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09 02:49:12
學習次第 : 進階
地道概論三乘莊嚴
尊者貢卻久美旺布大師 著
釋迦比丘拉夏加措 譯
序 言
佛教無論顯密,都有一套不亞于現代科學理論縝密的合乎邏輯的修道成佛理論。並不像外界所想像的那樣簡陋無序,憑個人的想像,隨心所欲地可以解說玄學式的東西。尤其是將道、根、果三乘理論建立在彌勒《現觀莊嚴論》理論基礎上的藏傳佛教,就像念珠一樣,是將佛陀的一切教言,串在一條統一的合乎邏輯的理論思維線的以理統經的重理性學派。也就是說將經典上的不統一的各種說法,在理論上進行分辨,使之統一和規範化,在統一的理論框架中去認識佛法、修證佛法。因此要想研究學習正宗佛教,尤其是藏傳佛教,首先必須掌握它的系統理論,在掌握系統理論之前,首先必須掌握它的粗輪廓的基礎理論框架結構。而《地道概論》就是三乘佛法地道基礎理論知識的簡要解說。當今世界有很多以佛教學者自居,講起佛法,口如懸河的人中,不瞭解大小乘“五道”、“八地”、“十地”的界線、階位、斷悟證量、地道功德種類,以及地道境界分判標準而鬧出笑話者,並非少見。因此在學佛的人群中三乘地道理論知識不普及而許多自稱“開悟見道”,已證“七地”、“八地”,甚至自稱“已經成佛”而在社會上進行詐騙的惡眾也有了存在和活動的市場。所以掌握三乘地道知識就成了學佛者必備的基礎知識之一。雖然過去也有過“地道建立”之類的譯文,但由於採用的是非大眾化的陳舊的古文格式,對使用現代漢語的讀者理解原文造成了人為的困難,這類譯文有何作用呢?故此這部地道理論的翻譯對廣大漢地學子是一份非常珍貴的禮品。
多 識 寫于天堂寺
2005年8月
作者第二世嘉木樣簡介
第二世嘉木樣貢卻久美旺布,於1728年生於青海省同仁縣囊阿地區。父名俄旺南傑,母名索南吉。五歲時,由俄吾堅贊大師授居士戒。七歲隨伯父東科索南嘉措居住。十三歲時由東科活佛授沙彌戒。大師自幼擅長寫作,十六歲以前就撰寫有:六莊嚴二勝,文殊法師,閻羅法王等贊和道次講記等。
1743年農曆七月十三日,主持拉蔔塄寺嘉木樣活佛轉世事宜的德哇倉羅桑頓珠等認定他為第一世嘉木樣活佛轉生,被迎至拉蔔楞寺,時年十六歲。
大師二十二歲時,在章嘉呼圖克圖若必多傑大國師座前受具足戒,賜名為:貢卻久美旺布益希尊哲智華。二十五歲赴西藏學法八年。期間由於他專心致志,刻苦學習,通達五論,四續要旨精華,於三十二歲獲得格西學位。
1759年農曆九月十五日返回拉蔔欏寺,次年任拉蔔楞寺法台。之後,先後兼任青海佑寧寺和塔爾寺法台。
大師四十二歲時,因蒙古烏都王之請,翌年,起程赴東蒙四十九旗講經傳法。之後又取道北京,從章嘉呼圖克圖座前授得“五次第明燈”教承。又從參珠堪欽得到彌紮百法灌頂。1772年清乾隆皇帝敕封為“扶法禪師班智達額爾德尼諾門簾呼圖克圖”。
從西藏返回的十餘年內,先後建立了拉卜楞寺時輪學院和醫學院,將原八十根柱子的大經堂擴建為一百四十根柱子,可容納三千僧侶誦經。還創建了阿木去平等四十多座下屬寺院。在本寺確立了系統的學習體系,建立了正月祈禱法會程式,二月展寶法會,七月法會等。各紮倉還建立了自己的法樂隊。
1789年任青海夏群寺法台,於1791年10月27日返回拉蔔楞寺,途中賀寂于甘都,享年六十四歲。
二世嘉木樣繼承了一世的事業,終生奔走跋涉,宏揚佛法,利益眾生。學識淵博的他一生著作頗多,達12大部之多。是藏族歷史上一位傑出的人物,為民族、宗教、文化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那摩格熱貝(向諸上師頂禮)
地與道之行程皆圓滿, 並將此情授者釋迦王。
向您頂禮為渡有緣者, 簡述五道十地之概況。
為了論述世間與出世間功德的基礎地與道之概況,首先簡明闡述三士道。
一、殊勝下士道定義:為自身利益而主要追求來世善果的思想觀念和行為。
例如:下士道所知死無常的思想和斷棄十不善的戒行。
依止這些追求走向人天善果稱其為下士道。
二、殊勝中士道定義:從厭棄輪回幸福的心態追求自身解脫的思想觀念和行為。
例如:中士道心(續)所知的無常等十六行相(四諦的十六種行相)。
依止此之士追求邁向解脫果位稱其為中士道。
三、殊勝上士道定義:以具有利他大悲心為根基,為了眾生成佛而追求遍知佛果的思想觀念。
例如:上士道心續中的大慈悲心和正確增上心。
依止此之士追求邁向無上菩提稱其為上士道。
三士道共同所修並為了心生中士道而自己首先修心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是中下士共同道的定義。如:所知死無常和惡道痛苦的智慧。
上中士共同道的定義:上中兩士共同所修並為了心生上士道而首先修心的思想觀念和行為。如:所知無常等十六行相的思想觀念和行為。
三士道在三士心續中是這樣產生的:悟到具緣人身實屬難得且有意義,但不會長久便要捨棄,有此想法而消除對這一世的執著,從內心真實地產生追求來世的思想,便心生殊勝下士道。
在此基礎上視輪回的諸樂為火坑,而從內心真實地萌發要從輪回中解脫的思想,便心生中士道。
複從以上基礎看到自己從輪回中解脫出來也是煩惱未盡,功德微小,不但自事未能圓滿,他事也不能成就。認識到這種為自己著想的觀念與動物毫無差別,為了使眾生得到永久快樂去追求遍知佛果的思想從內心真實地產生之時,便心生殊勝上士道。
那麼,地道概論到底如何?需從總科概況與三乘地道分類概況兩個方面進行講述。
第一部分地道總科概況
地的概況:
首先:硬而堅是地(土)的定義。
地的性能是情器世界共同所依賴生存的基礎,也就是根本條件。上述地是四大中真實的地,而稱三乘道為地是象徵假代名,是根據性能相同而言。
地也有多種,含義如:聲聞、獨覺(緣覺)、菩提(菩薩)三地。
悟到人無我瑜伽地,證悟二空瑜伽地和證悟性空瑜伽地,稱為瑜伽三地。
初定一禪預備道、堪忍道,一禪定初級實修地和殊勝實修地及其後三禪定(二定實修、三定實修、四定實修)為禪定六地。
無漏禪定六地加上無漏無色首三界稱為無漏九地。
欲界意識加上八心色稱為三界九地。
還有小乘八劣地。
成為自己多種果功德基礎的入道現觀智慧是地與道中“地”的定義。
分為聲聞地、獨覺(緣覺)地、菩提(菩薩)地三種。
稱聲聞等為“地”,是因為土地是生長樹木花草的根本和基礎那樣,聲聞等地是入道成就功德的基礎,兩者相符之故。
地也可按優劣分為小乘地和大乘地。
一、小乘地又分為八俗地 《小釋意明》中對預流後三者現觀稱為聲聞地,並列入八俗地是為了便於三乘概況的論述。
一般佛經所指八俗地是:見淨善地、類性地、第八地、見地、薄地、離欲地、悟成地和緣覺地。
事相按順序如下:
稱聲聞資糧道為見淨善地,是因為初見清淨善法之道的緣故。
稱聲聞加行道為類性地,是因為證得自類性從此不會錯亂的道位。
稱八預流現觀為第八地,是因為從此證得八住入的第一果位。
稱住預流果現觀為見地,是因為出世間道初悟人無我的緣故。
稱安住一來果現觀為薄地,是因為除去了五欲的三分之二。(欲煩惱九類的六類已斷)
稱不還果現觀為離欲地,是因為基本上斷棄了五欲。
稱聲聞羅漢現觀為悟成地,是因為悟到自道事業已圓滿。
稱緣覺現觀為緣覺地,是因得到在世間最後期間不需依止其他上師而自證空慧的功德。
以上緣覺地已包括了諸緣覺學期現觀。
後三者入流現觀不包括在內是因為屬於三安住果現觀範圍,按瑜伽行中觀自續派觀點,聲聞主要斷棄煩惱障,緣覺主要斷棄粗智慧障而不認可緣覺八流住。
導師(森格桑吾)也將小乘前七地置於聲聞現觀內。緣覺地列入不屬於八入流住的小乘八地。
唯識宗、經部行中觀自續派和應承派都認為緣覺應具備八入流住是因為聲聞、緣覺所斷(煩惱)都無區別。
二、大乘地可分為十地。另作講述。
道的概況:
道的定義:創造邁向自果菩提條件的入道現觀智慧。解脫道與遍知、智慧、現觀、般若和乘都是同義異名。所謂道是因走向解脫的果位故。
以自性可分為: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無學道。
一、法現觀是資糧道的定義。分三乘資糧道。
資糧道、信地、順解脫局部和法現觀同義異名。
稱其為資糧道,是為了證得自道菩提而積福(資糧)的第一道故。
稱其為信地,因為此道是信等五根(五根:信、勤、念、定、慧)對五境(自我物件)熟練階段的道。
稱其為順解脫局部,是因為斷棄煩惱的滅諦是解脫,斷其部分遍計煩惱是解脫局部,為證得和隨順其道階段的緣故。
稱其為法現觀,是因為此法是指十二支經教,觀其經義依據名號共相並以聞思斷定聲聞義現觀階段的緣故。
二、義現觀是加行道的定義。分三乘加行道;加行道、順抉擇局部、抉擇支分和義現觀同義。
稱其為加行道,是因為所乘自道加行圓滿證得見道。(完成證德見道之前的各種功德)
稱其為順抉擇局部,是因為抉擇是指見道,有利於其局部而言。
稱其為抉擇支分,是因為其道是證得自果見道的支分或因之故。
稱其為義現觀,是因為對佛經教義粗細無我任何一方有了修證的經驗。
三、諦現觀是見道的定義。分聲聞等三見道。
見道、諦現觀和見道者所具有的智慧同義。
稱其為見道,是因為現觀正見新見粗細無我任何一方的緣故。
稱其為諦現觀,是因為現觀正見始見真諦之理。
四、後現觀是修道的定義。分聲聞等三修道。
修道、後現觀和修道者所具有的智慧同義。
稱其為修道,是因為現觀正見已悟無我並長期觀修。
稱其為後現觀,是在見道以後現觀正見無我故。
五、以斷棄煩惱障而言的智慧是無學道的定義。以名言類可分為
聲聞等三無學道。
無學道、斷棄煩惱障智慧、阿羅漢智慧同義。稱其為無學道,是因為所乘自道諸事已圓滿。
第二部分 三乘地道分類概況
三乘地道分類論述可分為:聲聞、緣覺、大乘等三道。
一、聲聞道論述
聲聞道分為:聲聞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無學道。
一、聲聞資糧道分定義、分類、異名、所生狀況四部分講述。
1、聲聞資糧道定義:未生自果加行道之前的聲聞法現觀。
2、分其為聲聞上中下三資糧道,又分為:現量、比量、再決識。
如:⑴其心續中前三通。
⑵其心續中依論證新悟人無我的思想意識。
⑶其心續中認識人無我的信念。
3、聲聞資糧道、聲聞信地、聲聞順解脫分(局部)、聲聞法現觀
同義異名。釋同前。
4、 在具有出離心的基礎上對聲聞解脫有了真實的追求之心,便
心生聲聞資糧道。境界在聲聞資糧道與未生聲聞加行道之間。
二、 聲聞加行道分定義、分類、異名、所生狀況四部
分講述。
1、聲聞加行道定義:未生自果見道之前的聲聞義現觀。
2、以自性分為:聲聞加行道暖位、頂位、忍位、善法位(世間最殊勝法位)。
以性能分為上中下三道。
按同一心續:初生聲聞加行道是下道;
中期心生加行道是中道;
最後心生加行道是上道。
按不同心續:利根器為加行上道;
中根器為加行中道;
鈍根器為加行下道。
3、聲聞加行道、聲聞順抉擇局部、聲聞義現觀同義異名。釋同前。
(擇)定類聲聞加行道對細人無我而言是再決識,是因為其道是未悟細人無我的耽著識。有人認為:聲聞資糧、加行兩道有邪見智(識),這是一樣錯誤的說法。其實,此道是義理正見智。
4、 當聲聞資糧道士在止觀靜觀中對細無我以思力感受身心輕
安殊勝悅適(快樂)得到修持所生的智慧時,便心生聲聞加行道。
境界在聲聞資糧道圓滿至未證聲聞見道之間。
三. 聲聞見道分定義、分類、異名、所生狀況四部分
講述。
1、聲聞見道定義:未生自果聲聞修道之前的聲聞諦現觀。
2、以自性分為:聲聞見道根本(定)智慧、聲聞見道後得智、非兩者聲聞見道。
對成為自緣(對象)人無我能一心止觀的聲聞諦現觀是聲聞見道定智慧的定義。
分為:聲聞見道無間道、見道解脫道和非兩者聲聞見道定慧。
可以對遍計煩惱障(實)正對治的聲聞諦現觀是聲聞見道無間道的定義。
可分為:聲聞見道八忍,其八忍相互等義,是因為聲聞見道無間道其實和八忍每一忍等義。也是四法忍和四後忍(後知忍)。
真實正見緣(物件)四諦為人無我的聲聞見道無間道,故為四法忍。
真實正見所緣(自我)四法忍為人無我的聲聞見道無間道,故為四後忍。
成為斷棄遍計煩惱解脫道的聲聞諦現觀是聲聞見道解脫道的定義。
分為:聲聞八智,其道與八智等義,是因為聲聞見道其實也是八智,也是四法智和四後智。
真實正見緣四諦為人無我的聲聞見道解脫道,故為四法智。
真實正見所緣四法智為人無我的聲聞見道解脫道,故為四後智。
非兩者聲聞見道定慧道,如:一心定觀空性的聲聞見道定慧和一心
定觀兩空的聲聞見道定慧。(以上兩種是按其他學者的觀點講述,非自我正確觀點)一心定觀人無我的聲聞見道定慧。(正確觀點)
十六慧忍無常見道(見道八忍:苦法忍、苦後忍、集法忍、集後忍、
滅法忍、滅後忍、道法忍、道後忍。見道八智:苦法智、苦後智、集法智、集後智、滅法智、滅後智、道法智、道後智)分兩次證得,八忍和八智各自同時證悟。
聲聞見道無間道和解脫道的證期(時間長短)為極短事成刹那間。細節另做解釋。
非聲聞見道無間道和解脫道的聲聞見道,並引導自己的解脫道圓滿後所產生的聲聞諦現觀是聲聞見道後得智的定義。
《文殊聖神之光》認為後得智是純分別心而自宗認為(自派觀點)
分別心與無分別心兩者皆有。
聲聞見道無間道與聲聞見道解脫道修士心續中的四無量和追求解
脫的思想,聲聞見道後得者心續中的悟空性智慧和悟二空的智慧均屬非兩者聲聞見道。
3、聲聞見道、聲聞諦現觀和聲聞見道智慧同義。
4、聲聞見道無間道與聲聞見道解脫道定智同時產生。
由此出定後產生見道後得智,此後也有心生根本(定)第三道。
四、聲聞修道分定義、分類、異名、所生狀況四部分講述。
1、聲聞後現觀為聲聞修道定義。
2、分為:入定、後得和非兩者聲聞修道。
對成為自緣(對象)人無我能一心定觀的聲聞後現觀是聲聞修道定慧的定義。
分為:聲聞修道無間道、解脫道和非兩者聲聞修道定慧。
成為應斷自分修斷煩惱障正對治的聲聞後現觀,為聲聞修道無間道的定義。
分為:聲聞修道下下道至上上道九道。
成為引自無間道應斷自分修斷煩惱障所斷解脫道的聲聞後現觀,為聲聞修道解脫道的定義。
可分為:漸次應斷和同時應斷。
⑴按漸次應斷:屬欲地所攝修斷煩惱九類。
從一禪定到頂界所屬每一地有修斷煩惱九類,每類再分九類共有修斷煩惱八十一種。因而也有漸次斷其正對治修道無間道八十一種和漸次斷其修道解脫道八十種,加上所乘自道無學道所屬一解脫道共八十一種解脫道。
⑵按同時應斷:三界九地修斷煩惱粗九種同時所斷下下修道無間道
至九地修斷煩惱。九種下下修斷煩惱同時所斷上上九種修道無間道。
(注:煩惱越細微越難斷,故上無間道對治細煩惱,下無間道對治粗煩
惱)修斷煩惱所斷解脫道共九種。
3、聲聞修道、聲聞後現觀、聲聞修道智慧同義異名。
4、當聲聞見道士已悟人無我而修所得正對治粗煩惱時便心生聲聞修道。
五、聲聞無學道分定義、分類、異名、所生狀況四部分講述。
1、聲聞道圓滿現觀是聲聞無學道定義。
2、分為:同時所斷阿羅漢智和漸次所斷阿羅漢智。
以根器可分為:利根聲聞阿羅漢(智)和鈍根阿羅漢(智)兩種。
3、聲聞無學道、聲聞解脫道(圓滿)、聲聞阿羅漢智(心續中的)同義異名。
4、聲聞修道似金剛定,使煩惱不再產生。第二刹那(此後)心生
斷棄煩惱障的解脫道時便成為(現證)聲聞無學道。
二、緣覺道論述
緣覺道分為:定義、分類、異名、各分類義四部分。
緣覺道定義:具備邁向緣覺解脫道的緣覺現觀。
分類:可分為緣覺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異名:緣覺地、緣覺道、緣覺乘和緣覺智同義異名。
各分類義:以緣覺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五部分講述。
一、緣覺資糧道分定義、分類、異名、所生狀況四部分講述。
1、未生自果緣覺加行道之前的緣覺法現觀是緣覺資糧道定義。
2、分其為緣覺上、中、下三資糧道。
3、緣覺資糧道、緣覺順解脫分、緣覺法現觀同義異名。
4、真實產生主要追求緣覺菩提心之時,便心生緣覺資糧道。
二、緣覺加行道分定義、分類、異名、所生狀況四部分講述。
1、自己所修資糧道圓滿之後所生,而未生自果見道之前的緣覺
義現觀是緣覺加行道定義。
2、分其為緣覺加行道暖位、頂位、忍位和善法位。前三位有上
中下之分,聲聞和緣覺善法位沒有上中下之分,是成事極短刹那間之故。
3、緣覺加行道、緣覺順抉擇分、緣覺抉擇支分、緣覺義現觀同義異名。
4、緣覺資糧道期間雖證得對外實相空的定慧,卻未證得勝觀,當
證得觀其勝觀之時便心生緣覺加行道暖位。
三、緣覺見道分定義、分類、異名、所生狀況四部分講述。
1、自己所修緣覺加行道圓滿之後產生,而未生自果緣覺修道之
前的緣覺諦現觀是緣覺見道定義。
2、分其為緣覺見道定慧、後得智和非兩者緣覺見道。緣覺見道定慧(根本智)可分為無間道和解脫道。
3、緣覺見道、緣覺諦現觀、緣覺見道智同義異名,其餘同前。
4、瑜伽行中觀自續派認為自續(心中)無間道與解脫道是二空相。
其他派則認為是細人無我相。
四、緣覺修道分定義、分類、異名三部分講述。
1、自己所修緣覺見道圓滿之後產生,而自果緣覺無學道未產生之前的緣覺後現觀是緣覺修道的定義。
2、分其為緣覺修道定慧和後得智(即:入定與出定)。前者有修道九類,即:小三類、中三類、大三類。
3、緣覺修道、緣覺後現觀、緣覺修道智慧同義異名。
五、緣覺無學道
所緣(觀)外相義觀皆斷的緣覺智慧是無學道定義。
分為:如麟緣覺已斷分別心(所緣前行)緣覺無學道加行與修道前行緣覺無學道兩種。其餘同前。
三、大乘道論述
大乘道以五道總述與十地概論支述兩方面講述。
五道總述
五道總述分為:定義、分類、異名、詞釋、所分義一一解釋。
定義:邁向大乘菩提或已入大乘菩提所攝大乘智慧,是大乘道定義。
創造具有邁向大乘解脫的菩提現觀,是菩提道的定義。
菩提加行、正等加行、大乘修行、披甲成就、菩提智慧、菩提現觀同義異名。
分類:可分為大乘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無學道。
異名:大乘道、大乘現觀、大乘智慧同義異名。
詞釋:根據上述可想而知,大乘道以七種殊勝可稱為大道。
《經莊嚴論》曰:
所緣目標大而實, 如其兩種修成就。
具有智慧和精進, 得此悉熟方便法。
證得真實大成就, 佛陀事業大圓滿。
具此七種大殊勝, 而得大乘之名號。
所分義一一解釋:可從凡夫道與聖道兩方講述。
信解行地所攝菩提智慧是凡菩薩道的定義。
可分為:菩提資糧、加行兩道。
一、大乘資糧道分定義、分類、異名、所生狀況四部分講述。
1、大乘法現觀是大乘資糧道定義。
2、分上、中、下三道。
3、大乘順解脫分、大乘資糧道、大乘法現觀同義異名。釋同前。
4、初生大乘發心和證得大乘資糧道是同時,因為為他人利益而真實產生追求無上菩提心之時,便證得了大乘資糧道。
二、大乘加行道分定義、分類、異名、所生狀況四部分講述。
1、菩提義現觀是大乘加行道定義。
2、分為:大乘加行道暖位、頂位、忍位和善法位。每位可分為大、中、小共十二層次。
3、大乘加行道、大乘順抉擇分(局部)、大乘抉擇支分和大乘義現觀同義異名。
4 、所生狀況:
對未經小乘道一開始便進入大乘種而言,證得所緣空性的勝觀和進入大乘加行道同一時刻;對先修小乘後入大乘者而言,新證得消除對一切煩惱明顯的二取(所取、能取)分別識與進入大乘加行道同一時刻。
加行暖等四位的不同處是:
見道無分別智如火之道,在證得此道之前產生似暖的徵兆而稱加行道暖位。 加行道暖位之前因嗔而會消毀任何善因。當證得加行頂位之時不會因瞋恨而消毀善因。達到了從此不會有改變善因頂峰而稱加行道頂位。也是因為從此征得了脫離善因消失的憂苦。新證對極深之法空性有了不畏懼的忍心,而稱加行忍位。證的此位從此不會因造業而墮入惡道,從此脫離了墮入惡道的憂苦。所謂善法位:是因此位是世間最殊勝的善法位而言。又:初證對法性義共相明顯的禪定而稱大乘加行暖位;初證對法性義共相明光的禪定而稱大乘加行頂位;殊證對法性義共相明顯的禪定且初證能趣一方禪定而稱大乘加行忍位;證得速增無間禪定的刹那禪定而稱大乘加行善法位。
有人認為:對法性初證明顯稱暖位;此位增長稱忍位。這是不正確的觀點。因為大乘具種加行暖等四位是分別心,對所緣不能明顯,而明顯意識是沒有分別心的。《釋量論》曰:“顯示明亮之意識,稱其無分別心識”。
三、大乘見道分定義、分類、異名、所生狀況四部分講述。
1、大乘諦現觀是大乘見道的定義。
2、分為:見道定智、見道後得智和非兩者見道。
成為自緣應斷遍計實執實對治的大乘諦現觀,是大乘見道無間道定義。
分為:大乘見道八忍,其與大乘見道無間道同義。
成為斷棄遍計智障動力的大乘諦現觀,是大乘見道解脫道定義。
其又分為:大乘見道八智,其與大乘見道解脫道同義。
非兩者見道定慧為:對人無我一心定觀的大乘見道和對二空一心定觀的大乘見道,及大乘見道後得智之後複對空性一心定觀的見道所攝初地智慧。
既是由大乘見道解脫道之後所生的智慧,又是具此智慧者心續顯現
的大乘諦現觀,是大乘見道後得智定義。它與大乘見道後得智同義。
一般對根本定可分為:世間無色禪定和出世間無分別心識禪定兩種。
後得位可分為:想出定的欲念為世間後得位,修出世道的定力對其緣相所順之諦空如幻定慧所攝受的兩種後得位,繼而產生的大乘見道後得智是禪定所攝受的後得位。如:忘記定中所緣相等等的疏忽心識,是不扎實(疏忽)的後得位。
學道時期定位與出定位雖然相互矛盾,但在佛地其兩者是同一性體。
非定與出定的大乘見道如:大乘見道無間道心續中的世俗發心和知無常等十六意識。
3、大乘見道士心續中的智慧、大乘諦現觀和大乘見道同義異名。
4、所生狀況:
對法性一心定觀的大乘加行大善法智慧和大乘見道無間道、大乘見道解脫道同一時刻生起。此後繼而生大乘見道後得智。
見道無間道所斷應斷狀況是:大乘加行道士心續對大乘見道無間道產生明顯狀態和此道應斷遍計智慧得到明顯制止為同時。
其心續產生性體為八忍的見道無間道和見道應斷全部制止為同時。此時加行道士便成為見道士,好比把小偷趕出門外一樣;此時雖已證得遠離見斷非分別抉擇滅,但未證得分別抉擇滅。其第二刹那心生八智性能的見道解脫道時,便證得見道應斷分別抉擇滅,好比把小偷趕出門外後,把門堵死一樣。
四、大乘修道分定義、分類、異名、所生狀況四部分講述。
1、大乘後現觀是大乘修道的定義。
2、分為:大乘修道定智、後得智和非兩者智慧。
既是成為對自緣(對象)三種無我中的其中之一能一心定觀、且能使此道士心續中對其顯現的大乘後現觀是大乘修道定智慧的定義。
分為:大乘修道無間道等三種。
成為應斷自分俱生實執正對治的大乘後現觀,是大乘修道無間道的定義。
分為:小四種、中三種和大四種共十一種道。是因為對應斷修斷分別心的俱生煩惱障和俱生智障分十一次斷棄之故。
成為對應斷自分俱生實執大之大正對治的大乘修道無間道,是大乘修道無間道小小道的定義。
分為:初地修道無間道和二地無間道兩種。
引導自我從無間道應斷自分俱生實執中解脫的大乘後現觀,是大乘修道解脫道定義。分為九類。
3、大乘修道和大乘後現觀同義異名。
4、所生狀況:
菩提見道士心中產生應斷自分俱生實執正對治的無間
道時,便可斷定由見道成為修道。
大乘修道無間道應斷斷棄狀況是:
以大乘具種而言,對修斷煩惱粗之粗和修斷智障大之大分大小兩類,以此對修斷煩惱障細之細和修斷智慧障小之小也分大小兩類。修斷十一類由修道無間十一道來斷棄,是因為初地修道無間道對三界九地的修斷煩惱粗之粗分為兩類的粗九類一次性斷棄。
依此類推,二地修道無間道對三界九地的修斷煩惱粗之粗分為兩類的細九類一次性斷棄。從二地修道無間道至九地修道無間道按次序:九地修斷粗之中至細之中之間同九類一次性斷棄;十地前部修道無間道對九地修斷細之細分為兩類的粗九類一次性斷棄;十地後部修道無間道對九地修斷細之細分為兩類的細九類一次性斷棄。對以前證得過羅漢果者而言,沒有煩惱障,只有智慧障,需要分十一次斷棄。因此,要懂得菩提修道無間道大之大與相續後際(最後)無間道和菩提修道金剛禪定同義。
五、大乘無學道分定義、分類、異名、所生狀況四部分講述。
1、斷盡煩惱與智慧二障的終極智慧是大乘無學道的定義。
2、分為:如所有知智慧和盡所有知智慧。又可分為如: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事智和法界體性智。
3、遍知、大乘無學道和智慧法體同義異名。
4、所生狀況:
住相續後際無間道菩薩屬修道士,其無間道時,具有生遍知第一刹那的因能力無阻無漏智二十一分類能將眾類圓滿。無間道對其法性消除二觀,從表面相與真實義哪一方,都無一點世俗觀。其第二刹那定觀堅定不移地實觀其道,對如所有法,沒有世俗觀。且成為對萬法如觀掌中新鮮庵摩羅迦果(余甘子)那樣清楚直觀的刹那現觀智屬於如所有知智慧和盡所有知智慧兩者的同分(同基)。
證得遍知第一刹那、斷盡智障、證得佛位和證得斷棄二障解脫道為
同一時刻。
三乘主要所修的不同點是:
應承派認為:空性是三乘主要所修對象。主要是因為三乘的見道無間道和見道解脫道都是一心定觀細人無我和細法無我的定智。以消除人實有為細人無我;消除人體五蘊等實有為細法無我。
自續派和唯識宗認為:三乘主要所修有所不同。
按瑜伽行自續派觀點:細法無我是菩薩主要所修;能取所取(精神與物質)各自為空的粗法無我是緣覺道主要所修;獨立自取實有空的細人無我是聲聞道主要所修。主要所斷也是:智障和粗法我執、粗人我執,按順序是菩薩、緣覺和聲聞的主要所斷。
按經部行派和唯識宗:聲聞與緣覺以智慧所證的類性與主要所斷成分大致相同。
大小兩乘的區別由其他經論去瞭解。
十地概論支述
聖菩薩地以定義、分類、所分義三部分講述。
一、定義:真實了知空性智和大悲心所攝受的登地菩薩智慧是聖菩提地定義。
二、分類:可分為初地歡喜地、二地離垢地、三地發光地、四地焰
慧地、五地極難勝地、六地現前地、七地遠行地、八地不動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雲地。對聖菩薩地分為十地,是因為十地各自所觀和各自所證得的功德不同,所修證得的能力後者殊勝於前者的緣故;應該定為十地,是因有需淨十類之故。分為十地的特點,是為了消除不承認對大乘有十地概論者心中的錯誤觀點,且對小乘八地作一一比喻後,對大乘分為十地。
三、所分義分為:釋文、應斷斷法的殊勝和殊勝功德三部分。
1、釋文:
又分為總地釋文和分別地釋義。
(1)總地釋文:
地之音符為“布目”以加字釋文講(按梵文解)有成為消除所度無數魑魅二障畏的基礎和能使無數功德日益增長之義。
(2)分別地釋義:
稱初地為歡喜地,是因為從初地可以看到與菩提圓滿相近和對眾生有所利益時,產生了極歡喜心故;稱二地為離垢地,是因為從二地已遠離犯戒和小乘須作意的污垢故;稱三地為發光地,是因為從三地可以不惜生命地努力尋找教理,且能讓勝法光明使所度眾生滿足故;稱四地為焰慧地,是因為講授與菩提相符的法且焚燒自分二障的智慧之光如放火焰一之故;稱五地為極難勝地,是因為讓眾生成熟和在教化過程中難以忍受的所度眾生顛倒之邪心,在具慧菩薩四地以下極難做到,而在五地可以做到之緣故;稱六地為現前地,是因為順次修習緣起能現前阻斷生死流轉,逆次修習緣起能現前趨向或現證大涅磐之故;稱七地為遠行地,是因為長期修道對有相需努力之道已達究竟,且一同行之兩道相連之故;稱八地為不動地,是因為此地是依有相識和無相需努力之意識不能動搖之緣故;稱九地為善慧地,是因為證得了對分別正見智的忍耐故;稱十地為法雲地,是因為似天上雲集,下降細雨使五穀豐登一樣,十地菩薩識續如天空,總持與三摩地等法雲密集而降法甘露,使所度眾生心中的善果完全圓滿之故。
2、應斷斷法
見道期間斷棄見斷煩惱一百一十二種和見斷智慧障一百零八種。
修道所攝初地至十地期間斷棄俱生煩惱障十六種和俱生智障一百零八種之種子。
(1)遍計煩惱障有一百一十二種:
欲地所攝十種苦見斷煩惱、十種集見斷煩惱、十種滅見斷煩惱、十種道見斷煩惱共四十種。它們是針對每一諦有五見(壞聚見即薩迦邪見、邪見、邊執見、殊取見、戒禁殊取見)和五非見(貪、嗔、慢、無明、疑)共四十種。加上色與無色地所攝針對四諦的十種煩惱中除去嗔,色地所攝三十六種、無色地所攝三十六種共七十二種。總有一百一十二遍計煩惱障。
(2)遍計智障有一百零八種:
欲地所攝遍計智障三十六種、色與無色地所攝遍計智障各三十六種。因為欲地所攝成為見斷智障進能取分別心識有九種、返能取分別心識有九種、取物分別識九種、取假分別識九種故。其他依此類推。
(3)俱生煩惱障有十六種
欲地所攝貪欲、嗔、慢、具染無明、薩迦邪見、邊執見六種和上兩界所攝除嗔以外各五種共十六種。
(4)俱生智障有一百零八種。
三界地所攝俱生智障各三十六種。
3、功德殊證差異
分為:六度殊證差異、增長功德量殊證差異、因果投生差異、三學及成果殊證差異、出定所引信心差異、一切淨差異、登地標誌差異七部分。
(1)六度殊證差異:
初地圓(殊)證施捨度至十地圓(殊)證智慧度之間。
(2)增長功德量殊證差異:
初地後得位在一刹那間能見一百佛陀。得其加持智慧,刹那間能行一百佛國,能普照一百國土,能震動一百不同世界,能常住一百劫,以正智能觀前後一百劫,能入一百不同禪定,能開一百法門,能使一百生命成熟,自身能變百身,能使一一自身周圍由百名登地菩薩圍繞。依此:
證得二地能增以上十二類千倍功德;
證得三地能增以上十二類萬倍功德;
證得四地能增以上十二類百億倍功德;
證得五地能增以上十二類千億倍功德;
證得六地能增以上十二類萬億倍功德;
證得七地能增以上十二類千億億萬倍功德;
證得八地能增以上十二類與三千世界沙塵等量功德;
證得九地能增以上十二類與十萬三千世界沙塵等量功德;
證得十地能增以上十二類無窮無盡的佛國沙塵等量功德。
(3)因果投生差異:
初地者能轉生統治世界之王;
二地者為四洲之王;
三地者為三十三天之王;
四地為離鬥諍天(時分天)之王;
五地者為兜率天之王;
六地者為樂化天之王;
七地者為他化自在天之王;
八地者為小千世界之主大梵天;
九地者為中千世界之主大梵天;
十地者能轉生色究竟天天子大自在。
以上這些都是講述可能性而不是絕對性的。
(4)三學及成果殊證差異:
初地證得對法性真實瞭解後修三學功德;
二地證得戒學;
三地證得殊勝定學;
四地、五地、六地證得慧學;
剩餘四地證得被三學所攝功德。
(5)出定所引信心差異:
對十地在定中真實了知法性和出定後對緣起性空如幻之見引向實見的十種不同程度。
初地時了知斷法我執的法性遍及自他的規律具有普遍性;
二地時了知悟到法性的大乘道殊勝於小乘道的規律具有殊勝性;
三地時了知廣聞經藏是悟法性之順因具有順因性;
四地時了知對教理無留戀慢故具有無遍執性;
五地時了知自他皆無獨立自取實有故具有心續無異性;
六地時了知染汙和清淨兩類不生於無因和異因的染淨具有無異性;
七地時了知法性並無經藏等名相故具有法性無異性;
八地時了知真法性無染淨增減義及獲得無分別智和淨土;
九地時證得四無礙解之故法性來源於智慧;
十地時了知已達與佛事業相等的法性。
(6)一切淨差異:
初地有十種一切淨;
二地有八種一切淨;
三地有五種一切淨;
四地、五地各有十種一切淨;
六地有十二種一切淨;
七地有二十種一切淨;
八地有八種一切淨;
九地有十二種一切淨;
十地一切淨雖然在《現觀莊言論》中沒有直接論述,但不是沒有,當證得十地時需要以斷缺點,增長功德來登證上地。
(7)登地標誌差異:證十地之時有不同夢兆之故
前已講過證得加行暖位時已無睡眠等五蓋(烈悔蓋、嗔恚蓋、昏睡蓋、貪欲蓋、疑法蓋)那麼,證得十地怎麼會出現夢兆?對這一問題,有些藏區早期學者認為是忽然顯示之觀如夢一樣而言。又有一些學者認為真睡眠是錯誤幻識在淨地是不會有的。
以上觀點都是錯誤的,因為淨地雖無染性睡眠,但有善行睡眠。如:《涅釋·除去心惑》曰:“睡眠有兩種,此地雖沒有不能自控的具煩惱睡眠,但經過加持使身心健康的善行睡眠在此地存在是正常現象。”又:《金鬘疏》曰:“睡眠有所緣識不能自控的具染睡眠和為了健康屬善類睡眠兩種,雖無前類但有後類並無過錯之說極為正確。”
以下下地登證上上地時,從有漏定位轉變為無漏定位之原因是大乘加行道大善法位轉變為初地開始到最後無間道又至遍知第一刹那故。
言雲:
依止解脫三道之階梯, 行入菩提三果殿堂法。
未加自見深思遠慮後, 講述大乘師之明教理。
以此善行引導無數眾, 身穿殊勝鎧甲持慧器,
消滅四魔一切敵軍隊, 願登三身珍寶之法座。
釋迦比丘拉夏加措木雞年法月月圓日敬譯于天堂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