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08 00:47:52
學習次第 : 進階

抉擇二無我講記(二)

    二、宣說道之根本勸習正見

    分三:(一)解脫道的根本 (二)大乘道的根本 (三)勸習正見

    (一)解脫道的根本

    【總之,我執為輪回之根、一切煩惱之源,其對治證悟人無我則為解脫道的根本。】

    分四:1、我執是輪回之根 2、我執是煩惱之源 3、我執的對治是證悟人無我 4、解脫道的根本

    1、我執是輪回之根

    所謂輪回,就是不斷領受生死的現象,這種生死的輪轉始終停不下來,就像水車旋轉不已、不得自在。對水車來說,是受動力的驅使無自在地旋轉,同樣,曠劫以來的生死輪轉也一定有它背後的動力。這個動力是什麼?它的根子在哪里?

    我們需要找到輪回的根本,才能從根斷除。首先,輪回是受業的力量支配,或者說,是由身口意造作的力量變現的,這就是緣起律,一有身體、語言、意念造作的勢力,就會在果上顯現。為什麼會有造作的運轉?就是有煩惱的推動。心動了生起了煩惱,身口意就會受驅使,而不自在地造作。

    為什麼心會動?就是對於自我有執著,認為有利於我、滿我的意、對我好、讓我榮耀,就會貪;認為損害我、違背我、對我不好、讓我難堪,就會嗔。像這樣,造成內心貪嗔波動的根源,就是認為有我的心——我執。

    總之,輪回是受業力支配,業是來自煩惱,煩惱是來自我執,因此我執是輪回之根,輪回的過患都是從我執這個根本引發的。《入中論》說:最初說我而執我,次言我所則著法,如水車轉無自在。又說:三有一切諸過患,皆從薩迦耶見生。

    2、我執是煩惱之源

    煩惱是描述心的狀態,一個一個都是描述心的狀態,煩動惱亂,如果一種心最初生起時是不寂靜的狀態,這種心就是煩惱。所以,不一定是很強的貪嗔癡才叫煩惱。實際上,只要心沒有和無我相應,就始終沒辦法寂靜,那種與生俱來的不安始終都在心裏,只不過狀態微細,讓人難以覺察。

    煩惱有非見煩惱和見煩惱,如果認為很強的情緒狀態才是煩惱,那就理解得太粗了,因為除了非見的貪嗔癡慢疑,其他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都是煩惱,但不是情緒,用煩惱就很準確。

    總之,要把握一個要點,就是證了無我才有真正的寂靜,心不證無我,一現行就是不寂靜的狀態。深細地觀察,身見、邊見、見取見等等,都沒有和無我相應,其本身的狀態就是不寂靜、就是煩惱。

    我們要觀察到煩惱的根源,找到根源才能從根截斷。煩惱的根源就是緣自己的五蘊妄計為我的心。所以《釋量論》中說十種根本煩惱都是以我執引發的。

    我們觀察:在心認為有實有的我時,有我就有和我相對的他,這樣就分成自方和他方,也就在這個我上會生起種種分別計較,滿我的意,就生貪心;不滿我的意,就起嗔心;我比別人高,就生慢心;別人比我圓滿,就生嫉妒心;我不如人,就生自卑感。這就是緣起的必然規律,只要執著我,一遇到順逆境界,不由自主就生起這樣的心態。

    相反,空掉我,這些貪、嗔、嫉、慢的心就生不起來,也就沒有世間這些染汙的事情,所以一切煩惱的心態,尋找它的根源,其實都是從一念計我的分別引發的。一有執著自我的心,就會緣著我的得失、成敗、高低等等,生起無窮無盡的煩惱痛苦。這樣就明白佛說的集諦,說到根本上就是我執。如果見到沒有我,在我上面施設的一切概念都安立不起來,源於自我的一切心念、一切造作,失去了支援,就都會瓦解。所以,關鍵是從我執出來的。

    這裏還要點一點,就是很多人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是非顛倒,往往把自我看成很尊貴,崇尚自我、張揚自我。這個毒一定要消除。其實,一說我很有個性、我很喜歡、我很無奈、我很自豪、我很寂寞,只要在執著我,就已經是我執,同時不隔一秒鐘,心已經落在不寂靜的煩惱中。

    所以,再次提醒大家,要認識我執、認識煩惱,不要自欺、不要蒙蔽自己。修行也一樣,我要得到什麼、要顯示什麼、要滿足我的需要,或者修本尊時我是佛,沒有無我的正見,佛慢就成了我慢,很危險、很好笑。

    3、我執的對治是證悟人無我

    我們觀察到我執是輪回的根本、煩惱的根源之後,就應該全力對治我執。

    我執的對治就是證悟人無我。所謂對治,對是正對,治是治伏,正好針對它能治伏它的法,就是對治,比如光明是黑暗的對治。我執是計我的心,對治就是見無我,不見無我,單憑佈施、持戒等修行,並不能讓我執退掉。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法自身並不是境上見無我,所以我執的對治唯一是見無我。其他法是修證人無我的輔助,而不是修證人無我本身。

    4、解脫道的根本

    要認定解脫道的根本,首先應瞭解什麼是解脫。解脫就是解開系縛,因上是斷除煩惱和有漏業,果上是解脫結生相續。

    在煩惱和業二者中,以斷除煩惱為最重要,因為能斷煩惱,即使有業也不感召生死,就像種子沒有水滋潤就不能感果一樣,所以解脫的關鍵是斷煩惱。煩惱的根源是我執,我執的對治是證悟人無我。證悟人無我就能斷我執、斷煩惱,所以解脫道的根本是證悟人無我。

    總之,我執是緣自相續五蘊計我的心,這種心串習了無量劫,現在要退掉計蘊是我的心,必須現見蘊沒有我。一旦見了無我,就像一燈照破千年暗,可以消除曠劫以來串習養成的我執。真正見了無我,就不會念念緣著我,為了我貪、為了我嗔、為了我慢、為了我嫉妒,不生起這些煩煩惱惱的心態,也就解脫了。

    (二)大乘道的根本

    【不僅如此,通達一切法也自性不成立的圓滿空見,依此一切所知障也能斷除故,乃是大乘道的根本。】

    分三:1、圓滿的空見 2、圓滿空見的作用 3、大乘道的根本

    1、圓滿的空見

    什麼是圓滿的空見?就是不僅通達人我不成立,而且通達一切法沒有不觀待他緣而獨立城立的自性,這叫做圓滿的空見。

    空見的圓滿和不圓滿是一對。如果只是一部分法通達無自性,還有一部分法沒有通達無自性,這只是部分的空見。只有通達一切法都無自性,才是圓滿的空見。

    2、圓滿空見的作用

    就是能斷除一切所知障。也就是見到一切法無自性,不但能遠離我執所引起的貪嗔等煩惱,而且能遠離一切粗細的二取執著。一切種智就是一時對於一切所知都知見的智慧,對於一切所知作障礙的就是所知障,它的體性是二取執著,也就是對法我的執著。

    八萬四千煩惱都是在執著人我的同時發起的,見到無我之後,執我的心就開始停下來,煩惱的狀態開始遠離,但這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雖然不再執著人我,但還在執著有為法、無為法,這種執著的動搖,不見法無我是停不下來的。

    所知障就是心前立了實有的法,由此就墮在狹隘的二取境界中。如果通達一切法無自性,就不會向外執著法我,由此就能消除二取執著。所以圓滿空見的作用是能斷所知障。

    3、大乘道的根本

    大乘道的目的是求證一切種智,現前一切種智的關鍵則是消除所知障,所知障一消,佛性現前就成佛,所以大乘道的根本是通達法無我,其他道的方面都是圍繞這一根本而作輔助的。

    《智慧品》當中講,大乘道有很多方面,主要的道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因為依靠它才能現證如所有智和盡所有智,以及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般若經》也說五波羅蜜多只有以般若作攝持才能趣向一切種智。這些都說明大乘道的根本是圓滿的空見。

    大乘從資糧道開始著重抉擇法無我,抉擇一切二取不成立,到加行道以總相方式修法無我,到了見道、修道以觸證、隨念的方式修。由此就會成就佛果。除此之外,修禪定等前五度只是起到輔助智慧的作用。這樣分析就知道,沒有圓滿的空見,大乘道就等於沒有了根本,就像大國沒有國王一樣。

    (三)勸習正見

    【對於空性緣起無別的法界離言大平等,乃至未徹底生起定解之間,應當練習正見。】

    分四:1、在何處練習 2、為何要練習 3、何時應練習 4、什麼叫練習

    1、在何處練習

    此處所說的練習,不是在見修行果四者中的修、行、果方面練習,而是在見方面練習。

    2、為何要練習

    空性正見是解脫道和大乘道的命根,沒有空性正見,大乘道和解脫道都無法從根本上建立,所以要著重在道的命根——無我正見上進行練習。

    3、何時應練習

    乃至對空性緣起無別的法界離言大平等還沒有徹底生起定解之間,應當持續不斷地練習。這裏時間上有明確的界限,就是還沒有徹底生起定解期間。

    空性和緣起無別,是此外另有一個,空和緣起有別,就是空外有緣起,緣起外有空。我們學習時分了緣起和空性兩方面,實際上並沒有別別的兩個。凡是緣起的法就是自性空,不是緣起之外有空性;凡是自性空的法就是緣起,不是自性空之外有緣起,這就是無別。

    “離言大平等離言即遠離一切言說,實相本沒有有、無、常、斷等的戲論,用語言怎麼表達呢?所以是離言。大平等,就是萬法平等是離戲大空性。只要對空性緣起無別的離言大平等還沒有徹底生起定解,那就像登山沒有到頂一樣,需要繼續努力,一直到徹底生起定解為止。

    4、什麼叫練習

    很多人不知道正見需要練習,往往把知道和生起定解混為一談,其實知道和生起定解相差很大。

    比如,聽聞了業果,就會知道業果的道理。像苦樂由業生、業增長廣大、未作不遇、已作不失、業和果的差別等等,記憶力好的人不必花很多時間就能記住,但記得並不等於有定解。事實上,即使全部知道,也可能沒有多少定解。所以在初步知道之後,需要大量聽聞、思維、熏習,通過點點滴滴的積累,最終才能引生堅定的因果信念。因此,我們不能停留在知道的層次,應當持續不斷地串習。如果能不時生起一些對因果相信的心,這就是好現象,說明見上已經有了變動,能夠不斷地調動起來,見就會越來越穩固,最後會形成對因果無法動搖的定解。

    同樣,在空性方面,我們聞思從開始的不瞭解、瞭解得不正確和充滿疑惑,到後來懂得人無我和法無我,這是最初的知道,算不上徹底生起定解(不是心裏深深地斷定人我和法我決定是沒有的)。所以不能單單知道了就停止不前,知道以後還要不斷練習無我正見,這就像燒水,一點點加熱,由積累而讓它沸騰。如果不但是知道,而且肯不斷練習無我正見,那麼日積月累,見就會由薄弱而穩固、由浮淺而深刻,終有一天,由量變形成質變,徹底引生無我的定解。

    練習正見還不算修,見修行果有前後次第,見不穩固,修就很困難。相反,正見穩固,徹底生起了定解,在打坐實修時,以見的力量自然能安住於正見上,而且以見的力量,其他違品的分別念奪不了它。比如,人無我的見很深,就可以安住在人無我中,這時我執根本不能抬頭,相反,如果只是初步知道人無我,在見上並沒有練習,那這個無我觀就像泡沫一樣沒有力量,在自己受讚歎或者受呵斥時,強大的我執現行時,根本伏不住;執著我的心除不了,貪嗔就無法降伏。我們學的佛法往往遇到順逆因緣時用不上,原因就是見上沒有過硬地練習,沒有很深的定解。所以這裏全知麥彭仁波切強調說:乃至未徹底生起定解之間,應當練習正見。注意,用的詞是徹底生起定解,可見稍微生一點定解根本不夠;又說應當練習正見,可見這裏所說還只是見的練習,不屬於修。

    用因和果來配,果是徹底引生定解,因是練習正見。無因不能得果,不在正見上練習,不能引生定解。因此需要在聞思上刻苦用功,不然修行容易變成冰上築屋。

    三、辨別二種勝義[1]

    分二:(一)相似勝義 (二)真實勝義

    (一)相似勝義

    【所瞭解的這點僅遮止所破的無遮,即是所謂的相似勝義,其僅為趣入真實勝義的門徑,並非究竟實相。】

    分三:1、相似勝義是指哪一法 2、為什麼取名為勝義 3、相似勝義和真實勝義的關係

    1、相似勝義是指哪一法

    相似勝義就是我們心所瞭解的這點僅僅遮止所破的無遮。

    所謂遮止,遮是不許可,止是停住。比如交警一揮手,不許車輛前行,就是遮止。現在不承許勝義中有人我而說無人我,就是遮止有人我。或者,不承許勝義中有生住滅而說無生住滅,就是遮止有生住滅。像這樣叫做遮止所破的無遮。

    無遮和非遮是一對中觀術語,講的是破立的方式。比如這樣遮:這不是寶瓶!這是非遮,以的方式遮止是寶瓶,但是在否定寶瓶之後,可以成立是其他法(如:這不是寶瓶,而是瓦罐)。若說:這裏沒有寶瓶!這是無遮,以的方式遮止寶瓶,同時不引出其他法,這叫無遮。(所以,遮是遮止,遮的方式有兩種,以而遮,叫非遮;以而遮,叫無遮。)

    一般人沒有學習中觀,見車就執著有車;見房子就執著有房子。除此之外沒有第二種反應方式,他從不會想沒有車,沒有房子,這就是只往實有的方面執著。現在反過來用中觀的理論遮止有車、有房子,成功地遮破之後,就得出無車無房子的結論,這樣原先一整套實有的概念都會瓦解。正是這時候,你的心瞭解到原來無車無房子,所瞭解的這一點就叫相似勝義。

    2、為什麼取名為勝義

    說了相似,就不是真實。既不是真實,為什麼叫勝義呢?因為這是見勝義的因或者方便,在因上安立果名,也叫做勝義,其次作用方面,緣相似勝義能有效對治執諸法諦實的執著,和真實勝義的作用相似(有部分對治執著的作用),所以也叫勝義。《中觀莊嚴論》雲:與勝義相似,故此名勝義。

    但必須知道這不是真實勝義,為什麼不是?因為它只是分別心所緣的境,而勝義是無分別智的行境義,所以不是。

    真實勝義無法以分別心緣,一舉心即不是。所以,只遮了所破的無遮頂多是相似勝義,不是究竟實相。

    有人問:實相並無兩種,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既然這裏講究竟實相,是不是還有不究竟的實相呢?

    答:實相本身並沒有究竟和不究竟兩種,只是觀察者所瞭解的實相有究竟和不究竟的差別。所謂究竟,就是真正觸及到了實相;所謂不究竟,就是還沒有達到實相。比如,眼前一座大山,沒有入道的人見是常恒一體的大山,他所見的山是一種假相。小乘人見到只有無分微塵,雖然比前者更真實,但在認識上遠遠沒有究竟。唯識宗認為沒有心外的微塵,他們見是心識的相分,如同夢中的山。雖然邁進了一大步,但是它執著心識實有,仍沒有觸到勝義實相。進一步,中觀自續派認為雖然現了山,但觀察時得不到絲毫自性,他們所瞭解的無山仍沒有觸及到實相。真正了達山本來離戲無緣,就是認識上真正到達究竟實相,這叫做究竟。(所以,實相並沒有兩種,但人們所瞭解的實相卻有顛倒和不顛倒、相似和真實的差別。能境所認識的實相和本來實相完全吻合時,就叫做究竟。)

    在探索真理時,能境一步步接近實相,還沒有觸及到實相,都不算究竟。真正觸及到時就是到了究竟。所以,這以前都只是相對的真實,是前進中的化城,並不是寶所。

    如:山微塵識的相分相空無緣(究竟:終點)

    3、相似勝義和真實勝義的關係

    兩者是方便和方便生的關係,相似勝義是方便,真實勝義是這一方便所生,所以是趣入真實勝義之門,但並不是全等,所以說並非究竟實相

    門就是經由它能登堂入室的途徑,沒有門就進入不了,但門並不是堂奧本身。同樣,相似勝義是方便而不是究竟實相,所以叫趣入真實勝義之門。

    為什麼要以相似勝義作為入門方便?因為普通凡夫不能頓時契入遠離四邊的大空性,相應他的水準,先用相似勝義作方便,讓他容易趣入、容易緣,雖然不是真實勝義,但能起到對治實執的作用,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抉擇,就容易悟入真實勝義。

    (二)真實勝義

    【而雙融[2]極為不住之中觀或真實勝義即是二諦無別的實相、各別自證所證、無餘寂滅一切戲論網的自性。】

    分三:1、解釋雙融極為不住之中觀或真實勝義 2、真實勝義所指 3、比較真實勝義和相似勝義

    1、解釋雙融極為不住之中觀或真實勝義

    “雙融就是現和空雙融,色和空雙融,受和空雙融,想和空雙融,等等。極為不住是表達程度,不是只不住一邊或部分邊,是不住一切邊。這樣的不住就是到頂了,叫極為不住。

    比如,不住在有上,而住在無上;不住在雜染上,而住在清淨上;不住在凡上,而住在聖上;不住在眾生上,而住在佛上,都是有所住。有無、染淨、凡聖、生佛等邊,一切不住,就是極為不住。

    “雙融就是融為一個,沒有別別的兩個,這樣就沒有分別心可住的,所有的分別都離了,所以叫雙融極為不住,意思是,沒有分別心落腳的地方,分別心一落腳,就有所住,就落在一個側面上,現在無二一味,分別心在何處落腳呢?或者講,所有分別心前對立的二邊,有無、生滅、常斷、一異等等,都成了不二,所有概念裏的矛盾都在無二一味中消失了,這就是什麼邊也不住。

    論中連接兩個詞,雙融極為不住是印度佛教使用的名詞,這個詞非常有加持,真實勝義是西藏佛教常用的名詞,兩個詞是指同一個東西,只不過表達的側面不同。

    2、真實勝義所指

    這個真實勝義,從基來說,是究竟實相,真實中沒有別別的二諦,所以說二諦無別的實相;從道來說,是聖者根本定無分別智所證,所以說各別自證所證;從狀態說,遠離一切戲論,所以說無餘寂滅一切戲論網的自性

    “真實勝義即是二諦無別的實相二諦指世俗諦顯現和勝義諦空性,是各是各的,無別即沒有別別的兩個。

    有些人不理解:二諦怎麼是無別呢?不是明明安立了二諦嗎?

    二諦只是暫時接引眾生的方便,安立分別心前的顯現為世俗諦,這一顯現的空性是勝義諦。但是勝義當中本沒有二諦的分別,因為有世俗才有觀待世俗的勝義,沒有世俗哪來的勝義?所以實相中本來沒有分開的二諦。真實來看,本來沒有二取顯現,唯一勝義,怎麼會有兩個?

    再看,真實勝義不是眼識等的境,眼識能了別色法,耳識能了別聲音,但都不能了知勝義。勝義唯一是離分別的無分別智的境,唯一是自知之心——不共識的境。為什麼不是分別心的境?因為分別心都有所緣,一有所緣就墮在邊上,所以真實勝義不是分別心的境。所以經中說:是法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

    “無餘寂滅一切戲論網的自性,就是所有的戲論都寂滅了,這樣一種體性叫做真實勝義。無餘就是絲毫不剩;寂滅就是消了;戲論就是和實相不符合的言論;就是束縛,或者互相牽連。凡夫心始終在戲論中打轉,纏於戲論網中;或者,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四邊結成大大小小無數的戲論,所以叫戲論網;自性就是本自的體性[3]。真實勝義的自性是什麼?就是無餘寂滅一切戲論網,也就是離戲。《入行論智慧品》雲:若實無實法,悉不住心前,彼時無餘相,無緣最寂滅。

    3、比較真實勝義和相似勝義

    把相似勝義和真實勝義放在一起比較,可以看出兩者一真一假的差別。

    一、真實勝義是二諦無別的實相。相似勝義是把二諦分開執著,這樣分開的二諦其實是一種假相,真實中並沒有這樣的情況。

    二、真實勝義是各別自證所證,即無分別智所證。相似勝義是分別心所緣。

    三、真實勝義是息滅一切戲論網,相似勝義還在無邊的戲論中。

    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說: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開了言說相、離開了名字相、離開了分別心所緣的相。)和這裏所說一味。

    --------------------------------------------------------------------------------

    [1]勝義:聖者殊勝智慧的行境義。指聖智最殊勝,勝過一切分別識,所以是勝。是聖者智慧心領神會之義。

    [2]雙融:藏文直譯是雙入,就是兩個側面入在一個上,所以翻譯成雙融

    [3]自性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意義,一種是指不觀待其他因緣而獨立城立的體性,比如不觀待因緣而本自成立的一根柱子;另一種是指本自的體性,比如水的自性是濕,火的自性是燃燒,精進的自性是於善所緣勇悍。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