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27 11:31:2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1/27 11:28:16   編輯部 報導

《淨土聖賢錄》往生研究及在臨終關懷之應用

佛法發源於印度,流傳於中國,乃至世界各國。其目的無非令人覺悟自心,離苦得樂。在自然發展的趨勢中,為了適合眾生的根性,佛教的淨土法門,成為最簡單,最直捷的門徑,無論利根、鈍根,都能攝受;利根者可用觀想、觀像、實相念佛的修持方式契入;鈍根者只要堅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至誠發願,念到一心不亂乃至十念,也可蒙佛接引,往生極樂。

本文研究的是以《淨土聖賢錄》往生事例的內容為基礎,進行分類的研究。初步介紹《淨土聖賢錄》兩位編撰者彭際清、彭希涑的生平史略,繼而探討本書成書的內涵,針對本書的中心思想 - 彌陀信仰的淵源,其發展的歷程與思想之演變作一論述;繼之略探淨土的意義,阿彌陀佛的淨土,往生的殊勝意趣,以及淨土經論中往生的原理。再者,就本書體例結構與抉擇往生事例之要件作歸納的說明。

筆者撰寫本文的主軸有三:一者側重往生事例之修為的模式;二者重視其思想信仰內涵所引出之福業善行與臨終生西驗證之瑞相;三者有關往生事例臨終關懷之施作,故以修持篇、福業篇、瑞應篇、臨終行儀篇、善知識篇的主題作論述,並且分析往生淨土行者宗教實踐的特色,作為現代淨土行者的參考。

現代淨土宗的發展,容易令人誤解為只重視臨終,仰仗他力助念的修行法門。研究結果顯示,在數百位的往生事例中,除了少數臨終得遇善知識,開導念佛的事例以外,大多數的人,其一期生命中之行持都是符合經義往生的條件。所以本文所欲呈現的是,往生的把握,最重要之關鍵在於平日的修持;而臨終關懷終極之救濟亦有其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95/碩士/研究生:許淑娟   指導教授:慧嚴法師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 研究動機………………………………………………………………1
二、 研究目的………………………………………………………………3

第二節 前人的文獻回顧………………………………………………4

第三節 研究範圍、限制與方法…………………………………………5

三、 研究範圍與限制………………………………………………………5
四、 研究方法………………………………………………………………5

第四節 論文組織………………………………………………………6

第二章 《淨土聖賢錄》概述

第一節 編撰者史略……………………………………………………9

一、彭際清…………………………………………………………………9
二、彭希涑…………………………………………………………………13

第二節 《淨土聖賢錄》成書內涵…………………………………14

一、 彌陀信仰淵源………………………………………………………15
二、 淨土釋義………………………………………………………………17
三、 阿彌陀佛淨土………………………………………………………18
四、 往生意趣……………………………………………………………19
五、 往生原理…………………………………………………………22

第三節 版本與組織……………………………………………28

一、 《卍續藏經》版……………………………….…………………28
二、 分卷情形……………………………………………………………29
三、 抉擇要件……………………………………………………………30

第三章 《淨土聖賢錄》事例研究

第一節 修持篇…………………………………………………34

一、 三昧…………………………………………………………………34
二、 禪觀………………………………………………….. ……………38
三、 持名念佛……………..…………………………….……………41
四、 誦經………………….……………………………….……………44
五、 禮懺………………………………………………………………53
六、 明律持戒…………………………………………………………55

第二節 福業篇………………………………………………….57

一、 興福的觀念與緣起……………………………………………58
二、 僧眾的福業……………………………………………………60
三、 俗眾的福業…………………….…………………………………63

第三節 瑞應篇………………………………………………...67

一、 聖眾來迎……………………………………………………………68
二、 異香. ………………………………………………………………70
三、 天樂. ………………………………………………………………73
四、 光明. ………………………………………………………………73
五、 其他瑞應…………………………………………………………75

第四節 臨終行儀篇……………………………….……………76

一、 臨終助念. ……………………………………………….………76
二、 臨終誦經…………………………………………………... ………80
三、 臨終禮懺……………………………………………….…………82
四、 臨終修福……………………………………………………...……83
五、 臨終受戒. ………………………………..…………….……………84
六、 臨終請師說法………………………………………………………85

第五節 善知識篇………………………………………………87

一、對重病者的開導………………………………………………….89
二、對捨不下親緣者的開導…………………………………………90
三、對念佛生淨土未生信者的開導………………………………. 91
四、對臨終者的開導………………………………………………….92

第六節 往生諸賢宗教實踐之特色………………………………93

一、 不貪生不畏死……………………………………………………93
二、 示疾念佛愈勤……………………………………………………94
三、 處逆境心愈堅. ……………………………………………………95
四、 非臨終才念佛……………………………………………………96
五、 常思自利利他……………………………………………………97

第四章 臨終關懷之應用

第一節 臨終關懷的困境………………………………………99

一、 古今臨終場域的差異………………………………………………99
二、 古今關懷對象的差異………………………………………………99
三、 古今醫療方式的差異………………………………………………100

第二節 癌末病人臨床實例的施作……………………………102

一、 案例資料簡介………………………………………………………102
二、 住院臨終關懷記錄………………………………………………103
三、 居家臨終關懷紀錄…………………………………………………107
四、 往生臨終關懷紀錄…………………………………………………110

第三節 施作成果…………………………………………… 118

一、住院時期的施作……………………………………………………118
二、居家時期第一階段的施作…………………………………………120
三、居家時期第二階段的施作…………………………………………122

第五章 結論

一、「臨終正念」是往生的關鍵………………………………………126
二、修持淨土法門可以超越死亡恐懼…………………………………127
三、生病之人如肯念佛往生成就快……………………………………127
四、念佛可帶業往生亦可消業往生……………………………………128
五、信願念佛必定往生,蓮品要高須福慧雙修……………………128
六、臨終行儀為佛教臨終關懷之參考…………………………………129
七、後續研究發展…………………………………………………………130

 【附錄】

附錄一:《淨土聖賢錄》往生事例出處一覽表………………………143

附錄二:《淨土聖賢錄》往生事例修持福業一覽表…………………150

附錄三:《淨土聖賢錄》往生事例臨終瑞應一覽表…………………183

附錄四:《淨土聖賢錄》往生事例臨終示疾一覽表…………………238

【表次】

〔表一〕彭際清著作一覽表……………………………………………………12
〔表二〕《淨土聖賢錄》歷代往生人數一覽表……………………………31
〔表三〕淨土行者修習三昧分類一覽表……………………………………37
〔表四〕淨土行者修習禪觀分類一覽表……………………………………40
〔表五〕淨土行者持名念佛計數一覽表……………………………………43
〔表六〕淨土行者誦《法華經》分類一覽表………………………………46
〔表七〕淨土行者誦《金剛經》分類一覽表………………………………48
〔表八〕淨土行者誦《阿彌陀經》分類一覽表……………………………49
〔表九〕淨土行者誦《觀無量壽佛經》分類一覽表………………………50
〔表十〕淨土行者誦《佛說無量壽經》分類一覽表………………………51
〔表十一〕淨土行者誦其他經典分類一覽表………………………………52
〔表十二〕淨土行者禮佛拜懺分類一覽表…………………………………53
〔表十三〕持戒淨土行者一覽表………………………………………………56
〔表十四〕出家淨土行者福業分類一覽表…………………………………62
〔表十五〕在家淨土行者福業分類一覽表…………………………………65
〔表十六〕淨土行者「聖眾來迎瑞應」分類一覽表………………………69
〔表十七〕淨土行者「臨終異香瑞應」分類一覽表……………………72
〔表十八〕淨土行者「臨終天樂瑞應」分類一覽表……………………73
〔表十九〕淨土行者「臨終光明瑞應」分類一覽表………………………74
〔表二十〕淨土行者「臨終其他瑞應」分類一覽表……………………75
〔表二十一〕出家淨土行者「臨終助念」分類一覽表…………………78
〔表二十二〕在家淨土行者「臨終助念」分類一覽表…………………80
〔表二十三〕淨土行者「臨終誦經」分類一覽表………………………81
〔表二十四〕淨土行者「臨終禮懺」分類一覽表………………………83
〔表二十五〕淨土行者「臨終修福」分類一覽表………………………83
〔表二十六〕淨土行者「臨終受戒」分類一覽表………………………85
〔表二十七〕淨土行者「臨終請師說法」分類一覽表…………………86
〔表二十八〕《佛說觀無量壽經》臨終說法內容一覽表………………88
〔表二十九〕九十三年3/20~6/10臨終關懷個案一覽表………………99

【圖次】

〔圖一〕淨土行者修習三昧分類直條圖………………………………………38
〔圖二〕淨土行者修習禪觀分類直條圖………………………………………41
〔圖三〕淨土行者誦持經典分類直條圖………………………………………52

 

參 考 文 獻
 
略號:
 
高楠次郎(1866~1945)等編。《大正藏》代表《大正新修大藏經》(東京:大藏經刊行會,1924~1935出版;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影印)。
 
河村孝照等編。《卍新纂續藏經》代表《大藏新纂卍續藏經》。(東京:國書刊行會,1989出版;臺北:白馬精舍印經會影印)。
 
《卍續藏》代表《卍續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影印)。
 
一、 史料
 
(一) 佛教經典《大正藏》
 
漢•支婁迦讖(178-189)譯。《佛說般舟三昧經》。《大正藏》第13冊,No.417。
漢•支婁迦讖(178-189)譯。《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大正藏》第12冊,No.361。
吳•支謙(222-253)譯。《維摩詰經》。《大正藏》第十四冊,No.474。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397)譯。《城喻經》。《大正藏》第2冊,No. 26。
法天(不詳)譯。《說七佛經》。《大正藏》第1冊,No. 2。
失譯。《七佛父母姓字經》。《大正藏》第1冊,No. 4。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397)譯。《增一阿含經》。第2冊,No. 125。
姚秦.鳩摩羅什(402)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No.223。
姚秦.鳩摩羅什(402)譯。《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第12冊,No.366。
姚秦.鳩摩羅什(403)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14冊,No.475。
姚秦.鳩摩羅什(403)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9冊,No.262。
龍樹造,姚秦.鳩摩羅什(403)譯。《大智度論》。《大正藏》第25冊,No.1509。
姚秦.鳩摩羅什(403)譯。《十住毘婆沙論》。《大正藏》第26冊,No.1521。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408-415)譯。《長阿含經》,《大正藏》第13冊,No. 6。
姚秦.佛馱跋陀羅(415)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9冊,No. 278。
北涼.曇無讖(385-433)。《金光明經》。《大正藏》第16冊,No.663。
北涼.曇無讖(385-433)。《菩薩地持經》。《大正藏》第30冊,No.1581
北涼.曇無讖(415-433)譯。《悲華經》。《大正藏》第3冊,No. 157。
北涼.曇無讖(415-433)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冊,No.374。
北涼.曇摩蜜多(424)譯。《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正藏》第9冊, No.277。
劉宋.畺良耶舍(424-442)譯。《佛說觀無量壽經》。《大正藏》第12冊,No.365。
劉宋.求那跋陀羅(435)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No.99。
北魏.菩提流支(508)譯。《無量壽經優波提舍》。《大正藏》第26冊,No.1524。
北周.闔那崛多(523-600)譯。《大方等大集經》。《大正藏》第13冊,No.416。
唐.玄奘(655,一說650)譯。《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大正藏》第12冊,No.367。
周武后.提雲般若(691)。《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大正藏》第10冊,No.300。
唐.菩提流志(713)。《大寶積經》。《大正藏》第11冊,No.310。
 
(二)古德著述
 
北魏.曇鸞(476-542)撰。《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揭註》。《大正藏》第40冊
No.1819。
北魏.曇鸞(476-542)撰。《略論安樂淨土義 》。《大正藏》第47冊,No.1957。
南朝梁.慧皎(519)撰。《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No.2059。
隋.慧遠(523-592)撰。《無量壽經義疏》。《大正藏》第37冊,No.1745。
隋.慧遠(570-592)撰。《觀無量壽經義疏》。《大正藏》第37冊,No.1749。
隋.智顗(538-597)著。《淨土十疑論》。《大正藏》第47冊,No. 1961。 唐.道綽(562-645)撰。《安樂集》。《大正藏》第47冊,No. 1958。
唐.道宣(596-667)撰。《續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No. 2060。
唐.道世(?-683)撰。《《法苑珠林》。大正藏》第53冊,No.2122。
唐.飛錫(742)撰。《念佛三昧寶王論》。《大正藏》第47冊,No.1967。
唐.文稔、少康(?-805)撰。《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傳》。《大正藏》第51冊,No.
2070。
唐.迦才(年代不詳)撰。《淨土論》。《大正藏》第47冊,No.1963。
唐.懷感撰。《釋淨土群疑論》。《大正藏》第47冊,No.1960。
南宋.志磬(年代不詳)撰。《佛祖統紀》。《大正藏》第49冊,No.2035。
宋.戒珠(985-1077)敘。《淨土往生傳》。《大正藏》第51冊,No.2071。
南宋.宗曉(1151-1214)編。《樂邦文類》。《大正藏》第47冊,No.1969。
南宋.王日休(1160-1173) 撰。《龍舒增廣淨土文》。《大正藏》第47冊,No.1790。
元.普度(1305)編。《廬山蓮宗寶鑑》。《大正藏》《大正藏》第47冊,No.1973。
元.念常(1333)著。《佛祖歷代通載》。《大正藏》第49冊,No.2036。
元.寶州覺岸(1354)著。《釋氏稽古略》。《大正藏》第49冊,No.2037。
 
(三)《卍新纂續藏經》
 
清•彭希涑。(1761- 1793)。《淨土聖賢錄初編》,《卍新纂續藏經》第78冊。
 
二、 論著
 
(一) 佛教書類
釋印順。1971。《成佛之道》。臺北:正聞出版社。
黃懺華等著。1979。《魏晉南北朝佛教小史》。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李世傑。1980。《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思想史》。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釋印順。1981。《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
李世傑。1982。《印度大乘佛教哲學史》。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呂澂。1982。《中國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書局。
釋星雲。1983。《從阿彌陀經說到淨土思想的建立》。高雄:佛光文化。
祥雲法師編。1983。《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臺北:天華出版公司。
釋修嚴。1984。《中國淨土宗的祖師傳記之研究:關於曇鸞,道綽,善導之行歷》。基隆:靈泉禪寺華文佛教學院。
道端良秀,關世謙譯。1986。《中國佛教與社會福利事業》,高雄:佛光出版社。
聖嚴法師。1987《明末佛教研究》。臺北:法鼓文化。
坪井俊映。1987。《淨土三經概說》。中壢:圓光寺印經會。
湯用形。1987。《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下)。板橋:駱駝出版社。
望月信亨。1988。《中國淨土教理史》,藍吉富主編,釋印海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51 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望月信亨。1988。《淨土教概論》,藍吉富主編,釋印海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52 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印順法師。1988。《印度佛教思想史》。臺北:正聞出版社。
釋聖嚴著,關世謙譯。1988。《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廖閱鵬。1989。《淨土三系之研究》。高雄:佛光出版社。
釋宏印。1990。《海印文選》。臺北:中華民國佛教青年會。
蔣維喬。1990。《中國佛教史》。臺北:常春樹書坊出版社。
黃懺華。1990。《中國佛教史》。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黃懺華。1991。《佛教各宗大意》。臺北:文津出版社。
黃懺華。1991。《佛教宗派源流》。臺北:常春樹出版公司。
望月信亨,釋印海譯。1991。《中國淨土教理史》。臺北:正聞出版社。
鐮田茂雄,關世謙譯。1991。《中國佛教史》。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釋宏印。1991。《宏印法師講演集》。臺北:慈濟文化。
印順法師。1992。《淨土與禪》。臺北:正聞出版社。
野上俊靜等著,釋聖嚴譯。1993。《中國佛教史概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釋聖嚴。1993。《學術論考》。臺北:法鼓文化。
釋慧淨編訂。1993《無量壽經漢譯五本分段對照》。三重市:本願山隬陀淨舍印經會倡印。
釋大寂。1993。《淨土探究》,台南:和裕出版社。
釋印順。1994。《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1994。《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美國:法印寺。
釋淨空講述,劉承符記。《無量壽經玄義親聞記,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親聞記》。1995。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
釋智諭。1995。《池畔蓮鈔 第二集》。臺北:西蓮淨苑。
釋性梵。1996。《佛說無量壽經講義》。台南市:和裕出版社。
釋慧嚴。1996。《慧嚴佛學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
洪啟嵩。1996。《淨土之旅總覽》。臺北:全佛文化。
洪丕謨。1996。《極樂蓮邦》,台北:國際村文庫。
佐藤泰舜著,釋印海譯著。1996。《中國佛教思想論》。美國:法印寺。
聖嚴法師。1997。《念佛生淨土》。臺北:法鼓文化。
魏磊。1997。《淨土信仰的緣起與西方極樂世界》。新店:圓明出版社。
洪緣音。1997。《如何修持阿彌陀經》。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慧淨法師。1998。《淨宗講義》。臺北:本願山彌陀淨舍。
慧嚴法師。1998。《淨土概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智海。1998。《阿彌陀經在說些什麼》。新店:世界佛教出版社。
釋見正。1988。《印光大師的生平與思想》。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聖嚴法師。1999。《中國佛教史概說》。臺北: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1999。《無量壽經講記》。臺北: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1999。《學佛群疑》。臺北:法鼓文化。
釋慧嚴。2000。《從人間性看淨土思想》。高雄:春暉出版社。
陳揚炯。2000。《中國淨土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陳揚炯。2000。《道綽法師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林中治。2001。《〈四大法門之四>念佛法門》。臺北:大圓出版社。
釋聖嚴。2003。《淨土在人間》。臺北:法鼓文化。
廖明活。2003。《懷感的淨土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二) 臨終關懷
 
佩瑪•丘卓。2001。《當生命陷落時》。臺北:心靈工坊文化。
達摩難陀。2002。《如何無憂無慮過生活》。宜蘭:中華印經協會。
釋證嚴。2002。《生死皆自在》。臺北:慈濟文化。
釋慧律。2003。《臨終備覽》。高雄:文殊文教基金會。
智崇居士。2003。《生死大事》。臺北:圓覺文教基金會。
 
 
三、 學位論文
 
廖閱鵬。1987。〈淨土三系之研究〉。博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
蔡貴亮。2001。〈《般舟三昧經》思想之探討〉。博碩士論文。臺北:華梵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傅楠梓。2001。〈中古時期的藥師信仰〉。博碩士論文。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文洛鈞。2002。〈十念往生之研究〉。博碩士論文。臺北:輔仁大學。
李雅雯。2002。〈雲棲祩宏護生思想普化與實踐的呈現脈絡>。博碩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
黃金廷。2004。〈淨土思想中「念佛」與「往生」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
釋見杭。2005。〈彌陀淨土往生行因之研究-以曇鸞、道綽、善導為主〉。新竹: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
釋演慧。2006。〈隋代彌陀思想研究-以慧遠、智顗、吉藏為主〉。新竹: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
 
四、圖書論文
 
呂碧城。1980年10月。〈《觀無量壽佛經》釋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68期。頁293-300。
坪井俊映。1980年10月。〈淨土三經概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68期。頁1-240。
慈舟。1980年10月。〈《佛說阿彌陀經》「不可以少善根福業因緣得生彼國」的見解〉《現代佛教學術叢刊》68期。頁337-344。
蓮生。1980。〈淨土思想沿革〉。《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5》。臺北:大乘文化。頁29-34。
普景來。1980。〈論淨土法門貫通諸法大義〉。《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6》。臺北:大乘文化。頁37-48。
端甫。1980。〈論淨土法門貫通諸法大義〉。《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6》。臺北:大乘文化。頁59-86。
唐大圓。1980。〈淨土宗之新建立〉。《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6》。臺北:大乘文化。頁313-318。
病夫。1980。〈淨土宗的修證〉。《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6》。臺北:大乘文化。頁319-328。
張一留。1980。〈淨土宗綱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6》。臺北:大乘文化。頁141-176。
道源。1980。〈淨土宗與佛教之世界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6》。臺北:大乘文化。頁329-336。
朱世龍。1980。〈淨土念佛的哲理與實踐〉。《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6》。臺北:大乘文化。頁199-230。
李世傑。1980。〈念佛的哲學〉。《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6》。臺北:大乘文化。頁231-290。
華嚴關主。1980。〈橫起三界的淨土宗〉。《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6》。臺北:大乘文化。頁97-108。
王哲雄。1980。〈淨土禮佛行儀之藝術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6》。臺北:大乘文化。頁291-312。
楊白衣。1980。〈淨土探源〉。《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6》。臺北:大乘文化。頁1-36。
律航。1980。〈淨土釋疑新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6》。臺北:大乘文化。頁177-198。
澹思。1980。〈阿彌陀佛的起源〉。《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6》。臺北:大乘文化。頁119-121。
朱世龍。1980。〈阿彌陀佛修菩薩乘發四十八願及其信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6》。臺北:大乘文化。頁109-118。
張慧明。1980。〈從淨土法門說到大乘與小乘〉。《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6》。臺北:大乘文化。頁87-96。
竺摩。1980。〈淨土法門叢譚〉。《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7》。臺北:大乘文化。頁81-90。
賢悟。1980。〈西方有無的商榷〉。《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7》。臺北:大乘文化。頁55-64。
張一留。1980。〈西方認識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7》。臺北:大乘文化。頁1-44。
振慈。1980。〈我對淨土法門的看法〉。《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7》。臺北:大乘文化。頁283-296。
曾景來。1980。〈往生成佛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7》。臺北:大乘文化。頁73-80。
心悟。1980。〈念佛行者須知的幾個要點〉。《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7》。臺北:大乘文化。頁121-138。
常愧。1980。〈念佛往生淨土之意義〉。《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7》。臺北:大乘文化。頁105-110。
毛凌雲。1980。〈念佛法要〉。《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7》。臺北:大乘文化。頁139-282。
念淨。1980。〈淨土講要〉。《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7》。臺北:大乘文化。頁325-384。
單培根。1980。〈淨宗不可廢通途教法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7》。臺北:大乘文化。頁97-104。
單培根。1980。〈淨宗當修通途法之教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7》。臺北:大乘文化。頁91-96。
深慚。1980。〈說西方淨土〉。《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7》。臺北:大乘文化。頁45-54。
李世傑。1980。〈淨土的分類〉。《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7》。臺北:大乘文化。頁297-314。
劉松勇。1982。〈道綽的淨土思想〉。《如學禪師紀念論文集》。臺北:法光文教基金會。頁213-222。
陳敏齡。1987。〈《般舟三昧經》的阿彌陀佛觀〉。《東方宗教研究》。臺北:文殊出版社。頁1-15。
楊曾文。1993。〈道綽, 善導和唐代淨土宗〉。《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勳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頁203-230。
藍吉富。1995年4月。〈諷誦在大乘佛教中的意義〉。《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頁445~454。
釋慧嚴。1997年7月。〈探究《無量壽經》的人間性思想〉。《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集》。頁305-326。
釋道昱。1997年10月。〈止觀在中國佛教初期彌陀信仰中的地位- 以南北朝之前為探討中心〉。《圓光佛學學報》第二期,圓光出版社發行。頁 29-62。
鄭志明。1998。〈人間淨土的終極關懷-論傅偉勳的佛教生死學〉。《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 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實錄》。臺北:法鼓文化。
釋大睿。1998。〈中國佛教早期懺罪思想之形成與發展〉。《中華佛學研究》第2期。頁313-337。
劉嘉誠。2000。〈慧遠研究〉。《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 (十)》。臺北市:華嚴蓮社。頁263-280。
釋天真。2000年3月。〈《雜阿含》第1013經經群看「善終輔導」〉。《中華佛學研究》第四期。頁1-33。
釋如石。2002 年。〈「往生淨土」的科學玄談〉。《法光學壇》第六期 。 頁 37-58。
洪啟嵩。〈器官捐贈與佛教的生命關懷〉。《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9-177。
釋慧嚴。2005年6月。〈從淨土經典來架構人生的修養〉。《佛教與二十一世紀》台北:法鼓文化。頁211-235。
 
五、期刊論文
 
釋聖嚴。1983年7月。〈淨土思想之考察〉。《華岡佛學學報》6期。頁5-48。
楊惠南。1990年10月。〈當代台灣佛教「出世」性格的分析〉。《東方宗教研究》1期。頁315-343。
賴隆彥。1991年3月:。〈淨土思想的禪觀性格--《般舟三昧經》念佛法門考〉。《獅子吼》30卷3期。頁13-15。
陳敏齡。1994年10月。〈曇鸞的淨土思想--兼論北魏金石碑銘所見的淨土〉。《東方宗教研究》4期。頁47-66。
賴鵬舉。1997。〈羅什入關以前中國的淨土思想〉。《法光學壇》1期。頁73-78。
謝路軍。1998年2月。〈善導淨土思想特點與稱名念佛法門的流行〉。《世界宗教研究》。頁97-105。
釋聖嚴。1999年3月。〈人間佛教的人間淨土〉。《中華佛學研究》3期。頁1-17。
郭麗娟。1999年3月。〈《佛說阿彌陀經疏鈔》「一心不亂」之研究》〉。《中華佛學研究》3期。頁107-173。
方立天。2001年7月。〈中國佛教人生理想論 (五) 〉。《圓光新誌》58期。頁5-16。
釋慧嚴。2001年9月。〈彌陀淨土信仰對漢儒內心世界的影響〉。《中華佛學學報》14期。頁159-183。
 
六、 工具書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1989。《佛光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
藍吉富主編。1994。《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臺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印順、呂澂合編。2000。《印順、呂澂佛學辭典》。臺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七、 網路資源
 
從阿彌陀經說到淨土思想的建立(搜尋時間-96年3月~5月)
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library/3-1/3-1-a-03.htm
淨土思想與現代生活(搜尋時間-96年3月~5月)
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library/3-1/3-1-d-25.htm
淨土專頁(搜尋時間-96年3月~5月)
http://www.jingtu.org/
淨宗本科專攻學科>《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專輯(搜尋時間-96年3月~5月)
http://www.amtb.tw/index.asp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