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7/12 00:46:25
學習次第 : 進階
禪修與情緒
(緬甸)葛榮居士
導師:再次歡迎大家。今晚講座的內容是關於情緒的。什麼是令我們產生苦惱的不愉快情緒呢?我們會想到以下這些情緒:忿怒、恐懼、焦慮、悲傷、寂寞、內疚、妒忌……我想在座每一位都曾有過這些情緒。我相信沒有人從未體驗過它們吧,我亦相信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經歷過以上所提到的情緒。 事實上是這些情緒令我們生起苦惱及帶來內心衝突的。所以,去找出禪修如何能幫助我們處理這些情緒是非常重要。我希望給大家提供一些方法。其中一些方法也許大家已曾聽我提及過的。
第一個方法是什麼呢?這方法可能是不容易做到的,就是我曾多次提及的學習用開放的態度去面對這些不愉快情緒。我們習慣了不喜歡這些情緒,憎恨它們,討厭它們,因為它們使我們不愉快。所以,學習用一種開放和友善的態度去對待它們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循序漸進、柔和、友善地去實習。
第二個方法是學習去探索、審查及探究那些不愉快情緒,並努力去認識它們。由於我們不喜歡它們、憎恨它們,所以我們從不會努力去認識和探究這些不愉快情緒。其實,我們是可以從這些情緒中學到很多東西的。例如,我們可以學習去看清楚思想和情緒之間的聯繫,使我們明白到情緒是如何產生的。當我們明白到情緒是如何產生時,我們大概可以應付和處理它們了。還有,當我們準備去認識和探究它們的同時,亦即是開始以開放的態度去對待它們,正如我剛才所說的了。
另一個有趣的方法是:當內心沒有這些情緒時,我們去邀請它們,容許它們出現。非常有趣,當我們邀請它們時,它們卻不出現。或許今天當我們禪修時試試邀請這些我們厭惡的怪物來。正當我們害怕它們、討厭它們的時候,實際上正給予它們更大的動力和能量,但若我們開放地去邀請它們時,我們給予它們的力量就會消失了。
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方法,就是當這些不愉快情緒沒有出現的時候,要知道它們並沒有出現。剛才提到,當我們不喜歡它們時,反而給予它們力量。另外,由於害怕它們,當它們沒有出現的時候,我們便難於覺察到它們並沒有出現。透過去知道不愉快情緒也有沒出現的時候,我們就會變得越來越正面。舉一個實際的例子吧:當牙痛時,我們的而且確被牙痛所折磨,但當沒有牙痛時,我們卻不會說:「真好了!我現在沒有牙痛。」我們會這樣想:「縱使我的牙現時沒有痛,或許它明天會痛呢。」明白到不愉快情緒也有沒出現的時候,這的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因此,「當沒有不愉快情緒的時候,知道它們並沒有出現。」這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或許當下現在你沒有不愉快的情緒,那麼就請你知道當下現在你沒有不愉快的情緒。
另一個很有深意的方法,就是去明白這些情緒並不屬於我們。我們有一種「擁有事物」的執著,即使是情緒也一樣。所以當憤怒出現時,會認為這是我的憤怒;當恐懼時,會認為這是我的恐懼。大家都知道,我們是不願意放下自己認為擁有的東西。在佛典裏曾有趣地提到這一點,意思是學習把這些情緒看作為自己的訪客,自己的客人。我們必須做一位友善的主人,那樣才能好好地向到來的訪客學習。我們應當清楚知道這些訪客的到來、停留及離去。當訪客來訪時,我們該說:「歡迎,請進來。真高興你來了,你今次會逗留多久呢?看看你會逗留多久是多麼有趣啊!」當訪客離去時,我們說:「再見,請下次再來啊。」這不是一種和訪客相處的美好方式嗎。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子跟不愉快的情緒打交道,那就像玩遊戲那樣輕鬆和愉快的了。
或許還有一個方法。每當我們感受到這些不愉快情緒時,我們總會給它們一個名字。有時候我們會被這些名字所規限。所以這個十分有趣的方法就是:當這些情緒出現時,只顧去跟它們相處,去體驗它們,不要去想它們的名字。把名字拿掉,看看我們實際在經驗著些什麼。若果給情緒一個名字,我們便會以過去的經驗來跟它相處;但把名字拿掉後,就變成真正地去體驗每一個時刻的情緒,那麼,這情緒就能幫助我們活在當下現在了。
現在讓我重溫一下我所介紹過的處理不愉快情緒的方法吧。第一個方法是學習以開放的態度對待它們。第二個方法是嘗試去認識它們,拿情緒來做實驗。第三個方法是當它們不出現時去邀請它們出來。第四個方法是在它們沒有出現時,就知道它們並沒有出現。第五個方法是不要認為它們是屬於自己的,把它們看作為走了又來、來了又走的訪客。第六個方法是把它們的名字拿掉,弄清楚我們體驗的實際是些什麼。
有一點很重要的,是當你能掌握這些方法並知道這些方法是可行的時候,你便有很強的自信心去應付不愉快的情緒。我們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自信心。在某程度來說,缺乏自信心已經是不戰而敗,已成為不愉快情緒的受害者了。當我們充滿自信時,就能開放地面對不愉快的情緒,繼而便會達到一個階段,就是無論這些情緒出現或沒有出現對於我們的內心都有沒分別了。
另一方面,當我們有愉悅的感受、愉快的情緒時,我們便會喜歡它們,給它們一個非常正面的評價,還會嘗試去抓住它們不放。但當抓不住時,便又再生起苦惱了。當有不愉快情緒時,我們不喜歡它們,給它們負面的評價。我們能否不給情緒任何正面或負面的評價,而僅是去看清楚它們的真實面目呢?
現在各位若有疑問,特別是關於剛才所談及的方法的實修問題,或是你個人處理情緒的問題,現在請提出來。
聽眾:若是普通的情緒不會帶來很大的感覺,但上一堂你提到邀請內心的傷痕出來,便有很大的反應了,我支持不下去,會很緊張、恐懼、傷感。除了這些方法之外,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導師:可否給我一個例子,有什麼在你心中呢?
聽眾:可能是很多年前,或是多生以前受過的傷害。那感覺就像是一隻被針刺的老鼠,還有很多人在旁恥笑那樣。
導師:昨日我講慈心,花了許多時間告訴大家怎樣去治療這類創傷,所以不再重複了。只想提提你,如果這些創傷是你給別人造成的,就去學習去原諒自己,接受自己的人性弱點和不完美。如果創傷是別人帶給你的,這亦都是去原諒他們,因為明白到他們的人性弱點和不完美。還有其他問題嗎?
聽眾:最近發生了一件事情,我觀察自己的情緒時,感到很奇怪的,就好像有道很冷的水流過我的心一般,那是一股強烈的失望情緒。但當觀察到它後很快我便回復過來了。我想問:情緒是否跟我們的心關係較密切,而思想則跟我們的腦較有關連呢?
導師:我的好朋友,是否關乎我們的心或腦這個並不重要,這不過是些理論上的問題罷了。我們需要做的是十分簡單,當運用這些方法時,只需要簡單、實際、直接地去做便可以。這也是佛陀的教導美麗之處。我想重複這幾個字:十分簡單、十分實際、十分直接就是了。還有其他問題嗎?
聽眾:你先前講過,我們不要給情緒起名字,那麼我們如何能夠觀察情緒呢?
導師:這問題很實際,非常好。我喜歡這類問題。假設你感到悶。把這個「悶」字拿掉,然後去找出你實際所體驗的是什麼,是一種你稱為「悶」的身體感覺嗎?是一種你稱為「悶」的心念嗎?是一種你稱為「悶」的內心感受嗎?當我們能夠這樣子去審查它時,「悶」也變得非常有趣了。
聽眾:導師,人類有許多壞習慣,例如飲酒、吸煙、賭博、好色等等。禪修是怎樣對治這些東西呢?
導師:好有意思的一張的清單啊。事實上,禪修的其中一面就是要對治壞習慣。對於習慣,我們早已聽命於它們了,例必作出機械式的反應。當它們的名字一出,我們就屈服了。首先,我提供第一個建議,這亦是關於正念的修習的--知道這些習慣何時出現,意識到它們的存在,有正念地對待它們。這樣做的話,起碼可以對治自己的機械式反應。
第二個建議提供給大家的,是請去看清楚究竟這些習慣是怎樣給自己及他人製造苦惱;它們有給你帶來歡欣、快樂和心靈上的提升嗎?
第三個建議,是當這些習慣沒出現,或是你沒有屈從于這些習慣時,看看有什麼不同。那麼你就能親身體驗到這些習慣對你有什麼影響、沒有它們時又會怎樣。然後,它們將會自然地消失。再者,我先前曾說過,建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對自己說:「我知道自己有這些習慣,但讓我付出真正的努力去對治它們吧!」對治這些習慣,立志、決心、熱切的態度是極之有用的。
還有一個建議,是多跟一些善知識和情操高尚的朋友交往,這是很有幫助的。與他們分享你的經驗,他們也會給你在心靈的道路上莫大的支持。
最後的建議,是請不要因為自己有這些習慣而內疚,不要難過,也不要認為自己是個罪人。不要將這些習慣看作是難題,而把它們看作為需要面對的挑戰。
聽眾:我們不應該給情緒起名字。但若果我有憤怒,而把它放下了,但其實我應該去觀察它的。可是,既然沒有了情緒,那又怎能觀察它呢?
導師:假設我們要對治忿怒吧。忿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跟誰都扯得上關係。當我們沒有忿怒時,就知道:「呀,我現在沒有忿怒。」你可以回想一下,然後說:「我整個上午都不曾生過氣。」到一天完結時,你可能會說:「哦,今日我一整天都沒生過氣呢!」你會驚訝自己原來是這樣的一個好人。然後,你會越來越正面地看待自己。
聽眾:有些情緒會帶來報復心,有時候能把它放下,能夠原諒別人,但它會再次出現。我們能怎樣做呢?
導師:很好的問題,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所以我想給大家一些建議去處理這些情況。首先,請不要驚訝,因為情緒本來就是這樣的,有時候它們不會出現,有時候它們又浮現出來;當它們出現時,請別感到意外。我們又不是覺悟了的人,怎可以下結論說情緒已完全清除呢?所以,若果我們認定它們不該再來,那才是問題的所在。
第二個建議是去重溫剛才談及過的所有對治方法。當情緒再起時,去覺知它們的出現,並採用各種方法去處理它們,但不要給自己一個負面的評價,這點很重要。從這個問題中我想帶出非常重要的一點,這亦是我曾經講過的,就是我們不應該認定自己不會再有這些情緒。取而代之,當它們出現時,如果我們能夠對它們感恩,把它們看成是一個機會,可以從中學習;那麼就達到了一個階段,就是無論有沒有情緒出現,心裏都沒有分別,這才是我們的目標。請不要下結論說:「我的情緒現已全部清除了。」根據佛陀的教導,只有覺悟了的人才會完全沒有情緒。正如我昨天所說,雖然我們仍未覺悟,但我們常要求自己像一個覺悟了的人。因此,我講學時經常強調一點,去學習接受自己的人性和不完美的地方,這對我們的修行是極之重要的。
大家沒有問題了嗎?你們的問題和困難都解決了嗎?
聽眾:我想知道可以怎樣處理悲傷,如失去親人的悲傷。有時候真的不能放下,回想親人生前的情況、地方、物件等都會感到心痛,即使在夢裏也會哭醒的。
導師:我不需要重複那些方法了,無論它是悲傷,或是恐懼,或是焦慮,或是內疚,對治的方法都是一樣。你說到在夢裏也感受得到的悲傷,則表示它已經頗深了,所以它甚至在夢中也出現。但請記著,在沒有夢見悲傷的那些日子裏,請開放你的內心,當那悲傷沒有出現的時候,去知道那悲傷的並不存在。
悲傷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跟某一件特定事件有關的,另一種是無關於任何特定事情的,只是籠統地感到悲傷。假如是有關於某一件特定事件的話,可把這件事件作為你禪修的對象--去弄清楚這事件帶來悲傷的原因,是由於自己的期望所造成的。假如你的悲傷是沒由來的,你可嘗試另一種方法,就是當你感到悲傷的時候,嘗試去感受身體的感覺。因為當悲傷生起時,有時候思想會令它更加強烈,所以這時候如果你去覺知身體的感覺,這將會有所幫助。
另一個方法是我曾經多次提及的,就是返回去覺知呼吸。因為呼吸是發生在當下一刻的,但所有的悲傷都是跟過去的事情有關。有趣的是,悲傷是跟過去有關,而焦慮則跟未來有關。所以和自己的呼吸連接起來,學習活在當下,便能幫助我們去應付過去和未來。這樣做亦使我們能夠應付情緒問題,因為這些情緒總是跟過去和未來相關的。
最後,我把剛才談過的一個方法再提出來,就是當悲傷沒出現時,嘗試去邀請它來,你或許會發覺它不再來了。是時候提最後一個問題了。
聽眾:剛才你提到當忿怒生起時,嘗試把忿怒的名字拿掉;當忿怒不在時,去反思自己沒有忿怒。我們有時要拿走這些名字,但有時又要用上這些名字,這有沒有矛盾呢?
導師:非常好的問題,我喜歡這個問題。如果你細想一下那些方法,便會明白到有時候我們需要用上名字,有時候則不需要。這就是我們要有各種不同方法的原因。如果一個方法不效,便嘗試另外那些。重要的是找出那一些是真正幫助到自己的方法。若然找到了,就要使用它。這是很有趣的,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性向,每一個人都受不同的條件所限制,因此就有各種不同的方法以適應不同性向的人。所以我嘗試提供不同的方法給予各種不同性向的人。
最後要說的一點是極之重要的,就是在心靈成長的路途上,在禪修的實踐之中,你要自己去親身體會,親身求證。佛陀非常強調這點:我們要依靠自己,要做自己的老師,要成為自己的明燈來照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