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09 19:30:57
學習次第 : 進階

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94/碩士/研究生:釋德傅(王昱璇) 指導教授:盧蕙馨

 

喇嘛網 日期:2010/01/09 19:27:07   編輯部 報導

法之體現:以慈濟志工身體經驗為例   指導教授:盧蕙馨
 

身體(body),一般人以常識性的認知,都直覺的想到是與生俱來的生物實體,能在形象上被塑造。在慈濟基金會的場域(field)廣泛被運用,從慈濟志業的推展,或是慈濟海內外的慈濟信眾志工,以及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的思想體系,皆與此有關。


無論是人類學或社會學,多半將身體視作可以被形塑與建構的對象;身體的形象,如服裝儀容、舉手投足、言語等,可以透過建構而達到制約;不能忽略的是,身體也具有主體性(subjectivity),它可透過行動而產生的經驗,使身體因感知與體會,再轉化成持續行動的動力。慈濟志業如何提供慈濟志工作為體現佛法的場域?領導者與慈濟志業、慈濟志工的關連及影響是什麼?


本研究試圖從慈濟志工的身體經驗,探討如何透過對身體的規範、修學與實際行動,體現(embodiment)證嚴法師倡導的「佛法生活化」理念。首先討論慈濟基金會的創辦人證嚴法師的思想體系,以及所受影響的佛經詮釋,行經的概念如何應用,其次討論行經場域的形成與開展,分析慈濟志業建構(institution)的脈絡,其客觀性的形成、志業的延展與志工相關性,與行經場域的跨國界。最後討論慈濟信眾志工的身體,外在的行為規範與形象的塑造、身心陶冶與養成,進如何體現佛法。

 


從現代臺灣佛教發展而言,慈濟志業行經的模式是否可發展成為修學的法門(dharma-paryaya),亦可供作探討。

 

關鍵詞:  場域 ; 身體 ; 慈濟志工 ; 證嚴法師 ; 體現

參考書目
 
 
丁仁傑
1997 現代社會中佛教組織的制度化及其有關問題之探討:以臺灣佛教慈濟功
德會的發展為例。佛光山第一屆宗教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冊。
   台北:佛光出版社。
1999 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台北:聯經出
版事業公司。
 
丁珮玉
2000 學習型組織之研究: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
 
王順民
1991 宗教福利思想與福利服務之探究:以慈濟功德會、臺灣基督教長老教
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4 宗教福利服務之初步考察:以「佛光山」、「法鼓山」與「慈濟」為例。
思與言,32:(3):33-76
1995 當代臺灣佛教變遷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8:315-342。
1997 臺灣地區宗教福利服務之銳變:兼論若干個案的歷史考察。國立中
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8 人間佛教的遠見與願景:佛教與社會福利的對話。《中華佛學學報》11: 227-253。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2001 當代臺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台北:洪葉文化。
 
尤惠貞、翟本瑞
2005 基督新教與人間佛教的現世關懷:經典編纂的比較研究。《普門學報》1-46。
臺灣:高雄。
 
丘秀芷
1995 大愛:證嚴法師與慈濟世界。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平川彰
 2002 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
江燦騰
1992 臺灣佛教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
1993 臺灣佛教文化的新動向。台北:東大。
1995 臺灣當代佛教。台北:南天。
1997 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南天。
2003b 臺灣近代佛教的變革與反思:去殖民化與臺灣佛教主體性確立的新探
索。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江燦騰、龔鵬程主編
1991 臺灣佛教的歷史與文化。台北: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國際佛學研究
中心。
 
邱淑絹等
 2005 微笑吻走了淚滴:在斯里蘭卡南部小鎮相遇。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李委煌
2003 穿上藍色旗袍,展現柔和忍辱。《慈濟月刊》434。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阮義忠、袁瑤瑤
 2003 看見菩薩身影(16)林美蘭。台北:靜思文化。
 
林宜璇
1996 人間佛教與生活實踐,慈濟現象的社會學解析。清華大學社科所碩士論
文。
 
林鎮國
2002 布特曼與印順的解神話詮釋學。,《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103-126頁。台北:里仁書局。
 
洪金蓮
1999 太虛大師佛教現代化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
 
施陸村
 1999 走囉回精舍建房子。《大愛在精舍慈誠造房屋》。花蓮:靜思精舍。
 
宣 方
2003 人間正道是滄桑:後印順時代的台灣人間佛教。《普門學報》17。
 
 
莊淑惠 
2005 廚藝竹藝達人。《人生七十正精彩》30-42頁。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2005 去愛人,人家也會來愛你。《慈濟月刊》467。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徐錫滿
2003a 今年我受證了。《慈濟月刊》434:13-15。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2003b 改變的不只是他。《慈濟月刊》434:18-20。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2003c 人物特寫。《慈濟月刊》434:23-24。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陳正興
2002 慈濟功德會創辦人領導風格之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星橋
1997 略論人間佛教。《法音論壇》10:6。中國:中國佛教協會。
 
陳美華
2002 個人、歷史與宗教:印順法師、「人間佛教」與其思想源流。《中華佛學學報》15: 427-456。
 
陳振甫
2001 宗教慈善團體非營利組織管理特質分析:以佛教慈濟功德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研究所高階經營碩士班論文。
 
陳麟書
1996 現代宗教世俗化趨勢的革新意義。《第一屆宗教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佛光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張美玉
2002 老年女性參與慈濟志願服務工作經驗之探討:以花蓮區慈濟委員為例。
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 珣
2003 幾種道經中對女人身體之描述初探。見於李玉珍、李美玫合編《婦女與宗教:跨領域的視野》,33-68頁。台北:里仁書局。
 
張維安
1995 佛教慈濟功德會與資源回收:日常實踐觀點的社會學分析。見於林松齡、王振寰編《台灣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論文集》,183-216頁。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許木柱
1994 文化的力量:臺灣人類學研究的例證與再思索。《吳大猷院長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3-208。台北:中央研究院。
 
許木柱、何緼琪
2003 「慈濟文化」的實踐:人類學的觀察。《人間佛教的發展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8。花蓮:慈濟基金會。
 
黃秀花
1996 三十年歲月編織愛之網。《慈濟月刊》354。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期刊部。
2005 提起與放下之間,李寶猜的坦然人生。《慈濟月刊》468:54-61。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期刊部。
 
黃金陵
2002 文字藝術的探索。台北: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
 
黃俊杰:
2002 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541。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孫藩聲
 1978 佛教十宗概要。《中國佛教的特質與宗派》145-214。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郭男先
2001 上證下嚴法師大愛思想及其教育義蘊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
 
梁湘潤、黃宏介編
 1995 臺灣佛教史。台北:行卯出版社。
 
馮文饒
1993 志願福利服務組織形成及運作之探討: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嘉義:中正
大學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祥洲
1996 人間佛教與慈濟志業。《慈濟月刊》:354。
 
慈濟基金會
 2004 大愛灑人間:證嚴法師的慈濟世界。花蓮:慈濟基金會。
 
慈濟大學
 2004 捨身育才作渡舟。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楊惠南
1994 當代臺灣佛教環保理念的省思:以預約人間淨土和心靈環保為例。《當
代》104:32-55。
1991 佛在人間:印順導師之人間佛教的分析。《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89-122頁。
2000 人間佛教的經典詮釋:是援儒入佛或是回歸印度。《中華佛學學報》13。
 
楊儒賓
1996a 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6b 先秦儒家的身體觀。《性與命》4:44。台北:中國性命雙修協會。
 
劉述先
2001 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冠麟
2004 不再陌生家訪。收錄於《捨身才作渡舟》82-85頁。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劉美吟、王國忠
1992 靜思花語。台北:慈濟文化。
 
劉雅嫻等
2005 真理的痕跡:走向復甦的亞齊。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潘美玲
2003 一條河、兩個種族的和解。《經典雜誌》56頁,台北:經典雜誌。
 
潘 煊
2002 看見佛陀在人間:印順導師傳。台北:天下文化。
2004 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台北:天下文化。
2005 法影一世紀:印順導師百歲。 台北:天下文化。
 
潘 襎
 2002 身體論與絕對無:以前衛書法為中心。《佛教研究的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
 
諾貝特•伊利亞斯(Elais, N)著 王佩莉譯
1998 文明的進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鄭子美
2005 人間佛教理念在兩岸實踐中的差異與互補。《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論文》
344頁。中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鄭志明
1997 兩岸宗教交流之現況與展望。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藍吉富
1999 臺灣佛教之歷史發展的宏觀式考察。《中華佛學學報》12:237-248
 
賴家陽
2002 慈濟志業中心之制度化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靜思精舍
1999 大愛在靜思:慈誠造房屋。花蓮:靜思精舍。
 
靜思書齋
2000 有朋自遠方來:與證嚴法師對話。台北:天下文化。
 
盧蕙馨
1993 佛教慈濟功德會「非寺廟中心」的現代佛教特性。《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
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頁725-750。
1997 性別、家庭與佛教:以佛教慈濟功德會為例。《性別、神格與台灣宗教論述論文集》97-120。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籌備處。
2000 現代佛教女性的身體語言與性別重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275-311。
2001 臺灣現代佛教社群的「宗教性」。「人類學與漢人宗教研究研討會」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3 語言與生命的相互流動:慈濟善書的形成分析。「東臺灣宗教與醫療研
討會」。
2004a宗教敘事的培力 (empowerment):慈濟「善書」的形成分析。《新世紀宗教研究》2-4:1-69。
2004b證嚴法師「人間菩薩」的生命觀。《新世紀宗教研究》3-1:1-33。台北:宗博出版社。
2004c 宗教研究的「神入」。《臺灣宗教研究》3-1:1-48。
 
鍾秋玉
1996 慈善機構的組織融入、組織文化與慈善行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國
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 明師尊崇信仰與信徒的修行之路。《宗教神聖》193頁。台北:五南。
 
羅正心
2000 體現的文化觀點:以氣功為例。《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9:93-116。
2002 原形畢露:一個舞蹈案例的個人主體性及情感觀。《情感、情緒與文化》
215-266頁。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釋印順
1992a 平凡的一生。台北:正聞。
1992b 空性探源。台北:正聞。
1992c 印度之佛教。台北:正聞。
1992d 我之宗教觀。台北:正聞。
1993 佛在人間。台北:正聞。
 
釋聖嚴
1994 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中華佛學學報》7:2-14。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2002 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釋昭慧
 2003 佛教慈善事業的一個範例:慈濟整治印尼紅溪河之成效與意義。《法
    光學壇》7。台北:法光佛研所。
 
釋德昱、釋德懋
1997 傳心點滴。台北:慈濟文化。
 
釋德檍
2002 當代臺灣佛教的佛陀觀及其宗教實踐。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釋證嚴
1999a 自在的心靈。台北:靜思文化。
1999b 靜思語(第一集)。台北:靜思文化。
1999c 靜思語(第二集)。台北:靜思文化。
2003a 法華盛會無量義。《2002慈濟年鑑》82-87頁。台北:慈濟文化。
2003b 佛門大孝地藏經。台北:靜思文化。
2004 三十七道品講義。台北:靜思文化。
2005 人間菩提(夏至)。台北:靜思文化。
 
Bourdieu, Pierre著 李猛、李康譯
1998 《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The Logic of Practice)。北京:中央
編譯出版社。
 
Bourdieu, 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Richard Nice tran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urkitt, I
1987 Bodies of Thought, London, Ssge.
 
Connerton, Paul
1989 How social rememb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nnel, R.
1987 Gender and power. Cambridge: Polity Press.
 
Csordas, Thomas J.
1990 Embodiment as Paradigm for Anthropology. Ethos 18:5-47
1994 Interoduction: The Body as Representation and Being-in-the-World. In
Embodiment and Experience: The Existential Ground of Culture and Self.
Thomas Csordas,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Toward a Rhetorical Theory of Charisma,” In “ Language, Charisma, and
Creativity: the Ritual Life of a Religious Movement,” Pp.133-153,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ougals , Mary
1986 How institutions think. Syracuse, New York: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Downton, James V
1973 Rebel leadership.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Eliade, Mircea
1959 “Methodological Remarks on the Study of Religious Symbolism” in The History of Religious:Essays in Method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aucault, M.
1980 Body/Poweer. In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uew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C. Gordon, ed.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iske, John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 : Routledge.
 
Goffman, Erving
1959 Performanc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Huang, C. Julia (黃倩玉) R. P. Weller,
1998 “Merit and Mothering:Women and Social Welfare in Taiwanese Buddhism.”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7:379-396.
2003 “Sacer or Profane?The Compassion Relief Movement’s Transnationalism in Taiwa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2, no. 2(Autumn)
 
Leach, Edmund
 1976 “Examples of binary coding”, In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uss , Marcel
1979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 London and Bost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McGuire, Meredith B
1990 Religion and the Body: Rematerializing the Human Body. The Social
Sciences of Religio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29(3):283-296.
 
Merleau-Ponty, M
1962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Colin Smith(tra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Scheper-Hughes, Nancy and Margaret M. Lock
1987 The Mindful Body: A Prolegomenon to Future Work in Medical Anthropology. Medical Anthropology Quarterly 1(1): 6-41.
 
O’Neill, John
1985 Five Bodies:The Human Shape of Modern Society.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Otto , Rudolf
1950 The Idea of The Holy :an inquiry into the non-rational factor in the idea of the divin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rational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Queen, Christopher S.
2000 ”Introduction: A New Buddhism.” In Engaged Buddhism in The West.
pp.1-31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Shilling, Chris
1993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Newsbury Park, CA: Sage
 
Strathern, Andrew J.
1996 Body thoughts .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Turner, Bryan S.
1996 The Body and Society. 2nd, London:Sage.
 
Wallis, Roy
198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harisma” In Sociology Theory, Religion, and
Collective Action, Wallis & Bruce (eds), pp.129-154.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