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食子供解怨還債曁恭誦《地藏經》 2025 倉忠仁波切台灣弘法行 佛陀初轉法輪日-共修十六羅漢
 
 
 
 
 
 
 
弘揚佛法 行銷規劃 公益VIP申請
 利美園地
心靈.心理.管理搜尋
地區:
分類
精選顯密資訊
  PLIBC
雪謙寺 
SMTB
寧瑪巴噶陀大圓滿虹光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台灣蒙藏文化中心
喇嘛網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快樂競爭力/付出 快樂競爭力的來源   
轉寄 列印 迴響 閱讀尺
加入會員
更新日期:2010/02/03 07:32:26
【經濟日報╱盧希鵬】

許多時候,你愈付出,得到的不是愈少,而是愈多。

這是一個奇妙的邏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世界是小的,因為太在乎自己的得失,反而不快樂。關心他人的人,常常能在一次次付出中,忘記自己的得失,反而得到快樂的祝福,是快樂競爭力的來源。

當一個人開始注意到自己以外他人的感受,才算真正地活著。如果你在乎周遭人的感受,你就會付出。同樣的,如果你在乎付出人的感受,就要學習接受。因為懂得付出與懂得接受,都是成熟人的表現,也是一種人生的意義。我們應該養成每周反省最近做了哪些「有意義的事」的習慣。

不要拒絕周遭人對你的付出。因為施比受更為有福,當你接受別人的付出時,也就是在祝福對你付出的人。前陣子台科大資管EMBA 尾牙,看到主辦人員淑美、立鈞、瑞華等人的熱心付出,老師們對他們最大的祝福就是出席與支持。我出席了,看見他們開心,也讓人們覺得開心,開心是有感染力的。人們愈捨得,不論是付出或是接受,常常得到的報酬也愈多。

也有付出是不求回報的。舉例來說,這幾年天災很多,你是否曾經捐一些錢關心世界。你捐的錢可能沒有回報,可能只是張被你支助兒童的照片與謝卡,但是最大的回報,卻是自己的快樂,繼而成為對自己的祝福。

不僅個人,快樂企業也要開始學習付出,講求「願景與使命」,強調賺錢不應該是企業存在的唯一目標,而應該要有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

企業不應只重視股東價值,還要兼顧客戶價值與社會價值,帶領員工做一些對社會公眾或自然環境有意義的事。許多研究顯示,當企業愈重視社會責任,反而更能建立企業形象,獲得社會大眾與員工的好感,增加社會資本,繼而提升經營效率。

前一陣子遇到趨勢科技張明正先生,他說他在東南亞種樹,幾年前他也開始倡導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強調要尋找與協助設立自給自足的公益事業。公益事業一般靠捐款,許多單位活得很辛苦,如果公益事業能夠自給自足,像是陽光洗車或是喜憨兒的烘培,他們做公益,但是可以賺錢養活自己,也是一種快樂主張。

寫到這裡,讓我想到蜘蛛人電影中的名言:「能力愈強、責任愈大」。有能力的人,所應負的社會責任也愈大。可是,蜘蛛人可能活得快樂、活得有意義,但也活得辛苦,因為忙著幫助別人,他曠課、他失業、他繳不起房租、他得罪女朋友。或許,當我們愛地球、愛別人之前,應該要先愛自己,學習先過平衡的生活。幫助朋友與捐錢需要靠熱情,但是社會責任不能只靠熱情,還要有方法,有策略,這樣大家才會都快樂。

(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訪問學者)

【2010/02/03 經濟日報】





上一篇(換個「健康」的好工作) 回目錄 下一篇(生技業 三年產值倍增)

全球慈智部落格
大方廣佛華嚴經-正釋經義
大圓滿法門- 認識金剛乘佛法- 上- 明心精舍.紅教法王敦珠仁波切
甘丹寺2009/02/28
請贊助釋迦牟尼佛中心千秋大業基金
波卡仁波切圓寂四週年紀念音樂會

贊助網站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Phowa.com.香港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相關網站
正心寺院--網絡同修交友正心佛堂網上禮佛
慈濟大學圖書館網路資源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