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4/15 04:56:06
學習次第 : 進階

向前邁進

要仔細思考擁有珍貴人身的好處。
                                      ——
蔣貢·康楚·羅卓泰耶,《了義炬》

    所有被現代科學家深入研究過的生物當中,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只有人類具備審慎選擇自己人生方向的能力,也只有人類能夠分辨哪些抉擇是通往短暫快樂的山谷,而哪些又是進入恒常寧靜與福祉的樂土。雖然基岡的影響可能會讓我們執著於短暫的快樂,但我們也天生具備認識內在更深刻恒久的自信、寧靜和福祉的能力。
   
在一切有情眾生之中,人類因清楚認識到在理智、情緒和生存本能之間建立聯繫的必要性而一枝獨秀,也因而創造出一個宇宙——不僅是為了自己和後代的子子孫孫,也為了所有能感受到煩惱、恐懼和痛苦的其他生物——在這宇宙中,一切有情眾生都可以滿足安然地和平共存。
   
即使我們渾然不覺,這個宇宙已經存在了 。佛法的目標,就足在發展認識這個宇宙的能力,這個甯宙只是原本就存在於自心的無限可能性。為了認識它,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安住自心,唯有透過安住自心於本然的覺知,我們才能開始認識到不是我的念頭”“我的感覺”“我所接收的對境。念頭、情緒和感知的對境只是身體的功能。身為佛教徒,我所學到的一切,以及我所知道關於現代科學的一切,都向我顯示人並非只是身體而已。
   
本書所提到的禪修練習,只是讓你邁向了悟自心全然潛能——“佛性的第一階段。光是熟悉這些安定自心的法門,並培養出慈心和悲心,就已經足以讓你的生命產生意想不到的改變了。有誰不想在面對困境時能夠感到自信鎮定?有誰不想減低或消除自己的孤立感?有誰不想要直接或間接地幫助他人得到快樂,並因而創造出良好的環境,讓我們自己,更讓我們所關愛的眾生與未來的世代子孫都可以興盛成長?誰不想要這樣?想要創造這些奇跡的話,我們只需要一點點安忍的毅力、一點點精進的精神,還有一點點放下對自己和周遭世界既定成見的意願。我們只需練習一下如何在人生的大夢中清醒過來,並認出夢中體驗和做
夢者的心之間並無不同就行了。
   
就如同夢中的景色是無所不有的,你的佛性也是如此。過去許多佛教大師神奇的生平故事中,都曾提到過這些大師能夠在水面上行走、毫髮無傷地穿越火焰,還可以用心電感應跟遙遠的弟子溝通。而我父親也能夠在沒有麻醉的狀態下接受眼部手術,當醫生切人敏感的眼部皮膚和肌肉組織時,他一點兒也不感到疼痛。
   
我還可以和你分享幾個有趣的故事,故事主角生於20世紀,並以有情眾生的身份證得了全然的了悟:這個人就是十六世噶瑪巴,是藏傳佛教噶舉派的前一任法王。
   

十六世噶瑪巴的圓寂,更對那些見證者生動展現了自心本性的特質1981年,噶瑪巴在芝加哥市郊的一家醫院中接受癌症治療。但他的病情讓醫療小組困惑極了,凶為他的症狀時而出現,時而消失,卻查不出明顯原因。有時候症狀全部消失了,但稍後又在尚未受到感染的身體部位出現。根據描述,這種狀態就好像他的身體在跟醫療設備開玩笑似的。在種種磨難之中,噶瑪巴卻從未抱怨過任何疼痛,他比較關心的反而足醫院員工的福祉。許多醫院員工經常來探望他,為的就是要感受他從內心發散出來的那種不為病痛折磨的極度寧靜與慈悲。
     

噶瑪巴圓寂之後,隨侍在側的人請求院方,是否能依照西藏大師圓寂時的習俗,將噶瑪巴的遺體靜置三天,不要受到任何打擾。由於醫院員工對噶瑪巴有著極為深刻的印象,行政部門答應了這項特殊的請求,沒有馬上將他的遺體移到太平間,而是留在病房中,維持圓寂時的禪修坐姿。
   
醫生們在這三天之中持續觀察了噶瑪巴的遺體。根據他們的紀錄,噶瑪巴身體並沒有死後僵硬的現象,而且心臟部位的體溫跟活人幾乎一樣。即使是20多年後的今天,噶瑪巴遺體的狀態仍是醫學所無法解釋的,也在所有見證者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我認為十六世噶mb決定接受西方醫學的治療,並於西方醫院中圓寂,是他留給人類最後,也是最美好的禮物。他對西方科學界展現了一項事實:我們人類確實擁有一些常理無法解釋的能力。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