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慈航普度,#見者增福!

 恭迎觀音菩薩成道日!

2020年8月8日,農曆六月十九,恭迎觀音菩薩成道日!

菩薩成道日行持念咒、行善、頂禮、供養、為僧眾供齋、持戒、修持慈悲心與菩提心等任一善法,其功德無量!

請廣作功德,並迴向給虛空法界一切眾生。

願眾生能遠離一切天災人禍!

 願世界和平安寧!

觀音,舊譯光世音、觀世音,略稱觀音;新譯觀世自在、觀自在。

 觀世音者,觀世人稱彼菩薩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觀世音;觀世自在者,觀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  《法華經》曰:“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

觀音菩薩又是西方三聖之一,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脅侍。

《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詳說觀音菩薩於娑婆世界利益眾生之事,謂受苦眾生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令得解脫,若有所求亦皆令得 ,又能示現佛身、比丘身、優婆塞身等攝化眾生。

 新譯《華嚴經》卷六十八載,觀音菩薩住在南海補陀落山。 而《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世音受記經》則以觀音菩薩為阿彌陀佛之脅侍,常住西方極樂世界輔施教化,即以西方淨土為觀音菩薩之住處。

觀音菩薩應化無方,故其相狀頗多,以二臂正觀音為其本形,餘者皆為菩薩示現神變自在化身,有一首、三首、五首乃至千首、萬首 、八萬四千爍迦囉首,有二臂、四臂乃至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有二目、三目乃至八萬四千清淨寶目,其化相則有準 提、青頸、香王、十一面、如意輪、千手千眼、不空罥索等。

 《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舉出四面大悲觀音、除八難仙觀音、播拏目佉觀音、大梵身相觀音、根本蓮華頂觀音、廣大明王央俱舍觀音等,《摩 訶止觀》有六觀音,《諸尊真言句義抄》揭示十五觀音,又有二十五觀音、三十三觀音。

 觀音信仰始自印度、西域,後傳至中國內地、西藏、南海及日本等地,有關觀世音之記載很多。 西藏信仰觀音尤盛, 六字大明咒至今尚廣傳於藏地。

 自西晉竺法護《正法華經》譯出之後,中國內地亦大興觀音之信仰。 北魏以後,造觀音像之風益盛,今大同、龍門石窟存有遺品甚多。 隋唐以後,諸種觀音像被造立,如敦煌千佛洞之菩薩像,觀音菩薩即居大半。

 據稱觀音菩薩生日為陰曆二月十九日,出家日為九月十九日,成道日為六月十九日,我國信眾即在上述日期舉行相應法會。

菩薩法報化三身

菩薩法身

觀世音菩薩是久已成就的一尊古佛,原號“正法明如來”,法身不離常寂光淨土。

 為普渡眾生,倒駕慈航,又以菩薩身示在三千大千世界,分身百千萬億,尋聲救苦,救度有緣眾生,廣做夢中佛事,是千處祈求千處應的 一生補處菩薩。 在法界宇宙星系中,正法明如來所教化的菩薩摩訶薩已無量無邊。

 菩薩悲願無盡,無怨無悔,慈悲智慧不可思議。 在無量劫後,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滅度時,觀音菩薩就會在當日下半夜示現成佛,名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運持西方極樂世界正法。

 菩薩報身

報身即俗話說的菩薩真身。

 《佛說觀無量壽經》載:

 觀世音菩薩身長八十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身紫金色。 頂有肉髻。 項有圓光。 面各百千由旬。 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 如釋迦牟尼。 一一化佛。 有五百菩薩無量諸天。 以為侍者。 舉身光中五道眾生。 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頂上毗楞伽摩尼妙寶。 以為天冠。 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 高二十五由旬。 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 眉間毫相備七寶色。 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 一一光明。 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 一一化佛。 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變現自在滿十方界。 臂如紅蓮花色。 有八十億微妙光明。 以為瓔珞。 其瓔珞中。 普現一切諸莊嚴事。 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 手十指端。 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 猶如印文。 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 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 其光柔軟普照一切。 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舉足時。 足下有千輻輪相。 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台。 下足時。 有金剛摩尼花。 布散一切莫不彌滿。 其餘身相眾好具足。 如佛無異。 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 不及世尊。

 菩薩化身

據《悲華經》的記載,觀世音無量劫前是轉輪聖王無淨念的太子,名不拘。 他立下宏願,生大悲心斷絕眾生諸苦及煩惱,使眾生常住安樂。 為此寶藏如來給他起名叫觀世音。  《華嚴經》中說:“勇猛丈夫觀世音”。

 觀世音大約是在三國時期傳入中國的,我們看到供奉的觀世音菩薩像,多是女相。 不過在當時,觀世音大多示現威武的丈夫相。 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和南北朝時的雕像,觀音皆作男身。 在我國唐朝以前觀世音的像大都男相,印度的觀世音菩薩也有很多是現男相的。

佛經說觀音大士,周遊法界,常以種種善巧和方便度化眾生,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即化現之而為說法,即是三十二應。

 觀音菩薩是久已成就的古佛,原名正法明如來,菩薩法身不離寂光淨土,而分身百千萬,應化三千大千世界廣做夢中佛事,示現菩薩等相,尋聲救苦,助佛 弘化,廣度眾生。

 菩薩無極之體,早已超三界之外,當然更無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的執著了。 菩薩三十二應,佛,天人,羅漢,男,女,童子,官員,居士等,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菩薩則以何身為現而為說法,隨緣救度。

 我國南宋以後,觀音菩薩像多以女相為主,廣受百姓歡迎。 到現代,女相的觀音菩薩形相已深植大眾百姓心中。

 菩薩十二大願

第一:廣發弘誓願:

 廣發弘誓大願心,度盡眾生消煩惱。

 第二:常居南海願:

 泛海救迷度有情,善念南海觀世音。

 第三:尋聲救苦願:

 為人諸病臥高床,誠念大士得安康。

 第四:能除危險願: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第五:甘露灑心願:

 觀音慈把甘露灑,煩惱於是化成蓮。

 第六:常行平等願:

 彌陀加持常有念,隨似觀音平等心。

 第七:誓滅三塗願:

 觀音菩薩救苦聲,願度三塗除諸障。

 第八:枷鎖解脫願:

 志心持念觀自在,枷鎖苦痛得解脫。

 第九:度盡眾生願:

 有情眾生誓願度,曠劫精勤慈悲海。

 第十:接引西方願:

 虛空之中引淨土,至心誠念觀世音。

 第十一:彌陀受記願:

 觀音精勤宏願力,彌陀受記下世佛。

 第十二:果修十二願:

 十二大願弘誓深,有情共證無上道。

 此生必拜的觀音道場

▲ 浙江普陀山全國著名的觀音道場

 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來謁潮音洞,感應觀音化身,為說妙法,靈跡始著。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鍔大師從五台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遭遇風浪,數番前行無法如願,遂信觀音不肯東渡,乃留聖像於 潮音洞側供奉,故稱“不肯去觀音”。 後經歷代興建,寺院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