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1/12 08:11:51
學習次第 : 進階

隨念三寶經

  法尊法師譯

  一、加倍咒:(三遍)

  嗡桑巴RA桑巴RA、波瑪納薩RA、瑪哈臧巴瓦吽帕的所哈。

  二、皈依:(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三、發心:(三遍)

  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愉悅!

  願諸眾生永離貪嗔之心、住平等舍!

  四、隨念三寶經正文:

  頂禮一切智智尊!

  如是佛陀薄伽梵者,謂: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諸如來者,是福等流,善根無盡。安忍莊嚴,福藏根本,妙好間飾,眾相花敷,行境相順,見無違逆。信解歡喜,慧無能勝,力無能屈。諸有情師,諸菩薩父,眾聖者王,往涅槃城者之商主。妙智無量,辯才難思,語言清淨,音聲和美;觀身無厭,身無與等。不染諸欲,不染眾色,不染無色。解脫眾苦,善脫諸蘊,不成諸界,防護諸處。永斷諸結,脫離熱惱,解脫愛染,越眾瀑流。妙智圓滿;住去、來、今諸佛世尊所有妙智;不住涅槃,住真實際。安住遍現一切有情之地。是為如來正智殊勝功德。

  正法者,謂:善說梵行。初善、中善、後善。義妙、文巧。純一、圓滿、清淨、鮮白。佛、薄伽梵,善說法律。正得,無病,時無間斷。極善安立,見者不空,智者各別內證。法律善顯。決定出離,趣大菩提。無有違逆,成就和順;具足依止,斷流轉道。

  聖僧者,謂:正行、應理行、質直行、和敬行。所應禮敬,所應合掌。清淨功德,淨諸信施。所應惠施,普應惠施。

  五、念誦蓮花生大師心咒:

  嗡阿吽班匝格熱貝瑪思德吽

  六、發願回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生生世世不離師,恒時享用勝法樂,

  圓滿地道功德已,唯願速得金剛持。

  目 錄

  皈依利益…………………………………………………………9

  隨念聖三寶經注疏………………………………………………24

  甲一、名義………………………………………………………24

  甲二、譯禮………………………………………………………24

  甲三、正文………………………………………………………25

  乙一、隨念佛寶之功德………………………………………25

  丙一、略述導師功德……………………………………25

  丙二、廣述因與果………………………………………31

  丁一、利他於世間現相………………………………31

  戊一、如何顯現……………………………………31

  戊二、成辦事業……………………………………36

  己一、佛前晉見別講…………………………36

  己二、概述……………………………………43

  庚一、堪任有情導師………………………43

  辛一、略說………………………………43

  辛二、廣述………………………………44

  庚二、現導師事業之相……………………45

  辛一、顯佛意業…………………………45

  辛二、顯佛語業…………………………46

  辛三、顯佛身業…………………………47

  丁二、自利斷證圓滿相………………………………47

  戊一、斷圓滿相……………………………………47

  己一、佛於輪回無染…………………………47

  己二、自性超越世間…………………………48

  庚一、超越痛苦之果………………………48

  辛一、略說………………………………48

  辛二、廣述………………………………48

  庚二、超越集諦之因………………………49

  戊二、證圓滿………………………………………50

  己一、體相……………………………………50

  庚一、廣大方面……………………………50

  庚二、甚深方面……………………………50

  己二、功德……………………………………50

  己三、作用……………………………………51

  丙三、攝義………………………………………………51

  乙二、隨念法寶之功德………………………………………54

  丙一、略說………………………………………………54

  丙二、廣述………………………………………………57

  丁一、所取殊勝………………………………………57

  戊一、略說…………………………………………57

  戊二、廣述…………………………………………58

  己一、遠離過失………………………………58

  己二、具備功德………………………………59

  丁二、究竟依託………………………………………60

  戊一、略說…………………………………………60

  戊二、廣說…………………………………………61

  乙三、隨念僧寶之功德………………………………………69

  丙一、闡述僧寶功德……………………………………69

  丁一、相續清淨………………………………………69

  丁二、勝田功德………………………………………70

  丙二、因具功德勝贊無上福田…………………………71

  甲四、後義………………………………………………………73

  皈依學處…………………………………………………………75

  憧憬偈文…………………………………………………………78

  隨念三寶經注疏——吉祥妙音

  益西彭措堪布 著

  頂禮上師曼殊師利!

  具大慈悲法中王,一切種智引導師,

  福慧功德勝海深,諸佛如來我敬禮。

  清淨遠離貪欲塵,善能解脫惡趣道,

  最勝無上真實諦,寂靜妙法我敬禮。

  己知宣說令他解,善能住於諸學處,

  具諸功德勝福田,於諸僧伽我敬禮。

  皈命三寶之弟子,至心頂禮祈賜佑,

  禳災增福灑甘露,願此注疏利眾生。

  為一切眾生皈依三寶,憶念三寶功德,獲得暫時與究竟利樂而發無上菩提心!

  凡是皈依三寶的弟子,不論學修何宗何派,都應淨心正意,隨時隨地憶念佛法僧三寶功德,培養自己對三寶虔誠信敬之心,鞏固與加深對三寶的認知與確信,將身語意無一不融入於佛法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安樂八正道之中。在佛法僧三寶無量功德的感染與薰陶之下,滋長善法欲,精進勇猛學修佛法,自利利他,成就佛道--這才是三寶弟子的信、願、行、果。

  另外,為了能使更多眾生趨入解脫之道,架起引導的橋樑,使其解除疑惑,了知三寶功德,剷除思想中的彷徨與迷茫,獲得真理與安樂……

  無邊世間大海中,自他一切有情美好的希盼,純粹都是為了謀求幸福歡樂。現代社會,整個世界都浸染於西方科學文明的氛圍中,隨之就出現了以科學方式思維、工作和生活的人們。他們以物質領域創新,提高人類物質生活水準的方式,來展現自我價值的存在,並以獲得超級物質與情趣的享受,當作一生中生命的目標。為什麼不說精神享受,而是以情趣享受來代替?因為現代人追求的所謂精神享受其實只是挖空心思在自我小圈子內,人為扭曲地構造暫時性的情趣而已,諸如生日派對、聯誼會、回歸大自然等等……從根本上來說,現代人已失去精神內含,也就更談不上什麼充滿活力具有永恆價值的精神生活、精神歸宿!

  佛教並不認為物質生活舒適,就是人生目的。它只是達到更崇高目標的條件。佛陀提醒人們,物質與經濟方面的樂趣,比起由善良無過失的生活所生起的精神樂趣來,尚不及後者的十六分之一。

  有人問佛,為什麼他的弟子們,過著簡單平靜的生活,每天過午不食,卻如此神情煥發?佛說:"他們不悔既往,不冥索將來。他們生活在現前的世間中,因此他們都神采奕奕。愚蠢的人又冥索未來又追悔過去,就象碧綠的蘆草在驕陽中被刈斷一般,一下子就枯萎了。"

  聰明的現代人,在生、老、病、死的人生旅途中,幸福歡樂總是令人感到那麼稀少、短暫,而憂、戚、哀、痛卻經常在身邊如魔鬼般徘徊……佛醒示人們:"病有兩種。哪兩種呢?就是身體的病和心中之病。有人可以一年、兩年、甚至一百年、一百多年肉體都不生病。但是世間除了心無染著的人(除了阿羅漢等聖者以外),心的方面能有片刻不生病的人,那真是稀有難得的呀!……"對此,有頭腦的人不能不多予思考,面對人生的美麗與哀愁,我們內心世界失去的總比欲想獲得的多!

  當然,身為現代人的確不能盲信。而應依靠自我理智分析甄別加以抉擇--佛告訴人們,不要盲從於我的說教,要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

  在眾生依賴、生存的這個世界,前因後果,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之間,苦樂舍受遷變,輾轉不定。森羅萬象的輪回景像,仿若描繪斑斕多彩的圖畫--對此,應當善加思維。若能仔細斟酌,就會知曉,輪回更變,倒象在一鍋沸騰的開水中,煮著上下翻滾的酥油大米--尊貴卑賤,興旺衰敗,痛苦安樂等等……一切的一切,一概沉浮起落,猶如瞬間變幻的戲劇,漂泊如電。在人世間,即使用人生中相依為命同甘共苦的家庭觀念去抵禦慘澹生命輪回的漩渦,也是那樣脆弱無助,無濟於事。《文殊遊戲經》中雲:"父母難作皈依處,妻女親屬亦不能,彼等終將舍汝去,隨彼意樂他方行。"

  進而言之,因被無明欺騙迷惑,心識暗鈍,假使被強迫趨入福善之業,自己亦並非心甘情願,而是不自覺地趨入惡業方面。正是由於宿世串習力暗地作怪,也就有鴨奔池塘,鷹赴屍林的情形了。

  不僅如此,正因無明在搗鬼,欲想獲得幸福歡樂也就變得如登天之難。而且,隨著痛苦加劇,也就與聖者之路背道而馳……這樣,輪回的怪圈,也就變得無始無終,遙遙無期。如是應該審察明思!

  痛苦是巨大而漫長的。在身臨其境中,對於那些曾經作過自己母親量如虛空般的眾生--他們應當依靠什麼皈依處,才能從一切痛苦衰亡的深淵中被救脫出來呢?具有智慧的人們,不禁要陷入深深地思索之中……

  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徹底消除輪回痛苦的方法到底誰能知道?迫切救度眾生的慈悲心究竟何人具足?真正具備救度能力與事業的又是誰呢?《瑜伽師地論》中提醒人們:"一、其所皈依之物件,必須自身已斷盡一切煩惱眾苦;若自未出苦,不能度他出苦。二、要於一切度生方便皆得善巧;倘僅自解脫,而不知隨順機宜宣諸法要,縱皈依他,亦不能度人出苦海。三、要具足大悲心,見有情受苦甚於己受,不暇休息;若無大悲心,縱有度生方便,因見眾生難調難伏,或因時間長遠便生疲厭,不肯利人;縱皈依他,也難得其慈悲攝受……"在反復思考過程中,對於梵天、帝釋天和淡黃師(數論派祖師)等方面不存嗔恨偏見,對於出有壞佛陀也不生貪戀希求--以平等之心,作出合理判別:何者能從根本上解救苦難有情,那就應該理所當然地皈依他!

  不妨用事勢理去分析衡量,雖然現在對我們來講釋迦王已遙不可見,但他所宣講示範的正道,用三量之理去觀察是正確的。這一正道的確是斬斷世間輪回之根的真實方便,毫無謬誤。再用推理而知,這一方便,釋迦牟尼佛必然已親知親證。並且,將此法示導眾生,亦已具足慈悲之心。這一方便,充分顯示了能從根本上解救世間有情的無限威力……是的,只有出有壞佛陀智悲力三者皆然具備,從而生起理念與信心!

  循著依怙主--佛陀所宣教法的光輝,我們可以用無垢的智慧去分析辨別!茫茫三界輪回之苦,並非無因無緣而生。如果是無因無緣而生,就定會存在恒有與恒無的過失。同樣,也不是外道所承認的大自在天常法等非因產生,因為因與果必有內在聯繫,不相混亂……如此等等,上述觀點已不攻自破。看來,一切萬法,唯然都是因緣緣起聚集的顯現而已。假如並非依因緣緣起而生,那就如同石女兒一般,無有顯現而眼見了!

  通過正量了知,的確存在著剷除痛苦之道。而所謂損害有情即是法的邪道,所謂為淨除業障依靠五火等的非道--此類怪論邪說,皆與世間輪回之根本因並未相違。只有能夠徹底掘除一切世間輪回無明之種的本然無我空性才是正道。經中雲:"諸遭怖畏人,多歸依山林,亦歸諸園囿,歸所供樹木。其歸非尊勝,其歸非第一,雖依其依處,不能脫眾苦。若時有歸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諸苦。八支聖道樂,當趣般涅槃,以智慧觀見,諸四聖諦理,此歸為尊勝。此歸是第一,由歸此歸處,能解脫眾苦。"

  從客觀立場出發,人們的智慧和知識,無論如何進步或廣大,都絕不能超過佛的知見和境界。換句話說,我們不能在"正統佛法"以外更能發現什麼新奇的東西。現今科學無論怎樣發展,也僅僅可以作為佛法各類觀點的新型注腳而已。例如,可以用科學、心理學,甚至社會學來闡明自性空的道理。亦可用近代實驗心理學之種種資料及深度心理學的觀察法,來詮釋業感緣起。此類研究已在西方眾多佛學家和學者中展開。

  通過以上系統性的理論觀察,亦可引鑒借助其他比較推理,自然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出有壞佛陀,是人們希求解脫輪回之苦的唯一依怙,其教法是唯一的津梁,諸僧伽是無上福田,亦是解脫路上的摯友親伴--我們應當確信無疑,應當時時刻刻不忘三寶,隨念皈依處--三寶之功德。《讚頌韻文論》中雲:"安住無邊底,生死大海中,貪等極暴惡,大鯨嚼其身,今當皈依誰?若誰一切過,畢竟皆永無,若一切時空,一切德依處。設是有心者,即應皈依此,贊此恭敬此,應住其聖教。"《涅槃經》中雲:"若人皈依於三寶,必能解脫諸怖畏。"

  在聽到惡趣輪回的痛苦後,應當生起希冀擺脫之心;在聽到善趣與解脫的安樂後,應當生起希冀獲得之心;在聞到三寶殊勝無比的功德後,應當生起希冀皈依隨念之心;在現見罪業過患無窮後,應當生起希冀斷除之心……這才是智者明智的選擇。一位智者說:"所有的哀愁與痛苦,有一天,都能被咀嚼、被紀念、被轉化、被昇華,成為生命中的大愛。"

  在作出一心向善,皈命三寶的選擇當下,十方諸佛菩薩隨喜讚歎,並默默地祈禱祝福。《彌勒所問本願經》中雲:"彌勒大士善權方便,安樂之行,得致無上正真之道。晝夜六時,正衣束體,下膝著地,向于上方說此偈言,我悔一切過,勸助眾入道,皈命禮諸佛,令得無上慧。"

  經中雲:"無信心之人,不生諸善法,如種被火焚,青芽豈能生?"雖然三寶具有不可思議的悲心與加持,但要想使之融入自相續,唯一依賴自己的信心和恭敬心。因此,如果自己具有上品的信心與恭敬心,那麼所得到上師三寶的悲憫與加持也是上等的;若具有中品的信心與恭敬心,則所得的悲憫與加持也是中等的;假如只具有下品的信心與恭敬心,就只能獲得少許的加持與悲憫;如果根本沒有信心和恭敬心,那麼不可能得到上師三寶的悲憫與加持。若自己無有信心,則遇到真佛攝受也無濟於事。

  無著菩薩說:"信有三種形態:一、完全而堅定地確信某一事物的存在。二、見功德生起寧靜的喜悅。三、欲達成某一目的的深願。本書所注解的目的屬於後二項範疇。因為智者見到三寶功德,不能不生喜,不能不親近,不能不皈依,不能不獲取--也就令本人生起歡欣而共同趨於暫時與究竟的利樂。誠所謂,"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無死鼓音陀羅尼經》中雲:"佛世尊難思,正法亦難思,聖僧不思議,諸信不思議。"皈依三寶之功德利益,略說有八種:

  (一)、常遇佛法,趨入內道。

  佛法住世,曠劫難遇。今作皈依,已為生生世世結下值遇佛法,趣入正道之緣。《大悲經》中雲:"佛告阿難,若有眾生於諸佛所,一發信心,種少善根,終不敗亡。假使久遠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彼一善根,必得涅槃。如一滴水,投入大海,雖經久遠,終無虧損。"

  (二)、昔作惡業,皆悉清淨。

  為了遠離痛苦,清淨罪業,應當投身歸命,誠心祈禱,必得三寶威力加被,激發善根。猶如塵鏡經於擦拭才得光耀。《大集經》中雲:"百年垢衣,可於一日浣令鮮淨。如是百劫中,所集諸不善業,以佛法力故,善願思維,可於一日一時,盡能消滅。"再者,現今社會,人心不古,惡法叢生,若不祈禱三寶,則為外境所轉。自己智慧淺薄,無有正見,心被誘惑,即使剛剛積聚的點滴之善,也容易轉成惡業。因此,應當了知,今生斷除不善業也是沒有比皈依三寶、憶念功德和誠心祈禱更殊勝的方法了。

  (三)、不墮惡趣。

  《涅槃經》中雲:"雖得梵天之身,乃至生非想非非想天,命終之時,還墮三惡道中。"《法句經》中有則故事說,曾有位帝釋天王,因五德離身,自知命盡。用神通觀察,知道將墮入於驢胎,因而憂苦萬分。他暗自揣思:在三界之中,唯有佛陀能濟度厄難。便急忙來至佛前,稽首伏地,至心皈依三寶。在他暗念皈依佛法僧後的瞬間,神識已入母驢腹中。然而,母驢踏壞主人家中器物,主人一怒之下用棍杖責打它,帝釋神識又從母驢身中出來,重新現生天帝之身。佛陀讚歎道:"善哉!你能於隕命之際,歸命三寶,免墮惡趣,值得稱歎!"佛遂為帝釋開示佛法,帝釋得證須陀洹果位。

  (四)、獲無量善神庇佑,不為人與非人等障礙所損。

  佛陀曾經說過,只要有人誠心皈依三寶,便有四王天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隨身護持,可使三寶弟子辟除邪惡,出入無畏。

  法王晉美彭措曾經為四眾弟子講了獲三寶庇佑,免除命難的兩則感人故事。在年輕時,法王出外參學。在一處深山老林中,突然遇到了一夥強盜。他們揮舞刀槍,恐嚇法王,不僅要留下身上的錢物,而且還要殺死他。法王面對眼前突如其來的災禍,鎮定地向強盜們說道:"你們慈悲一下,能否給我五分鐘時間,我辦點小事,到時殺我也不遲!"強盜們嚷著:"那哪行!要知道,你的命掌握在我們手裏!"法王以商量的口吻對他們說:"你們看,我真的有點小事,給三分鐘時間也可以,錢物都給你們,我的命不是早就在你們手上嗎?"一個強盜勉強說道:"好好好!就三分鐘!"

  法王正心定念,恭敬合掌,虔誠祈禱阿彌陀佛……時間一秒一秒無聲地流逝,林中的小鳥們也都停止了往日的鳴叫,山谷中一片寧寂,空氣仿佛凝固了……也真怪,那些強盜們身不由己地向森林中走去……法王向著他們遠去的背影祈禱祝福!

  一次,在群山環繞之中,年輕的法王來到一座高山的頂巔。山崖下是一片碧綠的水波。忽然,法王從幾百米高的山頂墜下。在空中,法王默默祈禱阿彌陀佛……飄飄然,輕落水面,清涼沐浴,隨水漂浮……

  在經典與許多前輩大德的授記中,明確指出法王晉美彭措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可是,為了度化有情,於命難之際臨危不懼,一心祈禱三寶護佑,為四眾弟子顯示了聖者的風範。

  論中雲:"無論身處山林曠野,還是遇到官法刑難,只要隨念三寶功德和佛菩薩名號,恐怖即滅。因此,皈依三寶,救護不虛。"古德雲:"山有玉,則草木潤。泉有龍,則水不竭。住處有三寶,則善根增長,免除災厄。"

  《法苑珠林》中記載了一則啟迪人心的故事。晉朝時,有個人名叫劉度,他的家鄉有著成千的住戶。整座城鎮的人們都皈依三寶信奉佛法,經常供養僧眾。當時正逢兵荒馬亂,有許多境外災民湧入城內。他們善心相助慈悲救濟。

  隨後追殺而來的主將大怒,以為這座城鎮的人留住逃民是與其作對,發誓要血洗全城。劉度面對即將到來的血腥之難,就帶領城中老少眾人,向三寶禱告,誠誦觀世音菩薩聖號。不久,在三寶總集之化身--觀世音菩薩的護佑下,在主將的庭院中,從天降下一物,纏繞在房屋簷柱上。主將一看,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不禁驚恐萬分,轉而大喜……這樣,全城老少免於塗炭。由於獲得三寶庇佑,感召了其他鄉鎮邑鄰,人們紛紛皈依三寶。

  在學修佛法過程中,不能把製造違緣之人當作水火不相共容的怨敵對待。法王晉美彭措開示說:"對於三界有情,無論何者,都不要分別其善惡。對於國家與國家之間,也不要好壞取捨。民族之間要平等相待。佛曾經警示弟子們說,'凡是皈依法寶的人,對待任一眾生,哪怕僅是其一根汗毛,都不要損害。只有心不存惡念,才能獲得清淨修法的機緣和佛法的加持力。'"因此,修行之人不能對待怨敵"橫眉冷對千夫指",而應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心態,感謝他們提供了一次修習安忍、消除業緣的絕好機會。暫時的違緣逆境,暫時的威脅強迫,可以使修行人最終能遠離長期被輪回繩索所束縛、不能得以解脫等一切痛苦的根源,而獲得自在。全知法王無垢光尊者說:"遭受損害遇正法,獲解脫道害恩大;痛苦憂傷遇正法,得永樂故苦恩大;非人損惱遇正法,得無畏故魔恩大;遭人忿恨遇正法,得利樂故敵恩大;因猛惡緣遇正法,獲無變道惡恩大;他人勸勉遇正法,獲真實義勸恩大。平等報恩善回向。"因此,應當以清淨心,在虔誠祈禱上師三寶加被的同時,亦應將帶來違緣之人視為自己往昔生生世世的父母,共懺罪業,祝願他們藉此因緣,早日皈信三寶,共獲輪回解脫之果。《大毗婆沙論》中雲:"若人於一時,對十方佛前,代為一切眾生修行五悔(懺悔、勸請、隨喜、回向、發願),其功德若有形量者,三千大千世界著不能盡。"

  在違緣逆境面前,唯一仰賴的只有上師三寶。上師三寶猶如慈母,雙眸淌下關懷愛護的暖流,撫潤眾生的心田,盼望我們於風雨飄搖中速得解脫安詳。上師三寶猶如嚴父,雙眸淌下庇佑警示的清涼,熄滅有情的熱惱,盼望我們於蹉跎歲月中速獲無畏自在。

  是的,對於三寶應當有寧遇命難亦不捨棄的堅定理念。不應以自己的懦弱,愧對上師三寶太多太多的關懷、太多太多的撫佑,不應以自己的焦慮不安,而帶給上師三寶太多太多的擔心、太多太多的掛念。因為,在無始輪回的怪圈中,我們不知有多少次愧對上師三寶慈悲的引導和美好的希望,不知有多少次在坎坷挫折面前,慚愧地低下了高傲的頭……請靜下心來,勇敢一些,踏著歷代高僧大德的足跡,一心皈命三寶,義無反顧!默默地祈禱!要知道,以上師為首的無量無際的本尊、空行、護法,垂目凝視,予以護佑,在共業所感驟風巨浪的大海中,期盼你這一葉小舟,平安抵達解脫的彼岸……

  無論是外違緣、內違緣,還是密違緣,只要如理如法地祈禱上師三寶、憶念上師三寶功德,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都能無餘遣除。《日藏經》中雲:"有情誰人皈依佛,俱胝魔眾不能害,縱破戒律心散亂,彼亦定能趨涅槃。"法稱論師說:"無明二障皆已斷,無有妄語惟無因,現見一切智智尊,佛陀宣說諦實語。"

  《普賢上師教言》中有一則十分有趣的故事。從前,一個盜賊被主人抓住,主人一邊念皈依偈一邊用棍棒打他。每念一句皈依偈就打他一下,念完皈依偈也就將其釋放了。盜賊想:釋迦牟尼佛恩德真大,幸好皈依偈只有幾句,如果皈依偈再多的話,我可能已被打死了。在他心中,好象皈依偈的聲音與痛苦成了無二無別,並且腦海中一直回想著朗朗的皈依偈聲。他到一座橋下躺了下來,這時橋上來了許多鬼魔,它們說:"這裏有一個皈依三寶的人。"而不敢下橋傷害他,也就吵吵嚷嚷地走了。

  (五)、一切所作,皆得成辦。

  蓮花生大師說:"具有堅信得加持,若離疑心成所願。"不用說了知三寶功德後生起信心而皈依,即便僅僅耳聞佛號或對佛身語意中任何一種結上一縷善緣,也能成辦所作,獲得暫時人天之樂,究竟解脫之果。

  從前有一個人在路邊看到一尊泥佛像,他想:這尊小泥像如果這樣放著,很快就會被雨水淋壞,不能讓它被毀壞。看到小泥像前面有一個被扔掉的鞋墊,便將鞋墊蓋在上面。又有另一人看到這種情景,他認為這麼骯髒的鞋墊蓋在小泥像上面很不好,於是將鞋墊扔掉了。蓋鞋墊和扔鞋墊的二人以賢善意樂的果報,後世獲得了王位。如頌雲:"善意將鞋墊,置於能仁頂,他人捨棄彼,二者得王位。"所以最初造小泥像的人、中間蓋鞋墊的人、最後扔鞋墊的人三者都暫時得到王位等善趣的樂果,究竟播下瞭解脫的種子,逐漸也已成佛。這是引自《普賢上師教言》中的公案。

  (六)、常具廣大福德之因。

  《大論》中雲,供奉三寶是福源寶藏,如影隨形;供奉三寶是破滅苦難如意寶,能予人幸福歡樂;供奉三寶是導航舵手,能顯示天道之徑;供奉三寶是集善之府,能聚引善人賢士;供奉三寶是安穩之舟,臨命終時,心不怖畏。供奉三寶能獲福樂之果,是趣入涅槃之初緣,善法道行之根本。

  《法化談叢》中說,以前有位商人,因經營有方,不久即成為一方巨甲豪富。由於金錢財物日豐,苦於無法收藏保管。他想:若將錢財埋於地中,唯恐地鼠偷走。若藏于森林,唯恐猿猴搬去。若藏於深水中,唯恐水中動物移動。要是交給兄弟妻子吧,唯恐他們揮霍無度……還是變換成黃金,纏在腰間自己帶著放心!

  正逢佛教齋月,四眾弟子紛紛向塔寺燒香散花。人們將一金屬鑄成的大缽,放在四衢道中央。來往行人都探囊取錢,投入缽中。金錢與缽壁相碰,叮噹有聲。這位富商路經此地,見到此情此景,深感驚訝。就問旁人,人們在作什麼事?眾人對他說:"你不知道嗎?這是公共福田,舍一得百千萬億倍酬報,往後都受用不盡。佛在《大寶積經》中說:'吾不捨財,財將捨我,我今當捨,令作堅財。'告訴你,這口大缽,就是堅牢藏。金錢財物一入其中,五家不能共用,惟供養者獨自享有。五家就是:'王臣以法令取之,盜賊以非法奪取之,不肖後人以放逸衰敗之,水火溺焚而毀壞之,由人共取由天沒收之……'只有這寶缽,金錢財物寄供之處,才是有萬利而無五害。"富商聞聽歡喜雀躍,說道:"我得到寄託的好地方了!"就解開腰帶,將黃金無餘放於缽中。又到寺中誠心皈依三寶,眾比丘為其懺罪誦經,他心開意解,獲得須陀洹聖者果位。

  (七)、能作法師,為眾所依。

  既已趣入正法,應當聞思修並進,則能化導眾生,離苦得樂。《賢愚經》中雲:"行者欲成佛道,當樂經法,讀誦演說。正使白衣說法,諸天鬼神,悉來聽受,況出家人。出家之人,乃至行路誦經說偈,常有諸天隨而聽之。是故應勤誦經說法。"

  (八)、速證菩提。

  在《木槵子經》(槵huàn)中,談到一則耐人尋味的故事。有位名叫波金璃的國王,向佛祈問道:"佛法深廣無比,很難令人抓住要領而修習。祈願佛陀,垂湣於我,恩賜殊勝法要。"

  佛陀對國王說道:"若想滅除煩惱障的人,應當用線穿木槵子(即菩提子)一百零八個,手不離珠,心無散亂,摯心稱念南無佛陀、南無達摩、南無僧伽,乃至能滿百萬遍者,可速斷一百零八結業煩惱,獲得無上果位。"國王聞佛之語,歡喜許諾:"佛陀慈悲開示,我當依教奉行。"

  為了激勵國王精進修法之心,佛陀說道:"曾有一位莎鬥比丘,虔誠恭敬誦持三寶名號,隨念三寶功德,經歷十年時間,恒無間斷,得證斯陀含果位。因努力修持,現今已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國王聽佛一番鞭策的話語,更加堅定信心,精進修持……

  皈依三寶,起堅固心,具不壞信,去除惡業增上善業,遠離怖畏,成為一切功德之源,總攝一切善法,獲得善神庇護。皈依三寶,是內道與外道的根本區別標誌,是三菩提最初之因……一切正道的基礎,無疑就是憶念三寶功德,在此,不妨簡單敍述一下《隨念聖三寶經》的功德。

  本經分四:甲一、名義;甲二、譯禮;甲三、正文;甲四、後義。

  甲一、名義

  梵語雲:阿呀曰阿那紮呀阿努莫德色紮

  藏語雲:帕巴棍秋色母傑色真巴多

  漢語雲:隨念聖三寶經

  梵語"阿呀"和藏語"帕巴"是聖之義,"RA""棍秋"是寶之義,"紮呀""色母"是三之義,"阿努""傑色"是隨之義,"莫德""真巴"是念之義,"色紮"""是經之義。各自意義分別是:超越世間之一切出世法故名為聖;世間稀有、清淨無垢、成就自他利益、世間莊嚴、最勝超出世間、性恒無變,故名為寶;導師、正法和隨學者故名為三;皈依境之功德本已具足、遠離增益、當以無顛倒心憶念,故名為隨念;根本或精華故名為經。

  甲二、譯禮

  頂禮一切智智尊!

  此是翻譯者本人向一切智智尊頂禮,凡是如所有法與盡所有法所攝一切所知法皆能無誤無垢而了知!

  甲三、(正文)分三:乙一、隨念佛之功德;乙二、隨念法之功德;乙三、隨念僧之功德。

  乙一分三:丙一、略述導師功德;丙二、廣述因與果;丙三、攝義。

  丙一、略述導師功德

  如是佛陀、薄伽梵者,謂: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

  所謂如是佛陀薄伽梵,即是共所稱認之名號,也即成為成立無上導師的依據。此又包括自利圓滿和利他圓滿。從自利圓滿講,已相應了悟諸法實相,遂稱為善逝。從利他圓滿講,不僅無誤了悟實相,而且亦令眾生趨入證悟之徑。

  如來者,梵語"多陀阿伽陀"。如即真如。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是真身如來。若乘真如之道,來三界垂化有情,則是應身如來。

  應供者,梵語為"阿羅漢"。阿羅漢具有三義:殺賊、無生、應供。"阿羅"""之義,""""之義,佛已斷盡損害有情一切煩惱怨賊。"阿羅"""之義,""""之義,阿羅漢於五趣、四生等生死法中,永不復生。漢譯為應供,即斷一切之惡,應受人天供養者。《瑜伽師地論》中雲:"已得一切所應得義,應作世間無上福田,應為一切恭敬供養,是故名應。"在佛尊號中,以"應永害一切煩惱怨賊"的斷德圓滿而立稱。藏語為紮覺巴,是滅敵者之義。所謂滅敵者之"",一般是指侵佔自之利益,並施予痛苦之人。此處則是一切過患的根本--煩惱才是""之義。若斷除煩惱及習氣,就稱其為滅敵者。

  正等覺者,梵語"三藐三菩提",即是無倒真正遍覺諸法之義。無明已斷,智慧廣大,是"等覺"之義。所謂"",是"真正圓滿"之義。等覺之名號,不僅可以用在佛的稱號上,亦可用在獨覺與十地菩薩之名上。然而,魔王亦能幻化佛形,或者十地菩薩之智慧亦可稱為"究竟""圓滿",為了有別於此,也就稱其為"真正"。《大智度論》第二十七卷中雲:"佛說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聲聞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無有一切種智。"總體來說,佛之智慧並非不圓滿、不清淨,而是獲得無上究竟之義,即名正等覺。

  善逝、應供和正等覺本體為一,只是從佛陀功德不同方面劃分,但又相互關聯。善逝是從實相本性講,諸法平等,已達究竟圓滿境界;以此平等之智將所斷徹底斷除,稱為滅敵(應供);而所證究竟圓滿,則是真正圓滿正等覺。

  明行圓滿者,梵語"鞞多遮羅那三般那。"是從佛之因與果方面分析的。就因而言,因地雖然有千因萬緣,但全部總攝於戒定慧三學之中。而戒定慧三學,亦可歸納在八正道範疇。八正道中的"正見"即是""。其餘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七正道則是""。在此""""一味一義。猶如行途之人,必眼視前方目標之路,腳下同時向前行進。正見之智宛若眼目,即是"""",屬於慧學範疇。正語等七正道是"",攝於戒學和定學之中。明是智證,行是修行,佛陀二者圓滿具足。佛經中說,佛於菩提樹下,於最後夜證得三明。初夜分觀察前際,得宿住隨念智證通,能遍見一切有情過去無量生死事;中夜分遍觀一切所應斷法、所應證法、所應覺法,即能永斷、證得、現正等覺;後夜分得漏盡證通。成一切智,圓滿三明。在""前所應修習之""是:戒圓滿即六支圓滿,也就是"善受屍羅(戒)、安住別解脫律儀、軌則圓滿、行境圓滿、於諸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為得清淨三摩地,應修正行圓滿,即於一切威儀中安住正知。防護圓滿,要使眼、耳等六根,在見色聞聲等外境之時,不取行相,防護諸根,修習妙三摩地。這裏的妙三摩地是現法樂住四種靜慮增上心學,其中以第四靜慮修諸功德力量最為殊勝。由修習清淨三摩地,即能修習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天眼通、宿命通和漏盡通六種神通。加上三明,總稱三明六通。由此明行圓滿,佛獲此尊稱。

  善逝者,梵語"修伽陀"。出世有學安樂之道即是"",依之而獲得無學無上之果位即是""。所謂出世之安樂,在《般若攝頌》中說:"遍滿虛空無量殿,彼有無漏福安樂,獲此之因智悲運,有情皆抵涅槃城。"以方便、慈悲、願力、禪定、神通等無量方式,遊戲世間,顯現無邊自利利他事業堅不可摧的威猛之力,獲得殊勝妙逝(善逝)、無退轉逝、圓滿逝之果。

  由煩惱輪回所導致的一切痛苦蕩然無存,稱為善逝或妙逝,宛若瀟灑男子,冠若美玉;沉溺輪回中的所有眾生於痛苦因果未能逾越,佛則橫超三界有情所有功德。永無退逆,已拔我見之根,猶如薪燃灰燼,不可復原,永無退墮輪回之中,如同麻疹病人痊癒,以後再也不會重新發病。在此解脫之人喻如麻疹痊癒之人,已獲自在不退輪回之中,一生中絕對不會舊病復發。那些非想非非想天的茫茫眾生,決然不能跨越世間輪回的藩籬,唯有佛陀全然超越未能捨棄我見之域外道的所有有漏功德。藉此則稱其為"無退轉逝"。斷證究竟之功德,無餘圓滿獲得。猶如寶瓶已滿,無法再予增添。此"圓滿"已超越聲聞緣覺,雖然小乘羅漢所證功德不能退失,但是並未達到斷證圓滿。此即稱其為"無餘逝""圓滿逝"。為何成立此三種逝?因為,心自性光明,暫為客塵所障,欲想徹底清除垢障,就要依靠空性之智。而且尚需方便助緣增上修行串習力,才能圓滿斷證功德……諸般道理,可以用事勢理觀察分析--從中生起信解是十分必要的。這般理論,廣見於法稱論師的著作中。以上是自利圓滿方面的內容,下面講解利他圓滿。

  世間解者,梵語"路伽憊"。所謂世間,其基本涵義包括器世界、有情世界和痛苦等諸方面,於此則是佛陀遍知之智,無礙明見眾生,依何因緣調伏,幻化無邊事業--此一大悲智慧體相,即是世間解或知世間。佛陀洞察世間有情,誰在衰敗、誰在痛苦、誰可調化--觀照整個世間,待到調化機緣成熟,無一遺漏,毫不拖延,予以度化。這就是利他圓滿之因。依靠這一殊勝大悲心,成辦調禦丈夫無上士的種種事業。

  無上士、調禦丈夫者,藏語中二者前後次序顛倒,即調禦丈夫、無上士。調禦丈夫梵語是"富樓沙曇藐菩羅提",無上士梵語是"阿耨多羅"。總體顯示佛陀調化世間有情功德事業之義。丈夫,是所調化者,佛具備令其趨入正道的能力。調禦,比如有馬車與馬匹,駕車人可隨心所欲駕禦馬車到任一地方,佛陀將眾生從輪回危險的山崖邊引導安置于解脫安全之地,此即是調禦者。如何調伏有情呢?並非如同國王以法治國懲罰眾生施加痛苦,而是佛陀以善巧方便引入斷除二邊之正道,依靠無盡安樂之源引導到解脫之地。《寶鬘論》第一品中雲:"故應知佛法,不死真甘露,離有無甚深,是不共正法。"對於極難調化者,諸如貪心熾燃的難陀、嗔心猛烈的指鬘、傲慢增勝的飲光外道和癡心纏覆的優樓頻羅迦葉等,佛用殊勝調禦方便法門,令其無有疑慮,悉皆調伏。佛所說調伏法門殊勝易行,以遠離欲樂、遠離無益苦行、有無二邊等方式,引入中道,達於涅槃,獲證不退……則稱其為調禦丈夫。

  無限時空整個宇宙的生靈,佛不曾捨棄一位,無餘予以調化。對於具有三乘解脫種姓的有緣有情,佛以聲聞、緣覺、菩薩之法,安置三乘三種菩提。對於不定種姓有情,佛亦用方便法門令其趣入無住大般涅槃。對於暫時無三乘解脫種姓的無緣有情,佛導之以五戒、十善之法,漸令引入人天善趣,最終予以調化。佛陀的調化事業,廣大無邊,乃至虛空未盡之間,事業無盡。此即無上士。在《瑜伽師地論》中雲:"一切世間唯一丈夫,善知調心最勝方便,是故名無上士調禦丈夫。"用什麼方法調伏呢?當以天人師等形象予以調化。

  天人師者,梵語"舍多提婆摩舍哺"。是一切眾生導師之義。佛陀現生人間,於人間天上說法教誡,人天諸眾於佛陀座前恭聽法要,成為聖道法器,此即天人師。在有情諸趣中,唯有人與天人才能堪受佛法。人與天人也就代表一切有情,於四聖諦法中獲得解脫。佛陀斷證功德圓滿,以利他悲心宣示正法,是無上導師。於自他來講,無論怎樣分析抉擇,佛陀的確是殊勝導師,無有能與類比者。對此,應該生起恭敬信仰之心。

  佛、薄伽梵者,此二皆是梵語音譯。佛,梵語音"浮圖""布達"。自他二利圓滿究竟的佛,就是薄伽梵。佛顯示斷證兩方面的功德,薄伽梵亦能表示斷證兩方面功德。佛,是覺悟或增廣之義。即斷盡煩惱障和所知障,覺慧增廣圓滿。""有覺察覺悟兩種解義。覺察煩惱,無所能害,是名一切智。覺知諸法事理,了了分明,謂之覺悟,是名一切種智。由此二智自他覺行圓滿。又因斷德圓滿、智德圓滿、悲德圓滿,則稱其為佛陀。

  薄伽梵,即出有壞。所謂壞,是"破壞"義,顯示佛能破除四魔。《方廣大莊嚴經》第八品中雲:"於是即入金剛喻定,降伏煩惱魔、蘊魔、死魔、天子魔四種魔軍。魔王雖遣眷屬,百方擾亂,終不可動,只得憂愁而去。菩薩即入獅子奮迅三摩地……旭日東昇,長夜奄滅,智明忽起,生死永寂,豁然大悟,終成無上正等正覺,成就法報化三身,歡喜無喻。"所謂"""具有"之義,佛具有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六種殊勝功德。所謂"",是"超出"之義。佛超出輪回與小乘的暫時涅槃。《瑜伽師地論》中雲:"能破諸大力軍眾,具多功德,名薄伽梵。"因此,佛與薄伽梵之名與義,已總攝上述所有斷證功德。

  丙二、(廣述因與果)分二:丁一、利他於世間現相;丁二、自利斷證圓滿相。

  丁一分二:戊一、如何顯現;戊二、成辦事業。

  戊一、如何顯現

  諸如來者,是福等流,善根無盡。安忍莊嚴,福藏根本,妙好間飾,眾相花敷,行境相順,見無違逆。

  諸如來者,是福等流,善根無盡。

  當細思維,誠敬稱頌,憶念功德:諸如來者即是十方三世如來,以利益有情之大悲,積聚無量廣大福德,究竟圓滿,恒溢無遷,是福等流。《華嚴經·如來出現品》中雲:"非以一緣,非以一事,如來出現而得成就,以十無量百千阿僧祗事而得成就……由無量功德乃能成。"如是福德浩浩蕩蕩,等流不絕。所謂等流,在《入阿毗達磨論》中說:"同類遍行因,得等流果。果似因故,說名為等。從因生故,複說為流。果即等流,名等流果。"經中雲:"無漏福德成就應身如來。"此之福德,是佛于累劫修菩薩行,於利益無邊有情的同時,回向有情,不為自己回向獲得正報、依報等殊勝福德異熟果。有情世間,是佛陀無窮無盡福德之源泉--等流之因,引生無窮無盡福德源源不竭--等流之果。

  如來福德等流無盡,引發善根無盡。善根者,善能生妙果,並滋生其他諸善,故謂之根。此佛之善根,並非凡夫眾生所修有漏福善之業,凡夫善業,一經異熟果報成熟,則報盡福消,哀然告罄;也並非是聲聞緣覺二乘所修善根,最終無餘涅槃,達於邊際。而是虛空無盡,善根不絕。在世俗中,以利他回向的殊勝方便,擅持善根。在勝義中,以無緣之智,視善根與法界平等一味。就真實義而言,二諦雙運,獲證智慧金剛身,在智慧金剛身加持下,善根無盡。

  另外,諸佛色身,妙好圓滿,是福等流。此福德在果報成熟之後,永無滅盡、永不空耗,善根無盡。而且,依靠佛陀,眾生所種善根,亦是永不空耗。《華嚴經》中雲:"見聞供養佛善根,福報無量遞相增。愚癡輪回苦未斷,有為法間無空耗。"

  在《普賢上師教言》中指出,微不足道的善業同樣也能產生很大的果報,所以不要認為只有點滴善根而輕視。經中說,沃乳轉輪王往昔變成一貧人時,一天拿著一把豌豆去看新娘,途中遇見德護如來去城中,他生起了極大的信心,將一把豌豆撒向佛陀。其中四粒落入佛的缽中,兩粒接觸到佛的胸口,以此異熟果轉生為南瞻部洲的轉輪王,以四粒豆落入佛缽中的果報,而統治四大洲的國政八萬年,兩粒豆接觸到佛的胸口,其中一粒的果報成為四大天王的主尊八萬年,另一粒的果報在三十三天第三十七代帝釋王朝與帝釋天平起平坐,執掌國政。

  如果我們以佛作為所緣境,甚至向空中拋撒一朵花作供養的善果,獲得帝釋和轉輪王的果報也難以了達其邊際。如《賢愚經》中雲:"諸善雖微小,莫想無益輕,水滴若積聚,漸次滿大器。"《功德藏》亦雲:"無憂樹種如芥子,每年果實成熟時,一枝亦增一由旬,善惡果增不可喻。"

  佛陀已獲四時平等無遷金剛之身,即使對佛生起點滴信心,猶如水滴入海,永無乾涸。稱讚佛身常住,正是由於佛陀往昔修集福德願力弘深廣大,福德之果等流不竭;而且盡未來際隨順調化有情,不加功用成為眾生福德的滾滾江河、善根的源泉。《無垢經》中雲:"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滿虛空界,彼將勝虛空。"《業報差別經》中雲:"禮佛一拜,從其膝下至金剛際,一塵一轉輪王位。獲十種功德:一、得妙色身;二、出言人信;三、處眾無畏;四、諸佛護念;五、具大威儀;六、眾人親附;七、諸天愛敬;八、具大福報;九、命終往生;十、速證涅槃。"

  安忍莊嚴,福藏根本,妙好間飾,眾相花敷,行境相順,見無違逆。

  此段偈頌,昭示佛陀示現微妙色身,利樂有情。佛身德相具五種圓滿:一、安忍莊嚴;二、福藏根本;三、妙好間飾,眾相花敷;四、行境相順;五、見無違逆。

  安忍莊嚴一句,申明佛身相好莊嚴之根本因即是安忍。大凡有情,一見佛陀微妙色身,自然歡喜,敬畏相抱。經中雲:"醜惡之源,謂忿與恨。"眾生之所以感得醜陋身形的果報,其原由就是嗔心忿恨所致。若想感得相好莊嚴之身,積聚無量功德,必須要修習安忍波羅蜜多。經中雲:"修習安忍當得莊嚴身。"寒山禪師雲:"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佛在因地修菩薩行時,不避違緣逆境修習安忍。五百世作忍辱仙人,如歌利王割截身體之事,生世不絕,佛修習安忍自性,不曾絲毫忿恨,感得妙色之身、金色之軀--眾生一見,悅意觀視,油然心敬,自然親侍……正是因為修習了無量安忍波羅蜜多之行,佛才圓滿了一一相好,莊嚴無比。此安忍莊嚴,是從因方面而言的。

  另一方面來說,佛是金剛之軀,堅固之體,力量無比,任何事物不能毀壞--此亦是安忍莊嚴。而且,佛用手擎動三千大千世界,拋向無邊刹土之外,三界有情亦無損傷。佛陀不食一餐,安住無量大劫,身體無有疲厭,無有衰損……

  福藏根本者,所謂"""福德"之義,所謂"藏根本"即是無盡之基源。申明佛身是無量福德無盡之根本。就是說,佛色身一一肢節、一毛一發相好,都是由修習無量福德之因所感而成。

  《拋石經》中雲:"將南瞻部洲所有眾生福報彙集起來,不及一洲轉輪王福德的百千分之一;兩大部洲所有眾生的福報,不及管轄兩洲轉輪王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一萬億位統轄四大部洲轉輪王的福報,不及四大天王手下眷屬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一萬億位四大天王統領下的眷屬福報,不及四大天王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一萬億位四大天王的福報,不及三十三天中眷屬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一萬億位三十三天眷屬的福報,不及帝釋天福德的百千分之一。夜摩天(遠離與阿修羅鬥爭的天,即欲界第三天)天眾和夜摩天天主、兜率天天眾和兜率天天主、化樂天天眾和化樂天天主、他化自在天天眾和他化自在天天主、梵天天眾和梵天天主,直至色究竟天之間……以此類推,各萬億倍數遞次增上,前前之福報,不及後後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一萬億位色究竟天天主的福報,不及一位獨覺羅漢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一萬億位獨覺羅漢的福報,不及安住慈心三昧一位菩薩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一萬億位安住慈心三昧菩薩的福報,不及一位一來菩薩福德的百千分之一;恒河沙數一來菩薩的福報,不及一位佛陀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乃至算數比喻所不能及。"

  佛之福德,雖然浩如蒼穹,深廣無邊,但是,著眼於所化眾生的意樂,佛用各種比喻,說為有量。在其他經論中說:"十倍於所有有情的福報之聚,當感獲得佛陀一毛孔相之福德;全部佛毛孔相之福德聚,當感獲得八十隨好之一相福德;千倍於八十隨好之福德聚,當感獲得除了佛之白毫間相、頂髻相和法螺相以外的二十九相之一相福德;萬倍於二十九種相之福德聚,當感獲得白毫間相之福德;十萬倍于白毫間相之福德聚,當感獲得頂髻相福德;萬億倍於頂髻相之福德聚,當感獲得法螺相之福德。"另外,於因地所修無量佈施等善行,以智慧神變成熟之力,上上地可以刹那成辦下下地諸種功德。有關二諦所行境界,其深廣之因,如何圓滿等道理,可查閱其他經論,例如《普賢行願品》中亦可了知。經中雲:"因具眾多福德相,天眾世間福德藏,見瞻尊顏即獲益,成辦有情無量利。"

  在獲證佛果之際,以自之功德,感得色身"佛指赤銅色"等八十隨好,此即妙好間飾;感得色身"手足輪相具"文字圖形等三十二莊嚴之相,此即眾相花敷。此二句申明稱頌佛身自體圓滿。三十二相、八十隨好是佛陀圓滿莊嚴之自體,俗稱"相好莊嚴"。宛若美麗悅意的鮮花,三十二相喻同爭豔的片片花瓣,八十隨好恰似吐芳的花蕊,鮮豔耀人。令一切眾生仰瞻無厭,歡欣無比。

  三十二相、八十隨好是佛陀圓滿報身色相。《現觀莊嚴論》中雲:"許三十二相,八十隨好性,受用大乘故,名佛受用身。"三十二相充分展現佛陀大丈夫相,是八十隨好的立體莊嚴。八十隨好,由身外現功德相,表現佛陀內在功德,是三十二相的伴屬莊嚴。

  如是因果功德,佛陀具備圓滿之身。佛於行住坐臥、動靜語默一切威儀中,都在成辦利生事業。因此,何人見佛,佛即顯現與其根器意樂相一致的行境,此即行境相順。""是所化眾生相續,""是隨順適合。這是從見者心之悅意功德方面而言的。另外,佛垂手揚眉、舉足顧視等一切動作,有情若見若聞,無不虔誠敬信,絲毫沒有不悅意之感。因此,從斷除過失方面來說,則是見無違逆。這是佛身所作圓滿。

  戊二、(成辦事業)分二:己一、佛前晉見別講;己二、概述。

  己一、佛前晉見別講

  信解歡喜,慧無能勝,力無能屈。

  這三句是稱頌、憶念佛陀利生事業無礙圓滿。

  佛陀利生事業,廣大無邊,涵攝一切六道有情。然而,唯有人趣,才是主要教化對象。在人中,能往佛所見佛聞法的有兩種,一是以信仰之心來至佛前,二是以辯論、顯現能力較量而來。前者包括以旁觀者身份見佛、或引發善根者朝拜佛、或懷景仰心者供養佛等等--這些眾生一見佛陀,心淨如水,信心油然而生。雖然他們晉見佛陀的原因千差萬別,但由見佛而生起的喜悅,比比丘禪定之樂更要盈溢匯融。此即是信解歡喜。

  那些自恃智力,欲與佛一辯高下而來的人,見佛巍然赫赫,不禁膽顫,猶若日出星藏,放光令隱暗。佛折服他們傲慢之心,令獲解脫之樂。如來之智,無礙通徹一切諸法,無與匹敵。例如,提婆達多為了考驗佛陀,就從東西南北不同地方收集碳灰。他在各個地方所搜集的碳灰上,逐一打上標記,或寫上位址,裝在小布袋內。收集幾大口袋之後,提婆達多不辭辛苦,興沖沖地背到佛前,挨個取出小布袋,問道:"釋迦佛,這是什麼地方的碳灰,請告訴我……"佛陀安詳解答,無一差錯。提婆達多只好無奈地點點頭。

  還有一位與佛陀同一家族,名叫釋迦大名的人,為了試探佛陀智慧,從劫毗羅城,逐門挨戶地索要一把大米。他用布條記下各家位址,同大米一起放在小布袋內。討要了千家萬戶之後,用數十個大口袋將堆積如山的小布袋裝起來,讓幾頭大象馱著,趕到佛前,一小布袋一小布袋查問是何人何家的大米,佛陀含笑回答,準確無誤。釋迦大名垂頭喪氣地回去了。

  對於此般種種試探提問,無論事先未知未見與否,佛皆能無誤回答。此即是慧無能勝。《拋石經》中雲:"比如有一深達八萬由旬的大海,廣闊無邊。投進體若大海般的墨塊,令海水變成墨汁。將一座山王放入海中,露出水面高達八萬由旬。四面均由金銀珠寶組成,四方有四大部洲--這些都成為紙張。地上所有森林草木全做成筆。而居住在四大部洲的所有眾生都是寫字之人。他們晝夜不停地寫字,直到墨幹筆枯,連長老舍利子點滴的智慧都難以描述。假若與長老舍利子一樣智慧的人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他們的總體智慧之量,亦不能與佛陀智慧相媲美。難及如來智慧的百千分之一,算數比喻所不能及。"

  佛陀相續中具有無邊圓滿的智慧。不僅如此,佛之身力等其他能力更是至高無上、無與倫比。誠可謂,"無論何時空,誰亦不能害。"此即是力無能屈。也就是說,凡是自恃威力超強好勝的眾生,不管使用何種伎倆手段,佛陀巍然不動。那些氣焰囂張的自恃威力者,反而會俯首欽服。

  在某些論疏中,將力解釋為十力或身力。而十力之本義,是依所緣境劃分的,仍然屬於智慧力之範疇。此處之力,不僅是指身力,而且還包括神變等力。佛陀身力廣大無邊,於此略加闡示身力功德。

  《拋石經》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從前,釋迦佛在惡蠶地方的森林中暫住,當地大力士們請佛應供。

  聖草城和寶石河城之間的路中央,有一塊高十五庹(tuǒ),寬七庹半的巨大山石,人們來往感到十分不便。大力士們商量著應把巨石挪開,不僅請佛應供十分便利,而且我們定會聲譽鵲起,何樂而不為呢?

  聖草城的大力士們意氣揚揚,歡聚一堂。有些人將馬、牛、駱駝和大象統統趕到巨石旁;有些用繩子把石頭層層捆住;有些架起雲梯,用菟絲草繩纏繞,準備拉動巨石;有些用許多鐵犁鋤松巨石旁的硬土;有些在揮舞斧頭欲劈碎巨石;有些揳入鐵釺,想把石頭撬開;有些想依靠藥力和咒力欲將巨石變成粉末……人與牲畜來來往往……他們雖然想盡一切辦法,而那塊巨石卻巋然不動。大力士們感到無能為力,十分沮喪。此時此刻,釋尊蒞臨。人們的情緒高漲起來,興高采烈地迎接佛陀。佛詢問道:"青年們,你們在做些什麼?"大力士們稟告說:"在二十九天裏,我們沒能令那塊巨石傾動,更別說挪到其他地方,真讓人沒有辦法。"

  佛關切地問:"你們是否想將那塊巨石挪到其他地方呢?"人們回答說:"是的,尊敬的佛陀,我們真想把巨石搬到其他地方。"

  佛走到巨石前,翹起右腳拇指,將巨石連根挑起,放在右手手掌中。佛沉思了片刻,順手一拋,把巨石拋到色界梵天去了……巨石一下子無影無蹤。在巨石拋出時,發出的呼嘯聲,震耳欲聾,嚇得人們紛紛倒地。

  佛安慰眾人道:"請你們不要害怕!"

  隨著巨石傳出的呼嘯之聲,空中回蕩起"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美妙法音……眾人聽了心緒安寧了許多。不久,石頭又從天而降,落在佛陀手掌之上。佛隨即向巨石吹了口氣,巨石變成粉末。再拋向四方,粉末隨風飄落。

  釋尊知道:如果將巨石全部變成粉末,那大力士們辛辛苦苦幹了二十九天都對巨石無能為力,對比起來他們肯定怏然不悅。為了令他們歡喜,佛又將所有粉末彙聚一起,巨石重新復原。佛把巨石放到遠離大路的地方……大力士們驚歎不已,感到十分稀有……

  佛不僅為調化眾生顯現身力功德巨大無比,而亦以無量神變之力令眾生景仰以極,歎為稀有。

  有一年,當地出現饑荒,乞食十分困難。目犍連尊者祈問釋尊:"大地之下有無量妙味飲食,我能易如翻掌,輕鬆取出。我可用左手捧住所有大地眾生,用右手刹那取出妙味飲食,輕翻一下手掌即能佈施眾生。"釋尊回答道:"雖然你有如此神力,但是眾生素來對美味貪執猛厲。要是這樣,更能導致眾生迷昧愚癡。而且,因眾生福淺慧薄,妙味美饈也不會留存長久,馬上就會滅盡的。"釋尊未予開許。

  假使與目犍連尊者神力一樣的人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諸般神力之總合,不及釋尊神力百千分之一,算數比喻所不能及。

  另外,佛陀修力功德同樣浩瀚無比。經中說:"假若四大部洲的天空烏雲密佈,大雨滂沱,四大部洲百川江河,洶湧濤天,源源不斷匯入大海……佛陀悉知每一滴水之來源。也就是說,此滴水是哪個部洲、哪座城市、哪片葉子上的,凡是何方何處樹、葉、花、果之上所滴下的水,均無礙了知。乃至水滴由極微塵之組成,也是在刹那間了了分明。"有關這方面功德顯現在其他經典中有廣述。

  經中講:"三千大千世界天與人二趣之眾生極其稀少,遠不及一位外道離欲仙人修習五通,以神通觀察馬車一個車輪範圍內的眾生為甚多;離欲仙人于三千大千世界所見眾生極其稀少,遠不及聲聞羅漢以天眼觀察車輪範圍內的眾生為甚多;聲聞羅漢於三千大千世界所見眾生極其稀少,遠不及獨覺羅漢以天眼觀察車輪範圍內的眾生為甚多;獨覺羅漢於三千大千世界所見的眾生極其稀少,遠不及菩薩以天眼觀察車輪範圍內的眾生為甚多;菩薩於三千大千世界所見眾生極其稀少,遠不及佛陀以天眼觀察車輪範圍內的眾生更加無量無邊……十方世界所有有情所生一切心與心所之心念,諸大菩薩,于恒河沙數劫籌量計算,甚為不易。於三世一切時空所有有情,所生一切心與心所之心念,佛于刹那任運了知,無一錯謬。"

  在經典中說:"三世諸佛皆從大悲心中生,亦是大悲自性。佛陀慈悲之力,相應於眾生數量與根機而無量無邊。佛于因地修行之時,皆是由利他悲心圓滿一切圓滿、成熟、清淨等資糧。依此圓熟淨資糧,現前空性大悲雙運無學智慧。佛陀大慈之力,無有界量,無能衡量,遍滿一切時空。"經中雲:"大王,釋迦沙門圓滿具備大慈之力,於所有有情本然不生刹那嗔心。此之大慈無欲無障,恒時保有,任運而存,充溢遍滿一切世間,隨順所有有情之心。"教典中雲:"一切時空刹土中,佛陀大慈遍世間,所有有情諸心識,皆遍了知具大慈。無上能仁之大慈,無有不遍於世間,根機意趣亦周遍,由此全知無過失。宛若欲使濁水清,澄清寶珠置其中,如是如來清淨意,令使凡夫煩惱淨。"《廣大遊舞經》中雲:"菩提樹下金剛座,猛力魔軍魔眷眾,大慈之力予調伏,獲證菩提寂滅果。"

  因此,要了知佛皆依大慈悲之力成辦圓滿善逝之道果。佛陀一毛孔範圍,皆能無餘無誤無礙顯現十方三世所攝所有輪回涅槃之法。將無邊虛空器情世間,全然放入一粒微塵之中,此一微塵無曾變大,世間亦無從變小。於一刹那,三世一切所知諸法,皆能逐一遊舞示現。

  《觀察如來身語邊際經》(系持力菩薩與目犍連尊者觀察佛身語功德方面之經典)中雲:"假如有一八千由旬的湖泊,水溢蕩漾,湖面遍滿盛開的蓮花。有一輛'賽風馬'拉的馬車,馬蹄和車輪飛離水面,亦不碰沾蓮花枝葉花瓣……在湖面之上,馬車疾馳如電。正當馬車剛到對岸尚未返回之際,湖中心飛出一條毒蛇,它以神力,速繞馬車八圈……在毒蛇旋繞馬車一周的短暫世間裏,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向眾生可同時宣講八種法門;阿難尊者宣講一句佛法的時間裏,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可以同時宣講八種法門;目犍連尊者宣講一句佛法的時間裏,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尊者可以同時宣講八種法門;舍利子尊者宣講一句佛法的時間裏,獨覺羅漢可以宣說無量法門;獨覺羅漢宣講一句佛法的時間裏,菩薩可以宣說不可思議法門;菩薩宣講一句佛法的時間裏,目犍連尊者依神通力可以飛越八萬世界;目犍連尊者飛越一個世界的時間裏,從因地初發菩提心,直至成佛利樂有情成辦廣大事業,最終入於無餘涅槃的整個過程,佛陀皆可圓滿示現。"

  總體而言,佛陀現前了達一切時空的所知法,自性本空。虛空與手掌同等,一刹那與一大劫同等。於法界已淨除垢障的善逝如來,本然即是無從區分輪回與涅槃的智慧金剛之身。佛陀超越微塵與刹那之法。雖然勝義無言,但于名言顯現,已然根除一切過患,圓滿一切功德。智悲力三者無量無邊。于常、堅、寂、固之自性中無有遷變。佛陀身語意顯現無盡,皆以所知法數量而為界量。即使以分別心如何分析揣測,也難達邊際。猶如用庹衡量虛空。因此,佛力功德廣大無邊,應該詳予了知。

  一切諸佛無量幻化,皆是一佛體性,遠離異體之法。《華嚴經·佛不思議法品》中說:"一切諸佛同一法身,境界無量身。"一佛周遍一切時空,調化遊舞種種示現,遠離一體之法--此即是不可思議智慧之身。《華嚴經·如來十身相海品》中雲:"一切如來智慧法身,諸色相海充滿法界。"所以,佛地涵攝一切法,皆是現空一味智慧自體。即使佛身一根毛孔和所發一光之功德,亦能充斥整個虛空界,眾多如來金口宣演其功德,亦難說於邊際。由此,於佛陀無盡之力,應當生起定解。

  己二、(概述)分二:庚一、堪任有情導師;庚二、現導師事業之相。

  庚一分二:辛一、略說;辛二、廣述。

  辛一、略說

  諸有情師,

  一切時空,佛陀於無偏所有有情,開顯利樂之道,成辦度化事業。經中雲:"無明黝暗常障覆,有情常墮輪回中,如獄中囚見此景,佛陀油然大悲生。"如是佛陀以大慈悲之心恒時於眾生開顯解脫之道。六趣有情,雖有差別,然佛陀平等攝受。佛於惡趣眾生放光現身,令起淨信,導以善趣。佛為暫時無緣有情,調伏其心,以世間善法引入人天善道。對具善根之有情,視其種姓,安置於聲聞、緣覺和菩薩三乘而得解脫。正因為佛於一切有情平等饒益,則稱其為諸有情師。

  辛二、廣述

  諸菩薩父,眾聖者王,往涅槃城者之商主。

  志求無上菩提,不可逆轉--諸眾菩薩,續佛慧命,持守法藏,法得自在,護持所化眾生,堪獲如來不可思議智慧,猶如轉輪王太子本具帝王之相,則稱其為佛子。佛陀是法王,於有情相續先播下大乘菩提之種,次培育成熟斷證功德,最後於十地位賜灌法王頂--授記付以佛位,故稱出有壞如來是諸菩薩父。

  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來向、不來果、羅漢向、羅漢果和緣覺果等--已然獲證諸聖果的眾多聖者,猶如眾星,佛陀猶如眾星中之皎月,被奉為君王。眾多聖者因未能荷擔如來家業,恰似黎民眷眾--上座舍利子和目犍連等大阿羅漢,於佛所制學處,微細亦不曾違犯。寧可捨命,決不舍戒。他們均依照法王佛陀之教言,信解行證,獲得各自證量果位--因而稱頌佛陀為眾聖者王。

  佛親自或以事業的方式,將有情依於各自種姓,安置在各道所依之身--以作將來修行正道之基礎,或引導趣入正軌、納入菩提之道,最終令趣三種菩提安樂涅槃城。在渡過輪回痛苦大海的航行中,謀求共同利益的商主,率領三乘商隊,趣入安樂的寶洲。出有壞佛陀就是帶領眾生進入解脫涅槃城的商主,此即稱其為往涅槃城者之商主。

  庚二、(現導師事業之相)分三:辛一、顯佛意業;辛二、顯佛語業;辛三、顯佛身業。

  辛一、顯佛意業

  妙智無量,辯才難思。

  妙智無量一句,申明佛陀調化利益眾生的方便主要是以十力妙智顯現。佛陀度化有情,宣講佛法,具備四無礙智--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詞無礙智、辯才無礙智;從智慧體性不同方面而分有五智功德--法界體性智、大圓境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佛陀具備業異熟智力,又稱三世業報智力,佛能如實了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處。觀待所緣境,有如所有智和盡所有智……如來妙智無量,於一切所知,如觀掌中菴摩羅果。若將一切佛智歸納,則皆攝于自然智慧本性中。此一智慧,與時空所攝一切所知法界量等齊無邊。依靠比喻、籌量、推理等方式,無論何時亦無法測其邊際--此即妙智無量。

  如是獲得不可思議智慧,佛陀示現文句無量辯才無礙,有情無量分析疑義無礙兩方面辯才功德。佛於無量劫,自一詞一義,宣演開示,滔滔不絕,亦難言盡--此即辯才難思。經中雲:"諸趣有情語言異,一時紛紜祈問佛,刹那了知諸心聲,法語一句隨類解。"佛依四無畏,於大眾中作獅子吼,宣示無量法門。

  辛二、顯佛語業

  語言清淨,音聲和美。

  語言清淨一句,申明佛陀語業遠離一切過失--遠離虛誑不實語業過失、遠離令聞者毛骨悚然等言說過失、遠離聲音不美等音韻過失。佛陀語業,從文句與意義而言,無有任何過失。佛說法之聲,圓潤和雅,柔逸委婉,支分功德猶若大海。此即音聲和美。

  佛語調化,令眾生相續暫生喜悅,最終賜予究竟利樂。《寶性論》中雲:"略言於此之世間,天人王侯樂之因,全然遍於此世間,皆賴佛語而顯現。"《華嚴經》中雲:"又放光明名妙音,此光開悟諸菩薩,能令三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音……普使世間聞佛音,是故得成此光明。"《一百五十頌》中雲:"觀尊面可愛,從彼聞此等,極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尊語能靜息,貪塵如雨雲,拔除嗔毒蛇,等同妙翅鳥。摧壞極無知,翳障如日光,由摧我慢山,故亦等金剛。見義故無欺,無過故隨順,善綴故易解,尊語具善說。且初聞尊語,能奪聞者意,次若正思維,亦除諸貪癡。慶慰諸匱乏,亦放逸者歸,令樂者厭離,尊語相稱轉。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摧下者翳,此語利眾生。"

  辛三、顯佛身業

  觀身無厭,身無與等。

  觀身無厭一句,申明佛陀一一身分殊妙端嚴,能悅眾心,仰瞻無厭。如贊雲:"相莊嚴尊身,殊妙眼甘露,如無雲秋空,以星聚莊嚴。能仁具金色,法衣端嚴覆,等同金山頂,為霞雲縈繞。尊怙無嚴飾,面輪極光滿,離雲滿月輪,亦莫能及此。尊口妙蓮花,與蓮日開放,蜂見疑蓮華,當如懸索轉。尊面具金色,潔白齒端嚴,如淨秋月光,照入金山隙。應供尊右手,為輪相殊飾,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能仁遊行時,雙足如妙蓮,印畫此地上,蓮華何能嚴。"眾生見佛,目不他盼。宛若從未曾見,燦然而現,歡喜無比。眾生仰視佛身,觀瞻尊顏,心無厭足。

  身無與等一句,申明佛身尊勝無比之功德。佛一毛孔和所發一光,能悅意世間、壓伏世間一切"圓滿"者。任何有情無能與其相匹敵。佛陀於一切時空六趣有情,隨應化現,以相同身色、身行和語言而為說法。眾生一見如來之身,身心劇苦猶如夢醒,無餘遣除。此類示現功德事蹟,在經典中有敍述。

  丁二、(自利斷證圓滿相)分二:戊一、斷圓滿相;戊二、證圓滿相。

  戊一分二:己一、佛於輪回無染;己二、自性超越世間。

  己一、佛於輪回無染

  不染諸欲,不染眾色,不染無色。

  此三句申明佛陀於三界利益有情,出淤泥而不染之功德。

  佛於欲界,母胎降生,相應世間,遊舞示現。佛雖安住欲界,然不起欲界貪欲等煩惱,亦不被欲界有情邪行所汙。宛若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此即不染諸欲。雖然佛陀於色界,現前安住四種禪定,但佛智不味著禪定之樂,不愛著四禪定生處與四禪功德--此即不染眾色。

  佛陀現前無色界禪定,而不味著無色界禪定之樂。因無色界有情無有身業和語業,因此佛不住於無色界--此即不染無色。

  己二、(自性超越世間)分二:庚一、超越痛苦之果;庚二、超越集諦之因。

  庚一分二:辛一、略說;辛二;廣述。

  辛一、略說

  解脫眾苦。

  佛陀已然根除愛染之種,消除一切痛苦,此即解脫眾苦。

  辛二、廣述

  善脫諸蘊,不成諸界,防護諸處。

  三界一切有漏法皆為苦性。痛苦的基源,就是五蘊,十八界、十二處。《入中論》中雲:"蘊自相謂苦,界性如毒蛇,佛說十二處,是眾苦生門。"由此解脫之相,即為善脫諸蘊--佛陀斷盡一切依靠有漏法所生的苦法--五蘊之法。

  十八界是各自執持相應所緣之種。也就是說,眾生依六根產生六識,於六境分別而起愛執。佛遠離一切生滅戲論,則稱其為不成諸界。

  有情依外之六處--色聲香味觸法為所緣,依內之六處--眼耳鼻舌身意為助緣,生起六識,此即是""。佛以寂滅戲論的本然自性,於諸處起遷無動,不隨雜染,則稱其為防護諸處。

  未能防護諸處的眾生,眼見色法對悅意者則感生歡喜,滋生貪染之心;對不悅意者則感生痛苦,滋生嗔恨之火;對悅意非悅意者感生舍受,滋生愚癡之心。總之,雖然外現五蘊、十八界、十二處眾多之相,但是,佛陀已然超越所有蘊、界、處等相,是一切智慧之身。因此,不淨五蘊等自性何時亦無有。

  庚二、超越集諦之因

  永斷諸結,脫離熱惱,解脫愛染,越眾瀑流。

  前二句是從作用二言,後二句是從體相而言。

  煩惱是"結縛"之相,""即是煩惱。三界輪回所纏縛的煩惱結,愈系愈緊。佛陀用無我之智慧寶劍,力斷諸結,此即是永斷諸結、解脫愛染。感受熱惱,產生痛苦,被愚癡和無明等煩惱所牽引,毫無自主,趣入輪回,猶如瀑流,一瀉千里--佛陀於此脫離熱惱、越眾瀑流。此四句所示煩惱前後關係以後句為因,前句為果:以"愛染"--煩惱之生門"打系"未遇外境的煩惱"";被愚癡"瀑流"--煩惱之起門所沖漂,生起已遇外境的"熱惱"。簡而言之,以愛染打結,身心被縛;被愚癡瀑流所漂溺而成熱惱--佛陀於此兩層因果中獲得解脫自在。

  戊二、(證圓滿)分三:己一、體相;己二、功德;己三、作用。

  己一分二:庚一、廣大方面;庚二、甚深方面。

  庚一、廣大方面

  妙智圓滿;

  二十一聚無漏法(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四無量心、八解脫、九次第定、十遍處、八勝處、無諍、願智、六神通、四無礙解、一切種清淨、十自在、十力、四無畏、三不護、三念住、不忘失不越時、永害隨眠永斷二障、大悲心、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所攝一切智慧,佛無餘具備,此即妙智圓滿。

  庚二、甚深方面

  住去、來、今諸佛世尊所有妙智;

  佛陀與三世一切善逝如來,密意非一非異,法界智慧無二,具大平等性,于自然智慧之中安住--此即是住去、來、今諸佛世尊所有妙智。

  己二、功德

  不住涅槃,住真實際。

  佛陀了證輪回涅槃無二平等,與大悲心無離無合,也就是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因此,佛不住小乘寂滅涅槃,則稱其為不住涅槃。

  佛不安住在小乘執於涅槃方面,於一切時空涵攝的所有世界,恒時常住--此即成為利樂有情之因。然而,佛之自性,於三世平等法界或真實際刹那不動,則稱其為住真實際。

  己三、作用

  安住遍現一切有情之地。

  佛陀不住於輪回和涅槃。輪涅平等之智就是了義出有壞如來的智慧身或金剛身。若從不同方面區分,則有二身、三身和四身等諸般分類。而於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刹土,成為無盡利樂之因。于此安住,堅不可摧,恒常周遍,任運自在,此即是善逝如來之相。佛陀遍觀從普通有情直至十地金剛喻定之間的大菩薩有情,無餘而現,則稱其為安住遍現一切有情之地。

  丙三、攝義

  是為如來正智殊勝功德。

  如來功德無量,難以言表。出有壞如來具足無欺真實智慧殊勝功德。

  若用世俗名言量去衡量,如是佛陀不可思議智慧身,一切時空中,是永恆堅固不可毀壞的金剛之性,是任運利樂無盡的寶藏。若用勝義量去衡量,佛陀不可思議智慧身,遠離常與無常一切戲論。正因為真實義中超越一切戲論,善逝密義周遍永恆,任運難思。此即是為如來正智殊勝功德。《寶性論》中雲:"無為任運成,非他緣能證,智慧勢和具,二利具足佛。"此中道理以事勢理成立,否則無法成立。在以事勢理論觀察佛陀無量功德之後,欲想生起信心,可詳見於具德龍樹所著《中觀根本頌》。

  佛陀了達一切所知法,自性本空。無量時間與無邊空間,自性不成,能於一刹那和一微塵之中無餘容納。一切時空所有相法,顯現無時平等。遠離四邊智慧之身與一切諸佛大等無二--此即了義皈依。

  以此加持力,自現中佛陀三身事業何時亦無間斷。對此功德定要了知,並於相續生起堅固信心。《中觀根本頌》中雲:"如來過戲論,而人生戲論,戲論破慧眼,是皆不見佛。如來所有性,即是世間性,如來無有性,世間亦無性。"若能如實了知此義,則是真正隨念法身佛--是一切隨念之王。

  向佛陀作一次祈禱、一次禮拜,供養一朵鮮花,或以恭敬心念誦一句聖號,或以迷亂心偶然瞥見牆上所畫佛像……此等皆已深植善根,於未來際恒無有盡。《妙法蓮華經》中雲:"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經中雲:"若以一華,散虛空中,供十方佛,乃至畢苦,其福無盡。"《賢愚經》中說,在舍衛國,有一豪富長者,生了一位相貌端嚴的男孩。出生之際,天雨眾華,積滿整個府宅。遂為男孩取名叫華天。後來,他出家修行,得證阿羅漢果位。阿難尊者祈問佛陀:"華天比丘有何福德,而得如是瑞兆聖果?"佛告訴阿難道:"過去在毗婆屍佛利益有情時,有一位貧窮之人,偶然碰到許多出家人。他心生歡喜,跑向草地澤邊,採集簇簇野花綠草,回來後向大眾僧伽空中拋獻……這位貧窮之人,就是現在的華天比丘。阿難,若以鮮花芳草供養三寶,其人於九十一劫,身體端正,意有所需,如念而至。"

  佛陀三世平等之智,究竟圓滿,不離無欺。猶如勾招法咒力猛厲,或遭蛇咬七步而亡,或上鉤之魚隨手牽來……此皆喻示佛陀永恆無變智慧,任運自在,功德圓滿無遷。永明延壽禪師雲:"或稱揚佛德,讚歎大乘,勝極無邊,殊因最大。贊一偈,有超劫成佛之功。頌一言,獲舌相妙音之報。"

  上述所說,並非黃葉止啼,方便權說。對於無欺因果本性,若通過正理引生定解,則能遠離躊躇與疑惑,鞏固並堅定信念。如是面對功德圓滿的如來,當景仰以羨,晝夜六時殷勤憶念觀想……《大智度論》中雲:"如來成道時,有十種微笑而觀世間,有小因大果,小緣大報。如來佛道,贊一一偈,一稱南無佛,燒一撚香,必得作佛。何況聞知諸法實相,不生不滅,不不生,不不滅。而行因緣,業亦不失,以是故笑……"

  佛陀聖號,是無量福德無盡的源泉。若有耳聞,偶發信心,實為稀有。從法性、緣起、願力、三摩地和不可思議善根力中,凝聚出現佛之聖號,是一切利樂的根本基源。人世間能滿所願的如意寶、如意樹、妙寶和甘露等,誠為難得,而聽聞或誦念佛陀聖號更為稀有難得。那些如意寶等珍寶無法開顯解脫之道,然而依靠佛之聖號能決定引入並成辦菩提之果。在如來聖號不可思議的加持下,聖號能賜予圓滿安樂--這充分顯示了諸法諦實力、緣起不可思議之力真實不虛。

  仔細觀察分析,就會發現,如意寶等稀世珍寶都是微塵聚合之法。並且,修習咒術有所成就之人,口中持咒不斷,雖然不見自體,但與祈禱如意寶一樣,都能圓滿所願。同理,依自性本空之力,緣起無欺而現--若能對此生起信解理念,並予修習,則定會獲得利益。經中雲:"每日若於有情眾,恒河沙數大劫內,天衣飲食作佈施,此皆施予一居士,較彼無量功德生。以此類推供凡僧,預流一來與不來,羅漢緣覺次第供。十方塵數緣覺眾,每日虔敬作供養,恒河沙數大劫內,天衣飲食皆奉施,若人聞佛之聖號,或能描繪佛聖像,或見泥塑之佛像,較供彼等更殊勝。見佛身像誠合掌,虔心稱頌一句贊,或作供奉何必言。何人持誦佛聖號,具信恭敬不棄舍,而於十刹遍珠寶,每日供養諸佛尊,恒河沙數大劫內,此之善根豈能比。若能唯持佛聖號,今生後世堪獲得,無量利益佛曾宣。佛陀如此讚歎法,念誦修習何須言"……此般名號功德,廣見於經典中。

  乙二、(隨念法寶之功德)分二:丙一、略說;丙二、廣述。

  丙一、略說

  正法者,謂:善說梵行。初善、中善、後善。義妙、文巧。純一、圓滿、清淨、鮮白。

  法,梵語為"達摩"。是能持或住持之義。從不同方面理解,在世親菩薩所著《論義正理釋》中有"法者所知道……"等十種分類。例如,所知之法,能持自體;十善法之道,能持眾善,不墮惡趣;遠離輪回涅槃二邊,能持無二本性等……

  正法者,謂:即是全部所知法中之聖法。"""",申示法中尊勝,極其稀有。""是因之道諦、果之滅諦。與之相應之教法,總體而言就是教理與證法,此則稱其為正法。

  善說梵行一句,申明佛陀說法方面功德。佛陀依於斷證圓滿之理,以文詞句義無謬演示正理,令所化眾生依言解義,離妄證真,此即稱為善說。《瑜伽師地論》中稱頌佛說法:"一、文句圓滿;二、於圓滿義句中能善現等覺義,稱為善說。"梵行是指佛所說正法,有情聞而修習,能引生戒定慧,斷盡煩惱,是趣入無上涅槃的殊勝行徑。

  如是正法,初次聽聞,遂生信心,此即初善;中以思慧,循經解義,確信解脫安樂之道,法喜充滿,此即中善;最後,于修行中產生真實智慧,徹底遠離輪回,此即後善。或者,以戒、定、慧三學,次第匹配初善、中善、後善,亦有此類解釋方法。無著菩薩所著的《大乘莊嚴經論》中雲:"此法隨時善生信喜覺因者。隨時善為初中後善。如其次第,聞思修時為信因故,為喜因故,為覺因故。為覺因者,定心觀察此法道理得如實智故。義正及語巧能開四梵行者,義正謂善義及妙義,與世諦第一義諦相應故。語巧謂易受及易解由文顯義現故。由此故能開示四種梵行。"

  所謂義妙,即是無誤如實宣說世俗諦與勝義諦之理,引發利益與安樂。佛所宣說正法,並非如同外道有關論述"牛胃即鴉嘴"的論典,毫無意義;亦並非如同論說"樹葉知多少、腹蟲知多少"的論典,無甚意義。而是于所宣義理,圓滿無倒,能令聽聞閱覽之人惑斷智生,獲得利益與安樂。此則稱其為"義妙"

  佛之教法,辭彙言句並非異語他言,說法方式並非不適時宜。那些外道論典,故弄玄虛,晦澀難懂……佛陀垂法示人,並非如此。佛以大悲心,於所化有情,隨類適機,相應講法。佛陀法語,言句易解、示義鮮明、語暢易記,此即是文巧。

  佛宣演"無常、苦、空、無我"之法,與外道不相混雜,迥然不同。宛若"獅吼獨音,百獸無聲。"其功德純正無染,此即純一。世親菩薩的《論義正理釋》中雲:"改造煩惱諸怨敵,救度惡趣世間者,具備改造救護德,此等論典外道無。"

  佛所宣法,非僅對治如貪心單一方面的煩惱,或只醫治一病消除一種痛苦--這些都是支分方便,而是斷盡三界所有煩惱的對治法。此即稱其為圓滿。《寶性論》中雲:"何者與具義相關,遣除三界諸煩惱,宣示寂滅之功德,此皆佛說非他雲。"

  清淨一句,是從法界本然清淨而言的。法界自性,是本來清淨之性,無有垢染。而且,觀待于能境智慧,亦相應法界,遠離顛倒戲論。

  鮮白一句,是從遣除垢障方面而言的。法界自性本來清淨,若於此未知未證,則會忽然出現所有垢障習氣。如果以本性無誤衡量的正道加以清理,實相本性就會如實現前,遠離垢染,此則稱其為鮮白。

  從體相方面而言,佛所宣法,具備梵行四德。""屬於涅槃範疇,""從屬於""。所以,純一、圓滿、清淨、鮮白就是梵行四德。《大乘莊嚴經論》中雲:"四梵行者,一者獨、二者滿、三者清、四者白。不共他相應者,是獨義,由此行不共外道同行故。具斷三界惑者是滿義,由此行具斷三界煩惱故。自性者是清義,由此行是無漏自性淨故。無垢者是白義,由此行在漏盡身種類得無垢淨故。以說法義成就。"

  如是三善、二妙、梵行四德,在《大乘莊嚴經論》中說:"此法隨時善,生信喜覺因,義正及語巧,能開四梵行。不共他相應,具斷三界惑,自性及無垢,是行為四種。"

  丙二、(廣述)分二:丁一、所取殊勝;丁二、究竟依託。

  丁一分二:戊一、略說;戊二、廣述。

  戊一、略說

  佛、薄伽梵,善說法律。

  以無垢智現見一切所知,佛、薄伽梵是量士夫。佛陀所宣正法,遠離所有過失,圓滿一切功德--即稱其為善說法律。外道宗派,癡心所覆,其理論觀點自相矛盾,並於有情損害無益,因此,外道學說並非善說。

  戊二、(廣述)分二:己一、遠離過失;己二、具備功德。

  己一、遠離過失

  正得,無病,時無間斷。

  善說法律即是正得或真實見。於諸法實相,無誤而見。仿若明眼之人現見色法。佛將此義如實宣說。依靠正法,所化有情能無顛倒,趣入聖道,真正現見實相本義,證得聖果,達於涅槃,

  所謂無病,""是煩惱名稱之一。佛說正法,能將煩惱習氣徹底斷除--於無漏法自性中,本然不存漏法與煩惱諸病。猶如杲日,本無黑暗。那些世間論述一般技能方面的論典,其所有理論觀點都與輪回漏法毫無矛盾,並與之相應產生。然而,佛之正法超越外道理論,無與倫比。

  有人會以為,佛法既已遠離諸患,具備功德,若依靠它,是否會出現其功德有時不能救度有情的機會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世間上的如意寶、妙瓶等稀有珍寶,帶給人的僅是暫時的利益。而佛法並非如此。因為,於所斷的煩惱和隨眠,已然徹底斷除,不復更生--於聖道果所獲功德恒時無損,此即稱其為時無間斷或恒無有盡。

  己二、具備功德

  極善安立,見者不空,智者各別內證。

  佛之正法,其目的就是把苦與集涵攝的所斷全部斷除,而將無漏安樂之極善,安立於有情相續之中。除此佛法之外,於所知法範圍中,能極善安立解脫安樂的能力,別無所見。如何極善安立呢?應當通過聞思修行,趣入並安立,逐漸將有情從三界輪回中,提升到無漏法界,獲證菩提之果。也就是說,將具有三乘菩提種姓的眾生,使其獲得各自菩提涅槃之果;將暫時無種姓有情善加引導,使其獲得人天安樂……

  從無始以來,有情漂泊在茫茫無際的輪回苦海中--現在若尚未值遇佛法,不能修行,則仍會飽受無邊痛苦的折磨。猶如落陷深淵,毫無自在。若已然值遇正法,則恰如茫茫海面,碰到航船--通過依止善知識,就會從輪回的海洋中,獲得解脫,永無逆轉。《大乘起信論》中雲:"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若不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於一切所知範圍內,一經遇見或一經曉知正法,定會獲得利益。而且,在所有利益中,最為殊勝。此即稱其為見者不空或見者有益。要知道,輪回本身就是痛苦的自性,其對治法唯有佛之正法。依靠佛法去修習,最初即能使煩惱減薄,自然而然生起勝解信--猶若昏憒之人忽然心明眼亮,不禁自我感慨道:真是太稀奇了!佛之正法真是正確無比!……內心深處油然生起堅固定解。

  然而,那些迷癡愚鈍之人,眼見正法,卻如身到寶洲,空手而返;或是熟視無睹,擦肩而過;或是不聞不問,懵懂無知;或是玩味文句,不察本義;或是說食數寶,體不躬行……如此等等,人生枉然而過。《寶積經》中雲:"佛言,若不修行得菩提者,音聲言說亦應證得無上菩提。作如是言:'我當作佛,我當作佛。'以此語故,無邊眾生,應成正覺。故知行在言前,道非心外。"又經雲,"佛言,學我法者,惟證乃知。"

  佛之正法深廣無邊,非凡無比。如日中天,眾螢墜伏--豈是凡夫心識所緣之境?而是現見本然實相的聖者們,依各自所證的智慧,自覺自明瞭證二無我之理。此即是智者各別內證。但是,于正法真正圓滿成就的惟然佛陀一人,所宣正法,究竟圓滿……如上而言,在一切所知法範圍內,能夠稱得上真實所取,利益無邊的只有佛之正法。

  丁二(究竟依託)分二:戊一、略說;戊二、廣說。

  戊一、略說

  法律善顯。

  有人對於佛法不禁會有這樣的疑問:佛法雖然深邃廣大,但有的觀點講五蘊等法實有,有的觀點說無有,有的有無皆談,有的有無皆無……真是眾說不一,令學人困惑不解,心中難免滋生"佛法是否是真實可靠的皈依處?"……

  量士夫--出有壞如來,擅能洞察了知有情根器與意樂。猶如初獲如意寶,先經粗糙之布打磨,再經細柔之布揉擦,後由清水洗拭--佛宣說二諦法門,是從不同層次示以淺、深、甚深和究竟之法門的。聖天菩薩雲:"諸初業有情,轉趣於勝義,正等覺說此,方便如梯級。"《中觀四百論》中雲:"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後斷一切見,若知為善巧。"佛陀針對有情各自根機,所接受程度,傾撒甘露法雨--皆能熄滅所化有情熱惱,令眾生獲得莫大利樂,最後獲證究竟無上菩提之果。初學之人,善根薄弱,面對佛法各宗觀點,不知宗旨,如墜雲裏霧裏。要知道,各宗觀點,貌似有別,實則意趣同歸。也就是說,在究竟意義上,無有別異,互不相違,毫無不實之處……從名言而言,以各宗見解最終都會趣入無上菩提,豈有自相矛盾之處?--如來八萬四千法門,皆是隨類契機而示,因此,則稱其為法律善顯。

  戊二、廣說

  決定出離,趣大菩提。無有違逆,成就和順;具足依止,斷流轉道。

  有人提出:"一切正法,從直接與間接之徑,都能趣入唯一究竟勝義實相--對此,又作何理解呢?"

  對於輪回中,從粗大煩惱直到無明習氣之間--一切所斷,都要依靠具有出離性的種種方便,加以斷除。於此,當從斷圓滿角度理解--決定出離。佛陀權巧方便,暫設三乘。達於無上菩提之果,雖然有間接與直接途徑之分,但皆殊途同歸。《法界贊論》中雲:"法界無別故,主要乘無分,宣說三乘者,引眾生入佛。"

  並且,在徹底滅盡煩惱障和所知障的同時,證圓滿--無上菩提之果頓然獲得,因而稱其為趣大菩提。《妙法蓮華經》中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雲:"我即自思維,若但贊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墮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由此確然而知,已然斷除一切所斷,已然證悟一切所證,趣大菩提,唯然安立佛之一乘。

  所有正法宣明之義,互相之間並非舍一取一,而是全然無違,宗趣一致--皆成為圓滿正道上的助緣。正因為眾生根機千差萬別,佛所宣法,才浩瀚無邊,應機而現。然而八萬四千法門,均為一趣,無有違緣。不僅如此,而且上乘功德自然涵括下乘功德。佛所說法,層面分明,義理和順,同一意趣--此即稱其為成就和順。

  假若佛法各宗真是見解迥異,意趣有別,取一舍一--那必定不是究竟依靠之處。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佛法小乘與大乘,皆是針對所化根機,權巧而設,是相應之法。因此,佛法的確是究竟的皈依之處。

  若未通達上述關要,反而認為小乘之法極為低劣--產生如是觀點之人,必然於三世諸佛甚深廣大法流未能曉暢明瞭,從而捨棄正法,造下深重罪業。《大乘集菩薩學論》中說:"複次初行菩薩,發如是言,汝不能修習六波羅蜜行,亦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應速發聲聞辟支佛心,汝可速得出離生死……是名初行菩薩第二根本罪。複次初行菩薩,作如是言,汝何堅持守護波羅提木叉及律儀戒,應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讀誦大乘經典,則身語意所集煩惱,不善業報悉得清淨。乃至如前所說,是名初行菩薩第三根本罪。"

  《遍攝一切研磨經》中雲:"曼殊室利,譭謗正法,業障細微。曼殊室利,若於如來所說聖語,於其一類起善妙想,於其一類起惡劣想,是為謗法。若謗法者,由謗法故,是謗如來,是謗僧伽。若作是言,此是為諸菩薩宣說,此是為諸聲聞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是為諸獨覺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者非諸菩薩所學,是為謗法。"謗法之罪,其罪極重。《寶性論》中雲:"何人若嗔法,彼豈能解脫?"《三摩地王經》中雲:"若譭謗契經,較毀此瞻部洲中一切塔,罪業極尤重;若譭謗契經,較殺殑伽沙數阿羅漢,罪業極尤重。"如果有的法門於自己不相適應,也千萬不要妄加點評褒貶,要保持緘默,平等對待,則無有罪過。佛曾說:"住於中間者,舍法我未說。"《經觀莊嚴論》中雲:"意之罪過自性惡,於色亦不應生嗔,況於生疑之佛法,是故等住無罪過。"

  大凡有漏法,無論依靠何者,都終究會遷變而滅。即使獲得轉輪王和梵天天主等之勝位,也不是真實可靠的依託處。並非自心對勝位不存希望與執著,而是此勝位本身一直都在潛移默化地改變。就佛法本身而言,在一切時空範圍之內,皆是永恆無遷的究竟依託處。此即具足依止。換而言之,正法是所依靠處,能依者--諸有情依于正法,何時亦無遷變,具足永恆依止功德。

  有人不禁會想:雖然佛法是無欺真實的依託處,但是否也如同世間創立偉業和美妙享受等一樣,要外在事物不斷地更換,不斷地追逐,才能享受到美妙的樂趣呢?

  佛法並非如此。要知道,依靠佛法,最終會獲得究竟圓滿無上菩提之果。待至究竟圓滿,就不再需要辛勤勞作不斷追求,而是已然斷德圓滿,於無學道勿需學修--不必修此再學彼、自一果位再轉換至另一果位。此則稱其為斷流轉道。世親菩薩在《釋明論》中雲:"無上即斷流轉道,趣於究竟即是流,至此盡除則為斷。"在某些注疏中說,斷盡心與心所的流轉,方稱為斷流轉道;還有的解釋為,斷除一切輪回之流轉……雖然各家疏解紛紜,但都是一方之言。全知麥彭仁波切說:"在此,依於甚深之義,對這二句本義作出圓滿解釋的,獨此一家,別無相同。"

  在一切所知法範圍內,不僅要知曉真實可靠的依託處唯有佛法,而且,過去、現在、未來的所有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以及一切有情幸福安樂的殊勝善道--都是在佛法光明的普照下,勃然興起……在產生殊勝定解之後,油然發起住持與護持正法心願--佛經中說,此之大願全然涵攝一切佛陀菩薩所發諸願。

  所以,在隨念法寶功德後,應當清醒地認知:只有值遇正法,,才會心生歡喜。當盡己所能,聞思修行受持佛法。彌勒菩薩於《辨中邊論》中雲:"此助伴應知,即十種法行,謂書寫供養,施供聽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修,行十法行者,獲福聚無量。"依十法行去行持,則此人身成為有益人身,不會空耗。如是若於佛法一偈,或背誦、或講說、或思維,其功德無量無邊。此皆廣見於佛經中。

  末法時期,人心癡暗,邪說橫行。呼喚僧才法匠擎舉法燈,照破茫茫長夜,燃亮眾生心燈……此一席話,是對年輕的僧尼們而說。經中雲:"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遍三千,若不傳法度眾生,決定無能報佛恩。"為了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只有面對現實,敢於荷擔如來家業,聞思修行,自利利他,才不枉出家之行。

  有人向永明延壽大師請教說,為何天臺宗允許凡夫說法?大師引用教證回答道:"《般若經》中講,'自修行般若之福,不如廣為人天,巧說比喻,令人易解般若,其福最勝!'而且在另一部經中說,'其人戒定雖羸劣,善能說法利多人,若有供養是人者,則為供養十方佛。'這不是很好的教證嗎?"永明延壽大師的開示不能不讓人深思!

  古德雲:"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佛經中記載說,曾有兄弟二人出家,一人專門修慧而不修福,後雖證羅漢,卻沒有人供養。另一人專門修福而不修慧,後轉世為皇宮中畜養的白象,滿身掛著瓔珞……這則故事耐人尋味。

  成就解脫之路,不外福慧雙修。側重何方,都有失偏頗。通過自利利他這一完美的組合,不僅於自之解脫積聚資糧,而且亦能有益眾生趣入正法。《大方廣總持經》中雲:"佛言,善男子,佛滅度後,若有法師,善隨樂欲為人說法,能令菩薩學大乘者,及諸大眾有發一毛歡喜之心,乃至暫下一滴淚者,當知皆是佛之神力。但見解不謬,冥契佛心。雖為他人,亦乃化功歸己,既能助道,又報佛恩。"

  為人說法,不僅自利--增上智慧,而且利他--積聚福德。若能以清淨發心,不慕名聞不求利養,如理如法地依于佛法,明理契義,闡幽示微,為了有情,悅意講法--此誠為末法時期自利利他的典範。《勸發增上意樂經》中雲:"慈氏,無染法施,謂不希欲利養恭敬而施法施。此二十種是其勝利。何等二十?謂成就念,成就勝慧,成就覺慧,成就堅固,成就智慧,隨順證達出世間慧,貪欲微劣,嗔恚微劣,愚癡微劣,魔羅於彼不能得便,諸佛世尊而為護念,諸非人等於彼守護,諸天於彼助發威德,諸怨敵等不能得便,其諸親愛終不破離,言教威重,其人當得無所怖畏,得多喜悅,智者稱讚,其行法施是所堪念。"在《未曾有經》中說:"說法有二大因緣,一者開化天人福無量故,二者為報施食恩故。豈得不說?又財施如燈,但明小室。法施若日,遠照天下。"

  有人雖然心裏讚歎隨喜弘揚佛法,但都是稱頌他人之語。一涉及到自己,往往喜言閉關,逃避社會,遁跡山間。蓮池大師開示說:有修習靜坐的人,獨居一室。稍有人聲便以為受到幹擾。人聲是可以禁止的,但如果有鴉鵲在庭中叫噪,那怎麼辦呢?鴉鵲還可驅除趕走,但如果有虎豹在林中號嘯,那又當怎麼辦呢?虎豹猶可使獵人捕捉,然而風號水流,雷轟雨驟,那又要怎麼辦呢?所以說,"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要想除境而境終不可除。境既不除,心不能靜,這樣,道就永遠學不成了--學佛辦道,不自我檢討,志向不堅,而嫌外境不寂靜,那實在是謬誤之至!

  喬美仁波切在《證悟歷程--漫遊者道歌》中也對初學之人教誨說:"在修法時,聽到外面喧嘩吵鬧,流水嘩嘩,或者雞鳴犬吠等嘈雜聲音,感到心煩厭惡,心不由自主地被聲音所吸引……自己覺得:應該馬上離開,到比此地更為寂靜的深山曠野去……要知道,如果自心沒能馴服調順,那麼影響禪定的因素到處都存在,這就如同香葉樹龍王的故事一樣,是根本無法躲避的。"喬美仁波切是在給弟子明示心性,弟子認知心性之後,才要求其遠離人群,掩關而修的。漢地歷代禪宗大德亦是在"得個消息""得個著腳處"(指初識心性)後,遁入深山,與鳥獸為伴,與日月同息,非要"得個桶底脫落"(指徹悟心性)。否則,誓不甘休……如此看來,漢藏大德在閉關修法問題上,的確是一個鼻孔出氣(禪宗術語,指見解相同)!

  當然,後學弟子應當學習前輩高僧大德為瞭解脫,忘我苦行的修法精神。但是,還要看看自己的資糧具足與否。在禪宗方面,是否已破初關,明眼人予已認可?在大圓滿大手印方面,是否已認知心性,上師許可與否?……否則,匆匆然,奔入山林曠野,不久又奔回都市--來來往往,只落得白白辛苦!--這不是佛法所提倡的!《像法決疑經》中雲:"佛言,若複有人,見他修福,及施貧窮。譏毀而言,'此邪命人,求覓名利,出家之人,何用佈施,但修禪定智慧之業,何用紛動無益之事?'作是念者,是魔眷屬,其人命終墮大地獄,經歷受苦。從地獄出,墮惡鬼中。從惡鬼出,於五百身,墮在狗中。從狗出已,五百世中,常生貧賤,受種種苦。何以故,由於前世見他施時,不隨喜故。"對於初學者,蓮花生大師警示說:"閉關九年,不如轉一次*輪的功德大。"

  初學佛法之人,應當福慧雙修,為將來真正掩關--克期取證充分聚集資糧。在福慧雙修的修法中,這裏所提倡的就是宣講佛法、弘揚佛法--這是學修佛法之人最適宜的方便途徑之一。

  至此,不要落入另一個誤區--自己智慧福報淺薄,豈是弘法度生的棟樑之材?要知道,弘揚佛法不一定要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只要從點滴做起,去身體力行--對你所見的親朋好友,念一句佛號、言一句法語、寄一本小冊、發一封關心醒示的信函……或者,在你的視野裏,凡是所見到的--空中飛的小鳥、地上跑的貓狗雞鴨、水裏遊的魚蝦、昔日的仇敵怨家、來往而過的陌生人--你都善心發願、誦咒回向--這無一不是弘法度生。慢慢地,你的願菩提心成了行菩提心,隨著煩惱心漸漸被菩提心所取代,你的周圍已被菩提心湧溢出的博愛所籠罩,祥和與安寧環繞著你。過去的你不見了,你成了一位學修佛法真實的體驗者--不僅自利,而且影響了周圍,他人與動物都沉浸在你所修佛法的美妙與溫馨之中……不久,就會咂咂稱奇:這麼渺小的我,居然、居然能感染世界?!

  乙三、(隨念僧寶之功德)分二:丙一、闡述僧寶功德;丙二、因具功德勝贊無上福田。

  丙一分二:丁一、相續清淨;丁二、勝田功德。

  丁一、相續清淨

  聖僧者,謂:正行、應理行、質直行、和敬行。

  僧,即僧伽,是千百萬魔眾不能令其捨棄遠離解脫正道之人。聖僧者--即是大乘僧伽聖者補特伽羅。所謂"",即是內道佛乘超越世間,故稱其為""。若依所緣境而分,則有七種殊勝功德,即名為""。諸聖僧眾,于中安住,確立""義。

  遠離一切過患,自相續守持戒律學處,則稱其為正行。通達佛法諸義,自相續安住禪定學處,則稱其為應理行。不住常斷諸邊,自相續安住正見智慧,則稱其為質直行。比丘、沙彌,比丘尼、沙彌尼--所有僧眾,為利有情,見解戒律皆然相同,共趣解脫,則稱其為和敬行。

  另一種解釋是:若略說正行,則是遮止衰敗,引入正道。若廣說正行,則是應理行、質直行、和敬行。其中,""即解脫。""是趣入無學果位。"質直"為聖者之道。經中雲:"質直即是聖者道。"這是從有學道角度而說的。所謂"和敬",就是所有趣入聖道的僧伽大眾,皆無退轉,趨入涅槃城。"入者"--就一般僧人而言,僧眾之間入於聖道,宗趣同歸,無有不同。或者,正行即是遠離捨棄、謬誤、曲折、退轉--而獲得正行、應理行、質直行、和敬行。也就是說遠離非正行等四種顛倒,趣入真實無誤解脫正道。而在世間,就是相續清淨的僧人。《阿含經》中雲:"我末法中出家人,志求菩提微妙果,於濁苦惡世界中,常在如來清淨眾。僧中或有求四果,或以證果在僧中,此等八輩諸上人,和合僧中常不斷。或有深廣學智慧,或有息慮習諸禪,並皆集在僧眾中,猶如百川歸大海,殊勝妙寶大德僧,長養眾生功德種,能予人天勝果者,無過佛法僧寶眾。"

  談到相續清淨,皆是就僧伽內心隱匿功德而言。末法時期,多有人喜歡觀察出家人言行儀錶如法與否,或以名聲高低判別成就高低。金剛上師法王晉美彭措醒示說:"末法時期,人憑名份高低取捨親近善知識,這是不好的。"《贊僧功德經》中雲:"凡人肉眼難分別,猶如灰覆於火上,或有外現犯戒相,內秘無量諸功德,應當信順崇重之,賢聖愚凡不可測。或有外現具威儀,或示未能舍其欲,外相人觀謂凡夫,不妨內即是其聖。內如四種庵羅果,生熟難分不可別。如來弟子亦如是,有戒無戒亦難辨,是故殷勤勸諸人,不聽毀罵僧寶眾。若於僧中起邪見,當來定墮三惡道,世尊親自以梵音,金口弘宣誠不妄。"

  丁二、勝田功德

  所應禮敬,所應合掌。清淨功德,淨諸信施。

  了悟甚深法性,相續清淨的僧伽--聖僧,世間無論何人,皆應對其雙手合十,表示恭敬。因為,只有仰賴僧伽,才能引導眾生,趣入解脫。所以,天人與人都應虔心頂禮--此即是所應禮敬,所應合掌。經中雲:"大悲世尊禮大眾,尊敬和合大德僧,諸佛尚自致殷勤,何況凡夫輕慢眾。"

  諸聖僧眾,以殊勝功德作為相續莊嚴,此即清淨功德。諸聖僧眾,是吉祥福德之田。"吉祥"是祥瑞與圓滿的總稱。"福德"既是吉祥又是福報之義。世間出世間一切福德吉祥圓滿,全然依靠僧眾產生,因而稱其為一切福德之基源。三位或四位僧伽以上,名為僧團。僧團大眾,遠離過患,唯有功德,即使用三千大千世界的財物供養,對其不成障礙。對僧眾或一位聖僧作供養,不僅沒有過患,而且令有情培植善根,增上福報,即稱其為淨諸信施。經中雲:"唯當尊重生敬心,因此受勝諸天報,佛日滅沒雖久遠,僧寶連暉傳法燈。猶如龍王降甘雨,大地萌芽普洽潤,和合僧寶亦如是,雨於如來妙法雨,滋潤枯渴諸群生。"

  因此,僧團相續清淨,于他有情自然成為無上供養之處。

  丙二、因具功德勝贊無上福田

  所應惠施,普應惠施。

  宛若田地肥沃,莊稼茁壯成長--供養僧眾殊勝福田,利益極大,能生無量利樂。此即是所應惠施。無論何時何地,堪為整個世間眾生最大供養處,與之相等者無曾為有。此即是普應惠施。世間眾生被煩惱染汙,而僧眾卻於染汙中解脫--猶如毫無瑕疵的如意寶之王,堪作世間無上莊嚴。

  有的注疏中,是以修行品位來予以解釋的。對資糧道位行者,所應禮敬;對加行道位行者,所應合掌;預流果位行者,清淨功德;一來果位行者,淨諸佈施;于不來果位行者,所應惠施;于無學阿羅漢果位行者,普應惠施。

  對於僧人,無論其是形象出家人,還是破戒出家人,在充分了知僧寶功德之後,亦應恭敬供養,並能生起無量福德。談到出家功德,在《本緣經》中雲:"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墮三惡道。"《僧衹律》中說:"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離三百六十三萬六千歲三途苦,乃至醉中剃發,戲裏披衣,一晌時間,當期道果。"《贊僧功德經》中雲:"破禁比丘雖無戒,初心出家功德勝,百千萬億白衣人,功德縱多不及彼。出家弟子能堪任,繼嗣如來末代法,萬德無量在俗人,不能須臾弘聖教。最下犯禁破戒僧,供養由獲萬億報,是故世尊贊勝因,天上人中受尊貴。是故殷勤勸諸人,勿毀如來僧寶眾,今生習惡因緣故,當來業成亦毀佛。緣茲身口意業支,永斷世間人天種,當墮三塗惡道中,億劫沉淪無休息。"《阿含經》中雲:"好說眾僧短長者,自墮亦引無量眾,是故智者善思量,勿於僧中起輕慢。善自防護口業非,莫談此持彼犯戒,若一惡言毀沙門,當墮泥犁受極苦。"經中雲:"何人每月平等心,上供下施無餘供。若對僧眾生信心,前者功德較後者,不及十六分之一。"《贊僧功德經》中雲:"人身難得生人中,佛法難逢今已遇,如何於妙良福田,不種當來功德種。是故諸人應善思,聞經僧中應惠施,依經我略贊僧寶,功德無量遍虛空。"

  甲四、後義

  一切時空所有世間,無邊利樂的基源,唯是三寶--宛若善業之山王,萬物依此滋榮繁茂。乃至虛空與世間未盡,功德無有窮盡。要知道,僅僅憶念禎瑞吉祥無邊的三寶,就能從所有衰敗違緣中,獲得自在,無餘解脫。《勝幢經》中雲:"假若心存恐懼、羞愧與驚顫,則應憶念佛寶;若未能憶念佛寶,則應憶念法寶;若未能憶念法寶,則應憶念僧寶。憶念三寶功德能夠遣除一切怖畏,當獲無量福德。"《拋石經》中雲:"依靠佛寶所植善根,乃至輪回未盡,永無枯竭,終獲涅槃無盡功德。依靠法寶所植善根,與依靠僧寶所植善根,亦複如是,乃至輪回未盡,永無枯竭,終獲涅槃無盡功德。如是南瞻部洲有一大海七千由旬,東勝神洲有一大海八千由旬,西牛賀洲有一大海九千由旬,北俱盧洲有一大海一萬由旬--此四大海,皆能以步衡量。然而,依靠三寶所植善根無法衡量。須彌山以及周圍所有山峰,逐兩稱量,亦能稱計。大海逐瓶稱算,亦能有盡。而依靠三寶所植善根終不能量。"經中所說,都是以比喻而言。其實,上師三寶功德,虛空難容,量無邊際,無垢殊勝,無上無等!對上師三寶產生信心,所獲利益,無量無邊。所以,一切真實的皈依處都無餘涵攝在皈依三寶之中。

  在了知三寶功德後,具有智慧的人都會憶念三寶功德,將三寶作為究竟永恆不變的皈依處--從而發起決然之心。在皈依三寶的刹那,中斷輪回已然開始、獲得安樂已然開始--與一切諸佛密趣一味,而且,以無量發心與願力之遊舞,能夠示現無量無邊三世諸佛。每尊佛陀的一毛孔與所發一光之功德,乃至虛空未盡,如來金口宣說亦無能盡。正因為佛寶功德深廣無邊,作為三寶弟子應當屢屢觀修憶念。

  對於聖法--教法中之一偈,若聞若誦,其功德無量無邊。以此當知,在一切時空中的所有聖法,都應認知是解脫正道。對此,於法寶應當屢屢觀修憶念。

  十方三世中,安住有無量諸聖僧眾。倘若一位僧伽安住慈心三昧所生功德,即已無量無邊,何況觀修憶念一切僧眾功德,更為廣大無邊。

  既已了知皈依三寶功德利益,並已正信皈依三寶,在隨時隨地憶念三寶功德的同時,又於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應當注意哪些事項呢?是否已成三寶弟子,也就大功告成,停步不前?《華嚴經》中雲:"是以入道之初,當起善法欲。"因此,初學佛法之人,應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學修皈依的學處是十分必要的!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在皈依三寶之後,有八件事情要做:

  一、親近善士。善士即是善知識,是一切功德之依處。殷勤親近善知識,是正親近。暫時與究竟利樂皆由善知識指導開示,方能進益有成。

  二、聽聞正法。由聞正法,才能了知何者應斷,何者應修。一切學修指南必賴常聞正法方能知曉。

  三、如理作意。于所宣法,善加思維,品味其義。以現量、比量、聖言量,分辨何者應理,何者非理……循序漸進 ,通達法要。

  四、隨法行者。當起正行,親知親證。如修習淨土禪宗,密乘生圓……斷除煩惱,解脫生死,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五、諸根不掉。煩惱紛湧,皆由六根追逐外境,意隨其後。見此過患,防護根門,阻斷煩惱生緣。

  六、受學學處。當根據自身情況學習持守佛制戒律。

  七、悲湣有情。當修悲心。心念無始生死以來,無一眾生不曾作我父母、兄弟、姐妹諸親眷屬……我需發心,精進學佛,救度一切眾生。

  八、勤修供養。由知三寶殊勝功德,唯是無上福田。當應隨力隨時供養三寶,修諸福德資糧。

  三寶弟子尚有"遮止應學""修學應學"需要學修。

  遮止應學--《涅槃經》中雲:"一、自皈依佛,寧捨身命,終不皈依自在天魔等。二、自皈依法,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典籍。三、自皈依僧,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眾。"

  修學應學--《皈依六支論》中雲:"一、謂皈依佛寶後,于代表如來住世利生之形象,不論其泥塑木雕,大小好醜,皆應恭敬,起大師想。二、皈依法寶後,對於如來所說教法,下至一四句頌,皆應恭敬,起正法想。三、皈依僧寶後,對於一切佛弟子眾,不論其持戒、犯戒、有修行、無修行,只要受持如來所遺之僧相,皆應恭敬,起僧寶想。"

  阿底峽尊者所傳之教授中,又說皈依三寶後,有六種學處應隨修學:

  一、應常時隨念三寶功德差別,屢屢皈依。

  二、應常時隨念三寶大恩,恒修供養。

  三、應常隨學三寶大悲,方便接引諸餘有情令受皈依。

  四、隨作何事,皆應先供養三寶,發願祈禱,不作世間諸邪方便。

  五、應善了知皈依三寶殊勝,晝三次、夜三次,勤修皈依。

  六、輕如戲笑,重至寧舍生命,絕對不說"捨棄三寶"之語言。

  諸般學處,理趣詳文,於經論中多有述說。作為三寶弟子,應當明思省策,精進無怠。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亦應如理觀修憶念。《集學論》中雲:"若諸菩薩,嚴持香花,奉獻如來,及佛塔廟,以此回向,願諸眾生,離破戒垢,得佛戒香。若諸菩薩,以淨香水,掃灑塗地,以此回向,願諸眾生,離惡威儀,修善法式,整肅圓滿。若諸菩薩,嚴持花蓋,而以奉獻,以此回向,願諸眾生,離煩惱熱。若入伽藍,發如是心,令諸眾生,入涅槃城。出伽藍時,發如是心,願令眾生,越生死獄。若開戶牖,發如是心,願令眾生,開聖智門。若閉戶牖,發如是心,願令眾生,閉惡趣門。若安坐時,發如是心,願令眾生,坐菩提場。右脅臥時,發如是心,願令眾生,離纏蓋障。若往便利,發如是心,願令眾生,趣大覺路。正便利時,發如是心,願令眾生,拔三毒箭。若洗淨時,發如是心,願令眾生,洗煩惱垢。若洗手時,發如是心,願令眾生,離穢濁業。若洗足時,發如是心,願令眾生,離障塵坌。嚼齒木時,發如是心,願令眾生,舍諸垢染。又彼菩薩,若身所作,一切善業,持以回向,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若禮如來,及佛塔廟,發如是心,願令眾生,常得人天,之所禮敬。"

  全知麥彭仁波切教誨道:"對上師三寶產生信心後,即使念誦一遍《隨念三寶經》,都已成為一切利樂之淵源,何況為他人宣講,更是功德無量。要知道,如法聽聞一遍《隨念三寶經》,就能將無義人身,轉變成有意義的人生。"

  祥里安樂之基源,三寶悅耳之彩幡,

  善說隨風飄逸遠,吉祥無盡美妙言。

  截斷所有衰敗景,恒時享用圓滿相,

  禎兆啟開正道門,吉祥正法之寶藏。

  吉祥聖地喇榮中,吉祥導師眾聚時,

  吉祥瑞相種種生,吉祥無盡豎勝幢。

  生生世世瀑流中,教證圓滿佛正法,

  願持宣講並實修,遍於時空諸世間!

  以此注疏誠回向,金剛上師身久住,

  佛法隆興事業成,僧團增盛益有情,

  有情利樂源無竭,幸福湧溢時永恆。

  此注疏主要參考全知麥彭仁波切《隨念三寶經》注釋一書。並于金剛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座前數次恭聽,獲得清淨傳承。金剛弟子慚愧比丘益西彭措,於西元二○○一年藏曆四月初八日造于喇榮金剛降魔洲。吉祥圓滿!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