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5 23:54:50
學習次第 : 進階

《略說般若心經心咒法義》

見悲青增格西 述[1]

法王上次來臺灣弘法時,曾經談過心咒的內容:「得雅他,嗡,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

第一句「得雅他」,是如是、這樣的意思。由於佛陀已經圓滿開悟,在祂熟稔並且極為瞭解地狀況下,說出「是這樣的喔!」。進一步地,此亦說這是唯一之道,非另有其他的路。《般若心經》的「般若」指的是懂空性的智慧。這唯一之道所指引的是,以明白空性走向解脫、成佛這條路。此外,還帶有一般常說的「緣起性空」之意,即「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是這樣的喔!」不同於方才所說:無論三世諸佛、聲聞、獨覺,走的皆是這一條路,並沒有其他的途徑,「緣起性空」談的是法性自己的情況,不是實有的、也不是完全沒有,所以稱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因此這句話有道的意思,其次涵蓋了描述事實本身的狀況。

說這就是道、事實的狀況就是如此,詞句的口氣便帶有自己已經完全了悟的意涵。以《廣論》的講法,一開始會先提及講者的殊勝、法的殊勝,以及如何具備實踐這二者的法。此處所引伸的,便是講者的殊勝。

《廣論》內容不外乎是下士道、中士道與上士道。修行人所修行的內容,或論師的著述,事實上離不開三士道的內容,雖然各自提倡點不大一樣,例如,有提倡念佛、持咒,有諸多不同方式。我們一般人,自己光讀佛經,是看不出其中意趣的,若透過二聖六莊嚴等代表人物,將瞭解彼等所講授的都一致,即解脫、成佛就是唯一之道,懂空性的智慧是唯一的道,除此之外的全為方便法。

「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意為「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努力地往彼岸去,安住於菩提。」

此以「去吧,去吧」(「噶得,噶得」)來描述道次第,因此便有從哪里到哪里的情況,就牽涉到四諦的內涵。我們現在一直沉浸在苦諦之中。被何者所縛?集諦。該往何處去?涅槃之城。用什麼方式去?道諦。所以,「去吧,去吧」便含有四諦的說明。中士道的內容主要說的是四諦,上士道說的也是四諦,只是內容較廣,上士道要聚集更多資糧。這些都可以用「去吧」來說,即現在住在哪里?被誰所縛?因為不能安住在這邊,所以要去向涅槃,以什麼方式去 ?

我們的五取蘊,也就是輪回,經常被視為是快樂的。事實上,我們如同躺在釘床上,沒有舒服之處,又或像是墮於糞坑般,沒有一處不臭。輪回是業跟煩惱所造成的。我們的蘊體為何與心相續綁在一起,丟不開?根本因素雖是無明,直接因素則是貪,即愛取有支中的愛取所惹出的禍。過去曾經提過,要到淨土必須遮止貪。雖然在成阿羅漢前,仍有貪的種子,但是在往生的當下,避開愛取即能往生淨土。因此,把我們綁在輪回的是愛取()。集諦可以分為業跟煩惱二類,業跟煩惱二者之間,煩惱最麻煩,只要有煩惱,就能產生業。煩惱當中,最主要是貪。像《廣論》廣說八苦、六苦等,我們聽了卻產生不了認同感,也都是因為貪。

說到滅諦,三乘懂的都是同一種空自相空,但因福德不同,由空正見所產生的果,就有很大的差別,有小菩提聲聞阿羅漢果、獨覺阿羅漢果、與大菩提佛果。我們沒有正確的三士道的概念時,會將得聲聞菩提、獨覺菩提、佛的菩提,對應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這是錯誤的。或認為自己今年、明年學下士道,待有所進步,後年再成為中士道的修行者,把下士道、中士道二者別別分離,這也是錯誤的。

道諦方面,最主要要說要修什麼道才能離開輪回?通常一講到道,最被提倡的是悲心、菩提心、佈施、持戒等,但是追本溯源,唯一的道是四聖諦中的道,歸結起來,是空正見。為何說空正見是唯一的道?這樣說並不是否認其他的道,而是其他的道之所以會成為道,是來自空正見。[2]

總之,談苦諦時,苦諦的範圍涵蓋情世間、器世間,如桌椅、我們的五蘊等,但對真正的修行人來說,主要針對自己的五蘊來修。只要有了五取蘊,其他的衰事就會來到。集諦有很多內容,但最主要的是貪,使我們墮三界是貪、不想修行的也是貪。道諦則是由空正見方面著手。

簡單地說,般若心咒廣說開來能與《廣論》相結合,怎麼結合?就是先前所說的,「噶得」含有四聖諦的內涵。《廣論》在中士道一節談了四諦,在此之前談了依止師長、聽聞正法、如理修行等,這些也符合「噶得」的內容嗎?資糧道、加行道算是前行,然而更前面需要的是聞與思,經過聞思之後才會踏上資糧道。以聞而言,通常會說導師是世尊,但是現在自己向誰學法,教授者即扮演佛的角色。這部份的內容即是《廣論》道前基礎中依師一節。依止師長之後,不去修也就失去意義,就會成為聞而不修。所修的內容,以空性為要,但是空性的內容深奧難懂,只依靠聽聞,是無法聽懂的,要依靠師長教導才行,因此才會產生依師這部分。又,修出空正見可不是輕而易舉之事,必須很努力地修。要有這樣的毅力,先前必須有無常、苦等想法。以外人的眼光看,密勒日巴在山洞修行很辛苦,可是以密勒日巴自己的角度來看,修行卻是很快樂的一件事。要做到這樣,才有機會證悟空性。以我們現在安逸地略略修法,是沒有辦法有成果的。總之,要修空性,必須先找到師長,從師長處聽聞空性的內容。可是聽聞後就能修嗎?過程中還必須下定決心,這要靠修無常、苦等引發。這便是「噶得」與《廣論》結合的方式。

「去吧」(「噶得」),究竟要往哪里去呢?「去」指的是從此岸到彼岸,站在此岸的是凡夫,即見道位以下者,見道以上則是彼岸。因此,是從這邊去到那邊的意思。「去吧」又包含了真正上路,與尚未上路的二種情況。若未產生任運而起的出離心,事實上是準備上路,還沒真正上路。以我們現在的情況,算是準備上路,若有人產生任運而起的出離心,那算是真正上路了。不過即使是真正上路,也不見得已經抵達彼岸。也就是說,上路與到了彼岸還有一段差距。何時才算抵達彼岸?到三乘的見道才算。為何要到彼岸?無非是怕苦,就像被敵人追殺般,急著逃離,可是剛好越過地界也不算完備,仍必須繼續前進,直到證得菩提才能安住。

以上是整體上的意思。

得雅他,嗡,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3]

「得雅他」意思是如是,其後,應要加一個「嗡」字。但也有人不加「嗡」字,對此便有了討論,若根據龍樹菩薩的解釋應該是要加入。「嗡」代表的是佛的身語意,有此意義。「嗡」字是由「阿」、「喔」、「麻」三字組成,此三字分別代表佛的身語意。此外「嗡」字也代表一切佛法。

接下來的「噶得」講的是資糧道;第二個「噶得」講的是加行道;「巴拉噶得」是見道,「巴拉僧噶得」是修道,「菩提梭哈」是無學道。也就是「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對應的是五道。

五道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問:《廣論》的下士道並不是道,宗喀巴大師為什要講下士道的內容?此處從第一個「噶得」資糧道開始依次說出,並沒有將資糧道之前的聞思含括進去,《般若經》是不是可以講的更廣些?前面解釋「噶得」(「去吧」)時,是從四諦去講。我們被業跟煩惱綁在此岸,所以要到彼岸的涅槃之城。用什麼方式去?用道去。《廣論》是在中士道一節談四諦的內容,其實也可以說下士道的內容講的也是四諦,是較粗略的四諦,上士道則是細微的四諦。下士道的三惡趣苦這部份類似講苦諦,十惡業道是下士道的集諦,暇滿人身是下士道的滅諦,十善業道是下士道的道諦。而上士道的部分,就可以把菩提心等內容拉進來看,上士道的集諦是所知障。像這樣,是不是也可以將資糧道前的聞思等也納進來講?答案是不能。

過去比丘戒有十種傳法,目前只能用四羯磨。像佛陀傳戒時,只說一聲「來吧」,也是傳戒的方式之一。「來吧」意味不要待在彼岸,來到我這裏的此岸涅槃的此岸。我們要去的方向一定是涅槃,出離輪回、追求涅槃是一樣的意思。雖然說下士道是粗的四聖諦,但這就如同洋娃娃一樣,洋娃娃不是真的娃娃。下士道說的是有暇滿人身,之後才有機會修行,這些都是對的,但是終究仍舊在輪回。故「去吧」,不可以涵蓋下士道。

那麼,《般若經》是大乘佛典,是不是去的地方只有佛果,其他什麼都不談?也不是如此,《般若經》也涵蓋聲聞與獨覺的菩提。《般若經》直接引導的是大乘行者,間接引導的則有聲聞、獨覺行者。因為《般若經》引導這三類所化有情,所以偈頌所涵蓋的範圍也一樣。

總之,《般若經》最終目標是佛果,但是此處所談的並非最終。「去吧」,要去哪里?去菩提。哪個菩提?三個菩提。可不可以以下士道的概念說「去吧」是往善趣?不可以。即不能無限擴充到三士道,但也不局限在佛果。

我們現在沒有任運而起的出離心,一旦有了任運而起的出離心,即入資糧道。此時所有的聞思、對空性、止觀等一切努力,都會成為道。五道是針對空性方面去區分。努力聞思空性,還沒到修而成慧,是資糧道的階段。對空性達止觀雙運,是加行道。資糧道與加行道,可以用鑽木取火來譬喻。當火尚未真正燃燒起來,就不是火。當火真正地燃起來,就好象見道;在火產生之前,必須先歷經將木頭摩擦生熱的過程,這是加行道;更前則必須先尋找、搜集木頭,在這階段毫無熱度可言,這為資糧道。如同有了火拼不代表有飯吃,為了斷除煩惱還是要修,所以之後是修道,最後是無學道。

說五道是針對空性方面去區分,從加行道以上都能談得上去,加行道有暖、頂、忍、世第一法,這些的區分與空性的深入度有關;見道時是現證空性;見道之後仍繼續修,也跟空性有關。但是資糧道與空性有何關聯?資糧道又不是從對空性的瞭解程度區分的,因此,以空正見做為五道的區分標準是否過於勉強?

清楚瞭解空性,不見得已經現證空性。什麼是現證?像我的眼睛看到地板,這就是現證,也就是現前所看到。現前看到空性即為現證。在談奢摩他章時,我們說過,修止時,對所緣境要清楚、有力。清楚、有力的看到空性,不見得像親眼所見般,二者仍是有差距。加行道時,是以止觀看到空性,若以清楚度來看,可說對空性已達清楚、有力;但是若要像親眼看到桌子般清楚地見到空性,是見道才行。對空性達止觀雙運時進入加行道,在此之前要做些什麼?要聽聞空性方面的法,並以空性為所緣,勤修止觀。因此,資糧道之「資糧」,即清楚空性的資糧,「資糧」之名也是針對空性而說出的。

次說「巴拉噶得」。我們大都能知道此岸、彼岸的意思。一條河流有此岸與彼岸,一座山也有此岸與彼岸,幾乎任何東西都能劃分此岸與彼岸,以桌子為例,中間畫一條分隔線做為左右的分野,線條以左都是左邊,線條以右都是右邊。雖然已經上路,只要沒跨過中間線就不能算是到彼岸,現證空性即這條中間線。這邊的說法,此岸是指加行道以下,彼岸是指見道以上,所以見道、修道、無學道以上都算是彼岸。但是對此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有說只有佛地才是彼岸,例如宗喀巴大師、法幢法師等多數大師都說佛地才是彼岸。陳那菩薩解釋無著菩薩的論述時,也說佛的無二慧才是彼岸。也就是,《般若經》的注釋中,有人說佛的無二慧才是彼岸,也有人說:佛的無二慧是彼岸中的主要彼岸,次要彼岸則是見道、修道。也有人說是見道、修道、無學道是彼岸。沙拉的說法是佛的無二慧是彼岸。

許多人學佛,學了一陣子,會覺得佛法很好,卻又有學不到什麼的感覺。或是學《廣論》三、五年,認為起不了什麼作用,應該要學其他的法。其實佛法要真正產生力量,是從見道開始。見道時就能說「永不墮惡趣」、「法像藥,能治輪回的病」、「法如光明,能驅逐輪回的黑暗」等;資糧道、加行道時雖然已有了任運而起的出離心,但是對輪回仍莫可奈何。又如談到三寶,得到見道位以上者,不論是出家人或在家人,都稱為僧寶。像這樣說到「寶」、「光明」與「藥」等,都是從見道談起,因為從那時開始才沒有黑暗、才沒有輪回的病。有些人虔誠地學佛,學了很久,遇到生病等逆緣,就會說「學佛還不是這樣」,其實話不能這麼說,除非到了見道,佛法還是產生不了力量,才可以講這種話。

五道中會區分出信解與勝義二類。見道之後,三寶的好就如同親眼所見;見道之前,都是信解。所謂信解,像我們會說要先觀想皈依境,然後對其生起強烈的信解心,這樣的修法稱為信解修。也就是說自己沒有真正看到,是自己觀想三寶。從見道開始,因為已經現證空性,所以再也不會對三寶的種種功德、解脫道的合理性、業果的內容產生任何疑惑。因此見道以上是正確、無誤,也是殊勝的。反過來說,資糧道、加行道就稱為信解道。因此,五道中,資糧道、加行道是信解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是勝義道。

「巴拉噶得」中「巴拉」有正的意思,即不是錯誤的、不欺狂、不錯亂。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有勝義的意思。亦即,字面上有正的意思,也有勝的意思。一個凡夫認真學習佛法,在資糧道之前也能瞭解空性,這也是一種正,但若說到無分別地現證空性,那就只有見道才會有。在見道前,懂空性都帶有世俗的戲論。總之,因為有現證空性的智慧,所以說是正,因為遠離凡夫地,所以說勝。

所謂聖人,是見道位以上行者。《俱舍論》說「見諦無能引」,意思是現證了空性後,就不會再造能引業。這並不是說不會造一般的業,但是因為將所見視為幻化,因此所造的新業已不再引其入輪回,而我們卻辦不到。這如同小孩玩沙,小孩可以玩得很投入,當沙堆成的房子等被推倒時,還會當真似地哭鬧,但是對大人而言,那不過是遊戲罷了,不會當真,凡夫與聖人的見行,類似於此。

 

「得雅他,嗡,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這裏是《般若心經》的咒,是屬於密或顯?答案是密。並非所有的咒皆為密續,但此咒屬於密續。所依據的來源很多,主要是龍樹菩薩是以無上密續的觀點做解釋,因此,般若心咒可以與無上密續相結合。另外也有配合瑜伽部的解釋。一般而言,顯、密不能混合在一起講,這是講佛法的規矩。《般若心經》屬於顯法,其中出現密續的咒,這不是很奇怪嗎?事實上,二者配合的目的是為了引導有情。讀佛經時,有些地方看得懂,有些地方讀起來,卻感到與整體文意似有出入,不太吻合。若想真正瞭解它的意思,只能從密續中找答案,而知佛語不相衝突。有很多佛經的內文會出現一、二句屬於密續的情況,此處亦不例外。

總之,《般若經》講的是究竟一乘,雖然無論是《般若八千頌》、《般若二萬五千頌》、或《般若十萬頌》,字面上有提到三乘的句子,但這不代表講的是究竟三乘,整部經講的是究竟一乘。在解釋《般若經》時,必須以顯法的角度解釋,但是如果遇到利根的弟子,給予顯法的解釋仍不能滿足他,便會以密續的角度來回答。以前常說《般若經》顯義說的是空性、隱義說的是道次第。今或可說直接義、間接義與隱藏義。直接義就字面所解釋的意思,間接義是透過字面推論而得到的,文字字面沒有直接表達出來,隱藏義為暗藏的字裏行間,無法透過推論,唯有作者說出來才能被瞭解的意思。一般而言,多數是用到顯義、隱義,即直接義與間接義,而不太會用到隱藏義。以般若心咒來說,直接義是空正見、道次第,因為是針對空性達到何種程度進入加行道、見道等,間接義是空性,至於密續的部份是隱藏義。

(2010年編校)
--------------------------------------------------------------------------------

[1] 本文依上課教授編寫而成。

[2] 問:為什麼空正見是唯一的道?說空正見是唯一的道,但是修共下士道時還不懂空性,修的是其他法類,這樣能說空正見是唯一的道嗎?

  答:佛陀的教法真正要引導的是解脫、成佛,而唯一能達成這個目標的,就只有現證空性的智慧。道包含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但《俱舍論》有說,無學道不是道,資糧道、加行道不是道,只有見道與修道才是道。這是因為是資糧道、加行道仍在輪回,沒有能力走向涅槃之城,要走向涅槃勢必需要有現證空性的智慧,再者透過現證空性的智慧斷除煩惱。也就是,一方面要悟,另一方面是斷,資糧道、加行道,既沒有悟,也沒有斷,所以不是道。見道,雖然尚未完全斷除煩惱,但是因為有斷的內容,所以是道,修道更不在話下。至於無學道,因為已經斷盡煩惱,因此也不能說是道。這是《大毗婆沙論》、《俱舍論》的說法。一般的說法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都是道。這樣的說法,也不是否定《俱舍論》。真正斷煩惱、證悟法性的是見道、修道,可是資糧道與加行道是培育見道的前行,就像落下的刀有殺傷力,是因為先前持刀高舉手臂,有前面的動作存在,因此,前行的資糧道、加行道也是道。斷盡煩惱,安住涅槃,不會衰退,這樣的功能是無學道才有,因此無學道也是道。因為現證空性的道才是唯一,因此前行資糧道、加行道,與後行無學道也是道。

  任運而起的菩提心、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是道。任運而起的菩提心才是菩提心,其他不稱做菩提心,同樣地,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才是出離心,這個從《廣論》的字面看不出。今生與來世中,將百分之六十的心力放在求來世,以這樣的心態攝受所行,不論是皈依、深信業果或其他,都會是下士道。在輪回與涅槃中,有百分之六十的心力在追求解脫,具備這樣任運而起的出離心,即入中士道,以由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所攝受的道,是中士道。若為任運而起的菩提心所攝受,則會是上士道。總之,菩提心、出離心是道,為什麼?因為它是由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所攝受的。是否是道,全看有無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攝受。但是佛典當中,常常會說「空正見是唯一的道」,這是從道的心要來說,描述的重點是,空正見是最重要的修持內容,其他的道,都要搭配空正見、為了空正見的發展才去修的,就如《入行論》所說:「一切諸支分,悉為般若說。」

[3] 舊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埵。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