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培法師


分享 列印 迴響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閱讀尺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一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一

演培法師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
  佛曆二五二九年夏曆正月十九日起講於新加坡福慧講堂
  題前概說
  諸位居士!過去在般若講堂,曾對諸位講過慈悲三昧水懺,但講得簡單,特別到最後,是讀不是講,實有負諸位,諸位有想再聽,問我何時再講,我答要看因緣。現在福慧講堂建成,可說因緣已經成熟,乃從今日開始,為諸位講水懺,由於時間充分,可慢慢講,務望諸位能聽懂。
  佛法說有八萬四千法門,懺悔法門則為其中之一,且是極重要法門,亦最極殊勝方便法門,因有這法門,能與人以一自新之路,不致對錯誤行為,感到前途的絕望,做人如對前途絕望,不特沒有勇氣做人,甚或走上相反道路,更加無惡不作,那就不可救藥!為此,佛特說有懺悔法門,使知果能誠心懺悔,還可做個佛化新人,走上做人的光明大道,甚至踏上解脫,菩提的大道!
  有人從反面看,認為造成的罪惡不可懺悔,應讓他得到罪惡所當得的苦報,使之以後不敢再作罪惡,假定罪惡可以懺悔清淨,那就無異引人作惡,因作惡人會這樣想,所造罪惡既可懺悔,現我可多造惡,到不想作惡時,懇切至誠懺悔,將來不感苦果,現我多造些惡,又有什麼可怕?作這樣想,無疑是錯誤的,亦是最極愚癡!
  做人如不造惡,好像完整的碗,看來沒有裂痕,多麼美觀好看?造惡再來懺悔,懺悔得以清淨,自是沒有問題,好像補過的碗,漏水固已不漏,但有個裂痕在,總是不大美觀,與其造惡後懺悔,不造惡豈不更好?當知懺悔法門,是佛為已造罪的人,開的一種方便法門,讓造惡者有自新機會,仍可成為一個好人,不是明知造惡不對,還要造惡再來懺悔,這是我佛所不許的,不要誤解極為殊勝的懺悔法門,誤解勢必成為更大的罪人!
  懺悔法門本於佛說,但中國佛教到隋唐時才大流行,在此以前所以未受重視,因在漢魏時期,譯來中國經論,還不怎麼完備。宋晉水沙門淨源法師,在圓覺經道場略本修證儀,第一總敘緣起中說:漢魏以來,崇茲懺法,未聞有其人者,實以教源初流,經論未備
  經說懺悔法門,其義極為高廣,因果非常分明,看來好像簡單,實際深不可測,不能等閒視之,亦不可照懺法拜拜,就算完成懺悔,一切罪惡清淨。當知修學佛法,要為出離苦輪,真能做到如此,應先嚴持淨戒,欲求戒根清淨,則莫過於懺悔,是則懺悔豈能忽視?
  現在各地道場,所通行的懺法,以梁皇寶懺慈悲水懺藥師懺淨土懺地藏懺大悲懺等,特別是大悲懺,不論哪個道場舉行,發心來拜的人很多,當是很好現象,可是對於懺法,大都有所不知,只是照著拜拜而已,還有信心不堅行者,除隨著人拜己拜,且將佛菩薩的經文懺典,看成是迂談腐論,根本沒有真正信心,更是罪過無邊,不如不拜為好。
  一 本懺的懺主
  懺悔法門出於佛說,特別大乘經中,所說懺悔和禮贊方法更多,但本佛說而以不同形式,建立很多禮贊文和懺悔文,則是中國各宗祖師。如天臺智者的法華三昧懺儀,創始于梁武帝時,而為誌公禪師所作的梁皇寶懺等。是懺法,皆以滅罪消災,濟度亡靈為本,在家的孝子賢孫,常請出家人修此懺法,是中國流傳最久最廣的一部懺法,特別在江蘇、浙江更為風行。
  現在講的慈悲三昧水懺,是唐朝知玄法師,世稱悟達國師,依宗密禪師所著圓覺經證儀而錄成的,在中國佛教界,同樣風行各地,僧俗佛子都愛修此懺法。水懺作于悟玄的經過是:國師是四川人,此懺約述于大唐懿宗鹹通四年(西元八六三)。在他未顯要時,在長安遇到一個奇特僧人,該僧患有惡疾,一般說是痲瘋病,沒有哪個僧人不討厭他,且離他遠遠的,不敢與之接近。獨師與之隔鄰相處,不特不討厭他,且無微不至的予以照應。國師後來欲回四川,異僧感于師的風儀,為一般人所不及。當要正式分別時,異僧特對師說:我們在此相處甚得,並承對我多方照顧,無以為感,他日你如遇到什麼災難,可到西蜀彭州茶隴山(又名九隴山)找我,其山有兩棵高大的松樹,見到兩棵松樹就可見到我
  國師與異僧分別後,就到長安安國寺修學,專心一意的研讀三藏教典,逐漸深入佛法的堂奧。到了弘揚佛法,每堂法筵宏開,聽眾無不稱美,於是聲德光顯,甚至唐懿宗帝,亦常親臨聞法。到鹹通十二年(西元八七一),帝賜沉香法座,從此尊為國師。到唐僖宗中和三年(西元八八三),在師左股上突隆起一珠,人稱為人面瘡,瘡上眉目口齒無不具備,如以飲食喂它,同樣開口吞食,與人沒有兩樣,當然非常痛苦,雖然遍請名醫診治,無法治癒。
  國師在痛不可忍情形下,忽想起異僧別時對他說的話,於是忍痛遠去成都茶隴山,尋找昔日同住異僧。到了山上天色已晚,四方察看不見寺宇,只見兩棵高高松樹,矗立于煙雲間。國師看到這個情景,知道異僧必在山上,於是繼續再向前進,見到崇樓廣殿,金碧交輝,而異僧已立門口,很歡喜的迎接國師,並誠摯的留師過夜。夜間二人相談,國師告以所苦,異僧安慰師說:這是很小問題,不要為此苦惱,到了明日早上,我派童子,帶你到泉水邊,用水替你洗滌,立刻就可痊癒。師經異僧安慰,很安然的入睡,不如平時那樣感受痛苦。
  次日天剛亮時,童子引至泉所,掬水為之洗濯,痛楚徹於骨髓,人面瘡且大呼,你不能這樣洗,讓我先來問你:你的知識非常豐富,歷史當亦讀得很多,西漢書上的袁盎、晁錯傳記,想你也曾讀過,當知漢景帝時,吳楚等七國,因景帝削去他們的土地,聯合起來反對景帝,為謝七國,你竟不惜一人,向帝獻議殺我,我被斬於東市,如是重冤深恨,怎能相忘不報?老實告訴你,求報你已多世,因你十世為高僧,持戒亦極精嚴,報復不得其便,但從未放過你,此仇不報不是君子,所以仍時尋求你的過失,以報我的宿世之冤
  冤家晁錯續說:總算你的修持,還有一點工夫,現蒙迦諾迦尊者,惠我三昧法水,洗去你我宿怨,從此不復以你為冤,我們各自以法為重。悟達聽後,感事特別,深加思惟,認為宿世冤仇,如不遇到聖人,怎能冰釋?證知在世為人,不可與人結怨,結怨對己不利,遲早要受苦報,所以沒有結怨,最好不要結怨,結怨就要解怨,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正是此意。因此,國師就在這兒,建了一個茅蓬,依經制為懺法,朝夕虔誠禮誦,真實忘于名利,泯除人我是非,禮懺得到利益,於是懺法傳播。
  悟達國師,如冤仇人面瘡說,曾做十世高僧,現生亦是一位精通三藏的大德,且被懿宗帝尊為國師,不能不說是位極難得的佛法行者,可是在前漢景帝三年(西元前一五四)發生的事,到大唐懿宗年間,前後達千餘年,怨仍找到頭上,想想多麼可怕!這不算久,經說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除非不造罪,造了罪,未受果前,總是存在,是以做人行事,不可不加謹慎!悟達能洗除十生前的罪垢,全得力於聖僧迦諾迦尊者。佛法沒有赦罪之說,有罪除了感果,就是依法懺悔,國師深感聖僧解怨釋結,特作水懺以施仁慈于末世眾生。
  二 本懺的懺題
  經有經題,律有律題,論有論題,懺亦當有懺題。本懺懺題,名為慈悲水懺,或加三昧兩字,名為慈悲三昧水懺。懺是懺悔,就是做錯事,或造諸罪惡,唯有真誠懺悔,罪業始能淨除。印度本叫懺摩,中國譯為請忍,或譯悔過,漢梵並舉,名為懺悔。懺摩譯為請忍,顯示犯諸過失者,在向前人表示自己錯誤時,請求前人容忍我的錯誤,以後不敢再有所犯。悔是追悔的意思,亦含悔過之意。義淨三藏,認為悔之為悔,不可作追悔講,因懺摩是印度的梵音,相當忍的意義;悔是中國所用的字,以追悔為目,悔與忍迥不相關,不可混為一談。懺摩唯請恕義,其義較輕;提舍那是說罪義,其義較重。
  義淨所論雖得正鵠,但諸經論所出懺悔,是與懺摩對譯,我們不可不察。天臺智者在金光明經文句第三,說懺悔二字為共譯語,各有諸種的意義,並不怎樣的正確。如該文說:懺是首,悔是伏。如世人得罪于王,伏是順從,不敢違逆。不逆為伏,順從為首。行人亦爾,伏於三寶足下,順正道理,不敢作非,故名懺悔。又懺名白法,悔名黑法。黑法須悔而不作,白法須企而尚之。取捨合論,故雲懺悔。又懺名修來,悔名改往。往日所作惡不善法,鄙而惡之,故名為悔;往日所棄一切善法,今日已去誓願勤修,故名為懺。棄往求來,故名懺悔。又懺名披陳眾失,髮露過咎,不敢隱諱;悔名斷相續心,厭悔舍離。能作所作合棄,故言懺悔。又懺名慚,悔名為愧。慚則慚天,愧則愧人,人見其顯,天見其冥,冥細顯粗,粗細皆惡,故言懺悔
  智者對懺悔的多種解釋,看來有它意義,有人不以其說為然而予駁斥,知禮為替智者辯護,在金光明經文句記第三上說:然懺悔二字,乃雙舉二音。梵語懺摩,華言悔過。悔過由首伏、黑白、棄求、露斷、慚愧等五義而來。今既華梵二音並列,是故大師以首釋懺,以伏釋悔,乃至以慚愧與懺悔對釋,稟者即欲於二字而修首伏之行及慚愧等。斯乃善巧說法之相,故不可以華梵詁訓而為責。知禮雖作這樣解釋,但仍不免是屬強辯。
  事實,懺悔或悔過之法,佛在世時,觸事而使弟子等如法實行。有關事實,散見諸經律中很多。如布薩及自恣二法,就是定時的懺悔,前者,每半月於僧伽中誦戒,數罪過的種類,各自若對罪過有所抵觸,就當在大眾中告白懺悔,上座則對犯戒者加以訓誡,宣佈予以寬恕,其罪也就消除。後者,每年舉行結夏安居到最後一日,會眾互相戒告,各自懺悔,共圖德行磨練,以求德行增進。又戒律中,制定四條或八條(比丘尼)的波羅夷、僧殘、波逸提等,亦以懺悔為要。佛以懺悔作為重要軌式行於僧團。
  懺悔的儀則,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第四懺六聚法篇中說:欲行懺時,須具五緣:一、請十方佛菩薩等;二、誦經咒;三、說罪名;四、立誓言;五、如教明證。圓覺經略疏鈔第十二等說:小乘懺悔,必請大比丘為證,對大僧:一袒右肩;二右膝著地;三合掌;四說罪名;五禮足,具如是五法。對小僧,具餘四法,不要禮足。大乘懺悔,先莊嚴道場,香泥塗地,室內作圓壇,懸五色幡,燒香燃燈,敷設高座,請二十四尊像,設肴膳,著新淨衣服。懺悔儀,可說非常認真嚴格,不是苟且可將罪惡懺悔清淨。
  懺悔滅罪之相及其所得功德,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有這樣說:若有眾生得三業善相時,光明遍滿其室,聞特殊異好香氣,身意快樂。或夢佛菩薩來,手摩其頭歎言:善哉!汝今清淨故,我來證汝等。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三說:若能如法懺悔者,所有煩惱悉皆除,猶如劫火壞世間,燒盡須彌並巨海。懺悔能燒煩惱薪,懺悔能往生天路,懺悔能得四禪樂,懺悔雨寶摩尼珠,懺悔能延金剛壽,懺悔能入常樂宮,懺悔能出三界獄,懺悔能開菩提華,懺悔見佛大圓鏡,懺悔能至於寶所。懺悔功效之大,無有可與相比,所以修學佛法定要懺悔!
  懺悔對修行有重要性,是無可懷疑的,但正式懺悔時,又有幾種不同。依四分律羯磨疏第一、同濟緣記等,說有制教懺與化教懺兩種:違於戒律的罪,用制教懺;有關業道的罪,用化教懺。於中,制教懺,屬於出家五眾、小乘、現犯、事業;化教懺,通於道俗七眾、大小乘、三世、十業。又制教懺,有眾法懺、對首懺、心念懺三種:眾法懺,是在四人以上的僧中懺悔;對首懺,是對師一人懺悔;心念懺,是對本尊稱念懺悔。
  摩訶止觀第二上說:懺悔有事懺與理懺之別:事懺,又名隨事分別懺悔。事即事儀,如事業的禮拜瞻敬,口業的稱唱贊誦,意業的存想聖容,三業殷勤求哀,懺悔過去、現在所作的罪業。一般所說懺悔,大都指這事懺。理懺,又名觀察實相懺悔。要知過去、現在所作的一切罪業,皆是從心而起的,如知自心本性空寂,所造一切罪相自亦悉皆空寂。如是觀察實相之理而滅其罪,名為理懺。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說: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亦是理懺。
  其他,如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第二、維摩經文疏第十五、金光明經文句記第三等,都就大小乘說三種懺悔:一、作法懺悔,准於佛陀律制,自說自己罪咎,不敢有所覆藏;二、取相懺悔,又名觀相懺悔,觀得十二種等相,其罪就得到消滅;三、無生懺悔,又名觀無生懺悔,以無念之念而念實相,觀罪體無生。作法與取相是屬事懺,無生一種則屬理懺。在諸懺悔中,以理懺為要,能澈底的滅除罪業。不特釋尊說罪業本空,毗婆屍佛亦說罪福皆空,毗舍浮佛則說罪福如幻,拘那含牟尼佛說能知罪性本空。古德說:諦觀七法偈,真懺法之鼻祖。如不能觀罪性本空,一個一個罪業懺悔,懺悔到何時才能懺悔清淨?不過要注意的,所謂罪性本空,要到相當程度,才可作這樣說,凡夫處處執著,怎知罪性本空?所以凡夫行者,應知罪業果報,是絲毫不爽的,不可隨便造諸惡業,有了罪惡之業,就當改過自新,如法懺悔,務使罪業冰消。
  罪惡或過失,不說無始具有,現生亦不可能不造惡,所以儒家有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問題有過是否能改?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涅槃經說:有二健兒:一不作惡,二作已能悔。一個真誠懺悔自己罪業的人,佛法認為還是一個極為難得的健兒。最怕有罪不承認有罪,或是承認而不肯懺悔,那就真正成為不可救藥的罪人。若能痛加改悔,矢志重新做人,而且從此以後,在任何情況下,甚至犧牲生命,不復更造新殃,下此一念決心,不但成為健兒,且仗三寶慈悲加被之力,在佛道上穩步前進,不會遭遇到什麼魔障!
  再來說水:水在自然界中,是以固態、液態、氣態三種聚集狀態存在的。空氣中固含有水蒸氣,就是土壤和岩石層中,有時也積存大量的水,且水是動物植物機體所不可缺少的組織部分。如佛法所說生命肉體,是由四大組合成的,其中就有水大可知。不特如此,成人的生命肉體,百分之六十七是水分,因此,科學家把人體當作是一大水囊,甚至骨頭亦含有百分之四十的水。所以生命的每一過程,都有賴水的維持。醫學家說:每人每天平均應喝七八杯水。人一天不吃飯,不致成為問題,如一天不喝水,對身體會有極大的不利,為人對水豈可忽視?
  如上所說可知水的重要性,但這只就自然界所有的水說,而此所要說的水,是三昧水,能為人解冤釋結,能蕩滌人們罪業,佛法行人對這更不可忽視。楞嚴經說:過去有位水天佛,大約由修水觀而成佛的,所以說法教諸菩薩,也以水觀令人修習。當水天佛尚住世時,有個月光出家而為比丘,如佛開示,在靜室中,安禪常修水觀,因而入三摩地。月光比丘有個弟子,見師久處室中,不知在做什麼,就從窗隙向內觀察,哪知看來看去,不見師父所在,只見滿室清水。這就是觀水現水,以水為身,水外更無他物,可說即是得三昧水。
  三昧是印度話,中國譯為正定,或譯等持等。將此三昧修好,心就住於一境,成為不動狀態。小乘俱舍等諸論中,以三摩地為心所法之一,心能攝持心所,即得住於一境,不會再向外散,但經部及成實論等,不承認三摩地為一實有自體的心所,唯是心於一境相續而轉,名三摩地。三摩地、解脫、禪、三摩缽底等,雖皆是指心於一境相續而轉狀態,但其意義各各不同。大乘智度論第二十八說:諸三昧門者,三昧有二種:聲聞法中三昧,摩訶衍法中三昧。聲聞法中三昧者,所謂三三昧。複次,三三昧: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作無作三昧。複有三三昧: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複有五支三昧、五智三昧等,是名諸三昧。智論五說: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同論二十三說: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這是三昧的特色。大乘義章第十三說:定者當體為名,心住一緣,離於散動,故名為定。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名正定。又說;心體寂靜,離於邪亂,故名三昧。三昧又可譯為正受,就是于修定時,正所觀之法,所以名受。總說一句,三昧就是定心不散。
  接著來說慈悲:慈是給與一切眾生的快樂,悲是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智論二十七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譬如有人,諸子系在獄中,當受大辟。其父慈惻,以若干方便,令得免苦是大悲;得離苦已,以五所欲給與諸子是大慈。有人認為唯佛慈悲,方可說為大慈大悲,餘皆不得名大慈悲。有人問道:菩薩所行慈悲,亦是大慈大悲,怎麼可以說小?當知這是觀望不同:望于二乘,菩薩慈悲固可說大,望于佛陀,菩薩慈悲就名為小,真正可以說為大慈大悲,唯佛與佛乃得稱之。
  至有說小慈小悲者:如有人心裏經常在念,我要給與眾生的快樂,可是口惠而實不至,並未真有樂事給與眾生,怎可說為大慈?或有人觀眾生身心受苦,不期然的對之生起悲湣,說要拔除眾生的痛苦,但亦只是心裏想想而已,對於眾生的痛苦絲毫未加拔除,怎可說為大悲?既未實質的拔苦與樂,為什麼還要說為小慈小悲?因他有這樣的心念,比全無拔苦與樂的心念要好,所以說為小慈小悲。
  大慈大悲不是這樣:心念眾生令得快樂,確實給與眾生樂事,使眾生真感受到快樂,這就稱為大慈;心裏湣念眾生痛苦,如實將眾生痛苦拔除,令不再有痛苦的感受,是即稱為大悲。諸佛稱為大慈大悲,能澈底給與眾生涅槃大樂,能究竟拔除眾生生死大苦。如人見到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墮三惡道受苦不絕,發起慈悲心來,願皆代受其苦,到眾生痛苦解除,或給世間五欲快樂,或與禪定快樂,或複給與最上快樂,讓諸眾生任意享受,無不感到滿足。如是慈悲,不能不算難得,但與佛的慈悲相比,仍然差得很遠,甚至可說千萬分中不及一分。因這只是世間快樂,欺誑而不真實,不能離生死大苦得涅槃大樂。
  古德說:萬億神通,百千三昧,若離慈悲,總歸魔業。慈悲的重要可知。當知慈悲,不特是佛道根本,亦是智慧妙用,沒有智慧,怎麼會有慈悲?運用慈悲在生死中度生,必是大智慧人。世間很多愚人,看到別人得樂,還要設法障礙,怎能望他與樂?看到別人受苦,唯恐受苦不多,怎能想他拔苦?菩薩修諸萬行,拔眾生痛苦,給眾生快樂,皆從慈悲心出發,以慈悲心為前提,假定沒有慈悲,一切福德智慧,都不算菩薩行。大乘佛法的心髓,唯有大慈大悲可以表達!離了慈悲,沒有佛菩薩及佛法可得,佛法是從慈悲流露出來,佛菩薩由慈悲而有。菩薩在生死中度化眾生,同樣隨波逐浪的滾來滾去,如無大慈悲力支持,早就入於寂滅涅槃,哪里會在生死中往來?再如無上佛陀,本可享受甚深禪定清淨妙樂,但為教化人類眾生,從一聚落到一聚落,從一鄉鎮到一鄉鎮,以種種譬喻因緣,為諸人群說法,並忍罵詈譭謗打擊,若無大慈悲力支持,早入解脫三昧,享受覺法之樂,哪里還會到城邑聚落,去度化迷昧的苦難人群?
  經論說到慈悲地方很多,大體都說三種:如大涅槃經等,大智度論等,皆說三種慈悲:一、眾生緣,謂緣眾生五蘊組合的生命體,受諸痛苦逼迫,很少得到快樂,要解決他們痛苦,給與應有快樂。而此世間慈悲,只緣有關父母、妻子、親屬等,如沒有關係的他人,與樂拔苦的慈悲心,就不會生起,是名眾生緣慈悲。對自己人有此慈悲,當然是不錯的,但心量未免太狹小,不是佛法所重的慈悲。二、法緣,如緣貧窮眾生,有何所需用物,就如所需施與,名為法緣。或說見諸眾生及諸法,皆從眾緣而生,無實自我及人,但有五蘊法的生滅法數,如是行慈,是為法緣。或說念諸本來無我的眾生,但妄為我人之所束縛,不禁深為哀湣,以行慈悲,告諸眾生五蘊組合的生命,無實質的我人眾生壽者,是為法緣慈悲。三、無緣,通常說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而此唯是佛有。如說五蘊空寂,本來無有,住第一義中,施無度之度,不著有實有能度者,實有所度者,雖然如此,但仍無緣而緣的度一切眾生,以是諸法實相智慧,令諸眾生得之,是名無緣慈悲。
  
  三 本懺的宗要
  懺悔法門,自從于南北朝齊梁時代盛行以來,直到今日,不特仍為佛法者所奉行,而且盛行不減過去,不論什麼道場,不論什麼懺法,只要定期舉行,總有很多在家奉佛者,至誠懇切的前來參拜,至於道場遠近,不在考慮之內。原因每個學佛者皆知,各種懺法都是依於佛說而來,佛在經中所以散說懺法,就是體認到眾生甚至佛子,業障太過深重,非懺悔不能消除,為湣念眾生及學佛四眾,特在經中說明禮懺拜佛,以期洗除過去現在所造種種障垢,從而獲得生命的真正解脫!
  禮懺可以洗滌罪垢,雖是各個懺法共有功效,但本懺法特以三昧水,洗去宿世怨仇垢心,尤其有它特色。不過在發心禮佛洗罪前,先當請求十方一切賢聖,作為自己革心洗面的證明,諸佛賢聖雖不一定會現前,但開始禮懺時,果能心淨智明,那你在道場中,就可常得見佛,亦會發生最大功用。怎知諸佛賢聖無所不在?華嚴經說:譬如日出普照世間,于一切淨水器中影無不現。佛日亦爾,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水器中影無不現。所以在禮懺時,應如面對佛陀,至誠恭敬禮拜,甚至拜一拜,皆予以觀想,必然能夠得大利益。
  禮懺是不是真的發生力用,問題在禮懺時是否至誠,至誠懺悔定會發生與樂拔苦功用,因為至誠,對己固能懺除業障,對人亦能慈悲利他,不特如此,就是成佛成聖,亦無問題,所以本懺宗用,特別殊勝有力。吾人修學,不管禮懺誦經,決非盲無目的,有其趨向歸宿,不知有所宗趣,只是一味禮誦,縱然禮誦得多,結果無所歸宿,等於白白禮誦。未證最高佛果以前,不論是什麼程度的人,三障皆未消除,只是輕重不同,佛法行者禮懺,當以淨除三障為唯一目的,這是時刻要緊記住的!
  各種懺法的制定,都是為了消除行者的三障,原因眾生從無量劫來,所造一切罪業,皆當懺除淨盡,不容絲毫存在,且真誠懺悔後,從今至未來際,決不更造罪業,業性雖說本空,果報定不有失,若認苦果難忍,髮露懺悔之時,應向三寶懇求,願能哀湣濟拔,使我及諸眾生,三業罪障轉成解脫,六根重愆成六神通。這樣懺悔,一切懺法皆同,慈悲三昧水懺,自亦不會例外。真能懺除三障,是為懺法大用。本懺除能懺除三障,還可解冤釋結,是為本懺法的另一殊勝功用。
  正釋懺文
  一 以偈贊佛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以偈贊佛,顯示對佛的讚歎,為佛門課誦常用:如舉行藥師普佛,有偈贊藥師佛,舉行彌陀普佛,有偈贊彌陀佛,此贊佛偈,是釋尊過去行菩薩道時贊弗沙佛的,現用來讚歎釋尊,因佛佛道同,既可以此贊弗沙佛,當亦可以此贊釋迦佛。此一因緣,經論說法不同,略明如下:
  佛本行集經卷四,佛對阿難說:阿難!我念在過去世時,有位如來出世,號名弗沙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當時此佛安坐在雜寶窟內,我見那佛的莊嚴寶相,心中有說不出的歡喜,立刻合掌一腳翹起,如是一連七日七夜,以偈贊弗沙佛說: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贊後,我還發了一個大願。弗沙佛聽了對侍者說:是人過了九十四劫,當得作佛號為釋迦牟尼。那時我得佛的授記,就更精進不懈修持,增長自己善根功德。從此以後,無量世中,或為大梵王,或為帝釋天,或做轉輪王。同時以此善業因緣力,我得具足四種辯才,不論與什麼人辯論,沒有哪個辯得過我,亦無一人能降伏我,最終得成無上菩提,轉無上*輪度群生。華嚴經升須彌頂品亦簡單說:弗沙明達第一義,諸吉祥中最無上……弗沙如來辯無礙,諸吉祥中最無上。沒有說到釋迦與彌勒的同參共學。
  可是小乘毗婆沙論卻這樣說:在過去時有一尊佛,號曰底沙,亦名補沙。彼佛有兩位菩薩弟子,都精勤的修習梵行,一位名釋迦牟尼,一位名梅怛儷藥(譯言慈氏)。弗沙佛一天觀察兩個精進修道弟子,看看哪個根先成熟。觀察結果:如實了知彌勒的根先成熟,釋迦的根在後熟。再觀二菩薩所化有情,看看哪個所化有情根先成熟,觀察結果,如實了知釋迦所化有情,早於彌勒所化有情先熟。複作思惟:我今應當怎樣使他們機感相應?經過短期思考,認令一人根機成熟較易,令多人根機成熟較難。於是就對釋迦說:現我要到某山經行,你可跟我同去。說後,弗沙佛拿了尼師檀,隨所應走的道路先走,到那山上,進入吠琉璃龕,展開帶去的尼師檀,結跏趺坐入火光定,於七晝夜享受定中喜樂,而所入火光定,威威光明熾盛。釋迦隨後到達,尋求佛的所在,好像小牛尋求母牛殷切,輾轉在山頭尋求,走到吠琉璃龕前,見弗沙佛的威儀,是那樣端嚴無比,定中所放的光明,又那樣無遠不照,內心真感到無比歡喜,更加向前無間躍進,瞻仰尊顏目不暫舍,竟然忘記再下一足,如是經過七晝七夜,翹一足讚歎弗沙佛,於是超越九劫,以九十一劫而成正覺。因而彌勒要在釋迦後,才得在此世界成佛。
  如上經論所說,顯然有所差別,究以何說為正?智論卷四作此分析:何以故言釋迦文尼菩薩心未純淑,弟子心純淑;彌勒菩薩心純淑,弟子心未純淑?是語何處說?三藏中、摩訶衍中無是事,此言自出汝心。汝但見釋迦文尼菩薩于寶窟中見弗沙佛,七日七夜以一偈贊;彌勒菩薩亦種種贊弗沙佛,但阿波陀經中不說,汝所不知。無因緣故,汝便謂彌勒弟子心未純淑,如是皆為違失!依龍樹在智論說,婆沙論說無疑沒有根據,但佛子向作是說,以訛傳訛皆作此說,智論既說皆為違失,應為改正。
  二 敘懺法意
  啟運慈悲道場懺法,一心歸命三世諸佛。
  未正式禮懺前,先明懺法之意。當轉講,是開啟。意謂默轉慈悲之想,開啟道場懺門,使諸眾生依之懺悔,得以消除無始三障。慈悲在懺題中,雖已詳細說明,現再略為一談。
  慈能給與眾生快樂,為每一學佛者所知,但所謂大慈與樂,所給快樂究到什麼程度,或還有人不甚清楚。依大乘經說,佛菩薩給眾生樂,不是止到某個時間或某個地方,或給某些眾生,在時間上要經無量時間,在空間上要到無量地方,給與無量眾生無量快樂,且這與樂慈心,沒有休息時候,必要令諸眾生,皆得大涅槃樂,是為大慈。
  悲是拔除眾生痛苦,亦為學佛者所共知,但所謂大悲拔苦,究竟拔除一些什麼痛苦,同樣有人不甚明白。依大乘經說,佛菩薩拔眾生苦,不是拔除一些痛苦,就算完成拔苦任務,而是在時空中所有無量眾生,隨其所有痛苦皆為拔除,且這拔苦悲心,要精進不已的,截斷二種生死大苦,大苦一天沒有拔除,徹骨徹髓的悲心,沒有停息的時候,如此拔苦,方是大悲。
  道場,就是修道之場,或是證道之場。如佛初在菩提樹下成道,名為道場,或名菩提場,菩提古譯為道,實際就是道場。到了後來,僧人所住大小寺廟,甚至阿蘭若處,以香花燈燭等予以莊嚴,僧人和樂融洽的于中修道,名為道場;再次僧眾為人誦經禮懺,名做道場,雖說未嘗不可,但與道場原意,相差很遠,古德還有說為理道場的,就是在清淨心中,普運慈悲度生,以與事道場相對。懺法,是指懺悔的法則,懺悔不是想懺就懺,而是有其一定法則,如事懺有事懺法則,理懺有理懺法則,唯有各依法則如法懺悔,罪業方能懺悔清淨。
  真正發心懺悔,還得具有十法:一、無所懷疑的明白因果,深信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如我所造種種罪業,假定不予懺悔清淨,將來必感極重苦果。二、生起極重的怖畏,就是對己所造的罪業,生起極大怖畏,有了怖畏,自然要求懺悔。三、生起極重慚愧,想到自己是人,為何造諸重罪?如是一想,大慚愧心,自然生起。四、求滅罪方法,自己有罪是不對的,當然要求滅除,但求罪滅,應當求一最善方法。五、髮露所造眾罪,就是將所造罪,無所隱瞞的公開出來,以求佛菩薩慈允懺悔。六、斷除相續之心,果能真誠懺悔,罪業確可清淨,但是懺悔以後,必須不再造罪,如是斷相續心,方得名真懺悔。七、生起護法之心,要使佛法流傳,必須自己無罪,世人見僧清淨,就對三寶生信,為了護持佛法,就得身心清淨,不得有犯戒垢。八、發誓度生,自己在佛法中得到受用,應更發廣大願,度化眾生亦得佛法受用,不可獨自享受法益。九、常念十方諸佛,以求諸佛加被,使自己在佛道前進,不致遭遇重重魔難。十、觀諸罪性無生,所造種種罪業,沒有實在自性,假定有其自性,不論怎樣懺悔,亦無法得清淨,唯有以般若慧,觀見罪性本空,即知了不可得。
  發心懺悔在進入道場時,首當一心歸命三世諸佛。懺悔雖重在行人專精純一的心念,以求罪業的消除,但亦必藉諸佛的湣濟默佑,所以需要一心歸命三世諸佛。三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時間。大乘佛法認為:過去有過去的諸佛,在無邊世界中度生,現在有現在的諸佛,在無邊世界中度生,未來亦有未來的諸佛,在無邊世界中度生。在同一世界中,雖無二佛同時出現,但在無邊世界中,不妨有無量諸佛,各在一個世界,度化有緣眾生,應信三世是有諸佛的,既求諸佛默佑,就當一心歸命,以示求佛冥加,不可兒戲隨便,應專心一意的,將自己整個生命,歸投在三寶座前,懇切至誠的求諸佛加被,使自己罪業冰銷,是以懺悔應當一心歸命三世諸佛。
  三 禮三世佛
  南無過去毗婆屍佛、南無屍棄佛、南無毗舍浮佛、南無拘留孫佛、南無拘那含牟尼佛、南無迦葉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當來彌勒尊佛。
  南無是印度話,有譯為南牟南謀等。南讀那音,不是南北的南;無讀模音,不是有無的無,此音絕對不可讀錯。中國譯為歸命、敬禮、歸禮、救我、度我等。意顯信佛行人,應至心歸依佛,且要對佛信順,亦即將整個生命,歸投於佛懷抱中,相信大慈大悲的佛陀,能度我等獲得身心解脫。
  過去兩字一直通到毗舍浮佛。因這三尊佛,都是過去莊嚴劫最後三尊佛的聖號。
  毗婆屍佛,又作毗缽屍、鞞婆屍、維衛、中國譯為勝觀、淨觀、勝見、遍見、種種觀、種種見。意顯此佛智慧圓滿,如十五夜晚月圓一樣,或顯此佛業盡惑亡,到達究竟程度,此佛出於過去莊嚴劫中,第九百九十八尊佛,其時人壽八萬歲,或八萬四千歲。教主釋迦牟尼,就在這尊佛出世時,開始種諸相好,得佛為之授記。父名槃頭,是刹利種,姓拘利若。母槃頭婆提,子名方膺,槃頭王的王城,叫做槃頭波提。成道時,于波波羅樹下成等正覺。初會說法有十六萬人得度出家而為比丘,二會說法有十萬人得度出家而為比丘,三會說法有八萬人得度出家而為比丘。佛有二大弟子,一名騫荼,二名提舍,諸弟子中最為第一。為佛侍者的,叫做無愛。傳法偈說: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相,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南無屍棄佛:屍棄,又作式棄,或式棄那,中國譯為頂髻、持髻、有髻,或譯最上,意顯此佛的頂髻最為無上,亦即通常說的無見頂相,無人可見佛的頂髻。此佛出於過去莊嚴劫中,第九百九十九尊佛,人壽七萬歲時出現於世。屍棄佛的種姓,同於毗婆屍佛。修行圓滿成道,在芬陀利樹下。初會說法有十萬人得度出家而為比丘,二會說法有八萬人得度出家而為比丘,三會說法有七萬人得度出家而為比丘。佛有二大弟子,一名阿毗浮,二名三婆婆,諸弟子中最為第一;佛的侍者,名為忍行。傳法偈說: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南無毗舍浮佛:毗舍浮,又名毗舍符、毗舍毗、毗舍娑等,中國譯為遍一切自在、一切自在、一切勝、勝尊等,顯示此佛一切都極自在,不受任何系縛。此佛是過去莊嚴劫千佛中最後出現的一尊佛,人壽六萬歲時出現于世,父名善燈,刹帝利種,姓拘利若,母名稱戒。時王城,名無喻。修行圓滿成道,在娑羅樹下正覺。只有二會說法,初會說法有七萬人得度出家而為比丘,二會說法有六萬人得度出家而為比丘。上首弟子有二,一名扶遊,二名鬱多摩,于弟子中最為第一;佛的侍者,叫做寂滅。傳法偈說: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南無拘留孫佛:拘留孫,又名拘樓孫等,中國譯為須持、滅累、所應斷已斷、成就美妙等。此佛是過去七佛的第四,是賢劫千佛中第一尊佛。人壽四萬歲時,於賢劫中出世,姓迦葉,父稱祀得,婆羅門種,母名善枝,子名上勝。時王安和,其所治城,亦名安和。于屍利沙樹下而成佛道,只是一會說法,有四萬人得度出家而為比丘。主要兩大弟子,一名毗樓,二名薩尼;為佛侍者,叫做善覺。傳法偈說:見實無實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物何殊別?四分律比丘戒本,拘樓孫佛說:譬如蜂采花,不壞色與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違戾他事,不觀作不作,但自觀身行,若正若不正的戒經。此佛因是賢劫中第一尊佛,有關此佛遺跡,大唐西域記第六室羅伐悉底國條中說:城南行五十裏至故城,有窣堵波,是賢劫中人壽六萬歲時,是迦羅迦村馱佛本生城。城南不遠有窣堵波,成正覺已,是見父處。在城東南窣堵波,有彼如來遺身舍利,前建石柱,高三十餘尺,上刻獅子像,傍記寂滅事,是無憂王所建。依于此說,可知古人對佛遺跡重視,惜此遺跡今已不存。
  南無拘那含牟尼佛:拘那含牟尼,又稱拘那含、迦那含牟尼等,中國譯為金仙人、金色仙、金儒、金寂、金寂聲,是過去七佛的第五尊佛,賢劫千佛中第二尊佛。關於此一語義,慧苑音義卷上說:拘那牟尼,正雲迦那牟尼。拘那此雲金,牟尼是仙,佛是大仙而身真金色故,名此佛為金色仙。此佛在賢劫中出世,是人壽三萬歲時。父稱大德,婆羅門種。母善勝,子導師。時王清淨,都城亦名清淨。修行圓滿時,于烏暫婆羅樹下成等正覺。一會說法,度三萬人。以舒槃那多,郁多羅二人為上首;為佛侍者的,叫做安和。傳法偈說: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於生死。四分律比丘戒本說此如來,曾說:心莫作放逸,聖法當勤學,如是無憂愁,必定入涅槃的戒經。增一阿含第四十四說:此佛滅度之後,法住僅有七日。佛法住世,為時極短。是賢劫第七劫出現於世的第二尊佛,此佛遺跡,大唐西域記第六室羅伐悉底國條中有說:迦羅迦林馱佛城東北行,約三十餘裏至故大城。中有窣堵波,是賢劫中人壽四萬歲時,為迦諾迦牟尼佛本生城。東北不遠,有窣堵波,已成正覺,是度父處。次北窣堵波、有彼如來遺身舍利。前建石柱,高二十餘尺,上刻獅子像,傍記寂滅事,無憂王所建。到西元一八九五年,藍毗尼園西北十三哩地,于池西岸,發現玄奘所說阿育王建立的石柱,石柱銘文說:天愛喜見王,過灌頂十四年,發現此塔,再度增建;過灌頂二十年,親來供養,又建石柱。依此知該地確是拘那含牟尼佛的古靈跡。石柱中折,上部一丈五尺弱,下部約有一丈。雖有說此地不是阿育王原來所建的舊址,但其地點究竟何在,可說已經不明,不過依此可知阿育王前,已有拘那含牟尼佛的舍利塔存在,因而有說這是印度佛教史上最極光明的一點。
  南無迦葉佛:迦葉,又作迦葉波、迦攝波、或名迦攝,中國譯為飲光,意顯佛的光明照耀,吞飲世間所有餘光。世界所有光明,在佛光照耀下,悉皆隱沒不現。此佛是過去七佛的第六尊佛,亦即現在賢劫千佛的第三尊佛,出於釋尊之前。當迦葉佛出世時,正是人壽二萬歲時。姓迦葉,修行圓滿,於尼拘律樹下成等正覺。有弟子二萬人,上首弟子是提舍及娑羅婆二人;佛的侍者,名為善友。父名梵德,婆羅門種;母名財主;子名集軍。時王汲毗,所治城市,名波羅捺。四分律比丘戒本舉迦葉佛所說一切惡莫作,常奉行諸善,自淨其志意,是名諸佛教的戒經。增一阿含第四十四說:此佛滅度,正法住世,亦僅七日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又作釋迦文尼、釋迦牟曩、釋迦文,略說釋迦或牟尼、文尼,中國譯為能仁、能忍、能寂、能寂默、能儒、能滿等,或梵漢兼舉,說釋迦寂靜,又尊稱釋尊。此是現在佛教的教主,所以稱為本師。釋迦是種族名,其義是能,牟尼是尊稱,為寂默義,又賢人義,意即釋迦族的賢人。牟尼的立名,佛本行集經第二十觀諸異道品第二十四說:菩薩行路,諦觀徐行,有人借問,默然不答,彼等人民,各相語言:此仙人者,必釋種子,因此得名釋迦牟尼。有部毗奈耶雜事第二十說:太子入城,皆悉默然牟尼無語,應與太子名曰釋迦牟尼。此是菩薩第二立名。是即顯示牟尼,單為默然意思。阿毗曇八犍度論第三十說:文尼,是度沃焦。沃焦,是指無限生死。彼無學文尼,已度無限生死;學文尼,是學度生死方法,所以文尼名度沃焦。這是將牟尼解為度生死的意思,此說恐是義譯。
  大聖釋迦牟尼誕生到人間來,距今約兩千五百餘年。父是中印度迦毗羅衛城主淨飯王,母是摩耶即鄰國拘利城主女兒。摩耶懷孕後,產期將近時,隨當時習俗,欲還拘利城,途次剛到嵐毗尼園,偶然有了生產現象,遂於園中誕生麟兒,就是釋尊。中含第八未曾有法經說:釋尊過去在迦葉佛時,志願佛道,行梵行而生兜率天上,尋下天托摩耶聖胎時,天地震動,有大光明普照世間。住母胎間,依倚右脅而舒其體,不為血精不淨所汙,到出胎時,天地亦大震動,光明普照世間。有四天子執極細衣,住夫人前讚歎童子,童子觀察諸方而行七步。時有大池生,母從其水得用清淨,從虛空注下冷暖雨水,灌浴童子,諸天奏各伎樂,散種種的香花。有部毗奈耶雜事第二十等說:童子誕生,行于七步,舉手唱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既而太子回到父王宮中,命名悉達多,或作悉達,譯為一切義成,一切事成、財吉、吉財、成利、驗事等。眾許摩訶地經第三說:爾時,淨飯王見此祥瑞種種殊勝,自言曰:我子降生具大吉祥,能圓滿一切福德,能成就一切善事,應立號為一切義成
  佛母摩耶,于太子誕生後不久逝去,太子依母妹波闍波提養育成人。及長習文武諸藝,皆悉通曉。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第三等說:太子學藝之師,是婆羅門毗闍密多羅(彩光甲),武技之師,是羼提提婆(同神)。年十七(或說十六歲、十九歲、二十歲),迎拘利城主善覺王女耶輸陀羅為妃。到二十九歲時,竊自出宮,私脫衣冠,成為沙門,乃至最後,獨自進至畢波羅樹(即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敷吉祥草而坐,決意不成正覺,不起此座,經數日,遂廓然大悟,體得佛陀自覺之道。時年三十五歲(一說三十歲)。其後教化四十五年,總得出家佛子千二百五十人。以世壽八十歲,於拘屍那伽羅雙樹間入於涅槃。
  南無當來彌勒尊佛:彌勒尊佛不是現在佛,是未來到這人間成佛,所以稱為當來,現在應稱彌勒菩薩。彌勒是梵語梅坦麗耶的意譯,或作梅任梨,中國譯為慈氏。當來下生南閻浮提,是次釋尊成佛的菩薩。慈氏為釋尊弟子,是個實在的人。賢愚因緣第十二波婆利品說:波羅奈國波羅摩達王,有輔相,生一男兒,三十二相眾好備滿,身色紫金,姿容挺特。其母在懷孕時,素性突變,對有苦厄的人特別憐湣,對黎民特別慈潤,因而立名彌勒。其兒有舅名波婆梨,為波黎弗多國國師,聰明高博,智達殊才,領五百弟子從其受學,彌勒亦師事於彼,學各種經書,沒經過好久,皆悉通達。其舅波婆梨,為顯彌勒優秀,特為他設大會,供養諸婆羅門。後聞佛在王舍城靈鷲山,派遣彌勒等十六人,到佛那裏問自己具幾相,佛一一如實答,對佛深生敬仰,更聞佛陀說法,十五人即得阿羅漢果。智論二十九說:又如彌勒菩薩白衣時,師名婆跋犁,有三相:一、眉間白毛相;二、舌覆面相;三、陰藏相。彌勒上生經說:彌勒生於波羅奈國劫波利林波婆利大婆羅門家。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經,亦說彌勒是加波梨婆羅門,如上經論所說:可知彌勒是中印度波羅奈國人,初師事波婆梨婆羅門,後為佛的弟子。彌勒下生成佛經說:當彌勒將下生成佛時,盡兜率天壽四千歲後,即當人間五十七億六千萬年,其時人壽八萬四千歲或八萬歲。國土清淨豐樂,說彌勒當來下生成佛經過。其時,閻浮提地,平整如鏡,土地豐熟,人民熾盛,街巷成行,伏藏發現,多諸珍寶,氣候和適,四時順節,身無百八病患,人心均平同一,語言統一。時有儴佉轉輪聖王出現,君臨翅頭城,以正法治化。王有大臣修梵摩,妻名梵摩越。時彌勒於兜率天,觀父母不老不少,從右脅生,身黃金色,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出家學道,於龍華樹下成佛,在摩竭國界雞足山上,從摩訶迦葉受釋尊囑僧伽黎著身。嗣為眾生說法:初會度九十六億人,二會度九十四億人,三會度九十二億人,皆得阿羅漢果,壽八萬四千歲入滅。彌勒成佛信仰,印度向極盛行,且多寺廟供彌勒像;佛法傳來中國,以晉道安為始,求生兜率內院者眾。南嶽思禪師立誓願文,慧思造金字般若經,皆願彌勒下生時,與彌勒同出於世,玄奘更是鼓吹上生兜率,為玄奘弟子亦多效法求生兜率淨土。接著造彌勒像風氣大盛,如窺基造彌勒像,每日對像誦菩薩戒。河南清化鎮石佛堂,安奉唐高宗儀鳳三年(西元六七八)所造彌勒像,龍門智運洞,存有彌勒倚像五百尊。銘說:大唐永隆元年(西元六八
)歲次庚辰九月三十日,處貞敬造彌勒像五百尊。佛祖統記  第四十說:開元十八年(西元七三)海通,於四川嘉州嘉定河岸岩壁,鐫刻彌勒聖像高三百六十尺,號淩雲寺。太原石壁山永寧寺鐵像,有開元二十六年(西元七三八)鑄造銘。宋高僧傳第二十七法興傳,說興於元和年間,在五臺山建立三層九十五尺高彌勒大閣,中間供奉彌勒大像。諸如此類,在中國佛教史上,可說很多。彌勒菩薩的信仰,不但在中國唐宋間,受到廣大佛徒信奉;從中國傳到三韓的佛教,古來亦很盛行彌勒信仰。三國遺事第二說:百濟武王於全羅南道龍華山,造彌勒三會殿,號彌勒寺。同書第三又說:新羅景德王,于唐廣德二年(西元七六四)創大伽藍,號白月山南寺,全堂安置彌勒塑像,額書現身成道彌勒之殿。其他,在全羅各地以及佛教傳入日本,信奉彌勒的同樣很多,可知彌勒受到廣大佛徒的尊敬。
  甲一 敍說求證
  乙一 敍說懺由
  一切諸佛湣念眾生,為說水懺道場懺法。
  本懺懺主因三昧水,洗除過去所結冤業,乃深感到一切諸佛慈悲願力,廣大無邊,隨時隨刻,都在湣念生死海中的苦惱眾生,所以現我特別為說水懺道場懺法,以期此懺亦能有利苦惱眾生。
  小乘聲聞法中,只承認唯有本師釋迦牟尼佛;大乘法中,除以教主為所信奉的佛,還承認有無量那麼多佛。因世界不唯此娑婆世界,像這樣的世界,在無盡虛空中,確有很多。每一世界有一佛為化主,如娑婆世界以釋迦佛為化主,極樂世界以阿彌陀佛為化主,世界有無量那麼多,化度眾生的佛當亦有無量,所以特以一切諸佛說明。
  佛在印度,具足叫做佛陀,中國譯為覺者,顯示是位元具有覺悟宇宙人生真理的聖人,亦可說是位明白事理的人,所以佛是由人而成,不是至高無上的神。宇宙人生真理,自古以來,不知多少聖哲在尋求,但從沒有一人得到真理的消息,真正得到真理消息的,唯有大聖佛陀,所以佛體悟後,始終在過著真理生活。如是覺證真理,向來說為自覺;但在真理中過著自由生活的佛陀,並不只顧自己享受這樣和平安定的生活,仍在從一村到一村,從一國到一國,宣傳真理的覺音,告訴世人怎樣得到真理,希望每一個人,甚至每個眾生,都能過著真理生活,是即所謂覺他;到了自覺覺他的工夫完成,應為覺行圓滿。如是三覺圓,萬德具,名之為佛。
  佛在正覺後,所以還不息奔波的到處度生,因佛深切的體認到,佛不是哪個人所成的,而是人人皆得成佛。但因人們無始來受著無明的蒙蔽,以為成佛唯有聖人才能做到,身為苦惱的凡夫,受著煩惱的包圍,怎敢奢望亦得成佛?可是經佛教化,自知亦能成佛,就向佛陀學習,以佛為所歸依對象,不再向生死道上亂竄,反而走上坦然無怖的菩提大道,或走上光明的解脫大道,最後如佛一樣的成佛,最低亦得成阿羅漢。為救護我們而來世間的佛陀,對我們有著多麼大的利益!我們不但應誠意的信奉佛陀,並應專心一致的依佛所說而行。果能如此,人與人間不會有何爭執,國與國間不會發生戰爭,生活在無有恐懼怖畏的現實世間,安心修道,未來身心解脫,自然沒有問題。
  佛號依德而立,佛德無量無邊,名號亦然,不過通常總是歸納為十號,或稱十種通號,顯示這為諸佛共有。茲順十號次序,略為解說如下:
  如來,印度叫做多陀阿伽多,亦可譯為如去、如解、如說等。意即如諸法相而解,法相本來是怎樣的,就照它的本質瞭解,不會有所錯誤;亦表如諸法相而說,怎樣瞭解諸法相的,就如所瞭解的說出,不會解說不相應;從安穩道中來,更不去後有中,是為如去。
  應供,印度叫做阿羅訶,亦可譯為殺賊、無生、應真、無著果,應供人。如佛已除盡一切煩惱,得一切智瞭解諸法真相,成就無量無邊功德,應受人天供養,所以稱為應供人;煩惱斷盡,不會再受生死,所以稱為不生或無生;到了這個程度,當可稱為應真,對所得果自亦無著。
  正遍知,印度叫做三藐三佛陀,亦譯為正遍覺、正遍覺知、正遍知一切法、等正覺、正等覺、正等正覺等。意謂佛陀智慧,能正遍知一切法,即知苦如苦相,知集如集相,知滅如滅相,知道如道相。如是萬有一切諸法的本來狀態怎樣,在佛無不了知。
  明行足,印度叫做鞞侈遮眾那三般那,亦可譯為明善行、明行成、明行圓滿。明代表智慧,行代表福德,足是圓滿的意思,合起來,顯示福德智慧,已經究竟圓滿。如以經說:天眼、宿命、漏盡三明及身口行業,皆悉圓滿具足,無有任何欠缺。
  善逝,印度叫做修伽陀,亦譯好去、好說、善解、善說、無患,但以善逝為主。顯示運用種種深三摩提,去于無量大智慧中,表示定慧已得相等,既不是有定無慧,亦不是有慧無定。這樣說明善逝,即為無有患累而去。
  世間解,印度叫做路伽憊,亦可譯知世間。對眾生及非眾生的二種世間,無不透澈了知:如知世間及世間因,知世間滅及知出世道,或對生命的流轉世間及生命的解脫世間,佛陀運用所得的一切智覺,無不透闢了知,再也不會為世間的一切之所迷惑,所以名世間解。
  無上士,印度叫做阿耨多羅,亦可譯為無上、無上丈夫。意顯自知涅槃之法,根本不從他聞,而于一切諸法之中,涅槃最為無上,大覺佛陀在諸眾生中,最上最為第一,沒有哪個能在佛上、名無上士,或名無上丈夫。
  調禦丈夫,印度叫做富樓沙曇藐波羅提,亦可譯為調禦、調禦士、化丈夫調禦師。佛具大慈大悲,度化眾生之時,時以軟善語,或以苦切語,或以雜語等,種種方便,調禦丈夫,入于佛道。舉丈夫說,以其為主,並不是不攝二根,無根、女人等。
  天人師,印度叫做舍多提婆,亦有譯為天人教師。意顯無上佛陀,運用其智慧,示導諸眾生,什麼可作,什麼不可作,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如是善導眾生,令其隨教而行,終不舍于道法,從而獲得解脫,佛的度生,不是不度餘道眾生,以度天人為多,所以稱天人師。
  佛,印度叫做佛陀,中國譯為覺者、知者、覺人、具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三覺,知見三世一切諸法了了覺知。餘如前說,此不再贅。
  世尊,印度叫做婆伽婆、薄伽梵,亦譯眾佑、有大功德、破淨地。即具眾德,為世出世間恭敬尊重,名為世尊。
  上依大智度論第二解說,餘論更有諸解。如是佛的通號,雖具有十一種,諸論開合不同,所以唯稱十號,在十號經,合世間解與無上士為一號;瑜伽論第三十八等,合無上士與調禦丈夫為一號;菩薩本業瓔珞經、智論第二等,將之開為二號,略去世尊,將無上士與調禦丈夫別為二號,佛與世尊合為一號。大般涅槃經疏第十八說:成論與阿含,皆無上士與調禦丈夫,合為一號,至世尊方滿十數;今經與釋論,開無上士與調禦丈夫為二號,至佛則十名已足。總結具足上德十號,為世所尊
  大乘義章卷第二十末說:十中,前五是自利德,後五是利他德。就自利中分為兩對;初二一對,前(如來)明道圓,後(應供)彰滅極;後三一對,前二(正遍知、明行足)因圓,後一(善逝)果極……後五化德,於中,前四德能化物,後一種(世尊)為世欽敬。就前四中,初一(世間解)明其化他之智,解了世間,第二(無上士調禦丈夫)明其化他之能,能調物心,第三(天人師)明其化他之德,師德具足,第四(佛)明其化他之行,覺行窮滿。以是,可見它的配意。
  具有無量功德的佛陀,依德而立十號,諸佛一樣,因而湣念眾生的慈悲心,佛佛也是一樣。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沒有一佛不具大慈大悲的,因而沒有一佛,不運用慈心以給眾生樂,不運用悲心以拔眾生苦。眾生罪業深重,怎能拔苦與樂?唯有示導眾生如法懺悔,真能懺悔以使罪業冰銷,自然就能離苦得樂,因而為說水懺道場懺法。悟玄懺主,說此懺法,不是想說就說,亦是由於慈悲心的流露,沒有慈悲心說此懺法做什麼?
  懺主說此懺法,實因深深體會到佛陀慈悲廣大,佛能運用大慈悲力,拔眾生苦及與其樂,現我還在學佛階段,當然不能做到如佛那樣的慈悲,但願一點一滴的學習。佛是怎樣運無緣慈以與眾生樂的,怎樣運用同體悲以拔眾生苦的,我亦當隨分隨力的這樣去做。現在開始學習,慢慢養成慈悲心行,到將來成佛時,亦運用廣大慈悲,如佛一樣的去做。證知懺主說此懺法,全為罪業眾生,告知罪業不免,肯得認真懺悔,前途光輝燦爛,不要自暴自棄!
  乙二 髮露懺悔
  良以,眾生垢重,何人無罪?何者無愆?凡夫愚行,無明暗覆。
  本於慈悲,為救眾生,說此懺法,首要當在懺悔,所要懺悔對象,自是在於罪業,怎知眾生有罪?良以眾生垢重,沒有哪個眾生無有罪垢,而且罪垢相當沉重。良以兩字是發語詞,為中國文言開始所有的字眼,如、或等,作為寫文章的開端;或說慨歎詞,如眾生與佛本來平等,現佛已經成佛,眾生仍在沉淪,不知自己罪惡重重,還要佛陀來救我們,這是多麼可慨可歎!晝中禪師,將良以改為佛言,改得相當不錯,因下懺文,都是集於經中佛說,並非懺主悟玄所作。三說皆可。
  眾生所以必須懺悔,原因在於眾生穢太,不懺悔無法得到身心清淨。試想眾生從無始來,由於一念無明衝動,以此蒙蔽自己覺性,從而長期在迷惑中滾來滾去,無時無刻不為煩惱之所包圍,於是垢穢越積越深。此垢不是身外的骯髒不淨之物,而是內心中的種種煩惱,煩惱垢穢較之塵垢還要污穢,以斯污穢染汙清淨覺性,如塵垢的染汙衣服,似塵坌的蓋覆明鏡,明鏡因而不能照物,衣服因而不能穿用,覺性因而不能開顯,怎能顯示自心清淨?所以說為垢重!
  諸位想想:生存在這濁惡世間的人,有哪個人沒罪?所以說何人無罪?又有什麼人沒有過失?所以說何人無愆。不但有罪有愆,而且極為眾多,無人可以否認。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罪愆?原因身為凡夫眾生,所行所為都是昧不明,沒有智慧指導,因而做出來的都是罪惡,沒有一樣做得合法合理。眾生本來是有覺性的,但為無明之所蓋,以致覺性無法開展,怎麼不會造諸惡業流浪生死?在生死中頭出頭沒,自己沒有辦法跳出,乃勞動悲心徹骨髓的佛陀來救濟。
  凡夫,是凡庸士夫之意,亦即俗說的凡夫俗子,或是平凡無特出的人。印度叫做必栗托仡那,除譯為凡夫,亦可譯異生,或略稱凡。對聖人說,則是指那沒有見到四聖諦的真理,屬於凡庸淺識者流。法華經第二譬喻品說:憍慢懈怠,計我見者,莫說此經。凡夫淺識,深著五欲、不能聞解。這對凡夫是最好的說明。大乘義章第六說:凡謂生死凡鄙之法,夫謂士夫。凡法也成夫,故曰凡夫。此猶我人別名。羅什雖譯為凡夫,菩提流支卻譯為毛道凡夫,真諦則譯為嬰兒凡夫,笈多複譯為小兒凡夫。毛道凡夫,顯示其人的心行不定,好像輕毛隨風而飄;嬰兒凡夫,顯示其人沒有智慧,好像初生嬰兒的無識無知;小兒凡夫,亦可說為愚暗凡夫,顯示其人愚暗頑鈍,不易給與教導,好像頑皮小兒不受教導。對四向四果的聖者說,總見道以前的人皆名凡夫,其中,四善根位為內凡,三賢位為外凡。以十法界說,聲聞、緣覺、菩薩、佛為四聖,於六道生死常沒流轉的人為六凡。
  做人,哪個不想做個好人,不想離惡向善,但為無明之所暗覆,不知什麼是善是惡,什麼可做不可做,於是迷糊的做出很多不道德的行為,還以為做得不錯,我佛所以說為可憐湣者。無明,有說為癡或愚癡,是愚於事理而不了達的一種精神情態。毗婆沙論第二十五問:為什麼叫做無明?無明是什麼意義?答說:對於萬有諸法,不達、不解、不了,是為無明之義。有人又問:除了無明,諸有餘法亦不達、不解、不了,為什麼不叫無明?當知諸餘法的不達不解不了,如以愚癡為其自相,自亦可以說為無明,餘法不是如此,所以不名無明。
  瑜伽師地論第八十四說:無明,是于所知事不能善巧,於彼彼處不正了知。總之,凡是不達不解不了,而以愚癡為自相的,都叫無明。瑜伽論五十八又說:無明總有二種,一是相應無明,二是獨行無明。沒有無明不生起其他的煩惱,諸有與貪等餘惑相應的無明,叫做煩惱相應無明;假使不受貪等諸煩惱糾纏,唯於苦等四聖諦境中,由於不如理作意的力量,鈍慧士夫補特伽羅,諸不如實簡擇,覆障纏裹暗昧等的心所性,叫做獨行無明。簡單說:與貪等諸惑相應的無明,名相應無明;不與貪等相應,但於四諦境不如實簡擇,覆障暗昧為性,名為獨行無明。大經三十七說:無明是一切諸漏的根本,眾生由於無明因緣,于陰界入,憶想作想,名為眾生。眾生在日用現行間,順於無明,就生歡喜,逆於無明,就生煩惱,因而無明成為生死根本。
  親近惡友,煩惱亂心,立性無知,恣心自恃。不信十方諸佛,不信尊法、聖僧,不孝父母六親眷屬。盛年放逸,以自憍倨。于一切財寶,一切歌樂,一切女色,心生貪戀,意起煩惱。親近非聖,媟狎惡友,不知悛改。或複殺害一切眾生,或飲酒昏迷,無智慧心。恒與眾生,造逆破戒。
  眾生常為無明暗覆,自然就會造諸罪業,現在先說罪因罪相。在世為人,俗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證知做人必交朋友,而且交友是極重要。人長大了,不會老死家中,要向外面發展,如出外發展工業,或發展商業,要想事業有成,朋友則不可少。講到朋友,要分兩類:一類是善友,一類是惡友,因而交友不得不審慎選擇。交到善友,成為自己好幫手,對自己是有利,交到惡友,不但不能成為自己幫手,反而有害自己事業,對己極為不利。以做人言,自己沒有把握,信受惡友甜言密語,不特事業無法成就,且使自己罪業日增!所以親近惡友,就會煩惱亂心,影響自己前途,怎能不予注意?
  惡友對善友說,亦即惡知識與善知識。佛陀慈悲,一直說遇到善知識,應常親近,不得遠離;遇到惡知識,應即離開,不得親近。原因凡夫心識,好圖元絲一樣,隨緣有所轉變,既可染成黑色,亦可染成白色,如中國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人本無什麼惡習,但若常接近惡知識,就會種下惡根,永在幽暗惡趣中行,惡友對人的過患多大?對於交友能不善為抉擇?惡友會使人墮入魔道的惡德之人,從不會引人走上平坦大道,怎可親近?
  大般涅槃經第三十二說:菩薩摩訶薩觀於惡象及惡知識,等無有二。何以故?俱壞身故。菩薩摩訶薩於惡象等心無怖畏,於惡知識生怖畏心。何以故?是惡象等唯能壞身不能壞心,惡知識者二俱壞故。是惡象等唯壞一身,惡知識者壞無量善身無量善心;是惡象等唯能破壞不淨臭身,惡知識者能壞淨身及以淨心;是惡象等能壞肉身,惡知識者壞於法身;為惡象煞不至三惡,為惡友煞必至三惡;是惡象等但為身怨,惡知識者為善法怨。是故菩薩當遠離惡知識。對比來看,惡知識為患最烈,怎能親近?
  惡友不是善友,身口意業活動,無一不是行惡,對佛所說正理,所說正因果律,一概否定不信。無量壽經卷下說: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心常念惡,口常說惡,身常行惡,從來不曾行過一善,生命結束怎不從冥入冥?如何識別惡友?善導念佛法門說:惡性之人有五種別:一、謗真行偽;二、謗正行邪;三、謗是行非;四、謗實行虛;五、謗善行惡者,名為惡性之人。人與人相處,要仔細觀察,發現有如上五種行為,就可肯定他是惡性之人,不得與之親近。
  惡友就是不三不四的酒肉朋友,從不會引人走上光明坦途,總是牽人向岐嶇不平的道路上行,結果使你傾家蕩產身敗名裂而後已。在這情形下,怎不經常使人煩惱亂心?過著煩惱不安的生活?如惡友帶你去賭,說一次可贏很多錢,你因把他看成知心朋友,貪心就來擾亂得你癢癢的,非去大賭一場心不得安,殊不知十賭九輸,難得有次贏幾個錢,這個要你請客,那個要你請茶,或要你請到舞廳跳舞,所贏得的幾個錢,結果立刻花光,甚至還要補幾個錢。後來想想,錢輸得不值得,一定要去撈本,於是又去大賭,結果輸得更多,這不是貪煩惱擾亂你神魂顛倒是什麼?試問惡友怎麼可靠?
  到了你錢財輸光,不但沒有錢再賭,一向和你稱兄道弟的朋友,再也沒有一個來看你,這才開始知道上了朋友的大當,於是對朋友非常瞋恨,甚至把他看成冤家,有時偶而見面,真是所謂冤家相見分外眼紅,瞋恚之火立即心中燃燒,不是給他臉色看,就是要罵他幾句,甚至想揮拳揍他幾下,過去所謂知心朋友,現在不是成為冤家了嗎?交到惡友,諸如此類不幸的事,會常在你身上發生,交友怎能不慎?不論什麼煩惱在內心中擾亂,都會使你感到不得寂靜安寧,證知煩惱是精神界的搗亂份子,惡友更是引起搗亂份子來搗亂的,所以對於惡友必須遠離。
  煩惱不是貪瞋兩種,是有無量無邊的,通常說有八萬四千煩惱。煩惱所以得名煩惱,入阿毗達摩論卷上說:煩亂逼惱身心而相續故,名為煩惱,此即隨眠。大乘阿毗達摩雜集論第七說:若法生時,相不寂靜,由此生故,身心相續不寂靜轉,是煩惱相。大小乘論對煩惱解說大體是一樣的。不論什麼人,當煩惱生時,身心必然會煩燥不安,身體感到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心裏感到這不是味兒,那也不是味兒,不是身心不寂靜是什麼?
  論說有三種力量促動煩惱生起:一、因力,隨眠是煩惱的潛能,在沒有斷除隨眠,或對之尚未遍知,煩惱就從隨眠生起。二、境界力,外界的境界,順自己好樂,各種煩惱就從現前境界生起。三、加行力,緣於境界而作非理作意,各種煩惱就會依之而起。婆沙論第六十及俱舍論第二十等說:一切煩惱,由因力、境界力、加行力三而起。由此三力生起的煩惱,其類雖說很多,但大分為迷事與迷理的二種:迷理的煩惱是見惑,迷於四聖諦真理,為見道所當斷的;迷事的煩惱是修惑,迷於萬物的事相,為境界之所逼惱,為修道所斷的對象。
  煩惱雖多,但以貪、瞋、癡、慢、疑、不正見六種,為一切煩惱的根本,所以稱為根本煩惱,或稱為六隨眠。不正見開為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五種。此五名為五利使,前貪等五名為五鈍使。如此十使,稱為十根本煩惱,或名為十隨眠。五利使唯是迷理的煩惱,五鈍使是通於迷事迷理的煩惱。
  依俱舍論說:於見道中斷此十隨眠。欲界四諦下共有三十二隨眠:苦諦下有貪、瞋、癡、慢、疑、身、邊、邪、見、戒的十隨眠;集諦下及滅諦下,各除身見、邊見、戒禁取見三種,各有七隨眠;道諦下除身見、邊見,有餘八隨眠;上二界四諦下,各生二十八之別,合為八十八使見惑,再加修道所斷的十隨眠,就有九十八隨眠,更加十纏,則成百八煩惱。煩惱是惱亂有情身心的,由其為增上力,造成種種的惡業,感受現在、未來的苦果。
  立性無知,恣心自恃:在世為人,特別是佛徒,必要尋個安心立命處,才能做個像樣的人,才能成為站穩立場的人,不致受到惡友的愚弄,現由接近惡友,增益無明,不知自己如何安身立命,於是隨著惡友的腳跟亂轉,恣意任性的,或自恃自己豪強,或自恃技藝高超,或自恃種族高貴,於是胡亂妄為的,或是成幫結隊的,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從不考慮行為的結果,終於踏上小人的行徑,走上錯誤的道路,打家劫舍的構成彌天大罪,成為頑鈍無恥的人,還自以為是對的。像這樣罪大極惡的人,世間不是很多嗎?能不使我佛憐湣?但要真正得到安身立命,最要得到相當的智慧,唯有透視人生的微妙智慧,指示吾人的做人之道才行,不是完全無知的人,能夠得到安身立命,向著理想人生邁進!
  不信十方諸佛,不信尊法、聖僧:從此是泛明罪相。三寶為構成佛教基本骨架,對眾生說,是苦海的舟航,黑暗的明燈,火宅的雨澤,是千生罕遇,萬劫難逢的。當三寶出現世間時,不論什麼人能歸依三寶,福德就可無量無邊的增加,不論什麼人能禮念三寶,罪業就能像恒河沙那樣的消除。三寶對人類眾生有這樣大的利益,如不信十方諸佛,不信尊法,聖僧,這不是罪業深重的人是什麼?生存在這世間的人群,生理上患有極沉重的老、病、死三大病,心理上患有極重的貪、瞋、癡三大病。如是身心大病,世間任何高明醫師,藥學界發明怎樣特效藥,都無能為力的加以治療,能澈底治療的,唯有無上醫王的佛陀。不但娑婆教主釋迦佛可以做到,十方諸佛無不能療身心大病。遇到這樣不容易遇到的名醫,仍然對之不予信任,還有什麼更高明的醫師,能治你身心大病?
  無上醫王的佛陀,所以能治身心大病,原因佛能透視眾生所患的大病,從而針對病源,給以適當法藥,如能善為服用,無不藥到病除,遠離老、病、死的大病,消除貪、瞋、癡的大病。身心大病皆能治癒,得到身心輕鬆自在,不是名師及特效藥怎能做到?所可惜的,就是世人,不特不信任無上醫王,就是所開給的法藥,亦不相信尊重,身心大病怎能痊癒?只好在生死中流轉不息,貪等煩惱仍在身心中活動,使你在煩惱窟中,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但這不是如來所開的法藥沒有特效,而是你對法藥沒有信心,當然就被煩惱驅使得團團轉,在生死中不斷浮沉!
  眾生身心所患的大病,無始來延續到今天,病情相當沉重,雖說難以治療,但服用法藥見效,決不成問題的,亦即如實修行,必能摧伏煩惱,但這不是短時間見效,必得還要看護人從旁指導,告訴你什麼時候應服法藥,你就得遵照指示按時服藥。如醫王為你開好藥方,特效法藥亦放在你的面前,但不信任聖僧指導,依照指定時間服藥,身心大病怎麼會好?你如信受醫王為你所開的藥方,亦信法藥確可治療,對於聖僧亦當信任,因為聖僧是過來人,對任何法藥,都認識清楚,不會讓你服錯法藥。
  世間眾生,特別是人,不但不信三寶,對親生父母亦不孝順,所以說不孝父母。經說父母恩重高如須彌,深如巨海。不說在胞胎中,母親受極大苦,就是出世以後,從嬰兒直到將你撫養成人,你固感到輕鬆安逸,可是父母日日辛苦,不是為你忙這,就是為你忙那,你曾想過?如曾想過,必感父母恩重,想要報父母恩。為人不孝父母,不知如何報答,那就是個罪大惡極的人。大般若四百四十三卷說:若有問言:誰是知恩能報恩者?應正答言:佛是知恩能報恩者。何以故?一切世間知恩報恩無過佛故。佛尚知恩報恩,為人怎可不孝父母?又怎能不報親恩?中國南北朝時代,有名何平,是相州人,為何家獨生子,父母對之特別慈愛,慈愛得如護自己眼目,他要做什麼就讓他做什麼,他不讀書就由他不讀書,後來父親因事外出,他在家中竟做出不可告人的事。待父回來,不特不迎接,因恐罪惡之事暴露,乃竟喪心病狂的將父親殺死,葬在後園當中。以為如此就沒事了,有人問到,就說父親未回。哪知有天,家中忽然響雷,將他父親從後園霹出,而他本人亦為雷所擊死。本來無人知道此一大罪惡事,終因雷霹暴露出來,為人怎能不孝父母?
  兒女不孝的行為,不但古代有這樣的人,現在雖說文明進步,但不孝兒女仍然不在少數。如被稱為寶島的臺灣及被稱為最清潔城市的星洲,皆有為父母者,將整個財產為子女買下房屋,以便子女將來有安身之處,可是做兒子的卻向老父或老母索取房租,認為這是他的房產,想想這是為兒女的應有表示嗎?能說這樣的人對父母有孝嗎?如西方有個漂亮的混血女子,深以有個為人做工的黑人母親為恥,如母親為她送雨衣到學校,不但不承認這是自己母親,反而沖出課室不顧而去。後來成為大牌明星,到處受到影迷尊重,可是她的母親趕來,想看看親生的女兒,哪知正在母女相逢時,不巧有個同事進來,對同事介紹說這黑婦人,是她雇用的老女工。母親默默的不說一聲,只感到內心的破碎,想不到自己女兒竟稱老母是老傭人。到了其母死後,全市為她送殯。不孝的女兒得到消息,雖趕回來扶著母親的靈柩,不斷的狂喊媽媽,但是又有什麼用呢?為什麼母親在世時不承認其為自己生母?
  再如號稱文明古國的大哉中華,在五代十一國大亂的時候,其父帶她女兒逃難,過著父女相依為命的生活。在逃難途中,其女為晉王李存勗看上,雖經父親血流如注的搶救,但終成為李存勖新的婦人。此劉玉娘對李存勖說:在這世間真心愛你的只有我劉玉娘。晉王信以為真,到當了後唐皇帝後,劉玉娘就成為皇后,有一天皇帝皇后,到了皇后的故鄉。劉山人得到消息,知道女兒做了皇后,特到行宮探望女兒,皇帝還為他們父女團聚歡喜,女兒反大怒說:我的父親死于亂兵,現在這老漢怎敢來冒認?立命令人將其在行宮外打四十大板,這還成孝女嗎?
  如何報父母恩,說來真是慚愧,有時不如鳥類,實太愧為人子。中國唐朝益州有石壁寺,寺內老僧禪誦為業,精進修持從不間斷。到貞觀末年,有兩隻鴿子在他房楹上築巢,哺養兩隻小鴿,老僧不但不驚動它們,反而每有餘食,就巢哺養小鴿,成為每日常業。小鴿逐漸長大,羽毛仍未豐滿,一日在學飛時,不幸墮地而死。老僧很慈悲的,善葬兩隻小鴿,以為事即過去。哪知過了十日,老僧夢兩小兒對他說:過去我們造了罪業,今生所以受到鴿身,在此每聽長老誦法華經及金剛經,以斯聞法因緣,現在已得人身,離寺不遠地方,托生為雙胞胎,十月之後,當即出世。老僧緊記夢言,到時去其家看,果然誕生二子,老僧呼為鴿兒,兩兒均皆答應,並報老僧恩德。
  六親眷屬,古代說法不一:有以父、母、兄、弟、夫、婦為六親;有以父、母、兄、弟、妻、子為六親;有以夫子、兄弟、姑姊、甥舅、姻亞為六親;有說六親是同時的親屬,不是依于祖、父、子、孫縱的關係決定。認為諸父(父親的兄弟)、諸舅(母親的兄弟)、兄弟、姑姊(父親的姊妹)、婚媾(妻的家屬)、姻亞(夫的家屬)。不論說法怎樣不同,六親中有父子,古說是一致的。就血統說,彼此有著相連關係的至親,都應互相關懷,若屬長輩,應予恭敬尊重,若屬下輩,應予親切愛護。六親眷屬中,不論什麼人發生不幸,都應對他或她予以同情。但這世間,有很多人,兄弟不和固然很多,六親不認亦複不少,根本忘了彼此有著血緣關係,且關係惡劣到不如外人,可說到處都能見到的現象!六親關係尚且如此,人世間怎能和樂生存?又怎不會造成很多罪惡?是以要想搞好人際關係,首從搞好六親關係做起,如多數人都六親不認,人與人間還有什麼人情味在?
  從生命出現到生命消逝,要經少年、青年、壯年、老年幾個階段,而生命力最旺盛時,可說是在盛年。當這年富力強的盛年,理應運用生命力,為自己做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為社會做番有益人群的大事,方不辜負大好的盛年,可是當人在盛年時,不好好做有益自他的事,反利用自己多餘的體力和精力,放逸不羈的做出損害社會大眾的事,造成社會秩序的大亂不安。如現社會中很多浪蕩街頭的問題人物,不是吸毒就是吸強力膠,不是搗亂就是搶劫,甚至在街頭搞出不堪入目的男女醜態,使得社會人士為之側目,使得政府當局為之頭痛。今日社會很多問題,不都由這些人搞出來的嗎?嚴格說來,此固現在許多年富力強的人如此,實在是人類眾生惡根性使然。
  如是問題人物,不特不知反省,且極傲慢不遜,擺出一副小人得志的神態,以為自己是天地間第一等英雄豪傑,不把一般正人君子看在眼裏,如有好心人不以他的狂妄行為為然,善言善語的勸告,不特不把勸告當作一回事,反會對你加以侮辱,說我做人就是如此,關你什麼事,要你來管我,你願意看就看,不願意看滾開,不要多管閒事,快點離開,免給你好看,那種不可一世氣勢淩人的樣子,真不知天地間還有什麼羞恥事!正因一般盛年人士,要怎樣幹就怎樣幹,根本不計什麼後果。所幸這種人不多,不然,社會秩序還能維持嗎?
  如上所說放逸憍倨的人,對於聲色犬馬之娛,一切錢財寶物,無一不好貪著。如世間的一切財寶,總是心生貪戀,只要能弄到手,用盡非法手段,不是暗偷,就是明搶,一天不得到手,一天不得甘休,甚至謀財害命,亦複在所不惜!如今各地社會,每天發生事故,不都由於貪著財寶而來?不但明搶暗偷,還有打劫銀行,綁走肉票,亦常發生。有時為治安人員捕獲,依於法律制裁,或坐監牢,或被鞭打,理應改過自新,可是刑期滿後放出,故態復萌,仍幹搶劫勾當!
  所謂一切歌舞,或是蕩魂音,同為年富力強的人愛好迷戀。正當的音樂,陶冶人的性情,增益人的意志,有時聽聽本無不可,但啟人邪思的靡靡之音,是正當的人就不應聽,然諸放逸憍倨者,剛剛相反,好的音樂無興趣聽,靡靡之音樂此不疲。試看一般歌舞台榭,所唱不三不四音樂,每次聽眾無不滿座,假定舉行高尚音樂,卻是清淡冷落,聽者寥寥無幾。人如長期沉醉靡靡音中,意志就會消沉,人格就會墮落,沒有興趣做正當事。是以貪戀一切歌舞淫靡之音的人,必會造諸惡業!
  接著下來,對於一切女色,自亦心生貪戀。貪財貪色,可說是人的本性,少有不男歡女愛的,不過男女間的追逐,大都以男性為主動,所以說一切女色心生貪戀。到了現代,男女公開來往,假使女性採取主動,亦可說為一切男色心生貪戀。欲為種種煩惱住處,如男女間心著愛欲,縱或得到很淺欲樂,但所受苦卻是很重,甚至有為此喪身失命,如蛾飛向燈火,必為燈火所燒,試問有何樂趣?智論十三說:邪淫為患,譬如蝮蛇,亦如大火,不急避之,禍患將及。是以女色不可貪戀。
  財寶、歌樂、女色,雖為人人所愛,並不易於得到。當得不到時,就會意起煩惱。煩惱雖多,在此是指貪惑,貪而不得,瞋等煩惱,跟著而來。心想:我所要得的財寶等,別人可以得到,我為什麼不得?於是對得到的人,生起極大瞋恨,或生高度嫉妒,由於是諸煩惱生起,不是彼此間極力鬥爭,就是彼此間互相暗鬥,終而成為冤家仇敵,誓不兩立,於是無盡煩惱滾滾而來。
  做人所以會得如此,原因在於親近非聖,媟狎惡友。中國儒家說:親君子,遠小人,這是做人應有的精神,唯此方可做個頂天立地的人,或做個成佛作祖的人。世間被尊為賢聖君子的人,來往的友朋,皆極規矩的。貪財貪色作惡多端的人,所親近的都不是賢聖君子,所交結的都是一些惡友,此等之人,只有引你走上墮落歧途,怎會使你成為賢善之人?媟狎兩字:媟讀屑,狎讀狹。媟狎,可反讀為狎媟,是戲弄或狎玩的意思,顯示彼此親近到極點,狎褻到毫無拘束,不堪入目,成何體統?
  自知無知,不知這是錯誤行為,還可諒解,若有賢善的人,看你這樣墮落,內心深為不忍,特來善為勸諭,說與惡友非聖來往,對你深為不利,應該立即遠離,好好做個像樣的人。如還有些羞恥,理當接受勸告,重新做人,你仍不知悛改(悛,讀詮或圈),意是悔改的意思,亦即到此為止,革除過去惡習,才有光輝前途,想不到你依舊故我,不知痛切悔改,怎不對你失望?其實,這對別人沒有什麼不利,不過是毀滅自己而已。因而有人指點,應該立刻回頭,走上自新之路。
  與諸非聖惡友往來的人,有時為了口腹享受,或複運用身體,殺害一切眾生,有了眾生肉吃,於是與諸惡友,運用口舌飲酒,到了飲得酩酊大醉,就會令心昏迷,失去應有理智,所以說無智慧心。一個失去理智的人,本有慧心不得開發,所行所為,自不合規,當就造成眾罪。現實社會明白所見,有些嗜好飲酒的人,每飲必醉,醉後,不是隨便罵人,就是胡亂打人,原本是個好人,到了獸性發作,成了一個野獸,像這種人,失去理智,不知錯誤,多麼可憐?
  這樣一個衣冠禽獸,就會恒與眾生,造作違眾生的破戒行為。如破不殺戒,就會做出傷害眾生的生命,破不盜戒,就會竊盜眾生的錢財寶物;破不淫戒,就會破壞眾生的夫婦關係;乃至破不邪見戒,就會做出撥無因果的罪惡之事。如是造業犯戒,能說自己不是惡貫滿盈?能不令諸眾生對你恐懼?是以飲酒殺生的人,沒有不造業犯戒的。要知現你以為是一大享受,到了隨業感果,其苦不可想像,吾人行為活動,怎不加以審慎?
  過去諸罪,現在眾惡,今日至誠,悉皆懺悔,未作之罪,不敢更作。
  這是懺悔三世罪業:人的生命不是現在才有,是從無始所流下來的,成為所謂生命之流。因而此一生命在過去,不論是在哪個階段,都曾造過諸罪惡的,到了現在這一生命,由於煩惱驅使,同樣造諸眾惡,所積成的罪業之多,恒河中所有的沙,亦不能比喻其多。幸所造的罪業,沒有它的體積,假定有體積的話,誠如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說:盡虛空界不能容納
  為什麼會造成那麼多的罪業?原因就是生命內在,經常有煩惱在鼓動,不是要你去做這樣不如法的事,就是要你去做那樣不合理的行為,因而或自動的造諸罪業,或為外境引誘造諸罪業,或明知是不對的仍然去做,或無意間造成彌天重罪,在這種種情形之下,自然就會造成無量無邊的罪惡。以如是因感如是果說,當然要受種種難以形容的痛苦。佛陀不忍眾生由惡業受苦果,特大開方便的為說懺悔方法,讓眾生依之如法懺悔,未來大苦是可免受的。不過在眾生方面,首先承認過去現在確有很多行為錯誤,自己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唯有從今日起,至誠懇切的,依佛指示悉皆懺悔,唯願已作之罪,得以全部消滅,過的惡,不論在怎樣情形下,就是犧牲自己生命,再也不敢更作。做人真心誠意的改過自新,消除過現所有的罪惡,不但不會去感苦果,生命前途還很光輝。過去已作之惡,假定不去懺悔,尚未造作之惡,現在不斷去作,如是罪惡越積越多,要想斬斷罪惡繩索,挽救生命所受痛苦,不特萬難,且根本不可能。所以所造之罪,不論是怎樣多,果能披肝瀝膽的,將自己罪惡坦白出來,在三寶前求哀懺悔,就會獲得生命自由!
  過現所造諸惡,固應如法懺悔,更重要的是未作之罪,不敢更作。假定一方面懺悔,一方面又造新罪,那就不論你是怎樣懺悔,苦果還是要你受的。如能懍於罪業可畏,對從未造過的罪業,無論如何不敢再作,是就真正成為佛化新人,一直向光明大道邁進,佛不會辜負你!

  乙三 求證佛聖
  是故今日至心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諸大菩薩,辟支、羅漢,梵王、帝釋,天龍八部,一切聖眾,願垂證鑒。
  此明求證佛聖,就是誠心懺悔,不是自懺就算,而要諸佛聖眾,證明確已懺悔。
  以,從今日起,我以誠懇切之心,歸依十方盡虛空界所有一切諸佛。佛是十法界中最高佛界,不但斷盡一切煩惱,且已完成一切功德,是菩薩以下九法界眾生所當歸依。盡虛空界一切諸佛,顯示空間,不唯一佛二佛,是有無量諸佛,現我至誠懺悔,非請一佛二佛證明,是請無量諸佛證鑒,證明我是確實懺悔,不是虛假欺騙人的。同時歸依十方盡虛空界諸大菩薩,同樣為我證明。菩薩是活潑潑的發大心者,不是一般說的東嶽城隍之類,是將來為佛的候補者。當行菩薩道時,向上要求如佛一樣的得到正覺,向下在生死中化導迷惑的有情,希望在生死中的每個有情,亦能如佛那樣的得到正覺,所以菩薩譯為覺有情,意在於此。做菩薩的首要條件是發菩提心,沒有發菩提心,不夠資格稱為菩薩。不過,從菩薩地位到最高佛位,不是短時間所能做到,必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在這期間,成佛因緣如未成熟,還得繼續修菩薩行,即使經過無量阿僧祇劫,亦不退失菩提心,才有成佛的一日。
  辟支、羅漢,是請二乘聖者證鑒。辟支,又叫辟支迦、辟支迦羅、具支迦、辟支佛,或作畢勒支底迦,中國譯為緣覺、獨覺、因緣覺。或說是二乘之一,或說是三乘之一。緣覺出於佛世,依佛所說十二因緣,順逆觀察十二因緣法,斷煩惱,證生空,獲得生死解脫。獨覺大都出於無佛時代,即使出於有佛時代,現身不受教,無師而獨悟,經說能自調伏不能調他的一種聖者。辟支佛的佛,是覺的意思,有說舊譯獨覺,正得其意,譯為緣覺,是譯人錯誤,其實譯為緣覺,沒有什麼不可,不能說是錯誤。為什麼說獨覺出無佛世?增一阿含經說:印度有仙人山(即伊師迦山),常有神通菩薩,得道羅漢。以及仙人所居,還有辟支佛亦在山中遊戲,我今當說辟支佛名號:諸佛未出世,此處賢聖居,自悟辟支佛,恒居此山中,此名仙人山,辟支佛所居,仙人及羅漢,終無空缺時。依經所說,可知伊師迦即仙人山,為辟支佛的住處。辟支佛為什麼不為人說法?因這種根性者,見到人多憒鬧地方,而諸過失而離功德,怖畏喧雜,厭患眾集,深心愛樂寂靜之處,對說法利益有情事,心不愛樂,怎麼還對眾生說法?此類行者,修百大劫菩提資糧,才成獨覺聖者。
  聲聞是中國話,印度叫舍羅婆迦,是聞佛說四諦音聲,從而修學四諦法門;又譯弟子,是聞佛的聲教而證悟的出家弟子,出於有佛時代。或說二乘之一,或說三乘之一。此根性的人,要從佛聽聞四諦言教,方得解脫;或說聽聞佛的言音入於聖道,名為聲聞。古德說聲聞名義,泛解有三:一、就得道的因緣解釋,謂佛所說言教音聲,餐食此聲而得解脫。十地經論第四說:從他聞聲通達,故名聲聞。二、就所觀的法門解釋,如論續說:我等眾生但有名故,說之為聲,于聲悟解故曰聲聞。三、就有關化他記說解釋,如法華經第二信解品說:以佛道聲聞於一切,故曰聲聞。前二解,就聲聞本身說,後一解,就菩薩行者說。隨義而立聲聞名稱,不定專指聲聞行人。真正聲聞行人,依法華經說: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此依初入聲聞乘位說,聲聞人多分依教入道,但到證果時,未必還要一切依聲。瑜伽論說:諸佛言教聲為上首,師友所從聞此教聲,輾轉修證永出世間,故名聲聞。聲聞未入道前,必要藉佛言聲。
  聲聞種性,有說有四,有說有三,現略說二種,就是回向聲聞與定性聲聞:回向聲聞,是證阿羅漢果後,本可入於無餘涅槃,但在未涅槃前,由於特殊因緣,遇到佛或菩薩的教化,認為大乘更合佛法的精神,於是回小向大,做個大乘菩薩,積極從事利他的工作,熱烈追求無上的佛果,成為回向聲聞,亦稱不定性聲聞,從此做大乘事業,又可稱為菩薩。定性聲聞,或名決定聲聞,沒有回小向大可能。他們深厭生死,專修樂寂之法,到斷除所應斷的煩惱,證得所應證的生空之理,隨自所證得的阿羅漢果,入所當入的無餘涅槃,未入無餘涅槃之前,縱得佛及菩薩教化,不為所動,仍走自己所走的解脫道路,沒有希望自己將來成佛,名為定性聲聞。為什麼這樣堅執自己修證?因他們的慈悲心,一向是很薄弱的,對教化眾生事,根本不感興趣,認為自己問題已得解決,何必要再找麻煩來做幹什麼?同時此類根性,對於生死大苦,一向極為怖畏,真所謂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若冤家。現既出離生死,跳出牢獄般的三界,還逗留三界生死中做什麼?豈不是自找苦吃?個性如此,名為定性聲聞。
  上已略為分別解說聲聞與緣覺,但古德對比聲聞與緣覺,複說五同六異。五同:一、同體見生空真理;二、同斷除四住煩惱,不再受分段生死;三、同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四、同得盡智、無生智二種智果;五、同證有餘無餘二種涅槃。六異:一、聲聞根鈍,緣覺根利;二、聲聞要依于師,緣覺不用依師;三、聲聞要藉如來教法才得悟道,緣覺藉於事相現緣而得悟解;四、聲聞有四向四果的差別,緣覺唯有一向一果;五、聲聞是觀四聖諦法,緣覺是觀十二因緣;六、依地持經說,聲聞唯以二千國土為通境界,緣覺能以三千國土為通境界。最後一種,依智論說:小聲聞中不作意者,一千國土為通境界,其作意者二千國土為通境界;大聲聞中不作意者,二千國土為通境界,其作意者三千國土為通境界。緣覺人中有大有小:小緣覺人不作意者,二千國土為通境界,其作意者三千大千國土為通境界;大緣覺者莫問作意不作意,皆以三千大千國土為通境界。三乘聖者,只要是得菩提,皆得名之為佛,為什麼作此說?因只要覺悟法性,無一不可稱佛。聲聞緣覺既皆覺悟法性,當然皆可稱之為佛。如要分別:聲聞稱小佛,緣覺稱中佛,無上佛陀稱大佛。
  梵王、帝釋:梵王是色界初禪的大梵天王,帝釋是欲界忉利天的天主。梵王,或名大梵天王、大梵王、大梵、梵天王、梵天、或稱梵王,在印度叫摩訶梵,中國譯為寂靜、清淨、淨潔、淨行、高潔,亦譯離欲,或名娑婆世界主、世主天、梵童子。住于色界初禪的天頂。長含第十四梵動經說:或有是時,此劫始成,有餘眾生福盡、命盡、行盡,從光音天命終生空梵天中,便於彼處生愛著心,複願餘眾生共生此處。此眾生既生愛著願已,複有餘眾生命、行、福盡,於光音天命終來生空梵天中。其先生眾生便作是念:我於此處是梵大梵,我自然有,無能造我者,我盡知諸義典千世界,于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生父,我獨先有,餘眾生後來,後來眾生我所化成。其後眾生複作是念:彼是大梵,彼能自造,無造彼者。雜含第四十四說:瞿迦梨言:汝是誰?梵天答言:娑婆世界主梵天。婆羅門教一向傳說:是大梵天,自主獨存,生成一切眾生,統領千世界。大梵天,是梵書時代以來神格,為婆羅門教最尊崇的主神、至上神、最高神,於是梵為世界創造的原理,能創造三界一切萬物,人及其他動物,皆是梵天創造,所以成為創造主。
  帝釋,是華梵兼舉的名稱:帝是因陀羅之譯,釋是釋迦的音寫,含有有力、勇決之義。梵語釋迦提婆因陀羅、釋提婆郡民、釋提桓因、釋提洹因、釋迦因陀羅、釋迦提婆。諸天中的因陀羅,就是天帝或天主,具稱天帝釋,略稱帝釋、天帝、天主。雜含第四十、一一
六經說:世尊!何因何緣釋提桓因名釋提桓因?佛告比丘:釋帝桓因本為人時,行于頓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困苦,求生行路乞,施以飲食、錢財、穀帛、花香、嚴具、床臥、燈明,以堪能故,名釋提桓因。接著,複有比丘問曰:世尊!何因何緣釋提桓因複名千眼?佛告比丘:彼釋提桓因本為人時,聰明智慧,於一坐間,思千種義,觀察稱量,以是因緣,彼天帝釋複名千眼。比丘白佛:何因何緣彼釋提桓因複名因提利?佛告比丘:彼天帝釋于諸三十三天,為王為主,以是因緣,彼天帝釋名因提利。智論第五十六說:問曰:先言釋是字,提桓因是天主,今佛何以不言釋,乃命言憍屍迦?答曰:昔摩伽陀國中,有婆羅門名摩伽,姓憍屍迦,有福德大智慧,知友三十三人,共修福德,命終皆生須彌山頂第二天上。摩伽婆羅門為天主,三十二人為輔臣,以此三十三人故,名為三十三天。喚其本姓故,言憍屍迦,或言天主,或言千眼等。大人喚之,故稱其姓。複有比丘向佛問道:究竟是為什麼因緣,釋提桓因又名憍屍迦?佛答:彼釋提桓因當正在做人時,為憍屍族人,由這因緣,複名憍屍迦。諸如此類的名稱很多,不復一一再說。
  有次祇桓精舍兩個比丘發生劇烈的諍論:一個在不斷的漫駡,一個默然不語。罵比丘知己錯誤,向默比丘悔改懺謝,默比丘不予接受,精舍眾比丘皆來勸諫,你一句我一句的高聲喧雜,使得精舍鬧亂不堪。遠在樹下靜坐的佛陀,以淨天耳聽到精舍吵鬧,就從禪覺回到精舍,問大眾精舍內為什這樣高聲大鬧?是哪個比丘引起的?眾將經過情形,老實向佛報告,佛即以此因緣,開示諸比丘說:釋提桓因在三十三天為自在王,常都實踐忍辱,對行忍者讚歎,你們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當常行忍辱,讚歎忍辱,為什麼還這樣高聲的紛紜鬧亂?從佛這一開示,可知釋提桓因還能奉行忍辱。身為帝釋天主,想怎樣即可怎樣,但遇逆境現前,不為逆境所動,決不任意大發脾氣,實值學佛行人效法。佛舉釋提桓因常行忍辱開示,極為善巧。
  從吠陀所說因陀羅的神格,直到佛教創立時代,釋提桓因在印度宗教文化中,曾經不斷的變化發達,可說很明顯的有具象化。如帝釋欲到佛前聞法,就對執樂神般遮翼說:我要到佛那兒聞法,你可持琉璃琴同去,於是在帝釋前,忉利諸天眾中,鼓琴供養,帝釋等立刻不現,如力士屈伸臂頃那樣,很快到達摩竭陀國之北的毗陀山中。時佛正入火焰三昧,使整個毗陀山成為同一火色。諸如此類的情形常有,只要下來人間聞法,就鼓琉璃琴供養。
  長含第二十,忉利天品,舉半月三齋說:月之八日,四天王遣使者案行天下,十四日太子案行天下,十五日四天王親自案行天下,觀察世人孝不孝等,然後到善法堂向帝釋報告:帝釋及忉利諸天,聽到世間眾生行惡者多,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修齋戒、不施貧乏,諸天眾減少,修羅眾增多,就感憂慮;反之,若多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廣施貧乏,諸天眾增益,修羅眾減損,就大歡喜。有說這是受到中國道教司過神說的影響而來,是否如此,難以確定。後來,佛教糅合帝釋與梵天等,將之認為是佛教的護法善神,不承認他們有各自獨立的神格,對大梵天,更不承認他是萬能及創造萬物的世界主,因梵天對諸眾生的苦難,是沒法予以救濟的。
  天龍八部:天與龍是八部眾中的二眾,其他還有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那、緊那羅、摩睺羅伽的六眾。此八部眾,在諸經論,雖常見到,現特略說如下:
  天在印度叫做提婆,為五趣或六道之一,又為十法界之一,或稱天趣、天世界、天界、天道、天上,為天人居住的勝妙世界。天之所以名天,正法念處經第二十二說:諸樂集故,名之為天。婆沙百七十二說:于諸趣中,彼趣最勝、最樂、最善、最妙、最高,故名天趣。有說:先造作上身語意妙行,增長、往彼、生彼,彼生相續,故名天趣。有說:天是假名、假想乃至廣說。有說:光明增故名天,彼自然身光恒照,以晝夜等故。諸如此類,婆沙說得很多。天上者,又有尊者等的意義,普通用為神的稱呼,亦指天人住居的處所。中國亦說天為神仙所居的地方,如說天宮等。
  龍在印度叫做那伽,其長龍王,或稱龍神,八部眾之一。多住水中,呼雲起雨,屬蛇形的畜類。龍王及餘大龍降雨時,猶如車軸,無有邊際。雖雨而雲不盡,是諸龍的無作境界。智論第三說:大龍王從大海出,起大雲遍覆虛空,放大電光,照明天地,澍大洪雨,潤澤萬物。是龍王住大海中,時現雲、雨、電光等的現象。龍在經論中多有說到。佛為教化優樓頻螺迦葉時,曾於火神堂中降伏毒龍。智論第十四引蘇陀蘇摩王經說:佛在過去行菩薩道時,曾作大力毒龍,為保全清淨戒行,不惜身命。正法念處經第十八畜生品說:龍王屬畜生趣攝,愚癡瞋恚者受此報,生於戲樂城,有法行與非法行二種。法行龍王有七個頭,瞋恚心薄弱,憶念福德,隨順法行,不受熱沙等的痛苦。非法行龍王,不順法行,行諸不善,不孝父母,不敬沙門及婆羅門,於彼城中,常為熱沙所燒。長阿含第十八說閻浮提龍王有三患:一、諸龍皆被熱風熱沙著身,有燒皮肉骨髓的苦惱;二、惡風暴起,吹其宮內,失寶錦衣,有龍身自現的苦惱;三、在宮中娛樂時,金翅鳥特來搏撮,諸龍恐懼常懷熱惱。唯阿耨達池龍王,不受三大災患所苦。是諸龍王,依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上說:有的行於地上,有的居於空中,有的恒依妙高山王,有的依止水中;還有一頭、二頭,乃至多頭的龍王;複有無足、二足、四足,乃至多足的龍王。更有傳說大龍菩薩接龍樹入龍宮,開龍宮藏,授諸方等深奧經典,以龍王為大乘經典的守護者。實際,那伽是蛇的神格化,印度神話,以龍為人面蛇尾的半神,種族有一千種之多。現在東北印度阿薩姆及緬甸西北部等,還有很多崇拜龍蛇的人民。
  不特印度民族相當崇拜龍蛇,中華民族自古早就有龍的信仰流行。如翻譯名義集第四說:那伽,中國叫龍。說文說:龍為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小能大,能長能短。春分時期登天,秋分時期入地,為順。廣雅說:有鱗叫鮫龍,有翼叫應龍,有角叫虯龍,無角叫螭龍,不生天的叫蟠龍。國人對龍相當尊敬,將天子比龍,如龍顏、龍車、龍座、龍舟等。這是中國特有思想,其起源與印度的傳說不同。事實龍在歐美,同樣有此傳說。
  夜叉是八部眾的一眾,屬於鬼類,亦作藥叉、悅叉、閱叉、野叉,中國譯為捷疾、輕疾、勇健、能噉、傷者、苦活、祠祭等,或譯威德。他們住在地上及空中,有威勢,傷害人,或守護正法的鬼類。長含第十二大會經說:北方天王名毗沙門,領諸悅叉眾。婆沙論百三十三說:須彌山頂的四角各有一峰,高廣數量同是五百。有藥叉神名金剛手,於中止住,守護諸天。是夜叉,為毗沙門天王所領,在忉利天等守護諸天。有地行、宮行、宮殿飛行三種夜叉:地行夜叉,常得種種歡樂音樂飲食;空行夜叉有大力,至如所風;宮殿飛行夜叉,有種種娛樂便身之物。或說地夜叉,但以財施,不能飛空;天夜叉,以車馬施,能夠飛行。說夜叉守護正法,大唐西域記第三迦濕彌羅國條說:迦膩色迦王時結集大毗婆沙論完成後,將論緘封于石函,更建窣堵波,命藥叉神周圍其國,是即明夜叉能守護正法。佛子讀誦經典夜叉亦予守護。藥師經說有宮毗羅等十二藥叉大將,誓願衛護藥師經受持者;陀羅尼集經卷三說,有十六大藥叉將(即般若十六善神),誓願擁護念般若波羅密名者。諸如此類經說很多。
  乾闥婆,又名健達縛、健闥縛、犍達婆等,中國譯為尋香行、香行、食香、香陰、尋香神、香神、香音神、樂神、執樂天等,為八部眾的一眾。是司帝釋天雅樂的神名。長含第十八世紀經說:雪山的右角有城,名毗舍離,在城的北面有七黑山,七黑山北有香山,山中常有歌唱技樂音樂的聲音。山有二窟,一名晝,二名善晝。從天七寶成,柔軟香潔,猶如天衣。妙音乾闥婆王,從五百乾闥婆止住其中。所以又名香陰,原因這是淩空神,不噉酒肉,唯以香資五陰身。所以又名樂神,原因它是天主幢倒的樂神,居十寶山,身上一現異相,即在天上奏樂,就好好的到人世間觀聽技樂。在做人時,由於戒緩,墮于鬼類作樂神。佈施果報,有似天人。後來佛教將此神說為護法神,因於大法生深信仰,歡喜愛重,勤修不倦,依印度古神話傳說:吠陀時代的乾闥婆,對天的秘密及真實完全了知,常在虛空,為諸天供蘇摩液,且精醫藥,為女人所好,于帝釋宮常侍諸天宴席,唱歌奏樂,所奏唯是世俗的音樂。
  阿修羅,又稱阿素羅、阿須羅、阿須倫等,中國譯為非天、不端正、非善戲、非同類。為六道或十界之一,亦為八部眾的一眾。諸天常以善戲樂,修羅卻恒以惡戲樂,所以非善戲,亦名非天。婆沙論百七十二說:素洛是天,修羅非天,名阿素洛;素洛是端正,修羅非端正,名阿素洛;修羅因極憎嫉諸天,所得身形不很端正,名阿素洛。此類形雖似天,但無天的妙戲,雖屬天趣所攝,但是諂詐多端,沒有天的實德,所以名為非天,如人行惡,名為非人。阿修羅又譯不飲酒或無酒。傳說他采四天下的花,醞釀于大海中,由於魚龍業力,其味不變,於是發大瞋恨心,誓願從此斷酒,所以叫無酒神。諸經論中,說阿修羅的很多。印度相信日蝕月蝕,是觸犯羅睺羅阿修羅的結果,為印度最古神的一種。黎俱吠陀,說為最勝性靈之義。波斯(現在伊朗)所信的善神,完全與阿修羅相同。中古以來,印度人認阿修羅為最可怖畏的鬼神,因阿修羅最愛戰鬥,經說常與帝釋天共戰,但從來無不大敗而逃。如經說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因三阿修羅王與諸天共戰,大敗逃回本處,於是生大瞋恚,眼赤如血,擊大戰鼓,再與帝釋天奮鬥力戰,終仍不能勝帝釋天。佛教常說帝釋代表正義,修羅代表暴力,暴力終敵不過正義,所以阿修羅成為常敗將軍,帝釋天成為常勝將軍。
  迦樓那,又名加樓那、迦留羅等,中國譯為金翅鳥或妙翅鳥。此鳥以龍為食,取得龍時,先內嗦中,後吐食之,其龍猶活,所以發出楚痛悲苦之聲。此鳥兩翅有種種寶色,非全是金,說為金翅、妙翅,是就狀名,不是敵對翻譯。有說這是鷲的猛性鳥一類,予以神格化,並非實在的動物。古印度人,以為是鳥類的巨魁,容認有這樣的大怪鳥存在。金翅鳥,傳說有胎、卵、濕、化的四種,皆以龍為食,但曾歸依佛及受三歸的,以袈裟系在龍的身上,金翅鳥就不食害此龍。海龍王經第四說:四大龍王感于小龍常被金翅鳥食,心有不忍,特請佛陀慈悲設法,佛陀皂衣給與四大龍王,以是除去金翅鳥的毒害。佛經說如意珠,就從金翅鳥來。三昧海經說:此鳥死相現時,諸龍吐毒令不得食,巡遊諸山至金剛山暫住,從山直下到大水際,更到風輪際,為風所吹,複還金剛山。如是七返往還,生命便告結束,由龍所吐的毒,使十寶山同時火起。爾時難陀龍王恐將此山燒成灰燼,降如車軸般的大雨,於是鳥肉散盡,唯有心在。其心如前那樣直下七返,還住金剛山。難陀龍王取此鳥心以為明珠,轉輪聖王得為如意珠。此鳥屬畜生道,慢多墮為畜生,因為常行惠施,頸有如意珠,以龍為食。印度向所傳的神話,說迦樓那是鳥類之王,為毗琴笯的乘禦。當它生時,身光威赫,諸天誤為火天而對之禮拜。實際,這是食蛇鳥的神化。
  緊那羅,又作緊娜羅、緊捺洛、緊陀羅等,中國譯為疑人、疑神、人非人、歌神、歌樂神、音樂天。為八部眾的一眾。此稱歌神,因它善能歌詠作樂。雜心論把它歸入畜生道,亦名疑神。說它雖屬畜生,但形貌似人,面極端正,頂有一角,人見生疑,不知是人、是鬼、是畜生。又稱音樂天者,彼有微妙音聲,又能善為歌舞。男是馬首人身能歌,女極端正而善為舞。次如天女,多與乾闥婆天為妻。又叫歌樂神者,因它是天帝執法樂神,是四天王的眷屬,亦即帝釋天雅樂神,簡別不是奏俗樂的乾闥婆。住天界,與夜叉同從梵天腳趾所生,或說是迦葉波仙之子。大乘諸經常以龍及阿修羅同為佛的說法聽眾,亦列緊那羅名。部類,有王有眷屬。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第一,曾說大樹緊那羅王,與無量緊那羅、乾闥婆、諸天、摩睺羅伽等,從香山下到佛面前,彈琉璃琴供養佛陀,大迦葉等聲聞聖者,聽到這個微妙調和幽雅的琴音,不期然的心被鼓動起來,甚至手舞足蹈如旋嵐風吹諸樹身。尤其素被尊為頭陀第一的大迦葉,亦因聽到琴音,不能自主的大跳特跳的跳起舞來,可見音樂感人之深!
  摩睺羅伽,又作摩呼羅伽、摩護羅伽、莫呼洛伽等,中國譯為大腹行、大胸行、大蟒蛇、大蟒、大蟒神。為八部眾的一眾。是地龍而為腹行的,亦即腹行無足的神,就是世間一般的廟神,受人所奉的酒肉,無所保留的納入蟒腹。它們在為人時,毀戒邪諂,瞋多施少,貪嗜酒肉,戒不重視,墮入鬼神,多入瞋蟲身內,唼食它們的肉。可說是屬畜龍之類。舊譯蟒神,雖說相似,但非正翻。依新譯華嚴經說,有善慧、清淨威音、可愛樂光明等,無量無邊的摩睺羅伽王。
  一切聖眾,是指前面所說從一切諸佛,直到天龍八部的一切。在這一切當中,佛、菩薩、辟支、羅漢,向被稱為四聖,現在稱為聖眾,當然沒有話說,但梵王、帝釋以及天龍八部,都屬六凡法界,怎麼亦稱為聖?諸天部眾,從跡上看,固皆還是凡夫,然說不定皆是佛、菩薩的示現,是為護持佛法而來,不妨亦稱為聖。如是凡聖同會,稱為一切聖眾,又有什麼不可!願垂證鑒,是願一切聖眾,垂慈予以證鑒,證明我確真誠懺悔,讓我所有無始業障,皆得消除而得身心清淨,從此走上佛所指示的光明大道,不再退轉過來複造罪業。
  甲二 正明懺罪
  乙一 總明禮懺
  丙一 禮 敬
  丁一 禮佛菩薩
  南無毗盧遮那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彌勒佛,南無龍種上尊王佛,南無龍自在王佛,南無寶勝佛,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南無袈裟幢佛,南無師子吼佛,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地藏菩薩,南無大莊嚴菩薩,南無觀自在菩薩。
  如上請求諸佛諸菩薩證鑒,現在當然就要敬禮佛及菩薩。于敬禮中,從毗盧遮那佛起共十尊佛,從文殊師利菩薩起計六尊菩薩。菩薩稱僧,不但不是凡夫僧,亦非聲聞僧,是大乘菩薩僧。此說敬禮僧,是極殊勝的。
  南無,前已解說,不再重敘。毗盧遮那,又作毗盧舍那,毗樓遮那,具稱毗盧遮那如來,或雲毗盧舍那佛,或略稱舍那,中國譯為遍照、光明遍照、淨滿、三業滿、廣博嚴淨等。晉譯六十華嚴第二盧舍那佛品說:彼諸菩薩見此光已,得睹蓮華藏莊嚴世界佛,佛神力故,于光明中而說偈言:無量劫海修功德,供養十方一切佛,教化無量眾生海,盧舍那佛成正覺;放大光明照十方,諸毛孔出化身雲,隨眾生器而開化,令得方便清淨道;佛于往古生死中,調伏一切諸群生,於一念中悉解脫,世雄無量得自在……盧舍那佛大智海,光明普照無有量,如實觀察真諦法,普照一切諸法門
  雜含第二十二說盧舍那佛的名稱:破壞諸暗冥,光明照虛空,今清淨毗盧,清淨光明顯。大乘同性經卷下說:所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毗盧遮那智藏大海。可知毗盧遮那,為光明遍照義。有說毗盧遮那就是日,如世間日光能除一切黑暗,生長一切萬物,成就一切眾生事業。法身如來當知亦是如此,所以以日為喻,世間之日,有其方分,雖能外照,不能內照,明在這邊照耀,不能及於那邊,唯能照於白晝,夜間其光不及。佛日遍照內外,無有晝夜之別,圓明常在。一切眾生若得佛日出時,就能生長一切如來善根,行如來事。世間之日不可為喻,但只得到少分而已。以是毗盧遮那,而以日為別名。
  實際毗盧遮那,是釋尊理想化。晉譯六十華嚴第四如來名號品說:此四天下佛號不同:或稱悉達,或稱滿月,或稱獅子吼,或稱釋迦牟尼,或稱神仙,或稱盧舍那,或稱瞿曇。五十八入法界品又說:在此世界,摩耶夫人為盧舍那佛母。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說:釋迦牟尼,名為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可見釋尊與毗盧遮那,原來是一。後來中國佛教諸家,論佛三身差別時,特別是天臺智者,以法身為毗盧遮那,報身為盧舍那,應身為釋迦文。以三身配三佛,後多依於此說。不過智者亦有所本,如地論師說,佛有三身:一、應身就是釋迦,二、報身就是舍那,以修十地因滿之所感得,三、即梨耶真如之法,本性清淨,名為法佛,法佛就是法身佛。諸如此類,古德有各種說法,但在印度沒有這樣複雜。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前已說過。
  南無阿彌陀佛,現來略為解說。阿彌陀是印度話,又稱阿彌多庾、阿彌多庾斯、阿彌多婆等。庾斯,是壽的意思,婆,是光明的意思。譯阿彌多庾斯為無量壽,譯阿彌多婆為無量光。阿彌陀經說:彼佛何故號為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阿彌陀佛號為無量,不特佛的光明無量,佛及其國人民壽命亦是無量。彼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如此說法,已經明白。平等覺經又說:彼佛號為無量清淨佛;又有偈說:世界名清淨,得佛號無量。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也說:彼界中,唯有無量清淨喜樂。依諸經說,可知無量清淨佛的名號,是從國土清淨無量而來。
  依阿彌陀經說:阿彌陀佛離開現在十劫前就已成道,現仍在西方極樂世界為諸大眾說法。阿彌陀佛得以成為阿彌陀佛,無量壽經卷上說:過去久遠無量劫,錠光如來出興於世,其次,有光遠等五十二佛相繼出世,到世自在王如來出現時,有位國王,聽彼佛說法後,內心生大歡喜,立發無上大菩提心,捨棄王位而為沙門,號曰法藏。到世自在王如來前,以偈讚歎彼佛,並欲修淨佛國土法,佛就為他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刹土,複說天人的善惡,國土的粗妙。為適應他的心願,特將是諸佛刹為之顯現,讓他明白看見。法藏比丘聞佛所說,又見彼諸清淨佛土,於是發起無上殊勝大願,以五劫的時間,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接著到世自在王如來前,發四十八大願,從此於永劫間積功累德,終於距今十劫前成等正覺。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說到阿彌陀佛的父母及其兒子:父為月上轉輪聖王,母名殊勝妙顏,子名月明。
  阿彌陀佛的崇拜,古來最盛行的,不獨中國、韓國、西藏、日本、越南如此,就是在印度及西域等地,亦曾廣為弘通。現存大乘經論中,散說彌陀與極樂淨土的事,凡有二百餘部,不得不承認這是彌陀本願及其淨土教義,深深投入人心的結果。中國淨土行者說:諸經所贊多在彌陀。是則我人對於阿彌陀佛除了深信,對阿彌陀佛的研究,對淨土教的起源及發達,應多下一番工夫不可忽視!
  南無彌勒佛:彌勒為梵語梅呾麗耶的略譯,又作梅怛麗藥、末怛唎耶、彌帝禮、彌帝麗、彌帝隸、梅任梨等。中國譯為慈氏或慈尊。彌勒所以譯為慈氏,窺基觀彌勒菩薩上生經疏說:一、從母得名,其母性格,原來極不調柔,自懷孕後,心情大變,特別慈湣苦厄人民,所以生子名為慈氏;二、從父得名,其父本來姓慈,依父姓氏,所以彌勒稱為慈氏;三、從彌勒自身得名,向說弗沙佛時,有一比丘入慈三昧,身相柔和安靜,放光照耀諸方,時有法愛王,見比丘入定如是,問佛是什麼定,佛說是入慈定。王聽後歡喜之餘,亦要修習慈定,生生不絕。當知該法愛王,就是現在慈氏。從他最初發心,就修慈心三昧,久習成為習慣,所以名為彌勒。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三說:彌勒菩薩法王子,從初發心不食肉,以是因緣名慈氏,為欲成熟諸眾生。彌勒對於眾生的慈護,窺基上生疏說:甯當殺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慈悲者,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噉肉食眾生,如佛所說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滿足。如是生生不食眾生肉,愛護慈湣一切眾生,稱為慈氏最極相宜。有次佛從外面回來,聽完阿那律過去供養諸佛情形;對諸比丘開示說:未來人壽八萬四千歲,身高八丈時,彌勒出生婆羅門家,出家學道成等正覺。時閻浮土地平坦方正,佛於此國土說法度生:初次大會度九十三億眾生,第二大會度九十六億眾生,第三大會度九十九億眾生。彌勒聽了佛說,起座對佛陀道,我願為彼彌勒世尊。佛也對他說:願你當作彌勒如來。佛在大眾前為彌勒授記,說他當來成佛,仍然名為彌勒。但跟著而來的問題,彌勒要到什麼時候才在人間成佛?經說要到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才得成為人間佛陀,時娑婆世界成為淨土。是則一般所說,現在是彌勒時代,絕對是不足信。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有說這是文殊菩薩過去成佛的聖號,如說文殊是七佛之師或諸佛之師,可見文殊早已成佛,現在只是權現菩薩,協助釋尊宣揚佛化。有說龍種是智慧之種,龍能興雲致雨,潤澤五穀植物,以濟人群生命,佛常現身說法,滋潤眾生慧命,得以繼續增長。就度生言,佛比菩薩,更能自在,為無上尊,所以稱為此號。有說龍是勇健的意思,種是種族的意思,上尊是說在諸種族中,為最尊最上,王是自在的意思,意顯到了佛陀最高階位,不特各式各樣煩惱斷盡,就是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亦已澈底消亡,往來無礙,得大自在,至於說法度生,亦能自在的要怎樣說就怎樣說,決不會受到什麼障礙,突然停下來無法說法。以是因緣,名為龍種上尊王佛。
  南無龍自在王佛:佛的聖號,隨德立名,此佛種種自在,如前佛所具有,比例可知,不用再說。
  南無寶勝佛,亦名寶勝如來。為蒙山施食七如來之一。寶指摩尼寶珠,或說如意寶珠,能隨眾生心意,想要得到什麼,就可得到什麼,在諸珍寶當中,此寶超勝一切。佛為十法界的至寶,等覺以下所有聖者,無一可以與佛相比,于諸聖眾最尊最上,所以名寶勝佛。
  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這是地藏經中所說到的一尊佛,曾指示婆羅門女怎樣救其母親出離地獄。佛號是從所修定得名。此佛所入的定,叫做覺華定。覺是果智,以表本覺,華是因華,以表始覺,顯示在行菩薩道時,廣植無量功德的因華,莊嚴無上菩提的果覺,所以叫做覺華。此佛在修覺華定時,已經縱任自在的,普緣法界一切眾生,令諸眾生皆得解脫,所以叫做定自在。此佛所得的覺華定,在諸定中,最尊最勝,所以稱王。依地藏經說:此佛壽命,有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這麼長。
  南無袈裟幢佛:地藏經卷中稱佛名號品,亦曾說到此佛,佛號是由譬喻之所安立。由於佛是住在袈裟幢世界,因而亦可說是依所住世界立名。袈裟,是佛及僧伽所披著的福田衣,亦名解脫幢相,就是服此袈裟,就可得到解脫,一切世間魔梵,無能著此袈裟。律中說:袈裟,是三世諸佛賢聖標幟。大乘心地觀經說:袈裟,是佛淨衣,是人天寶幢相,見者歡喜,遠離邪心,生梵天福。能令一切眾生滅諸罪垢,廣植眾德,猶如良田,善能增長菩提之芽,圓成佛道。猶如甲胄,煩惱毒箭,所不能害。是故三世諸佛,皆共服之。幢是幢幡,以表高正,佛能摧邪顯正,建大法幢,所以名為袈裟幢佛。地藏經說: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證知是佛名號,含有殊勝功德,令諸聞者得益。
  南無師子吼佛:地藏經卷中稱佛名號品所稱念的第四尊佛,就是師子吼如來。師為獸中之王,如其一吼,百獸皆驚。師子平時住在窟中,百獸皆可于林中自由來去,一旦師子從窟中出,百獸立刻潛隱無蹤,恐為師子之所吞食。大經說:一切禽獸聞師子吼,水性之屬潛沒深淵;陸行之類藏伏窟穴;飛者墮落;諸大香象怖走失糞。師子子始滿三歲,則能哮吼如師子王。如來正覺智慧爪牙、摧伏諸魔軍故。長阿含經說:所謂師子者,是如來至正等正覺。如來於大眾中廣說法時,自在無畏,故號師子。又說:如來在大眾中,勇悍多力,能師子吼,善能說法,諸來會者,皆一心聽,歡喜信受。所以佛師子出,一切天魔外道,無不驚恐毛豎,甚至群魔竄伏,不敢張牙舞爪的亂來,不但天魔外道如此,就是諸菩薩等,聽到佛師子吼,皆悉勇猛精進,不敢放逸懈怠!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上面是講禮敬諸佛,而以十尊佛為代表;現在講禮諸大菩薩,而以六大菩薩為代表。有問:禮佛而求懺悔,本來是就可以,為什麼還要禮諸菩薩?因求懺悔能得諸大菩薩加被,對懺悔者是有大利益的。當知諸佛菩薩,是佛法行者能得一切善法的根本處,好像雪山是種微妙上藥根本地方;又如雪山有上香藥,叫娑訶,人如見到,皆可得壽無量,沒有什麼病苦,如接觸到,亦可增長壽命;諸佛菩薩也是如此,若人能見到佛或菩薩,就可斷一切煩惱,四魔不能幹觸。佛菩薩為行者真正的大善知識,為什麼不可禮敬菩薩?
  文殊師利是印度話,又作曼殊室利、文殊屍利、曼殊屍利,或略稱文殊、濡首、溥首,中國譯為妙吉祥、妙德,亦稱妙音。又名文殊師利法王子,曼殊室利童子、文殊師利童子菩薩、儒童文殊菩薩等。佛滅後,出世於印度,宣揚般若大乘教義,與般若教說的開展,有著緊密關係。諸大乘經中皆尊此菩薩為諸菩薩上首。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說:此菩薩是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子。誕生時,他家房子變如蓮華,從右脅生,身紫金色,能夠言語,如天童子,接著到諸仙人所,求出家法,無酬對者,乃於佛所出家學道。住首楞嚴三昧,行稀有的難事。佛滅四百五十年到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暢敷演十二部經。複還本生地,于尼拘樓陀樹下入滅。
  文殊所以成為諸佛之師,放缽經說:今我得佛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眾生,皆是文殊師利的恩德。本是我師,過去無央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諸佛亦是文殊師利威神恩德之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各有他的父母,文殊是佛道中的父母,這不是明顯的以文殊為諸佛母。以文殊為諸佛菩薩的父母,與大品般若經第十四佛母品等,以般若為佛母,是同一旨趣,亦即是說文殊菩薩與般若波羅密,為同一格調。晉譯六十華嚴菩薩住處品說:東北方有菩薩的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常于中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有一萬菩薩亦住其中,文殊師利常為說法。所謂東方有清涼山,是指古來中國山西省五臺山,以此山為中心,文殊師利信仰,在中國、西藏、蒙古、滿洲等地傳播開來,且成中國四大名山之一,每年去朝禮文殊菩薩的佛子,不計其數。
  文殊所以譯為妙德,因他曆劫以來,廣修六度萬行,德無不圓,累無不盡,所以名為妙德。又名妙吉祥者,因在因地之中,做了很多有益眾生的事,眾生若遭什麼災難,只要見到文殊,無不逢凶化吉降祥,所以名妙吉祥。
  南無普賢菩薩:普賢在印度,叫做三曼多跋陀羅,又作三滿多跋捺羅等,中國譯名遍吉。具足無量行願,普為示現一切佛刹的菩薩。普賢所以又名遍吉,吉藏大師說:遍猶是普,吉亦是賢,兩者實是同一意思。普賢,是說這菩薩有種種法門,總觀音而作慈悲法門之名,如今作為普遍的法門。普有二義:一是法身之普,遍一切處而總攝。三世佛的法身,皆是普賢法身。華嚴說普賢身相,猶如虛空,依於如如,不依佛國。二是應身之普,普應十方而作一切方便,十方三世佛的應身,皆是普賢應身。智度論說:普賢,不說其所住處,若說,應說在一切世間中住。古德又這樣解說普賢:德周法界名普,至順調善曰賢;或說:普是遍一切處之義,賢是最妙善之義。原因此菩薩從菩提心所起的願行,身口意所起的活動,完全是平等的,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晉譯六十華嚴第六十入法界品說:普賢悉在一切佛刹,坐于寶蓮華……如是等比,無量自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第四十說: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這都顯示普賢菩薩在多方面,都是極殊勝的。無量壽經卷上說:以此菩薩與文殊菩薩,共為賢劫中菩薩。因而,佛教向以此二大菩薩,為佛陀的二大脅侍,如加毗盧遮那佛,就被尊為華嚴三聖。在中國,不但敦煌千佛洞中,有很多普賢菩薩的造像,而又示現於四川省峨眉山,使峨眉山成為最有名的普賢道場。曾有帝王敕建高二丈的金銅像,建大閣供奉普賢。從此普賢菩薩的崇信,在中國一直隆盛不衰,每年夏間朝禮的信眾很多。
  南無大勢至菩薩:大勢至在印度,叫摩訶娑太摩缽羅缽跢,又作摩訶那缽。中國譯為得大勢、得大勢至、大勢至、大精進,略稱勢至或勢志。為阿彌陀西方三聖之一,如說在諸菩薩中,有最尊的兩位菩薩,就是觀音、勢至,常在佛的左右成為脅侍。大勢至光明智慧最為第一,頂上光明照到各方千須彌山佛國之中。經說: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于此,可知菩薩的光明智慧,是怎樣的熾盛。觀無量壽經說: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菩薩有大勢力,以大神力,飛到十方,所至之國,六反震動,使諸惡趣,皆得休息,亦即是說,不論什麼眾生,遇到勢至菩薩,所有諸苦自然休息,同時獲得大勝快樂。或說如世國王大臣威勢自在,名大勢至。此菩薩與觀音菩薩,不但皆能攝受眾生,且在眾生臨命終時來迎,引導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受諸眾生高度崇拜。觀音與勢至,現同為阿彌陀佛的脅侍,被尊為西方三聖。阿彌陀佛滅度,觀音補其地位,在極樂世界成佛,觀音滅度後,勢至補其地位,在極樂世界成佛,號善住珍寶山王如來。觀音與勢至,有深切關係,常不相離。
  南無地藏菩薩:地藏在印度,叫乞叉底蘖婆。是位示現六道,盡未來際,成熟苦惱眾生,願力弘深的大菩薩。地藏的含義是:地是四大之一,能擔當一切的一切,如崇山峻嶺,萬事萬物,無一不是地所擔當。此喻菩薩的功德,能為眾生荷擔一切難行苦行。地又有依止義,如一切草木,依地而成,依地而生。此喻世間一切自利利他的功德,皆依此菩薩而存在而引起。地藏菩薩能含藏種種功德,引生一切功德,難行苦行,救度眾生,故名地藏。世俗稱此菩薩為地藏王,但是根據經說,但可稱為地藏,並無王的意思,所以加一王字,可能由於地藏比丘,是新羅國的王子,因而加一王字,表示對於地藏的尊稱。此菩薩由過去大悲誓願之力,示現種種身相,湣念濁世眾生,除眾生的所有災難,給眾生所求的福利,成熟眾生的善根。
  中國佛教向說地藏示現于安徽九華山。九華山在青陽縣,本叫做九子山,到唐李白至九子山,遠看該山九峰,像九朵華一樣,經他這樣一說,就改名九華山,原名九子山反少人知。唐代中國佛教,是最隆盛時代,自將佛教傳入日、韓兩國,兩國不少僧人來中國求法。時韓國分為三國,就是新羅、高句麗、百濟。新羅國王子,感于做人痛苦,發心出家,叫做地藏比丘,于唐太宗貞觀四年(西元六三
),到中國來求法。最初到處參訪,遊化數年,後到安徽省九華山,見山中有塊盆地,就結廬苦修,不知經過多少年,為遊山的地方士紳諸葛節發現,看他住在石洞茅篷,破鍋殘粒中滲加一些白土,知他生活非常清苦。問他從什麼地方來,始知是新羅國的王子,諸葛節覺未盡到地主之誼,深感過意不去,於是發心提倡,為外國來的僧人修建寺院。但九華山是屬閔姓的主權,家財很多。建寺如得閔公同意,就可很易成辦,征得閔公同意,閔公知道實情,就問地藏要多少地?地藏說不多,只要一袈裟地,閔公當即允許。地藏運用神通之力,將袈裟一灑,覆整個九華,閔公也就全部奉施,並對地藏更加敬仰,成為地藏永久護法,其子並隨地藏比丘,法名叫做道明,為地藏的侍者。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地藏菩薩像,身旁有一老公公及一少年比丘,就是閔公父子。有的像前還有一隻白犬,就是來華時攜帶同來的白犬善聽。寺建成後,佛弟子咸認地藏比丘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因而九華山也就成為地藏菩薩應化的道場。地藏菩薩最大的心願,是在地獄度化眾生,甚至在無間地獄為一切眾生備受眾苦,亦不退失本願。所以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南無大莊嚴菩薩:菩薩的大莊嚴,以佛法說,當然是福智莊嚴,不是什麼形貌端正、容儀媚麗,衣著華貴,以及其他種種諸寶,莊嚴其身名為莊嚴。這位菩薩,所修種種福德,固已極為超勝,就是所修智慧,亦到相當程度,再進一步,就可福智雙圓,所以名大莊嚴。
  南無觀自在菩薩:觀自在,就是觀世音,亦名光世音、觀世音自在、觀世自在。印度叫做阿縛盧枳低濕伐羅。此菩薩為阿彌陀佛的脅侍,常住西方極樂世界,輔助阿彌陀佛的教化。依悲華經說:阿彌陀佛在因位為轉輪聖王時有千子,其第一太子名不眴,出家叫觀世音,將來彌陀入滅,在極樂世界成道,號為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世界為一切珍寶所成就。西方淨土,是其本來住處。如推其本,觀自在菩薩,久遠前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依於本誓,特現大悲菩薩,與大勢至菩薩,為彌陀的脅侍,修淨土行者,尊此一佛二菩薩為西方三聖。其實大悲觀音,不特為彌陀脅侍,亦釋迦的脅侍,如清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說普賢、觀音為釋迦脅侍可知。有說觀音與彌陀,只是因果不同,尋其本覺,實是無量壽佛。由於本誓願力,示現大悲菩薩的形像。
  觀音、勢至雖說皆為彌陀脅侍,而實常到十方世界度化眾生,與娑婆世界眾生有緣,特來娑婆世界助佛揚化。地藏經見聞利益品第十二說:佛告觀世音菩薩:汝於娑婆世界有大因緣,若天若龍,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眾生,聞汝名者,見汝形者,戀慕汝者,讚歎汝者,是諸眾生於無上道必不退轉。常生人天,具受妙樂,因果將熟,遇佛授記。誠如佛說,觀音於娑婆世界眾生,是有很大因緣的,所以大慈大悲的到處救苦眾生。觀音能現眾多的妙容,如六臂觀音、八臂觀音,乃至千臂觀音,或千手千眼觀音等。或現慈,或現威,或現定,或現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觀音信仰,古就盛行。從印度、西域開始,直到中國、日本、韓國、西藏、越南等各國,為佛子者無不信仰觀音,史實傳說是很多的。
  高僧法顯傳、大唐西域記等,屢記印度、西域各地,對觀音崇拜的事實,而觀音的信仰,從印度、西域地方開始,並在中國、西藏、越南、韓國、日本廣為傳播,學佛行人沒有不知觀音的。大唐西域記第十,還傳南印抹羅矩吒國的布呾洛迦山,有觀音菩薩的靈跡。因此,布呾洛迦山,可說是觀音的古道場。觀音信仰傳到中國,浙江定海縣的附近海中,有個小小的梅岑島,本是默默無聞的,從沒有人注意它,到梁貞元年間,日僧慧鍔是位觀音的崇信者,當他要回日時,特在中國請了一尊觀音像回去供養。哪知路經舟山群島,卻被狂風惡浪阻止歸程,於是就將觀音聖像,請上這梅岑島,築一茅篷供養。經短時期,朝拜人多,就將此島說為觀音道場,並將梅岑島,改稱普陀山。本此可知觀音道場,並不固定在哪里。什麼地方有人虔誠的信仰觀音,或表現觀音大悲救世精神,什麼地方就可說是普陀,也就有觀音的存在。歷來稱念觀音的聖號,從而得到很大感應的,或是免除痛苦災厄的,真是多得不可勝計,願佛法行者多稱念觀音聖號!
  丁二 歸敬三寶
  禮諸佛已,次複懺悔。夫欲禮懺,必須先敬三寶。所以然者,三寶即是一切眾生良友福田。若能歸向者,則滅無量罪,長無量福,能令行者,離生死苦,得解脫樂。
  敬禮諸佛及諸聖僧懺悔。敬禮諸佛及諸菩薩僧,已表示自己極度的虔誠,但欲得佛僧會為自己證明,必進而真誠的懇切法,且要必須先敬三寶所以然者,是問為什麼要先禮敬三寶。這當有其深意,不是隨便這樣做。為世人認為最珍貴最難得的叫做寶,三寶就是三種珍寶,又稱三尊,如通常說的佛寶、法寶、僧寶。過去現在因果經第三說:佛阿羅漢是為佛寶,四諦*輪是為法寶,五阿羅漢是為僧寶。如是世間三寶具足。增一阿含經第四十八禮三寶說:如來聖眾能掌護三寶;如來聖眾能降伏外道異學;如來聖眾是一切眾生良友福田;同經第十四說:當念三尊佛法聖眾
  佛是佛教教主第一智人,法是佛所說的教法,僧是修學佛所說法的諸弟子等。三寶,要經百千萬劫才得出現世間,沒有善根的眾生不能遇到,好像世間難得的珍寶一樣。三寶,是遠離一切有漏法的,無垢明淨,具足六通不可思議威德自在,有這樣的勢力威德,能莊嚴出世間法,是出世間法最勝最妙的,為世間八法所不能動。具足如是條件,所以稱寶。立此三寶之名,雖有種種說法,但最重要的:佛如良醫,法如妙藥,僧如看病者。今說即是一切眾生良友,顯示佛能醫療眾生的身心大病,法能治療眾生的身心大病,僧能看護眾生的身心大病,因而,三寶無一不是眾生的良友。沒有這樣的良友,眾生的身心大病,就沒法能予治療。對如是為眾生良友的三寶,怎不先加禮敬?三寶又為一切眾生的福田。是說人如誠心的恭敬供養三寶,就會種下福德的種子,將來能得廣大的福報。如世間的農田,能產生眾多穀物。智論卷四說:佛、辟支佛、阿羅漢,皆是福田。其煩惱盡,以無餘故。如是福田,雖廣通有學無學的三乘聖人,但以佛為最勝福田。正法念處經第十五說:諸福田中,佛福田勝。摩訶摩耶經卷下說:一切福田中,佛福田為最。說佛福田為最為勝,佛子沒有哪個懷疑。僧為福田,長含第六小緣經說:四雙八輩,是為如來弟子眾,可敬可尊,為世福田,應受人供。中含第三十福田經說:世中凡有二種福田。雲何為二?一、學人,二、無學人。於是世尊說此頌曰:世中學無學,可尊可奉敬,彼能正其身,口意亦複然,是居士良田,施彼得大福。諸如此類說法,經中說得很多。是以佛法僧三寶,為諸信施的良田,人只要發心恭敬供養,都可得大福報。經中除說三寶是眾生福田,其他如父母、師長、貧病等人,皆是福田。不過,父母為世間的福田,三寶為出世的最勝福田,雖有世出世間的差別,但都是人種福的福田,此講三寶,特說三寶為福田。
  三寶是良友又是福田,就當歸向三寶,有真能歸向三寶,那他就可滅無量罪,長無量福。如說:歸依者,福增無量,禮念者,罪滅河沙,就是此意。三寶,是具真淨無漏功德的,不是普通的有漏凡夫,為一切眾生之所歸依渴仰,不特確可斷惡修善,甚至速證無上菩提。如是真實福田,你歸向他,即表你在向上、向善、向解脫,自己有股遠離邪道趨向正道的力量,三寶威德神通之力,都給予你的影響,過去所造罪業,自然就漸消滅,現亦自然福德增長,這是絕對真實無可懷疑。一般不知歸向三寶有大利益,一直徘徊在三寶門外,於生死中浪生浪死,真是所謂可憐湣者!
  滅罪增福所得的還是小利益,進而能令依於三寶而行的行者,離生死的大得解脫的大。所以會得如此,因三寶有大威猛力,福德力,大智慧力,大慈悲力,怎不令諸眾生福增罪滅?罪滅,惑業苦三障以及八萬四千塵勞門俱轉,哪里還有分段、變易二種生死?福增,恒河沙數的無量福德,跟著也會繼續增長,長到最後的終極,就證得大解脫涅槃樂。如禾苗的增長,由於田力,福長自是三寶之力。
  是故,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聖僧。
  禮敬三寶以後,現正歸依三寶。歸依,是歸投依靠的意思。如人跌在海中,載浮載沉的生命,受到極大的危險,正在這緊要關頭,忽然飄來一根浮木,為求生命生存,不加思索地攀附木上,隨著海上的波浪飄浮,逐漸到達登陸的岸邊,於是生命得到解救,不致浮屍于大海中。眾生沉淪生死海中,頭出頭沒的始終無所依靠,好像茫茫無所歸投,如感長期飄流生死海中不是辦法,要想得一歸依處,以使現實生命,得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當你有此殷切盼望,忽然遇到三寶舟航,立即歸投到舟航中,自就不會再在生死中飄流不息。所以為人,不但要禮敬三寶,更要歸依三寶。我常對歸依者說:不論對佛是怎樣的恭敬,對法是怎樣的瞭解,對僧有怎樣的好感,如未正式歸依,總在三寶門外,要踏入三寶門內,必須發心歸依三寶。如欲加入社會的某個社團,需要舉行宣誓,才成該社團的成員。是以沒有正式舉行歸依儀式,無論怎樣,不會承認你是三寶弟子,是則歸依豈可忽視?
  歸依,在大小乘有不同:小乘只歸依教主釋迦牟尼,歸依佛所說的一切教典,歸依從釋尊出家的一切僧眾;大乘是要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三寶。是故歸依佛,不唯歸依釋迦牟尼,而是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歸依法,不唯歸依釋尊所說的教法,而是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歸依僧,不唯歸依從釋尊出家的弟子,而是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聖僧
  大小乘所以說得不同:小乘唯承認此土三寶,因而唯歸依佛陀、達摩、僧伽;大乘承認有十方三寶,所以十方所有三寶,無不為歸依的物件。小乘心量狹小,大乘心量廣闊;菩薩有時到十方世界參學,親見諸世界的佛陀,親聞諸佛的說法,親與大乘菩薩僧,互作思想交流,互換度生方便。如是發生親切關係,自然歸信十方三寶。
  禮懺行人,必以歸依三寶為入道之基,不歸依三寶,不特不能入道,就是入佛法門,也不可能,是則歸依三寶豈可忽視?諸有歸依三寶者,不論在什麼地方遇到三寶,都應對之各各禮敬一拜。現有很多自認為三寶弟子者,見佛拜都不拜,未免對佛沒有尊敬之心,不但不能得到歸依佛不墮地獄的目的,且地獄中可能有你生存天地,怎可輕慢不禮?觀佛三昧經說:曠野中的鬼神之類,每當受用飲食時,必捉個小孩來吃,人們對於曠野鬼神,感到相當怖畏。有次鬼神捉到一個長者的兒子,而這長者子曾歸依三寶,立即稱念南無佛,佛慈悲的立往救援,小孩固得釋放,沒有喪失生命,鬼神亦為佛所降伏,從佛受不殺生戒,證知歸依佛是得救護的。歸依法,佛的教法固當歸依,就是祖師的語錄,高僧的文集,只要是顯佛法正義,不含有錯誤思想在內,同樣是歸依的物件。佛所說法是從佛慈悲心中流出,隨緣化導眾生而說,歸依者如能照著去行,能證三乘的聖果,再也不墮三界生死中。歸依僧,不唯歸依聲聞、緣覺的聖僧,大乘菩薩僧,西天東土歷代祖師,當今所有弘揚佛法者,皆為歸依的物件。僧是代佛宣揚的,不論聖僧凡僧,只要知見正確,如實弘揚佛法,使人瞭解佛的正法,依于正法去行,可使吾人脫離痛苦。
  三寶,能使佛法行人,在未解脫前,最低能不墮三惡趣,如再如法而行,解脫也就不成問題。現既感於罪業深重,要想罪業懺除盡淨,就當虔誠歸依三寶,歸依十方三寶以後,至誠求哀懺悔,必得三寶加被,眾罪消滅。

上一篇(慈悲三昧水懺講記二) 回目錄 下一篇(俱舍論頌講記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