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3/29 00:53:0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3/29 00:51:52   編輯部 報導

兩種真理的結合

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

  世界上有好幾個精神傳統的主流,我認同這些系統的目標都朝向提升人格,與鼓勵人們發揮潛能達到最高的水準。這些傳統之間的交融非常重要,因為它能促進更大的瞭解與溝通相互激蕩的泉源。每一個傳統都是殊勝的,它能恰當地適應各類人群的才智;每一個傳統都有它特殊與專門的方法來表達它的意義與利益。在這演講中,我願把佛教傳統殊勝的精神形象與大家分享。


超越斷滅論與永存論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作了許多闡述,來顯示佛教的看法。佛陀全部的教法,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可以歸納為兩種真理:即相對的真理與絕對的真理。這兩種真理的割離性是佛教基本的看法,意謂這兩種真理的體性,超越永存論與斷滅論的短視定見。任何情況,基本上沒有拘束與自然超脫這兩種觀念的範疇。


  永存論謂某些東西自己獨立:永久存在。如果這種說法是真實的,那就是說沒有任何東西會改變。但我們知道這並不是現象世界的性質。世界上的物品都由多種不同的東西合成,某一物品是由各種被命名完全不相同的現象所聚合,然後安上一個名堂,被辨認,而後來被當作是一種永久可靠的存在物。不但任何物品都是眾緣和合所產生,任何物品的起源與存在也是相互依賴。因此所有現象究竟缺乏固有的存在性,它們的本質是沒有實體的。佛教的觀點就是超越永存論的說法。


  斷滅論是說什麼東西都沒有,任何東西都是空洞輿抽象。這種見解也不對,因為活動實在有進行,現象的確有生起。佛教的空觀顯示超越永存論與斷滅論的看法,但空觀常被誤為斷滅。即在佛教某些宗派也認為沒有東西、沒有動靜。正確的觀點是超越永存論與斷滅論的。

現象的本質是缺乏應有的存在性

  為破除永存與斷滅兩個極端,佛陀顯示兩種真理——絕對的真理與相對的真理。相對的真理泛指我們所見和所經驗有各種現象的世界,它的相對性正如我們觀看這個世界的現象,而並不是事物的真面目。現象的基本性質就是它們缺乏應有的存在性。可是相對的,這多現象的世界存在我們的經驗中,在此,真理的涵義是指從某一程度對某些事物的作用的看法。
  例如所有的東西都是相對的存在,所以就產生了長與短的概念,好與壞的差別。如果沒有長的東西存在,就不會有短的東西。如果沒有「好」來比較就不會有所謂「壞」,有這個所以有那個,在這相互依賴的相對世界中,當每一事物「長」了,就有它長的作用,當它短了,也就有它的作用。好壞也是如此。因此我們的存在是實在的,在相對的範圍裏是這樣子。佛陀指示說,如果我們沒去注意觀察所看到的現象,就產生了相對的真理。相對是說它存在,但並不是究竟存在或根本就存在,只是在某一場合它是真理,它有作用。
  這相對存在的真理使我們不墮入斷滅論的看法。在某一程度真理中存在的事物,並非究竟存在。許多因素構成某種整體,而不是它們原來就是或單獨就是某種東西。一件事物由許多部份結合而成,因此它缺乏自性。一件事物沒有自性,是因為它的生起是眾緣所合成的。沒有短,長就不可能單獨存在;只在有長的狀況下,短才能存在。瞭解這種構思與現象的互相依賴的性質,可以使我們不致跌進永存論的極端看法,而以為某些東西會永遠存在。

杯子能盛水已反映它的無常

  瞭解無常觀也能避免一個人去相信永存的論調。如果一件事物永久存在,它就不會變異,也不會活動了。如果有動作,那就顯示了無常。好比如果有人說:「這杯子是無常的。」他的用意是說,當這個杯子破時,這杯子就不存在了,所以說是無常的。但這只是粗淺的無常觀,更深入的無常觀是指這杯子存在時,時時刻刻它都在蛻變。這杯子能盛水已反映它的無常了。因為它開頭時並不盛水。當這杯水被喝了,這杯子就空了,這也顯示無常。如果沒有「這是一個杯子」的概念,它自己本身不能證明它的存在而顯示示它的無常,因此它缺乏謂「杯子」實在的存在。
總括來說,我們可以看到任何由不同的物體結合而成的東西,都是非永久性的。因此世上沒有任何永久存在的東西,沒有任何經常都不變的事物。如果有某一事物是永久性的,那意味著它是不變的;如果,永久不變,它也就不會有任何活動了。

相對與絕對的真理

  回到相對與絕對真理的問題,一個簡單的例子可以幫助闡明兩個之間的差異。比如我們的雙手,不論我們用那一種語言或特定的字眼,我們都會同意這是手。如果有人說這不是手,我們會想他的思路有點不對。從相對的觀點看來,這是手。由於它是手,它能作手的活動,好像拾起一樣東西,把持一樣東西,我們還沒有真正地去考究它,就認定它是手,佛陀並不否認這些動作,也不反對手的作用,造就是相對的真理。
  從絕對的觀點看來,當我們辨認手究竟是什麼東西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它缺乏手的真義。我們仔細看它,可以看到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與掌。如果我們再詳細觀察,可以見到指甲,不同的關節與包著它的皮膚。拇指並不是手,每一根手指也不是,掌不是,皮也不是,每個關節也不成為手。實際上並沒有手,只有一堆東西結合起來,這個結合體就名為手。
  根據命名,這「手」是真實的,但從物體本身來講,它就不真實了。既然世上並沒有所謂「手」這個東西存在,它只是一個集合體,由人命名,而我們向來沒有想到去分析它。因為我們執著這特別的形象,我們從來沒去探討它不是「手」的可能性。從絕對的觀點看來,手的概念,把手看成好像真實存在一樣,同時也缺乏真實存在的條件,這才是絕對的真理,手的絕對真實面目。

相對真理不抵觸絕對真理的地位

  乍看起來,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好像各走一端,但是並沒有內在的矛盾來絕對標題手的不存在實相。從這沒有矛盾的觀點看來,我們可理解在前頭所提到佛教對這兩種真理不可分割的基本觀點。我們通常思考時,總把事物相互分類,當我們說某事物是如此這般,那就意味它不可能是別的事物了,當一事件事物不存在時,它不可以同時又存在。如果它存在,就不可以不存在。
  但這兩種真理卻包含兩種可能性:根據標題來說。這東西名為手,但手的實性並不存在。這種兩不衝突的見解名為中道,或中道的中觀見解:非是也非不是。這兩種真理並不相妨礙,相對真理不抵觸絕對真理的地位,絕對真理也不抵觸相對真理的地位。中觀的見解超越是與不是,超越有和沒有,而本身乃是諸法的實相。

問題解答

  問:西洋科學以事物的性質來表示一件事物的存在,對於原子和原子之間的吸引力,有何高見?
  答:從佛教的觀點看來,理智探討的作用在於能從我們的生活經驗中,正確地利用事物的真實性能,而不是幻想中的性能。要能身曆這種清醒的經驗,我們先要以理智與分析的眼光來研究事物的性能。如果我們檢驗外在的現象,好比原子,我們會發現沒有任何東西由它自己生出來或自己存在,而是依緣而生起,依緣而存在。
  一件事物缺乏固有的存在,這一事實顯示它需要外力來使它存在;如果它能單獨存在,則應有能力自己存在。當許多原子結合時,我們可以看到一件東西,但一顆原子本身亦由他物所造成。其中某些成份我們看不到,即使用最先進的科技儀器也沒辦法。在科技還沒有展到目前的水準以前,我們從沒想到會有東西比原子還小,有可能我們目前認為是最細小的粒子,會由其他更小的微粒所構成。
  當分析外在的現象時,時間是一應考慮的因素。最細小獨立存在的微粒並不一直獨立存在。這只是時間問題。過去的性能立刻就過去了,現在正移向過去而未來正移向現在。在這三際中沒有任何事物永恆存在。在過去與正移向過去的現在之間與未來之間,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恆的。因此通過佛陀的顯微眼睛觀看現象的性質,佛陀看不到任何永存不變與獨立存在的事物。

  問:依據佛教兩種真理的看法,人生的目的是甚麼?
  答:當我們談起一個人,我們並不側重他的軀體而偏向他那會知、會想與會記憶的心。身心合成一個人,但我們所指的人是指他的心思而不是指他的身體,因為身體只不過是表達心境的興趣、知識、混亂等等的工具。
  我們可能在瞬息之間內心比較不混亂,而見到兩種真理不可劃分的真相的可能性,這一閃而過的直覺,就是心境的真面目。這種無分別的經驗乃是我們的本性,能以無分別心來對待世界,乃是覺悟心境的完全清醒。
  人生的目的或利益,系於我們有潛能來經驗這完全清醒的心境,不受任何限制。它把我們從由於不能充分瞭解與體會兩種真理的無分別性,而產生的混亂中解放出來。人生一直有某種極限,某種不滿。不論我們擁有什麼財產或信賴,不滿現實總會持續,因為我們不確知我們究竟是誰。如果我們有自知之明,那我們就會從不滿與它的隨從——失望中自我解放。

佛陀的信心及安心之所

  問:從宗教的觀點看來,佛陀的信心在那裏?每樣事物在不斷的變動——沒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只有不是不變的。手所以名為手是為這樣才不致與腳混淆起來。信心在那裏?從佛教的觀點看來,那裏是安心之所呢?
  答:在相對的真理或現實中會有安全感。在此,信心指人對某些事物有信仰而產生一種安全感。但在相對的存在中也會有不固定、動搖與不可預測的情形。您能有信心與有東西被您所信的事實也顯示沒有信心的可能性。如果有安全,有某事物可依賴,那麼就會有沒得依賴的可能性。如果一個人一定常常需要安全,那就顯示本身的可損傷性。真正的安全是超越安全和不安全的,那才是自在安全。真正的信心要超越有信心和沒信心,那才是最高最純正的信心。
  要擴展我們的理智、瞭解力和體驗這真正的信心與在我們生命中的安全,我們先要看看我們的價值觀,和看它們如何被反映在我們處世的方法。目前這些價值觀和什麼是真和假的理解,來自雙重觀點。一個主觀的執著把世界分成己和他。
  當佛陀初轉法輪講四聖諦,就把這情形闡明了,第一「苦」諦令人知道痛苦,佛陀並沒有說苦不存在。第二「集」諦指出痛苦的來源、我們的無知、我們的神經病。第三「道」諦指出我們有辦法從這苦的因或無知中解放出來。第四「滅」諦顯示苦與其因的解除,這是我們實在可以體驗的,它就基於我們本身的能力。因此說:通過相對的真理,我們可以體會絕對的真理。通過體驗絕對的真理,我們經驗到與看到這兩種真理的不可割截性。

沒有任何事物是可預期的

  問:如果世事都在不斷的蛻變中,而每一事物都是結合體,那裏有可預期的可能性?預期會從那裏來?
  答:沒有任何事物是可預期的。我們在生活中所經歷的憂慮和失望,來自信賴某些不可預測而卻以為可以預測的事物。當現實打擊我們的時候,我們就經常感到失望。因此,如果您能對任何事物不作任何預期,對您會有幫助。

  問:您描述人與真理的關係,好像有意使它非常單獨化和回到現象的本性和人的本性。
  答:禪修的用意在於實行這種看法,使我們不僅在理智上瞭解這種看法的真諦,同時也在實際上體證這種真諦。我們並不拘於外在的形式而求的是內涵的體會。行持的意義,在於運用我們的智識和經驗來幫助人們,培養這種見解與禪修,建立一個確實的基礎來指導別人。
  我們所修的道有三個階段,就叫做三乘道:小乘、大乘和密乘。小乘道注重身和口的規律,這使意志納入正軌而不作任何傷害的事情。大乘道栽培一個健全的、富有慈悲仁愛的意念。行者自然對一切眾生流露無限的親切、柔和與關心。一視同仁是利益眾生主要的關鍵與基礎。
  在密乘中健全的態度會更進一步發展,使我們深深地感到每一眾生的可貴,一切眾生都有它值得尊榮的地方。進修密乘道時我們體證內在聖財,我們也體會到一切眾生的尊貴與神聖,就在這樣的步伐下,我們向前邁進。

觀點和實際相給合

  問:在佛教裏是否有講到道德關係?您對世人的看法怎樣?您對他人的苦難等採取什麼行動?
  答:由於我們的時間有限,而大家也許會對這種看法比較有興趣(前面仁波切已將佛教超越斷滅論與永存論的看法簡單解釋)。當這種看法超越了斷滅輿永存,它顯示世界的實相,即超越所有現象(器世間)與所有眾生(情世間)。它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因此這種看法也超越了橫(水準)和豎(垂直)它是普及一切的,因為一切事物的本性是空的,而空性普遍於一切。
  這觀點和實際相結合。依照佛教的傳統,我們談到根、道和果。根就是兩種真理不可分割的性質的見地,道是智慧和妙用的不可分割,而果乃是覺性的雙重證悟——如實甚深的經驗和普遍的妙用,這就是現象的本性。
  另一種看法是談論見解、禪修和行持。正確的見解並不基於狂熱的信仰,這也不是由重複加深印象令人信以為真,也不代表一個沒有經過考察的地位。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