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02 16:46:49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2/02 16:43:38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本研究的目的在採質化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討禪坐者的禪坐經驗;並依此詮釋禪坐者對「空性」的領悟乃是使禪坐產生心理療效的因素之一。
本研究的研究參與者為十七位佛教信徒之禪坐者,男女約各半,平均禪修經驗約七年,年齡在二十五至六十五歲之間。在研究方法上,先邀請研究參與者提供禪坐日記一到十次不等,研究者在收集到這些禪坐日記後,融合訪談大綱,對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隨後整理為訪談紀錄。研究者在反覆閱讀訪談紀錄並開放自己,讓自己被主題質問,並依據自身的知識背景,對問題作出回應,經由這種辯證的考察方式,讓資料內所隱藏的主題引導研究者,讓主題自己開顯出自身,並進而詮釋禪坐者對「空性」的領悟乃是使禪坐產生心理療效的因素之一。
從十七位研究參與者的資料中,本研究得到以下結果:
一、禪坐中藉由專注,心的刺激減少,情緒將趨於平緩,氣脈得以自己進行調整。而隨著氣脈的調整,禪修者的情緒將被淨化,身體對覺受的敏感度也隨之提高,對心念的覺察能力將提高,自我控制力提昇,容易專注,理解力將增進,對事物的接受力也提高。
二、禪坐者藉由禪坐,將會體會到事物是多面而無單一的、獨立的本質存在,體會到自己心念的無常性,並體會到執著使痛苦產生,而對「空性」有所領悟。
三、藉由對「空性」的領悟,將使禪坐者能夠放下對事物的執著,進而在禪坐中放下對妄念的追尋,而能夠專注在方法上,靜下心來打坐,因此也使禪坐者能得到種種因禪坐而產生的心理療效。
四、藉由禪坐,禪修者因刺激而升起的情緒將趨於平穩中立,禪修者因此能不受情緒的干擾而能從客觀的角度與觀點來看待事情。但是藉由對「空性」的領悟,禪修者能夠直接以客觀的觀點來看待事物,減少因執著升起的情緒,也較不會依循情緒的衝動去處理事物。因此,空性的領悟幫助人在面對刺激時,仍能保持客觀中立的態度來冷靜的處理事物,這對於每天面對社會中多重刺激的現代人幫助尤大。
本研究依據禪修者的訪談資料和研究結果,提出禪坐者對「空性」的領悟乃是使禪坐產生心理療效的因素之一,並依此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未來學者研究參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89/碩士/研究生:何慧芬 指導教授:鄔佩麗
參考書目 |
一 中文部分 |
丁辛百、潘明懷(1996):道德經與氣功。安徽:安徽科學技術 |
出版社。 |
石大璞(1996):現代氣功生理學。陜西市:陜西科學技術出版 |
社。 |
平井富雄(1988):坐禪的科學。台北市:長春樹書坊。(劉華 |
明譯) |
立花隆(1998):瀕死體驗。台北市:方智。(吳陽譯) |
米胖仁波切、南開諾布(1999):夢瑜珈。台北市:大手印文 |
化。(潘隆碩譯) |
佛使比丘(1997):無我。嘉義市:香光書鄉。(香光書鄉編輯 |
組譯) |
李世傑(1994):原始佛教哲學史。法藏講堂。 |
李鳳山(1990):李鳳山練功秘笈。臺北市:自然風文化。 |
波卡仁波切(1998):照見清靜心─禪修入門指引。台北市:張 |
老師文化。(吳嘉真譯) |
宗薩欽哲仁波切(1998):佛教的見地與修道。台北市:眾生文 |
化。(楊憶祖.馬君美.陳冠中譯) |
洛桑嘉措(1999):解說之眼─略說四部見解。新竹市:法相出 |
版社。(蔣揚仁欽整理) |
索甲仁波切(1996):西藏生死書。台北市:張老師文化。(鄭 |
振煌譯) |
索甲仁波切(1997):生死無懼。新店市:圓明出版。(黃朝譯) |
倫珠梭巴格西、傑弗瑞霍普金斯(1998):綻放心中的蓮花─藏 |
傳禪修原理與行法。台北市:慧炬出版社。(翁世杰譯) |
張文亮(1995):冥想技術的理論探討及其效果知調查研究。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
陳健民(1991):佛教禪定。台北市:普賢如來印經會。 |
創巴仁波切(1997):突破修道上的唯物。台北市:眾生文化。 |
(繆樹廉譯) |
創巴仁波切(1997):自由的迷思。台北市:眾生文化。(靳文 |
穎譯) |
創古仁波切(1996):轉心四思維。台北市:眾生文化。(帕滇 |
卓瑪譯) |
創古仁波切(1996):三乘佛法心要。台北市:眾生文化。(帕 |
滇卓瑪譯) |
創古仁波切(1997):月燈─三摩地王經釋。台北市:眾生文化。 |
(帕滇卓瑪譯) |
創古仁波切(1997):止觀禪修。台北市:眾生文化。(帕滇卓 |
瑪譯) |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1990):空─大自在的微笑。台北市:張 |
老師文化。( 馬爾巴翻譯學院譯) |
黃光國(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出版社。 |
鄔佩麗(1993):禪坐的時間及省察度與個人的自我覺知、自主 |
性的關係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79-98。 |
達賴喇嘛(1990):平心靜氣:達賴喇嘛談愛、慈悲與容忍。台 |
北市:遠流。(周和君譯) |
達賴喇嘛(1990):菩提迦耶訪道。台北縣:口奄阿口牛出版社。 |
(蔡東照譯) |
達賴喇嘛(1990):新千禧年的心靈革命。台北市:雙月書局。 |
(何向譯) |
達賴喇嘛(1996):慈悲─達賴喇嘛與八位精神治療、心理輔導 |
界頂尖人士的對談。台北市:立緒。(葉文可譯) |
達賴喇嘛(1997):慈悲與智見。台北縣:建中書報社。(羅桑嘉 |
措發行) |
達賴喇嘛(1997):邁向解脫之路。台北市:聯經。(夏春梅、 |
王惠雯譯) |
達賴喇嘛(1997):菩提迦耶訪道。台北市:大手印文化。(何文 |
馨譯) |
達賴喇嘛(1998):藏傳佛教世界。台北市:立緒文化。(陳琴富 |
譯) |
達賴喇嘛(2001):於國立體育學院體育館四月三日開示心經內 |
容。 |
釋日慧(1997):佛法的基本知識。台北市:慧炬出版社。 |
釋惠敏(1997):禪定與生活。台北縣:西蓮淨苑。 |
釋惠敏(2000):於中華佛學研究所的訪談錄音。 |
釋聖嚴(1996):聖嚴法師教禪坐。台北:法鼓文化。 |
釋聖嚴(1998):公案、話頭。台北:法鼓文化。 |
釋聖嚴(1998):法脈。台北:法鼓文化。 |
釋聖嚴(1998):五停心四念住。台北:法鼓文化。 |
二 英文部分 |
Austin, J. H.(1998). Zen and the brain: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
meditation and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
MIT Press. |
Barber, T. X.(1970). Biofeedback and self-control. Aldine-Atherton |
Co. |
Beck, A. T.(1976). 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s. |
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