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

 佛陀出家,即將八相成道
 
                                               

    我們看第五個,出家相。

  十九歲出家,參訪五年,苦行六年,三十歲成道。經雲: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服乘白馬,寶冠纓珞,譴之令還,舍珍妙衣,而著法服。剃除鬚髮,端坐樹下,勤苦六年,行如所應。

  那麼我們先看看他的出家的過程,再談談佛陀出家以後的修學情況。先看他的過程,過程當中有三段。先看佛陀出家的因緣,他為什麼出家呢?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入山學道。佛陀納妻以後正如經典上說的,他是可以說是現處宮中,色味之間,享受世間的快樂。但是有一天佛陀他出外去旅遊,因為佛陀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宮中,那麼有一天他想去外面走一走,就帶了侍從,打開了城門,就到外面去了,就跟老百姓接觸了。那麼他看到老百姓的情況跟宮中不一樣了,他見到四種情況對他產生很大的啟示。

  第一個,他看到了老人,容貌憔悴,行動緩慢。人,饒汝千般快樂,你也是會老的,精神體力會衰弱的。所以你要慢慢慢慢精神體力快衰老的時候,容貌變得憔悴了,行動也變得緩慢了,這個是第一個。

  第二個他看到病人,舉身顫抖,喘氣呻吟。人,你再怎麼快樂你一定會生病的,人有病痛的,病痛折磨你的時候你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全身顫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第三個死人,世人抬舉,號哭送之,大家哭哭啼啼的送這個死人的屍體。

  那麼這個釋迦太子看到了老人,病人,死人以後呢,他又看到了第四個人叫出家人,威儀具足,身心寂靜。所在以他就做出了比較就說,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我繼續享受我的快樂,但是在快樂當中我必須要付出輪回的代價,因為我們在快樂當中我們一定會產生愛取,娑婆世界的快樂是充滿了陷阱,它一定把你吸進去的你跑不掉的。所以釋迦牟尼佛說,假設我現在快樂,享受快樂我就要生生世世受老病死的折磨,這是第一個選擇。第二個,假使我能夠體驗到無常的道理趕緊跳出來,我可以追求一個沒有過失的快樂,雖然我需要短暫的痛苦的修學,但是我換取一種永恆的安樂,所謂的功德莊嚴。所以他就體驗到這個人生的快樂是無常敗壞的,它只是一時的快樂,而且這個一時的快樂卻深藏了老病死的這種禍患。所以他作出了重大的選擇是什麼呢?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放棄了一時的快樂,他希望追求永恆的安樂。這個是釋迦牟尼佛看到老病死以後做出的選擇。

  那麼他是怎麼出家的呢?服乘白馬,其實釋迦牟尼佛出家是偷跑出家的,利用晚上的時候帶著侍從騎著白馬,穿著這個寶冠瓔珞,就出家了,出家以後呢,他把這個寶冠瓔珞脫掉以後呢,讓這個侍從帶回去,這是他出家的因緣,騎著白馬利用晚上的時候出家。

  那麼出家以後呢,舍珍妙衣,舍掉這個珍貴的衣服穿上壞色衣,剃除鬚髮,端坐樹下,勤苦六年,行如所應。這個行如所應就是做印度修行人所應該做的事情,行如所應我們解釋一下:

  佛陀的出家,根據記載是十九歲出家,那麼他三十歲成道,所以他出家修了十一年的時間。十一年做什麼事呢?他做了兩件事情,第一個他先參訪五年,他到處去參訪。因為諸位你要知道,印度當時是一個文化非常高的國家,我們叫做九十六種外道,其實就是九十六種哲學家修行人。那麼他參訪的這個修行者主要分成兩類: 一個是苦行外道,修苦行的;一個是冥想外道。苦行外道的概念就是說啊,人生的痛苦來自於業力,這個說對了,那麼你要趕快把痛苦結束掉呢,你就要讓生命痛苦,比方說你睡覺呢,睡在有刺的樹枝上;比方說你整天泡在水裡面,他們認為說讓色身痛苦能夠消業障,這個是錯誤的,痛苦跟你的思想有關係的,這個色身是無辜的。所以他這個苦行外道是向外攀緣。

  第二個是冥想外道,修禪定讓自己無想。諸位要知道你什麼都不想,你一時不起煩惱,但是你問題沒有解決,這個如石壓草。佛法是要轉識成智,你要出現光明來對治黑暗,不是把它壓住而已。所以外道他也看得出來我們經常打妄想會創造煩惱,所以就乾脆就不打妄想,所以就產生禪定啊。那麼這兩種的修行呢,一個是苦行一個是禪定。當然對佛陀有一些幫助有助道,但是呢,都不是一個成道的因緣。我們待一會會說成道的因緣是要得微妙法成最正覺,是要有智慧的。但是當時沒有佛出世啊,所以釋迦牟尼佛也只能夠透過這個苦行跟禪定來做一些基礎工作,那麼這個是一個出家的情況。

  當然我們今天研究八相成道,我們說明了一件事情就是說,佛陀他必須經歷我們凡夫所經歷的所有的事情,然後再在從這個地方覺悟,就是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不是那麼高不可攀的,身為佛陀他也是經過結婚,也生小孩,最後再覺悟的,跟我們沒有差別,既然佛陀做得到,我們也做得到。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雖然妄想很重,但是這是可以改變的,這是可以改變的,因為佛陀做到了。佛陀講這個四聖諦,如是道汝應修,最後如是道我已修,這個道路我走過了。所以諸位要知道,宗教跟哲學最大是差別:哲學它提出一個概念,人生應該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但是它沒有辦法,怎麼做到?哲學家不談方法,因為這是他的理想,但至於做得到做不到不知道,沒有人知道。佛法不是,佛法提出一個目標,它一定有方法,宗教師是可以實踐的,哲學家是以佛法的說法是你自己打妄想打出來的。可是這個八相成道是很重要啊,我們知道說,佛陀他也是經歷我們人生所有的經歷,最後他才成佛,關鍵是你要掌握他的方法,我們不怕你煩惱重,我們也不怕你業障深,只要你肯吃藥,你就可以改變。你如果能夠掌握一個正確的方法,諸法因緣生嘛,你掌握正確的方法,你的生命就做出改變。這個方法誰能夠告訴我們呢?當然只有佛陀出世了。所以我們佛法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們不管你屠刀拿了多久,我們不管你的過去,我們重點在你的未來。只要你肯學習,只要你肯照著這樣去做,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你的生命就有變化。這叫諸法因緣生,人生沒有自性。所以這個八相成道給我們啟示很深,大慈悲的佛陀願意從尊貴的法身陪我們流轉,然後從流轉當中他自己的覺悟,他自己走過的一個覺悟的道路,就是說這是如是道,這個道路是可以走的,是可行的,是這個意思。好,我們今天就上到這裡。

修學概要 23

 


上一篇(佛陀的涅槃相) 回目錄 下一篇(何謂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