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 彌勒文化
長汀彌勒禪殿
最早記載布袋和尚傳記的文獻,是成書于北宋初年(998年)贊寧所著的《宋高僧傳》。其文曰:常以杖荷布囊入廛阝肆,見物則乞……號為長汀子布袋師也。
早上8點35分,我們來到彌勒文化遊第一站——長汀彌勒禪殿,在殿前下車。極目展望,那條孕育了“彌勒傳說”的河流依然如昔。在長汀,有很多關於彌勒的傳說,而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布袋彌勒出長汀”。
據奉化長汀張氏宗譜《彌勒佛傳》所載,長汀村在唐朝時期四周居住著十八個自然村,十八個姓氏,當時稱“妙林十八村”,太公張堯臣字德卿號川(普遍所說的張重天),他是十八村中最富裕的人家。
唐末信宗乾符二年正月初一,彌勒佛身為三尺童子,身穿黑色衣裳下世到奉化高家(原岳林寺河對岸)。這孩童隨河中之物漂流到長汀村“洪郎潭”。正到長汀時恰好潮水也漲到洪郎潭,所以這孩童就在這潭邊沐浴戲耍。
此時,正好張太公從“松鳴寺”燒香回家,無意看見一個三尺孩童正在“洪郎潭”沐浴戲耍。看他生得奇異,面圓額方,雙目炯炯有神,兩耳垂肩,笑容可掬,赤身露體,不覺寒冷,笑咪咪正在有趣地拍打水面。又細看此人非凡,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不懼河水之大,不怕被水所淹。便彎腰問孩子:“乖孩子,你是從哪里來?”童答:“我是從來的地方來。”又問:“你現在到哪里去?”童又答:“我想到去的地方去。”太公有心想收留他,接著又問:“我今天帶你到我家去如何?”孩童笑而點頭。從此張太公便收養他為義子,孩童自號“長汀子”。
長汀子在父母精心扶養照料下對父母恭敬孝順。但他平時出入無常,喜赤腳行走,飲食並無常規。
到了16歲時,長汀子向父母親提出一個請求說:“孩子成天誦讀經書為的是一心出家為僧,望父母答應孩兒願望。”父母親一聽此話似晴空霹靂,幾乎昏倒。慢慢地轉眼哭著對長汀子說:“為父精心扶養你十年多,你要出家為父母實在是難忍。你已一十六歲了,已長大成人,所以為父還要為你娶個媳婦呢!”
父母要為長汀子娶妻,可難住了他。長汀子想:我出家為僧志堅,決不能娶妻。若不從父母之命,就等於辜負了父母十年多的養育之恩,真是進退兩難。所以他暗暗命“木罄,木槌”兄弟倆替“新娘”敲木魚五次,自己回書房讀書去了。這就是“木魚生子”和“五子十八孫”的傳說。
次年長汀子一十七歲執意為僧。義父無奈淚流滿眶,選定四月十七日去送長汀子去崇福院(原岳林寺河對面)出家。
1404年明朝永樂年間,長汀村太公張汝平重造彌勒殿(長汀子在洪郎潭被義父收留時地方)並擇選彌勒佛座址,塑偉像並十八子等以居此宮。
2001年,釋證英法師發心重修彌勒寶殿,占地十餘畝,建築面積七千平方。殿宇佛像益臻其善,濱水護欄、石亭翼然。
傳說與史實相生相隨,在參觀了彌勒禪殿后,9點18分,我們依依惜別,趕去與它相離不遠的岳林禪寺。初下車,但聞鳥鳴幽幽,佛號聲聲。
岳林寺前身崇福院,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南梁大同二年(536年),歷經1400餘年滄桑,至今又以新的面貌再現於長汀村的奉中山中嶴塘。複建的岳林寺,既保留了原寺的大體格局,又有發展和創新。
到寺院,首先看到山門上門額,正中“岳林禪寺”四字,為前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朴初所題。山門內正反面供奉布袋彌勒和韋馱,兩邊的空位將塑哼哈兩將。山門如此佈局,在佛教寺院極為罕見。穿過山門,登“契此橋”,放生池左右成對,圓形,沿舊名仍稱“龍眼池”。放生池這個形式,也是岳林寺的一個特色。再往前是天王殿,殿額“一生補處”,系著名書法家程十發所書。天王殿為何題額“一生補處”?有人頗為不解,原來是因為佛教中雲彌勒菩薩準備接釋迦如來的班成為未來佛,因此他的住處稱為“補處”。這樣的題額也為其他寺院所沒有。天王殿內主供的一尊根雕布袋彌勒,從越南“請來”,紅木質地,樹齡2000多年,造型天然,高3米,重5噸,可稱當今根雕布袋彌勒之最。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寶殿,殿額為前全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所書,殿內主供釋迦牟尼佛,有創意的是釋迦佛像背面,不塑一般寺院共同的“海島觀音”,而是一尊釋迦玉石臥佛。這尊臥佛來自緬甸,長6米,重11.5噸,質地上乘,一塊整玉,沒有拼接,在國內屬罕見。這一設計,意指釋迦看著後面一座殿堂內的彌勒菩薩升座成佛。大雄寶殿後面是宋代徽宗皇帝賜號的“崇寧閣”。據《岳林寺志》記載,明代崇禎年間重建的崇寧閣為兩層7間,上供千佛,下供彌勒大佛。現在重建的崇寧閣,為4層11間,橫寬44米,迎面160扇窗戶,四周28個翹角,規模和氣勢遠勝於昔。
才出岳林,便上雪竇山。一早就聽說雪竇寺是彌勒講經佈道之所在,10點45分我們經彌勒大道車行10多分,再沿著盤山路蜿蜒而上,在11點10分的時候,到了雪竇山。
“雪竇資聖禪寺”,簡稱“雪竇寺”。位於青峰環繞、飛瀑爭鳴的雪竇山中。寺廟四周九個山峰纏繞,如“九龍搶珠”,故有“四面青山,山山朝古刹;澗繞寺走,處處可聽泉”的贊詞。建寺至今約有l700多年歷史,幾經興衰。早在宋朝就被定為全國佛教“五山十刹”之一,是奉化布袋和尚——彌勒佛道場。l987年1月,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視察雪竇寺,贊同在全國“四大名山”再加雪竇山為第五大名山的提法。
雪竇寺露天彌勒大佛位於雪竇寺後山海拔369米的山坡上。景區規劃面積52公頃,由中、東、西三條軸線和六大功能區組成。中軸線為大佛主景區,東軸線為大佛副景區,西軸線為原雪竇寺建築。六大區功能佈局動靜結合分別是:大佛核心區、禮佛朝拜區、彌勒群雕區、文物展示區、休閒修身區、旅遊購物區。新建的主景區中軸線從南入口至大佛全長650米,高差55米。沿軸線景點依次有:八功德水廣場、定慧橋、大山門、禦碑亭,建築面積1288平方米的摩尼寶殿,近萬平方米的弘法廣場(廣場中心設有大型動態雕塑“花開現佛”),大銅牌樓,再沿25米寬臺階而上是五供台,布袋穀、彌勒百態園、天慈閣、天寧閣、露天彌勒大銅像。大銅像左下方為八角七層水晶萬歲塔,右下方為萬年閣,大佛基座內設有可容納1200人的弘法講堂、彌勒文化博物館和功德林碑牆。從講堂向上走可直上佛座蓮花恭抱佛腳,向下走可直至地宮,地宮有明有暗,明宮可供遊人參觀,暗宮內藏法物珍寶。景區建設還充分利用原有二條山澗溪水營造水景並運用現代聲光技術點綴其間,使整個大佛景區充滿了靈氣。一期工程計畫投入2.5億元。目前各項工程正在緊張有序的推進之中,計畫2008年秋完成預定工程目標並擇時落成開光。
下午2點半,我們驅車趕回奉化,探訪彌勒文化遊的最終目的地--老中塔寺遺跡即彌勒埋骨所在地。邊走邊遊,因天日漸短,竟有了夕陽西下的錯覺。
11月20日下午,一位在奉化“封山禪寺”敲了二十六年木魚的老僧把我們帶到老黨校南邊“定應亭”的地方,亭子重碑刻字,乃上世紀九十年代奉化著名書法家裘然之先生撰寫的“定應碑記”,碑記言明,布袋和尚墳墓在此無疑。但老僧當即否定,布襲彌勒真正安葬原址在亭子北側約百來米處,當年建黨校所需,“佛塔亭”才南移。
“佛塔亭”,稱中塔,跟山腳“封山禪寺”山脈相連,佛塔亭與龜鱉山相望,兩山中曾有一清潭,潭水清碧,深不見底,因布袋彌勒葬於封山,故頗享盛名,也是封山被稱為佛家聖地的由來。儘管佛塔亭原址已破敗不堪,岩石裸露,山坡上面僅長松柏雜木與荊刺野草,不怎麼顯眼,但據老僧介紹,“佛塔亭”原址非同一般。據說,布袋和尚在他圓寂前一年,即梁貞明二年(西元916年),他琢磨將不久于人世,便在封山踏步,向山主沈成全求得一塊墳地。翌年三月三日,他在岳林寺東廊青石上坐化,對跟隨的弟子蔣摩訶念了最後一偈:“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人們按照他生前的遺願,將他葬在封山,建亭立碑,稱“佛塔亭”。從此,歷朝文人墨客常至亭前走動,或揮毫潑墨,或填詞作詩,吟詠長歌。北宋元符年間(約西元1098—1100年),佛塔亭和古寺院因風雨浸襲,漸趨倒閉。岳林寺住持圓明法師籌資修理,時人馮斯道與何智施地,動土期間,忽見佛塔中發出五色瑞光,光彩奪目,世所罕見。從此,民間到處傳聞,香客接踵而至,虔誠跪拜,燒香點燭。縣令當即上表,祈求皇上賜布袋和尚名號。宋哲宗接表,敕賜奉化布袋和尚為“定應大師”,派員赴奉化,掛牌贈銀。不久,大殿、僧舍、法堂、鐘鼓樓、藏經閣等建築拔地而起,還在大雄寶殿裏供奉身坐蓮花座,笑口常開,坦胸露肚的彌勒菩薩,開寺院大雄寶殿專塑彌勒佛之先河,凸現了封山“佛塔亭”之特色。寺院在南宋高宗時殿宇失火,後屢建屢毀,先後達十多次。清光緒十二年(西元1886年)僧人松茂、華盛重造中塔,規模擴展,佛殿巍峨,僧人數十,晨鐘暮鼓,佛殿瓊閣直至民國時期。
有消息稱,中塔佛塔亭將恢復擴建,還其原貌,這無疑給後世帶來福音。
記者手記
奉化是一個與彌勒文化很有淵源的地方。從布袋和尚的成長到出家再到弘法直至圓寂,都在奉化。可以說,奉化具有深厚的彌勒歷史文化資源。據介紹,國家宗教局局長在為雪竇山彌勒大佛奠基發來的賀信中就這樣寫道:“自古以來,以浙江奉化為中心的彌勒信仰,是典型的中國化佛教信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再次肯定了奉化作為彌勒信仰中心的地位。
可以想像,露天彌勒大佛建成後,遺落在奉化各個地方的彌勒文化將會連成一體。長汀的彌勒禪殿、岳林禪寺、雪竇山露天彌勒大佛、原中塔寺遺跡,將會連串起來成為一條完整的彌勒文化游游程線。屆時,不管是從文化意義上來說還是站在經濟發展的角度上看,都無疑是件好事。
所以有了這一次的“城區至溪口彌勒文化尋訪遊”活動。然而,游程中一些所見所聞,還是引起了我們的擔憂。
其一,宣傳力度有待加大。游程中,一位在彌勒禪殿遊覽的市民告訴記者,她也是奉化人,但以前並不知彌勒佛與奉化的淵源,她是從寧波的一位朋友那裏聽說的,所以特地趕了來。像她這種現象並不僅僅是個個例。其實,許多奉化人不知彌勒佛和奉化的關係。作為彌勒信仰中心的奉化,如果要吸引更多的人來奉化,奉化人自己首先要瞭解奉化,然後才有對外的廣泛宣傳。所以,對內對外,宣傳的力度亟需加大。
其二,交通配套設施亟待跟進。從長汀村進入彌勒禪殿,從彌勒禪殿到岳林寺,行車的路還是過於狹窄和不便;從溪口去雪竇山,如果是自駕車還比較方便,但如果是散客遊的話,就相當不方便。從溪口坐“景點車”到雪竇寺前,一般都要40元左右,坐公交又要等半天,交通並未貫通成一條線,這就給相當數量的散客帶來不便。
其三,滄海遺珠有待發掘。散落在奉化各地的"彌勒文化"還有很多,各個遺跡也急待修復和保護,如何防止因過度開發而導致文化失去原味也該提上日程。
長汀彌勒禪殿
探尋 彌勒文化
最早記載布袋和尚傳記的文獻,是成書于北宋初年(998年)贊寧所著的《宋高僧傳》。其文曰:常以杖荷布囊入廛阝肆,見物則乞……號為長汀子布袋師也。
早上8點35分,我們來到彌勒文化遊第一站——長汀彌勒禪殿,在殿前下車。極目展望,那條孕育了“彌勒傳說”的河流依然如昔。在長汀,有很多關於彌勒的傳說,而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布袋彌勒出長汀”。
據奉化長汀張氏宗譜《彌勒佛傳》所載,長汀村在唐朝時期四周居住著十八個自然村,十八個姓氏,當時稱“妙林十八村”,太公張堯臣字德卿號川(普遍所說的張重天),他是十八村中最富裕的人家。
唐末信宗乾符二年正月初一,彌勒佛身為三尺童子,身穿黑色衣裳下世到奉化高家(原岳林寺河對岸)。這孩童隨河中之物漂流到長汀村“洪郎潭”。正到長汀時恰好潮水也漲到洪郎潭,所以這孩童就在這潭邊沐浴戲耍。
此時,正好張太公從“松鳴寺”燒香回家,無意看見一個三尺孩童正在“洪郎潭”沐浴戲耍。看他生得奇異,面圓額方,雙目炯炯有神,兩耳垂肩,笑容可掬,赤身露體,不覺寒冷,笑咪咪正在有趣地拍打水面。又細看此人非凡,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不懼河水之大,不怕被水所淹。便彎腰問孩子:“乖孩子,你是從哪里來?”童答:“我是從來的地方來。”又問:“你現在到哪里去?”童又答:“我想到去的地方去。”太公有心想收留他,接著又問:“我今天帶你到我家去如何?”孩童笑而點頭。從此張太公便收養他為義子,孩童自號“長汀子”。
長汀子在父母精心扶養照料下對父母恭敬孝順。但他平時出入無常,喜赤腳行走,飲食並無常規。
到了16歲時,長汀子向父母親提出一個請求說:“孩子成天誦讀經書為的是一心出家為僧,望父母答應孩兒願望。”父母親一聽此話似晴空霹靂,幾乎昏倒。慢慢地轉眼哭著對長汀子說:“為父精心扶養你十年多,你要出家為父母實在是難忍。你已一十六歲了,已長大成人,所以為父還要為你娶個媳婦呢!”
父母要為長汀子娶妻,可難住了他。長汀子想:我出家為僧志堅,決不能娶妻。若不從父母之命,就等於辜負了父母十年多的養育之恩,真是進退兩難。所以他暗暗命“木罄,木槌”兄弟倆替“新娘”敲木魚五次,自己回書房讀書去了。這就是“木魚生子”和“五子十八孫”的傳說。
次年長汀子一十七歲執意為僧。義父無奈淚流滿眶,選定四月十七日去送長汀子去崇福院(原岳林寺河對面)出家。
1404年明朝永樂年間,長汀村太公張汝平重造彌勒殿(長汀子在洪郎潭被義父收留時地方)並擇選彌勒佛座址,塑偉像並十八子等以居此宮。
2001年,釋證英法師發心重修彌勒寶殿,占地十餘畝,建築面積七千平方。殿宇佛像益臻其善,濱水護欄、石亭翼然。
傳說與史實相生相隨,在參觀了彌勒禪殿后,9點18分,我們依依惜別,趕去與它相離不遠的岳林禪寺。初下車,但聞鳥鳴幽幽,佛號聲聲。
岳林寺前身崇福院,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南梁大同二年(536年),歷經1400餘年滄桑,至今又以新的面貌再現於長汀村的奉中山中嶴塘。複建的岳林寺,既保留了原寺的大體格局,又有發展和創新。
到寺院,首先看到山門上門額,正中“岳林禪寺”四字,為前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朴初所題。山門內正反面供奉布袋彌勒和韋馱,兩邊的空位將塑哼哈兩將。山門如此佈局,在佛教寺院極為罕見。穿過山門,登“契此橋”,放生池左右成對,圓形,沿舊名仍稱“龍眼池”。放生池這個形式,也是岳林寺的一個特色。再往前是天王殿,殿額“一生補處”,系著名書法家程十發所書。天王殿為何題額“一生補處”?有人頗為不解,原來是因為佛教中雲彌勒菩薩準備接釋迦如來的班成為未來佛,因此他的住處稱為“補處”。這樣的題額也為其他寺院所沒有。天王殿內主供的一尊根雕布袋彌勒,從越南“請來”,紅木質地,樹齡2000多年,造型天然,高3米,重5噸,可稱當今根雕布袋彌勒之最。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寶殿,殿額為前全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所書,殿內主供釋迦牟尼佛,有創意的是釋迦佛像背面,不塑一般寺院共同的“海島觀音”,而是一尊釋迦玉石臥佛。這尊臥佛來自緬甸,長6米,重11.5噸,質地上乘,一塊整玉,沒有拼接,在國內屬罕見。這一設計,意指釋迦看著後面一座殿堂內的彌勒菩薩升座成佛。大雄寶殿後面是宋代徽宗皇帝賜號的“崇寧閣”。據《岳林寺志》記載,明代崇禎年間重建的崇寧閣為兩層7間,上供千佛,下供彌勒大佛。現在重建的崇寧閣,為4層11間,橫寬44米,迎面160扇窗戶,四周28個翹角,規模和氣勢遠勝於昔。
才出岳林,便上雪竇山。一早就聽說雪竇寺是彌勒講經佈道之所在,10點45分我們經彌勒大道車行10多分,再沿著盤山路蜿蜒而上,在11點10分的時候,到了雪竇山。
“雪竇資聖禪寺”,簡稱“雪竇寺”。位於青峰環繞、飛瀑爭鳴的雪竇山中。寺廟四周九個山峰纏繞,如“九龍搶珠”,故有“四面青山,山山朝古刹;澗繞寺走,處處可聽泉”的贊詞。建寺至今約有l700多年歷史,幾經興衰。早在宋朝就被定為全國佛教“五山十刹”之一,是奉化布袋和尚——彌勒佛道場。l987年1月,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視察雪竇寺,贊同在全國“四大名山”再加雪竇山為第五大名山的提法。
雪竇寺露天彌勒大佛位於雪竇寺後山海拔369米的山坡上。景區規劃面積52公頃,由中、東、西三條軸線和六大功能區組成。中軸線為大佛主景區,東軸線為大佛副景區,西軸線為原雪竇寺建築。六大區功能佈局動靜結合分別是:大佛核心區、禮佛朝拜區、彌勒群雕區、文物展示區、休閒修身區、旅遊購物區。新建的主景區中軸線從南入口至大佛全長650米,高差55米。沿軸線景點依次有:八功德水廣場、定慧橋、大山門、禦碑亭,建築面積1288平方米的摩尼寶殿,近萬平方米的弘法廣場(廣場中心設有大型動態雕塑“花開現佛”),大銅牌樓,再沿25米寬臺階而上是五供台,布袋穀、彌勒百態園、天慈閣、天寧閣、露天彌勒大銅像。大銅像左下方為八角七層水晶萬歲塔,右下方為萬年閣,大佛基座內設有可容納1200人的弘法講堂、彌勒文化博物館和功德林碑牆。從講堂向上走可直上佛座蓮花恭抱佛腳,向下走可直至地宮,地宮有明有暗,明宮可供遊人參觀,暗宮內藏法物珍寶。景區建設還充分利用原有二條山澗溪水營造水景並運用現代聲光技術點綴其間,使整個大佛景區充滿了靈氣。一期工程計畫投入2.5億元。目前各項工程正在緊張有序的推進之中,計畫2008年秋完成預定工程目標並擇時落成開光。
下午2點半,我們驅車趕回奉化,探訪彌勒文化遊的最終目的地--老中塔寺遺跡即彌勒埋骨所在地。邊走邊遊,因天日漸短,竟有了夕陽西下的錯覺。
11月20日下午,一位在奉化“封山禪寺”敲了二十六年木魚的老僧把我們帶到老黨校南邊“定應亭”的地方,亭子重碑刻字,乃上世紀九十年代奉化著名書法家裘然之先生撰寫的“定應碑記”,碑記言明,布袋和尚墳墓在此無疑。但老僧當即否定,布襲彌勒真正安葬原址在亭子北側約百來米處,當年建黨校所需,“佛塔亭”才南移。
“佛塔亭”,稱中塔,跟山腳“封山禪寺”山脈相連,佛塔亭與龜鱉山相望,兩山中曾有一清潭,潭水清碧,深不見底,因布袋彌勒葬於封山,故頗享盛名,也是封山被稱為佛家聖地的由來。儘管佛塔亭原址已破敗不堪,岩石裸露,山坡上面僅長松柏雜木與荊刺野草,不怎麼顯眼,但據老僧介紹,“佛塔亭”原址非同一般。據說,布袋和尚在他圓寂前一年,即梁貞明二年(西元916年),他琢磨將不久于人世,便在封山踏步,向山主沈成全求得一塊墳地。翌年三月三日,他在岳林寺東廊青石上坐化,對跟隨的弟子蔣摩訶念了最後一偈:“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人們按照他生前的遺願,將他葬在封山,建亭立碑,稱“佛塔亭”。從此,歷朝文人墨客常至亭前走動,或揮毫潑墨,或填詞作詩,吟詠長歌。北宋元符年間(約西元1098—1100年),佛塔亭和古寺院因風雨浸襲,漸趨倒閉。岳林寺住持圓明法師籌資修理,時人馮斯道與何智施地,動土期間,忽見佛塔中發出五色瑞光,光彩奪目,世所罕見。從此,民間到處傳聞,香客接踵而至,虔誠跪拜,燒香點燭。縣令當即上表,祈求皇上賜布袋和尚名號。宋哲宗接表,敕賜奉化布袋和尚為“定應大師”,派員赴奉化,掛牌贈銀。不久,大殿、僧舍、法堂、鐘鼓樓、藏經閣等建築拔地而起,還在大雄寶殿裏供奉身坐蓮花座,笑口常開,坦胸露肚的彌勒菩薩,開寺院大雄寶殿專塑彌勒佛之先河,凸現了封山“佛塔亭”之特色。寺院在南宋高宗時殿宇失火,後屢建屢毀,先後達十多次。清光緒十二年(西元1886年)僧人松茂、華盛重造中塔,規模擴展,佛殿巍峨,僧人數十,晨鐘暮鼓,佛殿瓊閣直至民國時期。
有消息稱,中塔佛塔亭將恢復擴建,還其原貌,這無疑給後世帶來福音。
記者手記
奉化是一個與彌勒文化很有淵源的地方。從布袋和尚的成長到出家再到弘法直至圓寂,都在奉化。可以說,奉化具有深厚的彌勒歷史文化資源。據介紹,國家宗教局局長在為雪竇山彌勒大佛奠基發來的賀信中就這樣寫道:“自古以來,以浙江奉化為中心的彌勒信仰,是典型的中國化佛教信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再次肯定了奉化作為彌勒信仰中心的地位。
可以想像,露天彌勒大佛建成後,遺落在奉化各個地方的彌勒文化將會連成一體。長汀的彌勒禪殿、岳林禪寺、雪竇山露天彌勒大佛、原中塔寺遺跡,將會連串起來成為一條完整的彌勒文化游游程線。屆時,不管是從文化意義上來說還是站在經濟發展的角度上看,都無疑是件好事。
所以有了這一次的“城區至溪口彌勒文化尋訪遊”活動。然而,游程中一些所見所聞,還是引起了我們的擔憂。
其一,宣傳力度有待加大。游程中,一位在彌勒禪殿遊覽的市民告訴記者,她也是奉化人,但以前並不知彌勒佛與奉化的淵源,她是從寧波的一位朋友那裏聽說的,所以特地趕了來。像她這種現象並不僅僅是個個例。其實,許多奉化人不知彌勒佛和奉化的關係。作為彌勒信仰中心的奉化,如果要吸引更多的人來奉化,奉化人自己首先要瞭解奉化,然後才有對外的廣泛宣傳。所以,對內對外,宣傳的力度亟需加大。
其二,交通配套設施亟待跟進。從長汀村進入彌勒禪殿,從彌勒禪殿到岳林寺,行車的路還是過於狹窄和不便;從溪口去雪竇山,如果是自駕車還比較方便,但如果是散客遊的話,就相當不方便。從溪口坐“景點車”到雪竇寺前,一般都要40元左右,坐公交又要等半天,交通並未貫通成一條線,這就給相當數量的散客帶來不便。
其三,滄海遺珠有待發掘。散落在奉化各地的"彌勒文化"還有很多,各個遺跡也急待修復和保護,如何防止因過度開發而導致文化失去原味也該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