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
|
|
丁仁傑 |
1997 現代社會中佛教組織的制度化及其有關問題之探討:以臺灣佛教慈濟功 |
德會的發展為例。佛光山第一屆宗教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冊。 |
台北:佛光出版社。 |
1999 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台北:聯經出 |
版事業公司。 |
|
丁珮玉 |
2000 學習型組織之研究: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 |
究所碩士論文。 |
|
王順民 |
1991 宗教福利思想與福利服務之探究:以慈濟功德會、臺灣基督教長老教 |
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1994 宗教福利服務之初步考察:以「佛光山」、「法鼓山」與「慈濟」為例。 |
思與言,32:(3):33-76 |
1995 當代臺灣佛教變遷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8:315-342。 |
1997 臺灣地區宗教福利服務之銳變:兼論若干個案的歷史考察。國立中 |
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 |
1998 人間佛教的遠見與願景:佛教與社會福利的對話。《中華佛學學報》11: 227-253。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
2001 當代臺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台北:洪葉文化。 |
|
尤惠貞、翟本瑞 |
2005 基督新教與人間佛教的現世關懷:經典編纂的比較研究。《普門學報》1-46。 |
臺灣:高雄。 |
|
丘秀芷 |
1995 大愛:證嚴法師與慈濟世界。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
|
平川彰 |
2002 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 |
江燦騰 |
1992 臺灣佛教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 |
1993 臺灣佛教文化的新動向。台北:東大。 |
1995 臺灣當代佛教。台北:南天。 |
1997 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南天。 |
2003b 臺灣近代佛教的變革與反思:去殖民化與臺灣佛教主體性確立的新探 |
索。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
江燦騰、龔鵬程主編 |
1991 臺灣佛教的歷史與文化。台北: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國際佛學研究 |
中心。 |
|
邱淑絹等 |
2005 微笑吻走了淚滴:在斯里蘭卡南部小鎮相遇。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
|
李委煌 |
2003 穿上藍色旗袍,展現柔和忍辱。《慈濟月刊》434。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
|
阮義忠、袁瑤瑤 |
2003 看見菩薩身影(16)林美蘭。台北:靜思文化。 |
|
林宜璇 |
1996 人間佛教與生活實踐,慈濟現象的社會學解析。清華大學社科所碩士論 |
文。 |
|
林鎮國 |
2002 布特曼與印順的解神話詮釋學。,《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103-126頁。台北:里仁書局。 |
|
洪金蓮 |
1999 太虛大師佛教現代化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 |
|
施陸村 |
1999 走囉回精舍建房子。《大愛在精舍慈誠造房屋》。花蓮:靜思精舍。 |
|
宣 方 |
2003 人間正道是滄桑:後印順時代的台灣人間佛教。《普門學報》17。 |
|
|
莊淑惠 |
2005 廚藝竹藝達人。《人生七十正精彩》30-42頁。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
2005 去愛人,人家也會來愛你。《慈濟月刊》467。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
|
徐錫滿 |
2003a 今年我受證了。《慈濟月刊》434:13-15。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
2003b 改變的不只是他。《慈濟月刊》434:18-20。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
2003c 人物特寫。《慈濟月刊》434:23-24。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
|
陳正興 |
2002 慈濟功德會創辦人領導風格之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
|
陳星橋 |
1997 略論人間佛教。《法音論壇》10:6。中國:中國佛教協會。 |
|
陳美華 |
2002 個人、歷史與宗教:印順法師、「人間佛教」與其思想源流。《中華佛學學報》15: 427-456。 |
|
陳振甫 |
2001 宗教慈善團體非營利組織管理特質分析:以佛教慈濟功德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研究所高階經營碩士班論文。 |
|
陳麟書 |
1996 現代宗教世俗化趨勢的革新意義。《第一屆宗教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佛光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
|
張美玉 |
2002 老年女性參與慈濟志願服務工作經驗之探討:以花蓮區慈濟委員為例。 |
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
|
張 珣 |
2003 幾種道經中對女人身體之描述初探。見於李玉珍、李美玫合編《婦女與宗教:跨領域的視野》,33-68頁。台北:里仁書局。 |
|
張維安 |
1995 佛教慈濟功德會與資源回收:日常實踐觀點的社會學分析。見於林松齡、王振寰編《台灣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論文集》,183-216頁。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
|
許木柱 |
1994 文化的力量:臺灣人類學研究的例證與再思索。《吳大猷院長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3-208。台北:中央研究院。 |
|
許木柱、何緼琪 |
2003 「慈濟文化」的實踐:人類學的觀察。《人間佛教的發展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8。花蓮:慈濟基金會。 |
|
黃秀花 |
1996 三十年歲月編織愛之網。《慈濟月刊》354。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期刊部。 |
2005 提起與放下之間,李寶猜的坦然人生。《慈濟月刊》468:54-61。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期刊部。 |
|
黃金陵 |
2002 文字藝術的探索。台北: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 |
|
黃俊杰: |
2002 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541。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
孫藩聲 |
1978 佛教十宗概要。《中國佛教的特質與宗派》145-214。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
|
郭男先 |
2001 上證下嚴法師大愛思想及其教育義蘊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
論文。 |
|
梁湘潤、黃宏介編 |
1995 臺灣佛教史。台北:行卯出版社。 |
|
馮文饒 |
1993 志願福利服務組織形成及運作之探討: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嘉義:中正 |
大學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
|
游祥洲 |
1996 人間佛教與慈濟志業。《慈濟月刊》:354。 |
|
慈濟基金會 |
2004 大愛灑人間:證嚴法師的慈濟世界。花蓮:慈濟基金會。 |
|
慈濟大學 |
2004 捨身育才作渡舟。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
|
楊惠南 |
1994 當代臺灣佛教環保理念的省思:以預約人間淨土和心靈環保為例。《當 |
代》104:32-55。 |
1991 佛在人間:印順導師之人間佛教的分析。《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89-122頁。 |
2000 人間佛教的經典詮釋:是援儒入佛或是回歸印度。《中華佛學學報》13。 |
|
楊儒賓 |
1996a 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1996b 先秦儒家的身體觀。《性與命》4:44。台北:中國性命雙修協會。 |
|
劉述先 |
2001 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
劉冠麟 |
2004 不再陌生家訪。收錄於《捨身才作渡舟》82-85頁。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
|
劉美吟、王國忠 |
1992 靜思花語。台北:慈濟文化。 |
|
劉雅嫻等 |
2005 真理的痕跡:走向復甦的亞齊。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
|
潘美玲 |
2003 一條河、兩個種族的和解。《經典雜誌》56頁,台北:經典雜誌。 |
|
潘 煊 |
2002 看見佛陀在人間:印順導師傳。台北:天下文化。 |
2004 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台北:天下文化。 |
2005 法影一世紀:印順導師百歲。 台北:天下文化。 |
|
潘 襎 |
2002 身體論與絕對無:以前衛書法為中心。《佛教研究的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 |
會論文集》。 |
|
諾貝特•伊利亞斯(Elais, N)著 王佩莉譯 |
1998 文明的進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
|
鄭子美 |
2005 人間佛教理念在兩岸實踐中的差異與互補。《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論文》 |
344頁。中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
|
鄭志明 |
1997 兩岸宗教交流之現況與展望。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
|
藍吉富 |
1999 臺灣佛教之歷史發展的宏觀式考察。《中華佛學學報》12:237-248 |
|
賴家陽 |
2002 慈濟志業中心之制度化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
靜思精舍 |
1999 大愛在靜思:慈誠造房屋。花蓮:靜思精舍。 |
|
靜思書齋 |
2000 有朋自遠方來:與證嚴法師對話。台北:天下文化。 |
|
盧蕙馨 |
1993 佛教慈濟功德會「非寺廟中心」的現代佛教特性。《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 |
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頁725-750。 |
1997 性別、家庭與佛教:以佛教慈濟功德會為例。《性別、神格與台灣宗教論述論文集》97-120。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籌備處。 |
2000 現代佛教女性的身體語言與性別重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央研究院 |
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275-311。 |
2001 臺灣現代佛教社群的「宗教性」。「人類學與漢人宗教研究研討會」中央 |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2003 語言與生命的相互流動:慈濟善書的形成分析。「東臺灣宗教與醫療研 |
討會」。 |
2004a宗教敘事的培力 (empowerment):慈濟「善書」的形成分析。《新世紀宗教研究》2-4:1-69。 |
2004b證嚴法師「人間菩薩」的生命觀。《新世紀宗教研究》3-1:1-33。台北:宗博出版社。 |
2004c 宗教研究的「神入」。《臺灣宗教研究》3-1:1-48。 |
|
鍾秋玉 |
1996 慈善機構的組織融入、組織文化與慈善行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國 |
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2003 明師尊崇信仰與信徒的修行之路。《宗教神聖》193頁。台北:五南。 |
|
羅正心 |
2000 體現的文化觀點:以氣功為例。《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9:93-116。 |
2002 原形畢露:一個舞蹈案例的個人主體性及情感觀。《情感、情緒與文化》 |
215-266頁。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
釋印順 |
1992a 平凡的一生。台北:正聞。 |
1992b 空性探源。台北:正聞。 |
1992c 印度之佛教。台北:正聞。 |
1992d 我之宗教觀。台北:正聞。 |
1993 佛在人間。台北:正聞。 |
|
釋聖嚴 |
1994 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中華佛學學報》7:2-14。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
2002 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
|
釋昭慧 |
2003 佛教慈善事業的一個範例:慈濟整治印尼紅溪河之成效與意義。《法 |
光學壇》7。台北:法光佛研所。 |
|
釋德昱、釋德懋 |
1997 傳心點滴。台北:慈濟文化。 |
|
釋德檍 |
2002 當代臺灣佛教的佛陀觀及其宗教實踐。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 |
碩士論文。 |
釋證嚴 |
1999a 自在的心靈。台北:靜思文化。 |
1999b 靜思語(第一集)。台北:靜思文化。 |
1999c 靜思語(第二集)。台北:靜思文化。 |
2003a 法華盛會無量義。《2002慈濟年鑑》82-87頁。台北:慈濟文化。 |
2003b 佛門大孝地藏經。台北:靜思文化。 |
2004 三十七道品講義。台北:靜思文化。 |
2005 人間菩提(夏至)。台北:靜思文化。 |
|
Bourdieu, Pierre著 李猛、李康譯 |
1998 《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The Logic of Practice)。北京:中央 |
編譯出版社。 |
|
Bourdieu, Pierre |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Richard Nice trans. London: Cambridge |
University Press. |
1990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Burkitt, I |
1987 Bodies of Thought, London, Ssge. |
|
Connerton, Paul |
1989 How social rememb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Connel, R. |
1987 Gender and power. Cambridge: Polity Press. |
|
Csordas, Thomas J. |
1990 Embodiment as Paradigm for Anthropology. Ethos 18:5-47 |
1994 Interoduction: The Body as Representation and Being-in-the-World. In |
Embodiment and Experience: The Existential Ground of Culture and Self. |
Thomas Csordas,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7 “Toward a Rhetorical Theory of Charisma,” In “ Language, Charisma, and |
Creativity: the Ritual Life of a Religious Movement,” Pp.133-153,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
Dougals , Mary |
1986 How institutions think. Syracuse, New York: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
|
Downton, James V |
1973 Rebel leadership.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
|
Eliade, Mircea |
1959 “Methodological Remarks on the Study of Religious Symbolism” in The History of Religious:Essays in Method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Faucault, M. |
1980 Body/Poweer. In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uew and Other Writings |
1972-1977 C. Gordon, ed.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
|
Fiske, John |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 : Routledge. |
|
Goffman, Erving |
1959 Performanc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
|
Huang, C. Julia (黃倩玉) R. P. Weller, |
1998 “Merit and Mothering:Women and Social Welfare in Taiwanese Buddhism.” |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7:379-396. |
2003 “Sacer or Profane?The Compassion Relief Movement’s Transnationalism in Taiwa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2, no. 2(Autumn) |
|
Leach, Edmund |
1976 “Examples of binary coding”, In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Mauss , Marcel |
1979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 London and Bost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
|
McGuire, Meredith B |
1990 Religion and the Body: Rematerializing the Human Body. The Social |
Sciences of Religio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29(3):283-296. |
|
Merleau-Ponty, M |
1962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Colin Smith(tra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
Scheper-Hughes, Nancy and Margaret M. Lock |
1987 The Mindful Body: A Prolegomenon to Future Work in Medical Anthropology. Medical Anthropology Quarterly 1(1): 6-41. |
|
O’Neill, John |
1985 Five Bodies:The Human Shape of Modern Society. Ithaca, NY:Cornell |
University Press. |
Otto , Rudolf |
1950 The Idea of The Holy :an inquiry into the non-rational factor in the idea of the divin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rational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Queen, Christopher S. |
2000 ”Introduction: A New Buddhism.” In Engaged Buddhism in The West. |
pp.1-31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
|
Shilling, Chris |
1993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Newsbury Park, CA: Sage |
|
Strathern, Andrew J. |
1996 Body thoughts .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
Turner, Bryan S. |
1996 The Body and Society. 2nd, London:Sage. |
|
Wallis, Roy |
198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harisma” In Sociology Theory, Religion, and |
Collective Action, Wallis & Bruce (eds), pp.129-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