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3/13 00:36:44
尊貴如性法師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3/13 00:25:54   編輯部      

 

  影片簡介

心智學是從認識的主體——即心智的性質、種類、功能作用、所屬物件等方面研究心智的一門與因明學既有聯繫,又有不同內容而相對獨立的學科。法稱《釋量論》第一章主釋自比量,第四章主釋他比量,這二章屬於因明學(論證學),第三章現量,主釋心智,屬於心智學,也稱“心明”。
 

心、意、識、明是同一物件的不同名稱。“心”是能感能知的主體——精神意識,並不是指屬於物質的“心臟”或“大腦神經”。心識、意識也稱“心靈”、“靈識”、“靈魂”。在佛學中還稱“心續”、“光明”、“光明心”。“心續”的“續”是無始無終、連續不斷的“續流”之意。“光明”和“光明心”的“光明”指心智明亮,具有如燈光、陽光,照亮萬物、明察一切的功能。如明知、明照、明瞭、明白、明察、明見都是心光照射之義。燈光、陽光是可見光,心光非可見光,但與物質光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也稱“光”。如《釋量論》中說:“心性本光明,污染非本有。”

 

心類學 如性法師

首先念誦皈依、發心偈,來調整我們講法、聽法的動機。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前兩句是提到了皈依。“我以所行施等善,為利眾生願成佛”,這兩句提到的是發心。皈依和發心,最大的特點是在於說:皈依能區分這個人是不是一位真正的佛教徒,更進一步地,發心能夠區分這位佛教徒是不是一位真正的大乘行者。之所以需要皈依、發心,是因為眾生都是需要離苦得樂的;由於我們本身想要離苦得樂,所以我們需要在內心當中生起一顆皈依三寶的心;而更一步,由於一切的有情都想要離苦得樂,所以在我們的內心當中要生起一顆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無始以來,我們都在輪迴中流轉,流轉的次數並不是我們可以想像和估量的。同樣的,未來如果我們沒辦法跳出現狀的話,在輪迴中流轉的次數也是難以評估的。在流轉的當下,我們必須要受苦。因為我們都有離苦得樂的心,所以我們知道絕對沒有一個人想要在輪迴當中受苦。在我們認識的對境裏面,唯有三寶是可以讓我們離苦得樂的。

因為害怕苦的逼迫,以及對三寶生起些許的信心,所以我們知道皈依三寶,這對我們佛教徒來說是件相當重要的事。進而想,因為眾生都想要離苦得樂的緣故,所以在我們的內心也必須要生起一顆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眾生想要離苦得樂,和我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繫?為什麼眾生想要離苦得樂,我必須要發起殊勝的菩提心?雖然當下我們周圍的有情,看起來和我們沒有絕對的關聯性,甚至說他們的苦樂問題對於我而言也不是如此的重要。但是佛教徒承許有前後世,而且我們在輪迴中流轉的次數是無法想像的。所以當下看起來和我沒有什麼關聯的眾生,在今世或者前世,一定對我都有恩德。當這些有情在受苦的時候,如果我們有一絲絲的能力來幫助他們,我們就應該要勇敢地站出來。而且,說實在的,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狀況更加地圓滿,你就必須要透由利益眾生的方式,來讓自己不斷地提升。從自利、利他的角度,我們自己想要離苦得樂,想要讓自己的狀況更加的圓滿、究竟,同時我們也想要解決他人的苦樂問題,因為他人對我都有恩的緣故,所以我們必須要在內心發起為利有情我願成佛的菩提心。提到皈依,我們都知道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寶。佛的境界,對我們一般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甚至無法想像出成佛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但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想到,我想要成佛。為什麼會這樣?就像是一個不知道墾丁在哪裡的人,當別人和他說墾丁的風景很好的時候,他就會不斷地催眠自己“我想要去墾丁”。

但是墾丁是在自己的東方、南方、西方、北方,都不知道。這時候如果隨便選一個方向前進,認為就是想要去的地方,如果不小心被你猜中,那還能讓你接受。如果萬一剛好是走了反方向的話,就表示你離成佛的道路是越來越遙遠了。既然我們沒辦法想像成佛的狀態,那我們要怎麼看待成佛這件事呢?說的簡單一點,成佛,是最圓滿的狀況,去除了一切的過失,圓滿了一切的功德。無論是福德資糧還是智慧資糧,都是最究竟圓滿的;而一切的煩惱以及煩惱習氣,這些負面的東西都完全地被淨化,這樣的狀態,我們稱之為「佛」。當我們修學佛法,能夠比之前更加地平靜、更加地理性,能夠多生起一分善心或者智慧,這就表示說,我們已經在朝成佛的方向前進了。當我們腳下的每一步,都是在往前跨進的時候,你都應該要感到歡喜,因為我們是離目標越來越接近了。要讓自己內心更加平靜、理性、甚至多一份善心,必須要透由佛所說的法,來調伏我們的心。經典裏面說,法是正皈依。為什麼?為什麼不說佛是正皈依、僧是正皈依?因為皈依三寶的目的是要離苦,但是三寶裏面真正能夠解決我們痛苦的是法寶。佛,告訴我們解決痛苦的方法;僧,是我們解決問題的當下,別人給予我們的助緣。如果你要真正的解決苦的問題,必須要如實地修學佛道,你內心當中的苦才有辦法得到淨化。所以當我們鎖定好目標——成佛,準備要大步邁進這個目標時,需要每天用佛所說的法來調理內心,讓內心比以前更加地進步。修學佛法時,周圍一定會有很多的同行善友,借由和善友之間的切磋,前進中就會有眾多善緣。雖然三寶的內涵很深奧,但是透由簡單的方式來做解釋,各位可能會覺得說,我當下所做的每一步,都是與成佛有關聯性的。

發心這兩句偈,“我以所行施等善”,在講法者應該念成“我以所行說法善”,聽法者應念成“我以所行聞法善”;聽法者聽聞佛法的功德,希望回向無上菩提,講法者也如此。我們今天能在一起研討佛法,尤其是佛法中最重要的心法,希望在講聞過程中,一方面瞭解佛法的內涵,另一方面也策勵自己,希望通過學習這樣的課程,能夠淨化自己的內心,並且能夠利益到其他的有情眾生。以這樣的心態來調整我們的動機,合掌,一起來念: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行說法(聽法)善,為利眾生願成佛。 佛、法、僧中的“法”與學習攝類學、心類學中的“法”,不是一個概念。三寶中的法寶,指道諦、滅諦。透由學習佛道,能夠淨化內心,稱之為“滅”。而這樣的“滅”,必須經由“道”的基礎才有辦法獲得。攝類學中的法,指一切的存在。法,又分成常法、無常法。無常法,不斷在改變的法;相反,不會改變,永恆的法是常法。有同學問:常法到底是遮遣法還是成立法?這個問題,眾說紛紜。但是從定義來說,是法且非是刹那性的交集的法是常法。法和非刹那性的交集,的確是一個遮遣法。以這個角度來說,常法也應該是一個遮遣法,因為在內心當中顯現的是一個否定的現象。對於這一點,三大寺的很多上師或者格西也都認同。雖然說“常法”裏面並沒有否定的詞如“無”、“非”、“沒有”等,但它在內心中顯現出來的是遮止刹那性,否定了刹那性的特徵。無常法,是會改變,具有刹那性的法。無常法又分成色法、心法、不相應行法。色法,稱為物質法,透過眾多的微塵聚集而形成的法。色法又分成色、聲、香、味、觸、法。心法,就是我們這裏要學習的科目。既是無常法,但又不是色法、不是心法的法類就是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法又分成:是補特伽羅的不相應行法和非補特伽羅的不相應行法。舉例來說,在座各位以及畜生道的眾生,都是補特伽羅的不相應行法。年、月、日、時、分、秒等時間,就是非補特伽羅的不相應行法。色法、心法、不相應行法,彼此之間的關係是相違的,也就是彼此沒有交集。心法,是我們這裏要重點討論的。

前面有提到,明知者即覺知,清淨而明知者是認知的定義,以及“清淨而明知者”的內涵是什麼,一是從境的角度、二是從心的角度解釋“清淨”,而“明知”就是從心的角度來說的。透過事例來探討一下,書裏這個定義並非是容易簡單瞭解的。如面前有張桌子,很清楚地呈現,你們也都能很清楚地看見。所以有清淨、也有明知。如果單純這樣解釋清淨而明知,那麼,眾生是否有心識就是一個問題。在三大寺最初學攝類學,會安立很多定義,如瓶子、柱子、樹等等。即使是與定義完全符合,也有可能會產生與自己最初立宗相違的事例。如這個定義要符合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第三個條件都符合,但合起來卻是不符合的。比如,我現在穿的衣服是法衣,是不是既是法、又是衣的就是法衣呢?你們穿的也是法也是衣,但不一定就叫做是法衣。相同的,補特伽羅是清淨的,也是明知的,但是不是清淨而明知的呢?不是。這樣的回答,對於我們理解何謂清淨而明知者,似乎沒有直接的幫助。當對方提出一個事例,讓你感到難以回答時,我們應該更進一步地探討清淨與明知,是否包含更多的內涵,而不是以這種既是法又是衣但不是法衣的問題來做回答。剛才提到的問,問題1:看到桌子的這個人,對於桌子而言,是不是清淨而明知的?問題2:如果心在對境的時候,都必須要具備清淨而明知的這個條件的話,那麼無明、無知在對境的時候是清淨而明知的嗎?不是。那麼,無明、無知是不是認知?是不是一顆心?貪瞋癡都是煩惱吧,無明、無知都是煩惱,都是心法、是認知,那它們是清淨而明知的嗎?問題3:我們將無常顛倒執為常,這樣的常執是不是一種認知?是。常執是清淨而明知的嗎?不是。但它是一種認知啊,清淨而明知者,不是認知的定義嗎?而且前面已經說,這個定義是四宗共同承許的。如果你能把補特伽羅安立成並非認知也不是清淨而明知者,說明你對這個定義已經瞭解得非常透徹。

提出上述事例,如同辯經場上辯經—— 問:認知的定義是什麼? 答:清淨而明知者。問:清淨而明知者,是不是認知的定義? 答:是。 問:認知一定是清淨而明知的嗎? 答:是。 問:那麼,無明、無知、顛倒的常執是清淨而明知的嗎? 答:是。 問:為什麼?答:因為是認知。 這裏,將用簡單的口語方式和各位做溝通,而不需要在三大寺學習時的這種辯論模式參雜在裏面,因為我們實際生活的用語裏就已經包含了辯論的公式:因為……所以……。因為它是清淨明知的,所以它是認知。因為它是認知,所以它是清淨而明知的。另一個定義,“清淨而非物質者”,在三大寺的體系裏,確實有人用這個定義來安立“認知”。先不說這個定義是遮遣法還是成立法,既然如此安立,必然有他的道理。在三大寺,我們確實也聽到過這樣的論述。聽說你對“清淨而非物質者”有所瞭解,對瞭解心法會有實質上的幫助。在佛教的體系裏面,有前世、來生,我們要用什麼樣的角度來探討人有前世來生呢?從這個定義裏面,大概會粗略瞭解到應該安立人有前後世,認知才會有辦法成立。為什麼呢?因為認知必須是一種能夠清楚地顯現境,而且本身必須具有非物質的特質。根(五根)、玻璃(鏡子),都有清楚顯現境的能力,有“清淨”的特質,但不是心法,而是由眾多微塵聚集而成的的法,所以不能稱之為認知。從這個定義裏,可以知道心法與物質的法是完全相違的。為什麼透由這個定義,會對瞭解人有前後世有實質的幫助呢?心法,這種無常的法類,必須要透過前因,才能形成後果。它要透過怎樣的前因,才能形成它目前的狀況呢?心的前因,是另一顆心?還是要借由物質才能變成?石頭、桌子,具有物質的本質,是硬梆梆的,而且是透由眾多微塵才能形成的個體,沒有辦法成為認知。心法,必須要透由上一顆心,才有辦法形成。要借由昨天的心,才有辦法延續我們今天這顆心。

這一點,要怎麼證成?透由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記憶,我們知道當下的意識是昨天延續下來的。比如說,今天是星期三,我們早上、中午、晚上做了些什麼事情?或許你沒有辦法記得很清楚,但至少有一個印象,而且你能去回憶它。這表示說,我們人當下有回憶的能力,今天的心和昨天的心是有一定的關聯性的,所以前前是後後的因。相同的道理,去類推,昨天的心是前天延續下來的;前天的心,是大前天延續下來的……今年的心是去年延續下來的;當下這顆心是10年前延續下來的;10年前的心,是從母胎中生下來的這顆心所延續下來的。從母胎中生下來的孩子的心,又是從哪裡來的呢?不斷去推論,會發現母胎中孩子的心是從上一世延續而來的。不然,如果說父精母血結合就會有一顆心形成的話,將水和麵包和在一起為什麼不會有一顆心形成?光有物質是沒有辦法形成心法的,雖然物質是形成心法的其中一個因緣,但不是主因。形成心的主因一定是心,而不是物質。今生這顆心的主因是上一世的那顆心,而上一世的那顆心,最主要的主因是再前一世的那顆心。所以從“清淨而非物質者”的這個定義裏面,仔細地去做探討,心是由前因生後因,由此而證明人是有前後世的。所以,不管“清淨而非物質者”能否成為心的定義,這並不是最重要。既然前輩大德以及今天還有學者承許這樣的定義,那就值得我們去探討,不管是對還是不對。從這裏,也能給各位帶來一點省思吧。根據經部宗的體系,凡是被認知所認識者,未必會在認知當中顯現,例如在“間接瞭解”的情況。因此,我們不能把“認知”定義為“對境顯現於其中者”或“對境映現於其中者”。

凡是被心認識的對境,未必會在心中清楚地顯現出來——這句話,與“清淨而明知者”是否相違?經部宗的角度,當心對境的當下,瞭解境的方式有兩種:直接瞭解、間接瞭解。直接瞭解,不僅是能夠瞭解境,而且境能夠清楚地呈現出來。間接瞭解,心能瞭解境,但境不能清楚地呈現出來。眼識對境,也有直接瞭解和間接瞭解。沒有霜淇淋的這張桌子,眼識可以直接瞭解到;間接瞭解到這張桌子,上面沒有霜淇淋。兩句含義不一樣,前面強調的是桌子,後面強調的是桌子上沒有霜淇淋。你怎麼知道自己的眼識在直接瞭解的當下,也能有間接瞭解的功能呢?透由眼識,內心中有一種想法生起,這張桌子上有或者沒有霜淇淋?對於一個想吃霜淇淋的人來說,是可能的吧?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是有因的。心最主要的特質,一定是與前面的心有關聯,受前面的因的影響,才會帶來這樣的想吃霜淇淋的感覺,而不是直接由外在的一個物質因緣而生起的。所以我們不能把“認知”——清淨而明知者,定義為“對境顯現於其中者”或“對境映現於其中者”。清淨而明知者,又多了一個內涵,不只是有直接瞭解者,也有間接瞭解者。認知對境時,是否一定要清淨呈現對境呢?間接瞭解境時,境有被照亮而清楚呈現嗎?沒有。為什麼看不清楚?有被照但不夠亮?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例如,“現觀‘補特伽羅無我’的根本定智”可以明瞭“補特伽羅無我”,但補特伽羅無我並不會顯現於其中。這是因為補特伽羅無我是常法,而常法只能作為分別知的顯現境;而“現觀‘補特伽羅無我’的根本定智”卻是一個現前知而非分別知。 [...]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