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23 00:37:34
學習次第 : 進階

塵盡光生·修心篇:智慧之光


  在人生道上要培養智慧,
  必須堅持善行、斷除惡行,保持身心清淨,
  如此,才能成就誠正信實的品格。

  團體之美
  學佛首先要「照顧自己、尊重自己」。如果一個團體中的每個人都能夠自律、自重,不違犯規戒,也沒有偏差的行為,就會是一個很美、很和睦的團體。
  佛陀住世時,領導僧團精進修行,佛陀對每一位弟子都以平等心來教育,讓他們自我成長,大家都依佛陀的教化互相尊重、彼此關懷,當時僧眾和睦相處,所以稱為「六和敬」僧團。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度化眾生,當佛陀漸漸年老時,大家都很關心——將來佛陀入滅後,僧團由誰來領導?佛陀的精神由誰來傳承?
  當佛陀入滅後不久,有一天阿難尊者到城內,經過其默婆羅門的住處,他看到阿難尊者,就趕緊邀請他進屋,互相寒暄問好。

  其默婆羅門很關心佛教的僧團,就問阿難:「尊者,佛陀寂減後,有什麼人能代替佛陀呢?」阿難尊者說:「佛陀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覺者,是創立佛教的教主。我們只是遵照佛陀的教法自我修持,並將佛陀的精神傳播到人群中,教育眾生,所以沒有人能取代佛陀超然的智慧。」
  此時,剛好有位大臣名叫雨行,他出巡路過此地,看到阿難在其默家中,就很高興地進去聆聽他們的談話。
  雨行人臣聽婆羅門問阿難:「佛教僧團這麼龐大,以後將由誰來領導?」就趕緊接著說:「這是全城人民所關心的事!佛法須靠僧眾弘揚,佛陀涅槃後,僧團如果沒有人領導,那真是令人擔心。」
  阿難尊者說:「你們放心,僧眾奉行佛陀的教化,立定人生的目標;每個人都能依法為師,力行佛陀的教育,佛法就是我們所遵循的準則。佛陀平時教育弟子,皈依「清淨自性」,現在人人都依照佛法來施行,在日常生活中守好自己的本分,那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大臣和婆羅門聽了也頗為贊同。
  有句話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雖然佛陀時代距今約兩千六百年,但只要人人依教奉行,自修利人,宣揚佛陀的教化,佛法就能永存不息!所以大家要自我鞭策,為社會負起淨化人心的使命,愛惜自己,尊重他人。
  築堤濟眾
  學佛要「聞、思、修」,也就是多聽聞佛法,並用心思考,而後依教奉行,投入人群、利濟有情。
  日本有一位悲智雙運的修行者——空海大師,當他年近五十歲時,日本遭受大雨侵襲,氾濫成災;洪水沖毀了堤防,也淹沒了許多鄉村,其中災情最嚴重的地區是空海大師的故鄉。
  當時堤防被沖毀十多公里,政府派出大批人力搶修,地方百姓為了保住家園,也都全心全力投入護堤的工作。但是,每當水壩洩洪,又潰決成災。大家有點心灰意冷,力量也逐漸地減弱了,即使有再多的鼓勵,還是無法提高士氣。
  日子一天天過去,修好的堤防沒多久又被沖毀,負責築堤工程的大臣,十分擔心無法如期完工,於是就和大家共同討論如何鼓舞人心。當時有人提議請空海大師來幫忙,大臣附議說:「這裏是空海大師的故鄉,他深得民心,我們趕緊去請他來協助。」
  於是大臣親自到高野山,請求空海大師帶領鄉民重建堤防。空海大師心想:出家修行是為了普度眾生,這道堤防如果沒有及時修築完成,不知還有多少生命遭受威脅、多少家園將受到破壞,所以他毅然決然地答應了。
  當他回到故鄉時,鄉民都很歡喜地迎接他。空海大師說:「保護家園人人有責,我很誠心地和大家共同來修復堤防,雖然大家已經很辛苦了,但為了確保生命安全,我們還得再盡一分心力、一起努力。」
  這段話鼓舞了民心,大家都熱烈地響應,再度鼓起精神,夜以繼日、不眠不休地趕工,而且投入的人也愈來愈多,不分老幼婦孺,甚至連孕婦也來參與工程。
  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工程終於提前完工。空海大師日夜陪著大家一起工作、流汗、熬夜……,鄉親們都對他非常感恩,空海大師也很感謝大家的努力。在那段期間,他以佛法教化鄉民,並教導他們正確的防洪、護堤及引水等方法。
  空海大師完成任務之後,即回到高野山進修。幾年之後,他的母親已八十二歲高齡,她很想探望空海大師,大師也體念母親年老孤單,因此將母親安頓于山腰的尼庵。當空海大師禮敬母親時,她說:「我知道你的孝心,我會照顧自己,你不用擔心,你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能幫助更多的人。」
  空海大師智慧敏睿、持戒嚴謹,更將對母親的敬愛與關懷,化為悲心願力,普遍利濟有情;可見學佛者要能時時發揮大慈悲心,以大愛造福人群,才真正是菩薩道上的修行者!
  不飲酒戒

  學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堅持善行,斷除惡行;如此才能保持身心清淨,成就信實誠正的品格。
  佛陀在世時,曾帶著弟子們游化各地,他們到達一個人潮聚集的村落,村民見到佛陀都很恭敬。後來當佛陀帶著弟子們走出村外,正要朝向拔陀越村的方向去時,這些敬重佛陀的民眾說:「佛陀,那個拔陀越村去不得!因為村裏有一所修道院,院裏盤據著一條毒龍,一靠近就會有生命危險!」佛陀微笑地表示謝意,不過還是向修道院走去。
  佛陀的隨從弟子中,有位善來長老,他在皈依佛陀之前曾是外道教徒,具有降伏毒龍的神通本領,他自告奮勇要去修道院伏龍,佛陀默許。於是,善來長老獨自一人前往修道院,在院內靜靜地打坐。沒多久,毒龍果真出現了,牠口吐毒氣要傷害善來長老,而善來長老則聚精會神地持咒,僵持一段時間後,毒龍終於被降伏了。
  佛陀及其它弟子隨後也來到修道院,佛陀慈悲地為毒龍開示佛法要義及皈依意旨,然後帶領一行人回到村裏。
  村人看到佛陀和一大群人安然無恙地回來,都很高興地歡呼。佛陀告訴村人是善來比丘降伏了毒龍,大家就到佛陀座前敬禮,並向善來長老行禮,表達敬愛和感恩之意。
  村民紛紛表示願供養佛陀和善來長老,以及僧團大眾,於是便用心地準備好齋食供養,另外也有許多村民請善來長老到他們家中受供,並且以「無色酒」來供養他。
  善來長老喝了很多酒,當他離開村人家裏,搖搖晃晃地走到村口,突然醉倒在地。佛陀和比丘們受供後返回精舍途中,看到善來長老躺在地上,比丘們趕緊將他扶回精舍,然後把他扶到佛陀面前,讓他躺在地上,頭向著佛陀。
  酒醉中的善來長老,翻來覆去,翻到後來變成腳朝向佛陀。當他醒來時,發現自己的腳向著佛陀,感到很慚愧,馬上起身頂禮佛陀。
  佛陀問比丘們:「以前的善來長老是不是很尊重佛?」大家回答:「是!」佛陀又問:「現在他的腳朝向我,這樣是否有恭敬心?」大家無以回答。佛陀再問:「他降伏毒龍時很勇猛,可是醉倒之後,有沒有辦法降伏一條蚯蚓?」弟子們回答:「不可能。」
  因此,佛陀強調:「喝酒會讓修行者的智慧和毅力消失,失去自持的力量,也會破壞莊嚴端正的形象。所以大家絕對不能喝酒,要潔身自愛。」從此,比丘僧團中就有了不能飲酒的戒律。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唯有精神清明、嚴持戒律,才不會失去杜絕惡行的智慧和毅力。像善來比丘很勇敢,能降服毒龍,但幾杯酒下肚後就變得糊裏糊塗,酒戒豈可不慎?
  小沙彌與老和尚

  老和尚帶著小沙彌出門行腳,無論行走在廣闊無邊的叢林或翻山越嶺,老和尚都逍遙地走在前面,小沙彌則背著行李緊跟在後,一路上兩人相互照應,彼此為伴。
  小沙彌走著走著,心想:難得人身,短短幾十年生命,卻必須經歷生老病死、受六道輪回之苦,真是苦啊!現在既然要修行,就要立志當菩薩救度眾生;因此我不能懈怠,要趕快精進才行!
  想到這裏,走在前面的老和尚突然停下腳步,面露笑容地回頭對他說:「來,包袱讓我來背,你走在我前面。」小沙彌雖然感到莫名其妙,但仍按照老和尚的指示,放下包袱走在前面。

  走著走著,小沙彌覺得這樣真是逍遙自在,而佛經裏說,菩薩必須順應眾生的需要而行各種佈施,「這真是太辛苦了!況且天下眾生苦難多,到何時才能救得完呢?不如獨善其身,過這種逍遙自在的日子。」
  這念頭一起,就聽到老和尚很嚴厲地對他說:「你停下來!」小沙彌趕快回頭,看到老和尚嚴肅的面容,嚇了一跳!老和尚將包袱拿給他說:「包袱背好,跟在我後面走!
  小沙彌想:做人真苦!剛才自己還那麼開心,才一轉眼就變得很難過,人的心念真是不穩定啊!凡夫心很容易動搖,還是修菩薩行好,起碼我可以面對苦難眾生,和很多人結好緣,做一些我做得到的本分事。
  這時,老和尚又面帶笑容地回頭招呼他,並將行李拿去自己背,請他走在前面。
  小沙彌就這樣反復地發心、退心,直到第三次再起退心時,老和尚又以嚴厲的態度對待他;小沙彌終於忍不住心中的疑惑而問道:「師父,您今天為什麼一下子要我走前面,一下子又要我走後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老和尚說:「你雖然有心修行,但是道心不堅定。感動時就發大願,卻又很快退失道心,這樣進進退退,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成就?
  聽到老和尚這麼說,小沙彌感到很懺悔。當他又生起菩薩心時,老和尚要他走在前面,他就不敢了。他說:「師父,這次我是真正發心,要以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大心大願為道基,一步一步向前精進。」
  老和尚聽了很高興,對小沙彌也起了讚歎、尊重之心,一路上兩人有說有笑地並肩而去。
  世事無常,今日雖平安,明日卻難料,如果發了好願,卻動輒心生退轉,將有限的光陰浪費在猶豫不決上,實在太可惜了!
  很多人都知道要修行,也知道要發大心、立大願;發心立願很簡單,但要恒持道心卻不容易。發了大願也不能驕傲,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要堅定志願、磨練耐心毅力,如此必定能克服難關,成就悲願。

  廣結善緣
  在《本生經》中,有一段佛陀與弟子阿難的過去生因緣——無量劫以前,有位老師父帶著一群小沙彌,在一座古廟裏修行。
  老師父對沙彌們很嚴格,教導他們勿懈怠放逸、虛擲時光。他常叮嚀弟子:「大家要精進於道,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要背誦經文,即使出門托缽,走在路上也要用心背誦。」
  其中有位小沙彌,將師父的話謹記於心、依教奉行。有一天,小沙彌出門托缽,他一面走一面注視著缽,並且琅琅地背誦著經文,專注而入神,竟忘了乞食。
  有位長者看到小沙彌眼睛注視著缽,口中一直背誦經文,十分可愛!於是開門等著小沙彌,可是眼見他一戶戶地走過去而未曾察覺,長者便向前呼喚道:「來!!這位年輕的沙彌,你的缽還是空的,怎麼走過我家門口而不進來呢?
  小沙彌說:「長者,我太專心背誦經文,所以走過頭而不自知!」長者問:「你為何這麼專心,對周圍的境界都沒注意呢?」小沙彌回答:「我的師父要求很嚴格,教我們不能放縱心念;他規定我們每天要背誦很多經文,我怕忘記,所以不停地背。」
  這位長者慈悲地說:「你這麼用功精進,渾然忘我,不如以後我每天供養你滿缽的食物,那你就可以專心背誦,不用再到處托缽了。」從那時開始,這位長者日日月月、持續不斷地供給小沙彌基本的生活所需,小沙彌滿懷感恩,所以更加專一精進,深入經典。
  佛陀說到這裏,就告訴弟子:「當時的小沙彌就是現在的我,而那位長者就是現在的阿難。」佛陀說:「阿難生生世世都護持我,我則引導阿難入正知、正見,這是因為在過去生彼此已結下好因緣!
  由這則故事可知,佛陀教導弟子要時時與人廣結善緣;若能生生世世結好緣,就會減少障礙,並且得到眾人護持。
  求道並不是一直都要遠離人群而修行,在定力穩固之後,必須投入人群、度化眾生。佛陀年少時身為悉達多太子,為了求道而離開皇宮;雖然有一段時間在苦行林中接受磨練、靜修,不過,當他成道之後,還是回歸于群眾,廣度眾生。
  既然我們要學習佛陀的慈心悲懷、利濟有情,就應在日常生活中,守好身、口、意三業,時時觀照自己——心念上是否關愛別人?行為舉止是否有助於人?開口動舌是否常帶給人歡喜、令人心安?唯有處處多用心,方能廣結善緣。
  獵人與老和尚
  從前在一個小山村裏,有一位和尚常常在樹下講經,他苦口婆心地教化村裏的人,必須守持正道、奉行善法。
  村民每天忙著工作,若稍有空閒,一定會到樹下聽經。其中有一位年輕人也時常來聽老和尚說法;但是,他覺得老和尚所講的,總是教人:什麼事應該要去做,什麼事不能做,所以並不很認真聽。
  有一天,老和尚說:「身、口、意三業要依戒而行,守好本分。有五種重要的戒律一定要守持,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
  這位年輕人聽了,認為:這怎麼可能?我若不打獵就無法生活了;而且別人也沒說我打獵不對!要我守「不殺戒」是不可能的。因此,他聽了一會兒就走了。隔天早上他依然故我,背著槍上山打獵。
  他一直守候到黃昏,卻沒有遇到一隻山兔或山鼠,他很失望,心想:奇怪,為什麼今天都沒有獵物出現?當他極度失望時,太陽也將下山了。突然他聽到草堆裏有動靜,仔細一看,原來在大樹下的草叢裏有一隻鹿!
  那只鹿長得很肥大,鹿角很漂亮,鹿毛光澤亮麗,他從來沒見過這麼漂亮的鹿,高興地趕緊拿起獵槍瞄準鹿的頭部。但是,那只鹿卻眼睜睜地注視著獵人,獵人和鹿四目相對甚久。

  他一直沒有開槍,因為狩獵人有一個規矩:不能打已死的動物。獵人注意看著鹿,牠一動也不動,他想:這只鹿是不是真的死了?為何連眼睛都不眨一下?他就走過去看看,但是鹿還是絲毫沒動。他很疑惑,再走近用腳踢那只鹿,鹿被踢了一下,立刻拔腿就跑。
  獵人就趕緊追!追到樹旁邊時,突然看到老和尚坐在樹下;獵人看到老和尚馬上把槍放下,坐在老和尚旁邊問道:「天色已暗,您為什麼還坐在這裏?」老和尚說:「我想死在這裏。」獵人驚訝地問:「您好端端地,為什麼想要死?
  老和尚語重心長地說:「我平時講經是希望大家能去惡從善,能夠戒殺,守好規矩和本分。可是你聽經這麼久了,卻不能牢記於心,那我說了也沒用。既然我的話不能讓人受用,不能達成教育的任務,倒不如死了算了!
  獵人聽了既慚愧又感動,他說:「老和尚,我一直不知道您如此用心良苦,這麼關心我們,實在很對不起您。」
  當時他就折斷槍桿,跪在老和尚面前說:「我以前錯誤的人生就像這支槍一樣完全斷除了,從今天起,我要用心改掉過去的錯誤,請老和尚收我為徒,我要嚴守戒律。」
  老和尚很高興地扶他起來,嘉勉地說:「做人要守本分、守規戒,知過必改,善莫大焉!」於是兩人便一起下山了。獵人果真跟隨老和尚出家,後來也成為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師。
  戒,是保護身心最好的方法。若能守好戒律,就如在暗室得到燈光;像貧人得到寶物一樣。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必須時時刻刻守好規矩,如此才能邁向光明的人生正道。
  老先生與小偷
  學佛要學習自度、度人,「自度」必須時刻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若言行不當或有過失,則必須鞭策自己更用心。
  「度人」必須應機施教,佛陀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人人的心念各不相同,既然不同,就必須因時因地、運用適合眾生根機的方法來化導眾生,使教法深入其心,如此才是妙法!關鍵是必須真正深入眾生的心。
  有一則發生在日本奈良鄉下的故事——在一片廣漠的土地上,有一間孤伶伶的屋子,住著青九郎老先生和他的女兒,在嚴冬的夜裏風雪交加,寒風從屋子牆壁的破洞鑽進屋內。這對父女都睡得很沉,而外面的風雪愈來愈大。
  忽然,小屋的門開了,兩個人躡手躡腳地潛入。他們聽到沉沉的鼾聲,就很安心地四處翻找東西,最後只找到兩包稻米。當他們各自背起一包米向門外走去時,青九郎老先生突然咳了一聲、醒了,他發現門口有人,問道:「是誰啊?」小偷聽到這突然的一問,嚇了一跳,腳沒踩穩就跌倒了。
  老先生看到兩人跌坐在地上,很平靜地說:「外面風雪這麼大,兩位半夜來造訪,趕緊進來喝一杯熱茶吧!」兩個小偷聽了,面面相親,心想:這老先生明知我們是小偷,為何對我們這麼好?分明是個傻瓜!
  老先生又親切地招呼他們說:「進來啊!外面這麼冷,來吧!」小偷以為他是個癡呆老人,於是大搖大擺地走進屋裏。老先生又喚醒女兒,要她燒水泡茶。
  老先生對小偷說:「實在很不好意思,這麼冷的天氣還勞駕你們來到這裏,感恩你們!」小偷聽了覺得莫名其妙,心想:你明明知道我們來偷東西,為何還向我們道歉、感恩呢?
  其中一位就問說:「老先生,你知道我們來這裏做什麼嗎?」老先生說:「知道!但是很抱歉,我雖然有兩分多的田地,可是今年歉收,總共才收了這兩包米。過去欠你們的,原本就應該還,勞駕你們跑這麼遠來拿,真的很感恩你們!

  此時,女兒端著熱騰騰的茶出來了,老先生就說:「天氣很冷,來,喝杯熱茶吧!」兩個小偷打從心裏覺得慚愧,剛才那位又問:「你何時向我們借過東西?
  老先生說:「可能是在過去生吧!如果以前沒有欠債不還,你們也不會在這麼晚的時候來到這裏;而且村裏有那麼多有錢人家,你們卻偏要來這荒蕪之地,可見一定是有其因緣。」
  另一位一直沉默不語的小偷,這時再也忍不住了,他跪下來,並且五體投地說:「真的很慚愧!村裏盛傳老先生是誠懇待人的大好人,而我們卻以為您是傻瓜,實在很慚愧!
  他接著又說:「我也曾想重新做人,但是要從頭開始談何容易!生活都有困難了,如何做善事呢?」老先生說:「我的生活也很困難,可是日子一樣可以過;其實,清貧的生活很舒服,因為心無掛礙、輕安自在,這是最逍遙的人生。」
  老先生這分從內心流露出來的安詳自在,讓這位小偷很感動。他心想:老先生處事泰然,具足定力,而且對清貧的生活如此甘之如飴,內心的修養一定很深厚。於是叩頭禮拜說:「您的品德這麼崇高,我希望能拜您為師,懇請您慈悲接受!」另一位小偷也說:「我也很想學好,請您也收我為徒!
  老先生謙虛地說:「我和你們一樣還在學習中,我們一起來學,相互鞭策鼓勵吧!」由於這兩個人決心改過向善、尊師奉道,所以很恭敬地叩頭,禮拜老先生為師。
  原來青九郎老先生是位佛教徒,平時修行非常用心,待人也很有愛心,所以逆境現前時具足定力,能以智慧和慈悲來觀機逗教,感化了兩個小偷回心向善。這分定力與智慧,來自于平時精勤不懈的自我修養,很值得我們一起來學習。
  染布的譬喻
  佛世時,曾以一則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們來到王舍城托缽。城裏有一條十分熱鬧的街道,販賣著各種生活用具,有打鐵店、制桶店、布店等等。
  當佛陀走到一家染布店時,便靜靜地站在一旁、看染布師傅工作。佛陀很用心地看完整個染布過程後,就繼續再往前走。托完缽回到精舍後,佛陀問弟子們:「今天到城裏托缽,你們有什麼感想嗎?
  有位弟子回答:「城裏好熱鬧!有很多人忙著採購所需要的東西,商人也很熱絡地在賣東西。」
  佛陀又問:「你們看到那麼多人在買賣東西,在這個買賣之間,他們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有位弟子回答:「為了生活。」
  佛陀說:「對!就是為了生活。但是人除了生活之外,還有一項最重要的,那就是心靈。心靈也需要養生的資糧!」
  弟子就問佛陀:「佛陀,到底養生的資糧是什麼呢?」佛陀說:「就是智慧。要讓慧命健康地成長,就不要讓雜質污染了心靈。就像在染布店工作的師傅,雖然他全身因染布而沾上許多顏色,但是他卻很細心地把那些白布照顧得十分潔淨,為的就是要染出一塊好布料。」
  「修行也是一樣。雖然我們身在五濁惡世的複雜社會裏,心仍要保持清淨。萬一我們心像一塊白布被污染、弄髒了,那時候任憑染布師傅的技術再好,也染不出色澤很好的布來。所以,我們要像染布師傅一樣,用心照顧好潔白的布料。」
  總之,「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與世無爭則世安」,如果我們希望凡事都能平靜無波,唯有照顧好自心,別讓「貪、瞋、癡、慢、疑」這五毒污染了我們的心。
  自救救人
  佛陀時代,有位在家修行的居士,平時常常聽聞佛法,所以明白人生的苦、空、無常;他一生守志奉道、淡泊名利,並且能將佛陀的教化力行於日常生活中。
  那時交通不便,必須跋山涉水、穿越沙漠,才能到達其他市集。有一次,居士隨著商隊到外地從事貿易,第一天走到一座山林,當時天色已暗,於是就在山林間紮營過夜。
  居士為了關照眾人的安危與財物,便自動穿上防護衣,在商隊的週邊巡邏,一步步皆心不離佛。他用心地觀想佛陀的教法,並回顧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已依教奉行?是否還有貪、瞋、癡的念頭?
  夜深時分,來了一群山賊!他們拿著棍子、石頭、磚塊等等,準備搶劫商隊。突然看到有人在商隊週邊走來走去,那分莊嚴威儀予人一種堅韌毅力的震
懾。
  山賊遠遠地看著,不敢向前襲擊,心想:稍等一下,等他走累了、睡著了,再來下手。於是,大夥就在遠處觀望,看著他的腳步、一步一步穩健地來回走著。不知不覺中晨曦微現,這群山賊已經沒有機會下手了!
  臨走前山賊們丟下棍子、石頭和磚塊,一哄而散。商隊的人都驚醒了,趕快跑去一探究竟,發現周圍留下許多棍子、石頭……,又看到同行的居士自在地來回巡邏。
  大家不禁打從心底生起恭敬心,紛紛感恩他的守護,他很謙虛地說:「這沒有什麼啊!我只是在生活中守好自己的本分。還好,大家都能平安,真是令人高興!」
  當商隊歸來後,居士虔誠地前往精舍拜見佛陀,並且詳細地報告所遭遇的一切。佛陀說:「對!處人即是利己;自救即是救他。生活中若能守住崗位,顧好己心,人生就會平順、安和。」
  學佛就是要學習去除心念的染汙,遠離人我是非,用清淨的心接受佛法的教化。看!佛陀的在家弟子,以莊重的態度、攝心守意,竟能攝住山賊的心;所以,只要大家能守本分,就能得本事,也就能「自救救人、利人利己。」
  機智的女孩
  從前在某個小地方,常有大蛇出來作怪,當地的人都認為蛇已成精,所以常常祭拜牠,並且每年送一位童女讓牠果腹。
  過了九年,已經有九位童女喪失寶貴的生命,全鄉的人都很煩惱。到了第十年,送童女祭蛇的時間又接過了!但是,哪有為人父母者願意讓女兒去送死?若有人家境窮困,逼不得已要賣女兒,也是痛不欲生啊!
  當時有一戶人家非常貧困,這對父母生了六個女兒,最小的女兒對父親說:「今年是第十年,鄉長一直四處找人選,可以讓我去,這樣就可以得到一些錢來維持家庭生活。我身為女孩不能負擔家計、改善家庭的貧困,所以我願意去。」
  她的父母親再怎麼窮也不肯讓孩子去喂蛇,可是女孩已下定決心,因此就偷偷跑出去。她去找鄉長說:「我自願去蛇洞,但是你必須把錢送去給我父親。」說完,她就往蛇洞的方向走了。
  在這之前,她準備了一些摻了香油的飯團,並且帶一隻狗和她同行。到達蛇洞時,她把香噴噴的飯團放在蛇洞前,不出所料,那條大蛇果然立刻爬出來了!牠一聞到飯香,立刻大口、大口地吞食那些飯團。
  當牠吃得渾然忘我時,那只狗猛然沖身前,咬住大蛇的脖子。儘管大蛇不斷地掙扎,但那只狗還是將牠的脖子緊緊咬住不放。女孩順勢制服了大蛇,結束牠的生命。
  她走進洞內,果真看到九具屍骨。女孩黯然地說:「你們真可憐!不幸都喪命了。」
  她平安地回家後,地方上的人都很敬佩這位女孩,因為她竟然毫髮無傷,甚至還能為地方除害。這消息傳到國王耳裏,他也很敬佩這位奇女子,於是便請她入宮,由於她既有智慧又時常幫助他人,深受國王喜愛,後來還被冊封為皇后。
  這雖然是一則故事,但也是一種教育;面對人群或一切事物時,若恐懼怯弱,抱著逃避的心理就會迷茫。我們在人生道上一定要培養智慧、毅力和果斷力,勇於面對現實,才能克服重重的困難。
  賣魚郎與老鷹
  人能守本分,才能盡本事。就像小鳥飛翔在天空中,歌聲嘹亮而悅耳,增添了大自然的生機,這就是牠們的本分、本事。
  至於人,本分是安分守己,本事是發揮良能為人群服務。但是有些人只想展現本事,卻不知自己的本分,導致人生方向脫序違規,這實在是很可惜的事情!
  有一個小故事——一位年輕人靠著賣魚維生,有一天,他一面吆喝,一面環視四周,注意看是否有人來買魚。突然,一隻老鷹從空中俯衝而下,在他的魚攤咬了一條魚後立刻轉身飛向空中。賣魚郎很生氣地大喊大叫,可是只能無奈地看著老鷹愈飛愈高、愈飛愈遠……

  他氣憤地自言自語:「可惜我沒有翅膀,不能飛上天空,否則一定不放過你!
  那天他回家時,經過一座地藏廟,他就跪在地藏廟前,祈求地藏王菩薩保佑他變成老鷹,能展翅飛翔於天空。從此以後,他每天經過地藏廟都會殷切地祈求。
  一群年輕人看到他天天向菩薩祈求,就很好奇地相互討論,其中一人說:「這位賣魚的人,每天都希望能變成一隻老鷹,可以飛上天空。」另一人就說:「他傻傻地祈求,要求到何時?不如我們來作弄作弄他!」大家交頭接耳,想了一個方法要欺負他。
  第二天,其中一位年輕人先躲在地藏菩薩像的後面;賣魚郎來了,照樣虔誠地祈求、禮拜,這時躲在菩薩像後面的年輕人就說:「你求得這麼虔誠,我要滿你的願,你可以到村內找一棵最高的樹,然後爬到樹上試試看。」
  賣魚郎真的以為是聽到地藏菩薩的指示,非常歡喜地跑進村裏,找到一棵最高的樹,然後爬到樹上,那棵樹實在太高了,他愈往上爬,卻愈覺得擔心。
  他爬上樹頂,向下一看——「哇!這麼高!我真的能飛嗎?」那群年輕人也跟著來了,他們在樹下故意七嘴八舌地喊道:「你們看!樹上好像有一隻大老鷹,不知道牠會不會飛?」「既然是老鷹,一定會飛嘛!
  賣魚郎心裏很高興,他想:我果然已變成一隻老鷹了!既然是老鷹,哪有不會飛的呢?於是展開雙手,擺出展翅欲飛的架勢,從樹頂跳下去。
  可是,怎麼不是向上飛,而是向下墜落?他好怕!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幸好他落在泥漿地上,陷入爛泥巴和水車之中,只受到輕傷。那些年輕人跑過來,幸災樂禍地取笑他,他說:「你們笑什麼?我是兩隻翅膀跌斷了,不是飛不起來啊!
  這故事可以給我們很大的警惕——一個人要守本分,才能盡本事,若只想得到大本事,卻沒有守好本分,盲目地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是非常危險的。學佛的人也是如此,如果心念離開了自己的本分,則修行之路就會很坎坷,煩惱也會很多!
  所以,大家要時刻反省自己的心念、言行是否已偏離本分,如此才能盡本事,充分發揮良能為人群服務。總歸一句話:一定要多用心!

  女神與吉祥草
  佛陀在世時,有位長者非常護持佛陀弘法,並且經常佈施財物,幫助孤苦貧困的人,所以大家尊稱他為「給孤獨長者」。
  當時的社會有明顯的階級之分,奴隸是最低的階級,被稱為「賤民」。給孤獨長者雖然非常富裕、社會地位崇高,但是為人仁厚慈愛,對任何階級的人都一視同仁,他有一位好朋友,就是地位最低的奴隸。
  這位奴隸品行端正,給孤獨長者非常信任他,將財產交給他管理。但長者的親戚朋友都很不以為然,紛紛勸告長者遠離卑賤的奴隸。長者雖然以「人性平等,無貴賤之分」的道理向親友說明,但是他們的階級觀念根深柢固,讓長者感到很困擾,於是就拜訪佛陀,請求指點迷津。
  佛陀讚歎給孤獨長者尊重人性的美德,並告訴長者:他不只此生如此,過去生也是以平等心來待人,佛陀說起長者與那位奴隸在過去生中的一段因緣——
  很久以前,有位國王的皇宮非常莊嚴華麗,庭園裏種植許多珍奇植物。其中,有一叢吉祥草長得茂盛可愛,隨風搖曳、散發清香。還有一棵杏樹枝葉繁茂、樹幹挺直,是庭園中最雄偉高大的樹,因此被人稱為「樹王」。

  有一天,宮裏的人向國王報告,宮廷中一座「獨柱殿」因年代久遠,又只靠一根大柱子支撐,恐有傾倒之虞。於是,國王指派工匠用最好的木料取代原先的柱子。
  工匠在國內四處尋覓都找不到合用的樹木,後來發現只有宮廷中那棵杏樹最適合。雖然這棵杏樹被稱為樹王,國王也很喜愛它,但是獨柱殿是非常珍貴的建築,國王考慮之後,還是決定砍下杏樹。
  古代人相信花草樹木都有神明棲息,因此工匠們就準備了一些水果祭拜杏樹神,並祈禱著:「因為獨柱殿即將傾倒,所以明天不得不將您砍下做成柱子,請您原諒!」說完,拜一拜就回去了。杏樹的樹神是位女神,聽到自己就要被砍倒了,傷心地哭泣不已,其他圍繞四周的樹神也紛紛悲傷歎息,但都想不出辦法來幫助她。
  平常女神對吉祥草神很友善,此時吉祥草神也來安慰女神,說道:「大家光是歎息有什麼用?應該趕緊想辦法來解決危機。」樹神們一向輕視卑微的草神,此時更是不屑地說:「連我們都不知該怎麼辦,你只是個小小的草神,會有什麼辦法?」草神說:「只要用心,一定會想出辦法的。」
  當晚,吉祥草神召集許多蟲子銜土黏在杏樹上,使樹幹到處都是小小的土丘,看來好像長蟲害的樣子。隔天早上,工匠帶人來砍樹時,看到這幅景象,不禁驚呼:「這棵樹怎麼突然變成這樣?被蟲蛀得這麼嚴重,不能再使用了。」於是放棄砍伐杏樹。
  女神感恩地說:「平時樹神們都勸我不要和卑微的草神交往,可是當我有難時,卻只有草神能夠幫助我!
  佛陀說完這個故事後,告訴給孤獨長者:「當時的女神就是如今的你,吉祥草神就是那位奴隸。事有善惡的分別,人無貴賤的區分,你們生生世世相互幫助,結下很好的善緣,要好好珍惜這分友誼。」
  一般人往往以財富、權勢、學歷來判定他人,輕視身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其實,名利權位虛幻無常,都不是人生真正的價值;我們應該以平等心來對待每個人,以真誠的愛心來廣結善緣,這才是有智慧的人生。
  山鼠與狸貓
  佛陀住世時,帶領為數眾多的比丘共同學法修行。某天早上,許多比丘聚在一起,談論一位言行不一的比丘。
  此時佛陀恰巧經過,見大家議論紛紛,便問大家在談些什麼?聽了其中一位比丘的說明後,佛陀告訴大家一則故事——很久以前,有座山裏住著很多山鼠,他們由一隻鼠王領導,早上出去覓食,傍晚回山洞休息,過著規律的生活。
  有一天,一隻狸貓來到這座山,想要在此定居,牠思考著要如何謀生?如何才能天天都有現成的食物?忽然,牠看到一大群山鼠由鼠王帶領列隊進入山洞,於是牠靈機一動,想到一個方法。
  隔天早晨,牠來到山洞對面,縮起三隻腳,只用一隻腳站立,並且面向太陽、張大嘴巴,保持這個姿勢不動。鼠王帶領山鼠們走出山洞,大家看到狸貓姿勢這麼奇怪,都感到很好奇。
  鼠王走到狸貓面前,問狸貓為何如此?狸貓說:「我不忍心增加土地的負擔,所以只用一隻腳站立;面向太陽是在修光明之法,吸收陽光的靈氣;把嘴張開,是因為我只吃風,其他什麼都不吃。」
  鼠王聽了很感動,以為狸貓是有德的修行者,從此以後每天出發覓食前,就先帶領山鼠們向狸貓行禮,傍晚也列隊向狸貓行禮後才進山洞。
  過了一段時間,山鼠們覺得很奇怪,以前大家住的山洞十分擁擠,近來卻覺得空間愈來愈寬敞,是不是山鼠的數目減少了?大家向鼠王提起這件事,鼠王仔細思考,懷疑是狸貓在作怪。
  隔天早晨出門前,鼠王叫大家先走,照常向狸貓行禮,牠自己殿后。狸貓重施故技,要抓最後面的一隻山鼠當食物。鼠王動作很快,一下子就跳走了,並且呼喊所有的山鼠回頭,共同制伏狸貓。鼠王對狸貓說:「你用假造的形態、詐欺的行為謀生,實在是很可恥的事!
  佛陀說完這個故事,告訴比丘們:「當時的狸貓就是現在這位時常欺騙別人的比丘,而鼠王就是我。我生生世世都在教育他,可惜他不肯用心去除惡習,以致一直帶著這種習氣而遭人厭棄。」
  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各人」,自己必須提起毅力來修正習氣,這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像那位比丘雖然與佛陀有緣,但他卻不用心改過,因此依然習氣深重、受人輕視。
  一念心是一顆種子,在心地播下什麼樣的種子,將來就會長成什麼樣的果實。我們一定要積極地培養善念、果斷地去除惡念,福德智慧才能與日俱增,否則生生世世累積惡習,就會煩惱不斷、苦不堪言!
  賣弄聰明的猴子
  有一則小故事——在一座深山裏,有一群猴子,相處得非常和睦,好像一個大家庭般。其中有一隻很精靈的猴子,看起來比其他的猴子還要聰明。
  牠什麼事都想帶頭領導,但是,許多猴子都離牠遠遠的,因為牠很驕傲。這只猴子常常認為:我比你們聰明、精靈,為什麼大家都排斥我?好吧!沒有你們,我也可以生活得很好。於是,牠依然故我,非常驕慢。
  有一天,一個獵人來到山上,遠遠地看到了猴群,於是走向前去。當時所有的猴子都一哄而散,趕緊躲起來,只有那只精靈的猴子在樹上跳來跳去、逗弄獵人,賣弄牠的聰明。
  獵人張開弓箭向牠射去,但是射了好幾箭都射不著。其實,獵人原本無心射殺猴子,但那只猴子卻故意捉弄獵人。獵人被逗弄得怒火中燒,便招喚後面的一群獵人說:「來,我們同時把箭射過去。」
  儘管那只猴子多精靈,最後仍逃不過眾人齊發的箭,結果身中好幾支箭,痛苦地死了。
  這個故事可以讓我們引以為戒,在生活中若群居和睦,就能相安無事;假如認為自己與眾不同,比人家能幹而賣弄小聰明或孤芳自賞,這樣的人生就會很痛苦!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論言語動作或待人接物,都要時時反省,面對每一天的人、事、物,都要很謹慎,方向不能有偏差,因為「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至於開口動舌必須「聲色柔和」,不可誇耀自己的才華或驕傲自滿,若不謹言慎行,往往會招來他人的怨嫌而被人排斥,如此不僅是不快樂的人生,也是失敗的人生。這都是因自己的過失,所招惹的眾怨,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天天照顧好自己的心。
  幼虎與羊
  在日常生活中,環境是培養心性的重要條件,所以,每個人都要審慎地選擇良好的環境去學習。凡事也要能「隨遇而安」,不論遇到何種因緣或在任何環境下,我們都要學習適應,如此,身心才能輕安自在。
  有段譬喻故事——在一處偏僻的山洞中,有只母虎剛產下一隻幼虎。這時不巧有一群獵人經過,看到母虎躺在洞裏,就開槍射殺,並將母虎抬走;幸好當時幼虎躺臥在很隱密的地方,未被獵人發現。
  獵人走速後,有位農夫經過,看到幼虎的身體濕濕的,附近還有一灘血,知道母虎可能被獵人射殺、抓走了,就將幼虎抱回家飼養。他家中正好有只母羊剛生產完,農夫便將幼虎放在羊群中,天天以羊奶喂牠。
  這只幼虎,一直都很溫馴地和羊群生活在一起。有一天,母羊帶著羊群在湖邊吃草,幼虎也跟隨著;當牠低頭要喝水時,忽然驚吼了一聲——連牠自己都被嚇到了,羊群更是嚇得四處奔逃。
  幼虎為什麼會突然大吼一聲?原來牠看到水中有一隻動物,嚇得往後倒退;後來牠伸手撥弄湖水,發現水中那只動物不見了,覺得很奇怪?等湖面平靜時,牠又探頭一看,那只動物又出現了。這時牠才明白:原來那只動物就是自己的影子,也才知道自己不是羊,而是另一種動物。
  我們知道野生的老虎十分兇猛,是肉食性的動物,但因這只幼虎出生後就在羊群中長大,所以牠們可以相安無事、和平共處,這就是受到環境薰陶的影響。
  眾生都有佛性,修行就是要將本性、良能啟發出來;本性被啟發出來之後,就要好好把握,讓本性不斷地成長、明朗,而使過去不好的習氣一一去除,這是修行重要的方法之一。
  火燒笨鳥
  傳說在深山裏,有一座棲息著神仙的湖泊,湖水湛藍清澈,湖邊林木蓊鬱、繁花似錦,景色十分美麗。
  湖邊的林木中,有一棵樹特別高大,枝葉非常茂密,很適合鳥兒築巢安居;一段時間後鳥兒繁殖得愈來愈多,鳥巢占滿了整棵樹。
  由於這棵大樹的樹枝茂盛得延伸至湖面,鳥糞時常掉落湖中,經年累月,整個湖被污染得骯髒混濁,湖神終於大為震怒,湖水翻騰不已,冒出熊熊烈火,想要燒毀這棵樹。
  鳥群中的鳥王趕緊命令所有鳥兒飛離大樹,大部分鳥兒都追隨鳥王飛走了,但是有些鳥兒卻心存僥倖,以為烈火不會持續很久,堅持不肯離開,最後都被大火燒死了。
  凡夫的心態往往剛強傲慢,即使明知何者為是、何者為非,卻依舊縱容自己背道而行,最後必然招致禍患與懊悔;唯有去除任性輕浮的習氣,謙虛地接受人生的真理、生活的教育,才能得到光明與幸福。
  愚癡的牧牛人
  人生的道路長短不一,必定要抱著謹慎的心態,以穩重的腳步向前精進,才能達到我們所要追求的目標。但是,如何才能順暢無礙?如何才能平安地抵達目的地呢?那就要很用心;方向不能偏差。
  如果有一點偏差,就要及時改過,不應只為了一點缺陷就全盤毀棄。我們平時要顧好心念,若犯了錯應立即自我檢討,知過能改就有成功的希望。
  佛經中,有段譬喻——有位愚癡的牧牛人擁有二百五十頭牛。每天都會到一個水草豐足的曠野放牛,讓牛群悠哉遊哉地吃草、喝水。有一天,忽然跑出一隻老虎,咬死了其中的一頭牛;牧牛人萬念俱灰,覺得少了一頭牛,對他來說已經是不完美了。為此,他心中很懊惱,一直耿耿於懷。
  過了幾天,他覺得既然少了一頭牛,已經不是原來的二百五十頭,那其餘的二百四十九頭牛,又有何用呢?於是就將二百四十九頭牛趕落懸崖,牛群就這樣全被他滅殺了。這段經文的譬喻,就好像一個人不小心犯了一點錯後,便覺得自己的慧命已經被污染了,於是就自甘墮落、一錯再錯。
  我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心,人生的方向必須正確,不要有所偏差。凡夫犯錯是難免的,但是最大的錯誤是不肯改過,而且執意再犯;這樣不僅會被他人唾棄,重者還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最悲哀的是,生生世世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報,絕對脫離不了「因緣果報」。
  所以,要能忍一時之苦;遭逢困難時,要用心解決、面對現實人生,不要再有錯誤的行為。人生的道路雖然長短不一,但必須步步踏穩,往正確的方向邁進!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