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7/11 07:41:49
學習次第 : 進階
佛陀:尊貴的醫師
葛印卡 老師
(這篇文章是葛印卡老師于2005年10月15日在法崗Dhamma Giri所舉辦的「內觀與生命知識(Ayurveda -- knowledge of life)研討會」的開場演講,以及30日課程開示摘錄。)
佛陀被稱為偉大的醫師、偉大的醫者。他也被認為是位外科醫師(sallakatto)。
對醫師來說,培養對病患的慈悲心是很重要的。生病的人來找我;我必須醫好他。病人的國籍、宗教、種族、性別、社會階層或哲學信仰對醫師來說完全無關緊要;唯一重要的是,病人是一個正在受苦的人。同樣,病人也不會問醫師的宗教、社會階層或哲學信仰,因這些跟他疾病的治療沒有關係。
任何與疾病、疾病的原因、疾病原因的根除以及疾病的治療無關的事,就與醫師無關。
悉達多‧喬達摩太子離開家庭生活,追尋解脫所有的痛苦。首先,他去找兩位有名的禪修老師,向他們學習深沈專注的禪定。在當時,這被稱為第七和第八禪定,是那時最高的禪修境界。熟習這些方法後,悉達多發覺他仍未達到完全解脫的最後階段,所以他繼續追尋。那個時代,人們普遍相信解脫只能藉由折磨肉體來獲得。他嘗試練習對身體極度苦修,但一無所獲。
最後,由於過去無數世所累積的波羅密,他找到了中道,發現了內觀禪修而達到完全的開悟。
之後佛陀第一次說法,對象是他的五個同伴。這次開示稱為初轉*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他轉了法之輪,而不是某個特定的宗教或哲學信仰之輪。他稱之為法(Dhamma)。宗教、哲學信仰、節慶、習俗和儀式可能相異,但法永遠是普遍共通的。
佛陀如此解釋四聖諦:
第一聖諦
這是苦(dukkha)。苦從出生便開始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一生中,不想要的事發生,想要的事不發生 ─ 這都是苦。
佛陀不但知道有苦,而且對苦徹底了知。任何人對苦都能有表面的瞭解,但這並不是真正的覺悟。必須在經驗層面了知苦的一切面向才行。
對第一聖諦的瞭解必須在它的三個面向都完成時才算圓滿。第一面向是:苦 ─ 此是苦。但光是這樣無法讓他成為佛陀。
接著,第二面向是:應遍知(parinneyya)─ 關於苦的真理必須在經驗層面被徹底瞭解。苦的所有領域、苦的一切,都必須被經驗。我們可以說只有在第一次經驗涅槃後,一個人才算體驗過苦的全部。即使是涅槃前的最後幾個剎那仍然是苦。涅槃之前的一切都是苦,所以這一切必須被徹底探究。但即使這個也沒有讓他成為佛陀。
第一諦的第三個面向是:已遍知(parinnatam)─ 一個人已經探究了苦的一切。對此人來說,已遍知苦(dukkha-parinnana),沒有什麼是他不瞭解的。已如實知苦的整體 ─ 已遍知。
第二聖諦
痛苦的根源為何?有許多表面上的原因:不想要的事發生,想要的事不發生;與親愛的人分離,與討厭的人聚合。看起來事實就是這樣:我們認為自己是因為這些可厭的事情才感到痛苦。
但真相是,一個人的痛苦實際起源於內在,而非外在事件引起。因此痛苦的根源必須被剷除,唯有如此才能從痛苦中真正解脫。所以我們必須找到這個根源並瞭解痛苦的真正起因。
我們發現,當一個人的欲望、貪愛、渴求沒有得到滿足時,便會感到痛苦。此外,不論獲得什麼,人都會煩惱要如何保全它;一旦失去,就變得痛苦。在苦難的根源沒有完全剷除前,人是無法從痛苦中解脫的。
在經驗層面親眼見到真相後,我們瞭解到,每當不淨雜染在心中現起,痛苦便會隨著出現。不淨雜染和痛苦是一起產生的。單單只有心的不淨雜染而沒有伴隨痛苦是不可能的;痛苦一定會升起。要在經驗層面上瞭解了這個真理,我們必須確定不淨雜染不再出現。沒有雜染,就沒有痛苦。
因此,第二聖諦同樣也有三面向:第一,貪愛(tanha)─ 貪愛是苦的根源。第二,應斷(pahatabbam)─ 瞭解這個苦的根源應該被滅除。第三,已斷(pahinam)─ 苦的根源已被剷除。如果這三面向都達成,便成就了第二聖諦。
第三聖諦
痛苦完全止息,不再生起。第三聖諦的第一面向是:苦滅(dukkha-nirodha)─ 痛苦的根除。第二,應證(sacchikatabbam)─ 瞭解到我們必須直接經驗苦痛的根除。單單只是相信有一個免於苦難的境界、一個超越心與物的境界,這是沒有用的。我們必須親眼看到才行。第三,已證(sacchikatam)─ 直接經驗到痛苦的根除,不再生起。當這三面向完成時,便圓滿了第三聖諦。
第四聖諦
什麼是根除一切痛苦的方法?單單心裏想要是不夠的,必須付出努力才行。第一,通往苦滅之道(dukkha-nirodha-gamini patipada)─ 一條去除所有痛苦的道路。第二,應修(bhavetabbam)─ 在理智上知道八正道的每個部分都必須在經驗層面被徹底瞭解。第三,已修(bhavitam)─ 親身體驗到八正道的每個部分,並將之發展至極限。如此這般,當每一聖諦都在三方面被實踐而四聖諦在十二方面被圓滿達成時,悉達多獲得了完全的覺悟。他不是因為理智上或心裏虔信而接受真理,而是因為直接經驗真理。只有到那時,他才宣稱「我是佛陀」、「我已解脫」。任何想要獲得解脫的人都必須完成四聖諦每一聖諦的三個面向。
藉由修習四聖諦,每一聖諦各三個面向,我的如實智見變得純淨。(Imesu catusu ariyasaccesu evam tiparivattam dvadasakaram yatha-bhutam nana-dassanam suvisuddham ahosi.)
何謂如實智見?如實(Yatha-bhuta)的意思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每一聖諦的真相;第一聖諦的真相是苦 ─ 此刻正在經驗苦。「此即苦」。我們瞭解如實 ─ 這是苦。我們藉由見(dassana)、藉由客觀的觀察而領悟到即使最快樂的感覺仍然是苦。智(Nana):隨著這個經驗而生起智慧。因客觀地觀察實相而產生的智慧就是智,正智(samma-nana),而見則成為正見(samma-dassana)。如實智見不再是一種哲學,而是徹底清淨(suvisuddham ahosi)。不受任何哲學信仰或束縛羈絆,沒有各種信念所造成的不純淨。它在當下被經驗到。除非做到這點,否則他的教導不過是另一種哲學、見解(ditthi)。這個見解應該變為正見(samma-ditthi),變為徹底清淨的如實智見。這即是他的教導。只以心中信仰或理解的方式接受佛陀的教導並無法讓我們解脫。只有直接的體驗能夠讓我們解脫。
哲學信仰或教條是無益的。不論信念有多正確,如果只依賴自已的信念是沒有幫助的。必須實際經驗真理才行。對真理的直接體驗會將變為正見。否則,就只是哲學信仰,而任何哲學信仰都是束縛。佛陀之所以為佛陀是因為他瞭解哲學如何束縛了人們。他自己脫離了這些束縛並指出一條路,一條能夠從這些束縛中獲得解脫的道路。他唯一的目標是讓一切眾生都能擺脫痛苦。
每個人都有心的不淨染汙這個疾病。每個人都因為無明產生的雜染而受苦。當感受到愉悅的感覺時,不管感覺多微細,人都會產生貪愛:我想要更多,我想要更多。當感受到不愉悅的感覺時,不論多微細,人都會產生瞋恨:我不要這個,我不要這個。人對愉悅生起貪愛、對不愉悅生起瞋恨,而失去心的平衡,失去平等心,失去心的祥和,失去快樂。這就是病。
一個人一旦領悟了真理 ─ 當愉悅的感受生起,貪愛也會同時在心中生起;當不愉悅的感受生起,瞋恨也同時在心中生起,並因為發展出這種覺知而剷除無明 ─ 於是便脫離了貪愛、瞋恨和對真理的無知。
不論一個感受多麼愉悅,它不是永久的;不論一個感受多糟糕,它也不是永久的。感受生起後,早晚會逝去。整個心和物質的世界都是無常、短暫、不穩定、時時改變的。這不只是哲學,而是能夠實際經驗到的真相。只要我們還在這個無常、短暫、不停改變的領域裏,我們就在痛苦的領域裏。如何才能超越這個領域呢?
佛陀教導了能夠超越這個心與物範圍的方法。每個有智慧有活力的人都能走上這條路,從所有的傷痛中解脫。內觀這個印度偉大禪修技巧不時出現在世上。在被正等正覺的佛陀(sammasambuddha)重新發掘後,內觀又失傳了一段時間。它不斷地被重新發掘並再度失去。
約2500年前,喬達摩佛陀重新發現了內觀這個方法,並把它教導給印度的人們。在500年內,印度遺失了它,但很幸運,鄰近的國家緬甸保存了它最純淨的風貌。現在,佛陀後2500年,內觀重回印度並順利地被這裏聰慧的人民接受。從印度,內觀被傳播到全世界,被各地的人們所接受。
每個醫師都應該練習並精通內觀。如此便會發現自己的治療極為成功、極為有益、極有收穫。
願一切眾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