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永富報導】一天三到六碗飯?這是衛生署早年建議每人每天的飯量,只是現在因飲食習慣改變,多數人早已不吃這麼多飯,衛生署計畫修訂已十八年未修的飲食指南,根據目前實際情況做出新建議,包括多吃蔬果、減少奶類和油脂類食物,飯量也會減少。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室主任金惠民指出,過去因為民眾獲得資訊的管道較少,衛生署以較簡單的方式及梅花圖形說明每日建議飲食指南,並未說得很清楚。如今資訊充足,取得方便,民眾也較能接受更詳細的資料,是有必要重新訂製適合多數人使用的建議量指南。
她說,像過去建議每日吃飯量三到六碗,其實並沒有錯,只是過去的飲食習慣與現在不同,而且六碗是極大值,除非年輕運動量大者才會吃到六碗飯,一般人就不會吃那麼多,應取其中間值較佳。
現行的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天三到六碗五穀根莖類、一到兩杯奶類、四份蛋豆魚肉類、三碟蔬菜類、兩個水果類及二到三匙油脂類。不過這個建議量是十八年前訂定的,已經與現在國人的飲食習慣有極大不同。
衛生署已委託台灣營養學會修訂飲食指南,根據現今的飲食習慣及健康狀況修改,訂出較合理且健康的建議量。
根據衛生署的調查,國人老年人普遍有鈣攝取量不足的問題,熱量過剩、肥胖及營養不均的現象;蔬菜水果及殼類食品攝取量又過低不足。至於一般人則是普遍缺乏維生素B1、B2、B6、葉酸、B12、鉀、鈣、鎂等。
金惠民說,以後應對不同的族群及身高體重者,訂定建議量,並應增加說明,例如對於牛奶過敏者應如何攝取,以及不同肉類蛋白質如何挑選等。
營養學會表示,飲食指南應考量到個人的個別差異,男人與女人的生活習性及用餐也不同,營養需求當然就不一樣,因此新的飲食指南將會訂出不同的參考標準,未來也將在網站上提供民眾參考指標,民眾只要輸入自己的身高和體重,即可得到參考的飲食營養指南。
規畫中的新版飲食指南,將會調整每日飲食份量。例如飯量二碗半至三碗即可,其中全榖類應占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奶類建議選擇低脂奶,不習慣喝奶類的人可適度減量。應多攝取優質蛋白質或植物性蛋白質,少吃含油高的肉類如五花肉、霜降牛肉等;蔬果每天五份是基本量,高大的男性應增加為九份。
減重不用挨餓 吃對了就能瘦
更新日期:2009/03/31 15:18
減肥已經成為全民運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選對食物,營養師列出能夠幫助減肥的超級食物,像是燕麥、蘋果、沙丁魚,高纖低熱量,讓你瘦身不必挨餓。
大口吃魚、大口吃肉,想減肥這些幾乎都是禁忌,是其實只要挑對食物來吃,不一定會變胖。像是藜麥、燕麥、扁豆這些全穀類食物,就比白飯更好,因為含的纖維量多,吃了比較有飽足感。
要減肥挑水果也有訣竅。水果類要挑顏色比較深,像是石榴、藍莓、漿果類,花青素、類胡蘿蔔素含量比較高,可以幫助代謝,其中蘋果更是好處多多。
魚肉蛋奶類,營養師建議不要吃紅肉,多吃蛋白質高、脂肪低的雞、魚肉,其實不會胖。衛生署國人飲食指南營養學界建議要全面翻新,因為現代人活動量變少,所以飯量不用這麼多,從以前的三到六碗降到兩碗半就夠,油脂也減量,但是水果建議增加到三份、蔬菜增加到四份,多吃青菜水果就沒錯。(記者 曾馨霈 張晃維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