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8/17 05:12:31
學習次第 : 進階

竹慶本樂仁波切開示  修持虔誠心之道

虔誠心的陽光

我們若想追隨大手印修持道,就必須從傳承上師處獲得純正的法教傳授。從大手印的角度來看,上師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無論釋迦牟尼佛多麼直接或圓滿地傳授了大手印教義,我們現在也不可能直接在他跟前受教,然而我們卻可以在上師跟前,透過他們的加持而領受法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直接領受到大手教授,跟大手印發生聯繫,進而了悟其心要。大手印傳承說,上師的悲心等同諸佛,他們的悲心毫無差異;然而若從恩德的觀點來看,由於我們的上師直指了我們的心性,他(她)對我們而言,比三世諸佛更加慈悲。

由此可知,若想體會或了悟大手印,關鍵就在於對傳承與上師的虔誠心;沒有虔誠心,便沒有傳承加持,沒有加持,我們根本無從了悟心的真實本性。

有一首證道歌的歌詞說道:虔敬心猶如照耀著雪山的太陽。這座雪山就好比我們的上師,如果沒有弟子虔敬心的陽光照射在上師四身(four kayus)的雪山上,加持的河水便不會源源流下。這個比喻清楚指出,獲得大手印傳授的關鍵就在於虔誠心,虔敬心的陽光愈熾熱,加持之流的河水便愈豐沛;如果天氣太冷,雲層太厚,或者沒有陽光,那麼雪山的冰雪便無法融化,雪山還是很美麗、純潔、清淨,但山中卻不會有涓流汩汩湧出。因此,我們若想得到加持,培養虔敬心是很重要的一環,我們必須密切注意自己是否真的具備虔敬心。由於大手印傳承非常重視弟子對上師、傳承和教義的虔敬心,因此大手印修持道常被稱為虔敬心之道

虔敬心既是修持道,虔敬心也是成就;虔敬心既是體驗,虔敬心也是佛果。當我們體驗到真摯的虔敬心時,我們便體驗到大手印之心;當我們了悟虔敬心的深義時,我們便了悟到大手印之心的真正狀態。

虔敬心並非僅是盲目的信仰,反之,它是一種對自心赤裸本質(心的實相)的體驗,尤指對情緒的體驗。虔敬心來自信任(trust)和自我的調伏,這種調伏和信任來自於確信(confidence),而確信則來自于智慧和知識的理解,因此,這樣的虔敬心其實深植于知識和智慧之中。

深切的虔敬心:面對情緒感受

由於虔敬心的深度、表現方式和力量因人而異,因此,行者對虔敬心的體驗亦非常個人化。虔敬心是一種自然的聯繫,一種遠離任何概念的狀態,舉例而言,我們不需要禪坐一小時才知道虔敬心究竟是什麼狀態、應該是什麼、或者應該依什麼對境而生起。

虔敬心應是一種隨著傳承和自己情緒的張力而自然生起的感受。由真摯虔敬心的體驗而生起的力量是完全超越概念的。當我們完全體會到虔敬心時,這情況是超越所有概念的,雖然虔敬心建基於情緒,或說從情緒而生,但是當我們能夠完全體會虔敬心的時候,它卻能幫助我們超越情緒。就如同修持道中不同層面的修行會有高低起伏一般,並非所有的人都能很自然、容易地生起虔敬心,行者也並非恒常都擁有相同的虔敬心。這與我們的禪修經驗很相似,每次坐下來禪修的情況都有所不同,有時我們的修持很有深度、很平靜,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的修行卓有成效,覺得自己可以處理所有的念頭和情緒;但有些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像個從未上座禪修過的新手,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喪失了一切,連禪修的寧靜都消失無蹤。虔敬心也是如此,唯一不同的是,虔敬心起伏的波動更大。

究竟而言,我們並非是把虔敬心導向自心之外,而是導向平常心ordinary mind--大手印心,導向存在自身與情緒中的真正證悟之心。我們要將虔敬心導向那存在於希望與恐懼之中的證悟之心,因為,除了這些情緒和經驗之外,再無大手印心可尋。

虔敬心包括直接去面對、處理自己的情緒。事實上,虔敬心和情緒兩者是息息相關的。在虔敬心之內,我們可以找到一切情緒,其中肯定會有貪、嫉妒、侵略心和驕傲等情緒,而虔敬心所包含的不同情緒中,最強烈的是貪著,緊接著貪著的是嫉妒。然而,最重要的是去處理、面對這些情緒,而非否定它們;我們不僅要把它們看得一清二楚,同時也要謹記自己從上師和傳承處所學習到的慈悲、智慧和善巧方便。無論生起了哪一種情緒,無論生起了多少情緒,我們應該做的是持續不斷地生起更深切的虔敬心。

虔敬心之中常有嫉妒的出現,這是因為我們很容易拿自己跟他人比較,產生競爭之心。例如,一個班級只有一個老師,卻有很多學生,當老師認可別的學生時,你可能會想:噢!我的同學比我棒。由於老師認可別的學生,卻忘了肯定你或向你微笑,你心中可能會突然想: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他竟然在對那邊的學生微笑,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這些念頭背後其實潛藏著強烈的恐懼。

我們也許沒有瘋狂的嫉妒,但有時我們會覺得自己很無能或無用,這些心態也是跟他人比較而產生的結果。例如,你會拿自己跟別的同學做比較,你心裏想:噢!我真的不行,他們的能力比我強多了。不過有時你也可能會說相反的話:我的能力比他們還強呢。無論是哪一種想法,它們最後都會變成問題。

情緒生起時,我們要以開放、接納和無畏的心量去面對它們,這樣的心量具有極大的威力,能讓我們了悟和體驗真正的虔敬心。有時,認知情緒的有益面並承認它們的力量和潛能也是很必要的。如此它們才能對我們有所助益;一昧指控或責怪自己的情緒是很不公平的。

自發性的虔敬心

我們信任上師的心,這樣的信任能強化我們對自身證悟之心的信任。我們稱之為自心與師心雙融自心與師心合一。剛開始我們必須以信任和毅力刻意培養虔敬心,然而逐漸地,我們無需費力也會自然生起虔敬心。有時,當我們能夠心無旁騖、專一地讓自心專注于上師的心時,便會體會到與上師合而為一的經驗——那麼下一分鐘會發生什麼事?我們或許會因為感到幽閉恐懼而拔腿跑出房外吧!

我們應盡力生起虔敬心,不論以何種形式、用什麼方法,能夠生起多少虔敬心都沒關係。你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培養虔敬心。毋須理會其他人的做法。倘若你以為虔敬心是制式化的,因而一味模仿其他人的作法,那麼這樣的虔敬心並不真摯。別害怕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虔敬心,無論是西藏式、美國式、歐洲式、亞洲式、蘇聯式或任何其他方式都好,方式完全不重要。真摯的虔敬心並沒有標準形式,若有統一虔敬心的標準格式,上師早就發給我們了,但虔敬心並不能用統一的核對清單或填空表格來規範。表達虔敬心的方式要儘量真實、具自發性和獨特性,這樣才會有一種真正出自內心的感受,我們無須用其他人的方法去感受這份心,而是要用自己的方法來感受自己與上師心心相連。在整趟修道之旅中,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這方面,大手印之旅與小乘、大乘之旅大為不同。小乘和大乘之旅確實有所謂的統一標準形式和各種制式專案:如果是領受出家戒或菩薩戒,就會有一堆項目規定我們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等等,一整套在修持道上約束行為的標準。但是,在大手印修持道上,這卻是非常個人化的,這就是為何個人與傳承之間的聯繫那麼具有份量、那麼重要。

經典中指出,如果行者懷著貢高我慢之心來修習大手印,不依循上師的禪修指導、不遵照上師的禪修指示,那麼這個人便會墮入畜生道。換句話說,他們的修持可能會令他們墮入愚癡的惡趣,一種完全空白的心識狀態。這顯示出,在大手印修持道上,虔敬心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我們根本不需再問是否需要虔敬心或者能否以其他東西來代替,我們一定要有虔敬心,毫無選擇的餘地。只有透過虔敬心之道,我們才能認證大手印。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