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23 15:35:35

喇嘛網 日期:2009/12/23 15:26:28   編輯部 報導

作為上師的妻子》翻譯自評──操縱過程與形象塑造  
                                                                                       指導教授:賴慈芸

藏傳佛教大師邱陽‧創巴 (Chögyam Trungpa, 1939-1987)是一位備受爭議的人物。他於一九六○年代末期到西方弘揚佛法,方式顛覆傳統,吸引並啟發了許多追求靈修的人士,是美國金剛乘佛教的拓荒者,但他也因為行為不符合佛教戒律和世俗價值觀而飽受批評。


筆者所譯的《作為上師的妻子》(Dragon Thunder—My Life with Chögyam Trungpa)是其妻黛安娜‧木克坡 (Diana Mukpo, 1953-) 的自傳。她從妻子的角度呈現邱陽‧創巴,以及他們共結連理的十七年歲月。筆者在翻譯過程中,發現如果把邱陽‧創巴的相關敘述進行佛教化與正面化的操縱,會創造出一個更符合譯入語文化的佛教大師形象。
本論文以勒菲弗爾(André Lefevere)提出的影響翻譯過程的三大因素──贊助者 (Patronage)、詩學 (Poetics) 和意識型態 (Ideology),探討促使筆者佛教化與正面化的外在因素與內在機制,擬定具有一致性的翻譯準則,並確證美化創巴的翻譯策略是合理且適當的。接下來列舉並解析佛教化與正面化的翻譯實例,最後檢視如此操縱的必要性與意義。 
簡易查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97/碩士(Master)/研究生:吳茵茵  指導教授:賴慈芸  台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本文延伸閱讀與佛法研究資料庫- ◎本文延伸閱讀與佛法研究資料庫-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政治大學圖書館NCCU網站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全文 系統     台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NTU LIBRARY

佛教高階經營師與講師培訓班-國際學士院主辦〈一年培訓 後可銜接 國際學士院營管理碩士﹝一年取得﹞-資格大專畢* 三年以上工作經驗*不限科系*只酌收成本及材料費*利用星期六或日半天上課*2009年3月開課*電話報名   02-27196686  02-27196686      〉

◎經營研究高階人才培養 搖籃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動機 7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目的 9
第三節 篇章結構 10
第二章 文本分析 11
第一節 內容大意 11
第二節 作者簡介 11
一、 作者簡介 11
二、共同作者簡介 12
第三節 主要人物簡介──邱陽‧創巴仁波切 13
一、生平 13
二、爭議 15
三、好評 19
四、小結 20
第四節 文本類型 21
第五節 文字風格 22
第六節 評價 22
第七節 創巴在華文閱聽市場的形象 23
第三章 操縱因素 26
第一節 贊助者的操縱 27
一、原文出版者的意識型態 28
二、譯文出版者的意識型態 31
三、小結 34
第二節 詩學的操縱 35
一、本書欲起之作用 35
二、原文塑造創巴形象的手段與結果 37
三、佛教化的翻譯策略 41
四、小結 41
第三節 意識型態的操縱 42
一、衝突:筆者意識型態VS本書內容 44
二、瞭解與包容:創巴進入美國的時地背景 45
三、妥協:譯入語文化的價值觀──以濟公為例 47
(一)創巴與濟公的相似之處 48
(二)中華文化對濟公喝酒、瘋癲與宿妓的接受度 51
四、小結 52
第四節 結語 53
第四章 操縱過程──佛教化實例分析 54
第一節 一般的佛教化翻譯 55
一、佛教用語翻成佛教用語 55
二、非佛教用語翻成佛教用語 59
第二節 創巴形象的佛教化 62
第三節 結語 68
第五章 操縱過程──正面化實例分析 69
第一節 形象 69
第二節 飲酒 75
第三節 瘋狂行為 81
第四節 情慾 94
第五節 結語 104
第六章 結論 106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延伸閱讀:【數位佛學院】【利美知識

 

中文文獻
止戈編著。「編輯手札」。《濟公的傳說》。台北市:可筑,1993 [民82]。
丘揚創巴仁波切 (Chögyam Trungpa)。《當野馬遇見馴師──修心與慈觀》。鄭振煌譯。中和市:知識領航,2005 [民94]。
丘揚創巴仁波切 (Chögyam Trungpa)。《藏密度亡經──中陰聞教大解脫》。鄭振煌譯。中和市:知識領航,2005 [民94]。
邱陽‧創巴仁波切 (Chögyam Trungpa)。《東方大日──藏傳香巴拉的智慧》。凱洛琳‧蘿絲‧吉米安 (Carolyn Rose Gimian)編。楊書婷譯。台北:橡樹林文化,2002 [民91]。
邱陽‧創巴仁波切 (Chögyam Trungpa)。《覺悟勇士:香巴拉的智慧傳承》。凱洛琳‧蘿絲‧吉米安 (Carolyn Rose Gimian)編。項慧齡譯。台北:橡樹林文化,2006 [民95]。
佩瑪‧丘卓 (Pema Chödrön)。《當生命陷落時──與逆境共處的智慧》。胡因夢、廖世德譯。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1 [民90]。
胡因夢。「無懼的智慧傳承」。《當生命陷落時──與逆境共處的智慧》。胡因夢、廖世德譯。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1 [民90]。
彼得‧紐馬克 (Peter Newmark)。《翻譯教程:翻譯的原則與方法》。賴慈芸編譯。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2005 [民94]。
郭建中編著。《當代美國翻譯理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華特‧安德遜(Walt Anderson)。《揭開的秘密》。晨曦居士林譯。台北市:慧炬,民83。
陳德鴻、張南峰編。《西方翻譯理論精選》。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0。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藏傳佛教世界:西藏佛教的哲學與實踐》。Geshe Thupten Jinpa 英譯。陳琴富中譯。鄭振煌校訂。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民85。
張忠良。《濟公故事綜合研究》。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07 [民96]。
張南峰。「翻譯行動的目的與任務」導言。《西方翻譯理論精選》。陳德鴻、張南峰編。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0年。頁67。
賴永海。《濟公和尚》。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民82。
維琪‧麥肯基 (Vicki Mackenzie)。《雪洞──丹津‧葩默悟道歷程》。葉文可譯。台北市:躍昇文化,民90。
鄭振煌主編。《認識藏傳佛教》。台北市:慧炬,民90。
羅布‧普瑞斯 (Rob Preece)。《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佛法和心理學在個體化歷程中的交叉點》。廖世德譯。台北縣新店市:人本自然文化,2008。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