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跡來自於對佛陀的堅定信念

傳喜法師

剛才大家看到我們非常熟悉的,所謂的唐僧。世界每個國家,有中國人聚集的地方都會叫什麼啊?唐人街。在世界人民的心目當中大唐是中國的代表,中國人之所被世界人民尊敬,也是因為中國這片土地它生活著的這群人曾經為人類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我們看到這個片子大家肯定覺得很感動,我是每看一次都是被深深地感動,1200多年前玄奘法師看到眾生迷惑所帶來的痛苦,眾生沉迷在物質世界,迷失在物質世界,而無視於佛法的偉大。1200年前在各個國度出現,現在也依然如此。

這個片子裡面我們大家看到,記憶比較深的啊,當玄奘大師來到這個大漠之中——莫賀延磧,上無飛鳥,下無走獸,綿延八百餘裡,祂只走了一百多裡水就沒有了,沙漠裡水是不是最重要啊?一個最主要的,祂的生命所依靠的水沒有了,那往前走肯定是死啊,所以祂就回,但是走了只有十幾裡,他想起:我曾經發過誓的。因為一個人有一個志向,要達成一個目標,要發願,有了願,再用自己的行為把自己的願海填滿,所以“願如大海,填方成滿”啊 !祂想起祂曾經發過願——“甯向西方一步死,不向東方一步生”,所以祂又牽回了馬的韁繩,再一次折返向西,在空無一滴水的情況下,還有幾百里的沙漠,這個是什麼精神?除了祂自己的精神之外,祂沒有佛教信仰的精神嗎?這是不是祂完全個人的一種倔強?不是。

我今天看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忽然想起《達摩祖師傳》。達摩祖師是國王的三太子,貴為太子,後來由於宮廷之爭,祂本來就無心於世間的這些事情,所以就奔一位高僧而出家,這個高僧給要求剃度的幾個弟子分別提出一些問題,達摩祖師回答得祂雖然還滿意,但是說:你必須要自己親手蓋起一個茅棚,作為你要求剃度的一個功課,於是達摩祖師就開始去建茅棚,(《達摩祖師傳》你們應該熟悉吧,影視片,拍了很多年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失敗,然後總結經驗,終於親自蓋起了一座茅棚,連送飯的人都為祂高興,但是看著達摩祖師的這個成果的時候,達摩祖師卻自己又若有所悟地起身,把祂自己親手搭建的這個茅棚拆掉了。送飯的人問怎麼樣?就覺得怎麼會這樣啊?看著祂一次一次地失敗,總算看祂把茅棚建起來,替祂高興了,就看著祂像發狂一樣的,三下五除二茅棚就被祂拆掉了,於是送飯的人就趕快跑回去告訴祂的這位師父,“達摩,今天剛蓋好的,祂忽然又把它拆掉了!”但是這個時候祂師父卻頷首微笑,我把這兩個故事聯繫在一起你們有覺悟了沒有?

達摩祖師悟到了,修行不是靠一個物質上的茅棚,師父讓我來搭建這個茅棚,是要找到心靈止宿之處,不是外在搭了一個茅棚,我可以坐在裡面擋風避雨,祂找到了內心的茅棚,所以祂拆掉了外在的茅棚。祂的師父認為可以給剃度,讓祂出家了。玄奘法師在這裡也是,除了祂發的這種弘願之外,祂的內心裡對佛法充滿了無上的信心,因為在祂的動機裡是純潔無染的,祂是為眾生來迎請真理,祂是為佛法能夠普渡眾生,雖然祂沒有水了,祂對祂的西行,對祂的這個折返的行為,祂是絕望的嗎?祂是為自己的誓言而去赴死嗎?不是的。

祂的希望裡面,祂的這個決心裡面充滿了光明,充滿了一種大無畏的精神,祂相信佛陀,結果出現了什麼啊?奇跡出現了,在翻越雪山到達現在的阿富汗境內,有一個洞窟,洞窟裡面有古老的佛像,當地人都說在這裡可以見到釋迦牟尼佛,於是祂帶著見佛陀的這樣一種心,來到洞窟中,苦苦地懇求著佛陀,一百拜沒有反應,兩百拜有一絲光明,於是又是兩百多拜,洞窟大明,佛陀現身了。佛在不在?(眾答:在)!要知道這個,很重要很重要。玄奘大師的這個成功,這個是對我們瞭解佛教非常重要的一個線索,證明了佛陀無處不在,就看我們世間人的信心堅定不堅定,有沒有智慧,有沒有信心,有沒有堅韌不拔的信心,有沒有超越自己生死的這種智慧和勇氣。

當祂來到恒河邊,被佛陀曾經無數次度過,無數次在這個恒河邊發生,所有的經典裡記載很多事情的時候,經典一比喻就是“恒河沙數”,當玄奘法師第一次看到恒河的時候卻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又一次劫難,又一次的顯現了佛法不可思議,這個片子是國家製作的,它這裡面不敢去描述我們《大唐西域記》裡面講的那些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它說:這個是玄奘法師西行當中一個最離奇的事情,就要被殺,被解剖身體,用祂的血肉去供祭別人的祖神的時候,竟然怎麼樣?狂風大作啊,似乎把恒河都要掀翻了,舟旗都被吹翻掉了,然後岸邊是暗無天日啊,卷過來,所以這一批人嚇壞了,趕快就跑掉了,觸犯天規了。

我看到這裡的時候想起我們很多地方在做佛事,因為我跟海濤法師出去有時候境遇還是不錯,警車開道,很威風!但是我想著:這個警車不是給我開道的,我們代表著佛法來到了個地方,所以當時很多次就是我們要進行佛法的時候也是這樣昏天黑地,烏雲是黑壓壓地壓過來,閃電雷鳴,狂風暴雨這樣子都有,這個時候我們就感覺到,屢次這樣,我們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們搭起法台,然後在做施食,念起大乘經典的時候都是,所以玄奘法師那一次就是這樣子,這是誰救了祂?就是佛陀救了祂,它這裡面描述了兩次,玄奘法師情不自禁的,第一次是到什麼啊?越過了那個沙漠,遇到了一個老和尚,聽說有出家人來了綁帶都沒有系,光著腳,衣衫不整就沖出來了,這是玄奘法師第一次真情流露,什麼叫真情流露啊?痛哭流涕,因為經過一個死亡的這樣子,在沒有任何人陪伴的情況下,憑著自己對三寶的信心而取得了不可思議的這樣一個結果,沒有辦法想像你的前途會是怎樣,這樣總算又超過了一個地方,祂這樣的時候又看到出家人的時候,到寺廟的時候,當然是極其的感慨,它這裡描寫的話應該是真情流露。

第二個是祂來到了佛陀成道的地方——菩提迦耶的時候,祂站在了菩提樹,看著佛陀成道的那個金剛座。現在拍的那個電影,它因為印度這個地方我已經去過四次了,每次都在金剛座這邊,現在不是又用布蓋起來了,所以這個片子裡它把布撩起來,讓我們看那塊石頭,那塊石頭雕刻很精美,在菩提樹和大正覺塔之間。玄奘法師看著這個金剛座,佛陀曾經坐在這裡成道,站在菩提樹下的時候,這個裡面講到祂,再一次地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這一個生命你看祂是怎樣在實踐佛法,我們在這個片子裡得到很多的啟發,現在釋迦牟尼佛在不在?(眾答:在)!我現在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黃昏的時候他們剛告訴我,我們海南島的***小朋友在病房,昨天呢我不放心,在跟他們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說,最好請我們居士——佛教徒——去給她看護 ,本來他們說出八十塊醫院就可以找到看護的,但是,雖然技術上他是專業,但是道德上、功德上或許並不到,他吃肉啊,殺生,你讓他靠近那個小孩,這個小孩現在屬於很關鍵的時期,她生命的一個最低谷的時候,也就是佛的力量,魔的力量正在較量著,我怕雖然一個專業的,但是這個人的業障很重,他看著小孩身邊,有可能他的這個力量會被魔的力量利用,使這個孩子出現不好的狀況,所以我跟他們說最好是我們佛教徒。寧波就聯繫到兩個佛教徒,很熱心的,他們去陪,他們兩個人來陪著這個小孩。他們也不敢在病房裡講這個事情,當然不敢講這是夏令營,這次佛教徒來,他們也不敢怎麼,就是默默地陪,隔壁鄰床的病人也不知道他們是佛教徒,兩個陪床的人是居士,他們是念佛,他們不知道,但是就在今天淩晨四點的時候,隔壁鄰床的患者看到觀世音菩薩降臨這個病房。(鼓掌)

我們每天在發出夏令營的報導,我們寫著自己的感受,文字的新聞,圖片的報導,視頻的報導,我們這個片子在衛星電視放,線上電視、媒體、我們的網路,向全世界公開報導,所以大家知道,我們的每一步,這可以知道不僅僅是我個人主觀上在努力,我是靠的什麼啊?我靠佛菩薩的,我們每一個的進步,每一個人每天的轉變都是佛菩薩的力量顯現在你的身心世界,我們在這裡所有的一切都是佛菩薩顯現的。

玄奘法師在祂一生當中祂充滿了這樣堅定的信仰,所以當祂回到大唐,這裡沒提到,其實唐太宗跟祂是結拜為兄弟,拜玄奘法師為哥哥。玄奘這一生蠻奇特的, 祂一生出現好幾位國王跟祂做兄弟,在中國以後的歷史當中這個是很少的,大多數國王都是拜為老師,為國師,為帝師,拜為兄弟的很少。這個太宗皇帝曾經有一次就問起玄奘法師,因為他來看玄奘法師的時候,看到那些小沙彌很皮,他就來向玄奘法師來提個建議,說:這些小沙彌這麼皮,對佛教形象不好,能不能加以管教?但玄奘法師發現皇帝他總是個執政的,他總一個動不動要管人的,祂就跟他說:這個世界有四個不可輕,一個太子雖小不可輕;一個沙彌雖小不可輕,玄奘大師還例舉了幾個。祂說出家人對社會來說,他在這個世間代表著佛的形象,我們不能輕慢的。你看龍王不會去下雨的,但是求雨要求龍王,出家人不是開公司也不會賺錢的,但是你求福要求出家人。

祂就說:我們這個都是佛陀最護念的,其實也就是講明這個道理,作為皇帝你要帶頭地恭敬三寶,儘管是小小的沙彌,你也要恭敬,要給大家做榜樣,你不能帶頭地制定戒、法律或者什麼樣對出家人來管制,你皇帝都這樣,那下面當官的百姓更不用說了,那你國家就沒福了。祂說,我們這些全部都是靠佛陀的護佑,祂就以自己為例子,祂說,我自已我就感覺,從朝至暮全仗佛護持,把玄奘法師這句話來描述我們現在的場景是不是這樣子的啊?我們的一絲一毫,從早到晚都是佛陀在護著,所以我們這一次來不是光光就看文字,舉手回答這樣的。

這是生命與生命的交流,凡夫的生命與諸菩薩的生命在交流著,也是演這一場戲給大家看,我想這件事對我們每個人要好好地去想,結合上玄奘的一生,這個片子一個多小時濃縮了玄奘法師一生當中最主要的,祂之所以能成為中華民族的脊樑,不是因為祂的這個骨頭有多硬,是祂信仰的正確,祂對信仰的虔誠,祂對信仰毫無疑惑的,用著自己的生命做賭注,但是也證明了佛陀的無處不在,佛陀的大慈大悲,祂用自己的生命實驗出,感受到佛陀的無處不在,所以祂在圓寂之前說:我眼前有大白蓮花,在走的時候祂跟侍者說:已經百千萬的菩薩手持花幢前來迎接。所以祂跟弟子們說:我相信我這一生的實踐,我相信我也能成佛!

這個是最重要的,我們現在開始信佛了,但是信得有多真,信得有多堅定,這個也是要經過我們用生命去考驗,逐步地摸索的一個進步過程,讓你心服口服,讓你完全地五體投地,五體投地是什麼啊?放棄了所有的防備,五體投地是一個生命最不安全的一個動作,打拳擊怎麼樣?拳擊臺上,兩手握拳,抱著頭,那樣抗,五體投地是什麼?完全地把手腳貼在大地,頭貼著大地,這是人最危險的動作,但是人為什麼會放棄,物質的肉體到我們內心的執著、我執,完全地放下,對著誰放下?對著佛陀,對著永恆地存在的佛陀放下,完全地皈命。所以玄奘法師用祂這一生傳奇的經歷,在那個洞窟裡見到佛陀的時候,它這一段文字說,

玄奘法師在世間法上祂是一個絕對聰明的人,有智慧的人,但是祂在信仰上,對佛陀上,祂尤如一個赤子之心。包括在我個人的這個求學的過程當中,也都一次一次地給我無法預測的一種法喜,佛菩薩始終看著我們,我們這些呆頭呆腦的。佛菩薩始終看著我們,我們不知道怎麼樣呢。你真的信心很堅定,那往西方走,佛有沒有東南西北啊?佛沒有東南西北的,沒有內外,沒有大小,沒有東南西北,叫盡虛空遍法界。我們吃飯的時候筷子橫著,叫橫遍十方。吃好飯了,筷子豎著放,叫豎窮三際,這代表什麼啊?這是佛的境界,我們每一個人的自性佛境界。

所以我想看了《玄奘大師》,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元佛子肯定都會被祂感動,深深地感動,但是更重要的我們看到這一點,這一點最重要了,這個是一個永恆的傳遞,我們一旦心裡的這盞燈被點亮起來,那就能跟玄奘法師遙相輝映,燈燈相傳,光光相攝啊,就超越了古今。那個時候,我初學佛法,還做居士就有這個感覺,讀古人書如同跟古人交臂而行,手拉著手,腰摟著腰而走一樣,所以我想我們在座每一位佛子,現在很多他以為好玩,特別有些小朋友們,師父看到他們也開心,他看到師父也開心,跟著師父玩,但隨著我們以後人生經歷得越來越多,苦難來自於哪裡?苦難來自我們自身,當我們在苦難面前克服自我的時候,在我們的個性,我們的這些業障現前的時候,你對佛苦苦地求,聽佛言語的開導,然後對治我們的心,而取得勝利的時候,感受就完全不同了。

包括這一次我們義工菩薩,我們不要剛強,要保持著一種慈悲的心,大家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相互的還是要協作,比如說哪怕這是你掃地的地盤,你掃好了,嘿!別人也拿了掃帚來掃了,你心裡會怎麼想啊?你要在想:這是我的地盤,你怎麼掃到我這裡來?一般性人會這麼想的喔!別人掃到這裡來,啊!謝謝、謝謝!隨喜、隨喜!他也是來求福報的,他也是掃心靈垃圾的,我們道場提供這麼一個平臺,大家好好地在自己的範圍努力地做,也歡迎別人來廣種福田,不要有地盤的心,侵犯到我這邊了怎麼樣,這是我做的,你怎麼來搶!當然比如說,要掃地,你知道這是別人的地方,你能夠細心地觀察,你甚至以這個與對方來交流,都可以的,但是我們做的人確實也是要防護,也是要防護,不要觸犯別人的自尊啊、虛榮啊,甚至這個動物的本能——地盤主義。這就是我和我所,知道嗎?這就是薩迦耶見裡的,我和我所,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好好對治自己啊。

今天看了玄奘大師,我們言歸正傳,正是我們將要學習的《大乘百法明門論》的譯者也是《大乘五蘊論》的翻譯者。上一次講《五蘊論》對我們的世親菩薩有略略地介紹,今天就作為我們《百法明門論》的,這個作者還是世親菩薩,翻譯也是玄奘法師,所以對玄奘這樣一位前輩的崇敬和瞭解,震撼我們的心靈,今天就作為《百法明門論》的一個這樣特殊的開頭,所以玄奘在祂生命的結束之前翻譯了六百卷《大般若經》,這一次跟你們結緣的《般若攝頌》就來自于玄奘法師翻譯的,是六百卷《般若經》的精華攝頌,祂的所有一切要義,以一種頌詞的方式,現在掛在你們的脖子上,送給你們的。從明天開始就要學《百法明門論》,也是玄奘法師所開創的慈恩宗,也叫法相宗,又稱《唯識學》,用彌勒菩薩的一系傳下來的,所以《百法明門論》根據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裡面的,所有對這些法相的一個數字的總集,在我們佛教說,如果你能學懂《百法明門論》,你可以登到初地菩薩這樣的智慧。

傳喜法師10.7.26觀看《玄奘法師》


上一篇(生命的微笑──掌握善念的) 回目錄 下一篇(達摩祖師皮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