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現代實驗資料探討佛家六道輪回存在問題

王守益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實驗資料顯示輪回轉世的真實性,以及靈魂的存在性;

與科學不但不相違,而且是相容的。

 

佛家六道輪回是指有情在人、天、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之間的輪回流轉生死的認定。本文運用一些現代實驗資料對於此種輪回的存在性及其真實性試作一確定性的解答。瓦巴博士(Dr. Wambach)曾利用「回歸過去生命法」(Past life regression)對一千餘人作試驗,發現轉世化身的確為肯定的事實,因此可以推論靈魂的存在性。為了要驗證靈魂的存在,本文引用謝爾門(Ha-rold Sherman)等人的實驗。他們利用現代科技產品的答錄機錄取靈界的聲音,並可與已故親友互通資訊。這樣的實驗已在很多國家中進行。從科學的觀點來看,這些實驗與科學不但沒有衝突而且是相容的。總結地說,這些現代實驗資料足可支援及肯定輪回轉世的真實性以及靈魂的存在性。也由此等結果,我們的人生觀與道德觀應該有新的考量,以獲致生時與死後的最佳全程回報。

 

正文

 

要討論輪回及靈魂的存在問題,我們必須先對存在問題提出適當的說明,然後再引相關的現代實驗資料作為考量基礎。至於是否與科學相容,我們將仔細檢討科學的含義。對於人生觀與道德觀,在瞭解這些理念之後,我們也將有新的考量。

 

 

一、什麼是佛家六道輪回及其存在問題?

 

()佛家的六道:十法界是四聖與六凡。四聖是指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和佛的四種聖賢果位。六凡即是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與地獄等六種存在。四聖與六凡或六道的主要不同點,是四聖具有超越輪回的境界;相反地,六凡卻無法不參與輪回轉世,這就是一般常言的六道輪回。至於為什麼要輪回,那是因為這些眾生有「業」未淨,「業」包括欲望、願望等等,而這些業會驅使他們在六道中不斷地輪回輪世,這就是「循業受報」。

 

()廣義的輪回:人們在生活時也有廣義的輪回。一個人每天從早到晚,意念常流轉不停。當每個念頭從發生到息滅,這個念頭即有一個生死,稱為「變易生死」。當下一個意念又生出時,就意念的變易而言,這就是意念的生死輪回。一個人從出生到命終不知道有多少個變易生死的輪回流轉,其數之多或許可用三大阿僧祗個來形容;但到了命終時,他意念的變易生死就形成了他生命的分段生死,也就離開了人道而輪轉到其他道。從這個觀點看,命終時的輪回只是意念之變易生死輪回的延伸而已。另一點要說明的是,「六道」源出於婆羅門教的教義,只是大約的分法,如果細分,也可以分得更細。例如《楞嚴經》分成七道或七趣,即增加一個仙趣。反過來,自然也可以簡化六道為三道,即天、人與地獄的三道輪回。

 

 

二、瓦巴博士的「回復過去生命法」──輪回轉世真實性的確定

 

()心理學專家瓦巴博士(helen Wambach)曾利用「過去生命復原法」(Past life regression),將1000人以上的被測者,做過「潛意識試驗」(請參看 "Life After Death, Jim Hogshire, Globe Communication Corp. 1991)。被測試者平均約可敘述過去五世的生命。時間範圍早自紀元前2000年至紀元後1945年。一個典型例子如某位女士,她說做過十六世紀的威尼斯人,十八世紀則是諾曼第地方的僕人,有一世是死於天花的小孩,也做過一位死於1916年的挪威籍水手。

 

()瓦巴博士曾整理過數千件過去生命的敘述,發現只有十一頁證詞與歷史不符。這樣的資訊精確度真令人震驚,令人相信他們真到過那些地方。他們述及幾千年以來的飲食,所穿的衣服,講話所用的字,日常所見、所聞、所嗅等等,都具有令人驚訝程度的高精確性。

 

()瓦巴博士發現過去生命中約有49%是女人,51%是男人。這正合於統計學上的隨機分佈。她也發現:紀元400年的生命數為紀元1600年時之半,1600年時的生命數又是1850年時之半,這正符合世界人口增加的比例。此外,從這些數字,我們可以看出輪回應涉及六道;若只是「人道」輪回則有人數不應增加的問題。

 

()有很多很多個別證詞確是令人驚訝無比,現舉數例如下:

 

1.亨利福特(Henry Ford),是著名汽車大王,他認為:

 

(1)輪回轉世是一種無可逃避的結果,也是「為什麼我們在這裡」的目的與意義。

 

(2)宗教對他沒有提供甚麼。甚至於他極有成就的工作也不能令他滿意。如果不能將這一世經驗應用到下一世,工作也是徒勞無益的。

 

(3)轉世使他可以實施長程計畫,他的理念可以無限制延伸到以後若干世,他已不是時鐘指標的俘虜了。

 

(4)「天才是經驗」,天才不是天賦或才氣,而是若干世經驗成果的累積,有些靈魂較為成熟,所以他們知道甚多,看起來天賦很高。

 

 

2.喬治巴頓(George Patton),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極為著名的巴頓將軍。他有一則故事如下:巴頓相信他曾參與凱撒大軍作戰,並遠去北非。當約2000年之後,他與納粹坦克部隊在這些沙漠地區作戰之時,他仍能夠具有那個地區的驚人知識。在一次停戰短暫時期中,一位法國軍官帶巴頓將軍去察看盟軍與德軍最近的作戰情形。他們的吉普車原應在灰沙路上轉彎的時候,巴頓卻命令司機驅向另一個方向。法國人說那不是走向戰場的路,而巴頓說那是戰場,只不是你說的戰場。最後在廣大無垠的沙漠中,巴頓敏捷地到達古代戰場的所在地。法國人問巴頓何以預知此地點呢?巴頓答覆他以前曾與羅馬大軍到過這裡。

 

3.有一位元加拿大人,未曾學過古代語言。當他因被催眠而回復過去生命之時,卻能說出流利的古挪威話(Norse),那是第八到十世紀間掠奪歐洲西海岸的北歐海盜所使用的語言。這位加拿大人在催眠之下,詳細地說出約1000年前他作為一夥海盜中勇士的生活種種,冰島及古語言專家都感到震驚不已,因為聽到他們以為已經絕傳的古代語言被一個人說得這樣流利。同樣是這位加拿大人也使很多學者震驚。因為他清晰寫出的手稿,被鑒定為"Susanid Pbhlavi",是紀元651年波斯帝國使用的古代語言。多倫多的慧頓博士(Joel Whitton)說:「對我而言,這是我所見到的關於轉世證據最具說服力的案例。」

 

4.另一案例是42歲的戴安娜(Diana Strom),她這時倚坐在一位精神病醫師的睡椅上,正設法對待她的財務恐懼。在催眠之下,她過去生命的詳情即吐露出來。

她在1903年生出,名為蕾替(Rita Mccullum)。收養她的父母親在一次意外事件中死亡,那時她才13歲。她記得後來曾與丈夫在紐約市從事服飾業。在1929年她的先生和兒子都罹患嚴重疾病。在那次所謂「大不景氣(Great Depression)時期」,蕾替的家已完全破產,1933611日她在她的衣服工廠上吊自殺。

這位治療學家接著去偵察看此事是否屬實,結果驚訝無比,他查得確有蕾替其人,而且看她死亡證明與所說完全無異,日期也正確無誤。

 

()簡結:瓦巴博士一個人已經作了如上所述一千多人的案例,這些案例的高度精確性已足以肯定轉世概念的真實性。

 

 

三、答錄機錄取靈界聲音法(EVP)──靈魂存在性的確定

 

()1959年瑞士的福瑞德(Friedrich Jurgenson)在森林中錄取鳥類聲音的時候,發現錄到了人類的聲音,而且其中之一是他已故母親的聲音。她說:「福瑞德,你正被監視著。」他又錄到各種語言,如瑞士語、德語及拉丁語等 (請參看謝爾門 Harold Sherman著的《死者仍活著》「The Dead Are Alive p.4,(Fauscett GoldMedal, New York,1981)

 

()1965年間,盧底弗博士(Konstantin Raudive),曾和福瑞德一起作了很多錄音。盧博士是一位德國籍的心理學家,也是很多哲學書的作者。盧博士又到他德國住家附近作了極為大量的錄音作品。由於有很多科學家及工程師的幫助,他們分析約八千餘種靈界的聲音,作成一本劃時代的書《突破》(Breakthrough)。此書後來激發了很多熟悉電子技術的研究人員從事這種研究,而且都得到類似有意義的結果。

 

()這些研究人員中有一位博列爾(G. Gilbert Bonner),是英國人。他曾作過數千次錄音,其中很多都是差不多長達30分鐘的對話。在有些對話中,對方的年齡、性別甚至於人格特性都可以很清楚地鑒定出來,是曾在地球上活過的人。他們表示能看見人類,有時還顯示一些未來將發生的事。

 

()在美國方面最先作此研究的是拉摩洛克斯(Lamoreaux)兩兄弟,即約瑟夫(Joseph)與麥克(Mike),都是華盛頓州人。他們也錄了好幾千次錄音,也收到很多訊息。他們的一位朋友瑞米(J. Remich)因意外事件過世。他們能與他通訊。有一次他們問瑞米他那裡有沒有生活規則,如像「十誡」這一類的規律。瑞米的錄音答案是:「有的」,接著錄下來的音是:「有六條規律:

 

第一條是要生活得像你是每一個人一部份一樣。

第二條是要幫助每一個人。

第三條是不要讓每一個人覺得孤獨。

第四條是要愛每一個人。

第五條是要原諒每一個人

第六條是要生活得像你是和每一個人在一起,而每一個人又是和上帝在一起。」

 

()有一個「超感官覺察基金會」(Extra Sensory Perce-ption,簡稱ESP ),威爾奇(William Welch )曾寫過《超感官覺察手冊》。他作過很多靈界語音的錄音,是《與死者交談》(Talk with the dead, Pinnacle Publishing )一書的作者,也是好萊塢著名的電影劇本作家。威爾奇曾說他收到過二萬多靈界聲音而且和他們交談。他表示如果照他的簡單方法去作,他認為一定可以達到通話的成效,也許時間需要久一點。

 

()簡結:由上述五點知道,世界各國已有很多人都利用答錄機在作靈界聲音的錄音,而且已經錄到數以萬計的靈界聲音。這些事實應可充分肯定靈界人物(靈魂)的存在性。

 

 

四、輪回觀念與科學理念的相容性

 

輪回觀念與科學理念的相容性,要說明這種相容性必須先對科學的含義作出相當深入的界定。科學的含義可以從它的本義與泛義來陳述。

 

()科學的本義

 

科學可以說是以「可以複製(reproducible)的實驗」為基礎的學問。從這個基礎可以得出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科學所談的量,特別是自然科學所談的量(如某物理量),必然是有一個直接或間接的「操作型」(operational)的定義。又因有了操作型定義,這個「量」就可被量度,也就是有單位、數量以及量度時所產生的誤差範圍。所以簡單地說科學的本義必須是「可操作」的。如果不是「操作性」的,無論多麼嚴謹,也不應該叫科學。下舉一數學例子來作說明。

 

例如數學上可以提出一定理:「將一定長之物,日取其半,則萬世而不絕焉」。在數學上此定理應為正確無誤,因為無論我們取多久,總有它最後剩下的1/2存在,即萬世而不絕焉。但是,如從物理科學來看,這個定理或敘述則是不合乎「操作性」的,因為「取其半」不可能「操作」出來,不管怎樣取,總會有一個誤差範圍。縱使用極薄的刀子做切取工具,也無法將該物絕對一半之處的原子切割為相等二分,因為原子具有「物質波」的特性,而且因此有測不准原理的影響。假如有誤差範圍,那不必取萬世就必然會取盡了。由此看來,即使是嚴密如數學的某些陳述(或定理),如該陳述不具備操作性,即不與實驗相合,該陳述也就不應被視為是科學。

 

()科學的泛義

 

以上是就科學的本義來作的考慮。實際上我們也見到有人用「數學科學」(Mathematical Science)的文字。所以在一般用語中,科學的含義是非常廣泛而不拘的,這應屬於泛義科學的範圍。我們所熟知的社會科學,如經濟學、政治學等,常常都有成套的理論架構及種種可操作性的定義或指標,借著這些定義或指標,而與觀察所得結果相比較,以不斷對其理論作出修正與改進。這種研究固然沒有自然科學所作的量度那麼精密,量(指標)與量(指標)之間的關係(relations)不但沒有自然定律(physical laws)那麼確定,而且在本質上常是屬於統計性的。但這些學問卻是具有「操作性」的實驗研究(即與觀察所得相比較),所以稱為社會科學以有別于精確性高與複製性高的自然科學。

 

()輪回觀念與科學理念的相容性

 

這裡所談的輪回觀念,為敘述簡便起見,已包含第二之「輪回轉世」,以及第三中之「靈魂存在」。要檢討輪回觀念與科學是否相容,我們先看看它們是否有衝突性。如A、B兩者相互衝突,則A成立,應表示B不成立;反之亦然,如B成立,表A不成立。現在科學與輪回現象兩者都存在著(見上述),兩者應該是互不衝突的。這互不相衝突的原因,可能是在極為廣大的人生經驗領域中,它們存在的區域各自不同。如前所述,科學是以可操作的實驗為其研究範疇。如果談靈魂學,我想至少目前不可能找出一個可以操作(包含量度)的靈魂定義。所以,由於兩者的存在範疇不同,不能用其中之一來否定另一的存在,應該可以各自獨立存在。人生經驗的領域十分廣大,諸如文學、藝術、哲學、宗教等都是與科學的研究範疇不同,而各自獨立地存在著。

 

上面說明輪回觀念與科學理念之間沒有相互衝突性,其實兩者之間還有相通相容之處。由第三部份我們知道,利用答錄機已可錄取數以萬計的靈界聲音,當然我們也知道答錄機是一種以科學(物理學)為基礎發展出來的科技產品,藉由這種科技的管道我們才能肯定靈魂的存在性,也可以說靈魂的存在性是通過科學的管道而彰顯的。所以可說它們是相通相容的。

 

 

五、輪回生死的全程考量與道德觀

 

基於上述第二、三的事實,我們很自然地會感到需要有全程性輪回生死的輪回觀。我們現可了知,每個人或每個生物從無始以來,都經過了無限多次的輪回轉世,甚至於經過了變貓變狗等輪回過程。更重要的是,我們還不知道下一世要變成甚麼?下一世能夠掌握嗎?又怎樣掌握呢?答案應在於一個「業」字。我們在前面()中曾談到輪回轉世的機制是循業顯現,只要我們現在這一世不造惡業,只作善業或消業,下世應該會更好!這是輪回概念下的道德觀。

 

消業是修行人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在前面曾談到十法界。其實十法界可用「清淨心」作指標來描述。根據佛學理念,境界愈高就愈清淨,業愈少,輪回之苦也愈小。現大約分為四等境界列舉於下:

 

1.最高清淨,也是到達不二境界的清淨。不輪回。

2.往生境界,如凡聖同居土境界。不易輪回,但也不易成佛。

3.天道境界,行十善可升天,但不能避免輪回。

4.餓鬼、地獄、畜生三惡道,是由貪瞋癡三毒所引起。輪回頻繁,受苦極重。

 

 

六、結論

 

()由第二與第三,我們可以充分認知輪回轉世與靈魂的存在性與真實性。

 

()在第四中,我們已說明輪回觀念與科學的相容性。

 

()由本文主旨衍生出的道德觀可以簡述如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掌握下一世之指導原則。當然如果進一步達到明心見性,那不但超越輪回之苦,更可獲致不生不滅之永恆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