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戒律與修行

 

  有些人對證悟成就非常渴慕,尤其想在很快時間裏能證到大圓滿的境界,但對戒律這些基礎法要卻不感興趣,或者認為在證悟後再來守持清淨戒律也不遲,這種觀念顯然顛倒了因果。法王在他的《勝利道歌·天鼓妙音》中,強調了修法的前後次第,指出欲想證悟大圓滿,必須先有清淨的三昧耶,欲想獲得大乘出世的智慧,必須先有清淨的菩薩戒,同樣欲想得到小乘羅漢果,必須先有清淨的小乘別解脫戒,這三者又是以後後為因,前前為果。如果沒有清淨的戒律作保障,佛陀所傳的八萬四千法門一個也不會修成,這就象一位司機,無論他的技術多麼嫺熟,他首先考慮的必須是安全,如果他違規駕駛,終將一失足成千古恨,使前功盡棄。

 

  在末法時代,修行人毫無疑問地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內外密違緣和障礙,那我們應對此作出怎樣的回應呢?佛在《般若波羅密多攝頌》中就曾說:在外境上我們應對上師三寶生起不退信心,對六道眾生生起無偽的悲心,虔誠地皈依祈禱上師三寶,從內心而言,應堅固自己的誓願,並生起智慧。只要具足這四種條件,無論是內、外、密違緣,都會自然消退,法王如意寶也曾在教言中這樣強調過。在末法時代,只要具足以上四點,修法上的違緣就象天空中的烏雲,被強風卷去了一樣,此修行人可圓滿得到上師三寶之加持,對輪回中的眾生也永遠不生煩惱,不會捨棄。

 

  《般若十萬頌》和《現觀莊嚴論》中都指出,善知識有兩種,一種是外在的善知識,一種是內在的善知識。外在善知識即是三寶和三寶的總集——金剛上師,祈禱三寶和修上師瑜伽可以獲得殊勝的加持,內在的善知識是以堅定的信心極快生起的證悟智慧,和很快生起大乘菩提心的主要方便大悲心這兩者的雙運。若具智慧,修行人就不會流轉輪回,也不會產生違緣,若有悲心,就具足發菩提心的方便,就不會捨棄六道有情。這四種法要是佛所傳的八萬四千法門的總持,其餘的聞思修都是為增上這四個修法。修行者若具足了這四法,就象一個人有了雙眼和手足一樣便利,可以順利到達解脫城,進而利益天下眾生。

 

  我們是否是真正的三寶弟子,應從內心觀察決定,若內心中未曾真正皈依三寶,則不是三寶弟子,不是內道的修行人,那就當然得不到三乘佛法的戒體。對於一個修行人而言,精通三藏十二部的經論當然值得讚歎,但祈禱三寶與上師瑜伽的修法則更為重要。因為這是從凡夫直到聖者菩薩在外境上主要修持的兩個法門,尤其是末世剛強難調的眾生更要修上師瑜伽,上師為三寶總集,易獲加持,與三寶相應,在內心產生出悲心與信心的功德。

 

  有些人去問活佛、堪布、瑜伽士,自己的修行怎樣?其實,我們修行的程度之高下,只要觀察自己的相續(內心),貪嗔癡是不是很重,和以前比較有沒有明顯減少,對上師有否不退的信心和恭敬心,對眾生有沒有悲心、菩提心,有沒有經常說別人或金剛道友的過失,對治煩惱的力量是增強還是減弱了等等,就可以很容易知道自己的修行高下。如全是違品出現,那無論依止了成就多大的上師,得到了多高的灌頂、傳承,修了多殊勝的本尊法,都不能掩蓋自己修法的低劣。我們無論採取何種修法,都是以調伏煩惱為中心,若煩惱反而增上熾燃,又怎好意思認為自己的修法水平在不斷提高呢?

 

  有人驚奇於人在天空飛翔,或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四大無礙等的神跡,但要在水中暢遊,魚類也能做得到,小鳥也有能力在空中自由飛翔。而在聖者眼中,能在末法時代受持淨戒才是非常希有的,這才是末法時代最大的神變。真正的神變不在外境形象上,而在於調伏內心無始時來的煩惱,獲得自在。

 

  閉關一詞對大家很有吸引力,但應知道,在閉關前,對自己所受的戒律的學處必須了知,正知、正念必須具足,這樣才不致在閉關過程中產生魔障與違緣。佛陀未開許修法伊始就可以去閉關,尤其制戒時未開許尼眾可以獨自在一個地方修行,因為這樣肯定會遇到違緣,且易給他人造成障礙,真正有智慧想修法求解脫的女修行人,應依止真正的善知識,並在上師前猛厲祈禱,以勇猛厭離心思維輪回過患,生起強烈之出離心。

 

  末法時代最容易使眾生脫離生死的即是大圓滿法門和淨土法門,但應認清並一再強調的是,對於廣大的中下根人來說,修持這兩個法門仍必需以守持清淨戒律為基礎,並且不能對其餘的法門產生排拒心理,甚至誹謗,若已造下這在顯宗中最為嚴重的謗法罪業,必須精進懺悔,否則往生與成就都將與其無緣。佛陀宣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本來就是一脈相承,互相圓融的,各種教法也本屬一味一體,認為是抵觸、相違的人應冷靜、深刻地反思自己對佛法是否有全面、正確的認識,或者帶有明顯的感情偏執。法王如意寶以他出世的聖者智慧,確定了弟子們以清淨戒律為基礎,今生精進修持大圓滿法門,同時結合淨土往生法門,在臨終回嚮往生極樂世界。這樣依靠上師和大圓滿法的加持,輔以自己對上師和大圓滿日益堅固的信心,在今生就可獲得希有難得的成就,不但來生在極樂世界品位很高,今生也可荷擔如來家業,大弘佛法,也就類似於永明延壽禪師所謂的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這並不只是一種美好的設想,法王的很多弟子,以其廣泛的聞思智慧和內在修證的攝持而在一生中廣弘佛法,圓寂後往生到西方淨土,就已顯示了這種修行方法的功德。尤其,甯瑪派祖師蓮花生大師本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也有授記法王如意寶亦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法王不但在平時宣說極樂世界的功德,並且經常讓弟子們集體發願往生,尤其在每年金秋,還專門主持舉行極樂大法會,使學院以外千千萬萬的人亦能得沐於阿彌陀佛的清涼光輝。


上一篇(末法時代更應持戒 ) 回目錄 下一篇(八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