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四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四
演培法師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中)(1)
以偈贊佛
四八端嚴微妙相,僧祇三大劫修來,面如滿月目如蓮,天上人間鹹恭敬。
上卷以贊佛偈贊佛,現中卷以相好贊佛。佛身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佛子所熟知。“四八”三十二,就是說的三十二相,一一相無不端嚴殊勝,所以說“端嚴微妙相”。偈中沒有說八十隨形好,而實含攝在諸相中,因八十隨好,在諸相中,隨諸相中,莊嚴佛身,極為妙好。相與好不但不相侵奪,反相顯發,如林中花顯發諸樹。佛身相好,微妙莊嚴,也是如此。智論第二十九說:既說佛具三十二相,為什麼又說八十隨形好?設必須要有八十隨形好,皆名為相即可,何必分說相好?相大可以嚴身,說相就已攝好;相粗而好微細,見佛就見到相,好確不易見到;且相在菩薩、轉輪聖王都可得到,好唯佛有,不共他人。好在諸相之間,兩者相互顯發,所以說佛三十二相,必然說到八十隨形好,怎不分說相好?
有問:佛是遠離一切相好,如金剛經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為什麼還要以相莊嚴?如凡夫的取相?錯了!佛確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乃至離一切相,決不會如凡夫取相執著,但為度化所要化的眾生,或有以為身無相好,不足以度化我,不特不受教化,且生輕慢之心,佛乃不得不以三十二相莊嚴其身。佛在眾中說法,曾作師子吼,我於所有眾生中;一切功德最為殊勝,佛身不以相好莊嚴,人見佛的形醜,怎信佛具一切殊勝功德?再說佛以相好莊嚴其身,尚有不肯信佛,何況沒有相好莊嚴?是以佛特相好嚴身,令諸眾生確信佛具殊勝功德!佛以湣念一切眾生出現世間,不是無因無緣來這世間觀光,為饒益利根眾生,就以智慧等諸功德莊嚴內心,為饒益鈍根眾生,就以身相等威德莊嚴其身;身相莊嚴可拔眾生出三惡道,不再在惡道中受苦,內心莊嚴可拔眾生出三界獄,不再在牢獄受不自在苦。有這麼多利益眾生因緣,佛怎不以相好莊嚴生身?佛莊嚴身相,不如世人求外在美,使人對他生起好感,完全是為利益眾生,才修種種相好業的,不可誤為如世人的要求漂亮!
佛子皆認諸佛具諸相好,但相怎樣修來或還不知,現在頌說“僧祇三大劫修來”。反說是由三大阿僧祇劫修來。僧祇,又名阿僧祇,或阿僧伽、阿僧祇耶,中國譯無數或無央數,為印度的數目之一,是極大數,不可數。智論第四說:“天人中能知算數者,極數不復能知,是名一阿僧祇”。古德說:“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采智度論說:菩薩進入第三阿僧祇劫,心思大行,開始種三十二相。最遲經百劫修成,快則九十一劫就可。智論續說:“三十二思種三十二相,一一思種一一相,一一相百福德莊嚴”。每一相要百福莊嚴,怎樣才能修成一福?有說: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眾生,皆是盲無眼目,有人將這麼多盲者治癒能見諸物,是為一福,像這樣的要有百福,始修成一相;有說:世人皆被毒藥之所毒害,有人將這麼多中毒者治癒,是為一福,像這樣的要有百福,始修成一相,諸如是類,論中說得很多,現不一一引說。可知要得三十二相,不是簡單的事,亦非短時間事。我佛釋迦牟尼,由於特殊精進,九十一大劫間,就修成三十二相業,而此相好完成,當與眾生廣結良緣,不能以已得諸相好滿足。
在三十二相中,現舉面與目二相讚美。人與人相見或見佛,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面孔及眼睛。佛的“面”貌猶“如”明亮、光輝、清淨的“滿月”,如八月中秋的月亮,顯得特別明淨,見者無不歡喜。“佛面猶如淨滿月”,眾生見佛皆大歡喜,即由於此。佛的雙“目”猶“如”青“蓮”華,青蓮華的特色,舉瓣黑白分明,佛眼也是如此,特說“目如蓮”。
具有相好莊嚴的佛陀,若天若人見到,無不尊敬,所以說“天上人間鹹恭敬”。佛的三十二相,經論都有說明,現依智論略舉一二:一、足下二輪相:千幅、輞、轂三事具足,自然成就,諸天工師毗首羯磨,雖是最極會化作的巧匠,但不能化作這樣的妙相,因佛妙相從無量劫中,修諸智慧所成的,毗首羯磨一世所得的智慧怎能化成?二、梵音聲相:如梵天有五種聲,從口發出,甚深如雷,清澈遠聞,人心敬愛,諦了易解,聽者無有感到厭患。三、白毛相:佛的白毛生於眉間,不高不下,白淨右旋,舒長五尺。四、頂髻相:頂有骨髻,大小如拳,生在頭頂,無人得見。諸如此類的三十二相,不可多一相,多就會亂,不可少一相,少不端正。三十二相莊嚴其身,端正不亂,絕對不可增多減少。
敘懺禮敬
一切諸佛湣念眾生,為說水懺道場懺法,今當歸命一切諸佛。南無毗盧遮那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彌勒佛,南無龍種上尊王佛,南無龍自在王佛,南無寶勝佛,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南無袈裟幢佛,南無師子吼佛;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地藏菩薩,南無大莊嚴菩薩,南無觀自在菩薩。
此文敘懺及禮佛菩薩,上卷懺文略說,現不重述。
丁六 廣明煩惱行障
戊一 起觀滅罪
禮諸佛已,次複懺悔。某等即今身心寂靜,無諂無障,正是生善滅惡之時,複應各起四種觀行,以為滅罪方便。何等為四?一者觀於因緣,二者觀於果報,三者觀我自身,四者觀如來身。
如上頂“禮諸佛”及諸大菩薩“已”,其“次複”當“懺悔”。想起“某等”在上卷末:“折憍慢幢,竭愛欲水”等,“即今”在道場內,“身心”無有過失,三業自然“寂靜”,“無”有“諂”誑,“無”有“障”礙,如此安然自在,“正是生善滅惡之時”,理當“複應各起四種觀行,以為滅罪方便”。寂靜,通常說有身寂靜與心寂靜二種:身寂靜,顯示身不掉舉而得輕安;心寂靜,顯示心無煩惱活動而得輕安。古德對身心寂靜,作四句料簡:一、身寂靜心不寂靜,如身坐禪遠離一切憒鬧,但內心仍受貪等煩惱鼓動;二、心寂靜身不寂靜,如內在的心中煩惱已停止活動,但身仍接近大眾不得清閒;三、身心俱得寂靜,如諸佛及大菩薩並如法修行的人,身心均能不為內外在的紛擾所動;四、身心俱不寂靜,如一般凡夫,內心固終日計算這樣那樣,外身同樣東奔西馳的不停,謀求所需要的更多財物。生起四種觀行,就是滅罪方便,如無觀行即無方便,怎能生善滅罪?方便為梵語漚波耶的音譯,一般說為權巧施設,或說諸法同體巧成的相狀。不論修行說法及諸作為,凡能善巧而為,皆可說為方便。四種觀行是哪四種?文中先為標出,下麵再為解說。
戊二 釋四觀行
第一觀於因緣者:知我此罪,藉以無明,不善思惟,無正觀力,不識其過。遠離善友諸佛菩薩,隨逐魔道行邪險徑。如魚吞鉤不知其患,如蠶作繭自纏自縛,如蛾赴火自燒自爛。以是因緣不能自出。
所起四種觀行,“第一觀於因緣者”:當“知我”人造“此罪”業,不是無因無緣而來,乃是“藉以無明”為起罪之因,複以“不善思惟”為習罪之緣,如是因緣和合,隱覆真知正見,“無”有“正觀”之“力”,亦即沒有正知正見,明明是在造諸罪惡,竟然“不識其”為大“過”,反而以為做得不錯,不是無明蒙蔽是什麼?無明,亦稱愚癡,對於諸法事理,愚而不能了達。無明是以癡暗為性,其體與癡無別,所以無明又名愚癡,愚癡亦說無明。無明從無始來,恒時障礙體認諸法真義的智慧,所以無法知道自己所造的過失!
正觀,意以正確的觀慧,觀察緣起正法,通達緣起法的真實相,悉是空無自性,所以名為正觀。如觀八不中道為正觀,若觀生滅、斷常等則為邪觀。或說大乘是明正觀,諸大乘經,同以不二正觀為宗,約方便作用不同,諸部派的說法容有不同,但以不二正觀為宗,彼此沒有什麼不同。或以二諦中道發生二慧正觀,以得二慧正觀,寂滅斷常諸邊,說離斷常等八邪名為正觀。正觀所觀的緣起正法,沒有一法不是依因托緣而生,亦無一法無因而自性有。緣起本指一切而言,但對緣起認識是否正確,就分是邪觀還是正觀。如凡夫無時不在緣起中活動,不但不能正確認識緣起無自性,反以為所接觸到的一切是實有,當然不能說是正觀。如具中道妙觀的菩薩,透澈瞭解緣起法的本性空,離空而不壞緣起假名,是為正觀。唯有正觀諸法性空,一切皆是緣生了無所得,所行所為合于緣起正法,自就不會為諸貪著之所纏縛,亦即不會造諸罪惡。眾生所以會造五逆十惡,乃至無窮無際罪業,皆由不識其過而來,亦即不知緣起如幻,不知就是無明,以是因緣失于正智,所以說為無正觀力。
無正觀力的眾生,不特不認識緣起正法,對人的好壞亦分不清,所以“遠離善友”。善友即善知識,最高善知識,無過“諸佛菩薩”。唯佛菩薩方能正確引導吾人走上光明大道,教示吾人遠離諸惡廣行眾善。現因遠離諸佛菩薩善友,終日唯有“隨逐魔道行邪險徑”。魔,具說魔羅、惡魔,譯為殺者、奪命、能奪命者,或譯障礙。意說魔能奪取人的生命及慧命,妨礙人的勝善,憎嫉賢聖之法,作種種擾亂事,使行者不能成就出世善根。智論第五十六詳細說天魔狀態:“魔作龍身種種異形可畏之像,夜來恐怖行者;或現上妙五欲,壞亂菩薩;或轉世間人心,令作大供養,行者貪著供養故,則失道德;或轉人心,令輕惱菩薩,或罵或打,或傷或害,行者遭苦,或生瞋恚憂愁。如是等,魔隨前人意所趣向,因而壞之,是名得便”。天魔,具足應說他化自在天魔,居欲界第六天的魔王並其眷屬,專壞欲出三界行人的一種暴惡鬼神。經中亦說波旬。不特魔王本身,有種種魔力,還有魔軍、魔女等,亦常嬈亂佛及其弟子,如意志力堅強,自不會為魔所嬈,願力不夠,為魔誘惑,敗下陣來,可說很多。佛法行者在向佛道前進時,理應遠離惡魔並予降伏,現不如此,反而“隨逐魔道”,走上危險的惡道,是為無明之所戲弄!
“如魚吞鉤不知其患”,是第一喻,譬喻貪毒。在水中優哉遊著的魚,不知釣魚者的鉤上,有使它喪身失命的過患,一見鉤上香餌,立即就去吞食,於是為其所鉤,因而結束生命。為人貪著五欲,何嘗不是如此?五欲有害於人,好像踏著毒蛇,世人愚惑不知其害,貪著五欲死而後已!古德說:“隨他香餌浮波面,獨守深潭得自由”。果然如是,怎有傷身之禍?有智慧的人,對世間欲樂,不起貪染心,“無累無所欲,是名真涅槃”,怎會為其障蔽墮三惡趣?五欲過患,宜應認識。
“如蠶作繭,自纏自縛”,是第二喻,譬喻愚癡。蠶為求得生命的堅固不受傷害,特地吐絲裹起身體為巢,以為生命就可無虞生存,殊不知這是自縛自己,終使自己生命,窒息於所吐露的絲巢中,這不是愚癡是什麼?愚癡無知的眾生,觸境為境所迷惑,全是自己的懵懂,從而在無明窟中轉來轉去,不能得到自在解脫。大經說:“如蠶作繭自生自死,眾生亦然,不見佛性,自造結業,流轉生死,猶如拍毱”,不是邪知見力是什麼?
“如蛾赴火自燒自爛”,是第三喻,譬喻瞋恚。蛾與蝶為同類的飛蟲,一般說為飛蛾。唯蝶常喜飛花間,蛾則愛飛於燈火,一見赤色的燈火,立即飛投過去,以為非常好玩,哪知結果自燒焦爛,使大好生命葬身火窟。吾人在這世間,遇到違逆之境,立刻大動瞋火,以為發了脾氣,心中稍感舒適,哪知瞋恚之火,不特能壞法身,亦燒功德之林,並令現前面孔,變得極為難看,試問常發脾氣,對己有何利益?證知三毒煩惱,實是極大罪魁!
“以是”無正觀力的“因緣”,恣任三毒造種種罪,於是久淪生死海中,不藉三寶及正觀之力,怎得超出三界?想憑自己出離三界,那是很難,所以說“自不能出”。如觀諸法因緣性空,生起善思正智,就不為三毒惑亂。
第二觀於果報者:所有諸惡不善之業,三世輪轉苦果無窮,沉溺無邊巨夜大海,為諸煩惱羅刹所食,未來生死冥然無涯。設使報得轉輪聖王,王四天下,飛行自在,七寶具足,命終之後,不免惡趣,四空果報,三界極尊,福盡還作牛領中蟲,況複其餘無福德者,而複懈怠不勤懺悔?此亦譬如抱石沉淵,求出應難。
此講“第二觀於果報者”:眾生由於無明不善思惟,所造成的種種罪業,此罪業因必要感果,不是有因而無果的。是以“所有諸惡不善之業”,感受“三世”生死“輪轉”,從未一刻停過,且此生死“苦果”,在業還未窮盡,一直“無窮”無盡下去,不會放鬆造作者一步。
如是輪轉無窮的苦果,好像“沉溺”在“無”有“邊”際的“巨夜大海”中,隨波逐浪的漂來漂去,四顧茫茫的無有依靠,不時“為諸煩惱羅刹”之所“吞食”,在沒有了脫生死前,從過去到現在,由現在至未來,眾生生命就這樣無限延續,能說吾人生命不是佛所說的“憂悲苦惱純大苦聚集”嗎?無有邊際黑暗重重的大海中,有很多羅刹生存其間,時刻擇人而噬。羅刹,又名羅刹娑、邏刹娑、羅叉娑、阿落刹娑,譯為可畏、速疾鬼、食人鬼,或譯護者。是諸惡鬼的通稱,亦名暴惡鬼。男羅刹的相貌極醜,女羅刹的相貌較為姝美。不論男女羅刹,或在空中飛行,或在地上行走,或在海內來往,行動都很迅速,令人感到可怕,因羅刹極喜食人的血肉。除海中有諸羅刹,傳說別有羅刹女國,居於大海島中。有部毗奈耶說那羅刹國,為錫蘭所有的赤銅洲。羅刹女國,有說就是指錫蘭島,以錫蘭為羅刹的住處,印度古代敍事詩中,有此一說。原因南印地方的住民,向來是啖食人肉見稱。另有一說:羅刹在地獄呵責罪人。智論第十六說:“惡羅刹獄卒,作牛馬等種種形,吞噉、咬齧罪人”。俱舍第十一說:“閻羅王使諸羅刹娑,擲諸有情置於地獄”。諸如此類的說到羅刹很多。現以之比喻煩惱,顯示煩惱汩沒人的慧性,傷害人的法身,促使吾人一生又一生的受生身苦果,所以“未來生死,冥然”猶如巨夜,“無涯”猶如大海,無邊無際的一個生命接續一個生命,哪有窮盡時候?
在生死中流轉,不完全是造惡,有時亦會修善,善感人天樂果,同樣是不究竟。以感得人類生命說:一般人的生命,固會很快結束,“設使報得轉輪聖王,王四天下”,同樣不免墮落。轉輪聖王,經上說有金、銀、銅、鐵四種輪王:王一洲的是鐵輪王,王二洲的是銅輪王,王三洲的是銀輪王,王四洲的是金輪王。轉輪聖王出現之說,盛行釋尊時代,經論比說佛與轉輪聖王之處很多。雜含第三十七說:“轉輪聖王出世時,有七寶現世間……如是如來出現世間,亦有七覺分寶而現”。智論第二十五說:“佛與轉輪聖王有何相似?答曰:如王清淨不雜種中生,隨姓家業成就,眾相莊嚴身;王德具足,能轉寶輪,香湯灌頂,受王位於四天下之首,壞除一切賊法,令無敢違。寶藏豐溢,軍容七寶以為校飾,以四攝法攝取眾生,善用王法,委任貴姓主兵大臣以治國政,妙上珍寶樂以佈施,有所知念,終始無異。佛法王亦如是;釋迦牟尼、燃燈、寶華等佛。諸佛清淨姓中生,先佛威儀行業,具足三十二相以自莊嚴;聖主威德備具,轉真*輪,智慧甘露味灌智首,於三界中尊;破壞一切煩惱賊,學無學眾歡喜,所結禁戒無敢違者。無量法寶藏具足、七覺分寶莊嚴、八萬四千法聚軍,出世間四攝法以攝眾生,知方便說四聖諦法為法王儀;舍利弗、彌勒等大將,善治佛國法,諸無漏根、力、覺,種種妙寶樂以佈施,深求一切眾生善事為所念堅固,是為相似”。佛典轉輪聖王,有很多的相似。雖如此具諸福德,且可“飛行自在”,稱為飛行皇帝,而且還有金輪寶、象寶、紺馬寶、神珠寶、主藏臣寶、玉女寶、主兵臣寶的“七寶具足”,不能不說輪王福大無比,其金輪聖王的壽命,亦有八萬歲這麼久,但到“命終之後”,仍“不免”墮入“惡趣”,因諸煩惱未斷,仍沒老死泥中,何況沒有福德及壽長的凡夫?
再說“四空果報”,是“三界”中最“極尊”貴的,但到“福盡”時,“還作牛領中蟲”。四空果報,就是無色界的四空處,為修四空定所得的果報。修空無邊處定,生空無邊處天;修識無邊處定,生識無邊處天;修無所有處定,生無所有處天;修非想非非想處定,生非想非非想處天。此天所得果報,為三界最尊貴,壽長八萬大劫,定樂亦極殊勝。外道誤認此為涅槃,佛法認為仍在三界,一旦八萬大劫果報壽盡,“福”報也享“盡”時,還要墮入畜生作牛領中蟲,苦果仍得自己去受。有福德者尚且如此,何“況其餘無福德者”?未來墮落更不用說。想到這點,現在值遇佛法,理當精進修行,“而複懈怠不”好好“勤”行“懺悔”嗎?果能作如是想,必定修出世法,不再求世間的福樂!設若不然,“此亦譬如抱石沉淵”,要“求出”來,“應”是相當困“難”的。如人空身掉落深淵,要求出來已很不易,何況抱住石頭不舍,求出甚難不說可知。無色天人所以會墮入牛領中蟲,經說佛有一次與阿難在田隴中經行,見到一牛項領腐爛,有很多蟲在食該牛的膿血,其中有只大而且肥的大蟲,佛問阿難認不認識?阿難說不認識,佛告阿難:此蟲在過去世,曾經修四空定,感得四空果報,現由天福已盡,惡業因緣又告成熟,所以墮作此蟲,修懺能不誠懇?罪業能不懺悔?
第三觀我自身,雖有正因靈覺之性,而為煩惱黑暗叢林之所覆蔽,無了因力不能得顯。我今應當發起勝心,破裂無明顛倒重障,斷滅生死虛偽苦因,顯發如來大明覺慧,建立無上涅槃妙果。
此講“第三觀”於“自身”。我們這個自身,看來是臭皮囊,或說是血肉軀,殊不知在此自身中,本就具有靈覺之性,亦即真常大乘常說具有佛性,或說凡有心者皆得成佛。如此,為什麼不能像佛那樣的得道成佛?要知“雖有正因靈覺之性,而為煩惱黑暗叢林之所覆蔽,無”有“了因”之“力,不能得”到開“顯”。大般涅槃經第二十八說:“眾生佛性亦二種因:一、正因,謂諸眾生,二、緣因,謂六波羅密”。又說:“緣因即是了因。世尊!譬如暗中先有諸物,為欲見故,以燈照了,若本無者,燈何所照?如泥中有瓶,故須人水輪繩杖等而為了因……是故雖先有性,要假了因然後得見”。又說:“正因者,名為佛性,緣因者,發菩提心。以二因緣,得無上菩提,如石出金”。有問:眾生的佛性,既與一切功德相應,為什麼沒有如來德用?當知猶如蓮華尚未開敷,為諸惡見葉共所包裹,又如一座很大金山,被瞋恚污泥之所封著,又如廣大明淨的虛空,被愚癡烏雲之所蓋覆。
文中所說靈覺之性,是眾生本所具有,為煩惱障蔽,好像黑暗叢林,覆住日月之光,所以在叢林內,不能見日月光。靈明覺性為煩惱覆,沒有了因的智慧之力照燭,本有覺性無法予以開顯。大般涅槃經說:“了因者,猶如燈明,照了於物,緣因者,即施、戒等五,與般若為資緣故,資彼正因力,斷惑成菩提”。眾生確有佛性,唯是諸佛境界,為聲聞、緣覺所不了知,十住菩薩少分見到,何況凡夫?正因眾生不見佛性,常為煩惱系縛,不斷流轉生死,若能見到佛性,煩惱所不能系,就得解脫涅槃。
佛性既是本有,“我今應當發起勝心”,不讓本有佛性,永遠埋沒不顯。勝心,可說常勝義菩提心,亦可說前七種心,或四觀行的前二觀心。如是勝心一發,就可“破裂無明”黑暗“顛倒重障”,亦得“斷滅生死虛偽苦因”。無明蓋覆本有覺性,不是一層兩層,如說四十二品無明,即是顯示有四十二層,所以說為重障,重障是生死苦果的原因。虛偽意說在本有靈覺性中,根本沒有真實生死之因的無明,亦無真實生死之果的苦報,有的只是虛假不真實的,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哪有真實無明?無明如有實在自體,根本沒法可以懺盡。就因無明無實自體,藉發勝心可以裂破,靈覺妙性自然開顯,所以說“顯發如來大明覺慧”。古德說“覺慧,是無上菩提之因心,即當人不動不變之心體,即覺字本不可得,不過藉以破眾生之迷耳。覺慧顯明,如日月大明,始悟生本是佛,如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石而增潤”。沒有覺慧,不特不能證得無上菩提,亦不能“建立無上涅槃妙果”。無上菩提與涅槃妙果,是顯佛的二轉依果。但要完成二轉依果,必須裂破無明羅網,如何擊破無明,是觀自身最極重要的一著!
第四觀如來身,無為寂照,離四句,絕百非。眾德具足,湛然常住,雖複方便入於滅度,慈悲救接未曾暫舍。
前觀自身,清楚知道吾人身體是惑業不淨的,現在“第四觀如來身”,則是潔白無染的清淨身,如是對比,應厭患自身,求取如來身。如來身向說有二,就是生身及法身。生身是示現的父母所生身,到一定時期又會示現寂滅;法是“無為寂照”的,亦即永恆的存在。法身亦說有二:一、以佛所說的正法為身,二、以佛所證得清淨無漏法為身。不論哪種法身,都可保持不滅。正法為身的法身,遺教經說:“自今已後,我諸弟子輾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增一阿含經第一序品說:“釋師出世壽極短,肉體雖逝法身在,當令法本不斷絕”。增含第四十四又說:“我滅度之後,法當久住……我釋迦文佛壽命極長,所以然者,肉身雖取滅度法身存在”。此皆以佛所說法為法身,正法不滅,名為法身。除以正法名為法身,複以佛所成就的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諸功德法,名為法身。
大乘亦說如上的法身,但又以佛的自性真如清淨法界為法身,而此法身無漏無為無生無滅,是以真理之法名為法身。維摩詰經弟子品說:“諸如來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佛為世尊過於三界,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是經卷下見阿閦佛國品說:“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於三世中推求,不見有佛,是真見佛。古德說:“過去若有便應更來,然其不來,明知佛不在過去;未來若有便應即去,然其不去,明知佛不在未來;現在若有便應有住,然其不住,明知佛不在現在”。三世推求了不可得,是為觀見如來真實法身。大般涅槃經第三金剛身品說:“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非雜食身,即是法身……如來之身非身,是身不生不滅不習不修”。佛地經論第七更說:“法身,以清淨真如為體。真如,即是諸法實性,法無邊際,法身亦爾,遍一切法,無處不有,猶如虛空”。諸如此類,皆約真如法性之理,名為法身,常自寂然,雖常寂然,而恒朗照。
“離四句,絕百非”。四句,隨拈一字,皆可成四:如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即為四句。所以要離此四句:有是增益謗,無是損減謗,亦有亦無是相違謗,非有非無是戲論謗,必須予以遠離,方可免於諸謗。有、無業可成四句,斷、常等亦可成四句;一、異等同樣可成四句。古德說:“凡作四句,有本、末、三世、已起、未起,積成百,皆不得真,故雲非”,是為絕百非。古德說:“一法若有,毗盧墮在凡夫,萬法若無,普賢失其境界”。有無尚且如此,何況四句百非?所以應當離絕,不可有所執著,要像大火一樣,觸著皆為燒得乾乾淨淨。
如來身,不但“無為寂照”,而且“眾德具足”。功德所成就所莊嚴的法身,固是具諸功德,真如法性之理的法身,同樣眾德具足,不唯證得法身的如來,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依真常大乘說,眾生本具的佛性或如來藏,亦含攝如來一切功德。具足,顯示所修的萬行無一不具,所得的相好無不圓滿。所得果位,所證法身,已經究竟圓滿,無有任何變易,不屬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攝,如水澄淨那樣的“湛然”,亦如虛空那樣的“常住”。大般涅槃經第三十五說:“如來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有佛性,一切佛法,常無變易,以是義故,無有三世,猶如虛空……虛空無故,非內非外,佛性常故,非內非外,故說佛性猶如虛空”。
唐順宗問佛光如滿禪師:“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禪師答說:“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法身等虛空,常在無心處;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順宗又問:“佛向王宮生,滅向雙林滅,說法四十九,又言無法說;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誰知不生滅?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禪師複答:“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了見無心處,自然無法說”。順帝又問:“如來法身既常,眾生如何不見”?禪師更答:“大經雲:其性常住,是不變易,無智慧眼,不能得見,如彼肉眼,不見暗中樹影”。我認為這解說很好,特地引錄於此。
法身湛然常住固是不錯,但佛滅度亦無可否認,自有佛陀以來,若從無佛入滅,世間就應到處有佛,事實佛滅過去很多,如說過去有無量佛。這究是什麼道理?已成佛的諸佛,“雖複方便”的“入於滅度”,但仍“慈悲”不舍的“救接”眾生,從來“未曾”有時“暫舍”。諸佛是入無住涅槃,雖入涅槃並未住在涅槃,而仍住於生死以大悲願示現受生,分身無數到他方各個國土,無時無刻不在救接眾生,不過一般眾生不識其為佛的示現,雖處處受生以救濟群品,但以般若空智而常住於涅槃,從未能離寂滅,享受寂靜之樂。經說:“即生死而證涅槃,即涅槃而入生死”,生死涅槃一如。入滅是方便示現,非真入滅。
生如是心,可謂滅罪之良津,除障之要行,是故至誠求哀懺悔。
懺悔行人,果能“生”起“如是”四種觀“心”,真“可”說是“滅”除“罪”業最“良”好的“津”梁,亦是“除”去染“障”最重“要”的“行”門。“是故”應當“至誠”懇切的“求哀懺悔”。以此四心真誠懺悔,可以做到無罪不滅,無福不生,對於懺悔怎不特別重視?
戊三 煩惱障過
己一 陳障名數
庚一 起障原因
某等無始以來至於今日,長養煩惱,日深日厚,日滋日茂,覆蓋慧眼令無所見,斷除眾善不得相續。
上明四種觀心以懺悔,未明煩惱過患,現特一一列出煩惱過患。發心懺悔的眾“等”,應知吾人從“無始以來”,一直“至於今日”,由最初一念無明的妄動,煩惱不特沒有減少,且無時無刻不在“長養煩惱”,以致煩惱,“日深日厚”,亦複“日滋日茂”。人的內心有諸煩惱,好像地上有諸草叢。煩惱增長,生死大海自然日深,無明泥地自也日厚,如再浸潤愛水,或是倍以欲泥,使煩惱會更一日一日地滋長茂盛,成為煩惱之林,“覆蓋”吾人的“慧眼”,使“令”吾人終於一“無所見”,不能辨別善惡,邪正更是不分,因而原應修的“眾善”,反而予以“斷除,不得相續”的勤修,眾罪反而不斷地造作。如是生起煩惱障的原因及其過患,怎不予以密切注意?
庚二 列諸障失
辛一 明世間障
起障不得見佛,不聞正法,不值聖僧煩惱;起障不見過去、未來一切善惡業行,出離煩惱;障受人天尊貴之煩惱;障生色、無色界禪定福樂之煩惱。
起障,不是在某一方面,而是在多方面,此中說有四障,是屬世間的障。
一、由“起”煩惱“障”,斷諸所應修的眾善,因而無緣得遇三寶,慧眼為煩惱所覆而盲,更未深深的種諸福德,於是明明有佛住世,“不”能“得”見無上“佛”陀,明有如來正法流行,“不”能聽“聞”甚深妙“法”,明有聖僧化導世間,“不”能“值”遇“聖僧”開示,這就是所生起的障遇三寶的“煩惱”。
二、由“起”煩惱“障”,蓋覆自己的智慧之目,因而“不見過去、未來一切善惡業行”。什麼是善的業行,什麼是惡的業行,本可看得清清楚楚,從而善業儘量去做,惡業竭力避免。但因煩惱障蔽慧目,不能看清善惡,自就不能如實的離惡行善,“出離”生死更說不上。這就是所生起的不見善惡業行的煩惱。
三、由“起障受人天尊貴之煩惱”,所以人中尊貴的果報,如轉輪聖王及諸大姓大長者等,無法獲得,天上尊貴的果報,如欲界的帝釋天,色界的大梵天,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都同樣的不能獲得。
四、由“障生色無色界禪定福樂之煩惱”,所以色界的離生喜樂等的四禪定,無色界的空無邊處等四空定的福樂,亦複不能從自身中獲得,證知煩惱對吾人的過患,確是深重極深重的,不應讓它日積日厚的滋茂起來。
辛二 明神通障
障不得自在神通,飛騰隱顯,遍至十方諸佛淨土,聽法之煩惱。
由於生起“障不得自在神通”等煩惱,以致所要得的不能如意的得到。如大小乘聖者所得的自在神通,“飛騰”於廣大虛空中,或“隱”而不現,或“顯”而浮水,不管前面是高山或深海,都能無礙的直行過去,甚而“遍至十方諸佛淨土,聽”聞諸佛宣說無上妙“法”,都可隨意能往,且迅疾的無有障礙。現因有了“煩惱”,根本沒有辦法可以做到,是為障礙神境通的煩惱。
辛三 明二乘障
障學安那般那數息、不淨、因緣觀等諸煩惱;障學暖、頂、忍、第一法、七方便等諸煩惱;障學慈、悲、喜、舍;聞、思、修等諸煩惱;障學空、平等、中道解、三觀義諸煩惱;障學助道品、念處、正勤、根、力、如意足諸煩惱;障學八正道、示相之煩惱;障學七覺支、不示相煩惱;障學八解脫、九空定煩惱。
此明二乘所修生起的各種煩惱。
一、明“障學安那般那數息等”所生起的煩惱,以致要修數息觀、不淨觀、因緣觀皆不可能。安那般那是印度話,中國譯為遣來遣去。安那是遣來義,亦即是入息,是引外界的風入於身中;般那是遣去義,亦即是出息,是引內界的風出於身外。就是一般說的數息觀,是為專門對治散亂的。“不淨”,就是不淨觀,此是專門對治貪欲的。世人不知這身體穢惡不淨,以為清淨得很,終日為身而忙,佛特指示行者觀身不淨,不要為此不淨之身所騙。“因緣觀”,諸法本是各種因緣和合而有,愚癡眾生不知緣生無實自性,妄於其中執為實有,佛特開示行者觀諸因緣,以對治眾生的愚癡無知。初發心的行人,首修五停心,就是前說的數息、不淨、因緣三觀,另有慈悲觀對治瞋恚,念佛觀對治多障,沒有列出,用一等字代表。合為五停心觀,或名五觀,或名五念,即為對治粗強的五種惑障而修的五種觀門。於中,又以不淨觀及數息觀,為初心入道的要約,經中稱為二甘露門。
二、明“障學暖、頂、忍、第一法”的煩惱,以致不能修四加行,又名四善根,即於見道前觀四聖諦,修十六行相,有四種位別,名四善根位,又名修習順抉擇分善根位。稱為善根,因聖道涅槃,是真實善,此四為真實善的初基,亦為真實善的安足處,所以名為善根。暖,是火前的相狀,此位善根,可燒煩惱柴薪,為無漏聖道智火的前相,所以名暖;頂,為前暖善根漸次增長,到成滿時而成善根,在動善根中最勝,猶如人頂一樣,或如在進退兩際的山頂,所以名頂;忍,是頂善根到達成滿所生的善根,於四諦理忍可最勝,再也不會墮落惡趣,所以名忍;世第一法,是上忍位無間所生的善根,如上品忍位,緣欲界苦諦,修一行相,唯一刹那。於有漏世間最為殊勝,名世第一法。從此無間入於見道,生無漏聖道。前說五停心觀,另有別相念處,總相念處,再加現所講的四加行,論中,或說為七賢位,或說為七方便,或說為七加行,顯此是為聲聞行者,在見道前所有七級行位,名方便道。文說“七方便”,就是小乘的七賢位。前三是外凡位,後四是內凡位,或說前三是遠方便,後四是近方便。修七方便,無漏聖道雖還沒有生起,但確是趣入正性離生的方便加行。此本每個行者可修,因為“煩惱”所障,不能如法修此。
三、明“障學慈、悲、喜、舍;聞、思、修等諸煩惱”,以致不能如法修四無量及有漏三慧。慈等,就是前說的“廣四等心”,現不重說。聞、思、修的有漏三慧。慧是簡擇的意思,是簡擇事理的精神作用,有三種差別:一、聞所成慧,略名聞慧,謂聽如來所說言教,依此發生聞慧,而此聞所成慧,於一切時依名了義;二、思所成慧,略名思慧,於聞法後,對所聞法,加以審慎思惟,因而發生思慧,此思所成慧,於所思惟法,有時依名了義,有時不依名了義;三、修所成慧,略名修慧,於法思惟後,依所思惟法,切實依之實踐,因而發生修慧,此修所成慧,於一切時不依名了義。經說如有三人,入池沐浴:一、未學而浮;二、雖學未善;三、學已善巧。未學浮者,於一切時,攀岸草等,然後沐浴,聞所成慧,應知亦爾。學未善者,或攀不攀,而能沐浴,思所成慧,應知亦爾。學已善者,於一切時,無所攀附,自在沐浴,修所成慧,應知亦爾。如此三慧,每次行者,可次第學,因煩惱障而不能修。
四、由“障學空”觀、“平等”假觀、“中道解三觀義諸煩惱”,不能勤修。三觀說,出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如經說:“初地已上,有三觀心而入一切地。三觀者: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為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入于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入初地法流水中,名為摩訶薩聖種觀。瓔珞經所說三觀,是天臺宗所說空、假、中三觀之本,因而三觀之名,原出瓔珞經。三觀義,天臺說得最為詳盡:空觀,明因緣所生一切諸法,看來好像是有,而實如幻如化,但有假名,無實自體,是為從假入空觀;假觀,明雖入空但不住空,而仍入於幻化,假名世諦,分別無滯,是為從空入假觀;中觀,中以不二為義,道名能通,照一實諦,虛通無滯,名中道觀。中道正觀,實能雙照二諦,雙融二諦,遮照同時。此三觀義,行者應當修學,力求瞭解,但為煩惱所障,欲學而不可能。此三觀,放在明二乘障中,是不大妥當的,因這是大乘行者所修。
五、由“障學助道品、念處、正勤、根、力、如意足諸煩惱”,因而不能修學。佛法行者所修,向分正行、助行兩種,或說正道、助道。助行,是助正行的。綜合正、助二行,或說正助兼修,或說助正兼修,或說正助合行。以助行言,顯示諸行共相資助,以使正行得以成就,或說助成主要的正行,兼修其餘的諸行。如修六波羅密,當以般若為主,為助般若、修餘五波羅密。如菩薩正行施時,守護身口,離七支惡,持正語、正業、正命戒行。由持此戒施得成就,所以戒能助成施捨。不論以哪一法門為主修行,更以其他行門助成,皆名助行。
現說助道品,是指三十七菩提分法,亦有將這說為正行,現姑不論。念處,是相念處,以自相共相而觀身受心法,對治淨樂常我四倒。此又名為四念住、四意止、四止念,或單名四念。此四念處,雖各有四,但觀身時多觀不淨,觀受多觀是苦,觀心多觀無常,觀法多觀無我。佛說此四念處,由未入道凡天,經常在此四法,邪行起四顛倒,為被此四顛倒,所以說四念處。此為向涅槃的重要法門,如長阿含第十三聚經說:“雲何四法向於涅槃?謂四念處”。是以四念處為佛法行者所應修的法門。
四勤,就是四正勤,亦名四意斷、四正勝、四正斷,為斷惡生善所運用的方便精進。未生惡令不生,好像預防洪水氾濫;已生惡令斷,好像除去毒蛇;未生善令生,好像鑽木取火;已生善令增長,好像灌溉甘果。增一阿含經第十八說:“若無放逸比丘修四意斷:雲何為四?於是比丘,若未生弊惡法,求方便不生;已生弊惡法,求方便令滅;若未生善法,求方便令生;已生善法,求方便增多,終不忘失,具足修行心意不忘,如是比丘修四意斷”。
根,就是信、進、念、定、慧五根。此五於伏煩惱引生聖道有增上用,所以名根。根的這樣次第:先于因果生起信心,次為其果修因,生起極大精進,精進住念所緣,念力令心得定,心定能如實知。雜含第二十六說:比丘若於五根如實觀察,於身見、戒取、疑三結斷知,是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決定正向正覺,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力,就是信、進、念、定、慧五力。此五於發生聖道的力用,有五種差別。於五根外立此五力,所緣境界以及自體等,與根雖相似,而果有差別,顯此五者具有不屈服的特義,所以別立力分。婆沙第百四十一,以此與五根對照說:能生善法的叫根,能破惡法的叫力;不傾動的名根,能摧伏他名力;勢用增上義是根,不屈服義是力。信力,於如來所修植淨信,不為沙門、婆羅門,或餘世間等引奪;精進力,於已生不善法,為永斷故生起策勵,乃至廣說四種正斷;念力,於內身住循身觀,乃至廣四種念住;定力,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廣說四種靜意;慧力,如實了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趣苦滅道聖諦。可知根、力的意思是不同的。
如意足,具名四如意足,或名四神足,由欲、勤、念、慧四法之力,引發現起種種神用的三摩地。長阿含第五闍尼沙經說:“諸天!如來善能分別說四神足。何等謂四?一、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二、精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三、意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四、思惟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是為如來善能分別說四神足。又告諸天:過去諸沙門、婆羅門,以無數方便而現無量神通,皆由四神足起”。是以欲得神通妙用,必須修此四神足。
六、由“障學八正道示相之煩惱”,因而對之不能修學。八正道,又名八支聖道,八支正道,八聖道支,八聖道分,八賢聖道,八正聖路等,為三十七菩提分的一類。八正道說,早在佛于鹿野苑為五比丘說法時就已提出,可知八正道為佛所特別重視。中阿含第五十六羅摩經說:“五比丘當知: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一曰著欲樂下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賢聖法無義相應。五比丘!舍此二邊有趣中道,成明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槃,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是謂為八”。到最後涅槃時,對阿跋陀羅說:“若諸法中無八正道,則無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以諸法中有八聖道故,便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八正道是唯一而不容別異的正道,求證四沙門果及求證寂滅涅槃,都不能沒有八正道。佛為五比丘及須跋陀羅說八正道,皆得漏盡,心得解脫,慧得解脫,自知自覺自證,得無上安隱涅槃。於中,正見最為重要。正見,又名諦見,見苦確實是苦,見集確實是集,見滅確實是滅,見道確實是道。正思惟,又名正分別,正思、正覺、諦念,就是沒有欲覺、恚覺、害覺。正語,又名正言、諦語,就是離妄言、兩舌、惡語、綺語等。正業,又名正行、諦行,就是遠離殺生、不與取、邪淫。正命,又名諦受,就是舍去咒術等的邪命,如法求取床榻、湯藥等諸生活具。正精進,又名正方便、正治、諦法,就是已生的惡法願斷,未生的惡法願不生,未生的善法願生起,已生的善法願增長。正念,又名諦意,就是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正定,又名諦定,就是離欲惡不善法,成就初禪乃至四禪。八正道次第,四諦論第四說:依理觀於聖諦,先立正見,於所觀執視不舍,次立正覺;其次安立正言、正業、正命;於所觀法為離為得,次立精進;於所離得永不忘失,次立正念;由不失念,於所見境心不散動,次立正定。八正道,以智慧為根本,因所觀的四諦境,甚深最甚深,沒有智慧不能了知,所以正見最為重要。
七、由“障學七覺支不示相煩惱”,所以不能修七覺支。七覺支,又名七等覺支,七遍覺支,七菩提分,七覺支寶,七菩提寶等,為順菩提的七種修法。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念覺支,又名念等覺支、念覺意等,心明記為性,以念為體,憶持不忘。擇法覺支,又名擇法等覺支、法解覺意,就是毗缽舍那,以慧為體,能簡擇分別諸法。精進覺支,又名精進等覺支、精進覺意等,以勤為體,能策勵不息。喜覺支,又名喜等覺支、愛喜覺意,以喜為體,即欣悅歡喜。輕安覺支,又名輕安等覺支、息覺支等,以輕安為體,即身輕安與心輕安。定覺支,又名定等覺支,定覺意、惟定覺意等,心一境性,以定為體,做到其心安住不散。舍覺支,又名舍等覺支、護覺意、行護覺意,心平等性,以行舍為體,心無警覺而住寂靜。婆沙第九十六對覺支作這樣問答:覺支是什麼意義?為能覺悟說名覺支?為覺之支說名覺支?若以能覺悟說名覺支,就應一是覺支,餘六不得名為覺支,若是為之支說名覺支,就應六是覺支,餘一不是覺支。有說此以能覺悟者說名覺支。果如此,就應唯一擇法覺支得名覺支,餘六不得說為覺支。不然!要知餘六為覺支分,能隨順覺,從勝而說,亦名覺支。有說為覺之支說名覺支。果如此,就應念覺支等六種得名覺支,擇法應不名為覺支。不然!要知擇法是覺亦名覺支,餘六雖是覺支,不得名覺。為什麼作此分別?擇法覺支,體是智慧,所以名覺,成總修位,亦名覺支;餘六覺支,體非智慧,不得名覺,成總修位,得稱為支。依此分別,可知七覺支,雖皆為助如實覺的支分名為覺支,但唯擇法其體是慧,既稱為覺亦名覺支。
八、由“障學八解脫、九空定煩惱”,所以不能修此法門。八解脫,就是上卷所說“洗八解水”,此處不再重述。九空定,就是九次第定,又名無間禪、鍊禪,就是次第無間的鍊修九種定。一、初禪次第定,二、二禪次第定,三、三禪次第定,四、四禪次第定,五、空處次第定,六、識處次第定,七、無所有處次第定,八、非想非非想處次第定,九、滅受想次第定。智論第二十一說:“九次第定者,從初禪心起,次第入第二禪,不令餘心得入;若善若垢,如是乃至滅受想定。問曰:餘者亦有次第,何以但稱九次第定?答曰:餘功德皆有思心間生,故非次第。此中深心智慧利,行者自試其心,從一禪心起,次入二禪,不令異念得入;此于功德心柔軟,善斷法愛故,能心心相次”。因此,得名九次第定。智者大師說:行者修禪觀時,先修定多智少的根本味禪,又修觀多定少的觀禪,定觀兩輪一強一弱,行用尚未調鍊,隨有所缺,其心柔軟,出入中間,不免異念。然今進一步地修此定,定觀均等,定深智利。定深,在緣不散,智利,進入捷疾無礙,從一禪起入於一禪,心心相次,無諸間雜,就是此意。如是沒有異念間雜,所以亦被稱為無間禪。又以此禪鍊諸味禪,使得清淨,譬如鍊金,所以此禪亦稱鍊禪。
辛四 明菩薩障
障學于十智,三三昧煩惱;障學三明、六通、四無礙煩惱;障學六度、四等煩惱;障學四攝法廣化之煩惱;障學大乘心四弘誓願之煩惱;障學十明、十行之煩惱;障學十回向、十願之煩惱。
一、由“障學十智”的煩惱,對於十智不能修學。智是梵語若那的譯語,決定了知一切事理的精神作用。智論第二十三說:“決定知,無所疑故名為智”。經論對智分類有諸不同:或說二智、三智、四智、五智、六智、八智、十智,乃至七十七智等,現說十智,有小乘所立十智,有大乘所立十智。小乘十智是:一、世俗智,是緣世俗之境的智,亦即凡夫所有的有漏智。二、法智,於三界中,特觀欲界四諦的智,具足說有苦法智、集法智、滅法智、道法智。三、類智,是觀色無色界四諦的智,具足說有苦類智、集類智、滅類智、道類智。四、苦智,是了知上下界苦諦理的智。五、集智,是了知上下界集諦理之智。六、滅智,是了知上下界滅諦理的智。七、道智,是了知上下界道諦理的智。八、他心智,是了知他人心理如何的智。九、盡智,是於無學位上,顯示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與漏盡得的俱生的無漏智,亦即是斷盡一切煩惱時所生的自信智。十、無生智,是於無學位上,顯示我已知苦,不復更知,我已斷集,不復更斷,我已證滅,不復更證,我已修道,不復更修,複更遍知不用再修,與非擇滅得俱生的無漏智,有了此智,自覺已得無生,所以名無生智,于此十智,第一世俗智,是與煩惱相應的有漏智,為凡夫緣世俗境所有的智;法智、類智乃至道智的六智,是屬無漏智;他心智,通於有漏無漏;盡智及無生智屬無漏智,不說可知。
大乘所立的十智,是明如來所具的十智:一、三世智,於三世一切諸法通達圓明之智。二、佛法智,於一切佛法通達而能說法度生之智。三、法界無礙智,能了知一切眾生本具法界之體,事理融通不相障礙之智。四、法界無邊智,能了知法界眾生色心諸法,充滿一切而無邊際之智。五、充滿一切世界智,如來從定起廣大妙用,周遍充滿於世間之智。六、普照一切世間智,如來有大智慧光明,普遍照了無量世界之智。七、住持一切世界智,如來有大神力,住持世界,攝化一切眾生之智。八、知一切眾生智,如來知一切眾生善惡因緣之智。九、知一切法智,如來既知所化眾生,複知能化諸法之智。十、知無邊諸佛智,如來出現無邊諸佛世間,而知說法教化一切眾生事之智。此所說的如來十智,出於華嚴經卷第十六。
二、由“障學三三昧煩惱”,所以不能修三三昧。三昧是印度話,中國譯為正定、等持等,是心住於一境不動的狀態。智論第二十八說:“三昧有二種:聲聞法中三昧,摩訶衍法中三昧。聲聞法中三昧者,所謂三三昧”。三三昧,就是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或說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作無作三昧。有以定相、慧相、舍相配三三昧。定相,是空三昧,慧相,是無願三味,舍相,是無相三昧。空三昧,於二十五有不見一實;無作三昧,於二十五有不作願求;無相三昧,無有色、聲、香、味、觸、生、住、滅、男、女的十相。智論同卷還說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的三三昧。大乘所立的三昧,智論第二十八說:“摩訶衍三昧者,從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際無所著解脫三昧。又如見一切佛三昧,乃至一切如來解脫、修觀師子嚬呻等,無量阿僧祇三昧。試檢現所流行的諸大乘經;或詳述一種三昧,或略說三昧相,或舉出三昧名。總之,三昧很多,通常多數說三三昧。
三、由“障學三明、六通、四無礙煩惱”,所以不能修此法門。三明,是天眼智明、宿命智明、漏盡智明。六通,是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神境通、他心通、漏盡通。如是三明、六通,上卷都已講過,四無礙為四無礙解之略,又名四無礙辯、四無礙智,或略稱四解、四辯,為四種無礙的解智,一、我無礙智,是於法所詮的義理,能如實的領悟,決斷無有礙滯;二、詞無礙智,是對各個方域的種種言詞,能無礙自在的通達;三、法無礙智,是於能詮法的名句及文身,如實領悟,分別無滯,決斷無礙;四、樂說無礙智,是于文義能以無有礙滯的名詞宣揚,對於其中道理能無礙的開演無盡,對諸禪定亦得自在無滯,乃至於一字中能說一切字,於一語中能說一切語,於一法中能說一切法,或隨眾生根的好樂而說,如樂說空的就為說空,好精進的就為說精進根,縱橫自在,無有礙滯。
四、由“障學六度”煩惱,所以不能修學六度。六度是中國的譯語,或譯六度無極、六到彼岸;梵語略稱六波羅密,具稱六波羅密多。意說到達彼岸的勝行,有六種差別:一、佈施波羅密,又名施波羅密,或名佈施度無極,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能對治慳貪,除去貧窮。二、屍羅波羅密,又作施波羅密,持戒波羅密、戒波羅密、戒度無極,即持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的三聚淨,能對治惡業,得身心清涼。三、羼提波羅密,又稱忍辱波羅密、安忍波羅密,忍辱度無極。如修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的三種忍辱,能對治瞋恚,使心安住不動。四、毗離耶波羅密,又作毗梨耶波羅密、精進波羅密、精進度無極。實行披甲精進、方便精進、饒益有情的三種精進,能對治懶怠,使善法增長。五、禪波羅密,又作禪定波羅密、靜慮波羅密、禪度無極。修習現法樂住靜慮,引發神通靜慮,饒益有情靜慮的三種,能對治亂意、攝持內心不散。六、般若波羅密,又作智慧波羅密、慧波羅密,明度無極。若緣世俗慧,緣勝義慧,緣有情慧的三種,能對治愚癡,曉了諸法實相。六度的如是次第,大乘莊嚴經論第七,雖說三種理由,現在姑說一種:由對資財能夠施捨,就能如法持戒,由能奉持淨戒,就能實踐忍辱,由能忍辱無瞋,就能精進不懈,由於能大精進,就能善修禪定,由能善修禪定,所以瞭解真理。由前引後,次第如是,不容紊亂。
此六波羅密:有說施、戒、忍三為福德資糧,般若為智慧資糧,精進、禪定,通于福、智資糧;有說施、戒、進三為福德莊嚴,忍、禪、慧為智慧莊嚴;有說施、戒、忍為修福德,禪、慧為修智慧,精進通修福慧。六波羅密,為菩薩修行的方軌,任一大乘行者,必修六波羅密。大乘經論,雖廣說六波羅密,但小乘有部,唯說施、戒、進、般若四波羅密;外國諸師說六波羅密,即於前四之外,再加忍與靜慮;加濕彌羅諸師,說後二波羅密,可攝在前四中,如忍可攝戒中,靜慮攝般若中,不必另說;複有別說六波羅密,于施、戒、般若、進外,加聞及忍成六。如是說六波羅密,雖沒有什麼不可,但與大乘說仍然有別。經中有時將六波羅密,為戒、定、慧三學所攝:施、戒、忍三為增上戒學所攝;般若為增上慧學所攝;禪為增上心學所攝;精進通於三學。
五、由生障學“四等煩惱”,所以不能修學四等。四等,就是四無量心,為慈、悲、喜、舍的四等心。大乘經中固然到處講到,小乘阿含亦常談及,這裏不再多說。不過楞伽經說有字、語、身、法四等,現略一說:一、字等,如諸佛成佛皆名為佛,其字絕對平等,沒有絲毫差別。二、語等,每佛成佛,皆具六十四種梵音,以此梵音為眾生說法,其語平等無異。三、身等,每佛成佛,皆具法、報、應三身,而應、報二身所具相好,亦是平等無別。四、法等,諸佛成佛,皆得三十七菩提分法,平等無別。
六、由“障學四攝法廣化之煩惱”,所以不能修此廣化眾生。四攝法,又名四事攝法、四攝事,或略稱四攝,為菩薩攝受眾生、調熟眾生的四種方法。大品般若經第十三聞持品說:“是諸菩薩行菩薩道時,以四事攝無量百千眾生:所謂佈施、愛語、利益、同事”。一、佈施攝,又名佈施攝事,佈施隨攝方便,或名惠施。謂以無所舍心,行財法二佈施,以攝受所度化的眾生。如有眾生希求錢財,就舍錢財以攝受他,如有眾生希求正法,就施正法以攝受他。智論第六十六說:“以財施、法施二種,攝取眾生”。因以種種財物佈施饒益有情,有情得你實際利益,對你生起好感,然後對他說法,就會接受佛法,如實依教奉行。二、愛語攝,又名愛語攝事、愛語攝方便,或略名愛言。謂以美妙的柔軟的語言,隨順一切有情,說其所樂佛法,眾生樂以聽聞,生親切心依附菩薩,隨受道住真理中。集異門論第九對愛語作如是說:“愛語者,謂可喜語、可味語、舒顏平視語、遠離顰慼語、含笑前行語、先言愛慰語、可愛語、善來語。謂作是言:善來具壽!汝於世事可忍、可度安樂住不?汝於飲食、衣服、臥具及餘資具勿有乏少?諸如是等種種安慰,問訊語言名善來語,此及前說總名愛語”。三、利行攝,又名利行攝事、利益攝,或名同行、同利等。謂起身口意行,能使眾生各沾利益,眾生蒙受勝利,欣所得利,自然生親愛心,依附菩薩受道,住於真理之中。集異門是論第九說:“利行者,謂諸有情或遭重病,或遭厄難困苦無救,便到其所起慈湣心,以身語意方便供倚,方便救濟是名利行”。四、同事攝,又名同事攝事,同事隨順方便,或名同利。謂菩薩用法眼,明見眾生根緣,隨諸有同欣者,即分散形影,普和其光,同彼事業,各沾利益,使諸眾生生親愛心,依附菩薩,信受其道,得住涅槃。集異門是論第九說:“同事者,謂於斷生命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斷生命;若於不與取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不與取;若於欲邪行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欲邪行;若於虛誑語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虛誑語;若於欲酒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欲諸酒。諸如是等說名同事”。四攝事,是菩薩廣行化他的方便行,如不修學四攝事,就不能廣化眾生,在菩薩化他方面,是極重要的法門,就是人與人間的關係建立,亦不能缺這四攝事。以偈總說四攝:“佈施及愛語,利行與同事,如應處處說,普攝諸世間。如是四攝事,在世間若無,子于其父母,亦不欲孝養。以有攝事故,有法者隨轉,故得大體者,觀益而施設”。菩薩對四攝事,怎可不修不學?
七、由“障學大乘心四弘誓願煩惱”,所以不能起大乘心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又名四弘願行、四弘誓、四弘願,略名四弘,或總稱願。一切菩薩於因位中,必發此四廣弘誓願。一、眾生無邊誓願度,意說眾生儘管有無量無邊之多,諸有未解脫痛苦者,皆令度脫痛苦,不讓眾生再受痛苦襲擊。二、煩惱無盡誓願斷,意說煩惱雖有無窮無盡之多,我願諸有未斷煩惱的有情,皆令脫離煩惱,不再受到煩惱纏縛。三、法門無量誓願學,意說如來所說一切法門,我願盡我自己所能去學,如有一法未達未知,決不停止我的學習。四、佛道無上誓願成,意說佛道是至高無上的,又是極為遙遠的。為了利益眾生,我發願得成佛,菩提道上縱然遇到魔障阻礙,沒有到達佛果,決不中途退墮!有約四諦而發四弘誓願的莊嚴大誓:願度苦諦是第一弘願,願解集諦是第二弘願,願修道諦是第三弘願,願得涅槃是第四弘願。有說四弘誓願,有隨事順理的二種:隨事、煩惱無數悉願斷除,善法無量悉願修學,眾生無邊悉願度脫,於此三事決定期求願成。初是如來斷德正因,次是如來智德正因,三是如來度生恩德正因。如是三德會為無上菩提之果,即總三種願心,為無上菩提之因,是隨事發心的狀態。順理、信解諸法如幻如化,非有非無,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見煩惱與善法的差別,但不撥無可斷可修,雖願煩惱悉斷善法悉修,但不違於無願三昧。無量有情雖皆願度,但不存有能度所度,隨順空及無相三昧。如經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如是發心,是為順理髮心的狀態。
八、由“障學十明”之煩惱,所以不能修學十明。十明,是十種智明的意思,又名十通,為十地菩薩所具的十種智明。此十明出華嚴經,如舊譯華嚴經第二十八十明品說:“菩薩摩訶薩安住此明,一切天人不能思議……唯有如來乃能演說此人功德,餘不能說。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智明。此菩薩摩訶薩住此智明,悉得三世無礙智明”。一、善知他心智明,又名善知他心明,就是菩薩悉能了知一切眾生善噁心的差別。二、無礙天眼智明,又名天眼明,就是菩薩完全見到一切眾生在此死去,其後所生善惡諸趣,所受苦樂,種種思願業行。三、深入過去際劫無礙宿命智明,又名宿命明,就是菩薩得九世眼,於過去世一切世界自他本事,過去諸佛因果等,悉能憶念不忘。四、深入未來際劫無礙智明,又名未來際智明,就是菩薩於一切世界,未來無量眾生的業報相,及未來相諸佛因果等,皆悉明確了知。五、無礙清淨天耳智明,又名天耳明,就是菩薩成就無礙天耳,於十方世界遠近等一切音聲,隨意能夠聽到,於如來所說法,悉能聞持而不忘失,廣說妙法度諸眾生。六、安住無畏神力智明,又名神力智明,就是菩薩得無作神力,乃至隨順行神力等的十二神力,往詣一切世界的現在諸佛所,供養讚歎佛,常聞正法,成滿勝願,修無量行。七、分別一切言音智明,又名分別言音智明,就是菩薩悉能瞭解無量世界的中國、邊國,乃至天龍、人非人等一切言音及其法義。八、出生無量阿僧祇色身莊嚴智明,又名色身莊嚴智明,就是菩薩知一切法,深入無色法界,隨其所應,住持、變現無量無邊的色身,度諸眾生。九、一切諸法真實智明,又名真實智明,就是菩薩了一切法真實義,遠離二邊,不著中道,不舍本願,攝受眾生,恒具無礙自在的智用。十、一切諸法滅定智明,又名滅定智明,就是菩薩於滅盡定能夠寂然不動,不舍大慈大悲,滿足一切菩薩行。有將十明攝為二智:前八是緣差別的如量智,後二是緣如如的如理智,雖可這樣分別,而實唯是一無礙智。
九、由“障學十行之煩惱”,所以不能修學十行。十行,又稱十行心,是菩薩於地前所修的十種行。一、歡喜行,為佛子者,具足無量如來的妙德,隨順十方,為大施主,能舍一切,三時無悔,令他歡敬,名歡喜行。二、饒益行,菩薩行者,自身嚴持淨戒,降伏眾魔,常以戒法攝化眾生,使諸眾生皆得法利,如是自他皆得饒益,名饒益行。三、無瞋恚行,又名無瞋恨行、無違逆行、無恚行。菩薩行者,內而善修忍辱,外而受諸捶打,乃至身如大地,任人履踐,遠離瞋恚,謙卑恭敬,不害自他,對怨能忍,名無瞋恨行。四、無盡行,又名無屈撓行,菩薩雖多劫的受諸劇苦,仍能勤修精進,求法濟度眾生,廣攝一切善法,利他之行無盡,名無盡行。五、離癡亂行,又名無癡亂行,菩薩行者,常以禪定持心,不為無明之所失亂,於一切法不昏不撣,名無癡亂行。六、善現行,菩薩行者以般若觀照,知一切法無所有,三業寂滅無縛著,不舍一切眾生教化,常現一切眾生之前,名善現行。七、無著行,菩薩行者曆諸塵刹,供佛求法心無厭足,而以寂滅觀於諸法,於一切法皆無所著,名無著行。八、尊重行,又名難得行,菩薩行者依四弘誓,運大慈悲與樂拔苦,成就難得善根,增修二利之行,種種諸法現前,皆是第一波羅密多,受諸天人之所恭敬,名尊重行。九、善法行,菩薩行者得四無礙陀羅尼門等法,成就種種化他善法,守護正法,不絕佛種,名善法行。十、真實行,菩薩行者成就第一義諦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語行相應,色心皆順,一一清淨無漏,無有虛假,名真實行。此十行法,是三世諸佛之所宣說。為厭有為修此諸行,為求菩提滿足佛陀修此諸行,為欲救度現在及未來世眾生修此諸行,為求實際得證法如修此諸行。是則修此四行,有此四種要義。
十、由“障學十回向”之煩惱,所以不能修十回向。十回向,又名十回向心,略稱十向,地前菩薩所修的十種回向。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或名救護眾生回向。菩薩行者以六度四攝等護一切眾生,具怨親平等的無所簡擇,以無相心而入果報,不受而受故名。二、不壞回向,又名不壞一切回向,菩薩行者于三寶所得不壞信,回此善根給諸眾生,使皆得到善利。三、等一切佛回向,又名等一切諸佛回向,菩薩行者等於三世佛所,一切時中依三世佛法而行,不著生死,不離菩提,如是修菩薩行,等三世佛而作回向。四、至一切處回向,又名遍至一切處回向。菩薩行者以大願力,入一切佛土,供養一切佛,遍至諸佛乃至眾生之處,回向令得利益。五、無盡功德藏回向,又名無盡功德回向,或名無盡藏回向,菩薩行者隨喜一切無盡善根,將之回向而作佛事,以得無盡功德善根。六、隨順平等善根回向,又名隨順一切堅固善根回向,或名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菩薩行者回所修的施等善根,佛為守護,能成一切堅固善根。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又名等心隨順一切眾生回向,或名等隨順一切眾生回向。菩薩行增長一切善根,回以利益一切眾生。八、如相回向,又名真如相回向。菩薩行者順于如相,回向所成的種種善根,心得自在等三世佛,寂而常照為有,照而常寂為空,一切契真如相。九、無縛無著解脫回向,又名無縛無著解脫心回向,無縛解脫回向,無縛無著回向。菩薩行者于一切法,無所取執縛著,得解脫心,回以善法,行普賢行,具一切種功德。十、法界無量回向,又名入法界無量回向,法界無盡回向。菩薩行者修習一切無盡善根,以之回向,願求法界差別無量功德。此十回向,出華嚴經第十四金剛幢菩薩十回向品。古德說這十回向相,各有回向眾生,回向菩提,回向實際的三義,或說各有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己功德普施眾生。事理圓融,順入法界之故。
十一、由“障學十願之煩惱”,所以不能修學十願。十願,又名十大願,即菩薩所發大願有十。此可分為普賢菩薩所發的十大願與初地菩薩所發的十大願。普賢十大願是:一、禮敬諸佛,願十方三世諸佛世尊如對目前,以清淨身語意業而修禮敬,盡未來際的無有窮盡。二、稱讚如來,願從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從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三、廣修供養,願以華雲、鬘雲等諸上妙具供養諸佛,又修如說修行供養等最勝法供養。四、懺悔業障,又稱懺除業障,願由過去無始劫中貪瞋癡所造一切惡業,今於諸佛菩薩眾前,以清淨三業誠心懺悔,後不再造,恒住淨戒。五、隨喜功德,願諸佛如來從初發心至分佈舍利的一切功德,及諸菩薩乃至六道、四生所有功德,悉皆隨喜。六、請轉*輪,願對成正覺的一切諸佛,以身口意業的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輪。七、請佛住世,願對將示現涅槃的諸佛如來,乃至一切大善知識,為利眾生,勸請莫入涅槃。八、常隨佛學,願如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樹下成道,處諸眾會,成熟眾生,乃至示現涅槃,一切皆願隨學。九、恒順眾生,願隨順所有眾生差別,種種承事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乃至如來,平等饒益。十、普皆回向,願從第一禮敬乃至第九隨順所有功德,悉皆回向一切眾生,常得安樂,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第四十說:“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
初地菩薩所發十大願,舊譯華嚴經第二十三十地品說:“菩薩住歡喜地,以十願為首,生如是等百萬阿僧祇大願”。十大願:一、供養願,又名供養佛願、攝功德願。菩薩行者以清淨心,常願用一切樂具,供養十方一切諸佛。二、受持願,又名護正法願,攝智慧願。菩薩行者願受持諸佛教法、證法而不忘失。三、轉*輪願,又名攝法上首願。菩薩行者願勸請諸佛轉未曾有的*輪。四、修行願,又名增長眾生心願,修行二利願。菩薩行者願以一切菩薩所修諸行,教化一切眾生,使其心得增上。五、成熟願,又名知眾生願,化眾生願,成熟眾生行所願。菩薩行者願知一切所化眾生的差別,隨其所知,化令生信,入三乘道。六、承事願,又名知世界願。菩薩行者願知眾生所居一切世界淨穢的差別。七、淨土願,又名淨佛土願。菩薩行者願求諸佛淨土,攝取所當攝取的眾生。八、不離願,又名同心同行願。菩薩行者願與一切菩薩,同智慧心及功德行,方便度化一切眾生入於大乘。九、利益願,又名三業不空願。菩薩行者願以身口意業,利益眾生而不空過。十、正覺願,又名成菩提願,成正覺願。菩薩行者願自己于成無上菩提後,以菩提道利益眾生。
初地菩薩所發如是十願,是以真如為體,因入初地就已體悟真如之理,所以得能成立此十大願。古德將此十願,分別而為自利利他二願:初二願是自行的開始,次三願是自行所出生的功德智慧,後五願則是外化的行願。於諸行願複作這樣分別:初願是為眾生求法,第二願是依法化增眾生善心,第三願是知所化的眾生,第四願是知所化的住處,第五願是自求清淨佛土攝取眾生。最後三願,自他不定,隨相分別;第八一願,是說自利的行成,第九一願,是說利他的行成,第十一願,是明自利利他得果:菩提的自體是自利果,菩提的作業是利他果。通論後三大願,既可說為皆是自利,亦可說為皆是利他。
障學初地、二地、三地、四地明解之煩惱,障學五地、六地、七地諸知見煩惱,障學八地、九地、十地雙照之煩惱。
十二、由“障學初地、二地、三地、四地明解之煩惱”,所以不能修學明解。明解,是見真如的智慧,亦即以空觀內照,明解諸法的真相。從初歡喜地到第十法雲地,雖皆是屬聖者菩薩,但因能障的煩惱不同,所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歡喜地,又名極喜地、喜地、悅豫地。菩薩行者從十回向後心,剛剛得到過去所未得過的出世心,現在始得大事大用,而且真正成為如來家族的一員,現證諸法法性,分證無上菩提,知道自己將來得以成佛無疑,內心所生起的無限歡喜,到了沒法形容的程度,所以名為歡喜地。到了此地,既然證得法性空的真理,當然是就斷除一些煩惱,而此所斷的煩惱,猶如小乘初果所斷的薩迦耶見、戒禁取見及疑的三結。斷三結證聖果,雖是大小乘所共的,但所證入的法空性,其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初地菩薩雖說廣修一切法門,但因佈施是福德資糧的要素,亦是攝受眾生的最勝方便,所以特別常行大施,並能內施、外施等的無所不舍,原因在於已真正的通達無我我所。
二、離垢地,又名無垢地、淨地。從初地踏上二地,已經入于修道,在此地中所修法門,是以持戒為主修行。戒是佛法行者所特別重視的,但能將戒嚴持得清淨不犯,在凡夫位上,不說極為小心謹慎,難以達到真正清淨,就是專心一意的密切防護,亦還不能做到這個地步。可是離垢地菩薩,自然能離犯戒垢行,亦即遠離毀犯一切微細之罪,破戒的過失皆已得到清淨,不說白天任運自然的不會犯戒,就是夜晚睡夢時,亦能保持戒行的清淨。為什麼能到達這樣程度?原因“性自遠離一切殺生”等犯戒行為,不再會有微細的犯戒垢,具足清淨屍羅,所以名離垢地。
三、發光地,又名有光地、興光地、明地。此地菩薩在所修的一切行門中,以修忍辱行為主,原因菩薩入于無量智慧光明三昧,不為任何外在內在的一切之所傾動,亦無任何一切可以動搖菩薩意志。因為在此光明三昧中,運用智慧透視一切,瞭解一切無不是無自性空,對於眾生的度化,不說對柔和的眾生慈念不息,就是對難調難伏的剛強眾生,不論怎樣對我致以怎樣的打擊,決不放棄這個無理取鬧的眾生,而且對他更加同情憐湣,忍辱無瞋的更要運用方便,將這眾生感化過來,使他也能走上佛道。由於如此,菩薩的智慧更加光輝明淨,所以名發光地。
四、焰慧地,又名增曜地、暉曜地,或簡說焰地。此地菩薩雖不是不修其他法門,但以精進為主修的行門,因菩薩深知世出世間的一切功德,皆由精進之力推動而來,沒有說是不經一番精進努力,而有諸善功德的完成。精進在修學佛道方面,確是極為重要的,但修什麼法門需要精進?經論中說,以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為主。一般說這是三乘共修的,但“為不舍一切眾生故”而勤修三十七菩提分法,顯然這是菩薩所修的。由於精勤修習菩提分法,所以發出火焰般的慧光,燒毀一切煩惱的柴薪,降伏擾亂修道的眾魔,增進智慧的光輝,所以名焰慧地。
十三、由“障五地、六地、七地諸知見煩惱”,所以不能修諸清淨知見。五、難勝地,又名極難勝地。菩薩所修智慧,向來分為分別的世間智與無分別的真諦智,而此二智的行相互相相違的,在此地前菩薩,雖同樣的修此二智,但還不能做到並觀,亦即未能使行相互違的真俗二智和合相應。可是第五地菩薩,由於不斷的修習禪定,且已達到圓滿成就,不但對於二諦已經善巧通達,二智亦使和合相應不違,確實到達真俗無礙,空有不二的程度,不會再如前四地那樣的觀空不能達有,達有不能觀空,這步工夫很難做到,五地菩薩做到,極為難得,名難勝地。
六、現前地,又名現在地、目見地。五地菩薩繼續不斷的修行,將精神集中不再向外馳散,住緣起智,引發無分別的最勝般若智慧現前,親切體驗到緣起諸行,確實是無自性的,亦即緣起空寂性的。是時菩薩運用所現前的般若智慧,觀察世間萬有諸法,無不是緣起而空寂的,一切諸法本是空寂,現在如其本空而見為空,是般若智慧現前的功用,原因此地菩薩以修般若為主,唯有甚深般若,方能現見空性。八十華嚴卷三十七說:“菩薩如是觀察有為多諸過患,無有自性不生不滅,而恒起大悲不舍眾生,即得般若波羅密現前,所以名為現前地。
七、遠行地,又名深行地、深入地、深遠地。現前地菩薩,雖可入滅盡定,不是要入就入,還須加行引發。可是遠行地菩薩,已到無相住功用後邊,於入滅盡定時,做到出入自在,前一刹那入定,後一刹那就可出定,根本不用什麼加行引發,出過世間與二乘之道,無漏無間,無相思惟。不但如此,且亦得般若慧,從智慧起方便,度化一切眾生,離生死已很遠,接近彼岸邊緣。此地菩薩以修方便度為主,而且修得極為殊勝。因是修的無相有功用行,不如前六地從法性空出,以後得智觀一切時,仍然有相現前,現能無間無相現行,到此邊緣,名遠行地。
十四、由“障學八地、九地、十地雙照之煩惱”,所以不能修學二智雙照。永嘉集說:“無即不無,有即非有,有無雙照,妙悟蕭然”。真俗二諦注說:“空智照真為實,假智照俗為權。此真俗二諦,空假二智雙照,權實雙顯,故名雙照”。八地、九地、十地菩薩,本皆可以修學雙照,但因被諸煩惱所障,所以要修而不能修。菩薩進入第八地,不如八地前的諸菩薩,因還未能斷盡微細煩惱,有時仍然不免為微細煩惱所動,但一踏上不動地,已能做到無分別智任運相續,任何微細煩惱皆不能動,所以名不動地。此地菩薩以願波羅密為主修的行門,而且修到極為清淨,所以能於無相無功用行中修習一切,不像第七地菩薩,只能做到無相行,還不能沒有功用,功行當然勝過前地。不為煩惱所動的八地菩薩,三界所有修所斷的煩惱,已經斷盡無餘,其所得的境界,與阿羅漢一樣,本想入涅槃的,因得佛力加持,加上本有願力,未即入於涅槃。如想入涅槃時,諸佛即現其前,對他勸說:你是發願要度眾生的,現應不忘本所誓願,起來度化所當度化的眾生,怎可獨自入般涅槃?菩薩經過諸佛的勸說,不但不入涅槃,且深入生死海,運用其悲願力,普現一切色身,教化無量眾生。從這顯示出真正不共二乘的菩薩道。
九、善慧地,又名善哉意地、善根地。菩薩從不動地進入善慧地,不特行解相應的工夫做得很到家,就是知識能力亦已達到相當的圓滿,於諸菩薩當中,說法最為第一,所以名為善慧。八十華嚴第三十八說:“佛子!此菩薩,善能演說聲聞乘法,獨覺乘法,菩薩乘法,如來地法。一切行處,智隨行故,能隨眾生根性欲解,所行有異,諸趣差別,亦隨受生煩惱眠縛,諸業習氣而為說法,令生信解,增益智慧,各於其乘,而得解脫”。原因善慧菩薩,已得四無礙智——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所以于一切說法人中,最為第一。此地菩薩以力波羅密為主修行門,其所修力波羅密,已達到清淨圓滿。
十、法雲地,又名法雨地。菩薩在前第九地,既已成為說法人中最為第一,再進一步的修智波羅密,以無量智慧觀察一切,亦常觀察如來十力、四無畏,不共佛法,得一切種一切智智,諸佛乃從眉間光清淨光明,以智水灌到菩薩頂上,菩薩就入佛數。因到這時,菩薩的菩提智光,與佛的菩提智光,已經平等無有差別,這不是入佛數是什麼?菩薩以這樣廣大的智慧,接受諸佛所有的法雨,為諸眾生說法,以法雨滋潤眾生的善根,好像天降大雨以潤萬物,複以慈悲蔭蔽眾生,如空中的大雲覆蔭萬物。如是菩薩現通說法降大法雨,是從慈悲雲中而來,生長一切眾生善根,好像從大雲而來所降的及時雨一樣。
法雲地為聖者菩薩的最後一尊菩薩,從此進一步就得到成佛。中觀與唯識,不如真常者,更立等覺位。如上所說十地菩薩,不唯釋尊是這樣說,三世諸佛皆如此說。舊華嚴經第二十三說:“菩薩摩訶薩智地有十,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今說、當說,為是地故,我如是說”。如在唯識學說:於資糧、加行等五位中,初歡喜地名通達位,意即已證通達二空的真理,從此以後直到第十法雲地,名修習位,意顯前雖通達真理,只是部分的通達,如要究竟通達,還得繼續修習,掃除其他障蔽真理的惑染,方能躍登最高佛位。
辛五 明佛果障
障學佛果百萬阿僧祇諸行之煩惱。
上來從世間障乃至菩薩障,皆已詳細說明,現明最後佛果位障。由“障學佛果百萬阿僧祇諸行之煩惱”,所以不能修學到達佛果所應修的無量諸行。阿僧祇,又名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或作僧祇,中國譯為無數,或無央數,為印度的數目之一,是不可數的數目。智論第四說:“天人中能知算數法,極數不能知,是名一阿僧祇。如一一名二,二二名四,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萬,千萬名億,千萬億名那由他,千萬那由他名頻婆,千萬頻婆名迦他,過迦他名阿僧祇”。總之,這是世人所不能數出的大數目。佛的成佛,一般說經三大阿僧祇劫,但亦有說要經無量阿僧祇劫。在這長時期間,要將所修萬行,修到究竟圓滿,方得圓成佛果,所修萬行,如有一行沒有圓滿,就不可能成就佛道,這是不容有所放鬆的。本師釋迦牟尼如此,過去諸佛皆然。現在有很多學佛的人,對於成佛決沒有疑問,可是要他經過這麼久的時間,修學這麼多行門,對成佛似有所畏懼,最好今天開始學佛,今天就能得到成佛,所以“即身成佛”,“立地成佛”,大行其道,使諸學佛者,都走上速成班,可是不如想像那麼容易,於是退心者不乏其人!不過依正常道,一旦到達佛果,那就“如清淨無染的虛空中,有皎潔的月光,朗照著大地,使黑暗的大地,完全呈現著一片光明,這實是個難得的明月之夜。於此,虛空是顯示無礙;月光是顯示光明;清淨是顯示遠離垢穢;月夜是顯示清涼。而這一切,都是贊仰佛果位上的福德智慧清淨無染,廣大無邊,交互無礙的”。成佛,不論從哪個角度說,都是極為理想,值得學佛者去追求的,但這不是要想成佛就得成佛的!
己二 總懺得益
如是行障無量無邊,今日至禱稽懇向十方佛、尊法、聖眾,慚愧懺悔願皆消滅。願藉此懺悔障於諸行一切煩惱,所生功德,願在在處處自在受生,不為結集業行之所回轉,以如意通,於一念頃,遍至十方,淨諸佛土,攝化眾生。於諸禪定甚深境界,及諸知見通達無礙。心能普周一切諸法,樂說無窮而不染著。得心自在,得法自在,方便自在。令此煩惱及無知結習,畢竟永斷不復相續,無漏聖道朗然如日。
“如是”像上所說“行障”,有“無量無邊”那麼多,是不是就這樣讓它障修萬行?不可!應當從“今日”起,“至”誠祈“禱,稽”首“懇向十方佛”,十方“尊法”,十方“聖眾”前,生起大“慚愧”心,“懺悔”所有行障,“願”在三寶慈悲威德加被下,悉“皆”得到“消滅”,好修世出世間自利利他善法,從而得證無上菩提。
同時,“願藉此”真誠“懺悔障於諸行”的“一切煩惱”,生起“所生”的一切“功德”。仗此功德,“願在在處處”,就是不論在什麼地方受生,得以“自在受生”,再也“不”會“為結集業行之所回轉”。眾生在生死中轉來轉去的輪回不息,不是由自己自由自在的做主,完全聽憑所結集的業行之所指揮,業行指揮你在這兒受生,不由得你不在這兒受生,想到另外一個地方受生決不可能。現由懺悔得到很多功德,以此功德願在哪兒受生,必然就會在哪兒受生,結集的業行再也沒有力量牽動你!
願此懺悔障於諸行所生功德,“以如意通”,“於一念頃”的極短時間,就能“遍至十方”所有“淨諸佛土”,學習諸佛“攝化眾生”的方法,作為自己淨佛國土、度化眾生的榜樣。如意通,就是神足通,運用飛行自在的神足,如意自在的要變現什麼就變現什麼,要到哪一佛國土去立即就可到哪一佛國土中,所以名如意通。
願此懺悔障於諸行所生功德,“於諸禪定甚深境界及諸知見通達無礙”。禪定,是有各式各樣的,有世間禪定,有出世禪定,有出世間上上禪。禪在印度,叫做禪那,又名馱衍那、持阿那,中國譯為靜慮、思惟修、思惟修習,或譯棄惡,功德叢林。不論修怎樣禪,初步必要使心安住於一境,正審思慮,達到定慧均等的一種狀態。在諸禪定當中,要得甚深境界,如入於佛地住,自證聖智三種之樂,為諸眾生作不思議事,固是甚深境界,若在定中如實觀察諸法實相,或是觀察緣起中道,皆是甚深境界,同時以佛知佛見為本,對於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皆能無所障礙的通達,亦即一切諸障皆已澈底消除。因為如此,所以“心能普周一切諸法”,對於諸法如實了知,度化眾生而說法時,能夠“樂說無”有“窮”盡,且要怎樣說就怎樣說,如水銀瀉地的無所遲滯,“而不”生起“染著”,既不以為自己是怎樣的通達甚深境界,亦不以為自己是個極為善說法要者,當然不會有所染著。
願此懺悔障於諸行所生功德,“得心自在,得法自在,方便自在”。自在是梵語伊濕伐羅的意譯,是無礙縱任之義,即隨意所欲、所為,皆得縱任無礙。自在並不是容易得到的,因是諸佛及上位菩薩所得的功德,不是普通凡夫所能得的。心自在,是由出生阿僧祇那麼多三昧,於中得到甚深智慧,其心就可自由自在,要想思惟什麼,就可思惟什麼,要想觀察什麼,就可觀察什麼,決定不會受到任何阻礙,不像心不自在的凡夫,不能周遍的觀察一切。法自在,是於諸法真理得到自在,如說“佛為法王,于法自在”,就是通達真理之法,於一切法無不正確認識;或能示現無量無邊的法門,亦是法自在;或了知一切法即是一法,一法即是一切法,而不有違眾生的法相,是為法自在;或將一切法入一法門,於不可說劫分別解說無有窮盡,是為法自在。方便自在,是乃運用種種方便,度化各類不同眾生,無不得到自在無礙,如一切方便入一方便,分別解說無量方便,皆能得到自在;或說一切諸法本是言語道斷,但能方便演說無量法門,而得自由自在;或於一切法運用巧方便,轉妙*輪無有窮盡,是為自在。
其他有命自在,或稱壽自在,壽命自在,即自己壽命,要住世多久即住世多久,或為教化利益無盡眾生,能長劫的住持自己壽命。另有財自在,又名物自在,莊嚴自在,眾具自在,由於財物眾多,能以極大莊嚴,莊嚴一切國土,無所吝惜的施諸眾生,能無礙自在的施捨,不會感到財物的缺乏,甚至越施捨越多,是為財自在。複有業自在,是於諸業得到自在,什麼時候要以業受報,什麼時候就可隨業受報,由業受報沒有時間的限制,是為業自在。眾生雖亦隨業受報,但受業力的時間限制,在業緣未成熟時,感果是不可能的,不得說為業自在。更有生自在,又稱受生自在,顯示能於一切國土自在受生。其他還有多種自在,在此不再多說。
由於懺悔障行各種煩惱,所生種種功德,“令此煩惱及無知結習,畢竟永斷”無有遺餘,從此“不復”再有煩惱“相續”,所修“無漏聖道”,自得“朗然”現前,“如日”麗天那樣的無幽不燭,再也沒有黑暗殘存。
己三 禮佛結願
發願已,歸命禮諸佛。南無毗盧遮那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彌勒佛,南無龍種上尊王佛,南無龍自在王佛,南無寶勝佛,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南無袈裟幢佛,南無師子吼佛。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地藏菩薩,南無大莊嚴菩薩,南無觀自在菩薩。
懺悔行人“發”如上大“願”所生功德“已”,對前文可算作一總結;“歸命禮諸佛”句,是生起下麵所要禮敬的諸佛及諸菩薩。佛菩薩的德號,在前已經略為解說,現在不再重述。
丙二 懺業障
丁一 障顯業報
戊一 承前起後
禮諸佛已,次複懺悔。某等略懺煩惱障竟,今當次第懺悔業障。
“禮”拜“諸佛”及諸大菩薩“已”,其“次複”再“懺悔”。懺悔什麼?“某等”前來雖已“略懺煩惱障”究“竟”完了,現“今當”再“次第懺悔業障”。
業在印度叫做羯磨,以造作為它的定義,即有情身語意的種種造作,如以現在話說,是生命界的各種活動。業的思想理論,在佛教確佔有極殊勝的地位,因而世間有些學者,稱佛教為業宗,太虛大師亦認業果為佛教最重要的一法。業為什麼被人看得這樣重要?當知佛教所說道德,不論是一般或特殊的,都建築在業上。如吾人生命出現到世間,固由業的招感,生命得以延續生存,亦全賴於業力支持,業是生命生存的唯一因素,業如什麼時候不再支持,生命立刻就會宣告崩潰,怎能不說業的重要?
不特有情生命不能離業,就是世界以及所有一切,沒有一樣是屬偶然出現,同樣都是由業而來。當知廣大宇宙的存在,以佛法說,實是業的延續,沒有有情所造業,就是廣大的宇宙,亦會歸於滅亡。世間各種學說及各宗教,雖欲為解決宇宙人生問題,各各絞其腦汁,但因不知它們怎樣產生,為什為存在得或久或暫,只好說是自然如此,或說大力者的創造。過去,或有人以為確是這樣,但到現在,由於科學的進步,已沒有人相信這樣說法。
世學所說宇宙人生,佛教說為器世間及有情世間。俱舍論頌以“世別由業生”句,就簡明扼要的說出兩者的來源。婆沙第百二十四說。“如契經說,佛告摩納婆:世間有情皆由自業,皆是業分,皆從業生,業為所依,業能分判諸有情類,彼彼處所高下勝劣”。這不但明顯的說業是生命的源泉,亦是生命存在的根基,更是生命高下勝劣最有力的判別。其論第百三十四又說:“謂有情類,於此處所共業增長世界便成,共業若盡世界便壞”。這亦明顯是說由於有情的共業,始有器世間的成壞差別。所以佛教認為,一切萬有諸法,無不基於因果。有情的種種苦樂果報,固由於業,依報世界的淨穢,亦由於業。
沒有眾生所造的業,高下勝劣的生命,固無由生,淨穢差別的世界,亦不會出現。佛法所說業,對宇宙人生,有著怎樣重大關係。因而生而為人,特別為佛弟子,對自己的行為活動,應予詳細觀察,並應予以確切認識。要知每一行為活動,不論是大是小,是好是壞,是淨是穢,都是業的一種造作,將所造業積聚起來,對未來生命會有很大影響。如不注意自己行為活動,不知什麼行動是對是不對,什麼行動會得樂果苦果,對未來生命相當不利。
原因吾人所表現的行為活動,對他人及諸眾生,有益或有損的性質不同,佛法將之分為善、惡、無記,或罪、福、不動三業,且任何一種行業的表現,不是表現就算,終要自己負責的。如過去的行為活動,決定我們現在的一切,現所有的各種遭遇,苦痛或快樂,有恩或是怨,並非完全現在造成,都是以前行為結果;未來所將出現的生命怎樣,全看現在的行為如何。佛法常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自己的行為活動,對自己關係如此重大,怎不密切注視自己行為活動?
戊二 不明業力
夫業者,能莊飾世趣,在在處處,不復思惟求離世解脫。所以六道果報,種種不同,形類各異,當知皆是業力所作。佛十力中,業力甚深,凡夫之人,多於此中好起疑惑。
“夫業者”既是一種造作,當然就“能莊飾世趣”。莊是莊嚴,飾是修飾。如維修或粉飾組屋,使組屋更為美觀,謂之莊飾。吾人勤勞不怠的造作種種的業行,好像有莊嚴修飾之象。作業所要莊嚴光飾的,在凡夫,只莊嚴六道。如造三途十惡等的罪業,是莊嚴世間的三惡趣,若行五戒、十善等的善業,修四禪八定的不動業,是莊嚴世間的人天趣。如問世人為什麼老是勞碌奔波的在忙,世人總說是為衣食忙,為兒女忙,實際在為自己將來所要趣向的地方忙著莊飾。為忙莊飾世趣的眾生,由於技術的巧劣不同,所莊飾的環境自亦有別:有的莊飾得相當美觀,如人天趣,住在其中,相當不錯,感到滿意;有的莊飾得越飾越醜,如三惡趣,住在其中,相當不滿,因不舒服,所莊飾的世趣,雖有莊飾得美觀,但仍在世趣,並未能出世。
正因為莊飾世趣而忙,“在在處處,不復思惟求離世解脫”。原因眾生有個錯誤的觀念,以為世間還可以,只要莊飾美觀,安住有何不可?為什麼要求離世解脫?殊不知如火宅般的世間,任你莊飾得怎樣美觀,於中不免會感到痛苦,且莊飾美觀的環境,不能長期為你所擁有,不求離世解脫豈非大錯?正因眾生不知要求離世解脫,“所以”所招感的“六道果報”,就有“種種不同,形類”也是“各異”,“當知皆是”眾生的“業力所作”。諸如人生的各種不同遭遇,不同眾生所受的不同果報。以人類言:有的出生很卑賤,有的出生很高貴;有的身體很強壯,有的多病很衰弱;有長得相當美麗,有長得醜陋到極;有生來被稱為天才兒童,有生來是個大白癡,有生在富貴家享受福樂,有出生貧苦人家吃種種苦,有的壽命很短,在嬰兒時就離開人世,有的壽命活到百歲甚至更長。諸如此類的不同生命,亦即各種不平等的現象,不能看成自然是這樣的,是各行為活動的差別。佛在阿含經說:你播下的是什麼種子,必得怎樣的果實,為善的得善果,為惡的得惡果,因果必然如此,絲毫沒有差錯!
“形類各異”,是顯六道眾生,有種種的形態,如人類的形色各別,眾所共知,毋庸多說。“至於畜類眾生,你到街市去看看,就可發現種種不同。且以大海的魚類來說,就有大小長短奇形怪狀各式各樣的魚,前年在新加坡參觀水族館,裏面所收的魚,已是名目繁多,其中有種叫做降落傘魚,真的好像降傘部隊所用的降落傘。其他為我們所沒有見過的魚類還多得很。至於豬馬牛羊各有其相,亦複如是。如一百隻狗,就一百隻不同樣子。什麼狼狗、獵狗、哈吧狗、東洋狗、西洋狗,其別是說不完的”(見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其他還有什麼橫形的、豎形的、四足的、多足的、兩足的、無足的等,形類各各不同,多得難以枚舉。如是形類不同的六道眾生,沒有一類不由自己所造善不善業,而有如此差別。因而,為人要時注意自己的行為活動,不要讓它將世趣莊飾得難以入目。
“佛十力中”,是佛所成就的十種智力,其中第二“業異熟智力”,能如實知道三世業報因果,而此業力是由功德智慧善業妙力所成,所以說為“業力甚深”。以佛甚深的業力,比之凡夫的業力,同樣是甚深的,因眾生在世間,若好若壞生命,皆由善惡力感,眾生不知說為甚深。“凡夫之人”,對此甚深業力不知,“多於此中好起疑惑”。
戊三 不達業理
何以故爾?現見世間行善之人,觸向轗軻,為惡之者,是事諧偶。謂言天下善惡無分,如此計者,皆是不能深達業理。
“何以故爾”?是問凡人對業行為什麼好起疑惑。佛法所說業果,總是說行善業得樂果,造惡業感苦果,可是事實不然。如“現見”到“世間行善之人”,不特沒有如佛法說得到好果,反而“觸向”無不“轗軻”。轗軻就是坎坷,顯示車行不利。此喻行善之人,不論做什麼事,皆不順利如意,或是不能得志,豈不是于行善精神不合?反之,一些無惡不作的“為惡之者”,無論做什麼都很遂心稱意,所以說“是事諧偶”。如是行善作惡對比,不知三世因果的世間愚人,便“言天下善惡無分”。如此,做人為什麼要做善事?做個無惡不作者,取得不正當錢財,多多享受豈不很好?大錯!要知“如此計者”,“皆是”由於“不能深達業理”而來。業理,指下所要講的三世善惡因緣果報業,如只著眼現在行善為惡,怎能了達業理?
戊四 明三業報
何以故爾?經中說言有三種業。何等為三?一者現報,二者生報,三者後報。現報業者,現在作惡,現身受報;生報業者,此生作善作惡,來生受報;後報業者,或是過去無量生中作善作惡,於此生中受,或在未來無量生中方受。
“何以故爾”?是問身為凡夫的人,為什麼不能深達業理。所造業,在時間上,不論行善作惡,不定在現生中,立刻就見效果。佛在“經中說言有三種業”。接著問道“何等為三”?經中複說:“一者現報,二者生報,三者後報”。所謂“現報業者”,是說“現在作”了什麼罪“惡”,就在“現身”當中“受”其果“報”。如人告訴獵師熊的所在,其手立從身上墮下,此即惡業於現生中受其果報。反之,現在做了什麼善行,於現生中受其果報。如身為國王愛護人民,處處為人民設想,人民有什麼困難,立刻設法為之解決,因而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穀稼成熟,五穀豐收,此即善業於現生中受其果報。如有經說:“今世造善惡,今生受苦樂,名順現報”。
“生報業者”,是說“此生作善作惡”,要到“來生”方“受”苦樂的果“報”。如人於現生中,受持戒行善法,到了來生又感再來做人的果報。反之,在現生中,如造種種罪惡,到了來生就感墮三惡趣的果報。諸如此類的生報業,可說很多。如有經說:“若今世造善惡因,來世方受苦樂果,名順生報”,此亦有說順次生受報。
“後報業者”,此“或是過去無量生中作善作惡”等諸業,到了此生方才受報,所以說“於此生中受”。甚或到現生中,過去所作善惡業,受報因緣尚未成熟,“或”許要到此生以後,乃至“在未來無量生中方受”其果報。經中稱為順後報業,就是受報已決定了,哪生受報沒有一定。原因在過去生中造作善惡業時,其業並不很重,用心亦不很猛,業行成熟的時間,不得不延期很久。譬如熔金做各各裝飾品,火力不很熾然,自需一些時間才能做成。
此上所說三種業,又名三時業,或名三報業:如現報業,又名順現法受業,或名順現受業;生報業,又名順次生受業,或名順生受業;後報業,又名順後次受業,或名順後受業。發智論第十一說:“複有三業,謂現法受業,順次生受業,順後次受業”。成實論第八說:“經中佛說三種業,現報業,生報業,後報業”。俱舍論第十五說:“順現法受者,謂此生造即此生熟;順次生受者,謂此生造第二生熟;順後次受者,謂此生造從第三生後次第熟”。諸論所說,皆是此三種業。
上一篇(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五) 回目錄 下一篇(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三)
|