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7/26 06:26:04
學習次第 : 進階
論四聖諦、輪回和敵人 六 道及喜之用
六、道及喜之用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只滿足於用幸運或不幸運來解釋一切。
然而幸與不幸,必有其道理、原因。
問答
問:有時候,好的動機會導致不好的業果,比如你愛對方,並試著幫助他,卻弄巧成拙。好動機產生好結果,似乎是過度簡化的說法。
答:如果基於對人關懷,而去從事一件沒有助益,反倒是有害的行為,那麼,就此人來說,因他有良好的動機,所以他本身就沒有過患,個人的業果也將是善的。而他對別人暫時帶來的傷害,是因為對於助人的適當方法並不明瞭所致。這就是為何利他的動機和智慧,兩者需相容並蓄。因此,菩薩即使在資糧位、修道位,且具有五神通時,便能如實了知他人的習性及思想。透過這種知識,助人的能力會愈來愈好。
問:請開示使用超能力治療一事?
答:關於這話題,我沒太多可談。在密教儀規中,有治療疾病等方法,是結合實物、咒語及禪定三種力量而成。除此,還有更簡單的方式。吾人可祈願;如果我所做的一切真實無謬,願能助益他人。也有些人因前世的業行,生來就有治病的能力。
問:自殺必會在來世產生更大的痛苦嗎?
答:自殺是相當有害的。特別是在受瑜伽或無上瑜伽灌頂時,受密宗戒者,自殺將有殺害本尊的過患。
問:科學和邏輯顯示,感官意識是腦部的現象。如果依你昨日所言,粗品意識是靠身體功能的運作,那麼,腦部一旦在死亡時停止運作,感官意識同樣地也會停止運作。感官意識的運作基礎一旦消失了,就無法以心識的一部分,在輪回過程中繼續運作。然而,我們出生時,卻能夠見、聞、嗅等等,諸要圓滿。再說,整個心識,粗品和細品兩層次都必須輪回,並非只有細品心識輪回而已。所以,輪回說就被破壞了?
答:舉例而言,此刻我們正經驗著某層次的意識;再來,當我們正做夢時,它又是另一個更深的層次。而在夢的深眠中,我們經歷了另一個更深層次的意識。在暈倒時,當呼吸甚至停止了,又是更深層的意識。你也許視它為半意識或無意識,但根據密教,仍有意識存在。如今,當我們瀕死時,這最深層的意識出現了,它是最細品的意識。這些層次的漸進,顯示出愈細品的意識,愈不受肉體的影響。
最細品的意識,具有將意識轉為光明及覺知的微妙能力。關於腦部的科學實驗很有趣,卻瞭解這些發現很重要,但目前因心的科學尚未完全被瞭解,我們很難全面去討論這些主題。心的科學尚在發展、進步中。如果透過有效和科學實驗,確定除了腦以外,並沒有心,那麼佛教徒就該接受。
至於你的問題,這個最細品的意識,會從此世轉到下一世,而粗品的意識並不會。但是,粗品意識種子,是包含在最細品的心識之中。
問:吾人未充分瞭解殺生的真正意義,因墮胎而犯下謀殺的行為,現在要怎麼辦呢?
答:我們皆是從過去以來,累積罪業之身。這可由一個事實來顯示:目前惡念持續在我們心中生起。由此可見,長久以來,我們皆已相當習於這些惡念。所以,欲知過去世,今日受者是;欲知未來世,今日做者是。
不論如何,對於過去的惡業,你該髮露懺悔,並發願未來不再犯。佛教徒平日的修行包括禮佛、持咒,如百字明咒。最好的方式,就是佈施給貧病者。教教及醫療方面的佈施,是很了不起的,乃獲致功德最好的方式。
問:美國有許多密教團體和書籍,提倡以雙修證入涅槃。在傳統密教中,雙修在獲得證悟方面,扮演何等角色?禁欲的角色又如何?
答:這兒會有很大的誤解。如我稍早所提,意識各種不同層次。細品意識修持時比較有力。當我們經驗心的細品層次時,往往由於粗品意識自然終止,於是我們無法覺知、無法主動地運用細品意識的力量;然而若透過持定的技巧,行者善巧地控制並停止粗品意識,細品意識就變得活躍而明顯。當這情形發生時,細品意識不只變得活躍,同時也變得警敏、銳利、清晰。這層意識可以轉化為了悟空性、無我的智慧。為了做到這點,首先行者必須試著停止粗品意識。因此,必須改變紅、白明點的移動。
這就是牽涉雙修的地方。事實上,這裏的雙修,並非一般所指性交的意思;相反地,人體是由六要素組成的。因此,有種解釋說,各有三要素來自父、母親。來自父親的是骨、髓、精液。來自母親的是肌肉、皮膚、血液。另一種解釋說,這六要素為地、水、氣、脈、明點。無論如何,由於地球上人體的特殊狀態,體內成分的某些改變,會導致意識在微細程度上的改變。比方說,當我們打噴嚏、打呵欠、熟睡及行房時,這種改變就會很短暫地發生。由於我們肉體的本質使然,意識層次的這些改變才會發生。而其中最強烈的、行者可加以運用的意識,是發生在行房之時。因此,雙修是密乘道上的一個法門。
生在欲界的密續瑜伽士,尚未斷欲除愛;作意生起欲心,來做為修行的一部分;接著在基本要素正經歷變化,粗品意識正為細品意識所取代時,瑜伽士使用最細品的意識,將之轉變為空性的證悟。既然一個意識不同時有兩個矛盾的理解,當意識證悟空性時,愛欲之念頭便已全然消退了。
引發脈、氣、明點改變的貪著心,其生起因自性執而增長。但因貪欲顯現出來的細品心識,當它證悟空性時,就可以對治自性執。古來有個例子說:蟲由木生,而後吃木。
因此,雙修者首先必須對空性、無我的理論有一些經驗或瞭解。其次,既然這些修行旨在成佛,行者必須發菩提心,否則雙修法就無從實施。無上瑜伽密續中,有某些修習可能也是危險的,必須運用技巧,引導內氣進入中脈,因我曾提過的肉體改變,主要是氣進入、停留、消融於中脈的結果。比方說,擠壓脖子的脈,是強而有力的技巧。如果知道如何善巧運用,就可成功;反之就會致死。密教中提到好幾個這類型的修法,但卻很危險。這就是為何它被稱為密教的原因。若非具格上師的指導,而學生又具足資糧,前行圓滿,雙修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問:請開示五通是否存在?是否真實?本質為何?
答:顯教及密教都有獲得五通的方式。顯教中,一開始行者必須先修止。若少了這項工夫,就不可能得到五通,在修“止”以後,行者專注于所緣境。由此,經過一段時間後,所緣境就變得愈來愈清晰。在密教中,無論是否有意修五通,修到某個程度時,將自然獲得五通。不論如何,當修到樂空無二的無上智慧現證空性時,五通自然會有。否則,在那之前,只能靠修練氣功獲得五通。氣分五根氣及五支氣。五通是利用五支氣持誦金剛咒而獲得的。
問:在修行過程中,證量如何得知?又有何微兆?
答:以無常或無我的覺知證悟為例,如果能肯定其正確性,又能否定其反面,那麼,無常或無我的覺知就是有效的證量。然而,的確有時某種觀念已經產生了,但除非事件真的發生,否則無法得知觀念本身是對是錯。大體上,一旦有了某種認知,並且無法用其他推理加以否定,那麼它就可視為有效的證量了。
意識是很複雜的議題。無論如何,若不承認眾生有內在意識,許多疑點就無法解決,諸如世界的形成。如果你問起世界的起源,也許有種種解釋:此由彼生等等。但如果你問起為何會這樣,就很難回答了。當你就銀河的生滅去思考銀河,事實上它們本質就是如此。但如果其生滅只是意外,毫無明確的因緣,那麼就變得很難回答這問題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幸運”、“不幸運”這些字眼。有事發生了,我們說:“喔,我今天很幸運!”或“喔,我今天很不幸!”我們不知真正的原因。我們只滿足於用幸運或不幸運來解釋一切。然而幸與不幸,必有其道理、原因。
大體上,快樂和痛苦依因緣而起,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很難說有些事出有因,有些卻純屬意外。你必須對為何如此,給個道理來。當你如此深究事物,就會有許多謎團。因此,不同的宗教及哲學,各有不同的解釋:造物主、業的因果等等。
真正的道
我們已談過涅槃。在龍樹《中論》第十八品中提到:
若無有我者,
何得有我所?
當“我”並非自性有。“我所”就不可能自性有。它又說:
內外我我所,
盡滅無有故,
諸受即為滅,
受滅則心滅。
簡而言之,當新業的累積斷除了,不再有煩惱來滋養剩餘的舊業,那時就可解脫輪回。有漏業來自煩惱,煩惱來自邪見,而邪見是來自“自性執”。空性則可破除自性執。這就是龍樹菩薩所解釋,如何獲得解脫的過程。
解脫的過程就是第四諦:道。直接導致真正息滅的,是現證空性的道。根據應成中觀派,三乘(聲聞、獨覺、菩薩)的成就者,必然已現證空性。即使現觀四聖諦,並無法稍減自性執。為了在心續中產生現證空性的正道,必須在二元現象中現觀空性。因此,首先須瞭解空性;以聞、思的智慧,來確認它的意義。
不管是聲聞、獨覺或菩薩行者,都是在證悟空性的禪定中,循著五道依次前進。因此,五道是依行者修習空性的增上而安立。
資糧道位時,行者具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接著,加行道位始終證悟空性的修所成慧。再來,見道位始於最初的現證空性。而後,修道位是反復熟習現證空性。第五個,也是最後的一道,已圓滿前四道的修習,所以稱為無學道。這是行者的目標,聲聞、獨覺二乘的無學道,只是暫時的目標,終將回入大乘。
僅證悟空性是不夠的,必須結合“方便”。大乘主要的經典《大般若經》既明示空性,也隱示證悟空性和各種方便及層次。《大般若經》主要是為了菩薩根器的弟子而說。但菩薩必須知道許多不同的聲聞、獨覺、菩薩之道。他們必須了知所有的道,因此《大般若經》談論到所有的道。
聲聞、獨覺二乘證悟涅槃的過程是什麼?其過程是三十七道品,可以攝為三學。第一是戒學。聲聞經陳述了八種別解脫戒。前三種是在家戒,後五種是出家戒。表面看來,某些別解脫戒必須禁欲,而無上瑜伽密續卻有雙修法,兩者應是矛盾的,然而並非如此。這些法門是依照證悟層次及個人根基而施設的。在修行的最初階段,禁欲是很重要的,但當進步到具足信心,可以善巧使用其他法門時,情況就不同了。
無上瑜伽密續的雙修法,並非出於愛欲而行房。相反地,在瞭解到愛欲之弊後,行者知道有另一種更高層次的道,可透過雙修而產生。了知愛欲的過患及雙修的特別目的,雙修法才得以安立。
在家和出家戒的根本是諸惡莫作。斷除身三業(殺、盜、邪淫)、口四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及意三業(貪、嗔、不正見)。在此,我暫不多談。
當斷除身語惡業時,粗品的散亂就安住了,此時心向內收攝(止)。其次,利用不斷的內觀,了知身語惡業是否正生起,因而產生正念和內觀的力量(觀)。止和觀二者乃入定不可或缺的因素。這是戒學和定學之間的關係。
當修習別解脫戒時,重點是不傷害他人。當修習菩薩戒時,重點是不以自我為中心。再來,當修習密宗戒時,重點是當相即道、即身成佛。
對三乘而言,三學的過程是相似的。為何只有三學?以攝心而言,戒學是為了使散亂心不再散亂;這還是為了使不平靜的心在禪定中平靜下來;慧學是為了使不自由的心解脫自在。
其次,以三學結果而言,戒不毀犯,得以投生欲界的人、天二善道;修定得以投生色、無色二上界;修慧得以解脫自在。
再來,就所斷的煩惱而言,戒壓制煩惱。比方說,對某人生氣,欲加害其人時,先前所受不惱害眾生戒,會止住這種行為;定壓制煩惱現行時;慧斷除煩惱種子。
佛法反復指出我們必須控制自己。但現今有些人說,當貪、嗔生起時,不應壓抑,而要抒發、表現出來。我個人覺得,因精神重創所引起的沮喪,的確應公開表示其情緒。但如果貪、嗔一生起,就表現出來,非但不能清除它們,反而會使它們一再生起。
從你自己的經驗,你能理解,如果以自律及自覺,試著去控制心,即使你仍然會很暴躁,但幾年下來,情況就會好轉;嗔怒的量會減少。然而,如果你未注意暴躁的情緒,又未加以處理,它就增長了。畢竟沒有人想要嗔怒;嗔心一起,你就瘋了,甚至會破壞自己美好的財物。而後,你會感到後悔,至少會對你所破壞的財物惋惜。因此,沒有人喜愛嗔怒;能加以控制的話,就好得多了。當然,一開始並不容易,但是如果你以決心、證悟及意志力,聰明而不頑固地處理它,慢慢地情況會改變。心就是如此,如果我們做個計畫,五年後我將達到如是如是階段,並且用強大的決心去實行,心是絕對會改變的。
三十七道品
四念住。三十七道品可分為七組。第一組是四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觀察身、受、心、法,並探究別相和共相。
行者應多思維身體的過患和本質,以降伏對身的執著。我將不詳說身體的過患,若有人想在這方面修習的話,可參考龍樹菩薩的《寶鬘論》及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
在身念住上,觀身體本質不清淨,以思維它具有畢竟苦的本質。這個法門可降伏對身體的執著,並發願舍離具有這種本質的身體。
在受念住上,思維樂受、苦受及舍受的本質。特別注意一個事實,執著因為受而產生;苦受生起渴望離苦的執著,樂受生起渴望不要離樂的執著。如此思維,便可瞭解執著的害處,它是苦的主要源頭。
在心念住上,探究心的別相:念頭不斷在生滅,心識卻永遠流轉。如是思維,可以了悟在心之外,並沒有獨立存在的我。如此,更能確認無我的真理。如是思維,便能了悟無我的寂靜涅槃。
在法念住上,探究應取法及應舍法的特性。如是思維,便能體解真實的道路。
思維身、受、心、法的別相後,應思維其共相——四法印:
一、諸行無常。
二、諸漏皆苦。
三、諸法無我。
四、涅槃寂靜。
見到諸行無常,就瞭解諸法是受到其他因緣的影響。因此,苦可以停止,樂可以生起,因而產生離苦得樂的勇氣。
思維有漏皆苦,將可發現苦的根源。這是靠瞭解輪回是有漏的,亦即受到其他因緣(不淨業及煩惱)所影響,所以具有苦的本質。於是發願不僅要克服短暫的苦,也要克服苦的根源。此處“有漏諸法”,“有漏”系指造作和煩惱;“有漏諸法”則是指其果報。根據情況,有漏與無漏有許多不同的詮釋。
思維諸法無我,可以了悟苦因是自性執的邪見,且明白自性執是可以斷除的,解脫是可以獲得的。如果見到驅動輪回的自性執是可止息的,那麼就可了悟寂靜涅槃。
在思維身、受、心、法的別相和共相後,可以了知這四者具有無常及苦的本質。因此,心將不再過度重視此生的外相,也不再以來生富貴為追求目標。由此產生解脫任何形式輪回的覺醒。
為何要思維苦?如聖提婆的《四百論》中所提:
不思輪回苦,
何能得解脫?
輪回具有苦的本質,難道不是嗎?你並不想要苦,難道你要嗎?所以,首先要認識苦的實相,並發起出離心。
如是思維苦的行相,培養出尋求涅槃解脫的態度,當堅決地生起這種態度時,可獲得聲聞或獨覺乘者的資糧道。
以上討論四念住完畢。
四正斷。三十七道品的第二組是四正斷。具有努力的本質。這四者為: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息滅。
四神足。第三組是四如意足。禪定力可令行者前往諸佛淨土。因此,成就此事的要素就如神足一般,故稱為四如意足。
資糧道分為小、中、大三層次。當心識中生起如前所述的出離心時,便已開始資糧道的小層階位。進一步向前推至中層、大層階位元,需要禪定工夫;否則,是不可能成就的,光靠四正斷是不夠的。故此時必須安立四如意足。
我將大概解釋如何獲致“止”。現在禪修很普遍,所以讓我們稍加探討這主題。大體上,禪修分兩種:止和觀。它們是世間及一切出世間法門功德的來源。
止、觀本質為何?依《解深密經》,止是專注於所緣境,而無昏沉或掉舉,因而產生身心的輕安喜樂及善心一性。進一步以專注的心分析所緣境,得到身心喜樂,稱為觀。
修觀必須先修止。否則,一切是不可能成就的。因此,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提及這種特別的觀察力。當它完全憑藉著止的力量時,可以摧毀煩惱:
具止之勝觀,
能滅諸煩惱,
知已先求止,
止是專注,觀是分析。不能說一切專注都是止,或一切分析都是觀。同時,觀未必只是證得諸法實相的空性而已。而止也未必只是制心一處,而是止于諸法實相中。止和觀都是從禪修的“類型”角度來看,而非從“所緣”的角度來看。因此,止能觀“空”,也能觀“有”;同樣地,觀的所緣不只是“空”,也可能是“有”。
為何要止觀雙運呢?如前所述,必須先修止,才能生起觀的力量。比方說,要在黑暗中看東西,必須先有燈。再者,這盞燈必須是明亮的,而且不受風吹動。同樣地,必須不受昏沉或掉舉所動搖,才有觀的能力。
無上瑜伽密續解釋:止和觀可依特別的法門同時獲得,觀也可藉由止獲得。這符合我先前提到的法門:如法修習幾個月,可以成就止觀雙運。
如何修止
現在,讓我們轉向真正止的修習吧!第一個課題就是前行,以修戒為基礎。你需要一個完全隔離、寧靜的地方,這是相當必要的。此地必須遠離不必要的吵雜。專注之敵刺就是聲音;於是,你需要的地方,不是在飛機航道之下!且不該有流動的水聲!接著,從你本身開始,必須專注,同時放下世緣。並且,飲食也很重要,吃多了並不好。吃太多就昏沉,甚至無法坐直,以致東倒西歪,因此少吃是有益的。同時,睡眠必須適度,喝酒更不用說了。
具足這些因緣以後,就要注意姿勢。應金剛趺坐,但這對某些人可能很難。由於它的高難度,所有的專注力就會跑到雙腿的疼痛上。此時坐在椅子上也無妨。左手放在右手下,雙掌朝上,兩根大拇指相抵,雙手放在臍下四指處。如果是採金剛趺坐,坐姿後面應稍高些。你的背應挺直如弓,兩肩自然下垂。手臂稍稍向外,因為如果手臂太接近身體兩側,會產生太多熱。頭微傾,舌尖抵住上顎,免得太多呼吸通過嘴巴,也可避免口渴。齒唇放鬆如平時。如果沒有牙齒,可合起雙唇。眼觀鼻,如果鼻子太小,這樣注視鼻子將會相當痛苦。所以不須注視著鼻尖;你可以注視鼻尖上方。然而,這得視你鼻子大小而定,西方人不會有這方面問題。
至於是否要閉上眼睛,當禪修尚未純熟時,閉眼是有幫助的,但真正的禪修和專注,須用心,而非眼。一旦禪修純熟,眼不是很重要,不須閉上。同時,戴眼鏡可使心更清醒,但似乎較難專注;如果拿下眼鏡,將會更專注,但又少了清醒,這是因為心和眼之間有很大的關聯。同時,如果仿效禪宗行者面壁,的確也很有幫助。
明天將談論禪修的對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