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玄奘大師與禪宗
海雲繼夢法師文集·禪法
促使禪宗成型的,即是大乘瑜伽行法的系統化與條理化,
此正是玄奘大師之歷史性功勳也! 雖偉人不居功,然功勳自在史冊中!
玄奘大師到那爛陀寺時,百分之八十的僧人皆修密,此一說法有待厘清,「修密」一詞,應指皆修持「大乘瑜伽行法」,與中觀論相對待,而非指近代所言之密法,否則,何以皆不見其記載怛特羅或檀吹之行法?! 而瑜伽行法中即包含有「受法」一式,觀其從戒賢師學,即有此意。
是故綜觀奘大師西行求法之所得,於中觀論方面以唯識及唯智的權乘偏多;而性宗經典多屬小部之彌陀、藥師等經,且在中觀論派方面之語言模式及思惟模式,又傾向于相宗的語言及思惟模式,所以其性宗之經典翻譯,對後世之影響較小;但是,奘大師確實是中觀論派中,相宗與空宗之大譯師,然以其論著不彰,無法斷其是否為集大成者。
而奘大師西行取經,必然亦求其行法,且當年戒賢大師亦不可能在那爛陀寺的背景中不是一位大瑜伽士,所以奘大師亦必然深具瑜伽行派的三昧力! 唯其行法但行不說、行起解絕,故而記載者少,但以前述,奘大師在那爛陀寺的背景中,勢必深入個中三昧! 回國後,奘大師門下龍象輩出,非是口說之輩而已,更是個個禪海蛟龍,以行法之成就,方能影響當代、驚動朝廷。
此一「解行並重」的道場中,依於禪觀入三昧,由三昧境中的生命觀境顯現唯智的境界,將此三昧境中的唯智境,用唯識的紅塵語言模式表達出來,此是慈恩宗的宗風與特色! 中唐以後,此法泯而不彰,殊甚可惜!
相宗與空宗是三昧境中的實說與權說,相始教與空始教唯論「破根本無明」到「觀照」之前的整理工夫;而相終教與空終教則直論觀照三階段,直到照見五蘊皆空,六塵無礙的十信位或九信位。此中唯依三昧境之正行,而有此唯識、唯智二教,如今大乘瑜伽行法之三昧行不彰,唯識、唯智,唯是口水之戲論耳!
以於三昧行之重點,轉而與傳統之禪觀相結合,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後,禪宗丕立…… 逮至黃檗、義玄,禪宗傳承始立。禪宗傳承宜自義玄號初祖,上之六祖(自弘忍、惠能、懷讓、道一、百丈、黃檗)及玄奘,皆傳承之源續也。弘忍以上,似皆傳自達磨;然自安世高以來,中國禪觀已自成一格,故慈恩之大乘瑜伽行法至馬祖時,已將三江源流彙聚禪堂,逮至義玄以後,方融匯成禪宗大河。而促使禪宗成型的,即是大乘瑜伽行法的系統化與條理化,此正是玄奘大師之歷史性功勳也! 雖偉人不居功,然功勳自在史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