心,並非不好,但是在自己應盡的責任、義務未完成的前提下,拋家棄子,將已造的果撇下,一走了之,是一種逃避責任、逃避現實的自私行為,那也算是煩惱。即使是小乘的修行人,欲出離家庭,仍需征得家庭的同意,完成責任義務,不拖累家庭。
因此,身在苦海,要心思出苦海,少造苦海的業,但不逃避已造成的苦果,這是有心修行的人應有的正常觀念。如果發了大菩提心,為了解救眾生的疾苦,發心出家,仍是被鼓勵的。
(三)修持大乘法的煩惱
禪法的修行,自古以來未限定只屬於出家人,雖然成功的禪師,絕大多數是出家的大德,但仍有少數的在家居士修行成功。大小乘的基礎既是在出離心,如以在家居士身修持,在生活上、心態上,便不能和一般的在家人一樣。在家居士修行禪法,就是要行菩薩道,菩薩是沒有情執的,只有慈悲,不求權利,只盡義務。
所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蓮花莊嚴清淨,象徵修菩薩道、行菩薩道的人,能將障礙、折磨視為堅強意志力的訓練,將煩惱的阻力,轉為助緣,在逆境中,更覺得修行可貴,所以菩薩在世間,但不是世間的煩惱眾生。不過在家的修禪者,自處於污泥,很少不被污染,但仍應以蓮花自勉,雖很難做到,還是要盡力去做,亦即《詩經.小雅》所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出家,既要經過心理的考驗,也要突破生理的困擾,更要跨越父母、眷屬的情關。出家後能否修行成功,端視自己的福德因緣及善根基礎;但不論有多大的成就,出家本身,就是修行,就是一件大功德。古來至今,許多祖師大德,都是由普通的出家人修行成功的。
三、以願心為指標
不修行,煩惱重重,修行,也有煩惱。向誰學?如何修?用什麼方法修?對開始修行的人往往很困擾。
現代很多人假藉佛法的名義,行外道的修法。剛開始修行,無法判別邪師、明師,如果遇到邪師,修行就有問題,此時端看個人的善根了。因此,如果無法辨別,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最可靠。
而開始修行,找到老師之後,發覺修行的方法不適用,或方法熟練後,感覺沒有進步,或對老師的教導產生懷疑而另尋他處求法等,也會造成很大的困擾,這些都是修行過程中選擇方法的煩惱。
恐懼感,也是修行過程中很大的煩惱,怕鬼、怕著魔是修行時常有的情形。一旦心裏有怕著魔、有不進反退的恐懼感,只要聽到什麼、感覺到什麼或腦中出現什麼幻象,就認為是著魔了。要突破這種心理狀態,須修持到入定的階段,或已親見自性,或者用正確的無相、無我的觀念,恐懼感才會漸漸減少。
還有一些人,害怕修行未達預期的目標就死了,害怕死了以後,不知下一世能否再來人間修持。這種恐懼心,必須由老師用佛法來化解。
死並不是沒有,但學佛的人要死得其所。中國近世的禪宗有一無上法門,那就是參「念佛的是誰?」這個話頭,用得上力,既能趕鬼、驅魔,又能了生死。因為隨時心無顛倒,心中只有一個話頭或一個公案,有這種工夫,生死便可放心。
既然心是如此嚮往修行,此生結束,來生一定會再繼續修行。如果還做不到這樣的程度,就要發願,願除煩惱、願度眾生、願學法門、願成佛道,願心就是指標。
既然修行過程中,會產生這麼多煩惱,禪宗祖師們有一共通的勸告,勸告修行人,不要存有期待、突破、進步、開悟、解脫等的念頭,有這種念頭,一定是在憂慮、恐懼、懷疑的狀態中。如果修行的人,瞭解這種種煩惱,便能走出煩惱的苦海,超度生死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