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12 17:20:55
學習次第 : 進階

 

 

頁362 

 

「頓」;依十二部經,方廣、般若次等說則是「漸」;而居二者之間則為「不定」教。[42]

  若從實踐之「觀門」說:從初發心即觀實相,即於道場開佛知見,得無生忍,是「圓頓觀」;從初發心為圓極故,修六妙門、十六特勝,乃至四諦觀,即是聲聞法為「漸次觀」;從過去佛(已)深種善根,今修證十二部豁然開悟,將無生忍為「不定觀」。[43]

  在《摩訶止觀》中,其「圓頓止觀相」說:「止緣一諦,一諦即三諦;以諦繫於止,一止而三止……所止之法雖一而三,能止之心,雖三而一」。[44] 其「次第眼觀智」:「若體真止……見第一義,止三昧成」;「若隨緣止」、「心安俗諦……則俗體三昧成」;「若息二邊止」,則生死、涅槃、空有雙寂……約中道體。[45] 其「不次第止觀智」:「止即是觀,觀即是止,無二無別……(佛)眼即是智,智即是眼。」「三止、三觀為因;所得三智、三眼為果。」[46]

  若從實踐之「觀門」說:其「圓頓止觀」在本文「圓教止觀之形成」中已有說明;唯其「漸次止觀」則是依修與戒、禪定、慈悲、從修實相。至於「不定觀」則介於二者之間,無逐級而進之次第。[47]

  在《玄義》「通釋」中以半、無常、小乘為粗,以滿、常、大乘為妙,稱之「相待妙」。入觀緣寂,本教則絕,絕由於觀,將此絕名,名於觀妙。為顯此義,故以絕為妙。[48]

 

  在其《摩訶止觀》裡,「相待止觀」:「止有三義:有息、停、對不止止義;觀有三義:貫穿、觀達、對不觀觀義。」「絕待止觀」即破前相待止觀……絕橫、豎諸待……滅絕、絕滅故名絕待止;顛倒想斷,故名絕待觀……乃至觀生死止觀。[49]

 

  由之可知,兩大部中縱然條目相同,在《玄義》判教意味較濃;而《摩訶止觀》在說明其圓教、圓觀義。再者,「圓頓止觀」是在《玄義》一文末後,及《摩訶止觀》一文前先後說出,可見是智者前文有些未盡才增補成完成的。

 

  總之,天台智者之圓教義之「性具」說,「性惡法」,是其圓教義之根本思想,其圓教思想之完成,是賴圓頓止觀之功,所謂「教、觀雙美」是天台宗門所引為自豪的標幟。雖然三論、華嚴乃至禪宗,也重視教、觀;但尤其智者在這一方面可稱教、觀並重,到教、觀合一,形成了一代圓教思想是最為凸出的。363 

 

 

 

 


結語

 

在《法華玄義》及《摩訶止觀》中,都有「圓頓、次第、不定」三種止觀及「相待妙,絕待妙」之觀法。甚至兩大部亦均有判教;但是二者仍有相當之差異。

  在《玄義》中,從「教相」,或說從佛教教義的高低性質說《華嚴》、《法華》為

 

 

 

智者之圓教義及其形成之探討

頁353

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 (1999.7月出版 )
頁353~363
 

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  

提要

  智者圓教義之根基建立在「性具」與「性惡」上;其圓教義之標準是「根性融不融」,「化導始終不始終」,「師弟遠近不遠近」;其圓教內容是依判教之比較而得,如四諦、四悉檀、四弘……等。圓教則是無作、第一義悉檀……為究竟;其判教之方法是以四門、四句、緣起……等作辯證地陳述;最後圓教之完成不但是自己之圓法、圓信、圓行、圓住、圓自在莊嚴修行次第證得;而且,要以菩薩精神圓建眾生。

  但圓教之完成,並不在其內涵之圓滿;而是其圓觀之形成。法性空寂,即諸法實相;寂而常照即是圓觀。教、觀雙美,是天台宗門引為自豪的標幟。

 關鍵詞:1.性具 2.圓教 3.止觀 4.智者

頁354

一、前言(從題外說到題內)

  本人在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講授天台智者大師三大部之初期,深感其內容條目層次極難弄清,因為各層次都是用一、二、三…作序目,即使前人作有「科判」以甲、乙、丙……作序目,但仍是層次不清。

  所以本人就以現代的目次方式初分為壹、一、……等十五個層次。層次分明以後,內容與外延關係也就更為清楚了。由於更清楚了其內容,所以也認識到還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如標點、分段、表解、集註、插句、按語、引言、釋義、查引經典出處,製作中、梵文索引等。

  1992年法鼓山聖嚴法師立意要辦「法鼓大學」,特別率團到日本參訪日本的大學教育及其校園規劃與建築,本人亦為隨員之一。那時楊曾文教授正在京都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也是我第一次認識楊先生。其實,我個人還有另一目的,那就是要瞭解日本學者對天台三大部作了些什麼。是不是有人正在作與我同類型之工作。結果,我發現我的想法是開創性的、值得作。

  於是,將研究與教學合一,其中,將耗費時間、人力,又能訓練研究生查尋資料,學得研究方法之工作就交給他們去作;同時也為他們爭取到一些研究津貼。三大部之一的《法華玄義研究》就是這樣完成的。這部書計前後五年,除獲「國科會」之補助及獎助外,也得到天台傳人慧嶽法師之補助。共花費新臺幣二六○萬元。第二大部《摩訶止觀之研究》前年也同樣獲得補助,有待三年以後才能出版。本人也曾指導了博、碩士生各兩名撰寫天台學之論文,照說,關於天台學我應該算有點常識,可是我很少發表過天台學之專文,[1] 也許是「曾經滄海難為水」,也許是「近鄉情怯」。

  本來我向大會報備之論題是:〈道生與六祖禪法之比較研究〉,這是我在撰寫《中印佛學之比較研究》時就曾有過的「痛」,想一吐為快;[2] 但當我讀到臺大教授楊惠南先生為本人撰寫《法華玄義研究》的書評時,有幾句話使我有「更大的痛」油然而生:「大家如果不再研究佛典,只想簡單地修行,只想貪便宜……簡單的方法就想得大成就……不也是一種違反因果的想法?」「……最好各宗派都能挑出重要的幾 

頁355 

部經典一一來整理,這樣臺灣的佛教界才有機會立足全世界……日本佛教界一百年前就已經開始這樣的工作了,我們雖然起步晚,但也必須開始做了。」[3] 

  大陸佛教學者人才濟濟,大陸寺廟之觀光與香客捐獻愈來愈多。兩者之合作一定會產生更大的成果。這種想法,正是本人要改變原來論題,藉此一論壇來表達一已之見的初衷所在。

  以下謹就智者以上兩部圓教義、圓教義之形成,以及對其發展實踐之爭作一探討。

 

 

 李志夫

智者之圓教義及其形成之探討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