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頓漸說與大乘之融合
釋性仁 光明山普覺禪寺講師
目次
一、前言
二、頓悟說
三、漸悟說
四、漸頓和合說
五、大小乘頓漸之對比及其融合
六、結言
一、前言
我們知道,自佛陀入滅百餘年,小乘佛教先因律學,後因義學主張之不同而分裂成保守(上座)、革新(大衆)兩大部派,至佛陀入滅三百年頃,此二大部派復分裂爲二十個部派,每一部派均是以煩瑣、形式、學問體系之阿毗達磨論書爲中心之比丘教團。
在部派佛教興起之後,各個部派對原始佛教的基本經典——阿含的教說進行了種種的注釋、整理和組織,進一步發揮了原始佛教的教義,出現很多阿毗達磨(即「法的研究」)的論書。所有的阿毗達磨論師都承認:一個修道者,要轉凡(prthagjana)成聖(arya),必須通過對四諦法的直接徹底瞭解。但對於修道的整個過程以及如何通達四諦真義之步驟,小乘各部派都有不同的主張和見解。大凡說來,所有各部派的成道說實不出以下三種:即頓悟、慚悟和頓漸和合說。
不依次第,快速到達覺悟,稱爲頓悟,所修頓悟之教門,稱爲頓教;依順序漸進,經長時間修行而覺悟,稱爲漸悟,所修次第漸入成佛之法,故謂之漸教。所謂頓漸和合說,即是指修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成道即是一刹那間的事情。此三說包括了部派佛教對於成道論的所有主張。
此一主題,到了中國,其爭論程度比起印度來,有過之而無不及。五世紀初,鳩摩羅什的弟子道生(355~434),主張頓悟成佛。其後,有關覺悟之頓漸問題,乃成爲佛學界所關懷。一直到現在,仍然是衆說紛紜,令人莫衷一是,此一爭議仍然困擾著我們。
在本篇文章裏,我們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小乘佛教對於頓、漸及頓漸和合說的不同詮釋及根據(這當中包括如何頓悟、漸悟以及頓漸和合說不同詮釋)。第二,我們將站在大乘佛教的角度來分析小乘佛教的頓悟說、漸悟說和頓漸和合說,並與大乘佛教作個比較,從而找出一條比較中正的道路,以便適合大多數的學佛者,這正是本篇文章的宗旨所在。
二、頓悟說
在所有的二十個部派佛教中,主張這一學說的有大衆部、法藏部等。這些部派皆主張徹見四諦真理是一個頓悟的過程。其根據如下:「以一剎那現觀邊智,遍知四諦諸相差別。」此中四聖諦包括十六行相,每一諦皆有四種行相。十六行相爲:無常、苦、空、無我、因、集、生、緣、滅、靜、妙、離、道、如、行、出。
大衆部認爲,當一個修行者在見道位徹見四諦真理時,能夠當下證得以上所有十六行相。從這裏可以看出,開悟只是一刹那之間的事情。若斷一惑,即斷一切惑,修一行,即具足一切行,頓成滿道行也。
值得一提的是,《清淨道論》也贊同此一頓悟說。覺音認爲:證悟四諦,即可得到頓悟,並且了達四諦是一個頓悟的過程。當然,覺音所說的頓悟,並非頓悟成佛,而是頓悟入小乘四種果位,即須陀洹果(華譯爲入流,意即初入聖人之流)、斯陀含果(華譯爲一來,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此世界一次,便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阿那含果(華譯爲無還,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於欲界)、阿羅漢果(華譯爲無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脫生死)。乍聽起來,頓悟四果與大乘佛教的頓悟成佛有所出入,讓我們暫時撇開教義上的爭議,把重點放在果位的證悟上,覺音所主張的頓悟說與大衆部之相似,那是不言而喻的。在他看來,一個修道者,要想證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或者阿羅漢果,在同一刹那時間之內,即可同時修習信、解、行和證,真正做到解行相應。只有這樣,才可悟入四諦之理。
此外,他還進一步指出,通過對四諦十六行相的瞭解,可以直接徹見四諦真理。在這四諦中,每一諦皆有四種行相,共十六行相。茲將四諦十六行相的修證過程列表說明如下:
苦:觀此身是苦
空:觀因緣所生故空
苦諦 無常:觀因緣假成,故生滅無常
無我:觀因緣假成,故無我體
集:觀招集苦果
四 因:觀苦果之因
諦 集諦 生:觀苦果生,相繼存在
十 緣:觀諸緣成就苦果
六 滅:觀諸漏已盡,生死斷滅
行 靜:觀三毒皆無,此心不亂,有明照作用,故靜
相 滅諦 妙:觀出離三界,無諸憂患,故妙
離:觀一切災害,皆已遠離
道:觀八正道,可至涅槃
如:道契正理,故如
道諦 行:由此萬行,以趣涅槃
出:由此聖道,以出生死
此四諦十六行相,當行者進入到見道時,隨著智慧和定力的深入,即可在一心中當下證得。這種頓悟成佛說,對中國佛教各宗影響較大。事實上,自佛教傳入中國以後,頓悟之說,在佛教經典中早有記載。《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一即有「速疾解脫頓悟涅槃」之語。《菩薩珞瓔本業經》卷下「佛母品」也稱「聽等覺如來說珞瓔法藏,是故無漸覺世尊,唯有頓覺如來」。中國佛教不同派別在成佛的步驟、方法上,理論各有差別。安世高所傳的小乘禪學,側重於數息行觀的精神修煉,認為達到阿羅漢果位也要累世修行,積累功德,後被看成是主張漸悟的一派;支讖、支謙所傳的大乘般若學,側重於義解,直探實相本體,後來被看成是近於頓悟的一派。
但真正創立「頓悟說」的是東晉、南北朝時代的道生。他認為,在「七住」內沒有悟道的可能,必須到「十住」時最後一念「金剛道心」,才有一種猶如金剛般堅固、鋒利的能力,頓將一切妄惑(愚昧無知)斷得乾乾淨淨,由此得到正覺(真正的覺悟),即頓悟成佛。
這種頓悟成佛說,在當時佛教中是駭俗之論,反響強烈。先有慧觀撰《漸悟論》,主張漸次悟入而成佛,反對道生的頓悟說。後有曇無成作《明漸論》,闡述漸悟的道理,也不同意道生的頓悟見解。南朝名士謝靈運則支援道生的頓悟理論,並有所發揮。他著《與諸道人辯宗論》,與許多對頓悟之說有疑問的法勖、僧維、法綱、王體元等人問答與辯難。認為漸悟只是一種引導愚昧者的方便說法,只有頓悟才能得到佛教真諦。另有慧睿著《喻疑論》,也贊成道生的頓悟說。道生的頓悟說,由於其弟子道攸、法瑗等人的弘傳,影響極大。直至南齊時,荊州隱士劉,作《無量義經序》,宣揚「入空必頓」的觀點,也主張頓悟成佛。南朝宋文帝和孝武帝對道生也都甚為讚揚,並召請頓悟論者入京宣講頓悟說。
頓漸相爭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也有了新的理解。到了隋唐時間,頓悟、漸悟之爭尤為激烈。禪宗主張頓悟說,其餘各宗大都主張漸修。禪宗內部,又有「南頓北漸」之說。北宗神秀側重漸修,南宗惠能提倡頓悟。惠能認為,「凡夫」和「佛」,並無多大差別,關鍵在於「迷」和「悟」。而由迷到悟,又只是「一念」之間。所謂「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從以上可以看出,「頓悟成佛說」對中國佛教各派影響極深,雖未能發展成爲中國佛教各主要宗派的思想主流。但在一定程度上,其影響之深,是任何一種佛教思想所無法比擬的。事實上,中國各大主要宗派皆主張「悟時即法性至理一體;一悟一切悟,而無階級次第之分」之學說思想。所有這些頓悟說,都是直接受大衆部思想之影響。
三、漸悟說
所謂漸悟,是指經長時間漸次破除煩惱。在部派佛教中,有部是「漸悟說」的主要代表。說一切有部認爲,轉凡成聖是一個漫長漸悟的過程,謂三界九地之八十一品修惑徐徐而斷除。在漸觀的過程中,只有斷除一分煩惱,才能證得一分解脫,如此日積月累,才有希望獲得解脫。總的說來,其所修的整個過程主要包括兩大步:即「準備修行階位」(Prayoga)和「見道修道階位」(darwana-marga and bhavana-marga)。
(一)準備修行階位
「準備修行階位」共包括三賢位與四善根位。其詳細修道步驟如下:
1、三賢位
三賢位即是:五停心觀位、別相念住位、總相念住位。指修善根以制伏煩惱,使心調和之三種修行階位,即修有漏善根(即順解脫分)之階位,又作外凡位。
1)五停心觀位:五停心觀即是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界差別觀和數息觀的五種觀。停爲止、住義,修此五種觀法,能止住五過。不淨觀,是從觀身不淨而停止貪欲;慈悲觀,是從觀一切衆生爲父母而停止嗔恚;因緣觀,是從觀因緣性理而停止愚癡;界差別觀,是從觀五蘊、十八界等而停止我見;數息觀,是從觀出入息而停止散亂。但此五種觀法中,不淨觀與數息觀最爲重要。由於修五停心觀,心得到靜止,進而要鍛煉觀慧,故須修四念住。
2)別相念住位:一面觀身、受、心、法之不淨、苦、無常、無我之自相,同時觀無常、苦、空、無我之共相。
3)總相念住位:即總觀四念住之無常、苦、空、無我之共相之位。
通過修行五停心觀位,行者能夠成就奢摩他(止),而通過別相和總相念住位,行者能夠成就毗缽舍那(觀)。如此修行,止觀雙具。
2、四善根位
四善根位指見道以前,觀四諦及修十六行相以達無漏聖位之四種修行階位。有部認爲,初生無漏之慧,而明瞭四諦之理,稱爲見(現觀)道;作準備以進入見道之位,則稱爲四善根位。由於該位所修之有漏善根,能生無漏聖道(即決擇)之部分,順益於彼,故稱順決擇分。
1)暖(usmagata):爲接近無漏聖火的前兆,故從喻立名。即觀苦諦而修無常、苦、空、無我四行相,觀集諦而修因、集、生、緣四行相,觀滅諦而修滅、淨、妙、離四行相,觀道諦而修道、如、行、出四行相。此位可燒除煩惱,接近見道無漏慧,而生有漏之善根,並以此位觀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四諦及修十六行相,而生有漏之觀慧。
2)頂(murdhan):又作頂法,爲位在暖位之退與忍位之進的兩際,恰在山頂,故名。於動搖不安定之善根(動善根)中,生最上善根之絕頂位,乃不進則退之境界,此位亦具觀四諦及能具修十六行相。修至此位,即使退墮地獄,亦不至於斷善根。
以上暖、頂二法,其善根可動,進則起入忍法、世第一法(此二法其善根不動,無退墮),退則雖造惡業煩惱,墮惡趣,然終必能得聖道而入涅槃。
3)忍(ksanti):又作忍法,爲認知四諦最爲殊勝之謂,以忍以上爲不退位。爲確認四諦之理,善根已定,不再動搖(不動善根)之位,不再墮落惡趣。忍位有上、中、下三品之別:下品同於前之頂位,具觀察三界四諦之境及能具修十六行相。中品則漸次減略其行相與所緣(此稱減緣減行),乃至僅存二念之作意,而思惟欲界苦諦之境。上品唯一行一刹那,即單修欲界苦諦之一行相。至上忍位時,可得五種不生,即:1.生不生,謂不生於卵生、濕生。2.處不生,謂不生於無想天、大梵天處、北俱盧洲。3.身不生,謂不生於扇搋、半擇迦、二形。4.有不生,謂不生於欲界第八有及色界第二生。5.惑不生,謂不生見惑。若加下忍位之趣不生(不再生於惡趣),則爲六種不生。
4)世第一法(larkika-agra-dharma):又作世第一法或世第一位,爲有漏世間法中能生最上善根之位,此位與上忍位相同,觀修欲界苦諦下之一行相,於次一刹那入見道位而成爲聖者。爲有漏法中最勝的善根之謂,此位只有一刹那的時間,隨即進入見道,生無漏智。
以上三位與四善根位(內凡位)合稱七方便位,乃入見道之準備修行階位。此中,前三者又名三賢或外凡,後四者又名四善根或內凡,三賢爲順解脫分,即順益解脫(涅槃)的資糧;四善根爲順決擇分,即順益決擇(無漏勝慧)的善根。以未生無漏智,不能名聖;而以入正性離生之方便加行位故,又稱七方便、七加行。
(二)見道修道階位
到此爲止,「準備修行階位元」全部完成,隨之而來的是見道修道階位。小乘俱舍宗謂觀察思悟四諦十六行相之後,進入見道,以無漏智現觀四諦所得之十六種智慧,稱爲十六心。見道,爲佛教修行階位之一種,意謂「見照四諦真理之修行階位」。現觀,即透過禪定,不經語言文字等概念,而使佛教真理直接呈現於面前的一種認識方法。此類認識對象,於小乘佛教中,特以四諦作爲認識物件,稱爲「聖諦現觀」,亦即次第觀三界之四諦:先緣欲界之「苦諦」而觀之,乃生起無漏之「法忍智」,其後又生起「法智」;次緣色界、無色界之苦而觀之,生起「類忍智」、「類智」;準此,集、滅、道等三諦亦各生四智,則現觀四諦,共成十六種心。詳細次第修證如下:
1、苦法智忍:現觀欲界之苦諦,斷除迷惑苦諦之見惑。
2、苦法智:現觀欲界之苦諦,印證苦諦之理。
3、集法智忍:現觀欲界之集諦,斷除迷惑集諦之見惑。
4、集法智:現觀欲界之集諦,印證集諦之理。
5、滅法智忍:現觀欲界之滅諦,斷除迷惑滅諦之見惑。
6、滅法智:現觀欲界之滅諦,印證滅諦之理。
7、道法智忍:現觀欲界之道諦,斷除迷惑道諦之見惑。
8、道法智:現觀欲界之道諦,印證道諦之理。
9、苦類智忍:現觀上二界(色界、無色界)之苦諦,斷除對苦諦之見惑。
10、苦類智:現觀上二界之苦諦,印證苦諦之理。
11、集類智忍:現觀上二界之集諦,斷除對集諦之見惑。
12、集類智:現觀上二界之集諦,印證集諦之理。
13、滅類智忍:現觀上二界之滅諦,斷除對滅諦之見惑。
14、滅類智:現觀上二界之滅諦,印證滅諦之理。
15、道類智忍:現觀上二界之道諦,斷除對道諦之見惑。
16、道類智:現觀上二界之道諦,印證道諦之理。
修完三賢四善根七方便,於世第一法的無間始入見道的聖者位,而以無漏的真智斷盡八十八使的見惑,這種觀證四諦的修位叫做見道。於見道所起的無漏智有二種,即法智與類智。法智就是觀察欲界四諦法的無漏智,類智是類似法智而觀察上二界的四諦的無漏智,即於苦諦觀非常、苦、空、非我;於集諦觀集、因、生、緣;於滅諦觀滅、靜、妙、離;於道諦觀道、如、行、出等十六行相的。法智和類智又各分「忍」和「智」兩種。忍是信忍四諦理的智慧,有斷惑的作用;智是能證四諦理的智慧,有證理的作用。忍位又叫無間道,智位叫做解脫道。無間道就是於今之一刹那能斷去煩惱之意,解脫道就是已斷煩惱而證得真理的階位。即解脫「惑」得到擇滅之意。因四諦各有法智和類智故,總共爲十六心。此中苦法智忍和苦法智,都爲觀欲界的苦諦。即於忍位斷十種見惑,於智證苦諦的真理。苦類智忍和苦類智是觀上二界的苦諦,同斷十八種見惑證得上界的苦諦理的。集法智忍和集法智是觀欲界的集諦,斷七種見惑,證集諦理的。集類智忍和集類智是觀上二界的集諦斷十二種見惑,同證集諦理的。滅法智忍和滅法智、滅類智忍和滅類智及道法智忍和道法智、道類智忍和道類智,都同樣的觀欲界和上二界的滅諦和道諦,而各斷滅、道二諦下的見惑,證二諦理的。即以八忍斷三界的見惑,以八智證三界四諦理。法智與類智復各有「忍」與「智」,合爲「八忍八智」。
概括而言,現觀欲界四諦之智,稱爲法智;現觀色界、無色界四諦之智,稱爲類智。又所謂「類」,有類似、相似之意,即謂其類似於先前的欲界之法。是用來斷除煩惱,如「法忍」、「類忍」,均屬於無間道;所謂「智」,是用來印證真理,如「法智」、「類智」,均屬於解脫道。無間道與解脫道皆爲修行佛道、求得涅槃解脫的「四道」之一。上記謂「忍」屬於「無間道」者,蓋因於此階段,正處於忍許、認可四諦之理,而絲毫不被惑體障礙間隔之故;謂「智」屬於「解脫道」者,蓋因既已了知四諦之理,自然即斷除惑體而得解脫。
在此十六心中,以前的十五心爲見道,修行果位之預流向,又稱十五刹那;至於預流果以後則屬修道,若以通於預流向、預流果之十六心現觀四諦,稱爲聖諦現觀。第十六心的道類智則攝於修道。於見道,雖也僅以十五刹那迅斷迷理的見惑,但修道之迷惑,則不容易斷盡了,因此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漸漸地斷除。這種情形叫做「見惑頓斷如破石」、「修惑漸斷如藕絲」。由此可見,有部的修道觀是一個斷惑證真的漫長漸悟過程。
四、漸頓和合說
成實論主張頓漸和合說,認爲成佛的過程,既是頓悟的,又是漸悟的。其頓悟說的根據是:「只要一入滅諦理,即可成道。」本論以滅爲第一義諦,由見滅諦即見聖諦而得道。這樣,悟入見滅諦,就能通達一切真理。
但是,「見滅」的整個修行程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共分爲三步:即謂滅盡假名心(prajñapti-citta)、法心(dharma-citta)、空心(wunyata-citta)等三心。只有三心完全不生了,才可達於涅槃之境界。首先,修行者在聞、思位中,以多聞因緣智、思惟因緣智觀察陰、界、入等法,了知皆因緣和合而生,但是假名,實無我、無我所,這樣滅假名心。其次,行者在暖、頂、忍、世第一法四善根位中,以空智觀察色空無所有,乃至識空無所有,這樣滅法心。最後,在滅盡定或無緣涅槃中,以重空義,即「以空見五陰空,更以一空能空此空」,這樣滅空心。如此,滅假名心者,達五陰中人我衆生空也,滅法心者,達五陰法一一自體空也;滅空心者,謂入無餘泥洹也。三心都滅,即具足無我,進入離言絕相的真空,所有業及煩惱都無依處,永不復起,即得涅槃。
從以上可以看出,成實論主張修道的過程是漸修的;而成道的過程卻是一刹那間的事情,是頓悟的。有趣的是,東晉時的支道林、道安、慧遠、僧肇等把成佛的步驟、方法與所謂菩薩修行的「十住」階次相聯繫,認爲在「七住」以前是漸悟過程,到了「七住」,對「無生」(實相、真理)法有了堅定的識,已證得「無生法忍」,雖非究竟,但已可有頓悟。這種頓悟,還承認「一住」至「七住」是漸修過程,是一種漸進的頓悟,被稱爲「小頓悟」。這種「小頓悟說」,與成實宗所主張的「頓漸和合說」非常相似,可能是受到成實宗的影響。
五、大小乘頓漸之對比及其融合
論到證悟,有偏真與圓中之分。在學習的過程中,論根機,有鈍根與利根;論悟證,有頓悟與漸悟。頓漸與偏圓,是有關聯性的,今且綜合的說明。
向來中國佛教界所稱頌的頓悟有二:(1)道生的頓悟,(2)禪宗的頓悟。道生與禪宗的頓悟是不同的,道生以爲證悟到的真理是無差別的,不悟則已,一悟即圓滿究竟。所以道生是主張頓悟成佛,也即是主張漸修頓悟的。這種主張與成實宗所提出的「頓漸和合說」不謀而合。儘管所修的方法不同,但其頓悟說的義理是相通的。在平時修集種種資糧,達到究竟時,一悟永悟,一了百了。但禪宗所說的頓悟,不是漸修頓悟,而是直下頓悟的。衆生流轉生死至成佛的中間,都可說是在夢中,唯有佛才是大覺者。主張學者先求自悟本心──本來清淨的佛性,一旦廓然大悟的,即參學事畢,也有以爲從此應圓修萬行。這兩種頓悟論,相差極遠。道生是約究竟佛位的圓滿頓悟說,禪宗是約衆生初學的直悟本來說。
依大乘佛法的共義,應該是從漸修到頓悟,再從頓悟到圓修。衆生最初發心,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修積功德,以及以大悲心作利他事。菩薩證悟以前,要有長時的漸修。唯識宗說要於資糧位積集福德智慧無邊資糧。龍樹說:「若信戒無基,憶想取一空,是邪空。」若沒有福智資糧的積集,即夢想悟入空性,這是不可能的。資糧不足,悲心不足,常會落於小乘的但空偏真。這還算是好的,墮於無想外道、空見外道的也有呢!初期大乘經論,說廣積資糧到無生法忍,在七地;唯識家與後期的中觀師,說在初地。此時,悟到一切法空性,遍一切一味相。空無相性,不了即不了,一了則一切了,故此也稱爲頓悟的──中國稱之爲小頓悟。此頓悟空性,重在離一切相的平等法性之體驗,而巨細無礙的緣起事,功德無邊的悲智事,此時都沒有圓滿。更依此頓悟的般若慧,攝導萬行,修習上進。這與悟前的事修不同,悟前修可稱爲緣修,悟後修可稱爲性修,即與般若──稱法性慧相應而修。如達到性修不二,事理無礙,福智具足,方是究竟成佛。這是大乘佛法修行取悟的通規,因事修而起頓悟,依真悟而起廣行,頓悟在實踐過程的中心。至於道生的直修到成佛而頓悟,是末後的;禪宗的不重事修而先求悟,是最前的,都不是大乘佛法的正規。
依龍樹意,衆生根性有利鈍,有發心後久久修行始得無生忍的,有發心即得無生法忍,廣化衆生的,甚至有發心即得無生忍,現生成佛的。這種思想,見於大乘經的《入定不定印經》,龍樹菩薩不過引用經義而已。但此所說的利鈍二根,是以未證悟前有無積集福智資糧而分別。未廣集福智資糧的,或悲心不充,即須長時修習始得無生法忍。有因過去廣修衆行,福慧圓具,悲心充沛,故一見佛聞法,即悟無生法忍,甚至有證得圓極的佛果。龍樹以爲釋迦佛是鈍根菩薩,七地得無生忍;由此可見鈍根菩薩,即普遍而正常的大乘根性。利根是極難得的,是極少數的。故月稱約一般說,但承認見道的極無戲論,也就是約大乘正常道說的。反之,天臺、賢首家,發揮圓觀圓證,不但非一般行者所能,而且也不能不說圓漸的修習。禪宗的祖師禪,本是主張一悟百悟而徹底圓滿的;但結果也還是安立三關,次第悟入。故見道的圓證空有無礙是可能的,而事實是不易做到的。
其實,蓋依法華經疏卷一、二諦義卷下所載,道生雖說主張頓悟成佛,然亦他並不廢除頓悟前之漸悟修行。如勝鬘夫人久處宮闈,一見佛即悟入究竟一乘,作獅子吼,這就是頓悟的最佳表現。但在她頓悟成功的背後,累積了多少的汗水。勝鬘經說:「我久安於汝,前世已開覺」;又說:「勝鬘已親近百千億佛,能說此義」。從這裏可以看出,勝鬘夫人也不是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而是因久劫修學,才會一聞頓悟的。這就像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而悟道,乍聽起來,成佛似乎發生在一刹那間的事。但他的六年苦行以及過去無量劫所積的德行也是不能抹煞的。由此,從學者的修行角度來說,佛法是漸而非頓的。所以作爲凡夫衆生,還是腳踏實地,發心修學,功能自然成。
六、結言
佛陀的一生是光輝偉大的一生,他自三十五歲成道以來,講經四十五年,說法三百餘會。到處說法度化有緣衆生,他的傳教方式,是隨機的施設,不拘一格。他以無比的悲智願行,爲衆生提出中正、和平的解脫途徑;導之以法,齊之以律。爲順應衆生之能力素質,而運用種種方便,巧妙攝取教化衆生,他總是根據不同衆生的不同根機,說不同的法門,或頓或漸或不定,真正做到了「適化無方,隨機應變,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地步。這也正是佛陀之所以被稱呼爲「人天導師」的原因之一吧。
據法華經玄義卷一上、八教大意所載:
佛以一音演說法,依如來之不思議神力,能令眾生於漸說中得頓益、頓說中得漸益,於說小乘中得大乘之益,於說大乘中得小乘之益。」
引人入勝的不同方便,其實是有一定原則的,所以經中形容爲「古仙人道」、「一乘道」、「一門」、「不二門」。如想從屋裏出去,從門、從窗都可以,打破牆壁、揭開瓦面、挖通地道也可以,而要透過空隙才能出去,卻是一條不可逾越的法則。至於依何法門,如何去修,那是吾人本份的事情。由於每個衆生的根機不同,爲適應不同根機的衆生,故佛陀說法也就有千差萬別,或頓或漸或不定。故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之說。正如《金剛經》所說的「法爾如是,無有平等高下」,只是由於小乘人與大乘人的根性上的差別,主觀智力的淺深,故修道有所不同,所謂「條條大道通羅馬」,「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但最終的目的地(成佛)是一致的。
佛教是一種實踐的宗教,印順大師說:
學佛,切不可好高騖遠,為頓教圓教等好聽的詞句所欺。盡他說即身成佛,當下成佛,立地成佛,一切還要問自己。
誠然,在這裏我們並非否認頓悟成佛的可能性。毫無疑問,佛法中所說的即身成佛當然存在,並且千真萬切。但在末法時代,哪里還能找到像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那樣的根性。作爲末法時代的凡夫衆生,切不可好高騖遠,不從實際入手,要量力而行。要根據自己的能力,找到一條適合自己走的道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只有這樣,才能觸處即真,頭頭是道。從而踏上涅槃的彼岸。2001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
參考文獻及書目:
I、Pramary Sources (梵文、巴利文及中文文獻)
Buddhadatta, A. P. Abhidhammavatara. PTS, 1915.
Pradhan, P. Abhidharmakowa-bhasya of Vasubandhu. Patna, 1967.
Kosambi, D. Visuddhimagga. Bombay, 1940.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T no. 1545, translated by Xuan Zang (玄奘).
入阿毗達磨論,T no. 1554, translated by Xuan Zang.
阿毗達磨俱舍論, T no. 1558, translated by Xuan Zang.
阿毗達磨俱舍釋論, T no. 1559, translated by Paramarth (真諦).
異部宗輪論, T no. 2051, translated by Xuan Zang.
II、Secondary Sources (英文及中文書目)
Aiyaswami, Sastri, N. Satyasiddhiwastra of Harivarman 2. Baroda: 1978.
Dhammajoti, K. the Abhidharma Controversy on Visual Percetion: Recent Researches in Buddhist Studies.ed. Bhammajoti K. et. al. Colombo: 1997.
----. Entrance into the Supreme Doctrine: Skandhila’s Abhidharmavatara. 1998.
Hirakawa, A. et. al. Index to the Abhidharmakowabhasya, parts I & II. Tokyo:1973-1977.
La Vallee Poussin, Louis de. The Way to Nirvana. London: 1925.
Ñanamoli.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Visuddhimagga). Colombo: 1956.
Stcherbatsky, Th. The 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ana. Leningrad: 1923.
Yan Pei (演培), 俱舍論頌講記,Vol. I-II.Taipei: 1956.
Yin Shun (印順),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說一切有部爲主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勝鬘經講記」、「大乘起信論講記」、「華雨集」(第四冊)、九三嵩壽紀念光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