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收禮 取之有道 拒之有理

戰國時期,齊國國王派人送了一百鎰黃金給孟子,孟子不假思索就堅決地拒絕了。孟子在金錢面前的超脫表現,讓許多人都刮目相看,皆豎指稱讚其不愧為一代宗師。  

  可是,後來不久發生的同樣事情,卻讓許多人充滿了疑惑。原來,在孟子拒絕齊國一百鎰黃金之後,宋國及薛國的君主,也先後給藍子送來了七十鎰及五十鎰黃金,孟子都毫不客氣地接受了。  

  孟子的學生陳臻在詫異之餘,詢問孟子:“先生,如果說以前不接受齊國的金子是對的話,那麼再接受宋國和薛國的金子就應該是錯的。可反過來,如果後來的接受是正確的,那麼以前的拒絕就是錯誤的。這到底是什麼道理呢?還望先生能給學生點撥一下。” 

  孟子微微一笑,說:“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收與不收都需要一個度的把握。在宋國時,因為要離開繼續周遊列國,宋君於是送我旅費,是為了方便我完成後續的工作,所以我就收下來了;而在薛國的時候,當地發生了戰爭,國王要我為之考慮謀劃防務事宜,所以我應該接受我勞動所得的報酬。至於在齊國,我沒有做什麼事,卻要贈金給我,顯然是想收買我,你在哪裡見過君子是可以用金錢來收買的呢?所以,或辭而不受,或受而不辭,在我看來,都是根據道義來確定的,而不取決於金錢的多少。”陳臻聽了孟子的解釋,點頭稱是。

  孟子的確是一位超高智慧的人,其對待金錢的態度更是讓人仰慕。都是國王送來的黃金,只是國家不同、場景不同,孟子卻表現出截然相反的態度。齊國送來的金子,孟子不假思索就一口回絕了;而宋國和薛國送來的金子孟子卻慷慨笑納,這讓許多人,自然也包括他的學生難免產生疑慮和困惑。可孟子的回答卻擲地有聲、超凡脫俗,收與不收完全取決於道義,不該收的一定要堅決拒絕,應該收的就不要假裝客氣,而是坦然接納。這讓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智者的能量。其實,孟子是把“禮”放在心裡,因為,他的心裡有一個衡量道德、測試報酬的天平,而不是像某些人把“禮”拿在手上權衡得失、見利忘義。所以說,只要名正言順、師出有名的饋贈,自然符合“禮節”,更不會有違法之虞。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老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和樸實忠告,它告誡後人取財必須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和汗水,用當下比較流行的話來說,就是要遵紀守法、符合道德倫理常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