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18 11:43:02
皈依的必要性、道理與學處
上師:詠給明就多傑仁波切
地點:台北詠給菩提學院
時間:2006/04/12 上午11點
翻譯:妙融法師
整理:噶瑪次仁桑母
『皈依』是進入佛法的大門,皈依也是我們獲得解脫的種子
皈依對「聲聞乘」的行者來說:如果有了皈依的話,在這世間的盡頭必定能夠獲得解脫。對於一位「菩薩乘」的行者來說:如果有了皈依,才能夠登入到初地。而對於一位「密乘」的行者來說:只有具足了皈依所獲得灌頂,才能夠說是真正具德具藏的灌頂,最好的情況是今生就能夠當生成佛,再不然的話也能夠在七世或十六世當中能成就佛道。所以除非你是完全的捨棄了佛法,或是昇起了極大的邪見、捨棄了一切法。除此之外,你一旦皈依是必定會有一個很好的結果。
『皈依』也是一切戒律的基礎
如果我們昇起「菩提心」在受持「菩薩戒」的時後,『皈依』也必需是建立在皈依戒之上才能夠有菩薩戒。在密乘中也是一樣的道理,在灌頂一開始你必需具備了皈依,你所獲得的灌頂,也才是具德具藏的灌頂。
因此,這個「皈依」的修持,是對剛要進入佛門,剛開始的人、初學者來講的。
因為,在講到皈依時,任何人都有這個種子的,任何人都有想要快樂,不要痛苦的這個心,想要追尋快樂的這個心都有。而我們也提到說:我們隨時也都在皈依,只是皈依的對象不同,有的人皈依房子、有的人皈依車子,各種的都不同的。
而為什麼會要皈依這些呢?總歸來說「就是要獲得快樂,沒有痛苦」。
就像海濤法師之前說的:有的人在找丈夫、有的人在找妻子,我們總是向外的,在找這個、找那個,就在找一個『心』能夠依托的對象。一個堅固的、穩定的對象,能夠抓取到的,這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情況。
可是,我們想要依靠、可以抓取的對象,「如果不穩固,而我在改變呢」?
於是,你會感到很痛苦跟困難。對於一個初學者,能夠有一個究竟的對象、依托的對象,因此佛陀就說了一個『世俗諦』的皈依,也就是皈依三寶「佛、法、僧」三寶。而這皈依的對象是完全無誤的,當我們能夠依靠著這沒有錯誤的對象皈依的時候,於是我們就能漸次的,從輪迴苦海當中出離出來。慢慢的,所有痛苦過患就都能漸次的淨除,一直到最後,我們終究能成就佛果,就算不是在今生發生的,也能夠漸次的獲得成就,如果能好好修的話,就能夠在今生獲得。然而,三寶是絕對沒有錯誤,而且是非常珍貴跟重要的。也因此,就算只是跟他們只有一點聯繫跟關係而已,那也是種下了很大的好處。
這有一個故事:一隻小蟲的故事
以前有一棵大樹,樹的葉子上有一隻小蟲,這隻小蟲正好黏在這片葉子上,這棵大樹下的旁邊有一條河流,這條河流往下流過去正好有一個大轉彎,這個轉彎的地方有一個佛塔。有一天,這片葉子枯萎了也就掉落下來,也就是這片有黏著一隻小蟲的葉子。於是,這片葉子就順著水流,來到了大轉彎處,順著水流而轉了一圈,就因為這樣的一個因緣,這隻小蟲後來也成佛了。不過,牠不是馬上就成佛,但這已經是種下了一個緣起了。
而我們現在是獲得了皈依戒,這是比那隻小蟲還有更大的功德利益的。而且甚至你們能獲得,整個大手印的教授與修持,這可以說是非常有大利益的。
我們不僅是獲得皈依跟發心,而且也進入了整個大手印的修持跟道路,而這隻小蟲也沒有皈依、也沒有發心,甚至也沒有禪修。
還有另外一個故事:一隻豬的故事
在一個草坪上,這個草坪是一個平坦的地方,沒什麼樹,也沒什麼石頭,但有一個佛塔。這個佛塔很老舊都裂了,這地方有一隻豬。這隻豬待著待著就下雨了,下雨時,這隻豬就在泥巴中打滾,滾來滾去的全身就充滿著水水的泥巴,不久,太陽出來了,天氣就變的很炎熱,於是,豬身上的這些泥巴乾了之後就卡在牠的身上,牠就開始覺得很癢。這隻豬就想辦法要止癢,牠東看西瞧,看到一個塔,當然,牠不知道那是個塔,牠只是想要有一個地方可以止癢。於是,牠就走到塔邊,牠很高興、牠身體蹭著這個佛塔,要把牠身上的泥巴磨掉,牠磨來磨去,於是身上的泥巴,就正好補到這佛塔的裂縫處,把佛塔的裂縫補上了。也因為這小小的因緣,這隻豬後來也成佛了。
學員問:有沒有比蟲快?
仁波切說:這隻「豬」是比「小蟲」,快了五個小時又五分鐘…(哈!哈!!大眾笑…)
因此,這個故事是要告訴我們:三寶是多麼重要。
然而,我們怎麼樣去『皈依』呢?
「佛是教主導師、法是道路、僧伽是走在這道上的友伴」,對於這點我們要承認。
「要承認『佛』是教主導師」,這即是皈依。
「皈依」跟「祈請」是不一樣的。『祈請』是說:我遇到困難、有麻煩了,請您幫幫我;或者是說,我遇到痛苦,請您讓我沒有痛苦、除滅我的痛苦,這是「祈請」。而『皈依』呢,你不一定要做這樣的祈請,皈依即是「你承認、並且你依靠」各位懂嗎?
『皈依三寶』是顯密共同承認的對象,而對於密乘還建立在『三根本』也是屬於皈依的對象。「三根本」就是:加持的根本是上師、成就的根本是本尊、事業的根本是護法與空行,我們稱這些是屬於「世俗諦」的皈依。這是建立在「有一個要皈依的我、還有一個皈依的對境、以及一個另外皈依依靠的對象之上」這是『世俗諦』的皈依。
而『勝義諦』的皈依,是什麼呢?即是:皈依自心的「如來藏」。
皈依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做心性的修持,稱這就叫「勝義諦」的皈依。這是明年要講的,所以你們得等一下。雖然說勝義諦的皈依,即是「心性的修持」,但是也有另外一種「相似符合」的說法,也就是認識到、知道我們自已有『如來藏』,也因此而昇起一種無緣跟寬廣的心,對於自心的實相「如來藏」有一種尊敬、敬重的心,這即是一種相似勝義的皈依。
所以「究竟的皈依」處,就是『如來藏』,這是在究竟當中的最究竟。
所謂藏文的「佳」是「救」的意思,也就是藏文中「皈依」的第一個字「救護」的意思,也就是指『從痛苦輪迴當中,能夠救護我們出離』。
而當我們能夠究竟的瞭悟到心性的實相時,也就能真正從一切痛苦與恐懼中出離輪迴。在「心性」上來說:一切眾生所具如來藏,是與一切諸佛無二無別,我們都有的,而且這個如來藏也同樣具備佛所有的功德,就是「大悲、大智、大力」的功德,是沒有任何的過患、染污跟煩惱的,而這樣的一個如來藏,是我們都有的,此時當下就具足,這個如來藏不是在你的腦子裏、也不是在你的心裏。『如來藏』是無形無相的。
這同一切諸佛的「如來藏」雖然我們都有,然而,我們卻沒有認識出來、不知道。
首先不知道,然後也沒有認識出來,也不知如何的去修持,所以使得它的功德無法展現開發出來。
現在,就要講一個手錶的比喻。我手上的這個錶,有多少的特性呢?這是問各位的問題。「能夠表示出時間」,是,能夠表示出時間,正是這個手錶主要的特性。
是的,而我有這個好錶,因為它總是能夠正確的指出時間來,是誰有?『是我有』是我的錶,這隻錶是二十四小時都和我在一起,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我有這個錶,我也不需要再去買錶了,我也不需要再跟銀行貸款買錶,這個錶是屬於我的,任何時候都是有的,本來是任何問題都沒有的。
然而,有一個問題,沒有很多的問題,只有一個。
這個問題就是:「我自己的錶,我不知道;我自己的錶,可是,我卻不知道」。
因此,我不知道時間。因為不知道時間,所以也做不好工作,要不然就是太早到公司,要不然就是遲到。於是,這個老闆就開除了我,我丟了工作,慢慢的我的房子貸款也付不了了,然後也沒錢買吃的了,在夏天也沒有冷氣可以吹,在冬天也沒有暖氣,慢慢的也沒有地方可以住,只能流落街頭,乞求別人給我們一點施捨。
有時候,你請求別人說:我有一個問題,你能幫我一個忙嗎?
於是那個人就說:什麼事?你的問題就是:現在幾點?
如果是一個好心人,他會回答你,而如果是碰到一位稍微不好心的人,他可能會說:我沒有時間,告訴你時間。於是,你就變的非常的沮喪。
有一天,你碰到一位好朋友,你還是問他同樣的問題。
你的朋友突然跟你說:你在問什麼呀!你不是有錶。你就說:我那有錶啊!你看我現在這麼慘。朋友就告訴你:不!不!不!你有錶的。於是,他就為你指出了這個錶「你看!這就是你的錶啊!」剛開始,你還有一點懷疑,這是錶嗎?不是錶嗎?
於是,你的朋友就為你介紹,是的,這是錶,你看:這是一點,這是二點…。於是你慢慢的就知道,原來,這是錶啊!可是,你還是不太會看錶。因為剛開始看時很困難,這是一點、二點、三點…,好不容易學會看小時之後,開始練習看分鐘,這是五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是慢慢的看,才看的到的。
你為了要看出現在是幾點鐘,你就要花上五分鐘的時間來看這個錶。但是,慢慢的,你會越來越快,直到有一天,你一看就知道「喔!現在是:11點33分」。慢慢的,你又找到工作了。你可以準時的上班,可以好好的工作,慢慢的也晉升了,貸款也可以繳了,可以住在有冷暖氣的房子,有很多吃的喝的,你就舒舒服服的在房子享受著。
於是,這就有之前跟之後了,也就是不知道自己有錶而流落在街頭的時後,以及你認識出錶,而找到工作在房子享受的時後。
我要問各位一個問題:在這二個時候,是第一個時候那個錶的特色比較多,還是第二個時候那個錶的特色比較多?「一樣多」。
是的!「錶」是沒有差別的。因為都是我的錶,我有這支錶,錶的功德特色就是表示時間。你不知道的時候,它存在著;你知道的時候,它也存在著。
可是,差別在那裏呢?就是你「認不認識」的差別。你一旦知道認識出來,錶就對你有用,錶的特性功德就對你有用;而你一旦不知道、不認識錶的時候,錶的特性功德對你是沒有用的。
所以,『不是你有沒有錶的差別,而是你認不認識錶的差別』。
所以這是只有一個麻煩,就是『知不知』的麻煩,沒有很多的麻煩,就是一個麻煩。一旦能知道,慢慢錶的功德就能展現。但是你也不會馬上就變的很富有,不會你一知道錶呢,房子什麼的、馬上就都有了,你還是要練習怎麼去看錶,而一開始時,你甚至還會懷疑它是不是錶,然後慢慢的,你相信了,然後開始學會看錶,慢慢的你的人生也就幸福了。
因此,我們的實相「如來藏」就好比如是這隻錶,「如來藏」是誰有呢?是你有。
而這如來藏它的功德是什麼呢?它是具備大悲、大智和大力的,它是離一切障礙、二障都清淨的、是離一切過患、離一切煩惱跟染汙的,這是你的功德。
但是,一開始沒能認識出來,之後又不知如何去修,於是便處於輪迴之中。就好像那個流落於街頭中行乞之人一般,沒吃沒喝沒得住,夏天熱的就好像身在炎熱地獄;冬天就冷,好像在寒冰地獄一般;沒有吃、沒有喝的就好像餓鬼道的眾生;然後想要的一直得不到、不想要的一直得到,就好像是處在人道的眾生一樣。
於是,你就一直在輪迴當中轉著,而這一位好朋友,他就好像是教主佛陀或者是上師一樣,他指示了我們一條道路,當你進入了這條道路之後,你就能夠成佛。
然而,當我們成佛的時後,我們的本質實相,不會因此而變的更好,為什麼呢?
因為,它一開始就是好的。因此,對於這個實相真理能夠知道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說『如來藏』,就是「我們內在的皈依處」。
而至於『皈依』後,我們要怎麼做呢?
有很多學處的說法,例如:相聞三學處、成就三學處…等等這樣的說法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三個:首先,皈依三寶之後,就要對三寶昇起虔敬跟信心、並承認三寶,這是指「皈依佛」之後;而皈依法之後,也就是要帶著一個善,捨棄一切想要傷害別人的心,總是要能保持著善心,這是「皈依法」;而「皈依僧」之後呢?我們自己要做自己的引導者,也就是你不要隨意聽信惡人的話,例如:有人要你去殺人,你就毫不考慮的去做了,這是不行的。你要自己導引自己到善法正道上,能夠自己導引自己去做一切的善行,去除一切的不善行不善業。
這就是『皈依的必要性、皈依的道理,與皈依的學處』。
第七世 詠給明珠多傑仁波切2006年於台北詠給菩提學院
對第一期大手印大圓滿閉關學員皈依時之開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