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11 07:26:35

 

喇嘛網 日期:2010/01/11 07:18:22   編輯部 報導    

法藏三性思想研究  指導教授:蕭振邦

法藏在思想史上的定位,在於集華嚴思想之大成。而這之中異於初祖杜順、二祖智儼之處,則在其提出了三性思想的相關論述。

而這組源自於瑜伽行派的概念,在法藏手中卻做出了特殊的詮釋。就歷來的研究成果而觀之,大多僅侷限於文獻上字典意義的解讀,卻並未深入發掘其中所蘊含的深度義蘊。

是以於其中所含蘊的空有、真妄、性相融通等問題,並未著重而進行探論。以此之故,本文乃就此而做出相關的研究。本論文共計六章:第一章〈導論〉,大抵在進行第二序既有研究成果之介紹及檢討之後,鋪陳出本文之研究動機、方法與目的。

第二章〈法藏對瑜伽行派及其三性思想的詮釋與批評〉,則溯源至瑜伽行派,在法藏「五教十宗」的判教架構之下,檢視法藏對於瑜伽行派的定位及其理由。再由此進一步論述法藏對於瑜伽行派三性思想的詮釋以及批評。

第三章〈法藏對瑜伽行派三性思想的融攝與升位〉,此章節順前章法藏對於瑜伽行派三性思想的批評與不滿之後,進一步面臨義理性格的重新詮釋的問題。本章一方面通過《大乘起信論》「一心二門」此義理間架的提出;另一方面則通過染淨二分依他起性的架構,溯源至真諦譯《攝大乘論釋》,由此開展法藏對於依他起性以及遍記所執性的問題。

第四章〈法藏三性思想對二諦的融攝〉,於此論述法藏在重新詮釋三性思想之後,將其三性思想的內容賦予真妄、真俗等意義。在此脈絡之下,一方面溯源自印度戒賢、智光的空有之諍;另一方面則由此探論其內容意義的轉換。

第五章〈法藏三性思想意義下的「性相融通」義〉,於此章節之中順承前文法藏對於三性思想內容意義的轉換,進一步處理其中所含蘊的「性相融通」的問題。

首先,通過真妄交徹、空有不二的脈絡發展至「性相融通」的問題。其次,通過字典意義與脈絡意義的探論,釐清學界的三種爭論,進而揭露法藏三性思想意義之下,所含蘊的「性相融通」義,並且給出定義。再次,通過黑格爾「具體的同一性」(同一性是關於差異與同一的同一性Identity is identity of difference and identity)的討論,論述法藏在其中所使用的辯證意義。最末,重新回到五教十宗與四宗判的架構之下,將法藏三性思想意義之下的「性相融通」義,重新釐清其脈絡與位階。

 

第六章〈結論〉,一方面,為本文做出全面性的總結;另一方面,則揭示本論文未來研究之展望。

 

 

   

蕭振邦老師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90/碩士/研究生:陳紹聖   指導教授:蕭振邦

1.法藏生於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十七歲入太白山求法。經智儼雲華寺講授《華嚴經》,為智儼所讚賞並收為門徒。

2.法藏繼承了智儼的法界緣起思想,用緣起因分、性海果分二門闡明宇宙萬法的實相。性海果分就是諸佛的境界。緣起,就是法界緣起,其相狀為無盡圓融。宇宙萬法,有為無為,色心依正,過去未來,通通互為因果。因此,一法為因,萬法為果;萬法為因,一法為果。自它互為能、所緣起,相資相待,圓融無礙。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舉一盡收,以一塵為主諸法盡伴;相即相入,重重無盡。

法藏將自己的華嚴思想分為四門:三性同義、緣起因門六義、十玄緣起無礙、六相圓融。

法藏

3.三性是《攝大乘論》中所講的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也是唯識宗的一個基本理論。法藏立本三性和末三性,圓成實性的本末二義是不變和隨緣,依他起性是無性和似有,遍計所執是理無、情有。那麼本三性是不變、無性、理無三義,末三性是隨緣、似有、情有。,都是強調現象背後的本體,因而是同一無別的。末三性則是「不動本而常末」。都是在強調本體的前提下由本體所顯的現象,也是同一無別的。本三性為真,末三性為妄,相互之間也是融通一際的,「真該妄末,妄徹真源,性相通融,無障無礙」。如果從總的方面看,三性也是融合的,「總說者,三性一際,舉一全收,真妄互融,性無障礙」。

4.因門六義是說明現象之間複雜的融合關係的,法藏從體之空有,力用之有無,緣之待與不待三方面分析事物之「因」,再結合《攝大乘論》中的六義——剎那滅、果俱有、待眾緣、性決定、引自果、恆隨轉——進行分析,而得出因門六義。

  1. 按「剎那滅」而有「空、有力、不待緣」義。剎那滅指種子才生就滅。由於剎那滅,種子無自性,是體之空;種子滅而現行(諸法現象)生,因而是有力;種子謝滅和生起現行,不需要任何條件,是不待緣。
  2. 按「果俱有」而有「空、有力、待緣」義。果俱有指種子生果,而果俱存。從種子對現行的依賴性,與現行俱存而有的特性看,是體之空,「俱有故方有,即顯是不有,是空義也」。因果相依而成有,是有力;能生起果,但這種生果需要相依的條件性,是待緣。
  3. 按「待眾緣」而有「空、無力、待緣」義。待眾緣是講種子生現行,需要許多條件。由這種條件性,是體之空;沒有條件就不能生果,是無力;這條件性本身說明了是待緣的。
  4. 按「性決定」而有「有、有力、不待緣」義。性決定是講種子的本性是決定不變的。這種本性的不變性,是體之有;能夠不改自性而生果,因而是有力;本性不改,不因任何條件而改變,是不待緣。
  5. 按「引自果」而有「有、有力、待緣」義。引自果是講種子只能引起自類的現行。能引起自類的現行,是體之有;能夠生現行,是有力;但是需要條件而生,是待緣。
  6. 按「恆隨轉」而有「有、無力、待緣」義。恆隨轉是講種子永遠隨藏識而存在,因此,是體之有;也因為依賴於藏識,不能違緣,自身無力用,也是待緣。因門六義體現出的融合關係,「由空、有義故,有相即門也;由有力、無力義故,有相入門也;由待緣、不待緣義故,有同體、異體門也」。

5.十玄門是講萬法之間十種玄妙的融合關係。

法藏以教義、現事、解行、因果、人法、分齊境位、師弟法智、主伴依正、隨示根欲示現和逆順體用自在十門來說明無盡緣起義,又以十玄門來進一步說明這十門,即是:同時具足相應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即自在門、因陀羅網境界門、微細相容安立門、秘密隱顯俱成門、諸藏純雜具德門、十世隔法異成門、唯心迴轉善成門和託事顯法生解門。

這十玄來自智儼而又與其觀點稍異,智儼的十玄門被稱為「古十玄」,而法藏的為「新十玄」。

6.

六相圓融從總別、同異、成壞六個概念來討論融合關係,總相是事法由部分而構成的總體,別相是總體中包含的各各差別的部分,同相指不同組成部分互相結合,構成整體,異相是同一整體中各個部分的特殊性或差別性,成相是緣起法由各部分構成,壞相是各部分各住自性而不動。從事物的全體與部分、同一與差別、生成與壞滅來討論同即異、異即同,總即別、別即總,成即壞、壞即成這樣的融合關係。

本質上可歸納為理事無礙周遍含容理事無礙的主要精神是事法舉體全理,真性之理舉體全事,由此而相即、相奪,等等。法藏作十門分析,每門又分十層。事融相攝,法藏作相在、相是二層分析,一在一切中,一切在一中;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

參考書目
一、 原文文獻
(一) 經
01. 東晉 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大正藏09,No.278。)
02. 唐 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大正藏10,No.279。)
03. 唐 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卷)(大正藏10,No.293。)
04. 唐 玄奘譯:《解深密經》(五卷)(大正藏16,No.676。)
(二) 疏、論
01. 杜順著作
(01) 杜順:《華嚴五教止觀》(一卷)(大正藏45,No.1867。)
02. 智儼著作
(01) 智儼:《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十卷)(大正藏35,No.1732。)
(02) 智儼:《華嚴一乘十玄門》(一卷)(大正藏45,No.1868。)
(03) 智儼:《華嚴五十要問答》(二卷)(大正藏45,No.1869。)
(04) 智儼:《華嚴經內章門等離孔目章》(四卷)(大正藏45,No.1870。)
03. 法藏著作
(01) 法藏:《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略疏》(一卷)(大正藏33,No.1712。)
(02) 法藏:《華嚴經探玄記》(二十卷)(大正藏35,No.1733。)
(03) 法藏:《華嚴經文義綱目》(一卷)(大正藏35,No.1734。)
(04) 法藏:《入楞伽心玄義》(一卷)(大正藏39,No.1790。)
(05) 法藏:《十二門論宗致義記》(二卷)(大正藏42,No.1826。)
(06) 法藏:《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并序》(一卷)(大正藏44,No.1838。)
(07) 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五卷)(大正藏44,No.1846。)
(08) 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五卷)(大正藏44,No.1847。)
(09) 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四卷)(大正藏45,No.1866。)
(10) 法藏:《華嚴經旨歸》(一卷)(大正藏45,No.1871。)
(11) 法藏:《華嚴策林》(一卷)(大正藏45,No.1872。)
(12) 法藏:《華嚴經問答》(二卷)(大正藏45,No.1873。)
(13) 法藏:《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二卷)(大正藏45,No.1874。)
(14) 法藏:《華嚴經義海百門》(一卷)(大正藏45,No.1875。)
(15) 法藏:《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一卷)(大正藏45,No.1876。)
(16) 法藏:《華嚴遊心法界記》(一卷)(大正藏45,No.1877。)
(17) 法藏:《華嚴發菩提心章》(一卷)(大正藏45,No.1878。)
(18) 法藏:《華嚴經關脈義記》(一卷)(大正藏45,No.1879。)
(19) 法藏:《華嚴關脈義記》(一卷)(大正藏45,No.1880。)
(20) 法藏:《華嚴經傳記》(五卷)(大正藏51,No.2073。)
(21) 法藏:《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四卷)(臺北:佛教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初版。)
04.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相關註釋
(01) 方立天:《華嚴金師子章校釋》(北京:中華書局,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初版五刷。)
(02) [日]佛教大系刊行會:《景印佛教大系(七).五教章(一)》(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一月,初版初刷。)
(03) [日]佛教大系刊行會:《景印佛教大系(八).五教章(二)》(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一月,初版初刷。)
(04) 徐紹強:《華嚴五教章》(高雄: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六年九月,初版初刷。)
(05) [宋]釋希迪:《五教章集成記》(臺北:白馬印經會,《大正新纂卍續藏經(第五十八卷)》。)
(06) [宋]釋希迪:《評復古記》(臺北:白馬印經會,《大正新纂卍續藏經(第五十八卷)》。)
(07) [宋]釋師會:《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焚薪》(臺北:白馬印經會,《大正新纂卍續藏經(第五十八卷)》。)
(08) [宋]釋師會:《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科》(臺北:白馬印經會,《大正新纂卍續藏經(第五十八卷)》。)
(09) [宋]釋道亭:《華嚴一乘分齊章義苑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二年十二月,出版初刷。)
(10) [日]鐮田茂雄:《華嚴五教章》(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西元1989年2月25日,三版初刷。)
05. 澄觀著作
(01) 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六十卷)(大正藏35,No.1735。)
(02) 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九十卷)(大正藏35,No.1736。)
(03) 澄觀:《大華嚴經略策》(一卷)(大正藏36,No.1737。)
(04) 澄觀:《新譯華嚴經七處九動頌釋章》(一卷)(大正藏36,No.1738。)
(05) 澄觀:《三聖圓融觀門》(一卷)(大正藏45,No.1882。)
(06) 澄觀:《華嚴法界玄鏡》(二卷)(大正藏45,No.1883。)
06. 宗密著作
(01) 宗密:《註華嚴法界觀門》(一卷)(大正藏45,No.1884。)
(02) 宗密:《原人論》(一卷)(大正藏45,No.1886。)
07. 《大乘起信論》類相關著作
(01) 馬鳴菩薩造、梁 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卷)(大正藏32,No.1666。)
(02) 馬鳴菩薩造、唐 實叉難陀譯:《大乘起信論》(卷)(大正藏32,No.1667。)
(03) 新羅 元曉:《起信論疏》(卷)(大正藏44,No.1844。)
(04) 新羅 元曉:《大乘起信論別記》(卷)(大正藏44,No.1844。)
08. 瑜伽行派相關著作
(01) 彌勒菩薩說、唐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大正藏30,No.1579。)
(02) 護法等菩薩造、唐 玄奘譯:《成唯識論》(十卷)(大正藏31,No.1585。)
(03) 世親菩薩造、唐 玄奘譯:《唯識三十論頌》(一卷)(大正藏31,No.1586。)
(04) 阿僧伽作、後魏 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二卷)(大正藏31,No.1592。)
(05) 無著菩薩造、陳 真諦譯:《攝大乘論》(三卷)(大正藏31,No.1593。)
(06) 無著菩薩造、唐 玄奘譯:《攝大乘論本》(三卷)(大正藏31,No.1594。)
(07) 世親菩薩釋、陳 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十五卷)(大正藏31,No.1595。)
(08) 世親菩薩造、隋 笈多共行矩等譯:《攝大乘論釋本》(十卷)(大正藏31,No.1596。)
(09) 世親菩薩造、唐 玄奘譯:《攝大乘論釋》(十卷)(大正藏31,No.1597。)
(10) 無性菩薩造、唐 玄奘譯:《攝大乘論釋》(十卷)(大正藏31,No.1598。)
(11) 天親菩薩造、陳 真諦譯:《中邊分別論》(二卷)(大正藏31,No.1599。)
(12) 世親菩薩造、唐 玄奘譯:《辯中邊論》(三卷)(大正藏31,No.1600。)
二、 學術專著類
(一) 本國學者學術專著類(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01. 于凌波:《唯識學綱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一月,初版初刷。)
02. 方立天:《法藏》(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年七月,扁初刷。)
03. 方立天:《法藏評傳》(北京:京華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九月,初版初刷。)
04. 方立天:《佛教哲學(增訂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二月,二版三刷)
05.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五月,初版三刷。)
06. 王仲堯:《隋唐佛教判教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初版初刷。)
07.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下)》(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十月,初版五刷。)
08.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七月,初版初刷。)
09. 王居恭:《華嚴經及華嚴宗漫談》(北京:中國書店,民國八十六年十一月,初版初刷。)
10. 冉雲華:《宗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七年五月,初版初刷。)
11.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八十六年一月,初版七刷。)
12.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八十六年五月,修訂版六刷。
13. 任繼愈:《漢唐佛教思想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五月,三版三刷。)
14. 李世傑:《華嚴哲學要義》(臺北:佛教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15. 李志夫:《中印佛學之比較研究》(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初版初刷。)
16. 呂 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八月,初版五刷。)
17. 呂 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十月,初版四刷。)
18.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四年六月,初版初刷。)
19. 吳汝鈞:《印度佛學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四年六月,初版二刷。)
20.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三月,初版初刷。)
21. 邱高興:《華嚴宗祖法藏及其思想》(高雄: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三月,初版初刷。)
22. 胡民眾:《澄觀及其佛學思想》(高雄: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三月,初版初刷。)
23. 胡民眾:《澄觀佛學思想研究》(高雄: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三月,初版初刷。)
24. 周叔迦:《唯識研究》(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八月一日,三版初刷。)
25. 候外廬 編:《中國思想通史(第四卷 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九月,初版四刷。)
26.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 卷十三.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八十年六月,全集校訂版。)
27.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 卷十六.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全集校訂版。)
28.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 卷十八.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八十年九月,全集校訂版。)
29. 高振農 釋譯:《華嚴經》(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八年三月,初版四刷。)
30. 徐紹強:《《華嚴五教章》哲學思想述評》(高雄: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三月,初版初刷。)
31. 郭 朋:《中國佛教思想史(中卷).隋唐佛教思想》(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初版初刷。)
32. 陳英善:《華嚴無盡法界緣起論》(臺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民國八十五年九月二十六日,初版初刷。)
33. 黃 磊:《宗密禪教一致與三教一致論探析》(高雄: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三月,初版初刷。)
34. 黃懺華:《中國佛教教理詮釋》(臺北:文津初版社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九年七月,初版初刷。)
35.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臺北: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三年五月,增訂臺一版二刷。)
36.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四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年十二月,初版初刷。)
37. 湯一介:《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密教文化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初版初刷。)
38. 湯用彤:《理學.佛學.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民國八十年二月,初版初刷。)
39. 湯用彤:《往日雜稿》(臺北:彙文堂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六月,臺一版。)
40.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二)》(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五年三月,增訂八版。)
41. 張曼濤 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二十一.佛教邏輯與辯證法(佛教邏輯專集之一)》(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二月,初版初刷。)
42. 張曼濤 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二.華嚴學概論(華嚴學專集之一)》(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一月,初版初刷。)
43. 張曼濤:《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三.華嚴思想論集(華嚴學專集之二)》(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一月,初版初刷。)
44. 張曼濤 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四.華嚴宗之判教及其發展(華嚴學專集之三)》(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一月,初版初刷。)
45. 張曼濤 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五.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辯》(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初版初刷。)
46. 張曼濤 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四十四.華嚴典籍研究(華嚴學專集之四)》(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一月,初版初刷。)
47. 張曼濤 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七十.佛教各宗比較研究》(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五月,初版初刷。)
48. 張曼濤 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九十六.唯識學的論師與論典(唯識學專集之十)》(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三月,初版初刷。)
49. 董 群:《宗密的華嚴禪》(高雄: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三月,初版初刷。)
50. 董 群:《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學思想研究》(北京:密教文化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六月,初版初刷。)
51. 傅偉勳:《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哲學與宗教」一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年二月,二版初刷。)
52.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哲學與宗教」二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五年六月,初版初刷。)
53.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九年七月,初版初刷。)
54. 傅偉勳:《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哲學與宗教」五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四年三月,初版初刷。)
55. 楊白衣:《唯識要義》(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十月,初版初刷。)
56. 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嘉義:財團法人安慧學苑文教基金會附設香光書鄉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四月,初版。)
57. 楊政河:《華嚴哲學研究》(臺北:財團法人臺北市慧炬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二版二刷。)
58. 楊惠南:《佛教思想新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九年十月,三版初刷。)
59.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六月,初版初刷。)
60. 楊惠南:《當代佛教思想展望》(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年九月,初版初刷。)
61. 楊維中:《心性與佛性》(高雄: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三月,初版初刷。)
62. 裴 勇:《宗密判宗說研究》(高雄: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三月,初版初刷。)
63.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初版初刷。)
64. 葛兆光:《中國宗教與文學論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八月,初版初刷。)
65. 鄧克銘:《華嚴思想之心與法界》(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六年七月,初版初刷。)
66. 蔡瑞霖:《宗教哲學與生死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民國八十八年四月,初版初刷。)
67. 蔣維喬:《中國佛教史》(臺北:史學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一月,臺景印二版。)
68.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初版初刷。)
69. 賴永海:《佛學與儒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九月,初版初刷。)
70. 謝無量:《佛學大綱》(楊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民國八十六年三月,初版二刷。)
71.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佛教思想論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五年四月,初版初刷。)
72. 蕭 父 釋譯:《大乘起信論》(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七年五月,初版四刷。)
73. 韓廷傑:《唯識學概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八月,初版初刷。)
74.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七月,初版初刷。)
75. 釋印順:《妙雲集上編之六.攝大乘論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一版。)
76. 釋印順:《妙雲集上編之七.大乘起信論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一版。)
77. 釋印順:《妙雲集中編之二.中觀今論》(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十月,新版一刷。)
78. 釋印順:《妙雲集中編之三.唯識學探源》(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修訂二版。)
79. 釋印順:《空之探究》(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十月,六版。)
80. 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五月,修訂一版。)
81. [宋]釋戒環:《大方廣佛華嚴經要解》(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國七十八年九月,初版初刷。)
82. 釋依昱:《談心說識》(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初版六刷。)
83. 釋法舫:《唯識史觀及其哲學》(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五月,二版初刷。)
84. 釋恆清:《佛性思想》(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初版初刷。)
85. 釋常惺:《佛學概論.賢首概論》(臺北:新文豐初版公司,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初版初刷。)
86. 釋智諭:《普賢行願品述義》(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一月,初版三刷。)
87. 釋智諭:《華嚴五教止觀淺導》(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六月,初版四刷。)
88. 釋智諭:《華嚴一乘十玄門探玄》(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七月,二版初刷。)
89. 釋智諭:《華嚴經義海百門述義》(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七月,初版三刷。)
90. 釋慈航:《相宗十講》(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一日,初版初刷。)
91. 釋演培:《唯識法相及其思想演變》(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九年二月,天華初版初刷。)
92. 釋賢度:《華嚴學講義》(臺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民國八十九年七月十五日,七版二刷。)
93. 釋慧嚴 等:《華嚴的世界》(臺北:世界佛教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六月,初版初刷。)
94. 釋繼夢:《華嚴宗哲學概要》(臺北:圓明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四月,初版初刷。)
95. 釋繼夢:《如來心地法門修持法要(上)、(下):華嚴經世主妙嚴品講記》(臺北:圓明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九月,初版初刷。)
96. 釋繼夢:《開展如來自性修持法要: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講記》(臺北:圓明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一月,初版初刷。)
97. 釋繼夢:《華嚴經淨行品剖裂玄義疏》(臺北:圓明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一月,初版初刷。)
98. 釋繼夢:《普賢十大願王修持法要: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記》(臺北:圓明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一月,初版初刷。)
99. 釋繼夢:《慈悲圓滿修持法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七參》(臺北:圓明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九月,初版初刷。)
100. 釋靄亭:《華嚴一乘教義章集解》(臺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五日,初版初刷。)
101. 龔 雋:《《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初版初刷。)
(二) 碩博論文類(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01. 王秋桃(釋法壽):《法藏對唯識三性思想的融攝與超越》(臺北:華嚴專宗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五月。)
02. 黃俊威:《華嚴「法界緣起觀」的思想探源──以杜順、法藏的法界觀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五月。)
03. 黃連忠:《宗密禪教一致與和會儒道思想之研究》(臺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五月。)
04. 郭朝順:《智者與法藏圓頓思想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05. 陳一標:《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06. 陳英善:《華嚴清淨心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07. 陳英善:《從心論中國哲學基本型態之開展》(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一月。)
08. 邱獻志:《華嚴宗事事無礙思想研究──以《法界觀門》與「十玄門」義理為中心》(台中: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五月。)
09. 劉玉榮:〈《大乘起信論》「一心」概念之研究──以元曉《海東疏》之詮釋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10. 蔡伯郎:《唯識的三性與二諦》(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11. 賴光朋:《華嚴宗法界緣起思想之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碩士論文,七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
12. 賴光朋:《華嚴圓教與天臺圓教之比較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七月。)
13. 羅鈿妹:《華嚴心義研究》(香港:私立香港能仁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七月。)
14. 釋會清:《法藏大師的教學──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之探究》(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五年三月。)
(三) 外國學者專著類(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01. [日]川田熊太郎、中村元 等著、李世傑 譯:《華嚴思想》(臺北:法爾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六月一日,初版初刷。)
02. [日]水野弘元 著、釋惠敏 譯:《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九年七月,初版初刷。)
03. [日]水野弘元 著、劉欣如 譯:《佛典成立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初版初刷。)
04. [日]中村元 等著:《中國佛教發展史(上)》(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五月一日,初版初刷。)
05. [日]木村清孝 著、李惠英 譯:《中國華嚴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五年二月,初版初刷。)
06. [日]宇井伯壽 等:《世界佛學名著譯叢六十一.禪宗論集.華嚴學論集》(臺北:華宇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六月,初版初刷。)
07. [日]坂本幸男 著、釋慧嶽 譯:《華嚴教學之研究(第一部):特以慧苑大師教判論為中心》(臺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民國六十年九月,初版初刷。)
08. [日]高峰了州 著、釋慧嶽 譯:《華嚴思想史》(臺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八日,初版初刷。)
09. [日]高崎直道 等:《世界佛學名著譯叢六十八.如來藏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初版初刷。)
10. [日]梶山雄一 等著、李世傑 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六十三.中觀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初版初刷。)
11. [日]龜川教信 著、印海 譯:《華嚴學》(高雄:佛光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六年九月,初版初刷。)
12. [日]鐮田茂雄 著、釋慈怡 譯:《華嚴經講話》(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一月,初版二刷。)
三、 期刊論文
(一) 本國學者期刊論文類(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01. 王 頌:〈關於杜順初祖說的考察〉(《世界宗教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西元二○○一,第一期。)
02. 向世山:〈中國佛教教義時代的殿軍──圭峰宗密述評〉(《中華文化論壇》,四川:社會科學院哲學文化所,西元一九九六年,第四期。)
03. 向世陵:〈見理見性與窮理盡性──傳統儒學、佛學(華嚴禪)與理學〉(《中國哲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西元二○○○年,第二期。)
04. 江日新:〈《「牟宗三哲學」與「唐君毅哲學」論》導言(上)〉(《鵝湖月刊》,臺北:鵝湖出版社,第二十三卷,第十期,總號第二七四,民國八十七年五月。)
05. 江日新:〈《「牟宗三哲學」與「唐君毅哲學」論》導言(下)〉(《鵝湖月刊》,臺北:鵝湖出版社,第二十三卷,第十一期,總號第二七五,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06. 李文霖:〈賢首五教思想研究〉(《中國佛教》,臺北:中國佛教月刊雜誌社,第三十三卷,第一期,民國七十八年一月。)
07. 阮印長:〈從唯心與唯識看法藏的十重唯識觀〉(《中國佛教》,臺北:中國佛教月刊雜誌社,第三十三卷,第二期,民國七十八年二月。)
08. 余治平:〈大乘佛教「三性說」與反形而上學哲學轉向〉(《淄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上海:復旦大學,西元一九九九年,第四期,總第五十三期。)
09. 吳 洲:〈智顗圓頓止觀的般若學特色及其逆覺義──兼論與《起信》、華嚴、知禮諸家的差別〉(《鵝湖月刊》,臺北:鵝湖出版社,第二十三卷,第十二期,總號第二七六,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10. 吳言生:〈華嚴帝網印禪心──論《華嚴經》、華嚴宗對禪思禪詩的影響〉(《人文雜誌》,陝西:陝西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西元二○○○年,第二期。)
11. 邱高興:〈華嚴宗祖法藏的生平及其思想〉(《世界宗教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西元一九九二年,第三期。)
12. 韋漢傑:〈從《佛性與般若》看華嚴宗哲學〉(《鵝湖月刊》,臺北:鵝湖出版社,第二十六卷,第一期,總號第三○一,民國八十七年七月。)
13. 韋漢傑:〈從分別說與非分別說再看華嚴與天台圓教〉(《鵝湖月刊》,臺北:鵝湖出版社,第二十六卷,第七期,總號第三○七,民國九十年一月。)
14. 曹志成:〈有關法藏對瑜伽行派三性思想批判之探討〉(《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五)》,臺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初版初刷。)
15. 曹志成:〈《金師子章》的判教思想之探討──試以淨源《金師子章雲間類解》及高辨《金師子章光顯鈔》為解釋線索〉(《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六)》,臺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民國八十五年十月十六日,初版初刷。)
16. 陳沛然:〈唐君毅論華嚴宗與天台宗之圓教義〉(《鵝湖月刊》,臺北:鵝湖出版社,第二十三卷,第六期,總號第二七○,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
17. 莊崑木:〈略論華嚴別教一乘與同教一乘之異同〉(《法光學壇》,臺北:法光雜誌社,第一卷,民國八十六年。)
18. 郭朝順:〈智者與法藏教相判釋略論(上)〉(《鵝湖月刊》,臺北:鵝湖出版社,第十六卷,第十二期,總第一九二號,民國八十年八月。)
19. 郭朝順:〈智者與法藏教相判釋略論(下)〉(《鵝湖月刊》,臺北:鵝湖出版社,第十七卷,第二期,總第一九四號,民國八十年六月。)
20. 郭朝順:〈賢首法藏的「頓教概念」之研究〉(《哲學與文化》,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第十九卷,第七期,民國八十一年七月。)
21. 陳榮灼:〈論唯識學與華嚴宗之「本性」──對《佛性與般若》之兩點反思〉(《鵝湖學誌》,臺北:文津出版社,第四期,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22. 陳榮灼:〈唯識哲學之「真」「忘」問題〉(《鵝湖學誌》,臺北:文津出版社,第八期,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23. 陳榮灼:〈「即」之分析──簡別佛教「同一性」哲學諸型態〉(《國際佛學研究》臺北:國際佛學研究中心,創刊號,民國八十年十二月。)
24. 陳璽元:《華嚴五教止觀研究》(《中國佛教》,臺北:中國佛教月刊雜誌社,第三十三卷,第八期,民國七十八年八月。)
25. 黃麗華:〈試論華嚴宗哲學的無礙精神〉(《中國佛教》,臺北:中國佛教月刊雜誌社,第三十二卷,第十一期,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
26. 游祥洲:〈龍樹論「即空即如」思想的理論面──兼及唐君毅論空與如〉(《唐君毅思想國際會議論文集Ⅱ.宗教與道德》,香港:法住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初版初刷。)
27. 景海峰:〈唐君毅對華嚴思想的闡釋〉(《唐君毅思想國際會議論文集Ⅱ.宗教與道德》,香港:法住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初版初刷。)
28. 傅偉勳:〈從中觀的二諦到後中觀的台賢二宗思想對立──兼論中國天台的特質與思維限制〉(《中華佛學學報》,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第十期,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29. 董 平:〈論澄觀對華嚴宗思想的發展〉(《浙江學刊》,浙江: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所,西元一九九五年,第一期,總第九十期。)
30. 董 群:〈宗密禪學思想的歷史地位淺析〉(《世界宗教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西元一九九五年,第一期。)
31. 楊真濟:〈論華嚴法界圓融無礙的理論根據〉(《佛光學報》,高雄:佛光出版社,第四期,民國六十八年。)
32. 楊維中:〈論華嚴宗的染淨善惡觀與妄盡還源的修行路徑〉(《妙林》,高雄:妙林雜誌社,第十二卷,第四期,民國八十九年四月三十日。)
33. 廖明活:〈華嚴宗性起思想的形成〉(《中國哲學研究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第六期,民國八十四年三月。)
34. 蔡惠明:〈法藏大師與華嚴宗〉(《內明》,香港:內明雜誌社,第二二二期,民國七十九年九月。)
35. 謝大寧:〈試析華嚴宗「法界緣起」義〉(《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第一卷,第一期,民國七十九年九月。)
36. 賴賢宗:〈法藏《大乘起信論》及元曉與見登的相關述記關於一心開二門的闡釋〉(《中華佛學學報》,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第十四期,民國九十年九月。)
37. 簡秀娥:〈《大乘起信論》與天台、華嚴兩宗之關涉〉(《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七)》,臺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民國八十六年十月十六日,初版初刷。)
38. 蕭振邦:〈佛教言說系統之探究──以《大乘起信論》為例〉(《一九九五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佛教現代化》,台北:佛光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初版初刷。)
39. 韓煥忠:〈《華嚴原人論》對儒家人性論的批判〉(《理論學刊》,山東:曲阜師範大學,第五期,總第九十三期,西元一九九九年九月。)
40. 魏道儒:〈華嚴宗與中國文化〉(《宗教哲學季刊》,臺北: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第三卷,第一期,民國八十六年一月一日。)
41. 釋印順:〈論三諦三智與賴耶通真妄──讀『佛性與般若』〉(《鵝湖月刊》,臺北:鵝湖出版社,第七卷,第四期,民國七十年十月。)
42. 釋如釋:〈賢首五教的心識觀(一)〉(《內明》,香港:內明雜誌社,第二期,民國六十一年五月。)
43. 釋如釋:〈賢首五教的心識觀(二)〉(《內明》,香港:內明雜誌社,第三期,民國六十一年六月。)
44. 釋如釋:〈賢首五教的心識觀(三)〉(《內明》,香港:內明雜誌社,第四期,民國六十一年七月。)
45. 釋如釋:〈賢首五教的心識觀(四)〉(《內明》,香港:內明雜誌社,第五期,民國六十一年八月。)
46. 釋洞儀:〈「性起」與「緣起」關係之略探──以華嚴宗思想為主〉(《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七)》,臺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民國八十六年十月十六日,初版初刷。)
47. 釋修德:〈法藏大師的五教論〉(《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二)》,臺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初版初刷。)
48. 釋傳智:〈別教一乘與同教一乘之比較研究〉(《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一)》,臺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民國八十三年十一月,初版初刷。)
49. 釋圓照:〈華嚴法界圓融之探討〉(《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二)》,臺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初版初刷。)
50. 釋聖嚴:〈華嚴宗的性起思想〉(《內明》,香港:內明雜誌社,第一期,民國六十一年四月。)
51. 釋慧潤:〈華嚴法界觀的構造及其特質〉(《佛光學報》,高雄:佛光出版社,創刊號,民國六十五年。)
52. 釋慧學:〈華嚴三祖法藏「十門唯識說」的研究〉(《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二)》,臺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初版初刷。)
(二) 外國學者期刊論文類(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01. [日]一色順心 著、梁國真 譯:〈華嚴的真妄說與《起信論》〉(《國際佛學譯粹(第二輯)》,臺北:國際佛學研究中心,民國八十一年五月,初版初刷。)
02. [日]山田亮賢:〈華嚴三性說の立場〉(《大谷學報》,日本京都:大谷大學大谷學會,第三十五卷,第四期,西元一九五六年三月二十日。)
03. [日]山田亮賢:〈華嚴法藏の三性說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佛教大學における第六回學術大會紀要(二)》,日本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第四卷,第二號,西元一九五六年三月二十日。)
04. [日]小林實玄:〈法藏の三性說について──華嚴に於ける如來藏解釋の問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早稻田大學における第十一回學術大會紀要(一)》,日本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第九卷,第一號,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05. [日]石橋真誠 著、梁國真 譯:〈法藏對唯識說的對應〉(《國際佛學譯粹(第二輯)》,臺北:國際佛學研究中心,民國八十一年五月,初版初刷。)
06. [日]田中順照:〈賢首大師に於ける三性の理解〉(《密教文化》,日本高野山:高野山出版社,卷二時,西元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07. [日]田中順照:〈賢首大師法藏の三性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高野山大學における第八回學術大會紀要(二)》,日本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第六卷,第二號,西元一九五八年三月三十日。)
08. [日]吉津宜英 著、梁國真 譯:〈關於法藏的大乘起信論義記〉(《國際佛學譯粹(第二輯)》,臺北:國際佛學研究中心,民國八十一年五月,初版初刷。)
09. [日]吉津宜英 著、余崇生 譯:〈關於「性相融會」〉(《國際佛學譯粹(第二輯)》,臺北:國際佛學研究中心,民國八十一年五月,初版初刷。)
10. [日]吉津宜英 著、許明銀 譯:〈華嚴禪的思想史研究〉(《中國佛教》,臺北:中國佛教月刊雜誌社,第三十三卷,第四期,民國七十八年四月。)
11. [日]赤尾榮慶:〈法藏の華嚴三性說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立正大學における第三十回學術大會紀要(二)》,日本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第二十八卷,第二期,西元一九八○年三月三十一日。)
12. [日]長尾雅人:〈對於法藏的三性說的若干的疑問〉(《中觀與唯識》,東京:岩波書店,西元一九七八年三月。)
13. [日]根無一力:〈華嚴教學に及ぼせる唯識思想の影響〉(《龍谷大學大學院紀要文學研究科》,日本京都:龍谷大學大學院紀要編集委員會,第三卷,西元一九八一年三月五日。)
14. [日]高峰了州:〈法藏大師及其華嚴教學之成立〉(《佛光學報》,高雄:佛光文化事業,第四期,民國六十八年。)
15. [日]藤谷厚生:〈華嚴三性說筆記(序說)〉(《龍谷大學佛教學研究室年報》,日本京都:龍谷大學大學院紀要編集委員會,第5號,西元一九九二年三月。)
16. [日]鐮田茂雄:〈宗密的三教觀──以《原人論》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西元一九九五年,第二期。)
17. [日]鐮田茂雄:〈華嚴思想の受容と變容──中國華嚴よソみた日本華嚴特質〉(《1991年佛學研究論文集》,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九月,初版初刷。)
(三) 電子期刊與網路資料類(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01. 杜保瑞:〈華嚴宗法界緣起之成立條件〉(臺北:中國哲學教室,網路版:http//huafan.hfu.edu.tw/~bauruei/,民國九十年六月九日下載。)
02. 杜保瑞:〈論牟宗三哲學的儒佛會通〉(臺北:中國哲學教室,網路版:http//huafan.hfu.edu.tw/~bauruei/,民國九十年六月九日下載。)
03. 劉立夫:〈法藏《華嚴金師子章》簡析〉(《世界弘明哲學季刊》,西元二○○○年三月,網路版:http://www.whpq.org/whpq/200003/200003/006.htm,民國九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下載。)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