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建造大事記 上海、無鍚深度文化之旅 靈山勝境靈山文化藝術品介紹回首頁


靈山勝境

靈山勝境簡介靈山勝境的四個第一華夏第一壁大雄寶殿
千年銀杏六角井 八角井佛博館 萬佛殿

大雄寶殿是重建後的祥符禪寺最主要的仿宋建築。殿高十八點五五米,寬三十二米,進深二十二點一米。「大雄寶殿」四字,出自趙朴初手筆。

大雄寶殿供奉的是一佛二弟子像,即釋迦牟尼佛與他的弟子迦葉和阿雄。

正中的釋迦牟尼坐像,面貌莊嚴慈祥。佛像後面的火燄板上,刻有八十八尊型態不一的小佛像,堪稱木雕中的精品。

八十八佛乃五十三佛與三十五佛之合稱。五十三佛出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三十五佛出自《大雄積經》卷九十八「優婆夷會」。令外,叢林晚課所誦之大懺悔文,亦簡稱八十八佛,乃取其文中所稱念之八十八佛名號而言。瞭解這些也許更能理解靈山大佛總高度為八十八米的含義。

佛兩旁侍力的兩位弟子,年長者為迦葉年幼者為阿難。迦葉的全名為摩訶迦葉,在釋迦牟尼佛的諸弟子當中具有較高的威望。佛入滅之後,他主動教導信眾,結集經典,避免分裂,在佛教史上具有重大的貢獻。阿難,是阿難陀的簡稱,中文的意思是喜慶。因為他是在佛成道之日誕生的,所以就起了這個名字。佛成道以後曾有舍利佛、目犍連在身邊侍奉。後來佛陀漸漸年老,需要一個常隨侍者在身邊眾弟子認為阿難年輕,記憶力強,最適合擔任此職,於是就一致推選他。當釋迦牟尼五十三歲時,十九歲的阿難就在竹林精舍被正式選為佛駝的侍者。在以後的二十七年中,他跟隨在佛陀的身後,始終不曾離開。阿難待人謙虛誠懇,總是盡力幫助別人,為別人提供方便在團體中深受尊敬。

大殿兩側供奉著十六羅漢,姿態各異形象生動。據佛經記載,有十六位得道弟子受佛囑附不入涅槃。公元二世紀時,師子國(今斯里蘭卡)慶友尊者作的《法住論》記載了十六位羅漢的名字和所住的地區。《法住論》後經唐代玄奘法師翻譯並傳入我國,十六羅漢受到我國佛教徒的尊敬和崇拜。至於究竟是十六羅漢還是十八羅漢,佛經上並沒有統一的說法。一說是除了十六羅漢以外,另有賓頭護和慶有兩位。賓頭護實際上是第一位羅漢「賓度羅跋囉惰闍」的翻譯,實際是同一人;慶友則是《法住論》的作者。另一說是加上迦葉和軍徒缽嘆,他們是《彌勒下生經》中所說的住世護法四大羅漢中的兩位。由此可見十六羅漢才是佛教經典中最有依據的。但由於後世的小說和繪畫等頗多描述十八羅漢,因此,十八羅漢反為人們所熟知,十六羅漢到顯得陌生。

大雄寶殿背面一側供奉著一尊由整塊漢白玉雕琢成的觀音菩薩像,形狀端莊秀麗。大殿兩側各有兩幢南北對稱的兩層樓房,法堂、神堂、客堂、丈堂、僧舍、迎賓館等分設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