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8/17 05:30:58
學習次第 : 進階

轉化痛苦,改變業力

從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體驗到我們無法直接將一些複雜微妙的觀念,教導給那些極度困惑的人。因為,他們深陷在自己的痛苦中,什麼也聽不進去。我們首先必須做的是透過清除他們心中的妄念,而將他們的痛苦轉化。類似這樣,只要我們的心還仍然受到我執與惡業聚積的障蔽,我們是無法證悟空性的。因此,為了暢通我們的修行道,我們必須轉化負面的業力,並聚積正面的行為。

轉化的行持有幾種不同的過程。在小乘與大乘佛法使用的一種方法是:透過正念的修持,來轉化我們的煩惱或是負面的情緒。當瞋恨生起時,我們首先必須能夠認出它。這即是正念的修持——當瞋恨生起時,即能覺察到它。當瞋恨已經在那兒了,我們就看著它的變化。無論它歷經怎麼樣的改變,我們就這麼看著它,然後放下,看著它,然後放下。對治其他的煩惱,也是採取同樣的辦法。當然,最終的轉化將是看到我們心中如幻的煩惱本質是空性,而證悟到勝義諦的見解。但是,首先主要練習是能覺察到念頭、煩惱的生起,看著它們,然後放下。依照我們不同的修持程度或是訓練,還有其他不同的方法來對治煩惱。

從小乘佛法的觀點而言,我們與我們煩惱的關係,就好比是在戰場上的戰士面對一個危險的敵人一般。我們將煩惱視為強而有力,且能破壞(disrupt)、擾亂 (disturb)我們心的敵人。我們嘗試著以各種我們學過的方法,來對治並且轉化我們心的負面傾向。當我們發現自己當下缺乏戰勝敵人的能力時,我們就採取另一種善巧的方法——策略性的撤退,也就是拔腿快跑!逃跑也可以是有智慧的一種表現。當你逃離敵人時,你逃向哪里去?你逃回你的禪修蒲團上,讓自己可以培養更好的正念、鎮靜與洞見。然後,你才能夠有機會再度回到戰場與你的敵人搏鬥。

在大乘佛法中,我們與我們的煩惱有著一種不同的關係。在這個時候,我們學習如何和我們的煩惱做朋友。戰場仍是一樣,但我們以一種較為正面的態度來看待敵手。敵人幫助你成為一個戰士。你無法成為一個沒有敵手的戰士;而且沒有一個超強的敵手,你也無法成為一個偉大的戰士。如果你的敵手很弱,跟他對打算不上公平,甚至是一種暴虐(abusive)。你需要有個跟你一樣強、甚至比你還要強的敵手。然後,如果你能夠戰勝他,那可是一項偉大的成就。因此,大乘佛法的修行者會去感激敵手強而有力,也會去感激敵手的存在。這即是大乘佛法與敵人為友,並轉化敵人的修持方法。

大手印與大圓滿轉化煩惱的方法,又更直接了當。在這個階段,你只是看著心的本質。當你證悟了心的本質時,轉化在剎那間發生。再也沒有看著煩惱生起然後放下它的冗長過程,不再用像這樣的方法,而是直接地切入。

當你可以做到如此直接地切入並轉化煩惱時,就能擁有很大的能力去幫助其他的人了。在密勒日巴與蓮花生大師的傳記中,你可以讀到他們如何地顯化他們的證悟,以及他們如何地利益如此多不同種類的眾生。這些大成就者們能夠克服許多不同的痛苦,並且將許多的迷惑轉化成為智慧。因此,從奧義的證悟當中,大悲心才得以生起。由於它是基於智慧與無我,因此這種悲心是更為廣大、更有力量。沒有無我的智慧,我們會感到我們是在強迫自己去做一件我們辦不到的事情,接著,我們變得沮喪。但是當智慧與悲心融合在一起時,沮喪無從存在。我們知道什麼是可行的,什麼是不可行的,然後可以有效率地將事情完成。這即是最高層次的正確行止。

因此,在行持中需要結合世俗諦與勝義諦的修持方法。經由培養正面的行為,我們得以對治世俗諦上的業力。然後經由無我見解的修持,視每一件事情如夢似幻、如水中倒映的月光,我們得以在勝義諦上轉化業力。

在此修行道的階段,我們行持的成果是對「人無我」的證悟(注三)。當直接證悟到了無我的真正本質時,其結果是非常顯而易見的。痛苦,或者說是痛苦的幻相,是來自我執,而當我們的我執被連根拔起、被轉化時,痛苦的原因將被消弭,輪回也將止息。

在究竟的意義上而言,輪回與涅槃並不是兩件分開的事情。當痛苦的本質被認出來時,當下即是涅槃,即是覺醒。當它沒有被認出來時,即是輪回。因此,這兩者為一﹔它們是心的本質以及心的顯現。不可分的輪回與涅槃,是為菩提心智慧的遊戲顯現,也是悲心與空性的雙融。在覺性的空間中,悲心任運地顯現,不受制約、也無任何作意。在這當中,我們發覺到對一切眾生的愛。如是的悲心,即是我們本然的狀態;當它圓滿地開展出來時,即變成了無我的悲心,而帶領我們超越出我執以及二元對立的境界。

本樂仁波切說,透過正念的修持,可以轉化我們的煩惱或是負面的情緒。

當瞋恨生起時,覺知它、看著它,然後放下。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