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25 07:26:50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25 07:13:47   編輯部 報導

當代藥師法門之實踐─以臺灣及日本關西地區為例   指導教授:黃運喜

藥師信仰是包涵了信仰的精神層面與現實物質層面的重要佛教信仰,不同於淨土信仰的單一精神面,藥師信仰的起源來自於人們對於病苦的恐懼與害怕,以及想要得到療癒的心願,包括了三個層次,也就是:以藥食治病、以法藥治心的疾病、治療象徵為修行成長的過程,這些與治療相關的佛陀信仰,也成為了後世藥師信仰出現的基礎。

藥師信仰的經典相當的多,流傳的譯本更是相當廣泛且多元,伺後從宗教層面進入到人類社會生活之中,因而發展而成的各種宗教儀式,便成為了藥師信仰中相當重要的部份;當儀式能夠感動人、使人認同,便能達到傳播信仰的效果,才能融入生活,並成為信仰、精神、物質三者間的橋樑。

從精神信仰走進現實生活,是藥師法門最為強調的部分,藥師法門之所以被廣為接納,最主要的就是滿足了人對於利益的需要,特別是健康與財富,就功能論的角度而言,於信仰中直接明言其功德利益,是信仰所提供的功能性誘因,深化了信仰的宗教功能之現實性。

本文以經典文獻分析,與實際田野調查來探討當代藥師法門如何被實踐。文獻部分先介紹了前人的研究結果,以及相關的研究專文專書,藉以一窺藥師信仰之脈絡,經典部分除了對古代之各種譯本之緣由異同做介紹外,主要就當代藥師法門之宗教儀式來做程序整理,並進一步分析之,來得到現今藥師法門信眾所行與所求的因果架構。

其次田野調查部分,在現代藥師法門的實踐上,藉由臺灣地區、以及日本關西地區,對於相同的藥師信仰之不同的實踐方式,來探討兩個國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各以何種方式來發揚與弘傳。首先是台灣地區的藥師法門弘傳,先以較具代表性的兩個傳統道場,來研究其起源以及弘傳方式。再來是日本的傳統藥師佛道場,在日本文化養成下,融合許多當地文化特色的儀式性宗教實踐活動,走訪日本關西地區幾個具藥師信仰代表性之佛寺,並就藥師佛像特色與當代實踐活動做系列整理與介紹。

再者,就臺灣日本兩地傳統佛教體制外的藥師信仰團體,與現今社會中的藥師信仰民間結社來進行分析及探討其展現出的不同宗教認知,與發展出有別於傳統制度的當代藥師法門新興實踐方式與團體。最後就宗教背景與歷史因素來進行分析、比較台灣與日本地區的藥師法門弘傳,與實踐方式來研究,以作為未來兩地進行藥師法門推廣時的一個參照與思考。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96/碩士/研究生:李元弘   指導教授:黃運喜
關鍵詞:  藥師佛 ; 藥師法門 ; 十二大願 ; 當代實踐 ; 日本關西 ; 一畑藥師 ; 藥師經 

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簡易查詢        進階查詢   

◎本文延伸閱讀與佛法研究資料庫-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政治大學圖書館NCCU網站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全文 系統     台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NTU LIBRARY   國立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佛教高階經營師與講師培訓班-國際學士院主辦〈一年培訓 後可銜接 國際學士院營管理碩士﹝一年取得﹞-資格大專畢* 三年以上工作經驗*不限科系*只酌收成本及材料費*利用星期六或日半天上課*2009年3月開課*電話報名     02-27196686  

◎經營研究高階人才培養 搖籃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宗教學系-- 黃運喜老師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96/碩士/研究生:李元弘   指導教授:黃運喜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之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 5
第二章 藥師信仰之起源與文獻 8
第一節 藥師信仰之起源 8
第二節 藥師信仰之經典研究 14
第三節 藥師信仰之研究文獻 19
第三章 藥師法門之內容 26
第一節 藥師法門之修持方式 26
一、 弘一〈藥師法門修持課儀〉儀軌之修持 26
二、 《慈悲藥師寶懺》之修持 28
三、 台灣地區藏傳佛教藥師法門之修持 39
第二節 藥師十二大願之內容與分析 46
一、 藥師十二大願之內容 46
二、 藥師十二大願之分析 54
三、 藥師十二大願與理想社會之建設 57
第三節 修持藥師法門之利益與感應事蹟 60
一、 藥師法門之功德利益與實踐方式 60
二、 藥師法門之感應事蹟 67
第四章 當代藥師法門臺日傳統道場之實踐 75
第一節 台灣重要藥師道場與其實踐之方式 75
一、 東方淨苑 75
二、 護國吉祥寺 81
第一節 日本重要藥師道場與其實踐之方式 88
一、 日本奈良法隆寺 92
二、 日本奈良興福寺 98
三、 日本奈良東大寺 104
四、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109
五、 日本奈良藥師寺 116
六、 日本奈良新藥師寺 127
七、 日本京都比叡山延曆寺 130
八、 日本京都東寺 135
第五章 當代藥師法門臺日傳統佛教體制外之實踐 144
第一節 臺灣傳統佛教體制外之實踐方式 144
一、 瑜伽士陳健民之「普賢王如來壇城法脈」團體 144
二、 台灣民間藥師信仰之實踐方式 159
第二節 日本傳統佛教體制外之實踐方式 166
一、 一畑(いちばた)薬師教團 166
二、 十二藥叉將之「金刀比羅」崇拜 180
第六章 當代藥師法門臺灣組織及個人之實踐 184
第一節 台灣當代組織之實踐方式 184
一、 AGE共修會 184
二、 中華藥師山居士佛學學會 191
三、 藥師琉璃光學會 196
第二節 台灣個人藥師法門之實踐推廣與利益感應 204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210
第一節 歷史性研究之角度 210
第二節 當代儀式活動之角度 212
第三節 當代藥師信仰實踐之角度 215
第四節 研究建議 223
附錄 224
參考書目 254

 

延伸閱讀:【數位佛學院】【利美知識

參考文獻 

一、基本史料
 
(一)、佛教典籍:
(唐)一行撰 《藥師琉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一卷,《大正藏》第19卷,No.922
(唐)一行 《大日經疏》,《續藏經》36冊
(唐)不空譯 《藥師如來念誦儀軌》一卷,《大正藏》第19卷, No.924A
(唐)不空譯 《藥師如來念誦儀軌》一卷 ,《大正藏》第19卷, No.924B
(後漢)支婁迦讖 《阿粊佛國經》二卷,《大正藏》第11卷,No.313
(後漢)支婁迦讖 《般舟三昧經》三卷,《大正藏》第13卷,No.418
(吳)支謙譯 《八吉祥神咒經》一卷,《大正藏》第14卷,No.421
(宋)王日休校輯 《大阿彌陀經》二卷,《大正藏》第12卷,No.364
(唐) 玄奘譯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大正藏》第14卷, No.450
(唐)玄奘譯 《俱舍論》二十九卷,《大正藏》第29卷,No.1448
(唐)玄奘譯 《大毗婆沙論》二百卷,《大正藏》第27卷,No.1545
(後漢)安世高譯 《佛說九橫經》一卷,《大正藏》第2卷,No.150B
(宋)志磐撰 《佛祖統紀.法運通塞志》,《大正藏》第49卷,No.2035
(唐)伽梵達摩譯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一卷,《大正藏》第20卷,No.1060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雜阿含》五十卷,《大正藏》第2卷,No.99
(元)沙囉巴 《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二卷,《大正藏》第19卷,No.925
(高齊)那連提耶舍譯 《佛說施燈功德經》一卷,《大正藏》第16卷,No.702
(西晉)法立、法矩譯 《大樓炭經》六卷,《大正藏》第1卷,No.0023
(唐)法琳 《辯正論》八卷,《大正藏》第52卷No.2110
(隋)法經等撰 《眾經目錄》七卷,《大正藏》第55卷,No.2146
(西晉)法護譯 《月光童子經》一卷,《大正藏》第14卷,No.534
(西晉)法護譯 《佛說申日經》一卷,《大正藏》第14卷,No.535
(宋)非濁集 《三寶感應要略錄》三卷,《大正藏》第51卷,No.2084
(唐)金剛智譯 《藥師如來觀行儀軌法》一卷,《大正藏》第19卷, No.923
(唐)金俱吒撰 《七曜攘災決》一卷,《大正藏》第21卷,No.1308
(唐)金剛福壽 《一髻文殊師利童子陀羅尼念誦儀軌》一卷,《大正藏》第20卷,No.1183
(東晉)帛屍梨密多羅譯 《佛說灌頂經》十二卷,《大正藏》第21卷,No.1331
(唐)阿地瞿多譯 《陀羅尼集經》十二卷,《大正藏》第18卷,No.901
(唐)空蜞述 《青色大金剛藥叉辟鬼魔法》一卷,《大正藏》第21卷,No.1221
(唐)明佺等撰 《大週刊定眾經目錄》十五卷,《大正藏》第55卷,No.2153
(宋)施護譯 《十二緣生祥瑞經》二卷,《大正藏》第16卷,No.0719
(隋)彥悰 《眾經目錄》五卷,《大正藏》第55卷
(宋)淨源 《圓覺經道場略本修証儀》,《續藏經》129冊
(陳)陳文帝 《藥師齋懺文》,《廣弘明集》卷28,《大正藏》第52卷,No.2103
(元魏)菩提流支譯 《佛說佛名經》十二卷,《大正藏》第14卷,No.440
(唐)菩提流志譯 《大寶積經》一二0卷,《大正藏》第11卷,No.310
(唐)湛然 《止觀輔行傳弘決》二0卷,《大正藏》第46卷,No.1912
(隋)費長房撰 《歷代三寶紀》十五卷,《大正藏》第49卷,No.2034
(隋)智顗 《摩訶止觀》十卷,《大正藏》第46卷,No.1911
(唐)智昇撰 《開元釋教錄》二十卷,《大正藏》第55卷,No.2154
(隋)達摩笈多譯 《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一卷,《大正藏》第14卷,No.449
(唐)義淨譯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二卷,《大正藏》第14卷,No.451
(唐)義淨譯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四十卷,《大正藏》第24卷,No.1451
(劉宋)痳良耶舍譯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一卷,《大正藏》第20卷,No.1161
(劉宋)痳良耶舍譯 《觀無量壽經》一卷,《大正藏》第12卷,No.365
(姚秦)鳩羅摩什譯 《妙法蓮華經》七卷,《大正藏》第9卷,No.262
(姚秦)鳩羅摩什譯 《十住毗婆沙論》十七卷,《大正藏》第26卷,No.1521
(姚秦)鳩羅摩什譯 《阿彌陀經》一卷,《大正藏》第12卷,No.366
(姚秦)鳩羅摩什譯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一卷,《大正藏》第14卷,No.454
(姚秦)鳩羅摩什譯 《維摩詰所說經》三卷,《大正藏》第14卷,No.475
(姚秦)鳩羅摩什譯 《大智度論》一百卷,《大正藏》第25卷,No.1509
(唐)道綽 《安樂集》二卷,《大正藏》第47卷,No.1958
(唐)道宣撰 《大唐內典錄》十卷,《大正藏》第55卷,No.2149
(唐)道宣 《續高僧傳》十四卷,《大正藏》第50卷,No.2060
(唐)道世撰 《法苑珠林》一百卷,《大正藏》第55卷,No.2122
(唐)圓照撰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三十卷,《大正藏》第55卷,No.2157
(梁)僧祐 《出三藏記集》十五卷,《大正藏》第55卷,No.2145
(唐)僧祥撰 《法華傳記》十卷,《大正藏》第51卷,No.2068
(唐)靜泰 《眾經目錄》五卷,《大正藏》第55卷,No.2148
(隋)闍那崛多譯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滅罪經》八卷,《大正藏》第14卷,No.443
(唐)慧觀 《藥師經疏》(S.2551),《大正藏》第85卷,No.2767
(北涼)曇無讖 《大方等大集經》五十九卷,《大正藏》第13卷,No.397
(北涼)曇無讖 《金光明經》四卷,《大正藏》第16卷,No.663
(劉宋)曇無蜜多譯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大正藏》第9卷,No.277
(宋)曇摩蜜多譯 《觀虛空藏菩薩經》一卷,《大正藏》第13卷,No.409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 《增一阿含》五十一卷,《大正藏》第2卷,No.125
(宋)贊寧等 《宋高僧傳》三十卷,《大正藏》第50卷,No.2061
(唐)懷感撰 《釋淨土群疑論》,《大正藏》第47卷,No.1960
(唐)藏川述 《佛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續藏經》150冊
《佛說北斗七星延命經》一卷,《大正藏》第21卷,No.1307
《梵天火羅九曜》一卷,《大正藏》第21卷,No.1311
《淨琉璃淨土摽》一卷,《大正藏》第19卷,No.929
《藥師儀軌一具》一卷,《大正藏》第19卷,No.924C
《藥師經疏》(S.2512),《大正藏》第85卷,No.2766
(日)亮尊 《白寶口抄.卷十二─十六》,《大正藏》第91卷
(日)承澄 《阿婆縛抄.卷四六─四九》,《大正藏》第93卷
(日)覺禪集 《覺禪鈔.卷三─五》,《大正藏》第89卷
(二)、敦煌文獻:
S.0053《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黃永武編《敦煌寶藏》第1冊,臺北:新文豐,1981
S.162《佛說藥師琉璃光經》,《敦煌寶藏》第2冊
S.2143〈十二月禮多記〉,《敦煌寶藏》16冊
S.2567〈地藏十齋日〉,《敦煌寶藏》21冊
S.4546《淨度三昧經》,《敦煌寶藏》36冊
S.5551〈齋日行事〉,《敦煌寶藏》43冊
S.6330〈八日念藥師佛咒〉,《敦煌寶藏》45冊
P.2013《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法國國家圖書館《法藏敦煌西域文獻》,上海古藉出版社,1995
P.3795〈大乘四大齋日〉,《敦煌寶藏》130冊
北.8719背面〈藥師道場文〉,《敦煌寶藏》111冊
上海博物館藏48〈藥師經心咒〉,《上海博物館藏敦煌吐魯蕃文獻》第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週刊古寺を巡る法隆寺1號,日本東京:小學館,2007
週刊古寺を巡る東大寺2號,日本東京:小學館,2007
週刊古寺を巡る興福寺5號,日本東京:小學館,2007
週刊古寺を巡る藥師寺8號,日本東京:小學館,2007
週刊古寺を巡る唐招提寺14號,日本東京:小學館,2007
週刊仏教新發現法隆寺01號,日本東京:朝日新聞社,2007
週刊仏教新發現興福寺02號,日本東京:朝日新聞社,2007
週刊仏教新發現藥師寺03號,日本東京:朝日新聞社,2007
週刊仏教新發現東大寺04號,日本東京:朝日新聞社,2007
週刊仏教新發現唐招提寺05號,日本東京:朝日新聞社,2007
修理完成紀念 東寺の十二神将像 ─ モデリングの妙 ─,日本京都:東寺寶物館,1998
(三)、古籍部分:
(漢)王充 《論衡.物勢篇》,《中國子學名著集成》
(唐)令狐德棻 《周書.列傳》,二十五史
(清)沈濤撰 《常山貞石志》卷六,《石刻史料新編》18,臺北:新文豐
(清)陳夢雷纂輯 《古今圖書集成(61).博物彙編.神異典第91卷.佛像部》,文星書店,1964
(宋)黃休復纂 《益州名畫錄》,北京;中華書局,1991
(唐)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太上說中鬥大魁保命妙經》,《正統道藏.洞神部》第19冊,臺北:新文豐,1985
二、一般論著
大村西崖 《密教發達志》,收錄於《世界佛學名著譯叢》72─74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6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石經組、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 《房山石經題記匯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
文物出版社 《中國美術全集─寺觀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文物出版社、光復書局編 《佛門祕寶大唐遺珍─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臺北:光復書局
文物出版社 《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木村泰賢著、釋演培譯 《大乘佛教思想論》,臺北:天華,1991
水野弘元 《佛典成立史》,臺北:東大出版社,1996
方立天 《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臺北:桂冠出版社,1990
李玉昆、劉景龍主編 《龍門石窟碑刻題記彙錄》,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
全佛編輯部 《佛教的真言密咒》,臺北:全佛出版社,2000
汪娟 《敦煌禮懺文研究》,臺北:法鼓文化事業,1998
呂建福 《中國密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呂大吉主編 《宗教學通論》,臺北:博遠出版社,1993
季羨林主編 《敦煌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中國石窟─鞏縣石窟寺》,北京:文物出版社、平凡社,1989
胡文和 《安嶽大足佛雕》,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
侯旭東 《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邱福海 《即身成佛的簡捷法門─密宗的形成與發展》,臺北:淑馨出版社,1997
吳信如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釋義與講記》,《藥師經法研究》第一、二輯,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7
吳信如 《七佛藥師經法隨筆與雜鈔》,《藥師經法研究》第三、四輯,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8
姜亮夫 《莫高窟年表》,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
哈米爾敦著、吳瑜雲譯 《希臘羅馬神話》,臺北:書瑜文學出版社,1990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 《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法印寺,1994
望月信亨 《望月佛教大辭典》,臺北:地平線出版社,1977
望月信亨 《佛教經典成立史論》,京都:法藏館,1978
敦煌文物研究所整理 《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黃永武主編《敦煌叢刊初集》1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敦煌文物研究所編 《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敦煌研究院編 《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文物出版社,1986
敦煌研究院編 《中國石窟─安西榆林窟》,北京:文物出版社、平凡社,1997
黃徵、吳偉編校 《敦煌願文集》,湖南:嶽麓書社,1995
劉枝萬 《中國民間信仰論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二十二》,1974
劉長久 《中國西南石窟藝術》,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劉進寶 《敦煌學論述》,臺北:洪業文化事業,1995
蘇瑩輝 《敦煌學概要》,臺北:五南,1988
鄭志明 《中國意識與宗教》,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
龍門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學考古系 《中國石窟─龍門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釋太虛 《藥師本願經講記》,臺北:佛教出版社
釋印順 《淨土與禪》,臺北:正聞出版社,1995,修訂版
釋印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94,七版
釋慧嚴 《淨土概論》,東大圖書公司,1998
顧端 《漁史文集》,臺北:淑馨出版社,1992
蕭登福 《道教與佛教》,臺北:東大,1995
蕭登福 《道教術儀與密教典籍》,臺北:新文豐,1994
蕭登福 《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
蕭登福 《道教星斗符印與佛教密宗》,臺北:新文豐,1993
蕭登福 《南北斗經今註今譯》,臺北:行天宮文教基金會,1999
水野清一、長廣敏雄 《龍門石窟研究》,京都:同朋社,1980
五來重編 《藥師信仰》,東京:雄山閣出版株式會社,1989
松本榮一 《燉煌畫研究.藥師淨土變相》,東京: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刊,1937
長部和雄 《唐代密教史雜考》,東京:北辰堂,1990, 再刊一刷
Birnbaum, Raoul. The Healing Buddha, Boston:Shambala Publications,1989
Soper, Alexander Coburn. Literary Evidence for Early Buddhist Art in China,Ascona:Artibus Asiae Publications,1959
三、期刊及單篇論文
王三慶 〈談齋論文─敦煌寫卷齋願文研究〉,《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大中文系,1999
百橋明穗 〈敦煌的藥師經變與日本的藥師如來像〉,收錄於段文傑主編《敦煌石窟研究國際討論會文集》,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0
李玉歊 〈敦煌藥師經變研究〉,《故宮學術季刊》第七卷第三期,1990
李巳生 〈四川石窟雕塑藝術〉,收錄於《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12.四川石窟雕塑》,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
李豐楙 〈傳承與對應:六朝道經中「末世」說的提出與演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9期,1996年9月
佐藤智水 〈北朝造像銘考〉,《史學雜誌》第86編第10號,1977年10月
呂建福 〈密教之念佛〉,《第二屆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10月
金榮華 〈大英博物館藏敦煌藥師佛淨土變年代之考索〉,《大陸雜誌》第84卷第2期,1992年2月
林聰明 〈從敦煌文書看佛教徒的造經祈福〉,《第二屆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91年6月
林政言 《先秦兩漢星辰信仰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松吟 〈琉璃光淨話藥師─日本密教所傳的藥師法之特色與價值〉,《法光》第72期,1995年9月
胡文和 〈四川摩崖造像中的《藥師變》和《藥師經變》〉,《文博》,1988年2月
馬世長 〈新彊石窟中的漢風洞窟和壁畫〉,收錄於《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6.新彊石窟壁畫》,臺北:錦繡出版社,1989
莊明興 《中國中古的地藏信仰》,台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張啟成 〈十二生肖考〉,《貴州文史叢刊》,1997
黃靖芠 《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研究》,成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黃心川 〈道教與密教〉,《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
遊祥州 〈論中國佛教懺悔倫理的形成及其理念蘊含〉,收錄於傅偉勳主編 《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臺北:東大,1990年10月
于君方 〈戒殺與放生─中國佛教對於生態問題的貢獻〉,收錄於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臺北:東大,1990年10月
楊白衣 〈生有之研究─兼論中有觀〉,刊於《一九七七年佛學研究論文集》,臺北:佛光出版社,1995年2月
楊白衣 〈淨土的淵源及其演變〉,《華岡佛學學報》第八期,1985
溫玉成 〈近瞻寶相,儼若金身,遠鑒神光,湛如留影─龍門石窟藝術淺論〉《中國美術全集.龍門石窟雕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
董玉祥 〈麥積山等石窟的壁畫藝術〉,中國美術全集編委會《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7.麥積山等石窟壁畫》,臺北:錦繡出版社,1989年2月
譚真 〈敦煌隋唐時期醫事狀況〉,段文傑主編《一九九0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石窟考古編)》,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5年7月
釋聖嚴 〈淨土思想之考察〉,《華岡佛學學報》第六期 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1983年7月
釋慧嚴 〈戒殺放生と仁の思想〉,《慧嚴佛學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6年10月
釋大睿 〈中國早期懺罪思想之形成與發展〉,《中華佛學研究》第2期,1998
藍月光 〈琉璃淨願藥師經〉,《法光》第72期,1995年9月
羅華慶 〈敦煌壁畫中的《東方藥師淨土變》〉,《敦煌研究》,1989 第2期
鏔尾祥雲 〈延命法史的考察〉,《密教研究第43號》,1931年12月
新井慧蜮 〈藥師經─一佛經七佛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6卷第1號,1967年12月
新井慧蜮 〈『琉璃光經』性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6卷第2號,1978年3月
新井慧蜮 〈『藥師經』伝十二神將〉,《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0卷第2號,1972年3月
堤重男 〈藥師十二神將一考察〉,《密教研究.特輯─佛教藝術研究》第67號,1938年9月
真田有美 〈梵本藥師經就〉,《龍穀大學論集》第339號,1950年6月
滋賀高義 〈敦煌本藥師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1卷第2號,1963年3月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